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医家谈防病养生

合集下载

方开摩腹养生 年过百岁不老

方开摩腹养生 年过百岁不老

龙源期刊网 方开摩腹养生年过百岁不老作者:黄根柱来源:《家庭医学》2007年第02期方开,安徽新安(歙县)人,清代康雍年间养生学家。

他对摩腹养生很有研究,并深受其益。

年过百岁,童颜鹤发,声若洪钟,步伐矫健,行走如飞,身体非常健康。

摩腹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养生学家对此都很重视。

活了101岁的唐代医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在《保生铭》中就有“食了行百步,数将手摩肚”的益寿之道。

北宋文豪苏东坡曾吟出“一夜丹田手自摩”的诗句。

历代养生家认为,腹部内连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摩腹有内通外达之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摩腹于胃幽门腺和肠腺部位,能使胃肠蠕动加快,使胃液分泌增多,有助于消化、吸收和废物排泄。

同时,脐周围分布着丰富的血管网,反复腹部按摩能刺激皮下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使机体代谢旺盛,免疫力增强,有利于祛病健身。

方开创编的《延年九转法》,对于身体保健、防止疾病具有明显奇效。

据载,他的友人颜伟身体虚弱多病,按照本法坚持摩腹养生,身体一天天强壮起来。

后来又将摩腹之法传于亲友,凡使用者无不见奇效。

“延年九转法”具体作法如下:1.用两手中三指(即食指、中指、无名指)放于心窝(剑突下)处,由左向右顺时针旋转21次。

2.用两手中三指,由心窝顺摩旋转而下,一边按摩,一边移动,至脐下耻骨联合处为止。

3.用两手中三指,由耻骨联合处向两边分摩而止,边按摩,边移动,至心窝处,两手交接为度。

4.用两手中三指,由心窝向下,推耻骨联合处21次。

5.以脐为中心,用右手由左下向右上,绕脐按摩21次。

6.用左手向右下向左上,绕脐按摩21次。

7.以左手叉腰,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定,以右手中三指,自左乳下推至大腿根处21次。

张杲《医说》养生与疾病防治特色思想浅探

张杲《医说》养生与疾病防治特色思想浅探

基金项目:2019年度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新安医学文化宣教传承场所建设研究;安徽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药科研项目“新安王氏内科流派学术思想研究”(2016zy65);安徽中医药大学校级探索性科研项目“新安王氏内科代表性医家学术特质研究”(2016ts004)。

作者简介:王雪娇(1996-),女,汉族,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新安医学及中医临床研究。

E -mail :867930028@通信作者:黄辉(1964-),男,汉族,编审、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新安医学和中医学术理论的整理研究。

E -mail :huanghui.6@张杲《医说》养生与疾病防治特色思想浅探王雪娇黄蓉黄辉*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1【摘要】《医说》为南宋新安医家张杲之作,其内容丰富,最引人注目的是养生与疾病防治思想。

张氏在重视诸气、量力而行、金石之药有戒、有德益寿、存想藏精、服术养生、粥养谷气七个特色养生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小中不须深治”以防药物害体、“心疾宜抑情顺理”以解心结、“小儿泻痢宜温养”以护稚阳的特色疾病防治思想,还独具慧眼地提出养生要从小儿之时开始的观点,其对于临床治病、日常养生、健康维护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张杲;《医说》;养生思想;疾病防治【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9)8-0009-03Probe into Zhanggao 's “Medical Theory ”on his Characteristic Health Maintenance Thoughtsan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WANG Xuejiao HUANG Rong HUANG Hui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fei 230031,ChinaAbstract :“Medical Theory ”is the work of Nansongxinan's doctor Zhanggao.Its content is very extensive ,and the most striking is the idea of health care and disease prevention.Under the guidance of Zhang's seven characteristic health thoughts ,which attach im-portance to Qi ,according to his power ,and the medicine of stone ,there are precepts ,virtue and longevity ,memory and possession of essence ,service and health ,and porridge.Formed the “small and medium do not need to be treated deeply ”to prevent drug harm ,“heart disease should be restrained ”to solve the knot ,“children diarrhea should be kept warm ”to protect the characterist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oughts of Zhiyang ,and also put forward the idea that health should start from the time of childhood.These have important guida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daily health care ,and health maintenance.Key words :Zhanggao ;Medical Theory ;Health Maintenance Thought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张杲,字季明,其生卒年不详[1]。

《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养生思想研究》

《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养生思想研究》

《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养生思想研究》一、引言新安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固本培元派作为新安医学的一支重要流派,其养生思想在传统医学中独树一帜。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的养生思想,分析其理论内涵、实践方法及现代价值,以期为现代人的健康养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固本培元派的理论基础固本培元派的理论基础源于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固本培元派强调“固本”即强化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培元”即培养人体的元气,以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其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多个方面,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

三、固本培元派的养生方法固本培元派的养生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养、精神调摄、运动锻炼、药物调理等方面。

其中,饮食调养是固本培元的核心方法之一,要求人们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畜为益”的饮食原则,保持饮食的平衡与适度。

精神调摄则要求人们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运动锻炼方面,固本培元派主张适度的运动锻炼,如太极拳、气功等,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药物调理则根据个体差异,采用中药调理,以达到固本培元的目的。

四、固本培元派的实践应用固本培元派的养生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广泛。

例如,在饮食调养方面,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饮食结构,保持营养的平衡。

在精神调摄方面,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心理调适技巧,保持心情的愉悦和稳定。

在运动锻炼方面,人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瑜伽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在药物调理方面,中医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中药调理,以达到固本培元的目的。

五、现代价值与展望固本培元派的养生思想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它强调了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提醒人们要注重身体健康的全面发展。

其次,它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养生方法,包括饮食调养、精神调摄、运动锻炼、药物调理等多个方面,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健康选择。

十大新安名方

十大新安名方

十大新安名方
王又闻;黄辉;王键;叶敏
【期刊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3(0)12
【摘要】新安医家化裁古方、创立新方,流传至今的很多经典名方都出自新安医籍。

笔者从新安医籍中遴选出大健脾养胃丸、壮原汤、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金锁固精丸、止嗽散、资成汤、五味消毒饮、黄土稻花汤、养阴清肺汤、清金解燥汤等10首临床实用、疗效确切的新创方或首载方,并按来源、(别名)、组方、(制备)、功效、主治、用法的体例,统一整理、归纳,加按语阐析说明,以方便临床学习、使用和参考。

窥一斑而知全豹,运用、研究和开发新安名方,充分发挥其防病治病的医疗作用,满足现代临床需要,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总页数】1页(P1087-1087)
【关键词】名方;新安医籍;临床实用;六味地黄丸;金锁固精丸;五味消毒饮;养阴清肺汤;研究和开发
【作者】王又闻;黄辉;王键;叶敏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5
【相关文献】
1.青海省观赏石协会“青海百方名石”暨“青海十大名石”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J], 子非;
2.名中医推荐十大夏季养生食疗方 [J], 朱蒙雪
3.UPLC法同时测定新安名方脑络欣通中5个活性成分的含量 [J], 刘雪;石晓倩;吴晏杰;何玲;王键;陈卫东
4.研究UPLC法同时测定新安名方脑络欣通中5个活性成分的含量 [J], 刘雪;石晓倩;吴晏杰;何玲;王键;陈卫东
5.UPLC法同时测定新安名方脑络欣通中5个活性成分的含量 [J], 刘雪;石晓倩;吴晏杰;何玲;王键;陈卫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安医家对老年痹证辨治特点的探讨

新安医家对老年痹证辨治特点的探讨

新安医家对老年痹证辨治特点的探讨赵黎;许霞【摘要】新安地属山越,气候潮湿,老年人多聚居;老年痹证病机特点多为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营血凝滞,而风、寒、湿邪趁虚侵袭,后期发展易化热、化瘀、伤阴.新安医家辨治老年痹证具有鲜明特色,包括首重脾胃、补益精血、祛风散湿、化痰行瘀以及清热、散寒不一诸法.【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5(013)011【总页数】3页(P3-5)【关键词】新安医家;老年病;痹证;辨治特点【作者】赵黎;许霞【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合肥2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合肥230038【正文语种】中文新安医学,是特指新安郡(下辖一府六县,即今皖南及江西婺源)的医学流派,肇自东晋,成于北宋,盛于明清。

新安医家众多、医著宏富,如孙一奎、吴澄、程敬通、程杏轩、王仲奇等诸家医籍中对老年痹证的记载比比可见。

本文就新安医家对老年痹证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组方用药规律略作探讨。

1.1 病因病机痹证,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

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与西医的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疾病相关,痹证的发生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关系密切。

新安地处东南山越,水网稠密,气候潮湿;每年“梅雨”季节高温高湿,该气候特点是痹证的重要诱发因素。

另外,新安地域由于大批徽商外出,较为富裕和安宁,同时留居徽州的老人较多。

老年人常气血不足,加之血液常处浓、粘、凝、聚状态,血管逐渐硬化;同时老年人一般罹患痹证日久,“久病入络”。

总的来说,老年痹证发病多属正虚邪实,外邪稽留于关节、筋脉,气血凝滞,阻遏脉络;以素体阳虚、气虚、阴虚、痰湿、湿热形成的偏颇体质最为多发,又往往病程较久,耗伤气血,损及肝肾、脾胃[1]。

故新安医家在老年痹证的治疗和用药中形成了鲜明特色。

1.2 治则治法针对以上病因病机,立法当祛风胜湿,补益脾胃气血,滋补肝肾精血以扶正固本;同时根据辨证,或温阳散寒,或滋阴降火,或活血祛瘀通络;标急者又应治标为先,予蠲痹止痛。

新安医家徐春甫养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新安医家徐春甫养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新安医家徐春甫养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陈书华;周亚东【摘要】新安医学家徐春甫是著名的养生学者,其养生思想丰富,注重以德养生,关注老年养生,对老年医学方面有独特的贡献。

在即将进入老年化的今天,通过对徐春甫的《老老余编》、《养生余录》等养生类理论著作进行文化及学术价值内涵研究,对于弘扬中医药文化、指导现代养生学的发展、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As a famous scholar of life preserving, Xu Chunfu's enriched thoughts on life nourishment emphasize the function of morality on good health and the life preserving for the old, which has a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e medicine research for the old. At the aging society, studies on Xu Chunfu's works and his thoughts will provide important soci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culture of Chinese medicine,guid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ealth science and benefi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ealth.【期刊名称】《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徐春甫;养生思想;当代价值【作者】陈书华;周亚东【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 2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9徐春甫(1520-1596年),字汝元,号东皋,又名思鹤,祁门东皋人。

新安医家针灸治未病学术特色

新安医家针灸治未病学术特色

新安医家针灸治未病学术特色丰丽媛;昝兴淳;唐巍【期刊名称】《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8)006【总页数】4页(P1-3,7)【关键词】新安医家;针灸;治未病【作者】丰丽媛;昝兴淳;唐巍【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新安江畔,名医辈出,孕育了独具区域特色的医学流派——新安医学。

以针灸治未病的思想为主线,选取了5位代表性新安医家并初步探讨其针灸治未病的学术特色,分别是:徐春甫、吴亦鼎、余懋、王君萃、吴谦。

新安针灸医家博采众长,学术理论丰富,敢于开拓创新,直言己见,或精于针,或重于推,或专于灸,在针灸治未病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古老的新安医家“针灸治未病”技艺将在未来预防保健医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1 针灸“治未病”的理论渊源中医历来注重养生防病,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3个方面。

《内经》首载“治未病”一词,形成了早期治未病的思想和方法。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体现了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灵枢·逆顺》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体现了已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

及至东汉,仲景《伤寒论》述“太阳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明确提出了运用针灸治未病的方法。

此处仲景论“针足阳明”的治未病意义有二:一是通过针刺经穴利于激发太阳经正气抗邪;二有利于增强阳明正气,防太阳病进一步传入,属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体系。

“使经不传则愈”则属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思想体现。

从中医发展的脉络来看,各个朝代的医家均把“治未病”作为指导其临床的重要思想。

针灸“治未病”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历代医家总结出了许多有效、实用的方法,诸如针刺、灸法、经络推拿、穴位敷贴等,均可起到未病先防等作用,经过不断发展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体系,并且广泛运用于实践当中。

徐春甫养生思想的研究

徐春甫养生思想的研究

博览群书,以《内经》为根本,综合古今医论、百家之说,对明中 叶以前中医学理论文献进行了系统整理,于1556年开创性地编撰 了《古今医统大全》一书[1]。全书共100卷,近320万字,辑录历 代医著及经史百家有关医药文献,包括基础、临床医学、针灸、 药物、验方、养生等方面内容,为一部编与撰相结合的巨著。
徐春甫编撰的《古今医统大全》中对养生的论述主要见于《老 老余编》(载于书中的第八十六卷、八十七卷)和《养生余录》 (载于书中的第九十九卷、一百卷)。所辑资料丰富,既引录历代 养生大家古说,也有徐春甫自己独特的阐发,对于今天的中医养 生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有较高参考价值。
本文主要参考《老老余编》和《养生余录》中关于徐春甫养生 思想的论述,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希望为以后中医养生学的 发展与研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结论徐春甫在其《老老余 编》、《养生余录》等养生专著中,既有微观具体的养生方法, 又有宏观精神层面的养生大要,对于养生的难点、要点等多有创 见,深化了《内经》以后的养生学说,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养生 学说和"治未病"思想。
徐春甫养生思想的研究
研究目的新安医学家徐春甫是著名的养生学者。通过对徐春甫 的《老老余编》、《养生余录》等养生类理论著作进行深入的 理论研究,明代御医徐春甫的养生观是中医养生文化的宝贵财富, 具有巨大的研究开发价值。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文献资料进行知识发现,对于弘扬中医药 文化,指导现代养生学的发展,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 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从而为现代保健养生提供参照与借鉴。
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搜集徐春甫相关的古籍《古今医统 大全》中等的养生理论和现代国内外文献资料,通过整理、综合、 分析并提取有效信息,阐述徐春甫养生观概念内涵,在对徐春甫 养生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要突出徐春甫养生思想的创新与 特色部分,丰富、发展、创新中医养生理论。研究背景中医养生 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历代养生 家和医家,结合各自的实践经验、各学派的养生理论精华,提出 了各自的养生主张,形成了各自的养生思想,其中明代著名医学 家徐春甫亦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医术高明,中年被授予太医院 吏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安医家谈防病养生
歙县中医院吴裕存
论述防病养生的新安医家众多,兹简介三家为次。

一、《针灸问对》言施灸于防病无益
《针灸问对》为明代新安祁门汪机所著。

其卷下有“人言无病而灸,以防生病何如”一问。

汪氏答曰:“人之有病,如国之有盗,须用兵诛,其兵出于不得已也。

针灸治病,亦不得已而用之。

人言无病而灸,如破船添钉。

”汪氏认为,防病养生应遵循《内经》葆真法,即“劳不至倦,逸不至流;食不肥鲜以戕其肉,衣不蕴热以伤其外;起居有常,寒暑知避,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生?”至于防病针灸和药物一样,是为驱邪治病而设,中医的各种治疗方法有其适应证,“针刺治其外,汤液治其内”;“大抵不可刺者,宜灸之”。

灸法的适应证是:“一则沉寒痼冷;二则无脉,知阳绝也;三则腹皮急而阳陷也。

舍此三者,余皆不可灸,盖恐致逆也。

灸法治病既有禁忌证,无病岂能乱施。

故汪氏对“若要安,膏肓、三里不要干,此世俗之通论”,“独以为不然”。

因为“一穴受灸,则一处肌肉为之坚硬,果如船之有钉,血气至此则涩滞不能行矣”。

故无病而灸,不仅皮肉为之受苦,于防病无益,且穴位经络遭到损坏,使气血涩滞不行,“或有急证,欲通其气,则无及矣”。

“无病而灸,何益于事”。

二、《医学心悟》倡吞华池水
《医学心悟》系新安歙县程钟龄所著。

该书中有“保生四要”、“治阴虚无上妙方”、“人参果”三节专论养生。

程氏在“治阴虚
无上妙方”一节中,提出频吞华池水为“保生十全之计”。

其方法是:“二六时中,常以舌抵上腭,令华池之水,充满口中,乃正体舒气,以意目力送至丹田,口复一口;数十乃止。

”华池水,又名金津玉液,即唾液,俗称“口水”,是人体津液的一部分,尤其受到温病学家的重视。

认为“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其察舌、验齿等诊法均与“口水”的多少有关。

现代医学认为,唾液能滋润清洁口腔,含有帮助消化的酶类以及免疫球蛋白等。

《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脾为涎,肾为唾。

”可见,唾涎为脾肾所生之“本原之水”,“取其点滴以自相灌溉”,能够“敷布五脏,洒陈六腑,然后注之于肾易为精”。

故程氏提倡频吞华池水,以“真水补真阴”,从而防止“阳常有余而阴不足”,达到“阴平阳秘”而长生。

三、《勿药元诠》论色欲伤
《勿药元诠》是清代新安休宁人汪昂辑著,汪昂不仅是清代很有影响的医家,也是一位造诣很深的练功养生家。

《勿药元诠》是一本气功养生专书,其中有“色欲伤’’一篇,专论房事太过所造成的损伤。

汪氏曰:“男子二八而天癸至,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交合太早,斫丧天元,乃天之由;男子八八而天癸绝,女子七七而天癸绝,精血不生,入房不禁,是自促其寿算。

”在这里,汪氏从医学生理的角度提倡晚婚,盖认为早婚有害,告诫老年人对性生活持谨慎态度,并且是益寿延年的一个重要方面。

那么壮年人是否可以纵欲呢?汪氏认为:“人身之血,百骸贯通,及欲事作,撮一身之血,至于命门,化精以泄。

……不知节啬,则百脉枯槁,交接无度,必损肾元”。

可见养生须慎房事。

在唐以前的房室养生著作中,有“还精补脑"的说法,葛洪《抱
朴子内篇》云.:“房中之法十余家,……其大要在于还精补脑一事耳。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二十“房中补益”中说:“凡欲施泄者,当闭口、张目、闭气、握固两手,左右上下缩鼻取气,又缩下部及吸腹,小偃脊膂,急以左手中两指抑屏翳穴,长吐气,并琢齿千遍,则精上补脑,使人长生。

若精妄出,则损神也。

”汪氏一针见血指出:交接时“外虽不泄,精已离宫,定有真精数点,随阳之痿溢出,如火之有烟焰,岂能复返于薪哉”!且临床实践亦证实忍精强房不可取,如程敬通在《医法心传》中认为“强忍房事……而为白浊者有之”;《程杏轩医案》中有“曹某忍精淋痛”一案,足见忍精勿泄,必致败精驻于精关而为患,“还精补脑”不可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