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客运站平面布局设计概述

交通港站与枢纽B

课程设计

项目名称:余庆县汽车客运站平面布局设计

学生姓名:任涛

学号:200930010227

班级: 交通运输0902班

专业:交通运输

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周和平李琼星李利华

2012年6 月

余庆县汽车客运站平面布局设计

学生姓名:任涛

学号:200930010227

班级: 交通运输0902班

专业:交通运输

指导教师:周和平李琼星李利华

完成日期:2012年6月

长沙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2009级01 班课程名称交通港站与枢纽B

题目余庆县汽车客运站建设方案

学生姓名任涛学号200930010227

注:1.此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如不够填写,可另加页。

2.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课程设计开始前一周下达给学生。

《交通港站与枢纽B》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目的

《交通枢纽港站》是交通运输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课程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开展的,其目的是: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了解了一些关于交通枢纽港站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课程设计使得学生能够进一步熟悉、加深的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更能结合实际,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交通枢纽港站的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2、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交通枢纽与港站设计的一般步骤与及主要数据的计算方法,针对实例完成社会经济及运输分析及预测、运输量、适站量预测、站级规模的确定,各种站房用地面积的计算等内容,并能够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总平面布置图。

二、课程设计的依据和资料来源

1、《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1999年6月;

2、《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4年12月;

3、《交通枢纽与港站》,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

4、《交通港站与枢纽》,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年;

5、《运输港站与枢纽》,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6、具体项目资料(见附录资料)及指导老师提供的其它资料;

7、学生通过调研或网络搜索获得的资料。

三、本课程设计学生应完成的内容

1、项目背景分析

2、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3、社会经济及运输量发展预测

4、组织量与适站量预测

5、站级规模、有效发车位的确定

6、各种站场用房面积的确定

7、总平面图布置

四、本课程设计要求及其它

1、时间安排:二周设计时间(17~18周)。

2、要求独立完成,每人提交一份打印的设计成果(A4版)。

3、纪律要求:集中在固定教室(交运专业在云塘小区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实验中心机房,物流专业在金盆岭实验中心机房),严格考勤,按时作息,一般不允许请假,如遇特殊情况,需写请假条报院领导批准,否则按每天旷课八节处理。另请假或旷课总时数累计达全部设计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该课程设计成绩按零分计。

运输与物流工程系 2012年2月18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余庆简介 (1)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

1.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4)

第二章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5)

2.1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5)

2.1.1 综合 (5)

2.1.2 农业 (5)

2.1.3 工业和建筑业 (6)

2.1.4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 (6)

2.2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6)

第三章站场位置与建设条件 (8)

3.1站场位置选择 (8)

3.1.1选址原则 (8)

3.1.2 站址位置选择 (9)

3.2站场建设条件 (9)

3.3功能定位 (10)

3.3.1 功能要求 (10)

3.3.2 功能定位 (10)

第四章社会经济及运输量发展预测 (13)

4.1历年社会经济及运输量发展状况 (13)

4.2社会经济预测及交通量预测 (13)

4.2.1灰色预测模型 (13)

4.2.2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18)

4.2.3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21)

4.2.4 组合预测 (22)

第五章客运站组织量和适站量预测 (24)

第六章客车站工艺设计 (25)

6.1车站规模指标计算 (25)

6.1.2设计年度最高聚集人数 (25)

6.1.3日均发车班次 (25)

6.1.4 有效发车位 (26)

6.2车站设施规模计算 (26)

6.2.1站前广场 (27)

6.2.2发车位 (27)

6.2.3停车场 (27)

6.2.4站房面积 (27)

6.2.5 辅助设备 (29)

6.3整体规划 (30)

附录1 余庆县汽车客运站总体平面布局图 (31)

附录2 余庆县汽车客运站站房平面布局图 (32)

附录3 余庆县汽车客运站站前广场平面布局图 (33)

附录4 余庆县汽车客运站停车场平面布局图 (34)

第一章绪论

1.1 余庆简介

余庆地处黔中腹地,遵义东南角,是遵义、铜仁、黔南、黔东南四地州市结合部,东与石阡县接壤,南接黄平县,东南连施秉县,西南临瓮安县,西北界湄潭县,东北与凤冈县毗邻,省道湄黄线和久铜线交汇于县境龙溪镇。幅员面积1623.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8.74万亩。

余庆辖9镇1乡,69个村(居、社区),全县总人口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28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有汉、苗等21个民族。余庆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全县地形复杂,地貌以山地为主,丘陵、坝区在其间交错分布,最低海拔400米,最高海拔1386.5米,多数海拔在600米至1000米之间。境内生态良好,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5.7%,贵州第一大河流——乌江横贯县境中部。自明朝万历29年始建县,迄今已有400多年。

余庆在历届县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勤劳纯朴的余庆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奋勇争先,正向全面实现小康迈进。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28.76亿元,同比增长1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9.5亿元;财政总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1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15元;城镇化率达46.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9%,计划生育率为94.23%。全县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以交通、城镇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县乡公路交织成网,建成了“一纵三横六联线”的骨干公路,打通了县内公路大循环,镇内公路小循环的“三大公路循环圈”,实现了村到镇不超过30分钟,镇到县不超过90分钟的公路交通目标,率先在全省山区农业县实现乡乡通油砼路和村村通公路。航运初具规模,已建成通航运载能力300吨的乌江起始港——大乌江码头,300吨的轮船可直达长江。近年来,新增城镇面积40余平方公里,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重点的小城镇群,城镇排污、绿化、市场建设、供电供水等市政公用设施日臻完善,城镇化率和城镇绿化率分别达43%和48%。

余庆旅游风光独特,处在贵州东线绿色旅游经济圈和贵州西线红色旅游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和结合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主要有省级大乌江风景

名胜区、他山文化遗迹、文峰塔文物古迹等。红军长征三次转战余庆,留下了强渡乌江的回龙渡战斗遗址等革命遗址;乌江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以老林河、大乌江峡谷为代表的大小风景区遍布县境,尤其是境内的贵州第一大人工湖——飞龙湖风光秀丽,正在打造为生活度假、运动休闲为一体的国家5A级景区。

余庆是一块正在开发的宝地。余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无污染,是贵州省生态农业示范县,农产品资源充裕。建立了优质烟基地8万亩,小叶苦丁茶、红金桔、无公害蔬菜、“大凉山”牌优质香米、龙家霉豆腐、大乌江泡辣椒等特色农产品,正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受益点。

余庆是一个文明开放的地方,是全省驰名的教育强县,余庆中学是省级示范性高中,职业中学是省级重点职高,全县每年高考录取率达70%以上。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77%,率先在贵州全省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免除职中学生学杂费。

余庆到处洋溢着开发开放的热情,政通人和,社会稳定,全年的刑事发案率仅为万分之五。作为全国对外开放县,由于长期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招商、亲商、富商和安商的良好发展环境。

余庆是贵州省生态农业示范县,有“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的美誉。能源优势明显,在遵义乃至贵州占有重要地位,装机容量300万千瓦的国家级大型水电站——构皮滩水电站位于境内,年正常发电量为96.67亿度,是贵州“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点,电站最大坝高232.5米,是喀斯特岩溶地区亚洲第一高坝;县内矿产资源有煤、陶土、磷、硫铁矿、高钙石灰岩、重晶石等,特别是矾、钼矿储藏量巨大,具有很高的工业开采价值。

余庆是全省公共财政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列经济建强县。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富、学、乐、美“四在农家”为载体的新农村创建活动成为遵义农村的小康之路,贵州农业农村工作的品牌,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模式之一,并入选全国八年级德育教材;首创的农村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养老保险制度催生了国家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出台。余庆是贵州省勤政廉政建设先进县和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创造性地在副科级以上干部中试行廉政保证金制度;开展的“五心教育”活动,获中央文明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

新案例奖;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总结推广的“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在全市全省推广,得到中央领导习近平等的充分肯定。

余庆是国务院批准的革命老区县和对外开放县,相继获得了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49项全国性殊荣。如今,勤劳勇敢的余庆人民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提速赶超、转型跨越”主基调,坚持以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质量为目标,以市场需求和产业政策为导向,以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为主战场,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加快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强化措施,攻坚克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把余庆打造成乌江流域旅游胜地,建设成镶嵌在乌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余庆县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有的汽车客运站已经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特别是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余庆县将大力发展旅游业,这将给余庆县的交通需求带来新的更大的考验。本设计方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余庆县汽车客运站建设的必要性:

1、余庆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目前,余庆县城只有一个汽车客运站,且规模较小。目前上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但是,随着余庆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期间,余庆将迎来发展的良好时期,对于一个现在还没有通高速公路的县城,在未来几年之内将有3条高速公路从这里通过。余庆的城市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在不久的将来,余庆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这些是余庆发展的动力,同时也给余庆提出了新的考验。其中,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便是众多考验中的一个关键,如何让余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余庆面临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客运的发展,目前,余庆没有铁路运输。内河航道占全县运输也中相当小的比例,公路运输几乎承担了所有的运输需求。因此,新建汽车客运站是大势所趋。

2、余庆旅游业发展的推动

乌江流域飞龙湖景区位于贵州腹地,涉及遵义市余庆县、湄潭县、遵义县,黔南州的瓮安县,贵阳市开阳县、息烽县,国土面积12622.2平方公里,占贵州国

土面积的7.2%;总人口361万人,占贵州总人口的10 %,居住着汉、苗、回、土家等民族。

构皮滩电站下闸蓄水后形成了贵州最大的人工湖——飞龙湖,主河道长137公里,水域面积100平方公里。电站坝高位居亚洲第一,水体的深度达到200米左右,在中国内陆湖中极为罕见。

曾经桀骜不驯的乌江,如今已呈现出一派“湖连谷”、“湖中峡”、“峡湖相间”的山水景观。飞龙湖水域之宽、岛屿之多、景色之秀、民风之纯,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从目前贵州旅游发展布局来看,中部没有旅游品牌支撑。而地处黔中腹地的飞龙湖景区,具有集贵州第一大湖、亚洲第一高坝、世界第一长龙于一体的独特资源,其开发潜力巨大,如稍加开发利用,飞龙湖景区将成为贵州旅游的重要一极,成为贵州旅游的新名片,成为贵州中部旅游的支撑点。

构皮滩水电站在兴建过程中,各县承担了繁重的电站移民安置工作。景区涉及电站移民34个乡镇、134村、414个村民组、18341人。景区各县长期肩负着实现移民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的重任。同时,景区地处乌江峡谷地带,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还有较多贫困人口,涉及6个贫困乡镇、21个贫困村,贫困人口30万人,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现阶段,飞龙湖景区各县均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发展旅游业成为六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着力点。飞龙湖景区开发,无论在拉动基础设施和新增财政收益方面,还是在推动产业结构重组、带动景区30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随着余庆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跨越发展,项目的投资价值相当明显。无论是从工程财务评价方面还是国名经济评价方面,都是可行的。随着飞龙湖库区旅游发展,可以看到该项目经营收益应相当可观,可以预期的市场前景相当乐观。

第二章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2.1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011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围绕“增比、进位、突破”要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稳步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和城镇带动战略,积极有效应对特大旱情灾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县经济实现平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2.1.1 综合

全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07537万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664万元,下降2.4%;第二产业增加值86011万元,下降3.7%;第三产业增加值143862万元,增长16.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2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7.9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78%。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3131元,增长6.3%。在全县综合经济实力继续增强的同时,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发生的特大旱情灾害严重影响了全县农业生产,导致粮经作物绝收减产和人畜饮水困难,也影响了全县工业水力发电和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工业生产;二是工业企业少且规模小;三是财政收支平衡困难。

2.1.2 农业

农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5946万元,比上年下降12.8%。其中:农业产值82182万元,下降13.2%;林业产值4238万元,增长133.4%;畜牧业产值46478万元,下降18.7%;渔业产值1743万元,下降13.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05万元,增长13.6%。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9778公顷,比上年增加793公顷,其中水稻面积11003公顷,减少490公顷,玉米面积6842公顷,增加317公顷。油菜种植面积9995公顷,增加125公顷。烤烟种植面积5164公顷,增加518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95635吨,减少69751吨,其中水稻25621吨,减少52085吨,玉米21864吨,减少17078吨。油菜籽产量16424吨,增加1168吨。烤烟产量9284吨,减少330吨。全年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2169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为:板栗34吨,核桃25吨,花椒11吨。年末实有茶园面积2697公顷,全年茶叶产量408吨。全年

生猪出栏285160头,比上年减少49995头,牛出栏9653头,减少778头,羊出栏50169只,减少19773只。全年肉类总产量26959吨,减少4827吨,其中猪肉22813吨,减少4270吨,牛肉1025吨,减少82吨,羊肉1004吨,减少401吨。全年水产品产量1202吨,比上年减少6吨。全县水域养殖面积1202公顷,其中稻田养殖面积575公顷。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1620公顷,使用沼气户数23459户。

2.1.3 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一园三区”建设有序推进。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12714万元,比上年增长2.2%,实现工业增加值52100万元,下降3.9%。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07650万元,产品产销率为97.6%。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为:水泥10.79万吨,增长3.9%;大米16057吨,增长221.7%;发电量50.92亿度,下降9.9%;泡辣椒1669吨,编织袋824万条。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3911万元,比上年下降3.4%。全县具有建筑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4285万元,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278平方米,完成房屋竣工面积10278平方米。

2.1.4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

县域公路通行条件继续改善。全县主要公路里程1332公里,其中乡村给养公路952公里。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45127万元,比上年增长15.4%。邮电通信实现业务总收入11797万元,比上年增长7.2%。年末全县电话用户总数为235042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2301户,移动电话用户202741户。全县电话普及率为78部/百人。依托构皮滩电站建设,加强做好飞龙湖景区旅游规划和开发,建成天下第一飞龙长廊,成功举办余庆县第二届旅游节,积极宣传推介“游贵州第一大湖、观亚洲第一高坝、拜世界第一长龙”,实现飞龙湖景区正式营运。飞龙湖、飞龙洞和游船共接待游客3.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76万元。

2.2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余庆交通——余庆是西南出海大通道——成(都)北(海)高速公路的辐射区,县城距湘黔铁路杨柳塘火车站60余公里,距即将建设的黄平机场仅30公里;已争取到3条过境省级高速公路规划:余庆至安龙、江口至六盘水、安康至凯里。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起点是余庆,途经黄平、凯里、雷山、三都、独山、平塘、罗甸、望谟、册亨,终点在安龙。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余庆至凯里段已于

2010年12月20 日举行了开工典礼,该条高速公路有望“十二.五”期间竣工。江口至六盘水高速公路起点是江口,途经石阡、余庆、瓮安、开阳、息烽、黔西、织金、纳雍、六盘水,终点在宣威。安康至凯里高速公路起点在江西安康,途径重庆、道真、正安、湄潭、余庆、瓮安,终点在凯里。江口至六盘水、安康至凯里高速公路“十二五”期间也将正式启动建设。

目前,全县公路交通发达,S204、S305两条省道呈“十”字型贯穿全境,县乡公路交织成网,建成了“一纵三横六联线”的骨干公路,实现了村到镇不超过30分钟,镇到县不超过90分钟的公路交通网络,率先在全省山区农业县实现乡乡通油砼路和村村通公路。截止2010年底,全县公路里程达到1318.59公里。其中省道112.1公里,县道66.947公里,乡道166.986公里,村道947.334公里,专用公路25.219公里。全县10个乡镇全部通油(砼)路,61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全部通公路,其中一半以上通油路,全县各类公路桥梁126座、共4692米。基本实现“路、站、运”一体化,率先实施“车头向下”工程,实现了镇镇有客运站,村村有客运班线营运的目标。

航运事业蓬勃发展,2009年12月18日,贵州省乌江航运建设工程开工典礼在我县成功举行,已建成通航运载能力300吨的乌江起始港——大乌江货运码头以及樱桃井码头、飞龙码头,大乌江客运码头、沙湾旅游码头、其它渡口等乌江航运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建设中。构皮滩电站运载能力500吨的通航船闸工程全面开工,建成后500吨的轮船可直达长江,实现“朝发余庆,暮宿涪陵”的梦想。

今后,余庆将努力打造并实现南联两广、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北通黔北、川渝,东接铜仁出江南的公、水、铁联运的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届时,交通对领跑余庆经济社会全面腾飞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第三章站场位置与建设条件

3.1站场位置选择

3.1.1选址原则

按照公路旅客运输对客运站的一般要求,客运站建设应尽量满足:协调、衔接、连续和定量的原则。其选址原则应该是:

1、交通便利,便于旅客集散和换乘

站址应选择位于市区边缘且客源集中地区,尽量靠近城市干道或公路干线,具备良好的进出通道条件,并于公共交通线路紧密衔接、配合,尽可能地节省旅客出行时间和费用,减少旅客在市内换乘次数,以方便旅客集散与中转换乘。

2、衔接畅通,协调运转

站址选择应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城市公交系统和其它运输方式的站场衔接良好,确保车辆流向合理、出入方便,应保障客运车辆能顺利地通过城市交通干道,避免车辆堵塞或迂回绕道行驶以及穿越城市街道,以利于提高客运车辆运行效率。

3、场地宽阔,留有发展余地

站场选择应具有足够的场地,能满足车站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公路客运站站址的地质条件应符合站场建设要求,具备抗震条件,地形应平坦规整,避开低洼地,设计标高应高出洪水计算水位0.5米以上,满足建设物及管网布置的要求,尽量减少地基处理的工程量,以节约建设费用。

4、符合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

站场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布局合理。要既做到方便旅客出行,体现城市“窗口”,又要满足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并尽可能减少车流、废气、噪音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以及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与干扰。

5、能充分利用公用设施

站场选择要具备必要的工程、地质条件,要能方便地与城市的公用工程网系(道路网、电力网、给排水网、排污网、通讯网等)的连接,基础条件齐备,以减少建设投资,公路客运站必须满足必要的车站对水、电、消防、排污等基本条件的要求,能够避免雨、雪、雾、风等自然现象对客运站工作的干扰。

6、能与综合运输网协调发展

客运场站规模应适当,要既能满足公路运输适站量发展的要求,又要能与不同交通方式良好衔接,特别是要便于与城市公共交通之间的“零距离换乘”,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出行,建立“方便、舒适、高效”的客运一体化换乘方式。

3.1.2 站址位置选择

根据上述原则,建设单位与市交通局、市规划局的专业人士经过实地勘察、分析和论证,最终选择在紫同阁处建设余庆汽车客运站。

紫同阁新客站位于既有紫同阁站站北2.8公里处,地处各城市组团的中心位置,距城市中心区和开发区均约3km。总之,该站地理位置处于县城的未来交通枢纽处,符合余庆县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是一处比较理想的公路客运场站建设地点。

图3.1 余庆汽车客运站所处位置

3.2 站场建设条件

按照以上道路客运场站应具备的基本建设条件,结合余庆县总体布局规划要求,拟建设的余庆县客运中心站从地理位置、城市规划和总体布局要求、交通条件、区位特点等方面均符合客运站建站条件,各项建设条件成熟,是一处比较理想和合适的客运站建设地点,具体表现在:

1、符合余庆县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

按照余庆县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证实余庆县客运中心站建设项目符合余庆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该项目用地也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国家土

地供应政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2、符合余庆县公路行业发展与场站布局规划要求

在该处建设一个、客运中心汽车站,既适应了汽车客运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余庆县道路运输场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客运中心站项目的建设对于缓解余庆城市交通压力,加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规范道路客运市场竞争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该建设地点对内对外交通区位优越

紫同阁处城市组团之中心,属余庆县“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中北部商业中心地带,亦为西扩北进之重要区域也。在此建立客运站兼备了公路运输的方便性和与城市交通环境的协调性,该站的建设对于完善余庆县的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也符合余庆县建立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战略。

4、具有良好的市政工程配套条件

本客运中心站建设地点,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供水、供电、通信及污水排放等市政配套设施条件。

3.3 功能定位

拟建的余庆县客运中心站建设项目,对于余庆城东地区经济的发展、高新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完善公路运输客运场站系统以及道路运输市场的综合治理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3.1 功能要求

拟建的余庆县客运中心站,在功能定位上应满足以下需求:

1、能兼顾和满足余庆县经济发展对道路运输业的总体需求;

2、能承担起城市东扩和高新区开发所引发的交通运输重任;

3、能兼顾和满足城乡一体化运输的组织与管理的需求;

4、能适应和满足运输经营者和旅客对信息方面的需求;

5、能适应运输经营者和旅客对其它综合服务方面的需求。

3.3.2 功能定位

建设余庆县客运中心站,应最大限度地满足道路运输市场的基本需求,强化道路运输对经济建设的服务保障功能;完善余庆县城市东扩及城东地区道路运输站场设施,提高运输效率和整体效益,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运输服务,

形成设备先进、设施完善、信息畅通、服务周到、管理科学、运输便捷的道路运输场站综合服务体系。

汽车站是以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在长、短途客运过程中从事旅客集散、客运组织、车辆存放、车辆维修等服务活动的经营场所,是旅客产生“位移”的起点与终点。在旅客运输的全过程中,客运站始终起着组织、协调、安全、技术和监督运输市场的重要作用。根据交通行业标准JT/T200-2004《汽车客运站站级划分和建设要求》,结合本项目的实际,余庆县客运中心站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为:运输服务、运输组织、中转换乘、通讯信息与服务、车辆维修、辅助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具有定位为:

1、旅客运输服务功能

旅客运输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售票、行包托运提取、候车、问询、小件寄存、广播通讯、检票、组织旅客上下车、安排运营车辆班次、制定发车时刻、提供车辆安检、维修等旅客运输服务活动。组织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客流组织与管理,它是通过运输生产组织与管理,收集客流信息和客流变化规律的资料,根据旅客流量、流向等因素,合理安排营运线路,开辟新班线、班次;运力组织与管理,它是通过向社会提供客源、客流信息,吸纳和组织各种经济成份的营运车辆进站经营,运用市场机制协调客源与运力之间的匹配关系,使运力和运量保持相对平衡;运行组织与管理,主要是办理参营车辆到发手续,组织客车按班次时刻表准点发车,实现合理的车辆调度。

2、城乡客运一体化组织协调功能

随着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的理顺,城乡客运一体化的趋势已非常明显;本站除了合理调度各种始发车辆,为旅客提供客运站服务外,还应承担起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重任,为旅客运输提供更加快捷的、便利的一体化运输服务,同时应充分利用车站安检设备、维修设备等资源,为始发终到车辆和过往车辆提供良好的车辆安检与维修等服务工作,真正发挥其现代化客运站综合服务的优势。

3、中转、换乘功能

本客运站除了合理调度各种始发车辆,还应充分利用其设备、资源,发挥其现代化管理的优势,方便旅客中转、换乘,确保旅客安全、迅速完成中转、换乘,同时与城市出租、快速公交系统有效衔接,实现旅客的“零距离”换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