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_工程地面应用系统

合集下载

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 — —风云三号

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 — —风云三号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应用系统一期工程项目资助 ( 发改农经 [ ] 。 2 0 0 5 2 2 6 7 号文件 ) 资助课题 : 作者简介 : 杨军 , 主要从事卫星工程和卫星气象学研究 。E : m a i l J u n a n m a . o v . c n @c y g g
5 0 2 ( ) 犃 犮 狋 犪犕 犲 狋 犲 狅 狉 狅 犾 狅 犻 犮 犪犛 犻 狀 犻 犮 犪 气象学报 2 0 0 9, 6 7 4 犵国 发 射 了 自 行 设 计 和 研 制 的第 1 颗气象卫星 — — —F Y 1 A。 该星为太阳同 步 轨 道, 也叫极地轨道卫星 , 装载一 台可 见 光 和 红 外 共 5 个光 谱 通 道 的 扫 描 辐 射 计 。 直 到 2 0 0 2年中国共发 射 4 颗太阳同步轨 道 气 象 卫 星 , 其中后两颗业务气 / / 象卫 星 F Y 1 C D较F Y 1 A B 两星在仪器探测能 光谱通道数量由5增加到1 力方面有重要 改 进 , 0, 其中有 3 个为红外 通 道 , 使监测云和地表的能力大 大增强 。 这两颗星的实际运行时间均超过了其设计 寿命 , 在中国的气象 、 气候 、 环境 , 尤其是在由气象衍 产生了很 生的自然灾害监测 方 面 发 挥 了 重 要 作 用 , 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 , ) 。 F a n e ta l 2 0 0 4 g 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 2 0 0 8年 5 月 2 7 日, 在 山 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 系列首发星 F Y 3 A 发射 。 该 星 携 带 1 其 中 9 台 为 初 次 上 星。 1 台 仪 器, 仪器探测波段覆 盖 紫 外 、 可 见 光、 红 外 和 微 波, 最大 可为数值天气预 特点是具有全天候 大 气 探 测 能 力 , 报 提 供 初 始 场 资 料, 在环境监测方面具有可达 中国气象 2 5 0m 分辨率的 可 见 光 和 红 外 波 段 资 料 ( ① 局研制 任 务 书 , 。 由 于 探 测 资 料 数 据 量 大, 2 0 0 4) 传输信道多 , 同时要求高时效获取 , 因此 , F Y 3 地面 应用系统是一个全新设计和建设的系统 。 2 0 0 8 年6 月3 0 日至 1 0 月3 1 日对 F Y 3 A 的功 能和性能进行了在 轨 全 面 测 试 , 分析评估其与设计 为后续星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 更 指标的满足程度 ,

风云三号02批气象卫星工程地面应用系统

风云三号02批气象卫星工程地面应用系统

风云三号02批气象卫星工程地面应用系统D星支撑平台存储设备采购项目采购需求(货物类)一、项目介绍(一)业务需求风云三号(02)批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计算机及网络系统(风云三号 Computer & Network System简称CNS,后同)是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工程的主要功能系统之一,具有两大方面的职能:第一,CNS是承载应用系统运行的基本支撑平台,负责为卫星资料接收、传输、处理、存档和分发等环节提供系统资源与运行环境,为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提供必须的计算、网络、存储、数据库服务和系统软件等资源,并负责全系统软硬件的协调部署和配置;第二,CNS又是一个功能系统,负责各个地面站的资料传输,资料处理与服务中心资料汇集、业务作业调度、产品分发等功能的业务软件设计,并负责预处理和产品生成业务软件的接口符合性测试,最终将其集成一个能够稳定自动运行的业务系统。

风云三号(02)批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CNS基本支撑平台部分的初步设计原则是以数据接收系统、运行控制系统、资料预处理系统、产品生成系统、产品质量检验系统、数据存档和服务系统、监测分析服务系统、应用示范系统和仿真与技术支持系统等功能系统的需求为依据,在跟踪计算机、存储和网络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国内外类似系统,设计高性能、稳定可靠具备可扩展能力的极轨气象卫星IT支撑系统。

风云三号(02)批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CNS系统IT支撑平台的建设,务必确保能够提供业务系统所需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性能、容量等需求。

本标段设备采购按照《风云三号02批气象卫星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工程初步设计》执行,详见《风云三号02批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工程初步设计》(投资概算分册)“7硬件及系统软件购置费”。

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进度安排,本次需要采购的主要产品包括在线存储及配套设备,详细内容如下:(1) 数据存档和服务系统硬件设备及软件•数据库存储虚拟化引擎2套•存档管理高性能磁盘阵列系统2套•数据存档管理磁盘阵列 2套•历史数据再处理阵列 2套•仿真与测试数据内网服务盘阵 2套•SAN导向器 2套•SAN交换机 4套(2) 计算机与网络系统硬件设备及软件•D星实时业务高性能磁盘阵列系统 2套•D星产品和业务监视缓存磁盘阵列2套•SAN存储管理软件 1套(3) 仿真与技术支持系统硬件设备及软件•仿真系统磁盘阵列 1套•同化磁盘阵列 1套•SAN交换机 2套•移动硬盘 200块(4) 监测分析服务系统硬件设备及软件•空间天气在线存储磁盘阵列 1套•NAS网关 2套•存储交换机 4套(5) 产品质量检验研制系统硬件设备及软件•质检等业务存储和内网服务磁盘阵列 2套按照初步设计和业界产品现状,上述业务需求设备归类如下:(二)技术需求本标段设备配置和指标要求详见“第四部分产品清单及指标要求”。

风云如画 气象万千——访风云三号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鹏

风云如画 气象万千——访风云三号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鹏

才幸运地迎来了飞速发展 的新 时代 。
始 ,南方众 多省市遭遇 了大规 模雨雪冰
冻 灾 害 :卫 星 发 射 前 夕 ,四 川 又 遇 到 8
风云直上展万千气象
级 强 震 侵 袭 8 8 .全 球 瞩 目的 奥 运 月 日
2 0 年 5 2 日上 午 1 时 ,长 征 四 会也将 在首都北京隆重开幕 。这一切 08 月 7 1 Y 3 号 火 箭 在 山西 太 原 卫 星 发 射 中心 又 一 次 使 得 F 一 A的发 射 承 载 了 更 多 的期 待 与
之年 。4 年春秋 .我国气象卫星遥感应 O
用 取 得 了 举世 瞩 目的 成 就 。 张 鹏 讲 到 . 正 是 在 前 人 工 作 的 基础 上 ,他 们 这 辈 人
空不 动 ,可 对地 球 表 面三 分之 一 的 固 定 区域 进 行 高 时 次 重 复 观 测 。 2 0 年 是 大 悲 大 喜 的 一 年 。 新 年 伊 08
梦 想 。 它 的 首 要 任 务 是 为 天 气 预 报 ,特 超过 了美国当前最好的光谱成像仪器的水
( 京 、广 ' 、 乌 鲁 木 齐 、佳 木 斯 )和 北 J t 、 1
别是 为 中 期 数值 天 气 预 报 提 供 全 球 的 大 平 。”谈 到 这些 先进 的技 术 .张 鹏颇 为我 国 外 地 面 站 ( 典 基 律 纳 )的 建 设 和 卫 瑞 气 温 、 湿廓 线 以 及 云 、地 表 辐 射 等 气 象 国 的工业 研制 能力而 自豪 。 星 资 料 接 收 和 汇 集任 务 ,同 时 还 需 要 在
用系 统 副 总 设 计 师 张鹏
成 功发 射。这一次踏上宇 宙之旅的 ,是 我 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 的首 发星一 风

这十年,民用卫星技术新第一

这十年,民用卫星技术新第一

这十年,民用卫星技术新第一●8年16星,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完成,多项技术具备“中国特色”●资源三号卫星实现了我国民用高分辨率测绘卫星领域零的突破●海洋二号卫星实现了我国卫星遥感能力水平的巨大提升,推动了我国卫星研制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十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百余颗中国制造的卫星被送上太空,在蔚蓝的地球周围织成了一张庞大的“中国网”。

如今,我国卫星领域已形成导航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通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等系列化卫星体系,其作用早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能帮助人们引路报时、搜索矿藏、观测气象、预警灾害、通讯广播……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卫星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卫星在技术上更是不断创造“新第一”,一次次将我国航天技术推上新的高峰。

北斗区域系统开创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新第一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长征三号丙火箭的有力托举下呼啸升空。

随着它在太空棋盘上的最后落定,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全部完成,百姓离北斗导航时代越来越近。

1994年,我国正式拉开了北斗导航系统建设的大幕。

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北斗试验卫星01、02星先后发射,创造性地利用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实现了区域导航定位。

2003年12月15日,北斗卫星导航定位试验系统正式开通运行,成为继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之后,全球第三个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实现了我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从无到有的突破。

与此同时,我国也已开始了新一代北斗导航系统的研制。

2004年,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正式立项,各项工作全面启动。

从此时到2007年发射第一颗试验星,该系统用了三年时间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创造了航天领域研制管理上的多个“第一”,率先设计并开发了接口数据单管理系统,开创了“集同设计”的先河,第一个提出了“风险分析”的概念……至今年10月25日,北斗区域导航系统已完成了所有卫星发射任务,形成了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精度可达10米以内。

风云气象卫星的地面应用系统

风云气象卫星的地面应用系统

风云气象卫星的地面应用系统
许健民;钮寅生;董超华;张文健;杨军
【期刊名称】《中国工程科学》
【年(卷),期】2006(008)011
【摘要】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自己的气象卫星计划,经过30多年的工作,已经建立起风云1号极轨和风云2号静止两个系列的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是风云气象卫星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地面应用系统的规划工作、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业务运行成功率的提高等三个方面做了回顾;风云气象卫星已成为我国现代化气象业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世界气象组织正式列为世界天气监视网全球观测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气象卫星获取的大气和地表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农业等多个国民经济领域;讨论了风云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成功的经验.
【总页数】7页(P13-18,24)
【作者】许健民;钮寅生;董超华;张文健;杨军
【作者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14.4;V556
【相关文献】
1.系统工程方法在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J], 董超华;杨忠东;施进明;张鹏
2.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工程地面应用系统 [J], 卢乃锰;董超华;杨忠东;施进明;张鹏
3.“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完成验收 [J],
4.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通过验收 [J], 航讯
5.“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的地面应用系统 [J], 朱广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系统工程方法在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系统工程方法在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卫 星基 础之 上有 大幅提 升 ] 。 2 ) 对 目标 物 观测 的时 问分 辩 能 力 应 高 于 目标
洲相当 , 代表 目前国际气象卫星地面系统 的最 高水 平 ] 。该地面应用系统首次利பைடு நூலகம் 国内外 5 个接收站
组 网, 实 现 了上 下午 卫 星全 球 数据 的 高 时效 获 取和 地 理 定位 、 辐 射 定标 以及 大气 温度 、 湿度 、 臭 氧 和辐
风 云 三号 卫 星 ( F Y _ 3 ) 是 我 国新 一 代 极 轨 气 象 卫星系列 , 规划发射 6 颗卫星 , 其 中前两颗 ( F Y _ - 3 A/ B) 已分别于 2 0 0 8 年5 月和2 0 1 0 年 1 1 月 发射 人 轨 , 至 今 在 轨 运行 状 态 良好 。新 一 代 卫 星 和 风 云 一 号 卫 星( F Y _ 1 ) 系列 相 比 , 观 测 能 力 大 幅 提 升 ] : 观 测 光
和 大 气 状 态 观察 得 更 加 仔 细 ; 实 现 了红 外 、 微 波 协 同工 作 的全球 全天候 大气 探测 能力 。
卫 星观 测 能力 是 应 用 的基 础 , 应用 好 卫 星观 测
2 F Y一 3卫星 气 象 应 用 需 求 和 观 测 能 力设 计
2 . 1 气象应 用 需求分 析 观测 是 天气 预 报 的基 础 , 也 是 监测 气 候变 化 和 预 测气 候 的关 键 。气 象 应 用对 F Y - 3 卫 星 的基 本 观
数据离不开地面系统的支持 ] 。气象卫星工程具有 系统工程的基本 特点 , 即工程的整体性 、 层次性和 关联性 。依靠 自主力 量设计与建设的我国F Y - 3
卫 星 地 面 应 用 系 统 的规 模 和复 杂 程 度 与 美 国和 欧

风云三号系列卫星参数介绍和搭载仪器介绍精选全文

风云三号系列卫星参数介绍和搭载仪器介绍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风云三号卫星轨道参数表FY3上搭载的仪器:光学成像仪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RR)VIRR有10个光谱通道,星下点空间分辨率是1.1km,刈幅为2800km,可以每日昼夜实现无缝隙覆盖全球观测各一次。

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MERSI是VIRR的升级换代仪器,拥有20个可见至热红外通道。

MERSI的刈幅与VIRR相同,但它有5个空间分辨率高达250m的光谱通道,其他15个通道星下点空间分辨率为1km。

MERSI将风云气象卫星的宽刈幅光学成像的分辨率从千米级提高到了百米级。

MERSI每日可以提供一幅全球无缝隙覆盖的250m分辨率真彩色三通道RGB合成图像。

微波成像仪微波成像仪(MWRI)有水平和垂直两种极化方式的5个微波频点,因此共有10个探测通道。

MWRI是一台圆锥扫描的微波辐射计,仪器的空间分辨率在高频的89GHz约为15km,在低频的10GHz约为85km,刈幅是1400km。

MWRI的5个工作频点中89GHz通道对降水散射信号非常敏感,主要用于获取地面降水信息;23.8GHz为水汽吸收通道,与其他频点观测亮温配合能够反演全球大气和降水信息;18.7GHz和36.5GHz通道针对冰雪微波辐射特征设置,利用这两个频点接收的微波辐射亮温能够定量获取地表雪盖、雪深和雪水当量信息;36.5GHz还能够用于全球陆表温度的反演;10.65GHz通道具有穿透云雨大气的能力,并且对地表粗糙度和介电常数比较敏感,主要用于全天候获取全球海表温度、风速、土壤水分含量等地球物理参数。

大气探测仪器红外分光计(IRAS)IRAS是一台具有26个探测通道的红外辐射计,波长设计在15μm CO2吸收带、6.7μm水汽吸收带和4.3μmCO2吸收带,用来探测晴空大气的温度和湿度廓线。

IRAS采用跨轨扫描,刈幅2250km,星下点空间分辨率17km。

微波温度计(MWTS)MWTS是一台4通道的微波辐射计,跨轨扫描刈幅为2200km,星下点空间分辨率约为70km。

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工程地面应用系统

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工程地面应用系统

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卢乃锰;董超华;杨忠东;施进明;张鹏【摘要】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实现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遥感的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系列,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在亚洲的重要业务卫星,为提高我国气象卫星在世界气象组织卫星观测系统中的地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世界气象组织已将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纳入世界气象卫星全球观测业务序列.依靠我国自主力量设计与建设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地面应用系统首次利用海内外接收站网实现了上、下午星全球资料的高时效获取,首次利用国产卫星实现了大气三维探测,实现了臭氧和辐射收支等探测的高精度处理,突破了卫星资料定量反演、数值预报同化应用以及气候应用等核心技术.%FY-3 is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Chinese poplar orbiting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with the capability of multi-spectral, three-dimensional and quantitatively global observation.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pace observation component of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FY-3 satellites are playing key role in weather forecast, climate analysi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disaster monitoring etc. The FY-3 ground segment has the capacity of global data acquisition in short latency. After data pre-processing and product generation, FY-3 data and products provide comprehensive service in the field of atmospheric sounding, ozone and radiation budget monitoring, data assimilation, climate application.【期刊名称】《中国工程科学》【年(卷),期】2012(014)009【总页数】10页(P10-19)【关键词】风云三号;多光谱;三维;定量遥感【作者】卢乃锰;董超华;杨忠东;施进明;张鹏【作者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14.41 前言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的发展始于1990年,国家气象局向国家航天领导小组呈送了“关于将风云三号列入国家航天计划的请示”,明确提出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系列的发展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数 据处 理与服 务 中 心 (见 图 2),整 个地 面 系 统由 数据 接收 分系统 ( DAS) 、运 行控 制分系 统( OCS ) 、数 据预 处理 分系 统 ( DPPS) 、产 品 生 成 分 系 统 ( PGS ) 、 产品 质量 检验 分系 统 ( QCS) 、 计 算 机 与网 络 分 系统
1 前言
风云 三号气 象卫 星的发 展始 于 1990 年,国 家气 象局 向国 家航天 领 导小 组 呈送 了 “关 于 将风 云 三号 列入 国家 航 天 计 划 的 请 示” ,明 确 提 出 新 一 代极 轨 气象 卫星 风 云 三 号 系 列 的 发 展 规 划。 1999 年国 务 院批 准 我 国 新 一 代 气 象 卫 星 及 其 应 用 发 展 计 划 。 2 000 年 国务 院批 准了 风云 三号 气象 卫星 立项 ( 国办 2 211 号) ,风云 三号地 面应 用系统 建设 启动 。
2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的概述
风云三 号 气 象 卫 星 是 实 现 全 球、全 天 候、多 光 谱、三 维、定 量 遥 感 的 我 国 第 二 代 极 轨 气 象 卫 星 系 列。 2008 年 5 月 27 日 , 风 云 三 号 首 发 星———风 云 三号 A 星 发 射 成 功。 2010 年 11 月 5 日, 第 二颗 卫 星风 云三号 B 星 也 发射 升 空。 风 云 三 号 A /B 星 携 带了 1 1 台遥 感仪 器,除可 见光 红外 扫描辐 射计 和空 间环 境监测 器是 继承 性 仪 器 外,其余 均 为 新 研制 开
图 2 中 用圆圈 表示 各个 地面站 的实 时资料 接收 覆盖 范围,虚 线 表 示 卫 星 降 轨 (即 卫 星 由 北 向 南 跨 越赤 道) 观 测的轨 道,实 线表 示 卫 星升 轨 ( 即 卫 星由 南向 北跨越 赤道 )观测 的轨道 。
2012 年第 14 卷第 9 期 11
图 2 风云三号卫星国内外接收站布局及 高时效接收卫星轨道数据示意图
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 风云三号) 工程地面应用系统
卢乃锰, 董超华, 杨忠东, 施进明, 张 鹏
(国 家 卫 星 气 象 中 心,北 京 100081)
[ 摘要]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实现全球、全天候、多 光谱、三维、定量遥感 的我国第 二代极轨 气象卫星 系列, 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在亚洲的重要业务卫星,为提 高我国气 象卫星在 世界气象 组织卫星 观测系统 中的地位 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世界气象组织已将 风云三号 气象卫星 纳入世界 气象卫星 全球观测 业务序列。 依 靠我国 自主力量设计与建设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 风云三号 地面应用 系统首次 利用海内 外接收站 网实现了 上、下 午星全球资料的高时效获取,首次利用国产卫星实现了大气三维探测,实现了 臭氧和辐射收 支等探测的高精 度处理,突破了卫星资料定量反演、数值预报同化应用以及气候应用等核心技术。 [ 关键词] 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三号;多光谱;三维;定量遥感 [ 中图分类号] P414.4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1742(2012)09 -0010 -10
风云三 号数 据预处 理分 系统根 据卫 星轨道 和姿
态参 数以及 星上 遥测 数 据,结 合 各个 载 荷 的 定标 参 数完 成对不 同谱 段、不同 扫 描 方 式遥 感 载 荷 数据 的 定标 和定位 处理 。 在 此 基 础 上,产品 生 成 分 系统 处 理,生 成覆 盖中国 和全 球区域 的各 类遥感 产品 ,及时 向各 级用户 提供 多层次 、多级 别的 高时效 、高精 度图 像和 定量产 品。
地面 应用系 统实 现了完 全自 动化 运行调 度。 在 数据 处理 与服务 中 心,业 务调 度 系 统 根据 接 收 时间 表,每天制 订出 产 品处 理 的 计 划流 程 。 一 旦 接 收到 各地 面站 的原始 资 料,调 度系 统 立 即 启动 数 据 质量 优选 、解码 处理 和预处 理流 程,高 时效 地生产 1 级产 品。 在 1 级产品 的 基础 上 ,调 度 系 统 根据 计 算 机系 统的 负载 情况和 预 定的 处 理 控 制关 系 ,并 行 调 度各
( CNS) 、 数据 存 档与 服 务 分 系统 ( ARSS ) 、 监测 分 析 服务 分系 统 ( MAS ) 、 应 用 示 范 分 系 统 ( UDS ) 、 仿 真 与技 术支 持 分 系 统 ( STSS ) 共 10 个 技 术 分 系 统 组 成。 风云三 号卫 星地面 应用 系统组 成见 图 3。
第二 代 极轨 气 象卫 星 共 计划 发 射 6 颗,其 中目 前在 轨运 行的 0 1 批两 颗星 ( FY-3 A /3B) 为试 验应 用 卫星 ;未来 将 要 发 射 的 02 批 4 颗 星 ( FY-3 C /D /E / F) 为业 务 应 用 卫 星 , 预 计 使 用 到 2022 年。 考 虑 到 0 2 批是 业务应 用星 以及 01 批 两 颗星 的 实际 应 用情 况,02 批 安排 上、下 午双 星运 行, 增 加观 测 频 次。 对 主要 应用 于气象 业 务 的 仪器 ,上 、 下午 星 上 均安 装 , 对其 他应 用目的 的仪 器则分 别安 装在 上午或 下午 卫 星上 。 对 个别仪 器 则适 当 增 加 光谱 通 道,微 波 温度 计由 01 批的 4 个 通道 增 加到 13 个, 以 提高 垂 直探 测分 辨率 ,微 波 湿 度 计 由 01 批 的 5 个 通 道 增 加 到 1 5 个,以 增加 水汽探 测能 力。 地 球辐 射 探测 仪 增加 了长 波红 外通 道,以提 高 辐 射 收支 计 算 精 度。 个别 仪器 在 02 批中逐 步实 现更新 换代 ,干涉 式红 外大气 探测 仪器 将取代 红外 分光计 ,以 提高垂 直探 测能力 。 中分 辨率 光 谱 成 像 仪 由 01 批 的 20 个 通 道 增 加 到
风云三 号气 象卫星 地面 应用系 统承 担着对 风云 三号 卫星及 国外 同类卫 星的 数据接 收、处 理、产 品生 成、资 料存 档分发 与应 用,以 及卫星 长期 业务运 行管 理的 任务。 系统 功 能完 整 、技 术 先 进、 响应 快 速 、运 行可 靠,其 规模和 复杂 程度与 美国 和欧洲 相当 ,代表 着国 际气象 卫星 地面系 统的 最高水 平。 风云三 号气 象卫 星地面 应用 系统 具 备 了 为天 气 预 报,特 别是 数 值天 气预报 提供 全球范 围气 象参数 、监测 全球 天气 、 气候、 自然灾 害和 生 态 环境 的 变 化、 监 测全 球 冰 、雪 覆盖 和臭氧 分布 的能力 。 风 云三号 气象 卫星地 面应 用系 统工作 流程 示意见 图 1。
风云 三号气 象卫 星地面 系统 分 01 和 02 批 两批 次建 设,2005 年 11 月 ,枟 风云 三 号气 象 卫星 01 批应 用系 统一 期工程 可 行性 研 究报 告 枠获 得 了国 家 发改 委和 财政 部的 批准 。 一期 工 程 主 要完 成 数 据接 收 、 运行 控制 、资料 预处 理 、计 算 机 与网 络 、仿 真 与 技术 支持 等技 术系统 的 主线 业 务 工 程建 设 任 务;完 成主 要地 面站 的征地 和 建设 ;完成 基 本 业 务产 品 软 件研 制开 发和 相应产 品 的质 量 检 验 工作 ;完成 气 象 主线 业务 监测 服务软 件 和部 分 示 范 软件 研 制 开 发;完成 数据 存档 和服务 系 统建 设 ;完 成 二 级 区域 站 和 用户 站及 少量 示范站 建设 。 二期 工程 主要 任务包 括完 善
Fig.2 Layout of FY-3 ground stations with the indication of HRPT receiving range
图 3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组成 Fig.3 Components of FY-3 ground segment
3 .2 作业 调度控 制 地面应用系 统的 运行 控制 系统 每天 定时 生成 运
仪器 各类 2 级产品 的生 产流 程,定 时调度 日、候 、旬、 月 3 级 产品 的生 产 流 程。 通 过上 述 流 程,按 时效 要 求自 动处理 出各 类遥感 产品 。
为提高 时效 ,业 务调 度 系 统 针对 不 同 数 据特 点 制订 不同的 数据 处理流 程和 策略。 中分 辨光谱 成像 仪和 扫描辐 射计 两个仪 器的 数据 按 5 min 切 割 成数 据段 ,采用 多个 5 min 数 据段 并行 处理 的方 式, 使之 在卫 星过境 10 min 之 内 完 成 中 国 区 域 的 1 级 中 间 产品 处理,15 min 后 生 成 相 应 的 反 演 产 品, 经 过 质 量检 查提供 分发 服务 。 全球 范围 250 m 高分辨 率的 产品 按经纬 度切 割 成 10 °×1 0 °的分 区 产 品 ,降 低 了单 个数据 文件 的容量 。 3 .3 数据预 处理 与产品 生成
26 个,以 取代可 见光 红外 扫描 辐 射计 。 除 具 备 臭氧 总量 和垂直 探测 能 力 外,还 可探 测 微 量 气体 。 增 加 风场 测 量雷 达 、GPS /MET 掩 星 探 测 仪、 近 红外 高 光 谱温 室气体 监测 仪以获 取海 面风场 和大 气成分 。
3 风云三号地面应用系统
[ 收 稿 日期 ] 2012 -06 -25 [ 作 者 简介 ] 卢 乃 锰 (1963 — ),男 ,北 京 市 人 ,研 究 员 ,研 究 方 向 为 卫 星 气 象 和气 象 卫 星 ;E -ma il:lunm @ cma .go v.c n
10 中国工程科学
发。 风云 三号 A /B 星 的发 射与 应用 ,标 志着 中 国气 象卫 星及 应用步 入了 一个崭 新的 历史 阶段 [1 ~3] 。
行作业时间 表,自动发往计算机与 网络系 统的业务 调 度系统和国 内外 卫星 地面 站。 各 站按 时间 表 接收 获 取 FY-3 卫星资料,国内 站将接收 到的 CCSDS 数据 包 按虚拟通 道( VCID1 ~VCID5) 分离, 国外 站按 卫星 信 道( HRPT、DPT、MPT) 分别通 过广 域网链 路送 到 CNS 系统。 CNS 系统自动启动 作业调度流程, 首先对各 站 资料进行去 重复处理和质量控 制,然后启 动预处理 和 产品生成系 统进行数据预处理 ,生 成各类定量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