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doc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整合)

后来, 这件事让另外一个穷朋友知道了, 心想这个老兄也太莽撞了。于是, 他心 生一计, 信心十足地去见朱元璋。 行过大礼, 这个人便说: “我皇万岁万 万岁! 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 打破罐 州城, 汤元帅在逃, 拿住了豆将军, 红孩 儿挡关, 多亏了菜将军。”朱元璋一听, 不禁大笑, 他认出了眼前的这个人是孩 提时的朋友, 心中更为此人巧妙地暗示 他们小时候在一起玩耍的事而高兴, 于 是让他做了御林军总管, 留在了自己的 身边。
亲友间礼貌称呼 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夫妻称: 伉俪、配偶、伴侣;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校称:寒窗、庠序; 同学称:同窗。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他以前的一个 穷朋友从乡下赶来皇宫求见。一见面, 他就直通通地说:“朱老弟!还记得吗? 从前,你我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 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煮 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 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满把的抓豆子吃, 却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里。叶子哽在喉咙,苦 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带 到肚子里去……” 朱元璋嫌他太不顾全体面,等不得听完就连声大叫: “推出去斩了!推出去斩了!”
职衔称谓
非亲属称谓 谦 称 敬 称 名字称谓 亲昵称谓 戏谑称谓
(1)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 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 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 叫法。 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 关系的标志。
辈分: 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父辈:伯、舅等 同辈:哥、妹、表哥、堂弟等 父系或母系:姑、姨等 直系或旁系:孙、侄孙等 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等 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 姐——姐夫等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课件[正式]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课件[正式]](https://img.taocdn.com/s3/m/b7288615c5da50e2524d7f8f.png)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 老人家就行了。 B.令爱这次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 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时常告诫我们 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2.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 2.A (B项“光临”是敬辞,指宾客到来;C项 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不同场合中 “赐教”是敬辞,用于请对方指导;D项“赏光”用 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 (A)
A项,割断:动词,截断;切断。例如:割断绳索;历史无法割 断。B项,淹没:动词,(大水)漫过;盖过。例如:河里涨水, 小桥都淹没了;雷鸣般的掌声淹没了他的讲话。改为湮没。C项, (2006年辽宁省高考第3题) 惠赠:动词,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惠”是敬辞,多 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例如:惠临、惠顾、惠存。D项,启 用:动词,开始使用。例如:启用印章、启用新域名、铁路已 建成启用,改为起用。
这几句话对病人无疑是晴天霹雳,小强感到求生无望, 当晚就跳楼自杀了。
三、委婉语
委婉语是交际中与直接语或禁忌语 相对应而存在的普遍语言现象。即 表达者不直接说明本意,而是选择 与直接语含义相同的说法来表达的 一种语言现象。
读下面一段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天,住同一幢楼的徐阿姨见到小林的姐姐 时说:“你家小林真刻苦,每天晚上 12 点多钟 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练琴。” ( 1 ) 徐阿姨的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写出来。言 外之意是:
C
• ;别人的书信
kǔn
二、禁忌语
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 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引起 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 学上所说的“禁忌语”。
情境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技巧

情境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技巧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进行情境交际的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掌握情境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技巧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语境的选择、语气的运用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三个方面,探讨情境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技巧。
一、语境的选择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不同的语境需要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情境交际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
首先,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词语。
在不同的情境中,我们需要使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比如,在正式场合中,我们应该使用正式的词语和措辞,以显得庄重和专业;而在亲密的朋友之间,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口语化的词语,以增加亲切感。
其次,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语法结构。
语法结构是语言表达的框架,不同的语法结构可以传达不同的意义。
在情境交际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语法结构。
比如,在描述过程或者事件发展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时间状语从句或者递进关系的连词,以使表达更加连贯和流畅。
二、语气的运用语气是指语言表达中所包含的情感色彩,不同的语气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态度。
在情境交际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来选择合适的语气。
首先,要注意使用礼貌的语气。
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应该使用礼貌的语气,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益。
比如,在提出请求或者询问时,我们可以使用委婉的措辞,以显得更加礼貌和尊重。
其次,要注意使用积极的语气。
积极的语气可以传递出我们对事物的积极态度和乐观心态。
在情境交际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积极的形容词和副词,以增加表达的力度和魅力。
三、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使用一些特定的修辞技巧,以达到更加生动和形象的效果。
在情境交际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首先,可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比喻和拟人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其更加形象和生动。
比如,我们可以用“如鱼得水”来形容一个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感到自在和舒适。
语言运用及表达 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运用及表达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语表达技巧。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沟通技巧。
1.2 教学内容基本的问候和介绍自己的方式。
使用常用的日常用语进行交流。
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口语交流。
运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
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运用语言。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
利用实物和教具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
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进行语言运用。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设计3.1 教学步骤热身活动:通过简单的口语练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实践环节: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实际运用语言。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3.2 活动设计设计符合学生兴趣和实际需求的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进行语言交流。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采用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2 教学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反馈,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教具5.1 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和图片等,丰富教学内容。
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最新的教学材料和信息。
5.2 教学教具使用实物和教具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
准备教材、练习册和相关参考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复习。
第六章:教学案例与示范6.1 教学案例提供真实的语言运用场景,让学生了解实际语境中的语言表达。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详细具体)

称 谓 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 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 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 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 的名称”。称谓语既是语言现 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 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 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古代称谓语
称谓语
现代称谓语
称谓语· 古代称谓语
古代称谓语
1.直称姓名 称自己的时候直称姓名,表示谦卑。
C.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我将不吝赐教。
D.听说你新买了房子,今天我有事走不开, 改天我一定赏光拜访。
称谓语(拓展了解)
年龄称谓趣谈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 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惠 (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 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
惠临: 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顾: (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欢迎来临 惠允: 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惠赠: 指对方赠与(财物)
其他常用敬词:
贵(如贵庚、贵恙、贵干、贵姓、贵国、贵校
大(如大作、大驾、大名)
委 婉 语
委婉语是交际中一种与直接语或禁忌语 相对应而存在的普遍语言现象。 事实上,委婉语是在 语境的制约和作用下、体 现交际主体心理需要而产 生的,表达者不直说本意, 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 或含义相同的说法来替换 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课文示例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 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 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 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 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 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 ——《林黛玉进贾府》
交际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交际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1. 引言1.1 引言交际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交际法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了解并运用交际法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交际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包括在口语、写作、听力和阅读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深入分析交际法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作用与实践,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交际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交际法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通过与他人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交际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正文2.1 交际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交际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交际法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交际法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交际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语言习惯和语言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交际法强调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和应用英语,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技能和提高语言水平。
交际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交际法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应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交际法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一、注重实践与互动在口语教学中,交际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注重学习者间的互动交流。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练习,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
称谓的文化色彩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义之邦。仅就称谓来 说,因本人的身份、职业特点和与家庭社会 中的其他成员的关系,就有着不同的名称, 这些名称无不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姓氏与封建宗法制度有着密切联系 姓氏与封地、官职及姻亲关系等相关 “号”常常反映出人的性格、经历、爱 好或后人的评价。
另外还可用“犬子”、“小女”、“在 下”、“小弟”、“鄙人”等表示谦逊。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
敬辞和谦这类汉语译成英语,一般多采用较为直接说法。如:
您,您老人家 敝人 令尊,令兄 家严,家慈 师母,伯母,嫂子 令郎,令爱 令侄,令亲
❖(用了讳饰的手法,庄重而严肃,委 婉而含蓄,既概述了马克思的逝世,又 表达了作者的痛悼之情。)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
1.现代社会中的禁忌语:
(1)生老病死的禁忌语(避讳说“死”,西 方人忌称别人“老”) (2)节庆日的禁忌语(婚庆不说“分离”, 喜庆不说“死”、“病”) (3)职业的禁忌语(渔民忌“翻”,戏班忌 “散”、“伞”,商人忌“ 干 ”、“蚀”) (4)隐私的禁忌语(家庭情况、年龄、收入、 感情生活)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
称谓的言语之美
中国是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 君子之国,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战中,我们 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礼记·仪礼》道: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就是 说,对人说话要尊敬、和气,谈吐文雅。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PPT课件
1、《交际中的语言运用》1课件

二、禁忌语
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 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引起听话 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 说的“禁忌语”。
• 在古代,对于帝王和尊亲的名讳绝对 不能称说,要回避,要用别的字眼代 替,否则就被视为“大不敬”或有所 冒犯,而要受到惩处,这就是所谓的 “避讳”。搞避讳最严厉的,当数明 太信之后,大受打击,精神有些恍惚, 神志不清,于是他来到了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 向护士询问有关他的病情。
情
境
小明:小姐,神经科治的都是些什病? 护士:(随口答道)多啦,都是些难治的病。 小明:像我这样的病多久能治好? 护士:(不耐烦)你只管好好养病,问这么 多干啥。没听说么,神经科神经科,活得少死 的多,剩下一个傻呵呵。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 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 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 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 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在马克思墓
前的讲话》
√
1、菜场上,一位营业员发现有位顾客买菜时, 把菜叶剥掉许多。于是,她走上前去,和 蔼地说了一句话。你想她应该怎么说才显 得委婉? A、“同志,你不能把菜叶剥掉!” B、“你注意些,不能这样买青菜!” C、“请小心点儿,别把菜叶碰掉了。” D、“有这样的买菜吗?你剥掉的菜叶谁 要?”
不 我 该 该 又 来 走 没 的 的 说 怎 怎 他 么 么 们 还 走 俩 没 了 ! 有 呢 ” 来 ? ? ” ”
“ “ “
创
设
某人请了四个客人来吃饭,到 了约定的时间有一个客人没有到。
该来的怎么还没有来? 不该走的怎么走了呢? 我又没说他们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34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 梳理探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编写意图 一、调查并了解言语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情况,探究背后隐藏的文化和心理现象。 二、了解不同类型的交际语言现象的使用场合、适用范围,以指导日常交际。 教学建议 一、课本中举了三种最典型的交际语言类别,可做的还很多,像“寒暄语”“致谢语”“祝颂语”“抚慰语”“吉祥话”等都可以纳入探究的范围。但无论哪一种,都必须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展开探究活动,因此,要组织学生展开调查,可以从书刊杂志上统计有关的语言材料,也可以编制调查问卷,到街头随机调查路人的使用情况,比如要调查现代汉语称谓语的情况,就可以参照下表分别调查(有关术语详见“有关资料一”): 称谓词类别 面称 背称 亲属称谓 血亲关系 2 34
姻亲关系 非亲属称谓 代词称谓 社交称谓 关系称谓 职衔称谓 谦称敬称 亲昵称谓 戏谑称谓 名字称谓 如果想调查中西称谓语的不同,只要在表里再分成西语和汉语两类就可以。通过这样的调查,课本中所提到的两种文化背景下称谓语系统的差别也就一目了然了。也只有通过这样的详细调查,才能了解现代汉语称谓语的基本情况,对于其中的一些有意思的问题,也才能有所察觉,比如:对男老师的妻子,我们知道叫“师母”,但是怎么称呼女老师的丈夫呢?恐怕没有一个合适的词语,这种现象很多,语言学家把它称为“称谓语空缺”,如果能再找到一些,说说解决的办法,对学生的实际言语交际能力是有帮助的。 二、禁忌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避讳,有避皇帝讳的,也有避尊长讳的,这一类让学生搜集相关的材料(比如避讳的例子、折衷的办法等),了解古代避讳的制度,以及背后的等级观念即3 34
可。另一类是民俗性忌讳,这样的词语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碰到,有的是一个群体共同的禁忌,有的则是针对具体的场合、具体的人,找一些例子,分析背后的文化心理。 三、委婉语和禁忌语是有联系的,因此可以和禁忌语的考察结合起来,分析应用委婉语是出于什么样的禁忌,委婉语有哪些类别。这两个活动最后都可以形成一个小的综述文章,比如《我们家乡的禁忌语》《普通话中的委婉语》《交际中的言语“雷池”》等。 四、另有一些题目,可供参考: 1.从妇女称谓看古代妇女的地位 2.古代“老师”称谓谈 3.称帝王为何反称其随从 4.有一个谜语:“琴上寄文心,笔端表错意(打一网络称谓)。”如果你经常上网使用bbs,你就会知道谜底是“斑竹”。这个词其实是“版主”的变体,有时候还写做“板猪”。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变体?网络上还有没有类似的称谓语? 5.吉祥话趣谈 参考资料 一、现代汉语称谓系统(崔希亮) 现代汉语称谓系统首先可以分为面称和背称。面称就是称呼性称谓,背称就是指称性称谓,如亲属称谓的“爸爸、妈妈”是面称,“父亲、母亲”是背称。有些称谓面称和背称同形,如“舅4 34
舅、老王”等。 称谓词从它们的交际功能上看,可以分为以下九个层次:代词称谓、亲属称谓、社交称谓、关系称谓、职衔称谓、谦敬称谓、姓名称谓、亲昵称谓和戏谑称谓。每一类称谓形式都有自己的交际功能和适用范围,它们在使用上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说话者要根据彼此的关系、说话的场合、各自的人文背景选择一个恰当的称谓。34567891011131415161718192021
2020-02-09 梳理探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编写意图 一、调查并了解言语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情况,探究背后隐藏的文化和心理现象。 二、了解不同类型的交际语言现象的使用场合、适用范围,以指导日常交际。 教学建议 一、课本中举了三种最典型的交际语言类别,可做的还很多,像“寒暄语”“致谢语”“祝颂语”“抚慰语”“吉祥话”等都可以纳入探究的范围。但无论哪一种,都必须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展开探究活动,因此,要组织学生展开调查,可以从书刊杂志上统计有关的语言材料,也可以编制调查问卷,到5 34
街头随机调查路人的使用情况,比如要调查现代汉语称谓语的情况,就可以参照下表分别调查(有关术语详见“有关资料一”): 称谓词类别 面称 背称 亲属称谓 血亲关系 姻亲关系 非亲属称谓 代词称谓 社交称谓 关系称谓 职衔称谓 谦称敬称 亲昵称谓 戏谑称谓 名字称谓 如果想调查中西称谓语的不同,只要在表里再分成西语和汉语两类就可以。通过这样的调查,课本中所提到的两种文化背景下称谓语系统的差别也就一目了然了。也只有通过这样的详细调查,才能了解现代汉语称谓语的基本情况,对于其中的一些有意思的问题,也才能有所察觉,比如:对男老师的妻子,我们知道6 34
叫“师母”,但是怎么称呼女老师的丈夫呢?恐怕没有一个合适的词语,这种现象很多,语言学家把它称为“称谓语空缺”,如果能再找到一些,说说解决的办法,对学生的实际言语交际能力是有帮助的。 二、禁忌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避讳,有避皇帝讳的,也有避尊长讳的,这一类让学生搜集相关的材料(比如避讳的例子、折衷的办法等),了解古代避讳的制度,以及背后的等级观念即可。另一类是民俗性忌讳,这样的词语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碰到,有的是一个群体共同的禁忌,有的则是针对具体的场合、具体的人,找一些例子,分析背后的文化心理。 三、委婉语和禁忌语是有联系的,因此可以和禁忌语的考察结合起来,分析应用委婉语是出于什么样的禁忌,委婉语有哪些类别。这两个活动最后都可以形成一个小的综述文章,比如《我们家乡的禁忌语》《普通话中的委婉语》《交际中的言语“雷池”》等。 四、另有一些题目,可供参考: 1.从妇女称谓看古代妇女的地位 2.古代“老师”称谓谈 3.称帝王为何反称其随从 4.有一个谜语:“琴上寄文心,笔端表错意(打一网络称谓)。”如果你经常上网使用bbs,你就会知道谜底是“斑竹”。这个词其实是“版主”的变体,有时候还写做“板猪”。为什么会出现7 34
这两种变体?网络上还有没有类似的称谓语? 5.吉祥话趣谈 参考资料 一、现代汉语称谓系统(崔希亮) 现代汉语称谓系统首先可以分为面称和背称。面称就是称呼性称谓,背称就是指称性称谓,如亲属称谓的“爸爸、妈妈”是面称,“父亲、母亲”是背称。有些称谓面称和背称同形,如“舅舅、老王”等。 称谓词从它们的交际功能上看,可以分为以下九个层次:代词称谓、亲属称谓、社交称谓、关系称谓、职衔称谓、谦敬称谓、姓名称谓、亲昵称谓和戏谑称谓。每一类称谓形式都有自己的交际功能和适用范围,它们在使用上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说话者要根据彼此的关系、说话的场合、各自的人文背景选择一个恰当的称谓。34567891011131415161718192021
2020-02-09 梳理探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编写意图 一、调查并了解言语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情况,探究背后隐藏的文化和心理现象。 二、了解不同类型的交际语言现象的使用场合、适用范围,以8 34
指导日常交际。 教学建议 一、课本中举了三种最典型的交际语言类别,可做的还很多,像“寒暄语”“致谢语”“祝颂语”“抚慰语”“吉祥话”等都可以纳入探究的范围。但无论哪一种,都必须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展开探究活动,因此,要组织学生展开调查,可以从书刊杂志上统计有关的语言材料,也可以编制调查问卷,到街头随机调查路人的使用情况,比如要调查现代汉语称谓语的情况,就可以参照下表分别调查(有关术语详见“有关资料一”): 称谓词类别 面称 背称 亲属称谓 血亲关系 姻亲关系 非亲属称谓 代词称谓 社交称谓 关系称谓 职衔称谓 谦称敬称 亲昵称谓 9 34
戏谑称谓 名字称谓 如果想调查中西称谓语的不同,只要在表里再分成西语和汉语两类就可以。通过这样的调查,课本中所提到的两种文化背景下称谓语系统的差别也就一目了然了。也只有通过这样的详细调查,才能了解现代汉语称谓语的基本情况,对于其中的一些有意思的问题,也才能有所察觉,比如:对男老师的妻子,我们知道叫“师母”,但是怎么称呼女老师的丈夫呢?恐怕没有一个合适的词语,这种现象很多,语言学家把它称为“称谓语空缺”,如果能再找到一些,说说解决的办法,对学生的实际言语交际能力是有帮助的。 二、禁忌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避讳,有避皇帝讳的,也有避尊长讳的,这一类让学生搜集相关的材料(比如避讳的例子、折衷的办法等),了解古代避讳的制度,以及背后的等级观念即可。另一类是民俗性忌讳,这样的词语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碰到,有的是一个群体共同的禁忌,有的则是针对具体的场合、具体的人,找一些例子,分析背后的文化心理。 三、委婉语和禁忌语是有联系的,因此可以和禁忌语的考察结合起来,分析应用委婉语是出于什么样的禁忌,委婉语有哪些类别。这两个活动最后都可以形成一个小的综述文章,比如《我们家乡的禁忌语》《普通话中的委婉语》《交际中的言语“雷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