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功
中国健身气功八段锦

健身气功八段锦核心提示:八段锦:健身气功八段锦口令八段锦的体势有坐势和站势两种。
坐势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穿内衣锻炼。
站势运动量大,适于各种年龄、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锻炼。
八段锦: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气功动功功法。
八段锦由八节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故名。
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
八段锦的体势有坐势和站势两种。
坐势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穿内衣锻炼。
站势运动量大,适于各种年龄、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锻炼。
八段锦的练法:一、坐式八段锦(一)坐式八段锦口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敲玉枕,二十四度闻。
微摆撼天柱,动舌搅水津。
鼓漱三十六,津液满口生。
一口分三咽,以意送脐轮。
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
尽此一口气,意想体氤氲。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
以候口水至,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毕,口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任督慢运毕,意想气氤氲。
名为八段锦,子后午前行。
勤行无间断,去病又强身。
(二)坐式八段锦练法1、宁神静坐:采用盘膝坐式,正头竖颈,两目平视,松肩虚腋,腰脊正直,两手轻握,置于小腹前的大腿根部。
要求静坐3-5分钟。
2、手抱昆仑:牙齿轻叩二三十下,口水增多时即咽下,谓之"吞津"。
随后将两手交叉,自身体前方缓缓上起,经头顶上方将两手掌心紧贴在枕骨处,手抱枕骨向前用力,同时枕骨后用力,使后头部肌肉产生一张一弛的运动。
如此行十数次呼吸。
3、指敲玉枕:接上式,以两手掩位双耳,两手的食指相对,贴于两侧的玉枕穴上,随即将食指搭于中指的指背上,然后将食指滑下,以食指的弹力缓缓地叩击玉枕穴,使两耳有咚咚之声。
如此指敲玉枕穴十数次。
4、微摆天柱:头部略低,使头部肌肉保持相对紧张,以左右"头角"的颈,将头向左右频频转动。
如此一左一右地缓缓摆撼天柱穴20次左右。
气功的相关流派的介绍

气功的相关流派的介绍气功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气功作为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在理论上主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在创编功法和气功锻炼中也应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神等学说作指导;对气功锻炼产生的效应及气功作用机制等认识,到目前为止,也主要以中医理论来阐述。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气功的相关流派的介绍。
气功的相关流派气功的相关流派一、马礼堂和养气功马礼堂,1903年生,1988年5月去世,河北省河间县人,青少年时代随其曾祖父学习中医,对经络学说和针灸学说有很深的造诣,并爱好武术。
1929 年在华北大学教育系读书时任华北国术研究会会长;1935年任山东武术馆教务长。
解放后曾受聘于万寿山高干疗养院、解放军总后勤部、全国工商联为特约医师、中医顾问。
马礼堂自幼学习气功,曾拜孔教会名家、普照老人为师。
他积累行医和练功实践的体验,集医、武术、气功于一体,创编出一套完整的“养生功”,命名为“马礼堂养气功”。
该功法对祛病健身,延年益智、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均有显著效果。
卫生部曾举办“马礼堂养气功”学习班。
中央电视台1988年请马礼堂演练示范,录制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气功教学片向全国播放。
马礼堂在全国各地办过70多期养气功学习班,学员30000多人,他在全国知名度颇高。
在全国正式推广的“马礼堂养气功”已有九套功法、即:六字诀、洗髓金经、太极功、行功、站功、坐功、卧功、循经按摩和中老年保健功。
马礼堂与中国管理科学院中联管理科学应用研究所合作研究成功的中国第一部气功电脑软件,在第六届世界医药学年会上表演,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
他生前创办了中山健身会、马礼堂养气功服务部和马礼堂养气功学校。
气功的相关流派二、刘汉文和禅密功刘汉文,1921年生,原籍山东省高密县人。
上辈亦医亦禅,姑母人道兼医,由于家庭熏染,对医术和禅修有素。
刘汉文随其父亲刘善庆(亦医亦惮)迁至辽宁丹东以后,便在丹东市体委工作。
气功的简介

气功的简介气功(炁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
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下面是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气功的简介。
气功气功(炁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
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主要讲究调整自然之气和先天之气和谐的关系,中国气功中先天之气是禀赋于父母、循环在人体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中的元真气。
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
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
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
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
我国古代气功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在道家、佛医、儒医、医家书记中有大量气功文献记载。
挖掘整理工作,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它不仅要求研究者有较高的医学、气功学及古汉语、现代汉语等方面的知识,还须自身有较高的气功功底。
均衡,存乎万物之间。
万物皆有阴阳两面。
气功的​基本简介气功(炁功)是透过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锻炼方法,务求达到强身健体、健康身心、抗病延年、开发潜能等目的。
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
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
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
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
宗教中,道教的道士常会练习导引、内丹术气功,佛教里的禅定、静坐也包含气功。
气功常配合武术或静坐一起练习。
汉代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戏功法流传后世。
气功的发展历程气功发源地是中国。
气功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分为吐呐、行气、布气、服气、导引、炼丹、修道、坐禅等等。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功法1 、 简介: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表示了人体呼吸的口型动作。
如“嘘”字诀的口呼动作,即为嘴角紧缩后引,槽牙 ( 即磨牙 )上下平对,中留缝隙,槽牙与舌边亦有空隙。
发声吐气时,气从槽牙间、舌两边的空隙中缓缓呼出体外。
再如“呼”字诀的口呼动作,即舌体中部下沉,舌的两侧上卷,口唇撮圆,正对着咽喉,气从喉出后,在口腔中形成一股中间气流,经撮圆的口唇缓缓呼出体外,等等。
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六个字,也表示了不同口形动作所发出的不同的音,这可以在古书中找到解释。
如《声类》曰:“出气急曰吹,缓曰嘘”。
“吹”,即快速有力地吐出气流;“嘘”则为慢慢地呼气。
在《庄子》里早有“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的说法。
在此,“呼”其义为吐气,与“吸”相对。
可见,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六个字,既表示人体对六个字的呼吸动作和六种具体的呼气口型,也表示六种不同的口型动作所发出的六种不同的音。
2 、如何理解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补”与“泻”?六字诀现存最早的文献《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记载:“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呬以解极。
”同时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
”该文献中的六字与脏器虽然与健身气功六字诀有所不同,但可以看出六字诀的吸气方法只有一种,用口吐气却有吹、呼、唏、呵、嘘、呬六种,而这六种吐气不但可以去热、风、烦、寒等邪气,还可以散出脏器的胀满、痛闷等气结。
这说明六字诀的吸气与六种吐气,按照传统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它是一个祛邪泻实又扶正的吐纳调气法。
那么健身气功六字诀所具有的扶正之补与祛邪之泻,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扶正、补气主要是:发音吐气后的吸气;动作导引中两手外开、外拨后的内收、内拢及捧掌内翻;练功后的收功;练功过程中的身心合一。
国家承认的十大气功

国家承认的十大气功国家承认的十大气功有: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六字诀气功、太极拳、真气运行法、十二段锦、大舞、马王堆导引术、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1、易筋经“易”是一种改变、变换、增强的意思,而“筋”当然就是指筋骨、筋脉、肌肉等这些软组织了。
易筋经就是通过一些身体活动来改变或者增强人体的经络、筋骨、肌肉等部位。
2、五禽戏五禽戏是由东汉的名医华佗创建的,主要是通过模仿熊、虎、猿、鸟、鹿这五禽的动作,来让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锻炼,从而让人的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不同的动作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3、八段锦八段锦是从宋朝时期开始的一起健身活动,在中医看来,八段锦是可以柔筋健骨、养气壮力、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的功能。
并且练习八段锦还可以缓解疲劳,对神经、心血管、消化、呼吸及运动器官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更可缓解肩腰腿痛。
4、六字诀气功六字诀气功是在呼气的同时,结合默念“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读音进行锻炼的气功功法。
即通过松静状态下,通过呼吸导引,祛除体内病气浊气,培养正气,进而通过辩证的练习,达到延年益寿,身心健康和谐的目的。
5、太极拳太极拳强调以腰为轴,对腰背等疾病的防治效果突出;太极拳注重节节贯穿周身,有助于关节韧带、软骨组织的功能增强;太极拳着重虚实转换的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平衡性与灵活性;太极拳通过肌肉张弛和关节的屈伸运动,对静脉回流心脏起到促进作用。
6、真气运行法真气运行法可以贯通全身经脉,将人的呼吸从后天转回先天,从而可以保健养生,修身养性。
7、十二段锦十二段锦是由十二节动作组合而成的健身运动方法。
可用于患慢性、虚弱性疾病者的调养,是中国古代养生方法的杰出代表。
十二段锦受到明清众多医学家、养生家的大力推崇。
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医疗、运动和养生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生命质量、完善生命状态为基本目标。
8、大舞大舞是黄帝以前(神话传说中)的帝王纪功乐舞蹈,乃纪阴康氏的强体之功。
大舞其实是初民们的一种体育活动,体现出初民们乐舞活动的另一种重要功能是锻炼身体。
中医气功学

中医气功的作用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
气功通过调节呼吸和身体 ,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 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气功注重意念的调节,可 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改 善睡眠、增强自信等,对 心理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 用。
气功可以调节人体的内分 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对于 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 糖尿病等有一定的辅助治 疗作用。
03
中医气功的基本功法
静功
1 2
概念
静功是指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等手段,使身 体各部位放松、入静,达到身心合一、阴阳平 衡的目的。
练习方法
静功的练习方法包括放松法、入静法、调息法 等,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3
功效
静功具有缓解压力、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等 多种功效。
动功
概念
01
动功是指通过身体运动、呼吸调节等手段,达到疏通经络、促
气功历史
气功起源于先秦时期,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成为了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气功被广泛应用于保健、治 病、修行等方面。
中医气功的特点与作用
01
特点
02
作用
03
增强免疫力
04
05
促进心理健康 防治疾病
中医气功强调整体观念和 辩证施治,注重内外环境 的协调和统一。其特点包 括调心、调息、调身三个 方面,强调通过意念、呼 吸和身体的综合调节来达 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
06
中医气功学的未来发展
气功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辅助治疗
中医气功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用于缓解多种慢性 疾病的症状,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疲劳综合症等。
康复治疗
中医气功对于康复治疗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机能,促进伤口愈合, 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正宗少林内劲一指禅气功(阙巧根)

目录前言------------------------------------------------------------------------------------------------------------------1 阙氏“内劲”“一指禅”气功的渊源--------------------------------------------------------------------1 阙巧根大师----------------------------------------------------------------------------------------------------2 气功浅释(什么是气功)----------------------------------------------------------------------------------2 “内劲一指禅”功法的特点-------------------------------------------------------------------------------3 “内劲一指禅”气功机理----------------------------------------------------------------------------------3 “内劲一指禅”功法的练功要领-------------------------------------------------------------------------4 一部功法-------------------------------------------------------------------------------------------------------------51、调息---------------------------------------------------------------------------------------------------------52、三环聚气功------------------------------------------------------------------------------------------------53、马步站桩起式---------------------------------------------------------------------------------------------74、马步站桩---------------------------------------------------------------------------------------------------85、掌心开合功法---------------------------------------------------------------------------------------------86、罗汉滚球功------------------------------------------------------------------------------------------------97、罗汉戏球功法--------------------------------------------------------------------------------------------108、罗汉出掌功法--------------------------------------------------------------------------------------------119、罗汉取元桩功法-----------------------------------------------------------------------------------------1210、扳指法---------------------------------------------------------------------------------------------------1311、弓步桩---------------------------------------------------------------------------------------------------1412、虚步桩---------------------------------------------------------------------------------------------------16练功时间及方向---------------------------------------------------------------------------------------------17目录1、调息------------------------------------------------------------------------------------------------------------12、三环聚气功---------------------------------------------------------------------------------------------------13、马步站桩起式------------------------------------------------------------------------------------------------34、马步站桩------------------------------------------------------------------------------------------------------45、马步对掌功法------------------------------------------------------------------------------------------------46、罗汉十字手---------------------------------------------------------------------------------------------------57、扳指法---------------------------------------------------------------------------------------------------------68、伏虎罗汉桩---------------------------------------------------------------------------------------------------69、龙形桩---------------------------------------------------------------------------------------------------------810、虚步一字桩-------------------------------------------------------------------------------------------------911、弓步托塔桩------------------------------------------------------------------------------------------------1012、一字罗汉桩------------------------------------------------------------------------------------------------1013、弓步龙形桩------------------------------------------------------------------------------------------------1114、罗汉坐禅---------------------------------------------------------------------------------------------------1215、放气治病手法---------------------------------------------------------------------------------------------1216、点穴、按摩发气法---------------------------------------------------------------------------------------132。
中国气功流行功法:空劲气功(一)

中国气功流行功法:空劲气功(一)中国气功流行功法:空劲气功(一)母婴与气功 2020-09-17空劲气功源自福建少林寺达摩禅宗相传的内劲功,相传至今有二十代左右。
它是属于发放外气型的一种功法。
由于佛门派别众多,流传年久,目前达摩功法失传,走样很多,功效减退。
比如有些气功师发放外气不能持久,或损及了自己的身体等。
为此,我们在继承的实践中发展了达摩功法,形成了空劲气功。
第一节空劲气功的特点一、主要特点了解空劲气功的特点,是为了了解它的性质、作用和原理,从而明确锻炼的自觉性,提高效果。
“空劲气功”这个名词,被气功爱好者们理解为是一种“腾空用劲发放外气的功法”。
这样解释未免简单了些,比较全面地说,空劲气功的功法和功理的特点概括为十六个字:外气内收,内气外放,毋需意守,循环如常。
(一)外气内收这是说让大自然中的氧气和能量与自身的宗气相互串联起来。
人体本身就象个过滤器。
比如我们每天进食,通过内脏进行过滤,把有营养的、体内需要的加以吸收,把不需要的东西排泄出体外。
同样,外气也会经过体内。
外气被纳入内收后在体内运行,把真气(也称正气)存于体内,把浊气排出体外。
外气内收的真气与体内的本身的宗气连接运行,就增强了本身的元气。
气在运行过程中演变成人体内多种成分的物质和能量,起到调整阴阳平衡、祛邪扶正、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抗老益寿的作用。
“外气内收”不是指功法中某一套路或某一架势,它是空劲气功的理论组成部分,它贯串在空劲气功的全部功法中,是在长期锻炼中逐步形成的。
“外气内收”也不是什么神秘和事,简单地举个例子:根据中医理论,关节炎、肩周炎等疾病是由于关节受了风、寒、湿三气形成的,可见人的关节可以进气。
其实人体体表经络上的穴位、九窍(头部七窍和前阴后阴)和关节都能进气。
(二)内气外放这是把外气内收演变成人体多种成分组成的物质能量发射出体外,给自己反馈治疗或给他人治病。
发射出来的外气作用有:辅组和调整对方的机体,调动对方没有发挥作用的机体,促进、激发受到病变影响的机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功是中国国粹,已有数千年历史,始于人体的自我保健活动,讲求“调身、调心、调息”的内修之道。
随着历史朝代的变迁,形成不同流派,其中以道家气功、佛家气功、儒家气功、医家气功和武术气功五大派的影响最为深远。
近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更将中国传统气功功法重新包装,编创成为“中国健身气功”,以群众体育健身形式发展,迈向世界,使气功更上一层楼。
“中国健身气功”是一种以自身形体活动,配合呼吸吐纳和心理调节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首四套普及功法于2003年推出,包括古代传统功法易筋经、五禽戏、
六字诀和八段锦的精华。
功法注重理论和实际效益,目标是把中国健身气功发展为一个广受大众欢迎、有益身心、适合不同年龄人士练习的健体活动。
2010年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再推出五套新编功法,以加强此群众体育项目的发展。
五套
新编功法分别为马王堆导引术、太极养生杖、十二段锦、大舞以及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各套功法仍本着集古法之精华,融入现代中西医学、体育科学,由一群专家学者集体编创而成,透过科研体验其实际养生效益。
五套新编功法各具特色,其中十二段锦是健身气功首套以坐势练习的功法,而太极养生杖更是一套须持械练习的养身器械套路。
另外,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为“中国健身气功”制订了比赛规则,并
印刷了《健身气功竞赛规则(试行)》版。
书内详细列明了中国健身气功的竞赛组织架构、通则和评分内容,是气功竞赛的有效依据。
动作规格的评分主要是以气功的三调理论为基础,即从形、气、神等方面去考评。
至于演示水平分则是一种比较评估的评判方法,评估分三档九级,由裁判员自行判断该运动员所属水平级别而给分。
近年,中国气功与西方医疗相融合,香港部分医院或医疗团体引入气功作为病者的康复运动。
有气功专家更先后创编了“标靶乳癌气功”及“标靶鼻咽喉癌气功”两套功法,并在医院或相关机构为癌病者举办训练课程,帮助病者早日康复。
气功除可以作为病者的康复运动外,更有养生保健功效。
“晨早四步曲”便是一套适合任何人士晨早醒来,坐床沿练习的养生功法。
全套只有四势(开阔胸怀肺内清、轻挥微荡液
道良、伸筋吐气扬脏腑以及拍球活步四肢强),三个来自“内太气18”,一个来自“八段锦”,简单易学。
练习全套一次仅需时3至5分钟,对那些经常说没有时间做运动,匆匆赶着上
班、上学的一族也十分适合,每晚只要能早睡数分钟,就可以为他们带来健康、充满活力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