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外周神经鞘瘤临床特点

合集下载

高频彩超诊断外周神经源性良性肿瘤

高频彩超诊断外周神经源性良性肿瘤
aJunl f hn ,0 7V 11 , o 3 li i lo ra o i 20 . o.4 N . n a Me c C a
中国 临 床 医 学
20 0 7年 6月 第 1 卷 4
第 3期

论著 ・
连接 。 结论 : 周神 经 系 统 良性 肿 瘤 具 有 一 定 的 特 征 性 声像 图 表 现 , 高频 彩 色超 声 可 以 清 晰 的 观 察 到 肿 瘤 与 神 经 干 的 连 接 外 而
关 系 , 其 成 为 该 类 肿 瘤 的 首 选检 查 方 法 。 使
关键词
神 经鞘 类肿 瘤 ; 神 经鞘 瘤 ; 神 经 纤 维 瘤 ; 超 声
t m or . eho s: u s M t d Tw ev a e ih pe i he a n g ur ge i umor pr ve he s g r nd pa h og e e r ve e le c s sw t rp r lbe i n ne o n c t s o d by t ur e y a t ol y w r e iw d r tos e tv 1 n h on e r p c ie y i t e s ogr p c fat r s Re u t a hi e u e . s ls:A m o he ,9 c e e e n urlm o a nd 3 c s swer ur fb om a . ng t m as sw r e ie m s a a e ene o i r s M os ft m e e t h peofs nd eorelps t fne a gi to he w r he s a pi l li e wih de i d m r n,h oe h i ol yp c o cs i mas . The e w e ea t ra lw m a e d s r r r e ilfo i g s i sde o r n i ra oun het m o s d t u r .T h ha a t rs i i n w a hec nn e i t e l so h u or nd t r s Co clso e c r ce itcs g st o c ton be we n po e ft e t m sa hene ve . n u i n: T h ha a t rs i o gr phi i ns we es e n t rphe a e g ne o ni um o s W ih t e h qu i h—e o u— e c r c e itcs no a c sg r e n i he pe i r lb nin ur ge c t r. t he t c ni e ofh g r s l ton c l uru1r s n i o o ta o ogr ph a y,i a a iy t de on t a e t r l ins i be we n t u o nd ne ve And h s e h qu tw s e sl o m s r t he eato h p t e he t m r a r . t i t c ni e c ul he fr tc ie orpe i o d be t is ho c f rphe a e g u oge c t o s. r lb nin ne r ni um r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神经鞘瘤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神经鞘瘤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013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神经鞘瘤 3 黏膜下肿瘤 1 颈椎 1 面神经 1 软组织肿瘤 1 神经外科手术 1 直肠肿瘤 1 病理学 1 海绵窦 1 横纹肌肉瘤 1 桥脑小脑角 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 1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1 平滑肌肿瘤 1 固有肌层 1 前庭神经鞘瘤 1 刺激性神经痛 1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1 内听道 1 免疫组织化学 1 人工神经鞘管 1 三叉神经 1 cd56 1
2010年 序号 1 2 3
2010年 科研热词 衰减全反射 脑肿瘤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 推荐指数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误诊 1 表达 1 脉络膜肿瘤 1 脉络膜 1 神经鞘瘤,恶性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1 磁共振成像 硬脑膜动静脉瘘 1 玻璃体 1 漏诊 1 活组织检查 1 人神经鞘瘤 1 aqp3 1 aqp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科研热词 肿瘤 骶尾部 颌面部 诊断 神经鞘瘤 瘤样病变 治疗 民族 手术治疗 口腔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科研热词 硬膜外肿瘤 显微手术 黏膜下肿瘤 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疾病 诊断 耳外科手术 结直肠肿瘤 神经鞘瘤 睡眠障碍 生活质量 听神经鞘瘤 半椎板切除术: 半椎板切除术 内镜治疗 内镜下全层切பைடு நூலகம்术 microsurgery hemilaminectomy epidural neoplasms

2020年浙江省《肿瘤内科学》考前练习(第247篇)

2020年浙江省《肿瘤内科学》考前练习(第247篇)

2020年浙江省《肿瘤内科学》考前练习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为13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A1(共70题)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配合化疗最佳时机是()。

A.同时应用B.在化疗前先用5天C.在化疗停用2天后应用D.在化疗中间用E.在化疗开始2天后应用2.根据AJCC调查I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5年生存率为()。

A.40%B.70%C.50%D.65%E.90%3.WT-1基因突变可引发()。

A.神经纤维瘤病B.肾母细胞痼C.视网膜母细胞瘤D.家族性乳腺癌E.结肠腺瘤性息肉病4.()是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

A.纤维瘤B.脂肪瘤C.平滑肌瘤D.血管瘤E.神经纤维瘤5.()是属于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

A.喜树碱B.羟基脲C.阿糖胞苷D.环磷酰胺E.长春新碱6.消化道中发病率最低的恶性肿瘤是()。

A.食管B.小肠肿瘤C.胃D.结肠E.直肠7.下列属于膀胱癌最常见症状的是()。

A.排尿困难B.无痛性肉眼血尿C.尿频、尿急、尿痛D.尿潴留E.下腹包块8.下列对霍奇金淋巴瘤描述正确的是()。

A.转移途径为淋巴结区域的跳跃性转移B.骨受侵通常表现为成骨性病变C.车、胭窝等淋巴结容易受侵D.容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E.结节硬化型及混合细胞型易侵犯中央区域的淋巴结9.多药耐药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癌药产生抗药性后,不仅对同类抗癌药抗药,而且()A.对许多非同类型抗癌药亦产生交叉抗药B.对靶向治疗亦产生交叉抗药C.对生物反应调节剂亦产生交叉抗药D.对化疗增敏剂亦产生交叉抗药E.对所有类型抗癌药亦产生交叉耐药10.()会出现染色体t5;17q22;q21改变。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女 62岁。右上腹隐痛一月。
右侧后腹膜区见一混杂密度肿块 (位于肝右叶左侧、胰头后方、下腔静脉及右肾 上极前方),
生长在肾周间隙以脂肪密度为主,
内见多房样改变,间隔部分钙化, 增强扫描后均未见明显强化。
2、内胚窦瘤,又称卵黄瘤


属于一种生殖细胞瘤, 常发生在卵巢, 镜检有Schiller-Dural小体,即由柱状瘤细胞围绕毛细血管呈 放射状排列,瘤细胞与血管间有一疏松间叶组织.也可见瘤 组织的网状结构,瘤细胞内外有嗜酸性透明小体. 本病多见于青少年女性,预后较差,3年存活率只有13%。
一般情况
腹膜后肿瘤少见 仅占全身恶性肿瘤中的1%以下 多为恶性肿瘤:60~90%恶性
生长部位深 周围器官多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诊断困难
除少数内分泌性肿瘤外,大多数病人就诊时肿瘤 已相当大
6
诊断需要的解决问题
病变的部位 病变与其他器官的关系 定性诊断

定位诊断是影像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向 前 膨 胀 生 长, 胰 腺 体 尾 部 受 压、 推 移 改 变。
例1:男 60岁 腹胀来就诊
病理: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轨道征
后腹膜腔左侧肾上腺区见一巨大囊实相间性肿块灶 大小约9*10*13cm,边界较清,其内密度不均,见多个实性分隔
增 强
境界较清,可有假包膜,可见坏死、出血或囊性变 、左肾受压变 形。
病变巨大,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其内见低密度坏死区,
增 强
肿瘤巨大,直径≥5CM,圆形或结节状,假包膜, 边界清 易出血、坏死和囊变。
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囊性坏死区不强化;术中见包侵犯肾蒂及肾包膜。
病理:后腹膜平滑肌肉瘤

ICD 疾病编码表

ICD 疾病编码表
பைடு நூலகம்
G31.951 G31.952 G35.X01 G35.X02+ G35.X52 G35.X53 G35.X54 G36.001 G36.051 G36.151 G36.851 G36.951 G36.952 G37.001 G37.002 G37.051 G37.052 G37.053 G37.151 G37.152 G37.251 G37.301 G37.302 G37.451 G37.551 G37.801 G37.802 G37.851 G37.901 G43.001 G43.151 G43.152 G43.251 G43.351 G43.801 G43.802 G43.851 G43.901 G44.051 G44.052 G44.053 G44.054 G44.101 G44.102 G44.103 G44.201 G44.251
G44.252 G44.351 G44.451 G44.851 G44.852 G45.001 G45.051 G45.101 G45.102 G45.151 G45.251 G45.351 G45.451 G45.801 G45.802 G45.851 G45.852 G45.901 G45.902 G45.951 G47.001 G47.151 G47.251 G47.252 G47.301 G47.351 G47.352 G47.401 G47.402 G47.851 G47.901 G47.951 G50.001 G50.002 G50.003 G50.051 G50.151 G50.801 G50.802 G50.803 G50.851 G50.852 G50.901 G51.002 G51.003 G51.101 G51.251
发作性紧张性头痛 慢性创伤后头痛 药物性头痛 颅内低压综合征[位置性头痛] 变应性头痛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基底动脉综合症 颈内动脉供血不足 颈内动脉缺血 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的) 多发性和双侧入脑前动脉综合征 阵发性黑蒙 短暂性全面遗忘 锁骨下盗血综合征 无名动脉盗血综合征 脑血管供血不足伴短暂性局灶性神经症状 锁骨下动脉分流综合征 短暂性脑缺血[阿尔瓦雷斯氏综合征TIA] 脑动脉痉挛 短暂性大脑缺血 失眠 嗜眠症 延迟睡眠阶段综合征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梗阻性睡眠呼吸暂停 猝倒(症) 发作性睡眠 克莱内-莱文综合征 睡眠障碍 NOS 睡眠节律逆转 眶上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 筛前神经痛 阵发性面痛综合征 非典型性面部痛 三叉神经麻痹 三叉神经炎[福瑟吉尔神经痛] 味觉性出汗综合征 耳颞神经综合征[弗赖综合征] 眼鼻区综合征[鼻定区神经综合征] 三叉神经疾患 NOS 面神经麻痹[贝尔氏麻痹;面神经炎] 眼轮匝肌麻痹 膝状神经节炎 梅尔克松-罗森塔尔综合征

神经系统病理学

神经系统病理学

临床及大体特点:
• 单发或多发(神经纤维瘤病);全身皮肤、神 经、内脏均可发生
• 来源于神经束膜的细胞成份 • 神经纤维瘤和神经纤维瘤病可恶变为恶性外周
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 MPNST) • 大体:结节状,无包膜,可达排球大,可囊性 变、出血
( Parkinson Disease ,PD)
• 老年人多见,运动功能障碍,特征是肌肉僵直,起 步困难,假面具样面容,步态异常,随意运动缓慢; 转圈样震颤。
• 机制:中脑黑质和蓝斑多巴胺神经元减少 • 病因:未完全明确。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氧化应
激等。
肉眼:中脑的黑质和桥脑的蓝斑脱色。
正常
PD
• IDH-1突变型比野生型具有更长的生存期 • IDH-mutant且具有1p/19q双缺失型是少突胶质
细胞瘤的经典基因特征,比仅有IDH -1突变型 具有更好的预后
• 病理诊断规范(三部曲):弥漫性星形细胞 瘤, WHO II级, IDH1突变型, ATRX 丢失, p53 过表达 ;弥漫性少突胶质细胞瘤, WHO II级 , IDH1突变型, 1p/19q双缺失。
少突胶质细胞瘤,WHO III级 肿瘤常位于大脑半球白质靠近皮层,可导致癫痫发作。
镜下观察
• 均呈弥漫浸润生长,根据细胞形态分为星形细 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WHO II级
星形细胞瘤,WHO III级
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 • 间质血管增生 • 假栅栏状坏死
少突胶质瘤,WHO II级
• 煎蛋样瘤细胞
• 鸡笼样血管

间质钙化
原发性 GBM
弥漫性星 形细胞瘤

胃神经鞘瘤7例CT表现与病理分析

胃神经鞘瘤7例CT表现与病理分析
4 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 是治 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 ; 同时应注意监 测各生命体征及血液、 生化指标 , 以评价其疗效 及避免
不 良反应 或并 发症 。
P e d i a t r , 2 0 0 9, 7 6 ( 1 ) : 8 3— 8 5 .
w i t h n e o n a t a l e x c h a n g e t r a n s f u s i o n f o r h y p e r b i l i r u b i n e m i a 『 J ] .I n d i a n J
或危机值时 , 应对症处理 , 避免发生不 良反应或并发症。
胆红素换 出率密切相关 。B e h j a t i 等 研究表明, 换血治 疗可导致多种不 良反应或并发症 , 而血液学和 电解质指 标变化与其密切相关 J 。本 研究对治疗患儿进行血液
学 和生化 指标 进 行 监 测 , 结果表 明 H b和 N a水 平 与 治 疗前 相 近 , WB C、 P L T 、 T B I L 、 I B I L 、 D B I L 、 K、 C 1 、 Mg及 p H 水平 均 降低 , 而 R B C和 C a水 平 略 微 升 高 , 差 异 均 有 统
g i o g e n i c s p r o u t i n g,a n d n e u on r a l i n c r e a s e o f v a s c u l a r e n d o t h e l i a l g r o wt h
f a c t o r i n a p r e t e r m i n f a n t w i t l l k e r n i c t e r u s [ J ] .J C h i l d Ne u r o l , 2 0 1 2, 2 7

胃神经鞘瘤1例

胃神经鞘瘤1例

讨 论
神经 鞘瘤 是一种 起源 于神 经鞘 膜增 生 的肿 瘤 ,
S 10表达 , 一0 结合 本病 例 免疫 组化 标 记特 点 除外 胃 问质瘤 的诊 断 。 因此 免疫组 化 标记 物有 助于 胃神 经 鞘 瘤与 胃间质 瘤及 其它肿 瘤 的鉴别诊 断 。 胃神 经 鞘瘤 多 为 良 l肿瘤 , 生 极少 恶 变 。 术 治 手 疗 对本病 有确 切疗 效 , 术切 除病 灶或 胃大 部切 除 手
瘤 、 肉等 。 息 神经 鞘瘤 最常 用 的免疫 组化 标志 为 S 一
10 本 例 S 10 + 、 D 1 ( )C 3 ( ) 目前认 0。 一 0 ( )C 1 7 一 、 D 4 一 。 为C 1 D1 7和 C 3 诊 断 胃间质 瘤 的重要 指标 嘲。 D 4是 胃间质 瘤 在病 理 形 态 学上 具有 梭 形 或上 皮 样 细胞 的特征 , 组织 学 与 胃神 经 鞘瘤 相 似 。 多 胃问 质瘤 大
第 2 卷 第4 7 期
2 0 8 1 年 月 0
医 学 研 究 与 教 育
M e ia s a c n u a in d c lRe e r h a d Ed c t o
V0 . 7 N04 1 2 . Au . 01 g2 0
胃神经鞘瘤 1 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温 实 , 振林 廖
1 m 大小 结节 状 包 膜完 整 的 肿物 , 面光 滑 , .c 0 表 橘
红色 , 充 血 、 无 糜烂 , 基底 周 围黏 膜正 常 , 以活 检钳
触之 表 面柔 软 , 物 可 活动 。 肿 胃镜 诊 为 胃息 肉样病
变, 并行 内镜 下高频 电息 肉切 除术 。 病理 检查 , 镜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恶性外周神经鞘瘤临床特点
导语:神经鞘瘤是很多人不熟悉的,这类疾病比较复杂,患有这样疾病后,患者身体会有明显症状,因此治疗的时候,要根据自身疾病症状进行,这样对缓
神经鞘瘤是很多人不熟悉的,这类疾病比较复杂,患有这样疾病后,患者身体会有明显症状,因此治疗的时候,要根据自身疾病症状进行,这样对缓解疾病才会有很好帮助,恶性外周神经鞘瘤是怎么回事呢,对恶性外周神经鞘瘤临床特点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详细介绍下,使得有一些了解。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临床特点】
症状包括肿块、疼痛、鼻出血、扁桃体的易位和肿胀、鼻塞和鼻窦炎。

【大体检查】
MPNST通常中央膨大两端变细,有假包膜,苍白色,质硬,偶尔表面可见溃疡。

常浸润软组织和骨。

肿瘤体积常较大(大于5cm),出血和坏死常见。

【肿瘤扩散和分期】
常沿着三叉神经或通过卵圆孔转移到邻近部位是其特征。

MPNST可转移到肺、骨和肝;上皮性变型常转移到局部淋巴结。

【组织病理学】
MPNSTs有梭形细胞性和上皮细胞性两种类型,两种类型在低倍镜下,都可见致密细胞区和细胞少的黏液样变区相交互。

常见到局部坏死和血管周肿瘤细胞的聚集。

肿瘤细胞呈肥胖梭形,常以紧密编织状的束样排列,呈"人"字形构象。

在另外一些区域,肿瘤细胞呈波浪状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