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全套课件125p)课件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中药学ppt课件-2024鲜版

完整版中药学ppt课件-2024鲜版
34
关键工艺参数控制点分析
药材前处理
提取
浓缩
干燥
制剂成型
关键控制点包括药材的净 选、切制、炮制等,直接 影响后续提取效果和制剂 质量。
关键控制点包括提取溶剂 的选择、提取时间、提取 温度等,影响有效成分的 溶出和杂质的去除。
关键控制点包括浓缩温度、 浓缩时间、浓缩设备等, 影响浓缩液的相对密度和 后续干燥效果。
2024/3/28
36
适应症判断依据和误区提示
2024/3/28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现病史、既 往史、家族史等。
症状分析
对患者症状进行全面分析,明确中医 证候类型。
37
适应症判断依据和误区提示
• 体征检查: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病情信 息。
2024/3/28
38
适应症判断依据和误区提示
十八反
指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或增强 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甘草反甘 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 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
等。
2024/3/28
16
配伍禁忌概念及分类
十九畏
指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 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等。
2024/3/28
佐药
佐助药,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 药物;佐制药,用于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 反佐药,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 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
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调和药,具有调和 诸药作用的药物。
方剂组成技巧
注意药物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特性,合理搭配药物;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煎服方法;注意方剂的剂型选择。

中药学图片课件

中药学图片课件

中药的配伍原则
君臣佐使
指在组方时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主药、辅药、协药和导药的配伍关 系,以达到协同或拮抗作用。
相须相使
指选择药性相近、作用相辅相成的药物配伍,以提高疗效。
相畏相杀
指选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的药物配伍,以提高 用药安全性。
中药的煎煮与服用方法
煎煮用水
选择清洁的自来水或矿泉水, 避免使用反复煮沸的水。
创新
同时,中药学也在不断创新,与现代 科学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更多新型药 物和治疗方法,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 新的贡献。
05
中药的未来展望
中药在全球的传播与影响
全球中药市场持续增长
随着人们对中药的认知和接受度不断提高,全球中药市场规模不断 扩大,中药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
中药出口贸易活跃
中国作为中药资源和生产大国,中药出口额逐年增长,对国际市场 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03
动物类中药多来自动物捕杀后所得的副产品或人工养殖的动物器官等。在中药 学中,动物类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对于治疗多种疾病有着独特的 疗效。
矿物类中药
矿物类中药是指天然产出的矿物质和矿石等,包括了许多常用的中药,如石膏、磁石等。这些中药多 具有清热降火、收敛生肌等功效,对于治疗多种疾病有着良好的效果。
感冒
中药治疗感冒的方法包括 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等, 常用的中药有板蓝根、金 银花、连翘等。
咳嗽
中药治疗咳嗽的方法包括 润肺止咳、宣肺止咳等, 常用的中药有杏仁、桔梗、 紫苏等。
腹泻
中药治疗腹泻的方法包括 健脾止泻、温中散寒等, 常用的中药有党参、白术、 山药等。
中药在慢性病调理中的应用
高血压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包括平肝熄风、活血 化瘀等,常用的中药有钩藤、丹参、川芎等 。

中药学完整课件

中药学完整课件

【预防措施】
1. 遵守炮制:应掌握有毒中药的品种及其使 用的特殊要求。
2. 控制剂量:根据病人体质强弱和病情,严 格控制使用剂量和服药时间。
3. 严密观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毒副反应, 早诊断、早处理。
中药的应用
配伍
【配伍】 配伍,即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将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
【七情】 七情: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 之间配伍规律的七种情况。
动物药(全虫、内脏、皮、骨、器官 甲片、粪便等)
矿物药(硫化物、氧化物、卤化物、碳 酸盐、硼酸盐、硫酸盐等)
中国是中药的发源地,这是其他 国家所不具备的,在中药资源上我们 占据垄断优势。
牛黄
朱砂
代赭石
中药的炮制
炮制
【炮制的概念】
炮制,是药材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的加 工过程,包括对原药材经过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 材的特殊处理。也称“炮炙”。
等作用,适用于阴寒证。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五味
【概念】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又包括
淡、涩两种药味。 【确立依据】
1. 经健康人的味觉器官感受而得---感觉之味 2. 经临证实践而得(治疗病证)---功能之味
【作用※及适应证】
1. 辛:能散能行 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适用于表证
相杀指二药合用,一药能减轻或消除另一药 的毒害效应的配伍关系。
“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
【相恶】
“相恶者,夺我之能也”
指两药合用后,一药能使另一药原有功效 降低(甚至丧失)的配伍关系。
【相反】
“相反者,两不相合也” 相反指合用后,原有毒害效应增强,或产 生新的毒害效应的两味药之间的配伍关系。

中药学全套课件

中药学全套课件

28
七、中药的命名
与避讳有关
其它
与产地有关
与外来语的 翻译有关
与古代 传说有关
中药的命名
与功效有关
与形、色、 气、味有关
与采制有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习交流PPT
29
1、与产地有关
• 本身包含地名 1、阿胶原产于山东东阿县的阿井 2、巴豆产于巴蜀
• 强调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功效稳定雄厚,历代沿袭下来主产于 某一特定产区的中药材。
规范教材课件全国高职高专
中药学
学习交流PPT
1

• 总论 • 解表药 • 清热药 • 泻下药 • 祛风湿药 • 芳香化湿药 • 利水渗湿药 • 温里药 • 行气药 • 消食药

• 驱虫药 • 止血药 • 活血化瘀药 •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安神药 • 平肝药 • 开窍药 • 补虚药 • 收涩药 • 其它药
14
苏叶
叶 桑叶
艾叶
大青叶
学习交流PPT
15
菊花
花 红花
合欢花
芫花
学习交流PPT
16
山楂
果实 佛手
大枣
白豆蔻
学习交流PPT
17
瓜蒌仁
种子 巴豆
刀豆
白芥子
学习交流PPT
18
地龙
全虫 全蝎
土鳖虫
学习交流PPT
19
甲片
穿山甲
学习交流PPT
20

羚羊角
水牛角
学习交流PPT
21

蝉蜕
阿 胶
学习交流PPT
• 霜桑叶——霜打以后采摘的桑叶
• 侧柏炭、姜炭、血余炭——炒炭存性生用以止血 敛涩

中药学最完整的PPT课件

中药学最完整的PPT课件
中药学
麻黄
辛、微苦,温。 肺膀胱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用于风寒表实证 用于咳喘实证 用于风水水肿
桂枝 辛、甘,温 肺心膀胱 发汗解肌 温经通脉 通阳化气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2、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冷痛,痛经,经闭等证 3、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紫苏 辛,温
肺脾 发汗解表 行气宽中 1、用于外感风寒证 2、用于脾胃气滞证 3、用于食鱼蟹中毒
1、用于风湿痹证 2、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脚气肿痛
五加皮 辛、苦,温 肝肾 祛风湿,强筋骨 利尿 1、用于风湿痹痛 2、用于腰膝软弱,小儿行迟 3、用于水肿,脚气浮肿
桑寄生
苦、甘,平 肝肾
祛风湿 益肝肾 强筋骨
安胎
1、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等 2、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苍术 辛苦温 脾胃 燥湿健脾 祛风湿 发表 1、用于湿滞中焦证 2、用于风湿痹痛 3.外感表证夹湿之证
肺肝
发散风热 清肝明目
平抑肝阳
清热解毒
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发热头痛
2、用于目疾 3、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4、用于疔疮中毒
蔓荆子 辛苦微寒 膀胱肝胃 发散风热 清利头目 1、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头晕、头痛及偏头痛等证 2、用于目赤肿痛,目昏多泪
柴胡 苦辛,微寒
肝胆
疏散退热 疏肝解郁
升举阳气 清胆截疟
3、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搔痒 4、用于肝气郁滞,证见胸闷、痛等
牛蒡子 辛,苦,寒 肺胃
发散风热 宣肺透疹
利咽散结 解毒消肿
1、用于外感风热,证见咳嗽、吐痰不利等
2、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及风热发疹等证
3、用于风热或热毒上攻的咽喉肿痛 4、用于热毒疮疡及痄腮

中药学ppt课件

中药学ppt课件

.
15
7.《中药大辞典》 作者:由江苏新医学院集体编纂 成书年代:77年出版 载药:5767种, 特点:该书收罗广泛,资料丰富,查阅方便,非常实用。 笔
画分类
8.迄今为中药学专著中收药最多,资料最全的综合性中药学专著 ──《中华本草》载药8980种药的品种、产地、采集
一、产地与药效的关系
一、中药的作用——是指中药对机体的影响, 或机体对药物的反应。
治病作用:(又称中药的功效) 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
22
二、中药的功效
1.对因治疗功效
祛邪—祛风、散寒、清热等 扶正—益气、助阳、滋阴等 调整脏腑气血功能—理气、活血、安神等 消除病理产物—消食、化痰、化瘀、利水等
2.对症治疗功效—止痛、止咳、止血、止呕、止咳平喘、止 汗、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
二、有关中药学的概念 1.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总称。是应用中医药基本
理论说明性能、功效、用途的药物称之
.
7
2.本草——诸药起源于草;诸药以草为本。
3中药学 ——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
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
8
总论
第二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起源——中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实践的产物。
1.医食同源,药食同源。
2.无意
食后耳聪目明 食后产生毒性反应 食后原有疾病好了
有意,逐步积累药物知识。
3.专门的中药书籍记载。
.
9
二、发展
1.《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本经》
作者:非一人手笔 成书年代:有争议,公元二世记之前。
(东汉末年──西汉) 载药:365种 分类:三品分类法。 意义: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

2024版年度中药学ppt课件免费

2024版年度中药学ppt课件免费

2024/2/2
24
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药产业 发展的政策,包括加强中药材资 源保护、提高中药质量标准、鼓
励中药创新等。
2024/2/2
地方政策配套
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出 台了一系列地方性的中药产业发展 规划和政策措施。
行业监管加强
随着中药市场的不断扩大,行业监 管也逐渐加强,对中药质量、安全、 疗效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将药物采用升华或熔合等方法制成的剂型, 多用于外科疮疡、痈疽等病症的治疗。
2024/2/2
14
04
中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024/2/2
15
常见化学成分类型及功效
01
02
03
04
生物碱类
具有镇痛、镇静、抗炎、抗菌 等多种药理作用,如黄连中的 小檗碱、麻黄中的麻黄碱等。
2024/2/2
苷类
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糖、抗 肿瘤等作用,如人参中的人参
2024/2/2
9
野生与栽培药材比较
2024/2/2
野生药材
生长在自然环境中,品质优良,但资 源有限,采集困难,价格较高。
栽培药材
通过人工种植获得,品质相对稳定, 可大量生产,价格相对较低。但部分 栽培药材在品种、产地、种植技术等 方面仍需改进和优化。
10
03
中药炮制与制剂技术
2024/2/2
11
皂苷、黄芩中的黄芩苷等。
挥发油类
具有解表、止咳、平喘、抗菌 等作用,如薄荷中的薄荷油、
紫苏中的紫苏醛等。
鞣质类
具有收敛、止血、止泻等作用, 如五倍子中的鞣酸、石榴皮中
的石榴皮鞣质等。

中药学(全套课件)

中药学(全套课件)
第九章 清热药
清热药
学习要求: 1、掌握清热药的含义、功效、适应症、 配伍方法、使用注意。 2、掌握清热泻火药的特点及石膏、知母、 栀子、夏枯草的功效、应用、性能特 点、典型配伍和使用注意。
第九章 清热药
3、掌握清热燥湿药的特点,4味药物的功效、应用、 性能特点、典型配伍和使用注意。 4、掌握清热解毒药的性能特点,7味药物的功效、 应用、性能特点、典型配伍和使用注意。 5、掌握清热凉血药的特点,4味药物的功效、应 用、性能特点、典型配伍和使用注意。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性能特点: 善入气分,寒凉性突出,泻火作用强, 既可清解里热以治本,又可解肌退热以治标。 有一部分药物除寒凉之性外,多兼有甘味, 甘寒相合,清热养阴生津,对热性病津伤口 渴之症,有表本兼治之效。
石膏《本经》
来 源: 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 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 处方用名: 生石膏,熟石膏,煅石膏。
石膏《本经》
性味归经: 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 效: 生用: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 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石膏《本经》
《医学衷中参西录》: 常与知母相须为 清热泻火 “石膏,凉而能散,有 用,以加强清热 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 泻火的作用,如 实热者,放胆用之,直 胜金丹。
白虎汤。
第九章 清热药
四、使用注意:
1 、若里热证兼有表证者,应先解表或表里 同治。 2 、若气分实热证与血分意:
3、若阴虚发热时,应选用凉血滋阴、除蒸法 则。常配伍滋阴药。 4、素体阳虚或脾胃虚弱者应慎用。 5、若阴盛格阳证,真寒假热证当忌用。 6、中病即止,防止克伐太过,损伤正气。
知母《本经》
来 源: 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生 用或盐水炙用。 处方用名: 知母、知母肉、光知母、毛知母、 盐知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