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经济概况
阿巴斯王朝的黄金时代

阿巴斯王朝的黄金时代阿巴斯王朝是伊朗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王朝,它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达到了繁荣的巅峰。
这个时期被称为阿巴斯王朝的黄金时代,因为在这个时期,伊朗在政治、文化、艺术和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一、政治繁荣阿巴斯一世是阿巴斯王朝的创始人,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恢复国力。
他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贵族的势力,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行政改革,使伊朗政府更加高效和稳定。
此外,他还建立了一支强大而精良的军队,加强了国家的防御能力。
在他的统治下,伊朗政府实施了积极的对外政策,同欧洲和亚洲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外交关系。
阿巴斯一世与英国和荷兰等欧洲国家进行了贸易往来,并且签订了一系列的贸易协议。
这些协议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丰富的财富。
二、文化繁荣在阿巴斯一世的治下,伊朗文化达到了巅峰。
他培养了众多的学者和艺术家,鼓励他们进行学术研究和创作。
伊斯法罕成为了阿巴斯王朝的首都,并且建立了许多文化和艺术中心,吸引了许多学者和艺术家前来交流。
在这个时期,伊朗成为了东方文化的中心之一。
阿巴斯一世在文化方面也做出了众多的贡献。
他委托建造了伊斯法罕的大娜克万大钟楼和伊玛目广场等文化建筑,展示了伊朗独特的建筑风格,并成为了现代伊朗文化的象征之一。
此外,他还发起了对古代波斯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对古代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出版,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流传下来。
三、经济繁荣阿巴斯一世在经济方面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从而使伊朗的经济迅速发展。
他提倡农业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提高农业产量。
他修建了灌溉系统,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水平,增加了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此外,他还改善了交通运输系统,修建了许多公路和桥梁,便于商品的流通和贸易的发展。
阿巴斯一世重视贸易发展,鼓励外国商人来伊朗进行贸易往来。
他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并推出了一系列的贸易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前来伊朗开展贸易活动。
中东市场分析

中东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中东地区是指位于亚洲西南部和北非的地区,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阿曼、也门、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国家。
中东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二、经济情况1.中东地区经济总量庞大,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其中,沙特阿拉伯是该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其主要经济支柱是石油产业。
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家也以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主要经济来源。
2.中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国家经济较为发达,而另一些国家则经济相对较弱。
这主要受到政治稳定性、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的影响。
三、消费市场1.中东地区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中产阶级人口增长迅速,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中东地区的消费者对高品质、奢侈品和国际品牌有较高需求。
2.中东地区的消费习惯和文化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
宗教和传统价值观对消费行为有一定影响,例如在穆斯林国家,对于食品的清真认证和穆斯林文化的尊重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重要考虑因素。
四、行业分析1.石油和能源行业:中东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地,该行业在该地区具有重要地位。
石油设备、技术和服务等相关产业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建筑和基础设施行业:中东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
建筑材料、工程机械等相关行业有较大发展潜力。
3.旅游和酒店行业:中东地区拥有世界上一些最豪华的酒店和度假村,旅游业也十分发达。
中东地区的旅游市场对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有较高需求。
4.金融和投资行业:中东地区的金融业发达,资本市场活跃。
该地区的投资环境对外资企业较为开放。
五、市场机遇与挑战1.市场机遇:(1)中东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消费市场需求旺盛,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中东地区对高品质、奢侈品和国际品牌的需求增长迅速,为跨国企业提供了进入市场的机会。
(3)中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为工程机械、建筑材料等行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概况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名单及概况一、东亚:蒙古:截至2013年,蒙古国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人口为294万人。
蒙古国经济以畜牧业和采矿业为主,1997年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蒙古国出口主要为矿产品、纺织品和畜产品等;进口主要有矿产品、机器设备、食品等。
GDP(2013年)总计:125.45亿美元;人均GDP:4418美元。
二、东盟10国:新加坡:新加坡的土地面积是718.3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6月,新加坡常住总人口临时数字为547万,其中334万人属于新加坡公民和53万个“永久居民”,新加坡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
GDP(2014年)总计:3080.5亿美元,人均GDP:56319美元。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国土面积330257平方公里,总人口2994.9万。
马来西亚是相对开放的以国家利益为导向与新兴工业化市场经济体。
马来西亚是一个农业与自然资源出口国,石油是主要的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商。
是世界上最大的磁盘驱动器生产国,胶乳和橡胶工业都是马来西亚的经济强项。
主要进口机械运输设备、食品、烟草和燃料等。
GDP(2013年)总计:3400.02亿美元;人均GDP:11122美元。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陆地面积约190.4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316.6万平方千米(不包括专属经济区)。
印尼人口超过2.48亿(2013年),。
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
印尼的石油、天然气和锡的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印尼镍储量约为560多万吨,居世界前列。
金刚石储量约为150万克拉,居亚洲前列。
此外,铀、镇、铜、铭、铝矶土、锺等储量也很丰富。
外贸在印尼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推动非油气产品出口,简化出口手续,降低关税。
GDP(2013年)总计:9104.79亿美元;人均:GDP3,500美元。
油闸:霍尔木兹海峡

油闸:霍尔木兹海峡最窄处仅6.4公里的霍尔木兹海峡近来比较热闹。
美国和欧盟相继放话,要“考虑”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20日更在罗马举行了协调会议,一致同意“加大对伊制裁力度”,虽未直接提及石油禁运,却处处暗示不排除如此。
众所周知,石油是伊朗主要经济来源,2010年石油收入达730亿美元,占全部国民收入50%以上,同年,伊朗每天平均出口258万桶原油,是仅次于沙特的欧佩克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不仅如此,伊朗国内炼油和成品油加工能力匮乏,原油大量出口,汽油等产品却需要进口,如果对伊朗实施石油制裁,将最有效地削弱伊朗实力,这当然是伊朗所不能容忍的。
而伊朗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它的王牌就是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是沙特、科威特、伊拉克、卡塔尔和阿联酋五国石油输出的必经之途,2009年时石油运输通过量占全球原油消费量1/3(美国能源机构EIA的数据),目前则每天通过1550万桶输出原油,平均每天有13艘巨型油轮从波斯湾开出,经这个海峡将原油运往世界各地,这一海峡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2月13日,伊朗国会国家安全与对外关系委员会成员帕尔维兹.索努里声称,伊朗即将举行“意在验证封锁霍尔木子海峡能力”的军事演习,导致全球油价飙升,但1日后伊朗石油部长罗斯塔姆.卡塞米出面表示“这不过是一场游戏”,伊朗并没打算封闭这个海峡,油价又应声而落。
通过这次“游戏测试”,伊朗成功验证了自己通过抓挠霍尔木兹海峡这一全球油价的命门,让整个世界经济为之颤抖的能力,也让高喊“石油禁运”的各国真切感受到伊朗这招撒手锏的威力。
霍尔木兹海峡十分狭窄,北、西、东三面被伊朗陆地包裹,水雷、岸舰导弹、袖珍潜艇甚至普通火炮都可充当封锁武器,别说是真干,就算虚声恫吓,也足以让过往油轮草木皆兵,令虚弱的全球经济风声鹤唳,雪上加霜。
伊朗伊 斯兰革命震动中东与全球

伊朗伊斯兰革命震动中东与全球在 20 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伊朗伊斯兰革命无疑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重大事件。
这场革命不仅彻底改变了伊朗的政治格局和社会面貌,也在中东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强烈的震动。
伊朗伊斯兰革命的爆发有着复杂而深刻的背景。
20 世纪 70 年代,伊朗在巴列维王朝的统治下,虽然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
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未公平地分配到广大民众手中,贫富差距悬殊。
同时,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冲击着伊朗传统的宗教和文化价值观,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不满。
在政治方面,巴列维王朝的专制统治压抑了民众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府的腐败和官僚主义盛行,使得民众对政权失去了信任。
在这样的背景下,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运动逐渐兴起。
1979 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取得胜利,巴列维王朝被推翻。
伊朗建立了以伊斯兰教法为基础的伊斯兰共和国。
这一政权的建立,对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在中东地区,伊朗伊斯兰革命的成功鼓舞了其他伊斯兰国家的宗教和政治力量。
一些国家的伊斯兰组织受到启发,试图通过类似的方式来改变本国的政治现状。
同时,伊朗新政权的建立也改变了地区的力量平衡。
伊朗作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地区大国,其政治立场和外交政策的转变,对周边国家的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伊朗伊斯兰革命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
它向世界展示了宗教力量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挑战了西方对于现代化和世俗化的传统观念。
革命后的伊朗在外交政策上采取了强硬而独立的立场。
它坚决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涉和霸权,成为了中东地区反对西方势力的重要力量之一。
这使得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伊朗的关系急剧恶化,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
在经济方面,伊朗伊斯兰革命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革命后,伊朗的经济体制从以西方为导向的资本主义经济转向了以伊斯兰原则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重点发展本土产业和民族经济。
如何与伊朗做生意

伊朗,1935年以前叫波斯,首都德黑兰,总统内贾德。
主要城市: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马什哈德、克尔曼、大不里士等。
时差比北京时间晚4小时30分夏令时晚3个半小时,国际区号98 ,国花黄色蔓蔷薇(蔷薇科) ,钟花郁金香,独立日1979年4月1日(伊斯兰共和国日)。
官方语言是波斯语,货币里亚尔,对美元汇率大概是10900:1(我在当地的钱庄一般都是这个比例)。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规很严,女人公众场合必须戴头巾,上衣要盖到臀部,裙子要盖住脚裸(其实伊朗女的也很开放的,有机会自己体会)。
每周的4,5为休息日,理论上各行业都要休息,所有的工作都要停下来和家人共度周末的,实际上也还有一些公司上班,一些商店也会开门,不过周末的大街上人,车都少的可怜啊。
人们生活的很悠闲,另外伊朗的房子都是继承的,所以无论是市中心还是偏远点的地方,一家基本都有一个大院子,盖6层左右,房地产(商品房类)行业基本没市场。
所以伊朗人压力很小,生活很滋润,羡慕啊。
先写这么多吧,全凭记忆写的,可能有点乱,大家担待,明天更新伊朗消费情况,美食和旅游。
随后更新伊朗经济,市场方面的内容伊朗进口法规复杂,并需要大量的文件支撑。
大多数进口至伊朗的工业产品、设备和机械都需要遵循ISIRI(伊朗标准工业研究院)制定的强制认证程序(即“符合性核查”程序)。
需参见伊朗强制认证产品清单,以了解必须执行ISIRI “符合性核查”程序的产品。
该清单里提及的产品,只有在伊朗政府认可的检验公司提供的“符合性核查”基础之上,方能获得ISIRI出具的合格证书VOC证书;而ISIRI出具的合格证书,是货物进口清关的必需文件。
作为进口商,必须与伊朗政府主管部门确认,其进口的产品是否必须遵循强制认证程序,并提供认证所需要的相关文件。
同时,某些由伊朗商业银行出资的工业项目,其采购所涉及的产品需提供价格核查证书,以证明该项目的费用在合理的市场价格范围内。
伊朗国内工业项目所涉及的产品,需要在出货前进行检验认证。
美国制裁伊朗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伊朗,一个位于西亚的伊斯兰国家,近年来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备受关注。
由于核问题、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等问题,伊朗与美国的关系一直紧张。
为了制裁伊朗,美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规定,本文将对这些法律规定进行详细解读。
二、美国制裁伊朗的法律依据1.《伊朗核协议》(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JCPOA)2015年7月14日,伊朗与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朗核协议》。
根据该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以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对伊朗的制裁。
然而,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
2.《伊朗制裁法案》(Iran Sanctions Act)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伊朗制裁法案》,旨在通过制裁措施遏制伊朗的核武器计划、导弹项目和其他威胁国际安全的行动。
3.《伊朗制裁执行法案》(Iran Sanctions Act Implementation Act)200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伊朗制裁执行法案》,进一步扩大了对伊朗的制裁范围,包括对伊朗石油出口、金融和银行系统的制裁。
4.《伊朗核计划制裁法案》(Iran Nuclear Program Sanctions Act)201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伊朗核计划制裁法案》,旨在加大对伊朗核计划的制裁力度,包括对伊朗金融机构、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制裁。
三、美国制裁伊朗的法律规定1.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制裁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实施制裁,禁止美国公司向伊朗出口石油、天然气设备和技术。
此外,禁止美国金融机构为伊朗石油出口提供金融服务。
2.金融和银行系统制裁美国对伊朗的金融和银行系统实施制裁,限制伊朗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
具体措施包括:(1)禁止美国金融机构与伊朗金融机构进行交易;(2)禁止美国金融机构为伊朗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3)禁止美国金融机构为伊朗金融机构的资产转移提供便利。
伊朗和美国的关系

伊朗和美国的关系美国和伊朗的关系非常微妙,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大国博弈的典型缩影。
伊朗地理优势独特,在中东地区规模大,石油资源丰富,也是美国梦寐以求的资源;对伊朗来说,石油出口也是其经济基础。
从资源上看,伊朗凭借石油资源获得了在亚洲的出口话语权。
伊朗需要美国的石油开采技术,这也是它之前选择与美国结盟的原因。
在政治层面,美国的角色更倾向于依山傍水,帮助伊朗在中东崛起,以应对中东邻国间的不断摩擦。
美国早期之所以和伊朗友好,是为了牵制前苏联。
另一方面,伊朗的成功在于石油,失败也在于石油。
上世纪70年代,该国通过石油资源使本国经济快速增长,但不幸事与愿违,潜在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
最后伊斯兰革命爆发,亲美派之前得不到支持,结束了美国和伊朗的友好关系,这是两国友好关系结束的开始。
众所周知,伊朗人质危机使本已僵硬的关系雪上加霜。
美国和伊拉克在战略上也表现出相互依赖的迹象,这使得它们的关系更加特殊。
这种关系体现在美国迫切需要稳定的石油资源来确保其全球霸权。
即使目前两国关系特别紧张,美国短期内也不敢对伊朗动武。
原因在于伊朗的政教合一,庞大的人口基数,人民团结。
从地理上看,国土面积和地形给伊朗带来了独特的战略优势。
所以,如果主场在中东,美国也不是稳操胜券。
总的来说,美国和伊朗的关系经历了良好关系和恶化关系的起伏,但对于前者来说,中东局势与其国际经济和政治利益有关。
如今,在亚洲版图上,美国的影响力正逐渐被后起之秀中国取代。
原因是中国的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伊朗有了更多的选择。
因此,政治结构的变化也影响了美国和伊拉克的对外贸易关系。
对美国来说,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维护国际石油市场秩序,不应该为了一己私欲而实施制裁;其次要保证油价的走势,这样才能在以和平为主题的大国外交中立于不败之地,巩固自己的经济利益。
最后,我给你准备了对我帮助巨大的学习资料,这些东西我花费了好长时间才收集到的。
关注我的「国际时事速递」免费领取:回复「资源」:送你我为你准备了3000G的精品资源,你需要的我都有!回复「军事」:送你我大力气收集到的 15G 军事&历史&国际方面的书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语学院 贸美0801 谭丽娟 28
伊朗经济概况
概况
伊盛产石油,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欧佩克第二大石油输出国。石油是伊经济命脉
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石油收入占伊外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近年,伊经济保持快速
增长。
宏观经济
2004-2007年伊朗经济一度保持了较快的增势,但自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危机及国
际油价大幅下跌等因素使伊朗经济发展深受影响,其GDP增速明显放缓,对外贸易增长缺乏
后劲,外国投资大幅缩水,通胀率和失业率也长期在高位徘徊。
表2-1:2004-2010年伊朗宏观经济统计
年份 名义GDP(亿美元) 实际经济增长率(%) 人均GDP(美元)
2006 2221 5.8 3152
2007 2859 7.8 3440
2008 3307 1.0 3950
2009 3259 1.1 4350
2010 3379 1.6 4399
农业
农业在伊朗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08年度伊朗农业产值为286亿美元,占GDP
的9.3%。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大米、大麦、棉花、茶叶等。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
伊朗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粮食不能自足,每年10%以上的粮食依赖进口。伊朗是中东地区
主要的干鲜果品生产和出口国,其中,开心果、核桃、柠檬、桔、柑、猕猴桃、无花果和石
榴是主要出口产品。此外,伊朗还是世界第一大藏红花生产国,总产量占世界总量的90%以
上。
石油天然气工业
伊朗是世界石油储藏大国,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09年1月伊朗剩余探明可开采
储量为1362亿桶,主要分布在与伊拉克接壤的西南部省份胡齐斯坦的大型陆上油田及波斯
湾地区,占世界剩余可开采石油总储量的10%,居世界第二位。按伊朗现在的开采速度(约
400万桶/天),其石油可持续开采70年以上。伊朗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29.61万亿立方米,
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18%,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俄罗斯。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数据,2007/08年度,伊朗国内石油天然气工业产值为861亿美元,
占GDP的27.9%,2010年伊朗原油净出口收入约 为750亿美元,占伊朗国家财政收入的60%
左右。伊朗油气领域主要企业包括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和伊朗国家天然气公司。
工矿业
包括矿产开发、制造业、水电气供应和建筑业。伊朗在海湾和西亚地区是工业强国之一。
伊朗工业以石油勘探开发为主,另外还有炼油、石化、钢铁、电力、纺织、汽车拖拉机装配、
摩托车装配、食品加工、建材、机械加工、地毯、家用电器、化工、有色、冶金、造纸、制
药、水泥和榨糖等。
伊朗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品有60多种。伊朗已探明铜矿储量为20亿吨,居世界第二
位。有松贡、萨尔切什曼和梅杜克等大型露天铜矿,其中萨尔切什曼和哈通阿巴德矿已开发,
年产量约26万吨。锌矿已探明储量为5000万吨,居世界第十位,主要分布在3大矿山,其
中,安古朗矿山锌矿储量达2200万吨。铬矿已探明储量为1500万吨。煤炭储量111亿吨,
2009年煤炭产量115万吨。铁矿储量47亿吨,2009年伊朗铁矿石总产量约3300万吨,其
中出口900余万吨。此外,伊朗金、铝、铀、锰、锑、铅、硼、重晶石、大理石等资源比较
丰富。2009年度,矿产品出口总计81.3亿美元,占伊朗非石油产品出口总额的32%。
伊朗工矿业由工业矿产部管辖,工业矿产部属下的机构和国有大公司包括:伊朗工业发展与
革新组织、高科技工业局、国家铜业公司、国家铝业公司、穆巴拉克钢铁厂、伊朗汽车工业
集团、伊朗工业园区公司和伊朗烟草公司等。
交通、仓储及通信行业
截至2009年1月,伊朗共有铁路11106公里,公路17292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29
公里),石油管线7018公里,天然气管线19246公里,各类民用机场316个。
伊朗电信业近年来加速私有化进程。2009年9月,伊朗电信和信息技术部(Ministry of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下属的伊朗国家电信公司
(Telecommunication Company of Iran, TCI)在德黑兰证交所挂牌上市,并以78亿美元
的总市值成为伊朗最大的上市公司。目前,伊朗正积极引进外国技术,对本国电信网络进行
改造。
旅游及酒店业
伊朗具有5000年以上的文明史,历史遗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据伊朗媒体报道,除
大量的自然景观外,伊朗有数万处历史、文化景观,登记在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多达4000
多个。伊旅游业客源主要来自欧洲和东南亚。伊朗旅游业从业人数占总人口的1.8%,2010
年,伊朗入境游客总量超过280万人次。
金融服务业
伊朗的银行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全部收归国有,但继承了原中央银行的所有外债。1981
年2月中央银行取消了原伊朗银行体制的利率制度,逐渐建立了符合伊斯兰教义原则的新银
行体制。新体制运行以后,逐步偿还以前的外债,在稳定货币、控制货币发行量、抑制通货
膨胀、发展金融市场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伊朗的战后重建提供了资金保障。伊朗银行由中
央银行和属下的10家主要商业银行组成。从2000年开始,伊朗政府批准可以成立私人银行,
目的是加强银行间的竞争,提高银行效益,打破国家垄断。同时,伊朗一部分现有的国有银
行也将逐步实现私有化。
外贸
近年,伊对外贸易发展势头良好,年进出口总额稳步增长。截止2008财年第三季度,
伊朗进出口贸易总额1623亿美元,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其中,出口951亿美元,进口672
亿美元,顺差279亿美元。2008财年,伊非石油产品出口(包括凝析油)共181.46亿美元,
进口558.49亿美元。
伊主要出口产品有金属矿石、皮革、地毯、水果、干果及鱼子酱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粮
油食品、药品、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牲畜、化工原料、饮料及烟草等。主要贸易伙伴是欧
盟及东亚国家,包括日本、德国、中国、阿联酋、韩国等。
2008年,伊与欧盟贸易总额为254亿欧元,同比增长6%,其中伊出口141亿欧元,自
欧盟进口113亿欧元。伊主要从欧盟进口工业产品、机械设备,向欧盟出口主要是石油。
伊朗实行国家福利补贴政策,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年均补贴额高达7万亿里亚尔,其中
用于进口食用油和大豆饼的补贴超过10亿美元。2010年1月,伊议会批准了政府提交的有
针对性补贴方案,允许在未来5年内逐步取消对汽油、天然气、电、大米、小麦、食用油、
牛奶、糖以及邮政、航空、铁路等16种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直接补贴,成立有针对性补贴组
织,将取消直接补贴后结余的至少50%资金(约100亿至200亿美元)用于向民众直接发放
现金补贴,剩余部分用于加强社会保障、改善医疗服务、解决青年人住房和就业等支出。
外国投资
针对伊朗的外国投资很少,1994年1月设立经济特区,至2000年12月,吸引外资现
金总额为49.8亿美元。2002年8月,议会通过了“吸引和保护外国投资法”草案总则。2003
年吸引外资20亿美元,主要投资源为德国、沙特、土耳其、日本、荷兰和法国。截至2003
年底,伊对外直接投资达68亿美元,占世界的0.24%;其中,2001至2003年分别为28亿、
13亿和14.86亿美元。2004年,吸引外资21亿美元,其中19.56亿美元是工矿项目。据统
计,2007年,伊朗吸引外资达到创记录的102亿美元;2008年3月至10月,伊共在485
个项目上吸引外资346亿美元,其中工业项目投资比重最大,占总投资额的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