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三号卫星有效载荷及数据产品介绍
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 — —风云三号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应用系统一期工程项目资助 ( 发改农经 [ ] 。 2 0 0 5 2 2 6 7 号文件 ) 资助课题 : 作者简介 : 杨军 , 主要从事卫星工程和卫星气象学研究 。E : m a i l J u n a n m a . o v . c n @c y g g
5 0 2 ( ) 犃 犮 狋 犪犕 犲 狋 犲 狅 狉 狅 犾 狅 犻 犮 犪犛 犻 狀 犻 犮 犪 气象学报 2 0 0 9, 6 7 4 犵国 发 射 了 自 行 设 计 和 研 制 的第 1 颗气象卫星 — — —F Y 1 A。 该星为太阳同 步 轨 道, 也叫极地轨道卫星 , 装载一 台可 见 光 和 红 外 共 5 个光 谱 通 道 的 扫 描 辐 射 计 。 直 到 2 0 0 2年中国共发 射 4 颗太阳同步轨 道 气 象 卫 星 , 其中后两颗业务气 / / 象卫 星 F Y 1 C D较F Y 1 A B 两星在仪器探测能 光谱通道数量由5增加到1 力方面有重要 改 进 , 0, 其中有 3 个为红外 通 道 , 使监测云和地表的能力大 大增强 。 这两颗星的实际运行时间均超过了其设计 寿命 , 在中国的气象 、 气候 、 环境 , 尤其是在由气象衍 产生了很 生的自然灾害监测 方 面 发 挥 了 重 要 作 用 , 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 , ) 。 F a n e ta l 2 0 0 4 g 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 2 0 0 8年 5 月 2 7 日, 在 山 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 系列首发星 F Y 3 A 发射 。 该 星 携 带 1 其 中 9 台 为 初 次 上 星。 1 台 仪 器, 仪器探测波段覆 盖 紫 外 、 可 见 光、 红 外 和 微 波, 最大 可为数值天气预 特点是具有全天候 大 气 探 测 能 力 , 报 提 供 初 始 场 资 料, 在环境监测方面具有可达 中国气象 2 5 0m 分辨率的 可 见 光 和 红 外 波 段 资 料 ( ① 局研制 任 务 书 , 。 由 于 探 测 资 料 数 据 量 大, 2 0 0 4) 传输信道多 , 同时要求高时效获取 , 因此 , F Y 3 地面 应用系统是一个全新设计和建设的系统 。 2 0 0 8 年6 月3 0 日至 1 0 月3 1 日对 F Y 3 A 的功 能和性能进行了在 轨 全 面 测 试 , 分析评估其与设计 为后续星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 更 指标的满足程度 ,
风云卫星数据和产品应用手册讲解

风云卫星数据和产品应用手册第1章概述1.1 FY-3A卫星概况风云三号A气象卫星(简称FY-3A)是我国的第二代太阳同步极轨气象卫星。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将实现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对地观测。
风云三号星发射总质量为2450kg,发射尺寸:4.38m×2m×2m,卫星长期功耗1130W。
卫星本体由服务舱、推进舱与有效载荷舱组成。
服务舱采用中心承力筒和隔板结构,主要安装电源、测控、数管及姿轨控分系统的部件和设备、推进舱采用中心承筒和隔板结构,主要安装推进系统设备以及蓄电池组和放电调节器。
有效载荷舱隔板和构架结构,主要安装探测仪器的探测头部,舱内主要安装探测仪器的电子设备等。
风云三号A卫星有十一台遥感探测仪器。
遥感数据通过两个实时传输信道(HRPT和MPT)和一个延时传输信道(DPT)进行传输。
风云三号A卫星设计寿命为3年。
1.2 主要技术指标1.2.1 卫星轨道⑴轨道类型: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⑵轨道标称高度:831公里⑶轨道倾角:98.81°⑷入轨精度:半长轴偏差: |Δa|≤5公里轨道倾角偏差:|Δi|≤0.1°轨道偏心率≤0.003⑸标称轨道回归周期为5.79天⑹轨道保持偏心率:≤0.00013⑺交点地方时漂移:2年小于15分钟⑻卫星发射窗口:降交点地方时10:051.2.2 卫星姿态⑴姿态稳定方式:三轴稳定⑵三轴指向精度:≤0.3°⑶三轴测量精度:≤0.05°⑷三轴姿态稳定度:≤4×10-3 °/s1.2.3 太阳帆板对日定向跟踪1.2.4 星上记时⑴记时方式:J2000日计数和日毫秒计数⑵记时单位:1毫秒⑶时间精度(星地总精度):小于20毫秒1.2.5 遥感探测仪器性能指标1.2.5.1 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RR)(1)通道数、各通道波段范围、灵敏度见表1-1。
(2)空间分辨率:星下点分辨率1.1Km(3)扫描范围:±55.4°(4)扫描器转速:6线/秒(5)每条扫描线采样点数:2048(6)MTF≥0.3(7)通道配准:飞行方向/扫描方向星下点配准精度<0.5个像元(8)扫描抖动:<0.8个IFOV(9)通道信号衰减:<15%/2年(10)量化等级:10比特(11)定标精度:可见光和近红外通道:CH1、2、7、8、9 7%(反射率)CH6、10 10%(反射率)红外通道:1k(270k)。
FY-3卫星DVB-S广播分发资料数据格式

FY-3卫星DVB-S广播分发资料数据格式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2008年12月前言为充分发挥FY-3A卫星的作用与应用效益,按照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要求,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将FY-3A卫星资料发送到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并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通过DVB-S广播系统对全国气象部门广播分发FY-3A卫星资料。
由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每天提供给FY-3A卫星资料的广播总量为4GB,不能满足FY-3A卫星资料的广播总量要求,因此,根据DVB-S数据广播目前实际分发能力,在原分发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提出FY-3A星第一阶段产品分发方式。
具体方式如下:(1)DVB-S广播分发资料为中国及周边地区高时效一级产品(2)数据包括:VIRR HRPT L1数据、MERSI MPT L1数据(250M)、MERSI MPT L1数据(1公里)、MWTS HRPT L1数据、MWHS HRPT L1数据。
(3)每天仅传送(2)中仪器(即卫星直接广播的HRPT数据)白天(降轨)数据资料。
(4)原则为每弧段数据接收完毕后即时处理,即时发送。
(5)每天总数据量控制在4GB以下。
具体优先级如下:每日VIRR、MWTS、MWHS仪器数据保证分发;其余传输余量用于尽可能多地传送MERSI的1公里和250M分辨率5分钟块的数据;如当天数据未能广播完,递延到次日发送,直到把一日全国数据全部传输完毕后,再发送新一天的数据。
按照新的广播分发技术方案,特制定第一阶段广播分发资料的数据格式。
随着资料的增加,继续修改增加本数据格式。
联系方式: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数据服务室咸迪68409978Xiandi@孙安来68407408Sunal@编者第1章概述51.1 FY-3A卫星简况51.2主要技术指标51.2.1卫星轨道51.2.2卫星姿态51.2.3太阳帆板对日定向跟踪61.2.4星上记时61.2.5遥感探测仪器6第2章术语和缩略语9第3章HDF说明133.1 HDF简介133.2 HDF库介绍133.3 HDF的6种基本数据类型133.4 HDF文件的3层交互15第4章FY-3卫星数据HDF格式规范174.1 FY-3卫星数据文件中使用的HDF对象174.1.1文件(全局)属性174.1.2科学数据集(SDS)174.1.3虚拟数据(Vdata)18第5章FY-31级数据格式说明205.1 FY-3A扫描辐射计L1级数据格式说明205.1.1 FY3A扫描辐射计L1数据205.1.1.1 数据简况205.1.1.2 数据基本信息205.1.2 L1数据规格215.1.2.1 结构特性215.2 FY-3A扫描辐射计L1级(OBC)数据格式说明295.2.1 FY3A扫描辐射计L1 OBC数据305.2.1.1 数据简况305.2.1.2 数据基本信息305.2.2 L1 OBC数据规格305.2.2.1 结构特性305.3 FY-3A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L1级数据信息格式说明(250M)425.3.1 FY-3A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L1数据(250m)425.3.1.1 数据简况425.3.1.2 数据基本信息435.3.2 L1数据规格435.3.2.1 结构特性435.4 FY-3A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L1级数据信息格式说明(1000M)485.4.1 FY-3A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L1数据(1000m)485.4.1.1 数据简况485.4.1.2 数据基本信息485.4.2 L1级数据规格495.4.2.1 结构特性495.5 FY-3A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L1级数据信息格式说明(OBC)575.5.1 FY-3A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L1数据(OBC)575.5.1.1 数据简况575.5.1.2 数据基本信息575.5.2 L1数据规格585.5.2.1 结构特性585.6 FY-3A微波温度计L1级数据信息格式说明665.6.1 FY-3A微波温度计L1级数据665.6.1.1 数据简况665.6.1.2 数据基本信息675.6.2 L1级数据规格675.6.2.1 结构特性675.7 FY-3A微波湿度计L1级数据信息格式说明825.7.1 FY-3A微波湿度计L1数据825.7.1.1 数据简况825.7.1.2 数据基本信息825.7.2 L1数据规格835.7.2.1 结构特性83第1章概述1.1 FY-3A卫星简况风云三号A气象卫星(简称FY-3A)是我国的第二代太阳同步极轨气象卫星。
风云三modis参数对比

风云三号(FY-3A)参数卫星轨道: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836.4千米倾角:98.753度周期:101.496分发射时间:2008.5.27,中国太原装载的仪器(共11台):10通道扫描辐射计20通道红外分光计20通道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臭氧垂直探测仪臭氧总量探测仪太阳辐照度监测仪4通道微波温度探测辐射计5通道微波湿度计微波成像仪地球辐射探测仪各仪器参数(摘自/newsite/NSMC/Channels/100097.html)MODISMODIS是当前世界上新一代“图谱合一”的光学遥感仪器,有36个离散光谱波段,光谱范围宽,从0.4微米(可见光)到14.4微米(热红外)全光谱覆盖。
主要搭载在美国的EOS 系列卫星上。
这里主要介绍Terra卫星及Aqua卫星。
Terra卫星参数卫星轨道: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705千米周期:98.8分发射时间:1999.12.18回归周期:16天传感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多角度成像光谱辐射计(MISR)云和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对流层污染探测装置(MOPITT)空间热辐射反辐射计(ASTER)Modis 参数:各谱段参数说明:1-19波段单位为nm;20-36波段单位为µmNOAA/AVHRR美国NOAA极轨卫星从1970年12月第一颗发射以来,近40年连续发射了18颗,最新的NOAA-19也将在2009年上半年发射升空。
NOAA卫星共经历了5代,目前使用较多的为第五代NOAA卫星,包括NOAA-15—NOAA-18;作为备用的第四代星,包括NOAA-9—NOAA-14。
NOAA携带的探测仪器主要有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3)和泰罗斯垂直分布探测仪(TOVS).。
常见的遥感卫星的介绍及具体参数.

常有的遥感卫星的介绍及详细参数遥感卫星(remotesensingsatellite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
用卫星作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称为卫星遥感。
往常,遥感卫星可在轨道上运转数年。
卫星轨道可依据需要来确立。
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地区,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转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区进行遥感。
全部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站,卫星获取的图像数据经过无线电波传输到地面站,地面站发出指令以控制卫星运转和工作。
以以下出较为常有的遥感卫星:一、Landsat卫星美国NASA的陆地卫星(Landsat)计划(1975年前称为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从1972年7月23日以来,已发射7颗(第6颗发射失败)。
当前Landsat1—4均接踵无效,Landsat5仍在超期运转(从1984年3月1日发射到现在)。
Landsat7于1999年4月15日发射升空。
其常有的遥感扫描影像种类有MMS影像、TM图像。
(一)、MSS影像MSS影像为多光谱扫描仪(MultiSpectralScanner)获取的图像,第一颗至第三颗地球卫星(Landsat)上反光束导管摄像机获取的三个波段拍照相片分别称为第1、2、3波段,多光谱扫描仪有4个波段获取的扫描影像被命名为4、5、6、7波段,两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两个波段为近红外波段,别的,第三颗地球卫星上还供有热红外波段影像,这个影像称为第8波段,但使用不久,就因为一同的问题二封闭了。
表1:Landsat上MSS波段参数波段波长范围(μm)分辨率~78米~78米MSS波段~78米~78米(二)、TM影像TM影像是指美国陆地卫星4~5号专题制图仪(thematicmapper)所获取的多波段扫描影像。
影像空间分辨率除热红外波段为120米外,其余均为30米,像幅185×185公里2。
每波段像元数达61662个(TM-6为15422个)。
中国对地观测卫星介绍分解

资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号卫星传感器的基本参数
4)高密度磁记录器
除了上述三种遥感器外,资源一号卫星在星上还 配有一台高密度磁记录器,用以记录所需地区的 CCD相机观测数据,待卫星进入地面站接收范围 内,再将记录数据进行回放,并由地面站进行接 收。星上高密度磁记录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为:记 录/重放码速率为53Mb/s;误码率≤1×10-6;记 录/重放时间均不小于15分钟。
卫星主要技术指标为: 轨道类型: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863公里 轨道倾角:98.79º 轨道偏心率:0.00188 轨道周期:102.332分钟 轨道回归周期:10.61天 轨道降交点地方时:08.34(1999年7月4日) 卫星重量:950公斤 卫星平均功率:229瓦 星体尺寸:1.42米×1.42米×1.20米柱型六面体 太阳帆板:对称安装在星体外侧,总长度为10.556米
2)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
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有1个全色波段、2 个短波红外波段和1个热红外波段,扫描幅宽为 119.5公里。可见光、短波红外波段的空间分辨率 为78米,热红外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为156米。 IRMSS带有内定标系统和太阳定标系统。
3)宽视场成像仪(WFI)
宽视场成像仪(WFI)有1个可见光波段、1个近红外波段, 星下点的可见分辨率为258米,扫描幅宽为890公里。由 于这种传感器具有较宽的扫描能力,因此,它可以在很短 的时间内获得高重复率的地面覆盖。WFI星上定标系统包 括一个漫反射窗口,可进行相对辐射定标。
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工程地面应用系统

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卢乃锰;董超华;杨忠东;施进明;张鹏【摘要】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实现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遥感的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系列,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在亚洲的重要业务卫星,为提高我国气象卫星在世界气象组织卫星观测系统中的地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世界气象组织已将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纳入世界气象卫星全球观测业务序列.依靠我国自主力量设计与建设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地面应用系统首次利用海内外接收站网实现了上、下午星全球资料的高时效获取,首次利用国产卫星实现了大气三维探测,实现了臭氧和辐射收支等探测的高精度处理,突破了卫星资料定量反演、数值预报同化应用以及气候应用等核心技术.%FY-3 is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Chinese poplar orbiting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with the capability of multi-spectral, three-dimensional and quantitatively global observation.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pace observation component of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FY-3 satellites are playing key role in weather forecast, climate analysi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disaster monitoring etc. The FY-3 ground segment has the capacity of global data acquisition in short latency. After data pre-processing and product generation, FY-3 data and products provide comprehensive service in the field of atmospheric sounding, ozone and radiation budget monitoring, data assimilation, climate application.【期刊名称】《中国工程科学》【年(卷),期】2012(014)009【总页数】10页(P10-19)【关键词】风云三号;多光谱;三维;定量遥感【作者】卢乃锰;董超华;杨忠东;施进明;张鹏【作者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14.41 前言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的发展始于1990年,国家气象局向国家航天领导小组呈送了“关于将风云三号列入国家航天计划的请示”,明确提出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系列的发展规划。
中国首颗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_星)的探测能力概述与展望

第5期降水测量雷达(Precipitatition Measurment Radar,PMR)、降水型微波成像仪(MicroWave Radiance Imager-Rain⁃fall Measurement,MWRI-RM)、降水型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odErate-Resolution Spectroradio-meter Imager-Rainfall Measurement,MERSI-RM)、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Occultation Sounder,GNOS)、短波红外多角度偏振成像仪(Shortwave infra⁃red Multi Angle Polarization Imager,PMAI)、数传和数传中继终端等分系统组成。
载荷配置见图1。
短波红外多角度偏振仪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探测头部微波成像仪降水测量雷达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收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星上定标器图1FY-3G降水星载荷配置示意图Fig.1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ayload configuration on FY-3G FY-3G降水星运行的低轨非太阳同步倾斜轨道,具有大气密度变化快、太阳光照条件和空间外热流变化复杂、原子氧效应显著等特点,卫星平台针对轨道特点进行了全新设计,具有滚动、俯仰和偏航等三轴机动能力。
FY-3G降水星为了能够实现预报牵引下降水系统的目标探测,以及探测结果与预报模式的同化应用,设计了目标观测模式,在侧摆最大22°的情况下,有效捕获台风、暴雨系统三维结构信息,支撑建立预报-探测-预报的闭合环路,探索支撑中国暴雨预报精度提升的技术新途径。
1.3载荷系统实现一体化设计为了实现降水观测的科学目标,FY-3G降水星配置装载了主被动微波降水测量载荷及光学成像载荷,同时搭载了短波近红外多角度偏振成像仪和高精度定标器两台试验载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云三号卫星有效载荷 及数据产品介绍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二 OO 七年三月
风云三号卫星有效载荷及数据产品介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 1 页 共 28 页
目
录
第一部分 风云三号(01 批)卫星使用要求 .......................................................................................2 一. 前言 .....................................................................................................................................2 二. 概述 .....................................................................................................................................2 三. 主要任务 .............................................................................................................................3 四. 对卫星探测的气象需求......................................................................................................3 五. 主要技术指标......................................................................................................................5 六. 卫星研制进度......................................................................................................................8
3
风云三号卫星有效载荷及数据产品介绍
际社会所认可。卫星探测的主要要求如下: 1. 图像资料 空间分辨率:0.1Km-2.4Km(边缘) 定位精度:0.5Km-4Km(边缘) 数据更新:6 小时-12 小时 2. 海面温度 空间分辨率:0.5Km-4Km 定位精度:0.1Km-3Km 测量精度:±0.1℃-±0.5℃ 数据更新:3 小时-6 小时 3. 大气垂直温度廓线 空间水平分辨率:5Km-50Km 空间垂直分辨率:1Km-2Km 测量高度:1013.25 百帕-0.1 百帕 定位精度:1Km-5Km 测量精度:±0.5℃-±1℃ 数据更新:3 小时-6 小时 4. 大气湿度垂直廓线 空间水平分辨率:5Km-50Km 空间垂直分辨率:1Km-2Km 测量高度:1013.25 百帕-100 百帕 定位精度:1Km-5Km 测量精度:±10%-±25% 数据更新:3 小时-6 小时 5. 太阳辐照 测量精度:±0.5% 长期稳定度:0.002%/年
4
第 4 页 共 28 页
风云三号卫星有效载荷及数据产品介绍
6. 长波辐射 测量精度:±2W/M2 长期稳定度:1W/M2
第 5 页 共 28 页
五. 主要技术指标
1.轨道参数 ⑴卫星轨道: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 ⑵轨道标称高度:836 公里 ⑶轨道倾角:98.75° ⑷入轨精度:半长轴偏差:|Δa|≤5 公里
5
风云三号卫星有效载荷及数据产品介绍
第 6 页 共 28 页
⑵记时单位:1 毫秒 ⑶时间精度(星地总精度):小于 20 毫秒 5.探测仪器 ⑴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详见附件一) ⑵红外分光计(详见附件二) ⑶微波辐射计(详见附件三) ⑷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详见附件四) ⑸微波成像仪(详见附件五) ⑹紫外臭氧探测器(详见附件六) ⑺地球辐射收支探测器(详见附件七) ⑻空间环境监测器(详见附件八) ⑼数据收集分发系统(另见附件) 6.星上记录存储能力 ⑴记录遥感探测仪器⑴、⑵、⑶、⑸、⑹、⑺、⑻的全球探 测资料,回放轨道入境仰角 6°时停止记录,仰角 7 °时开始回 放。出境仰角 7 °时停止回放,仰角 6°时开始记录。仪器⑴夜 间不记录 7 个可见光、近红外通道的资料; ⑵记录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资料 20 分钟; ⑶对于星上工程遥测参数(含 GPS 信号)的全球资料,回放轨 道入境仰角 6°时停止记录,仰角 7 °时开始回放。出境仰角 7 ° 时停止回放,仰角 6°时开始记录; ⑷对于 02 批卫星待上的高光谱分辨率红外大气探测器(数据 速率约:1.5Mbps)和大气探测 GPS 遥感器(数据峰值速率约: 60Kbps,数据平均速率约:20Kbps),这两个仪器的探测资料,全 球记录。在 01 批卫星这两个仪器空缺时,可以用增加记录中分辨 率成像光谱仪的探测资料填补。 7.资料传输
1
风云三号卫星有效载荷及数据产品介绍
第 2 页 共 28 页
第一部分 风云三号(01 批)卫星使用要求
一. 前言
风云三号卫星是实现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多光谱遥 感的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系列。以下为风云三号(01 批,试验 星)卫星的使用要求。
二. 概述
1. 数值天气预报的需求 21 世纪提高天气预报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数值天气预报的 精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数值天气预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框架 已经成熟,数值预报精度的提高主要依靠初始场精度的提高,而 卫星遥感探测技术的进步为大范围高精度初始场的生成提供了根 本的保障。国际上,欧洲、美国利用数值预报可以准确预报 7-10 天的天气形势。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将为我国数值天气预报水平的 提高作出重大贡献。 2. 行星尺度天气分析 任何局地天气系统的产生都是各种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 结果,对行星尺度大气环流调整的监测必将对提高局地天气预报 的水平产生重要影响。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具有全球探测能力,它 将是监测行星尺度大气环流变化的最为重要的工具。 3. 中小尺度天气预报的需求 大气温度和湿度的层结反映了局地大气的稳定度,大气稳定 度体现着大气的热力状态。由于大气中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共
三. 主要任务
1.为天气预报,特别是为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全球的温、 湿廓线以及云、辐射等气象参数;
2.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 3.研究全球环境变化,探索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并为气候诊 断和预测提供所需的地球物理参数; 4.为军事气象和航空、航海等专业气象服务提供全球及地区 的气象信息。
四. 对卫星探测的气象需求 大气是无国界的,卫星探测资料只有和国际接轨,才能被国
轨道倾角偏差:|Δi|≤0.12° 轨道偏心率≤0.0034 ⑸标称轨道回归周期为 5.5 天,设计范围为 4 至 10 天 ⑹轨道保持偏心率:≤0.0015 ⑺交点地方时漂移:2 年小于 10 分钟 ⑻卫星发射窗口:降交点地方时 10:00~10:20 或
升交点地方时 13:40~14:00 第一颗星按上午窗口设计 2.卫星姿态 ⑴姿态稳定方式:三轴稳定 ⑵三轴指向精度:≤0.3° ⑶三轴测量精度:≤0.05° ⑷三轴姿态稳定度:≤4×10-3 °/s 3.太阳帆板对日定向跟踪 4.星上记时 ⑴记时方式:日计数和日毫秒计数
2
风云三号卫星有效载荷及数据产品介绍
第 3 页 共 28 页
同决定了对流的发生,伴随对流的潜热释放又会促进对流的进一 步发展。因此,准确的温湿廓线对于局地天气预报至关重要。风 云三号气象卫星的大气廓线反演产品将会极大地提高地方日常天 气预报水平,特别是中小尺度天气预报的水平。
4. 台风定位与强度估算 常规观测手段不能很好地监测海上台风的活动,在进行台风 定位和强度估算时,红外微波成像仪将从根本上提高卫星对台风 和暴雨的监测能力。 5. 地球生态与环境分析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资料中含有丰富生态环境变化信息,既可 以用于对水、火、冰、雪等灾害的监测,也可以用于对植被、土 地利用、气溶胶参量的分析。这些结果将会对农业、林业、环境、 市政、交通以及政府决策部门提供有效的决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