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缝制工艺教程审批稿

服装缝制工艺教程审批稿
服装缝制工艺教程审批稿

服装缝制工艺教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服饰产业中心实习指导书

生 产 部

? ?

生产部实习指导书

?

第一节 缝制工序分析与制定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由于专用机器设备和劳动分工的发展,服装制品生产过

程尽快分若干个工艺阶段,每个工艺阶段又分成不同工种和一系列上下联系的“工序”。

1、工序——是构成作业系列的分工单位,是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是工艺过程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组成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也是产品质量检验、制定工时定额和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

2、工序分析——是一种基本的产品现状分析方法,是把握生产分工活动的实际情况,按工序单位加以改进的最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工序顺序,编制工序一览表,明确加工方法,能理解成品规格

及质量特征。能按工序单

位加以改善,并跟其它水准作比较。能当作动作改

进的基础资料,从中挑选出进一步改进的重点,以成为生产设计的基础资料。

以某工序流水作业占

用时间分析图为例:

图例:▽为投料;○

特种缝纫机;○为平缝机。

? ?

B

按此分析,设备布置应做如下设计:

A B

C E.F

D B

人员配置:6人

设备配置:特种缝纫机1台,平缝机5台

产品任务所需周期:

实用工作时间×定货数量

生产周期=

工作人员人数×1天工作时间

3、工序分析的表示方法:

(物品是指面料、辅料、半成品或成品)

4、缝制用符号

?

5、加工工序图示:

?

材料零件名称

纯粹加工时间○工序名称

设备名称

?

加工记号

加工顺序号

6、工艺工程分析

(1)(1)为了保证服装加工各工序的顺序性。依据测定工序时间统计表中的顺序,顺次排列工序。

(2)(2)工序流程图由基本线和分支线组成,基本线为工序流程图的主要干线,一般是以加工的主要部件为主体而形成的。分支线则是由非主要部件形成的。基本线和分支线的起始点必须由前面没有任何加工的初始工序开始,一般以服种的前片加工为基本线。

(3)(3)各道加工工序的编号及名称,对某些名称含义不明确的特殊工序还应注明具体工作内容。

(4)(4)各道加工工序在流水作业生产加工中的先后程序和流向。

(5)(5)各道加工工序所需要的设备和工艺装备。

?

实例一:男式西裤工艺工程分析

男西裤的缝制,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前片缝制→上拉链→后片缝制→合前后片→上腰头→整烫

?

?

?

?

?

?

?

?

?

?

?

?

?

?

?

?

?

?

? 图1

男式西裤工艺工程分析表

实例二:裙子工艺工程分析

?

裙子的缝制,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

做准备工作→收省→缉后缝→装拉连→合侧缝→做里子→绱里子→装腰→钉挂钩→扦底边→整烫

?

?

?

?

?

?

?

?

?

?

?

?

?

?

?

?

?

图3

?

?

?

?

?

?

?

?

?

?

?

?

西服裙工艺工程分析表

?

7、工序编制(工序组合)

工序编制是将要制作的产品部件,合理分配给有能力做相应工序的作业员,且每个作业员的完成的工作量需大致相当,使生产线尽可能平衡。工序编制的目标:①尽可能有效地利用时间;②保证生产过程最短;③确保流水线平衡稳定地运行,不出现瓶颈现象。

工序编目的:①获得平衡的生产线;②减少在制品的传递时间和将低生产成本;③减少在制品数量,更好的利用宽间,改善工作环境;④有关产量的相关数据,可在平衡的生产线上轻松获得,有利于对生产进度的近制;⑤减少作业人员的流失。一个恰当而平衡的生产线,使工人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其工作,不会超负荷劳动。同时由于每个工人的工作量接近,不会出现人为的劳动纠纷现象。合理的工序编制计划或方案,会有效的减少人员的流失。

基于上述目的,工序编制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以时间为基准,力求各个工位的作业时间相近,不出现瓶颈现象。如某产品平均加工时间为114s,若工序编制时将各工位的加工时间都安排为114s,即在制品在各工位,同一时间完成,此时称为“同步”,表明生产线达到完全平衡。但实际生产中,要实现这一理想状态是不可能的。一般编制效率达到85%以上时,生产可基本保持平衡。

在以时间为基准分配工序时,可以考虑三个方案。

⑴一个人完成一个工序或几个人完成一个工序。这种方案适用于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工序细分使作业人员的操作专业化,有利于作业速度和质量的提高,但作业同对新品种的适应性较低,在更新品种时,生产会受到较大影响。

⑵性质相近的工序归类,交给一个工位的作业员完成。此方案可用于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因作业员每次都需完成不同工序,适应性较强,更换品种时,能较快地接受新任务,但人员的培训费用较大,必须使用熟练工。此外,因相近工序合并,会出现在制品逆流交叉现象,致使工序间的管理有一定的困难。

⑶一人完成几种性质不同的工序,可适应多品种生产,且不会出现逆流次序交叉现象。因一人负责几台机器的操作,设备投资费用较大。

2.按缝制加工工序的先后顺序,依次安排工作内容,尽可能避免逆流交叉,以减少在制品在各个工位间的传递,有效的利用时间,缩短加工过程。

3.零部件加工工序与组合加工工序惊奇量分开,由不同的作业员完成。如果某作业员的工作内容中既有零部件加工又有组合加工,势必出现半成品回流现象,增加了在制品的传递距离。

4.考虑作业员本身的特点,即作业员的技能要与所分配的工作相匹配。如根据工序的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将工作难度系数较高、加工时间较长,或某些关健部位的工序,安排给技能好的人员;而加工时间较少、较为简单的工序,由作业新手或技能一般的工人完成;最初的工序可分给产量稳定的作业员,以防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保证生产的连续性;零部件组合工序,应安排给细心又有判断力的人员,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组装后发现问题再返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

实例三:男式西裤工序编制(组合)

?

(表中工序编号参见男式西裤工艺工程分析表)

?

?

?

?

实例四:西服裙工序编制(组合)

?

?

图示女裙缝制工艺流程,总加工时间为1705s,未标明时间的工序为外发加工,不考虑编入流水线,已知流水线中作业人数为30人,进行工序编制。

编制方法:①算出个人节拍和小组节拍,编制效率力争达90%以上;②以主要部件、零部件加工与组合加工工序尽量分开为原则,按流程的先后顺序,将各工序分配给相应的小组;③小组内的编制要考虑作业的性质、工序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尽可能将同种或同性质的工序由组内某一人完成。

以图示女裙为例,将生产线中的30名工人分成14个小组,每组1~3名。个人节拍为1700/30=,小组节拍为*2=或*3=。每个组的作业时间,按人数尽量与相应的小组节拍靠拢。以小组方式进行工序编制,得出编制方案。

?

西服裙缝制工序编制(组合)方案

? ? ? ? ? ? ?

第二节生产布局

一、一、工作地的安排

工作地的安排就是组合工序的安排或机器设备的配置,工序组合后,流水线生产过程是否畅通与工作地安排是否合理密切相关。

(一)工作地配置原则

1、所用的机器设备、器具全部都要安排,包括平缝机、特种机和熨烫台等。

2、保证半成品移动距离最短,尽量避免交叉、倒流现象。

3、根据服装加工顺序明确地划出主流和支流,工序流程应便于掌握,一目了然。

4、特种机可按服装加工顺序安排,若流水线规模小,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时,可单独安排,供几条流水线同时使用,但要尽量保证使用方便,半成品传送距离短。

5、基本型的配置要有弹性,以方便款式变化的适应性。

6、工序间的半成品传递,尽可能利用传递台、堆放台滑槽等搬运工具,以使流

程圆滑畅通。

(二)工作地配置方式

横列式布置——加工设备基本上按服装制作流程布置,机器设备两侧相连接,横向排列一长排,通常是两排机器相对排列,如下图所示。这种排列方式,占地面积小,缝制作业符合“左拿前放”的作业要求。

生产布局图

平缝机和特种机

烫台手工案台

(三)流水线生产安排

1、1、划分加工工序及确定各加工时间

2、2、绘制工艺流程图。

3、3、计算标准作业时间、节拍、节拍范围

标准作业时间=操动时间(1+浮余率)节拍=总加工时间╱作业人数

4、4、流水线日产量

流水线日产量(套/日)=每天工作时间╱一件制品总加工时间×流水线人数×编成效率

编程效率=理论人数╱实际人数×100%

生产线人数=总加工时间╱节拍

?

?

第三节生产工艺的技术管理与监督

?

服装生产的技术管理与监督,是为了使服装生产符合产品的规格设置和质量要求,合理利用原材料,降低成本,缩短产品设计和生产周期,高效率地进行生产。

以男式西裤为例,生产总体设计包括:

(1)(1)产品数量(总产量、日产量)

(2)(2)产品的生产时间:

*实际工作时间(完成一个工序所需时间)

*标准工作时间(实际工作时间加上辅助动作和生活必须时间)

(3)劳动员工数量配置(裁剪、缝纫、整烫)

(4)所需加工工具和设备的配置

(5)工序编成效率

(6)设计生产流水线

生产总体设计是按照产品的要求、技术标准拟定的。

具体程序为:

生产通知单

要货合约

设计任务书

表3是生产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以表格的形式有利于存档再使用。表格中应把主要内容列出来,详细说明本企业生产品种及各部门人员分配情况。表中生产时间为:

总工时/总产量

表4是生产设备配置情况。该表是根据生产品种在各道工序所需的设备进行列表,分四个大类,分四个大类,即裁剪、熨烫、缝纫、缝纫附件四部分。

?

?

?

?

(表3)

该表是根据生产品种在各到工序所需的设备进行列表,分四个大类,即裁剪、熨烫、缝纫、缝纫附件四部分。

第四节制定质量检验标准

?

缝制质量与成衣质量密切相关。加强对缝制质量的控制,是对缝制质量予以分析和评定,也就是严格执行工艺技术规定和加强半成品的质量检验。一、首先对裁片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四核对”、“五不投产”、“九项工艺规定”制度。

1、1、四核对:领到裁片后与生产通知单核对;核对规格;核对片数;核对辅料。

2、2、五不投产:没有样板不投产;裁片质量不合格不投产;没有工艺文件不投产;操作要求不清不投产;辅料不齐、不合标准不投产。

3、3、九项工艺规定:严格各部位推归拔烫规定;严格各部位缝制技术规定;严格各部位针码规定;严格各部位对称互差规定;严格各部位对格、对条规定;严格各部位疵点色差规定;严格各部位镶嵌缀补规定;严格执行文明生产规定。

二、二、检查裁片是否有油污、脏残,部位色泽是否保持一致,规格及对称部位尺寸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主管部门和裁剪车间联系。

三、三、检查缝制线路是否直顺,吃势是否均匀,对未达到质量标准的,应责令工序责任人返修。

四、四、做好产品首件鉴定工作,保证产品质量符合于技术工艺和质量标准。

五、五、缝制半成品的检查(如表5所示)

1、部件外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应与标准纸样进行对照检查。

2、缝合后外观是否平整,缝缩量是否过少或过量。

3、线迹的数量及线迹的光顺程度是否符合质量规定。

4、半成品熨烫成形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无烫黄、污迹等沾污现象。?

?

?

实例5:男西裤半成品质量检查表

服装缝制工艺教程

服饰产业中心实习指导书 生产部 生产部实习指导书 第一节缝制工序分析与制定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由于专用机器设备和劳动分工的发展,服装制品生产过程尽快分若干个工艺阶段,每个工艺阶段又分成不同工种和一系列上下联系的 “工序”。 1、工序一一是构成作业系列的分工单位,是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是工艺过程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组成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也是产品质量检验、制定工时定额和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 2、工序分析一一是一种基本的产品现状分析方法,是把握生产分工活动的实际 情况,按工序单位加以改进的最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工序顺序,编制工序一览表,明确加工方法,能理解成品规格及 后片前片 A 10 B 20 C 10质量特征。能按工序单位加以改善,并跟其它水准作比较。能当作动作改进的基础资料,从中挑选出进一步改进的重点,以成为生产设计的基础资料。 以某工序流水作业占用时间分析图为例: D 10 ”图例:▽为投料;O 特种缝 纫机;O为平缝机<按此分析,设备布置应做如下设计:

B 人员配置:6人 设备配置:特种缝纫机1台,平缝机5台 产品任务所需周期:实用工作时间X定货数量 生产周期= 工作人员人数X 1天工作时间 3、工序分析的表示方法: (物品是指面料、辅料、半成品或成品) 4

o搬运作业 □数量检验 ?质量检验 ▽裁片、半成品停滞 △成品停滞 5 材料零件名称 ▽ 纯粹加工时间 ----- O ------------ 工序名称 设备名称 1加工记号 加工顺序号 6工艺工程分析 (1)(1)为了保证服装加工各工序的顺序性。依据测定工序时间统计表中的顺序,顺次排列工序。 (2)(2)工序流程图由基本线和分支线组成,基本线为工序流程图的主 要干线,一般是以加工的主要部件为主体而形成的。分支线则是由非主要部件形成的。基本线和分支线的起始点必须由前面没有任何加工的初始工序开始,一般以服种的前片加工为基本线。 (3)(3)各道加工工序的编号及名称,对某些名称含义不明确的特殊工序还应注明具体工作内容。 (4)(4)各道加工工序在流水作业生产加工中的先后程序和流向。 (5)(5)各道加工工序所需要的设备和工艺装备。 实例一:男式西裤工艺工程分析 男西裤的缝制,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前片缝制-上拉链-后片缝制-合前后片-上腰头-整烫

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

第一章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 第一节服装术语 服装术语是指服装用语,比如某一个品种,服装上的某个部位,服装制作每一种操作过程和服装成品质量要求等,都有专用语,它有利于指导生产,有利于传授和交流技术知识,也有利于管理,在服装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服装成品部件名词术语 1、上主装部位(衣服) 前身:门襟、里襟、驳头、小肩、串口、底边止口、驳口、止口圆角、省位。 后身:背缝、背衩、后肩省、过肩。 领子:倒挂领、领上口、领下口、领里、立领、袖子、一片袖、圆装袖、中缝圆袖、连袖。 口袋:有盖贴袋、风琴袋、暗裥袋、明裥袋。 2、下装部(裤子) 烫迹线、侧缝、腰头、腰里、后袋、门襟、里襟、侧缝直袋、侧缝斜袋、串带袢。 (二)服装操作术语 1、缉缝, 2、缉明线, 3、缉省缝, 4、坐缉缝, 5、分缉缝, 6、坐倒缝, 7、坐缉缝, 8、分缉缝, 9、环针,10、

擦针,11、内包缝,12、外包缝。 第二节服装专用符号 服装专用符号是一种用符号代替汉字说明,即简洁又明了,比文字表示更形象标准,也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下面是部分专用符号。 (一)服装熨烫工艺符号及名称 服装面料在工业生产中熨烫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熨烫符号表示了熨烫方式和熨烫温度的要求。下面是这些符号表示熨烫温度。 (二)服装缝纫工艺符号及名称 服装在各部位设计了不同的工艺结构,工艺造型,服装缝纫工艺用比较形象的符号,明确地表达所要采用的缝纫方式,工艺流程各道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缝纫工艺符号所表示的方式进行操作。 1、手缝工艺符号及名称 2、服装机缝符号及名称 第三节电动平缝机介绍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平缝机的种类和型号也不断增加。现在工业平缝机虽然种类繁多,外观各有不同,但从机械结构传动原理和过程上来看基本上相似。

服装工艺课程标准

《服装工艺》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全日制中职教育层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定位 《服装工艺》是服装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实践性,主要训练学生的识图、制图、制板、制作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系统思维能力。课程包括《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工艺制作》《服装CAD》 三.参考学时 882学时 四.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服装设计定制工中级工的标准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 2.理解结构制图的基本原理。 3.了解服装制作原理知识; 4.掌握服装制作工艺的相关知识; 5.掌握排料、裁剪的质量要求和注意事项; 6.掌握车缝基础知识;

7.掌握服装CAD的知识; 8.掌握电动平缝机安全操作及日常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 (二)技能目标: 1.能看懂服装款式图; 2.能根据款式完成服装结构制图; 3.能熟练应用CAD制板; 4.能熟练操作电动平缝机; 5.能根据款式图,裁剪出相应的服装并能正确排料 6.能熟练掌握缝制的技能和技巧; 7.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独立完成服装的制作; 8.能对电动平缝机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 2.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的意识。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具有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5.具有独立思考、求真务实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 6.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7.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勤俭节约的习惯。

五.设计思路 按照专业培养方向,构建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训教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建立以专业方向、综合技能为主线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岗位工作过程,明确教学过程中的的任务,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项目学生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的衔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为将来就业和进一步升学作好准备。

服装制作工艺教学大纲

服装制作工艺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课程。主要内容有:服装制作工具、手缝与熨烫工艺、缝纫基础、女装裁剪与制作、男装裁剪与制作等。 2、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熟悉服装制作过程中常用工具及其特点。 (2)掌握服装制作技术中基本手针工艺、机缉技术及熨烫工艺中的“推、归、拔、烫”等技巧。 (3)熟练掌握男女服装典型品种的裁剪与制作程序及工艺要求。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中,应将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 (2)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3)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服装制作工具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制作服装所用的各类工具,掌握有关工具的使用方法、特点及其功能。教学内容 §1—1 缝纫工具 一、针具 二、顶针剪刀 三、剪刀 四、尺 五、画粉 六、锥子 七、镊子 §1—2 熨烫工具 一、熨斗 二、垫呢 三、水布 四、汤凳 五、铁凳 六、馒头 第二章手缝与熨烫工艺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手缝工艺从基本掌握到熟练掌握,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教学内容 §2—1 手缝工艺 一、拱针 二、寨针 三、打线钉 四、缲针 五、纳针 六、倒钩针 七、三角针 八、杨树花针 九、拉线袢 十、锁缝 §2—2 熨烫工艺 一、基本烫法 二、熨烫的作用 三、熨烫的类型 第三章缝纫基础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技工技术,并能熟练地使用缝纫机。 教学内容 §3—1 缝纫技巧 一、平缝 二、包缝 三、来去缝 四、分开缝 五、搭缝

服装缝制工序

一、设备能力的分析 服装缝制过程常用的设备有平缝机、特种缝纫机、整烫机等,根据生产所需加以分类。生产管理人员在对生产所需时间进行测算以后,还有对机器设备的能力进行分析与计划,因为设备的增补不像人员增补那样方便,它牵涉到资金的筹措等问题。 设备生产能力测算方法如下: 例:假定一般平缝机每分钟可出产品10件,则: 实际时间=60/10=6(s/件) 假设标准浮余率为20%,则: 标准作业时间=6×(1+20%)=(s) 生产能力=作业时间/单位标准作业时间 假定计划作业时间为480s,则: 生产能力=480×(60/)=4000(件) 如果平缝机总共有40台,则: 总生产能力=作业时间/单位标准作业时间×台数×开机率 设定开机率为70%,则40台平缝机8小时的生产能力为: 生产能力=8×60×60/×40×70%=112000(件) 服装企业通常根据产品年度总生产计划和年度销售计划来制订机器设备的购置计划。 二、短期生产能力的调整 当工厂的人力和机器设备负荷与需求发生不平衡时,则要进行短期生产能力的调整,几种常用的方法如表6-4所示。 三、缝制工艺流程设计 缝制工艺流程是服装企业对具体产品整个生产过程所制订的工艺规定,它包含两大类。 (一)加工对象的工艺流程 整件服装或服装的某一部件在服装生产加工过程中,应该经过的生产路线用基本工艺流程图的形式来表示。如图6-1所示为短裙生产工艺流程图。 1.工艺流程图的内容 (1)各道加工工序的编号、名称、加工时间。 (2)各道加工工序在流水作业中的先后顺序和具体工艺内容。 (3)各道加工工序所需要的设备和工艺装备。 2.工艺流程图的编制符号 3.工艺流程图的表达方式 一道工序的表达,是工艺流程中具体的每一环节的表达(图6-2)。 (二)工序工艺

服装缝制工艺分析

服装缝制工艺 第一章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 第一节服装术语 服装术语是指服装用语,比如某一个品种,服装上的某个部位,服装制作每一种操作过程和服装成品质量要求等,都有专用语,它有利于指导生产,有利于传授和交流技术知识,也有利于管理,在服装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服装成品部件名词术语 1、上主装部位(衣服) 前身:门襟、里襟、驳头、小肩、串口、底边止口、驳口、止口圆角、省位。 后身:背缝、背衩、后肩省、过肩。 领子:倒挂领、领上口、领下口、领里、立领、袖子、一片袖、圆装袖、中缝圆袖、连袖。 口袋:有盖贴袋、风琴袋、暗裥袋、明裥袋。 2、下装部(裤子) 烫迹线、侧缝、腰头、腰里、后袋、门襟、里襟、侧缝直袋、侧缝斜袋、串带袢。 (二)服装操作术语 1、缉缝, 2、缉明线, 3、缉省缝, 4、坐缉缝, 5、分缉缝, 6、坐倒缝, 7、坐缉缝, 8、分缉缝, 9、环针,10、擦针,11、内包缝,12、

外包缝。 第二节服装专用符号 服装专用符号是一种用符号代替汉字说明,即简洁又明了,比文字表示更形象标准,也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下面是部分专用符号。(一)服装熨烫工艺符号及名称 服装面料在工业生产中熨烫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熨烫符号表示了熨烫方式和熨烫温度的要求。下面是这些符号表示熨烫温度。(二)服装缝纫工艺符号及名称 服装在各部位设计了不同的工艺结构,工艺造型,服装缝纫工艺用比较形象的符号,明确地表达所要采用的缝纫方式,工艺流程各道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缝纫工艺符号所表示的方式进行操作。 1、手缝工艺符号及名称 2、服装机缝符号及名称 第三节电动平缝机介绍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平缝机的种类和型号也不断增加。现在工业平缝机虽然种类繁多,外观各有不同,但从机械结构传动原理和过程上来看基本上相似。 一、高速平缝机的性能 1、缝纫速度:9000针/分 2、最大针距:5毫米 3、能缝厚度:缝料在自然情况下4毫米 4、电动机功率:0.37千瓦

服装制作工艺流程图

服装制作工艺流程图 一、课程简介: 《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课程是在原有的服装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合并调整后的课程名称,更新后的《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之一,课程的教学贯穿服装专业教学的整个阶段。 《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是艺术和技术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两个重要性质。是高等服装院校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 《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主要讲授服装结构的内涵和各部件相互关系,兼备装饰和功能性的设计、分解与构成的规律,研究如何将裁剪好的平面衣片进行组合和缝制,完成服装立体造型的工艺过程的一门实用技术性科学。《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课程的学习为后续的成衣生产技术管理、服装市场营销、服装设计等课程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的改革更适应服装工业新技术、新工艺的日益发展。 二、本考核方案适用专业:服装工艺技术专业 三、考核方式:根据《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特点,改革考试内容与方式,考试内容分为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采用分段教学和分段考核验收,理论与实践教学考核各占考试成绩的50%。具体内容与方案见本手册 四、课程的组成: 《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课程由服装结构与工艺Ⅰ、服装结构与工艺Ⅱ两段教学环节组成: 1.服装结构与工艺(一):课程内容主要有人体结构与服装的相互关系,下装的结构设计方法与规律,款式变化原则与人体功效学的关系,同时掌握裤装、裙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流程安排。 2.服装结构与工艺(二):通过教学熟悉人体体表特征与服装点、线、面的关系;性别、年龄、体型差异与服装结构的关系;成衣规格的制定方法和表达形式;号型服装的制定和表达形式。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图 验布│→│裁剪│→│印绣花│→│缝制│→│整烫│→│检验│→│包装│ (一)面辅料进厂检验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丝绺方向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 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样衣经过客户确认签字后成为重要的检验依据之一。 (四)裁剪工艺要求 裁剪前要先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在裁剪工序中主要工艺要求如下:(1)拖料时点清数量,注意避开疵点。(2)对于不同批染色或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服装工艺是服装制作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本专业必需的工艺基础 知识和日常服装的裁剪与工艺技术,使学生有能力从事工业化服装生产,为成为高素质的劳 动者及中初级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要求 1、通过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手缝工艺和车缝工艺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缝纫姿势。 2、掌握西裤、女裙、衬衫、茄克衫、上衣及西服的缝制流程、质量要求、成品质量标准、整烫工艺要求。 3、初步掌握服装制作工艺中的推、归、拔工艺。 4、能灵活运用工艺手段,采用创新工艺的方法。 三、学时分配表 机

2 2 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服装工艺基础知识 课程内容 各种手缝针法在服装上的运用;服装缝制工艺的常用工具;各种手缝针法的基本训练;缝纫机各种车缝缉线的基础训练。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掌握常用手缝工艺的技巧与技法,并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熟练程度。 2、掌握车缝缉线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缝纫姿势。 3、能熟练地使用缝纫机,提高车缝的质量和速度。 二、女裙的缝制工艺 课程内容 直裙的缝制工艺;斜裙的缝制工艺;裙子款式变化的缝制工艺。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一般裙子的缝制工艺流程及其质量要求。 2、掌握一般裙子的熨烫工艺要求。 3、掌握一般裙子的成品质量标准。 4、了解一般裙子款式变化的工艺要求与操作要领。 三、西裤的缝制工艺 课程内容 女西裤的缝制工艺;男西裤的缝制工艺。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男、女西裤的缝制工艺流程及其质量要求。

2、掌握男、女西裤的熨烫工艺要求。 3、掌握男、女西裤的成品质量标准。 4、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裁自做,提高对西裤结构的理解。 四、衬衫的缝制工艺 课程内容 普通女衬衫的缝制工艺;女衬衫款式变化的缝制工艺;男衬衫的缝制工艺。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衬衫的工艺流程及其质量要求。 2、掌握衬衫的熨烫工艺要求。 3、掌握衬衫的成品质量标准。 4、了解女衬衫款式变化的工艺要求及操作要领。 五、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课程内容 茄克衫缝制工艺。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茄克衫的缝制工艺流程及其质量要求。 2、掌握茄克衫的熨烫工艺要求。 3、掌握茄克衫的成品质量标准。 4、了解茄克衫款式变化的工艺要求及操作要领。 六、西服的缝制工艺 课程内容 简做女西服的缝制工艺;男西服的缝制工艺。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男、女西服的缝制工艺流程及其质量要求。 2、掌握西服的熨烫工艺要求。 3、掌握西服的成品质量标准。 4、了解西服款式变化的工艺要求及操作要领。 5、了解西服的推、归、拔工艺及其常见病例的修正。

服装缝制实用工艺教程

服饰产业中心实习指导书 生 产 部 生产部实习指导书 第一节 缝制工序分析与制定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由于专用机器设备和劳动分工的发展,服装制品生产过 程尽快分若干个工艺阶段,每个工艺阶段又分成不同工种和一系列上下联系的“工序”。 1、工序——是构成作业系列的分工单位,是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是工艺过程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组成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也是产品质量检验、制定工时定额和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 2、工序分析——是一种基本的产品现状分析方法,是把握生产分工活动的实际情况,按工序单位加以改进的最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工序顺序,编制工序一览表,明确加工方法,能理解成品规格及 质量特征。能按工序单位 加以改善,并跟其它水准作比较。能当作动作改进 的基础资料,从中挑选出进一步改进的重点,以成为生产设计的基础资料。 以某工序流水作业占用时间分析图为例: 图例:▽为投料;○特种缝纫机;○为平缝机。 按此分析,设备布置应做如下设计: B

A B C E.F D B 人员配置:6人 设备配置:特种缝纫机1台,平缝机5台 产品任务所需周期: 实用工作时间×定货数量 生产周期= 工作人员人数×1天工作时间 3、工序分析的表示方法: (物品是指面料、辅料、半成品或成品) 4、缝制用符号

5、加工工序图示: 材料零件名称 ▽ 纯粹加工时间○ 加工记号 加工顺序号 6、工艺工程分析 (1)(1)为了保证服装加工各工序的顺序性。依据测定工序时间统计表中的顺序,顺次排列工序。 (2)(2)工序流程图由基本线和分支线组成,基本线为工序流程图的主要干线,一般是以加工的主要部件为主体而形成的。分支线则是由非主要部件形成的。基本线和分支线的起始点必须由前面没有任何加工的初始工序开始,一般以服种的前片加工为基本线。 (3)(3)各道加工工序的编号及名称,对某些名称含义不明确的特殊工序还应注明具体工作容。 (4)(4)各道加工工序在流水作业生产加工中的先后程序和流向。 (5)(5)各道加工工序所需要的设备和工艺装备。 实例一:男式西裤工艺工程分析 男西裤的缝制,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前片缝制→上拉链→后片缝制→合前后片→上腰头→整烫

服装缝制工艺非常完整的教案课程

服装缝制工艺教案 第一章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第一节服装术语服装术语是指服装用语,比如某一个品种,服装上的某个部位,服装制作每一种操作过程和服装成品质量要求等,都有专用语,它有利于指导生产,有利于传授和交流技术知识,也有利于管理,在服装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服装成品部件名词术语 1、上主装部位(衣服) 前身:门襟、里襟、驳头、小肩、串口、底边止口、驳口、止口圆角、省位。 后身:背缝、背衩、后肩省、过肩。 领子:倒挂领、领上口、领下口、领里、立领、袖子、一片袖、圆装袖、中缝圆袖、连袖。 口袋:有盖贴袋、风琴袋、暗裥袋、明裥袋。 2、下装部(裤子) 袋、串带袢。 二)服装操作术语

1、缉缝, 2、缉明线, 3、缉省缝, 4、坐缉缝, 5、分缉缝, 6、坐倒 缝,7、坐缉缝,8、分缉缝,9、环针,10、擦针,11、内包缝,12、 外包缝。 第二节服装专用符号服装专用符号是一种用符号代替汉字说明,即简洁又明了,比文字表示更形象标准,也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下面是部分专用符号。 一)服装熨烫工艺符号及名称服装面料在工业生产中熨烫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熨烫符号表示了熨烫方式和熨烫温度的要求。下面是这些符号表示熨烫温度。 服装缝纫工艺符号及名称服装在各部位设计了不同的工艺结构,工艺造型,服装缝纫工艺用比较形象的符号,明确地表达所要采用的缝纫方式,工艺流程各道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缝纫工艺符号所表示的方式进行操作。 1、手缝工艺符号及名称 2、服装机缝符号及名称 第三节电动平缝机介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平缝机的种类和型号也不断增加。现在工业平缝机虽然种类繁多,外观各有不同,但从机械结构传动原理和过程上来看基本上相似。 一、高速平缝机的性能 1、缝纫速度:9000针/ 分 2、最大针距:5 毫米 3、能缝厚度:缝料在自然情况下4 毫米 4、电动机功率:0.37 千瓦二、使用工业平缝缝纫机应注意的事项 1、上机前进行安全操作和用电安全常识学习。 2、工作中机器出现异常声音时,要立即停止工作,及时进行处理。 3、面线穿入机针孔后机器不空转,以免轧线。 4、电动缝纫机,要做到用时开,工作结束或离开机器要关。

服装制作工艺流程图25614

服装制作工艺流程 1,原材料检查工艺 2,裁剪工艺 3,缝纫制作工艺 4,锁钉工艺 5,后整理工艺 以文字表达方式阐述制作过程可能会遇到的难点,疑点进行解剖,指出重点制作要领,以前后顺序逐一进行编写,归纳。 原材料检查工艺: (1)验色差——检查原辅料色泽级差归类。 (2)查疵点,查污渍——检查辅料的疵点,污渍等。 (3)分幅宽——原辅料门幅按宽窄归类。 (4)查纬斜——检查原料纬纱斜度。 (5)复米——复查每匹原辅料的长度。 (6)理化实验——测定原辅材料的伸缩率,耐热度,色牢度等。 裁剪工艺: (1)首先检查是否要熨烫原辅料褶皱印,因为褶皱容易放大缩小裁片。 (2)自然回缩,俗称醒料,把原辅料打开放松,自然通风收缩24小时。 (3)排料时必须按丝道线排版,排出用料定额。 (4)铺料——至关重要的是铺料人手法一致,松紧度适中,注意纱向,不要一次铺得太厚,容易出现上下层不准等现象,需挂针定位铺料的挂针尖要锋利,挂针 不宜过粗,对格对条的务必挂针,针定位时要在裁片线外0.2cm,针织面料铺 料时更应注重松紧度,最容易使裁片出现大小片,裁片变形等。

(5)划样,复查划样,在没推刀之前,检查是否正确,做最后确认。 (6)裁剪推刀,要勤磨刀片,手法要稳,刀口要准,上下层误差不允许超0.2cm,立式推刀更应勤换刀片,发现刀口有凹凸现象及时更换,会导致跑刀,刀口不准等。 (7)钻眼定位和打线钉定位,撒粉定位三种方法,首先要测试钻眼是否有断纱,走纱等,通常 用打线钉解决这一块,打线钉时也要注意针不能太粗,针尖要锋利,另外就是撒粉定位虽 费时不容易造成残次。 (8)打号——打号要清晰,不要漏号,错号,丢号等。 (9)验片——裁片规格准确,上下皮大小一致,瑕疵片,有无错号,漏打刀口,可提前把残此片更换,注意按原匹料进行更换,注意整洁,无色差,然后分包打捆待发生产线。 缝纫制作工艺 A.上衣类按前后序制作 所有缝分1cm,机针用DB75/11# 针距3cm12针用顺色细棉线明线按样衣规格做0.6cm,特殊要求另示 1.修边—修剪毛坯裁片,去除画粉等毛边,参照样板的大小修边,注意净板和毛版的区分。 2.打线丁—用白棉纱线在裁片上做出缝制标记.用撞色线为宜。 3.剪省缝—把省缝剪开,线丁里0.5cm为止,也不能过长和偏短。 4.环缝—剪开的省缝用环形针法绕缝,用纤边机嵌缝也可以,不透针透线为宜。 5.缉省缝—根据省的大小,将衣片的正面相对,按照省中缝线对折,省根部位上下层眼刀对准,由省根缉至省尖,在省尖处留线头4cm左右,打结后剪短,或空踏机一段,使上下线自然交织成线圈,收省后省量的大小不变,缉线要顺,直,尖。另还应注意省根处出现亏欠变形6.烫省缝——省缝坐倒熨烫或分开熨烫,烫省时要把缝合片放在布馒头上,烫出立体感,在衣片的正面不可出现皱褶,酒窝的现象。 7.推门——将平面前衣片推烫成立体衣片,最好用版划样推烫。 8 烫衬——熨烫缉好的胸衬。,袖口,下摆衬。 9.压衬——用粘合机将衣片和粘合衬进行热压粘合,一般按照衬布和面料的耐热度粘合度去操作。 10.纳驳头——手工或机扎驳头,驳头按照净样版去做。 11 敷止口牵条——牵条布敷上驳口部位。 12.敷驳口牵条——牵条布敷上驳口部位。 13.拼袋盖里——袋盖里拼接,一般通用1cm做缝。 14.做袋盖——袋盖面和里机缉缝合。 15.翻袋盖——袋盖正面翻出。 16.滚袋口——毛边袋口用滚条包光。

浅谈服装缝制工艺课的教学

浅谈服装缝制工艺课的教学 职业学校的服装工艺课是服装工艺的初级教育阶段。服装工艺课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密切相联系的实用型学科;是技术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是一门学员必须通过一定量的实习才能够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学科。提高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那么,工艺课怎样教学,才能有所成效呢?经过几年的工艺教学,本人有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了解服装专业的发展前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情感 这一点看起来与教学好像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因为传统教育的根深蒂固和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不甚了解,直接影响了职业学校的生源——初中毕业生成绩好的要上普通高中,考名牌大学,只有成绩不理想,普高上不了,外出打工年龄太小,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来到职业学校读书。这些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带有自卑,他们觉得上职高是很没面子的事,职高的学生是低人一等的学生,是没有出息的人,因此他们不希望有人知道他们在职高上学的事实。背负着如此巨大的思想包袱的学生又怎么可能安心学习知识和技能呢?因此,笔者认为思想工作是职业教育工作的首要工作。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宣传,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等方面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分析专业的发展前景,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例举一些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树立学习信心,转换学生学习角色——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由接受性学习转换为创造性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链,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专业课的教学才能更好的开展起来。 二、根据学生现状以及工艺课教学的特点,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 目前笔者采用的是模块教学,即把每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成几个或者更多的模块。服装缝制工艺课笔者大概地分成了以下模块:1、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及专业术语的讲解;2、电动缝纫机熟练控制的训练;3、各种缉线及各种拼缝的训练;4、裤子、裙子常见零部件的制作训练;5、裤子、裙子基本款式的成品制作训练;6、裤子、裙子款式变化后的成品制作训练;7、男女衬衫基本款式零部件及成品的制作训练;8、男女衬衫款式变化的成品制作训练;9、男女两用衫、夹克衫的零部件及基本款式的制作训练;10、男女两用衫、夹克衫款式变化的制作训练;11、男女夹里上衣的制作训练;12、男女大衣的制作训练;13、综合提高训练。每个模块都有具体内容,具体要求;有教学目标;有考核要求及标准。每个模块在教学时又采取讲、演、练、评的模式。讲,主要是教学内容的讲解,包括专业术语、款式特点、款式变化的一般规律、操作流程、质量要求、教学的重点难点等方面。演,指的是教师的操作演示,这很重要,技能课不能只靠空洞的、抽象的讲,直观的教学更能解疑惑;演示可以由教师现场操作演示,也可以观看操作录像,具体选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练,指的是学生动手操作练习,学生通过听讲解,看操作演示,也许已经可以理解和掌握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但不代表学生已经拥有了操作技能,操作技能的形成必须通过操作练习才能获得。评,是指对学生操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标准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主 干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强的样衣制作专业的专业技能核心课程。 是继《服 装结构制图》和《服装基础工艺》课程的后续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依据岗位对接技能的要求设置课程项目, 装的缝制方法、步骤技巧,完成本专业中级职业技能训练项目, 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有能力从事工业化服装生产, 素质的劳动者及中初级专门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 优良的职业道德和品德修养,了解现代服装新工艺发展趋势。具体的服装 制作工艺的知识和技术应用达到以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理解服装工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要求。 2. 理解服装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理解服装工艺制作项目的操作方法、要求和成品的质量标准、各工 序和产 品的质量监控。 (二)能力目标 1. 能识解工艺单,了解现代服装新材料、新工艺,会制作项目实施方 案(工艺 单) 2. 熟练使用服装常用设备,养成良好的缝纫姿势。 3. 在学习基础工艺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女裙变化款式、女西裤、男西 裤、女 衬衫变化款、 男衬衫、女西服、男西服等服装成衣项目的制作工艺, 达到规定时间内独立娴熟的制作,具有一定的服装制作生产的综合能力。 (三)情感目标 1. 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品质修养,高度的责任心和团结协作能力,具 设置常用服 培养学生 为成为高

有敬业精神、精益求精、勤俭节约的品质。 2.关注现代服装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树立终生学习、勇于创新的理念。 参考学时416学时 四、课程学分24学分 五、教学内容和要求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与技巧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 服装加工得形式:单件缝制与流水生产。 一、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 (一)服装缝制工艺 1、服装款式图与外形概述 服装款式图:正、背面视图。外形概述:就是对款式外形得文字描述。 2.服装规格 3.服装质量要求 4.工艺流程 5.操作技术 6.服装缝制设备 (二) 1.裁片得组合方式 (1)部件自身得组合 (2)主要部件得组合 (3)零部件与主要部件得组合 (4)衬与部件得组合 (5)里与面得组合 2.缝纫得组合方式 (1)平缝组合 (2)吃势得组合 (3)里外匀组合 (4)归拔组合 (5)省裥组合 二、服装缝制工艺技巧 (一)做缝制标记 1.划粉线 2.剪刀眼 3.钻眼 4.打线丁 5.工艺样板 (二)临时固定得新方法 大头针、手工 (三)拼接得处理 1.拼接缝要遵循得原则。 (1)拼接缝得两侧要选用同样得丝绺,使拼接后得丝绺容易平服。 (2)拼接后得位置尽量斜方向,使拼好得零部件再缝合折转后缝份能错开不重叠。 (3)拼接缝得位置要避开一些缝份会交叉重叠得部位与一些重要部位。 2、拼接错误分析 (1)挂面拼接 ①驳头翻到正面得部位不允许。 ②拼接部位丝绺不符。 ③直向拼接缝份折转后重叠。 ④拼接部位为门里襟底角部位,缝合后缝份会交叉重叠。

(2)领里拼接 ①拼接部位丝绺不符,会影响串口顺直。 ②直向拼接缝份折转后重叠。 ③拼接部位为领里中缝部位,缝合后会交叉重叠。 (四)缝份得处理 1、缝份得导向 (1)较薄衣服得单衣缝份缝合后可双向拷边后倒向一侧。 (2)里料与里料缝合得缝份倒向一侧,并可方便得留出坐势。 (3)面料与里料缝合得缝份一般总就是倒向里料一侧。 (4)有里料得夹衣,为了平薄,面料缝份处可分开处理。 2、缝份得修剪 为了平薄、美观而修剪缝份。修剪得多少与所处得部位、衣料质地有关。 (1)对倒向一侧得缝份,应依次修剪呈梯形,即所说得大、小缝份。对止口缉线要求压住得大缝份应大于止口宽度。对较薄得衣料可以不做梯形修剪。 ①领头缝头止口修成梯形。 ②后衣片分割开刀缝合后,缝份向过肩方向坐倒缉1cm止口。 (2)缝份重叠交合部分应将重叠缝份多修剪一些。 ①领尖角部位,尖角修掉后领尖角附近两边也可修去些。 ②袋暗裥部位。 (3)衬布与缝份重叠得部位,要使衬布略小于面料缝份,特别面料缝份本身就重叠交合部位,衬布略小于面料净缝,以减少缝份厚度。 (4)凡就是有凹角或弧度部位得衣料缝合后,可使剪刀眼使缝份平服。如领口、袖窿、腰节等部位得眼刀可以加长或缩短缝份外口得长度,一般眼刀不可剪得太深,不得超过缝份宽得2/3。但凹角需转折得缝份处,刀眼要打到力缉线0、1~0、2cm才能平服,然后再剪一刀即可,只有当需要缩短外口长度得缝份重叠过多时,才剪成缺口形,为了表达清楚画了缺口,操作时要注意。 ①尖领圈部位。弧度部位刀眼略浅,尖角部位刀眼深到离缉线0、1~0、2cm。 ②方领圈部位。刀眼离缉线0、1~0、2cm。 ③腰节部位。有里料得服装,当腰节收腰量特别大时,可通过剪刀眼来解决。如衣料本 身结构比较松,或缝份较窄,不影响缝份得平服,就不需要建刀眼。 (五)省缝工艺得处理 省得形状:锥形、橄榄形、平头形、各类弧形等。收省后得衣片要达到平薄、顺直、无牵吊、省尖处无凹陷。 影响收省质量得因素:面料得质地、性能、省缝得位置、省量得大小。 方法 1.缉省 (1)无夹里得衣片省缝根据需要可一边倒,也可居中坐倒,中间用手缝固定。 (2)有夹里得中、厚料如不易败丝,省缝可剪开一段分缝处理,省尖部位居中坐倒,省缝中心剪开离省尖3、5cm。可在缉省前剪开,可在缉省前剪开,也可在缉省 后剪开更容易使省缝丝绺缉准。 (3)有夹里得中厚料衣片如易败丝,可在缉省缝时垫上本色直斜丝绺得布条,布条长出省尖1、5cm,省与布条分缝处理,可使衣片表面平服。 3、省得熨烫 (1)薄形面料得省缝熨烫,应在省缝与衣片间加进纸片,避免衣片正面留下省缝痕迹。(2)

服装制作及工艺测试题及答案

服装制作及工艺测试题及答案 1、缝合运动短裤外侧缝时,不需要做对位标记的地方有(C )。 A.腰节线B.臀围线C.膝围线D.脚口线 2、一般,(C )腰部有5个裤耳。 A.裙裤B.西裙C.女西裤D.男西裤 3、(C )的开口位用到的系结物是拉链和钮扣。 A.运动短裤B.连衣裙C.A字裙D.女衬衣 4、(C )上车有直插袋。 A.A字裙B.牛仔裤C.女西裤D.有裡马甲 5、脚口用三角针缲缝处理的有(A ),用还口车处理的有(D )。 A.西裙B.裙裤C.无里西装D.牛仔裤 6、西装缝制后开衩,衩位缝份烫倒方向(着装后)(B )。 A.朝左B.朝右C.分烫 7、(C )既车褶又收省。 A.裙裤B.牛仔裤C.男西裤D.运动裤 8、牛仔裤上前幅车的贴袋也叫(B )。 A.弯袋B.錶袋C.三尖形贴袋D.斜插袋 9、服装辅料中需要用啤机打上去的有(D )。 A.四孔钮扣B.挂钩C.盘扣D.工字钮 10、(C )是先车缝再锁边的。 A.裙裤B.女西裤C.牛仔裤D.男西裤 11、车缝牛仔裤的后贴袋需要在(B )上做对位记号。 A.机头B.后裤片C.三尖形贴袋D.前裤片 12、手针工艺主要是使布、线、(A )和其它材料、工具通过操作者的手工来 进行的工作。 A.手缝针 B.车针 C.衣车 D.梭壳

13、缝纫工具中有剪刀分裁剪刀和(B)。 A.花边剪B.缝纫小剪刀C.裁纸刀 14、手缝针法种类繁多,按缝制方法分三角针、旋针、竹节针、(D )。A.平针B.回针C.斜针D.十字针 15、长短绗针的线迹特点为(A )。 A.面长底短B.面短底长C.面底都长D.面底都短 16、回针分全回针和半回针两种,常用于弧线部位的(B )。 A.装饰B.加固C.缝份固定D.线迹隐藏 17、短绗针常用于手工缝纫、(C )、装饰点缀、归拢袖山弧线、抽碎褶。A.缲脚口B.打线钉C.假缝试穿D.覆衬 18、三角针的缝制,针法为内外交叉,(A )倒退。 A.自左向右B.自右向左C.自上向下D.自下向上 19、明缲针自右向左,由内向外斜缲,每针间距(B ),针迹为斜扁形。A.0.1cm B.0.2cm C.0.3cm D.0.4cm 20、简单三角针主要用于(C )。 A.全夹里的西服下摆、袖口的缝头固定B.裤脚的缝头处理 C.防止伸缩的衬头固定于面料上 21、缝型就是一定数量的布片和(B )在缝制过程中的配置状态。 A.车针B.线迹C.工具D.材料 22、为了逐步推行缝型的标准化,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1年3月,拟定出缝型 符号的国际标准是( A )。 A.ISO4916 B.ISO9000 C.ISO9001 D.ISO9002 23、平缝也称合缝,把两层缝料的正面相对,于( D )缉线的缝型。 A.左面B.右面C.正面D.反面 24、扣压缝也称克缝,完成后面上缉(A )的明线。 A.0.1cm B.0.2cm C.0.3cm.D.0.4cm 25、男裤的侧缝,衬衫的覆肩、贴袋等部位常用(B )缝制。 A.平缝B.扣压缝C.内包缝D.外包缝 26、搭接缝又称骑缝,可减少缝子的( B )。 A.宽度B.厚度C.长度D.围度

服装工艺课程标准

高职服装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2.1 《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服装工艺与设计课程编码:TC1 开设时间:第1、2、3阶段课时数:36 一、课程概述 服装缝制工艺是作为所有服装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服装缝制工艺包括裁剪与工艺两大部分。裁剪可分成制图、排料、裁剪三个工序,其中服装结构制图是裁剪的首道工序。加工工艺包括缝纫、熨烫等技术。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直接影响成衣效果。 本课程通过十二类有代表性服装品种的制图实例、缝制要领及步骤的学习介绍了正常体型的基本款式的服装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及一般体型的服装款式变化的结构制图方法。希望学习后能举一反三,独立地裁制各式服装,为毕业后的上岗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达到服装应用型中等技术水平。 二、培养目标 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牢固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本课程以掌握基本女装及部件的缝制工艺为前提,学会工艺流程及各种缝制技巧,最终达到能独立完成一件成衣拼合的缝制工艺。并将专业知识结构、职业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融入到教学内容的每个环节。具体如下: 1、能力目标: (1)能基本认识各种面料、辅料及其它材质。 (2)能懂得各种缝制方法和技巧。 (3)能自己独立完成女装部件的裁剪和制作工艺。 (4)能动手操作各种熨烫工艺。 (5)能懂各种缝制方法。 (6)能独立完成成品成衣的拼合。 (7)能主动进行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8)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 (9)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10)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服装缝制工艺教程

. 服饰产业中心实习指导书 生产部 生产部实习指导书 第一节缝制工序分析与制定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由于专用机器设备和劳动分工的发展,服装制品生产过程尽快分若干个工艺阶段,每个工艺阶段又分成不同工种和一系列上下联系的“工序”。 1、工序——是构成作业系列的分工单位,是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是工艺过程 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组成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也是产品质量检验、制定工时定额和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 2、工序分析——是一种基本的产品现状分析方法,是把握生产分工活动的实际 情况,按工序单位加以改进的最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工序顺序,编制工序一览表,明确加工方法,能理解成品规格及质量特征。能按工序单位后片领子

加以改善,并跟其它水准作比较。能当作动作改进”A 10的基础资料,从中挑选出” 5E进一步改进的重点,以成” 20B”F 5为生产设计的基础资料。以某工序流水作业占”C 10用时间分析图为例:图例:▽为投料;○”D 10○为平缝机。特种缝纫机; 按此分析,设备布置应做如下设计:;. . BCAD.FEB 6人人员配置: 5台设备配置:特种缝纫机1台,平缝机产品任务所需周期:实用工作时间×定货数量= 生产周期天工作时间 工作人员人数×1、工序分析的表示方法:3 工序分类符号明说内容 半成品或成辅料、(物品是指面料、品) 4、缝制用符号

;. . 5、加工工序图示: 材料零件名称 ▽ 工序名称○纯粹加工时间 设备名称 加工记号 加工顺序号 、工艺工程分析6为了保证服装加工各工序的顺序性。依据测定工序时间统计 表)(1(1) 中的顺序,顺次排列工序。工序流程图由基本线和分支线组成,基本线为工序流程图的主)(22() 分支线则是由非主要部件形一般是以加工的主要部件为主体而形成的。要干线,

服装缝制工艺电子教案

一、零部件的缝制工艺 一、直插袋的缝制方法及步骤: 1.确定规格。 2.裁配零料。 3.缉缝垫底布。 4.将袋布折向反面,缉缝下口缝份0.3厘米,距袋口1-2厘米处不缝合。 5.翻出正面缉缝0.7厘米明线。 6.在侧袋位置的反面粘2厘米纸衬,并按净粉扣烫折边。 7.缝合袋口以下部分侧缝,并分缝烫平。 8.将袋布斜边与袋口对齐折转后,缉缝0.5-1厘米明线。 9.将袋布另一侧与后片缝合,并分缝烫平。 10.袋口上下封结。 二、单嵌线口袋的缝制方法及步骤: 1.确定规格。 2.裁配零料。 3.在开线布的反面粘纸衬,并扣烫开线布。 4.在面料反面粘衬,并在面料正面画好口袋位置。 5.将垫底布与大袋布缝合。 6.将大袋布与口袋上划线对齐车缝。 7.将开线布与口袋下划线对齐车缝。 8.在两条车缝线中间剪开,两头剪三角。 9.将大袋布与开线布从剪口中翻入,并烫平。 10.固定两侧三角。 11.将小袋布与开线布的缝份缝合。 12.将大小袋布对齐车缝一周。 三、双嵌线口袋的缝制方法及步骤: 1.确定规格。 2.裁配零料。

3.在开线布的反面粘纸衬,并扣烫开线布。 4.在面料反面粘衬,并在面料正面画好口袋位置。 5.将垫底布与大袋布缝合。 6.将上开线布与口袋上划线对齐车缝。 7.将下开线布与口袋下划线对齐车缝。 8.在两条车缝线中间剪开,两头剪三角。 9.将上下开线布从剪口中翻入,并烫平。 10.固定两侧三角。 11.将大袋布与上开线布的缝份缝合。 12.将小袋布与下开线布的缝份缝合。 13.将大小袋布对齐车缝一周。 四、手巾袋的缝制方法及步骤: 1.裁剪袋板布、袋板衬及袋布。 2.在袋板布的反面粘衬,并按要求扣烫袋板布。 3.在袋板布里上划好净粉,并在衣片正面划好口袋位置。 4.将袋板布与口袋下划线缝合,并将大袋布与口袋下划线上量1cm 的划线缝合。 5.在两条车缝线中间剪开,并将袋板布翻正后缉明线。 6.将小袋布与袋板布缝份缝合,并将大小袋布对齐后车缝一周。 二、一步裙的缝制工艺 一、一步裙的工艺流程: 做缝制标记----包边----收省----合后中缝-----绱拉链-----合侧缝-----绱腰-----底边绷三角针-----钉挂钩-----整烫 二、一步裙的缝制工艺: (一)做缝制标记: 1.前片:省位、底边贴边 2.后片:省位、拉链止口、开衩部位、底边贴边 (二)包边: (三)收省:前后省缝分别向前后中心线烫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