几种抗氧化酶的作用

合集下载

超氧化物歧化酶临床意义

超氧化物歧化酶临床意义

超氧化物歧化酶临床意义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参与细胞内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过程。

它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抗氧化作用:SOD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较稳定的氧气和过氧化氢,从而减少了细胞内氧化应激的程度。

这对于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至关重要。

2. 炎症和免疫调节:SOD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的效应。

3. 神经保护:SOD在神经系统中发挥保护作用。

神经细胞易受氧化损伤的影响,而SOD能够清除过氧化物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神经细胞的损害,从而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

SOD的缺乏或功能异常可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4. 肿瘤相关:SOD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也有一定的关联。

一方面,SOD通过减少氧化应激和抑制DNA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另一方面,某些肿瘤细胞具有高水平的SOD表达,从而增强了其抗氧化能力,有助于肿瘤细胞的生存和生长。

1/ 1。

抗氧化酶的作用

抗氧化酶的作用

重要的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的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美国的McCord和Fridovich在1969年发现的一种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酶。

SO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金属酶,按金属辅基的成分不同主要分成三类,第一类含铜和锌,称为CuZn-SOD,是最常见的一种,呈蓝绿色,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浆内。

第二类含锰,称为Mn-SOD,呈粉红色,主要存在于原核细胞体、真核细胞的细胞浆和线粒体内。

第三类含铁,称为Fe-SOD,呈黄褐色,主要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另外,在牛肝中还发现一种CoZn-SOD[8]。

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产生的自由基和清除自由基的速率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但当机体内自由基产生增多,就会对机体的蛋白质、脂质和DNA造成损伤,导致机体疾病的发生。

SOD是生物体内对抗氧自由基的一种最重要的抗氧化酶,是专门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

它的作用是将氧自由基歧化,发生2O2-+2H+ SOD H2O2 + O2的反应。

由于H2O2 在SOD活性部位生成,会对SOD本身产生杀伤。

催化产生的H2O2 如果不被及时清除,它会与O2-反应生成毒性更大的羟基自由基。

衰老自由基学说认为,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可引起衰老,SOD可有效的清除自由基,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衰老。

此外,SOD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对自由基引发的疾病的抵抗力,消除运动性疲劳等生理功能[3]。

过氧化氢酶(CAT)是一种末端氧化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酶分子结构中含有铁卟啉环,1个分子酶蛋白中含有四个铁原子[9]。

CAT的生物学功能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2 H2O2 CAT 2H2O + O2 。

过氧化氢酶(CAT),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一种末端氧化酶。

它的生物功能是催化细胞内的过氧化氢分解,起抗氧化作用,即2H2O2 2H2O+O2,它可防止过氧化氢含量过高对机体组织造成损伤,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抗氧化酶的作用

抗氧化酶的作用

抗氧化酶的作用简介抗氧化酶是一类在生物体内起到抗氧化作用的酶。

它们能够通过将氧自由基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氧自由基是一种高度反活性的分子,通过与细胞中的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发生反应,会导致细胞损伤甚至死亡。

而抗氧化酶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抗氧化酶的分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是最早被发现的抗氧化酶,它能够将超氧自由基(一种常见的氧自由基)转化为分子氧和过氧化氢。

超氧自由基非常容易与生物体内的其他分子发生反应,导致细胞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清除超氧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

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过氧化氢酶是另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

它能够将过氧化氢(一种产生于氧自由基反应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水和氧气。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会导致蛋白质、脂质和DNA等生物分子的氧化损伤。

而过氧化氢酶的作用是将过氧化氢分解,从而减轻氧化损伤对细胞的影响。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是一类依赖于谷胱甘肽的酶,它能够将多种过氧化物转化为相应的醇。

谷胱甘肽是一种三肽,包含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它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可以和氧自由基等产生活性物质反应而保护细胞。

抗氧化酶的工作机制抗氧化酶通过各自不同的反应机制来清除细胞内的氧自由基,起到抗氧化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工作机制超氧化物歧化酶通过催化超氧自由基的转化来发挥作用。

其反应式如下:2O2·⁻ + 2H⁺ → H2O2 + O2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加速这一反应,从而将超氧自由基转化为水和氧气。

该酶钴离子和铜离子作为辅助因子,可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过氧化氢酶的工作机制过氧化氢酶主要通过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来发挥作用。

其反应式如下:2H2O2 → 2H2O + O2过氧化氢酶能够提供合适的活化能,加速这一分解反应的进行。

超氧化物歧化酶3

超氧化物歧化酶3

超氧化物歧化酶3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也被称为抗氧化酶3,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

它在人体中起着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的关键作用。

在接下来的段落中,我将详细介绍SOD3的功能、调节及其在疾病中的意义。

SOD3主要作用于细胞外,其主要功能是清除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O2-),这两种自由基均具有高度活性,对细胞膜、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具有损伤作用。

SOD3通过催化超氧阴离子自发地产生一种较稳定的氧分子和过氧化氢,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此外,SOD3还通过调节一氧化氮(NO)信号通路,参与调节血管舒张和收缩,维持血管稳态。

SOD3的表达和活性受到多种调控因素的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SOD3的表达可受到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凋亡信号、氧化还原酶的调节,以及转录因子的调控等多种因素的调节。

另外,研究还发现,人体中SOD3基因的多态性与SOD3功能的差异有关。

某些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导致SOD3的表达量和活性的改变,进而影响细胞和组织对自由基的适应能力。

SOD3在疾病中的意义也备受关注。

一些研究表明,SOD3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的发病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其发展过程中都伴随SOD3的异常表达和活性降低。

此外,心血管疾病、肺疾病、肾脏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等也与SOD3的异常表达有关。

针对SOD3的研究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了解SOD3在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机制,可为开发新型的抗氧化治疗药物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次,研究SOD3的表达调控机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与SOD3异常表达相关的疾病。

最后,通过监测SOD3的表达和活性变化,可以提供有关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重要信息,对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总结而言,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是一种抗氧化酶,其在细胞外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

SOD3的表达和活性受到多种调控因素的影响,其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的发病和发展密切相关。

超氧化物歧化酶十大功效

超氧化物歧化酶十大功效

超氧化物歧化酶十大功效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它能够将超氧自由基(superoxide anion, O2-)转化为氧气和过氧化氢,降低自由基反应对人体的损害,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下面将会介绍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十大功效。

1. 抗氧化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细胞内最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

它能够将超氧自由基转化为更稳定的物质,降低自由基反应对细胞的损害,维护细胞内稳态。

2. 抗衰老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减少自由基反应引起的细胞氧化损伤,从而减缓细胞老化过程。

3. 抗炎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降解氧化还原复合物和过氧化氢,从而减少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并可以增强炎症反应的清除。

4. 抗肿瘤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通过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等途径,减少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5. 促进免疫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清除自由基和其他有害物质,从而降低细胞的应激反应和细胞凋亡,同时促进人体自身的免疫作用。

6. 增强心脏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减少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肌代谢和功能,从而增强心脏功能。

7. 保护神经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清除自由基和其他有害物质,减少氧化损伤对神经细胞的伤害,保护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8. 促进消化9. 促进睡眠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减少自由基反应引起的身体新陈代谢和应激反应,促进身体的放松和休息,从而促进睡眠。

10. 促进肌肉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增强肌肉细胞代谢和功能,促进肌肉的生长和修复,同时也有助于降低运动后肌肉的损伤。

总之,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可以对人体起到多种作用,如抗衰老、抗炎、抗肿瘤等。

抗氧化剂 种类

抗氧化剂 种类

抗氧化剂种类
摘要:
1.抗氧化剂的定义和作用
2.抗氧化剂的种类
3.各种抗氧化剂的特点和应用
4.如何选择合适的抗氧化剂
正文:
抗氧化剂是指一类能够抵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抗氧化剂的作用主要是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从而减缓衰老、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抗氧化剂的种类繁多,根据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几类:
1.维生素类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 和β-胡萝卜素等,它们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

2.酶类抗氧化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它们能够清除自由基,维护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

3.酚类抗氧化剂:如茶多酚、白藜芦醇、花青素等,这些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

4.氨基酸类抗氧化剂:如谷胱甘肽、甲硫氨酸等,它们能够与自由基结合,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

5.脂肪酸类抗氧化剂:如ω-3 脂肪酸,可减少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降低
氧化应激。

面对如此众多的抗氧化剂,如何选择合适的抗氧化剂呢?首先,应根据具体需求和应用领域选择适当的抗氧化剂。

例如,食品中可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 等抗氧化剂,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医药领域可使用SOD、CAT 等酶类抗氧化剂,用于治疗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

其次,选择抗氧化剂时应注意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些抗氧化剂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分解,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选择稳定性较好的抗氧化剂。

总之,抗氧化剂种类繁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抗氧化酶是一类对抗氧化反应具有重要作用的酶。

其主要功能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抑制过氧化物形成和脂质氧化反应,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

测定抗氧化酶活性有助于评估生物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抗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

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方法:SOD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O2-)的还原反应,将其转化为较为稳定的氧气和过氧化氢。

常见的SOD活性测定方法有:-标准醛缩法:根据SOD催化的还原反应,利用NBT(硝基蓝盐)和醛缩剂的变色反应来测定SOD活性。

-自动化测定法:利用包含其中一种还原物质和pH染料的较为稳定的底物,通过测定底物的氧化程度来确定SOD活性。

-XTT法和WST-1法:由于SOD具有还原型的性质,可以通过测定细胞培养基中的还原型琼脂糖(XTT)或水溶性四硝基噻唑盐(WST-1)的还原动力学来测定其活性。

2.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方法:CAT主要参与还原过氧化氢(H2O2),将其转化为氧和水。

常见的CAT活性测定方法有:-色素法:利用黄曲霉素作为还原剂,观察黄曲霉素的消费量来测定CAT活性。

-光度法:通过测定样品中H2O2浓度的下降程度来间接测定CAT活性。

-氧化还原电极法:通过测定样品中H2O2浓度的下降速度来测定CAT活性。

3.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方法:POD主要参与氧气与还原型供体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过氧化物(ROO-)。

常见的POD活性测定方法有:-色谱法:利用酚类底物的氧化反应,测定产生的醌类产物的含量来测定POD活性。

-酶标法:POD催化氧化反应会形成有色产物,通过测定产物的吸光度来测定POD活性。

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测定方法:GPx主要参与还原过氧化物,将其转化为相对稳定的醇和水。

常见的GPx活性测定方法有:-碳酸盐法:根据GPx还原底物中的碳酸盐,观察样品溶液pH值的变化来测定GPx活性。

几种抗氧化酶的作用

几种抗氧化酶的作用

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新型酶制剂,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体内,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SOD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是生物体内清除自由基的首要物质。

SOD在生物体内的水平高低意味着衰老与死亡的直观指标;现已证实,由氧自由基引发的疾病多达60多种。

它可对抗与阻断因氧自由基对细胞造成的损害,并及时修复受损细胞。

由于现代生活压力,环境污染,各种辐射和超量运动都会造成氧自由基大量形成;因此,生物抗氧化机制中SOD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按其所含金属辅基不同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含铜(Cu)锌(Zn)金属辅基的称(Cu.Zn—SOD),最为常见的一种酶,呈绿色,主要存在于机体细胞浆中;第二种是含锰(Mn)金属辅基的称(Mn—SOD),呈紫色,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原核细胞内;第三种是含铁(Fe)金属辅基的称(Fe—SOD),呈黄褐色,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SOD是一种含有金属元素的活性蛋白酶。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能催化如下的反应:O2-+H+→H2O2+O2,O2-称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是生物体多种生理反应中自然生成的中间产物。

它是活性氧的一种,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是生物氧毒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SOD是机体内天然存在的超氧自由基清除因子,它通过上述反应可以把有害的超氧自由基转化为过氧化氢。

尽管过氧化氢仍是对机体有害的活性氧,但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会立即将其分解为完全无害的水。

这样,三种酶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氧化链条。

目前,人们认为自由基(也称游离基)与绝大部分疾病以及人体的衰老有关。

所谓的自由基就是当机体进行代谢时,能夺去氧的一个电子,这样这个氧原子就变成自由基。

自由基很不稳定,它要在身体组织细胞的分子中再夺取电子来使自己配对,当细胞分子推陈出新一个电子后,它也变成自由基,又要去抢夺细胞膜或细胞核分子中的电子,这样又称会产生新的自由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新型酶制剂,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体内,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SOD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是生物体内清除自由基的首要物质。

SOD在生物体内的水平高低意味着衰老与死亡的直观指标;现已证实,由氧自由基引发的疾病多达60多种。

它可对抗与阻断因氧自由基对细胞造成的损害,并及时修复受损细胞。

由于现代生活压力,环境污染,各种辐射和超量运动都会造成氧自由基大量形成;因此,生物抗氧化机制中SOD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按其所含金属辅基不同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含铜(Cu)锌(Zn)金属辅基的称(Cu.Zn—SOD),最为常见的一种酶,呈绿色,主要存在于机体细胞浆中;第二种是含锰(Mn)金属辅基的称(Mn—SOD),呈紫色,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原核细胞内;第三种是含铁(Fe)金属辅基的称(Fe—SOD),呈黄褐色,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SOD是一种含有金属元素的活性蛋白酶。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能催化如下的反应:O2-+H+→H2O2+O2,O2-称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是生物体多种生理反应中自然生成的中间产物。

它是活性氧的一种,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是生物氧毒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SOD是机体内天然存在的超氧自由基清除因子,它通过上述反应可以把有害的超氧自由基转化为过氧化氢。

尽管过氧化氢仍是对机体有害的活性氧,但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会立即将其分解为完全无害的水。

这样,三种酶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氧化链条。

目前,人们认为自由基(也称游离基)与绝大部分疾病以及人体的衰老有关。

所谓的自由基就是当机体进行代谢时,能夺去氧的一个电子,这样这个氧原子就变成自由基。

自由基很不稳定,它要在身体组织细胞的分子中再夺取电子来使自己配对,当细胞分子推陈出新一个电子后,它也变成自由基,又要去抢夺细胞膜或细胞核分子中的电子,这样又称会产生新的自由基。

如,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氢自由基和甲基自由基,等等。

在细胞由于自由基非常活泼,化学反应性极强,参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能引起细胞生物膜上的脂质过氧化,破坏了膜的结构和功能。

它能引起蛋白质变性和交联,使体内的许多酶及激素失去生物活性,机体的免疫能力、神经反射能力、运动能力等系统活力降低,同时还能破坏核酸结构和导致整个机体代谢失常等,最终使机体发生病变。

因此,自由基作为人体垃圾,能够促使某些疾病的发生和机体的衰老。

虽然自由基会对机体产生诸多危害,但是在一般的条件下人体细胞内也存在着清除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反应的体系,它们有的属于抗氧化酶类,有的属于抗氧化剂。

像SOD就是一种主要的抗氧化酶,能清除超氧化物自由基,在防御氧的毒性、抑制老年疾病以及预防衰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SOD能专一地清除体内有害的自由基,以解除自由基氧化体内的某些组成成分而造成的机体损害。

如氧中毒、急性炎症、水肿、自身免疫性疾病、辐射病等疾病都与活性氧的毒性有关。

实验证明,SOD 能够清除自由基,因此可消除上述疾病的病因。

此解毒反应过程是两步:第一步是,作为有害物质的超氧阴离子在SOD的作用下和氢离子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过氧化氢;第二步是,过氧化氢又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和氢离子反应,最终生成了一种对人体无害的物质—水。

SOD的应用领域很广,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药物类,主要集中在炎症病患者,尤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慢性多发性关节炎、心肌梗塞、心血管病、肿瘤患者以及放射性治疗炎症病患者;二是生化制药,作为一种生化酶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上,可抗衰老,抗肿瘤、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

并且SOD属于人体内自身就含有的一种抗氧化酶,(如蛋白酶、唾液淀粉酶等都属于酶类),而抗氧化剂是一种单线补充。

酶参与人体化学反应,所有的新陈代谢都有酶类参与,所以它的起效和吸收是建立在人体化学反应上的,而抗氧化剂真正生物利用率低,需要在体内进行转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相同剂量的酶和抗氧化剂,酶的效果高于抗氧化剂的1000倍以上。

故而其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其中在人体化学上的应用有:抑制心脑血管疾病(机体的衰老与体内氧自由基的产生与积累密切相关,SOD 可清除人体内过多的有害的氧自由,是对健康的有益的功效成分。

具有调节血脂的保健作用,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预防高血脂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

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抗衰老(年龄的增长和某些体外因素会造成机体和皮肤组织自由基产生超过机体正常清除自由基的的能力,从而使皮肤组织造成伤害,导致衰老。

由于SOD能够清除自由基,因而可以延缓衰老。

人之所以会衰老,老化迹象一点一滴出观,如色素沉淀、体力衰退、是因为体内产生氧化作用,所谓“氧化作用”就类似于生锈,抗氧化剂的补充有助于降低氧化的速度,减慢衰老的脚步)、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SOD对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如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在急性期病变未形成前使用,疗效较好)、辐射病及辐射防护(该品可用来治疗因放疗引起的膀胱炎、皮肌炎、红斑狼疮及白细胞减少等疾病,对有可能受到电离辐射的人员,也可注射SOD作为预防措施)、预防慢性病、抗疲劳(过多的自由基在体内残存,就犹如毒素蓄积在体内一样,会让人容易疲劳、厌倦、注意力不集中、常常昏昏沉沉、打哈欠。

SOD 对上班族熬夜加班、学生应付考试所产生的疲劳,在提振精神及集中注意力方面成效显著,有助于工作绩效的提升,及考试成绩的进步)、消除副作用。

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物酶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是活性较高的一种酶。

它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生长素的氧化等都有关系。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它的活性不断发生变化。

一般老化组织中活性较高,幼嫩组织中活性较弱。

这是因为过氧化物酶能使组织中所含的某些碳水化合物转化为木质素,增加木质化程度,而且发现早衰减产的水稻根系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增加,所以过氧化物酶可作为组织老化的一种生理指标。

三.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氢酶,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氧和水的酶,存在于细胞的过氧化物体内。

过氧化氢酶是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 约占过氧化物酶体酶总量的40%。

过氧化氢酶存在于所有已知的动物的各个组织中,特别在肝脏中以高浓度存在。

过氧化氢酶在食品工业中被用于除去用于制造奶酪的牛奶中的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酶也被用于食品包装,防止食物被氧化。

过氧化氢酶存在于红细胞及某些组织内的过氧化体中,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催化H2O2分解为H2O与O2,使得H2O2不至于与O2在铁螯合物作用下反应生成非常有害的-OH;它还具有的作用是使过氧化氢还原成水: 2H2O2= O2↑+2H2O。

过氧化氢酶(CAT)是一种酶类清除剂,又称为触酶,是以铁卟啉为辅基的结合酶。

它可促使H2O2分解为分子氧和水,清除体内的过氧化氢,从而使细胞免于遭受H2O2的毒害,是生物防御体系的关键酶之一。

CAT作用于过氧化氢的机理实质上是H2O2的歧化,必须有两个H2O2先后与CAT相遇且碰撞在活性中心上,才能发生反应。

H2O2浓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

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稳定的过氧化氢分解酶,能将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而对纤维和染料没有影响,因而漂白后染色前,通过H2O2分解酶去除漂白织物上和染缸中残留的过氧化氢,以避免纤维的进一步氧化和染色时染料的氧化。

同时能缩短加工时间,减少水洗用水,降低废水量。

尤其对纱线、筒子纱和针织物更为适用。

同样,过氧化氢分解酶随pH 值和温度的改变,其活力随之变化,在pH7 左右和30~40 ℃活性最大。

过氧化氢浓度增大,会加快分解反应速度,但必须注意当浓度大于一定量时,酶的作用将减弱,这样过多的残留H2O2对纤维和染料是不利的。

所以不能因为有了H2O2分解酶,就能任意地加大H2O2的用量。

使用时,通常要注意H2O2分解酶对常用表面活性剂和H2O2稳定剂的相容性,实际生产应用pH为6~8,温度20~55 ℃,酶用量5~10KCLU/ 升,时间10~20min,对提高活性染料色泽鲜艳度很有利。

几乎所有的生物机体都存在过氧化氢酶。

其普遍存在于能呼吸的生物体内,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动物的肝和红细胞中,其酶促活性为机体提供了抗氧化防御机理。

CAT是红血素酶,不同的来源有不同的结构。

在不同的组织中其活性水平高低不同。

过氧化氢在肝脏中分解速度比在脑或心脏等器官快,就是因为肝中的CAT含量水平高。

四.多酚氧化酶(PPO):多酚氧化酶(PPO)是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的一种金属蛋白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真菌、昆虫的质体中,甚至在土壤中腐烂的植物残渣上都可以检测到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其又称儿茶酚氧化酶,酪氨酸酶,苯酚酶,甲酚酶,邻苯二酚氧化还原酶,是六大类酶中的第一大类氧化还原酶。

它的共同特征是能够通过分子氧化酚或多酚形成对应的醌。

在广义上,多酚氧化酶可分为三大类:单酚单氧化酶(酪氨酸酶tyrosinase,EC.1.14.18.1)、双酚氧化酶(儿茶酚氧化酶catechol oxidse,EC.1.10.3.2)和漆酶(laccase,EC.1.10.3.1)。

在这三大类多酚氧化酶中,儿茶酚酶主要分布在植物中,微生物中的多酚氧化酶主要包括漆酶和酪氨酸酶。

现在大部分文献所说的多酚氧化酶一般是儿茶酚氧化酶和漆酶的统称。

高等植物组织发生褐变主要是PPO活动的结果。

PPO催化单酚羟基化为邻二酚,二羟酚氧化为邻醌。

醌聚合并与细胞内蛋白质的氨基酸反应,结果发生黑色或褐色色素沉淀,最终导致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营养丢失和经济损失。

PPO作为一种氧化还原酶还在光合作用中发挥作用。

如调节叶绿体中有害的光氧化反应速度,参与其中电子传递;PPO还可促进伤口的愈合。

也可增加植物对病原体的抗性。

如烟草对炭疽病、黄瓜对黑星病、苹果对轮纹病、棉苗对枯萎病菌、水稻对自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以及番茄对小昆虫的抗性等。

PPO与水果和作物的褐变有关,为了防止水果褐变保持水果的新鲜性,生产上运用多种方法来降低水果中的PPO含量,例如涂以抗坏血酸、柠檬酸为主剂的复合护色剂等。

在植物(如苹果、荔枝、菠菜、马铃薯、豆类、茶叶、桑叶、烟草等)组织中,PPO是与内囊体膜结合在一起的,天然状态无活性,但将组织匀浆或损伤后PPO被活化,从而表现出活性。

在果蔬细胞组织中,PPO存在的位置因原料的种类、品种及成熟度的不同而有差异,绿叶中PPO活性大部分存在于叶绿体内[7];马铃薯块茎中几乎所有的亚细胞部分都含有PPO,含量大约与蛋白质部分相同[8];在茶叶中的PPO分为游离态和束缚态,前者主要存在于细胞液中属可溶态PPO,而后者则主要存在于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中,与这些细胞器的膜系统或其他特异部位结合呈不溶态[9],ThanarajS.N.(1990)研究了茶树新梢中PPO活性及多酚含量对红茶品质的影响,发现PPO活性强,多酚含量高,对红茶品质有利,相反则利于绿茶的生产;新鲜的苹果中,多酚氧化酶几乎全部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