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概述(修改)
什么是营养学?

什么是营养学?
一、营养学的概述
1.定义:营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营养需求、吸收、代谢、利用等问题的学科。
2.历史:营养学起源于19世纪,主要是对人体各种营养物质的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营养学也不断发展壮大。
3.目的:营养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出营养素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作用,以便制定人们的膳食计划和营养评估。
二、营养学的原则
1.均衡: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营养素,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只有均衡的饮食才能保证人体得到全面的营养。
2.适度:适度的饮食可以避免过度摄入某些营养素对身体造成危害,也可以避免不足对身体发育和生理机能影响。
3.多样化:食物种类的多样化可以让人体获得不同种类的营养,从而充分保证身体的需求。
三、营养学的作用
1.维持生命:营养学中包括的各种营养素可以维持人体生命的正常运行,如提供能量、合成蛋白质等。
2.提高免疫力:适当的营养摄入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可能性。
3.促进身体发育:儿童和青少年需要充分的营养摄入,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发育。
4.预防疾病:不同类型的食物中含有不同种类的营养素,适当的营养摄入可以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如骨质疏松、贫血等。
5.保持体型:营养学中也涉及到饮食和身体的关系,适当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的体型。
结论
综上所述,营养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极
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灵活合理地选择食物,注重营养均衡、多样化、适度,以此来保护我们的健康。
营养学概论

整理课件
31
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 1.3.2、内环境的稳态
• 营养素在体内的作用除了促进生长,保持代谢 平衡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调节生理功 能,维持体内环境于稳态。
• 1.3.2.1、神经系统调节:体内各器官的生理活 动都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整合,以适应内外环 境的变化。这种调节的基本形式就是各种刺激 通过突触沿神经纤维传递,即神经冲动传导。 与神经传导有关的化学介质就是神经递质,如 乙酰胆碱、儿茶酚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可被 细胞外液所含的钙离子加强或被镁离子抑制。
• 4.2.5、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 指人终生摄取此量的某种化学物而不发生
用现代医学技术所能测出任何危害的剂量 是参考毒理实验中动物最大无作用剂量 (MNL),考虑适宜安全系数而外推于人 的数值;
• 用于衡量任何化学物在食品中的添加、残 留和污染的允许水平,当然也应适用于各 种营养物质。
整理课件
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的浓度; • 如果只提供能量而无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
营养素,就无营养密度。
整理课件
9
一、营养学基本概述
• 2.5、食品标识 • 又称食品标签,包括食品包装上的文字、
图形、符号、包装量、通用或常用名称、 组成以及说明,以此显示或说明食品的特 征、作用、保存条件与期限。 • 保健食品还应注明食用人群与食用方法, 以及其它有关信息。
• 例如有的饮料纯有某些食品添加剂和水配制而成, 即无营养价值;
• 而对那些含有较多营养素的且质量较高的食品, 则其营养价值较高。
• 如:动物蛋其质而言。因为动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
含量和彼此的比例关系整理更课件适合人体的需要。
一、营养学概述及能量

一、能量
(二)能量来源 1.产能营养素
(2) 脂肪: 人体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中有40% ~ 50%来自体内的脂 肪。在短期饥饿情况下 ,主要由体内的脂肪供给能量。
(3)蛋白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能源物质供能不足 ,体内的糖 原和脂肪大量消耗之后 ,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基酸来获得能量 ,以维持必
要的生理功能。
重难点总结 一、营养素 • 1.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 物、脂肪、蛋
白质)
• 2.微量营养素(矿物质、 维生素)
• 3.矿物质(常量元素、微 量元素)
一、能量
> (一) 能量单位 > (二) 能量来源 > (三) 能量消耗 > (四) 能量需要量及膳食推荐摄入量 > (五) 能量的食物来源
一、能量
(3) 维持心理健康;
(4) 预防疾病发生。
(三) 营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1) 保证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 (2) 满足各类特殊人群的营养需要;
(3) 增强特殊环境下人群的抵抗力、 耐受性、 适应性; (4) 预防营养素的缺乏与过多及相关的疾病。
练习题(单选)
1.下列哪种不属于宏量营养素( )。 A.蛋白质 B.脂类 C.碳水化合物 D.常量元素
(1) 作为能量来源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脂类、 蛋白质三大营养 素。
(2) 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的主要是蛋白质、 矿物质和维生素。 (3)调节生理功能的主要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其作用包 括维持物质代谢的动态平衡及内环境的稳态。
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二) 营养是维持健康的基础
(1)维持人体组织的构成; (2)维持生理功能;
生殖以及正常代谢所需的物质。 包括碳水化合物、 脂类、 蛋白质、 矿物
营养学手册之一—营养学简介

营养学手册之一—营养学简介营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及其作用的科学。
它探究了食物在人体内的转化过程,以及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本篇营养学手册将带领读者了解营养学的基本概念、营养需求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一、营养学的定义与历史营养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研究人体对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利用方式,以及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它涉及生物化学、生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营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了“让食物成为你的药物,让药物成为你的食物”的概念,强调了食物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营养的认识逐渐深入,并对不同营养物质的功能与需求进行了研究。
二、营养学的基本概念1. 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是指人体所需的各种化学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它们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提供能量、维持组织结构和调节代谢等。
2. 营养需求营养需求是指人体对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和比例要求。
它受到个体的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自身的营养需求有助于合理安排饮食,并保持身体健康。
3. 营养素营养素是构成营养物质的基本单位,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两大类。
宏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人体需要大量摄入。
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尽管在体内所需量较小,但仍然对人体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营养需求人体的营养需求随着不同阶段的生命过程而有所变化。
以下是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概述:1. 婴幼儿期在这个阶段,婴幼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来支持身体快速生长和发育。
同时,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也十分重要。
2. 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的能量需求相对较高,因为他们需要足够的能量支持他们的学习和体力活动。
此时,膳食中的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的平衡摄入尤为重要。
3. 青春期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饮食应提供丰富的营养素,如蛋白质和矿物质,以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
【2024版】营养学基础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营养学基础能量▪一、概述:(一)能量的作用:▪使人体生命得以维持和进行各种活动。
(二)能量单位:卡(calorie , cal)焦耳(Joule , J ) 国际上以焦耳为单位▪1Kcal=4.18KJ▪1KJ=0.239Kcal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三大产热(能量)营养素。
能量系数:▪碳水化合物:4Kcal (16.8KJ)▪脂肪:9Kcal(37.6 KJ)▪蛋白质:4Kcal (16.7KJ )⏹即:1克蛋白质或1克碳水化合物产热4千卡,1克脂肪产热9千卡,其它营养素不产热。
人体的能量消耗:▪成年人的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的热效应三个方面。
(一)基础代谢是指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消耗,即人体在安静和恒温条件下(18℃~25℃),禁食12小时后,静卧、放松而又清醒时的能量消耗。
此时能量仅用于维持体温和呼吸、血液循环及其他器官的生理需要。
▪基础代谢率(BMR):▪指人体处于基础代谢状态下,每小时每平方体表面积的能量消耗。
〔kj/(m2.h)〕▪基础代谢能量消耗的计算方法:▲用体表面积计算:▪体表面积S(m2)=0.00659×身高(cm)+0.0126×体重(kg)-0.1603▪基础代谢能量消耗= 体表面积(m2)×BMR×24h㈡..体力活动:轻体力活动、中等体力活动和重体力活动。
㈢.食物热效应: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的能量。
食物热效应的最高点通常出现在进食后的2h。
能量的需要量与供给量▪一、需要量与供给量的概念△需要量:是指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数量,低于此数量将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
△供给量:是指在已知需要量的前提下,按照食物的具体情况和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同时考虑到个体差异而制定的安全量,供给量通常高于需要量。
营养素分类▲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糖类);▲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水等。
营养学的基本概念-绪论 )

第一章
绪论
一、营养学概述
营 养 学 主 要 学 科 内 容 1.人体对营养的需要 营养学基础 2.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3.不同人群的营养 4.营养与疾病 5.社区营养
(3)适宜摄入量(AI,adequate intakes) 指通过观察 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一 般大于EAR,也可能大于RNI,但小于UL。AI 主 要用作个体的营养素摄入目标。摄入量达到AI时, 不会产生营养缺乏的危险。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s) 指某一生理阶段和性别的人群,几乎对所 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危险和副作用的平均每日营养 素最高摄入量。UL的主要用途是衡量个体摄入量 是否过高,避免发生中毒。当摄入量超过UL时, 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开始迅速增加。在大多数情 况下,UL包括膳食、食物强化和添加剂等各种来 源的营养素之和。
起源
中国饮食文化
发展
7000多年前
3000多年前
发展
2000多年前希-波克拉底提出饮食法则
1616年迪卡而提出“把食物分开研究”的思想 1900年西方人提取碳水化合物和其他营养成分
我国营养工作面临的问题:
1、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如铁、锌、碘、 钙、维生素A的缺乏普遍存在。 2、营养不平衡和体力活动不足 →肥胖和 一些慢性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 不断上升。
蛋白质
1营养学概述共88页PPT资料

动物性食物、油摄入过多; 粮谷类食物及杂食偏少; 奶类和豆类食物消费过低。
30.03.2020
25
食用油和食盐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共 同存在的问题。
30.03.2020
26
2019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
触目惊心的一组国人健康数据
疾病 血脂高 糖尿病 高血压 超重 肥胖
12- 147.0 152.0 -5.0
季成叶,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研究所
中国 女生 120.5 125.2 130.6 136.3 142.6 148.3
日本 女生 121.8 127.6 133.5 140.2 146.7 151.9
差值
-1.3 -2.4 -2.9 -3.9 -4.1 -3.6
30.03.2020
2. GL大于20,表示对血糖的影响明显;GL在10-20 之间,表示对血糖的影响一般;GL小于10,表 示对血糖的影响不大。
30.03.2020
42
脂类-功过分明的营养素
脂类
中性脂肪(甘油三脂) 甘油 + 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磷脂
多不饱和脂肪酸
类脂
固醇
30.03.2020
43
主要内容
1.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2. 营养学基本概念 3. 营养学发展简史
30.03.2020
1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30.03.2020
2
1. 事业? 2. 爱情? 3. 金钱? 4. 地位?
5. ……
30.03.2020
3
生命的自然规律:“生-老-死”
3年左右
30.03.2020
15年左右
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归纳总结一、营养学概述营养学是研究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吸收、消耗及代谢过程的科学。
营养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等。
其目的是为了指导人们科学合理地选择食物,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二、营养素的分类根据生物体的需求程度和摄入量的不同,营养素可分为微量营养素和宏量营养素两大类:宏量营养素1.碳水化合物:主要作为能量来源,每克提供4千卡热量。
2.蛋白质: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单位,每克提供4千卡热量。
3.脂肪:同样是提供热量的主要来源,每克提供9千卡热量。
微量营养素1.维生素:帮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有机物质,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
2.矿物质:构成骨骼,调节神经传导,保持水平衡等。
三、食物与营养食物是提供人体所需营养素的载体。
不同种类的食物含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营养素,因此饮食的搭配和均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合理搭配的饮食应包括五大类食物: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畜禽肉类、蛋奶类,每天要保证适量摄入这五类食物,同时减少糖、盐和油脂的摄入量。
四、健康饮食指南1.多样化饮食:保证膳食中包含五大类食物,避免偏食。
2.合理搭配:根据个人情况搭配膳食,控制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
3.适量进食:分餐进食,每餐不过饱,保持饮食节制。
4.控制食盐:减少盐的摄入,以降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丰富营养素: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五、总结营养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营养与健康的重要学科,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归纳总结,我们了解到了营养学的基础知识,明白了各种营养素的分类和作用,掌握了健康饮食的指导原则,希望大家可以根据这些基础知识,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保持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食品的卫生及管理
主要研究不同种类食物在生产、运输、储藏、 销售等各环节中易受到何种有害因素的污染;并采 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从而 保证食用者安全。根据食物来源及理化特性分:
植物性食物的卫生及管理;
动物性食物的卫生及管理;
加工食品的卫生及管理;
其他食品如食物新资源、保健食品、强化食 品、转基因食品等的安全卫生及管理。
战国至西汉时期编著的《黄帝内经•素问》中曾记载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
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膳食平衡原则,并且 提出了有关食物的“四性五味”概念。
五谷
五果
黍、稷(粟)、菽(豆)、麦、稻
枣、李、桑、杏、桃
五畜
五菜
牛、羊、猪、犬、鸡
葵、韭、葱、蒜、蔓菁(萝卜)
中国古代营养学
中的有益物质作为构建组织和器官的材料、满足机 体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的需要,这一过程就叫“营 养”,研究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以及人体摄取 和利用这些成分促进健康的一门学科就叫“营养
学”。有益物质即为“营养素”,而食物则是营养
素的载体。
营养学学科内容
营养学理论基础
食物营养
特定人群营养学
公共营养学
食品卫生学学科内容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
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
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食品卫生学的发展历史
周朝设置凌人一职,专门管理食物的防腐冷藏。
《唐律》规定“肉腐败、焚,违者杖九十;如故 与人食,致死者,绞”。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于公元前400年左右编著 《论饮食》,其中就涉及到食物卫生方面的理论。
益于当时的物理、化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是发现和研究各种营养素
的鼎盛时期。陆续发现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 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并证明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现代营养学的发展
1842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Liebig)提出“营养过 程是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氧化过程”、 “食物组成与物质代谢”的概念;建立“碳、氢、 氮定量测定法” ,并对食物按其功能进行分类。 Voit创建“氮平衡学说”。 Rubner和Lusk分别确定 “三大产能营养素的能 量系数”和提出“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概念。
临床营养学
营养学研究方法等等
营养学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营养学
西方古典营养学 现代营养学的发展 中国现代营养学的发展
现代营养学的研究方向
主要从宏观、微观二方面进行研究
居民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和膳食指南的研究; 居民膳食营养状况的研究 食物成分的研究; 营养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的研究;
1962年联合国成立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1982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
1995年10月30日正式实施。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
离体实验(活组织或细胞实验) (研究营养素、生物活性物质、有害物质对实验
对象生长的影响及对细胞内酶和基因的影响)
整体实验(动物实验)
营养工作者该如何掌握营养学?
1、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熟悉各种营养素的 生理功能、常见食物来源、摄入量标准; 2、掌握各种营养素与健康的关系、营养素过 多或过少将引发的病症及常用评价指标; 3、掌握营养调查和监测方法,依据《膳食指 南》指导居民营养; 4、掌握特殊人群、亚健康或疾病状态下的人 群营养要求,能编制相应食谱及其评价。
《食疗本草》、《食医心鉴Fra bibliotek、《食性本草》等
西方古典营养学
公元前400多年至18世纪中期,被称为营养学发展 的自然主义时期。这一阶段尽管有一些经验积累性 的营养知识,但是对食物的认识非常模糊,不了解
食物的营养价值,不少营养观念出于迷信。
古希腊名医西波克拉底(Hippocrates)在公元前400年 左右就认识到膳食营养对于健康的重要性,他提出:
膳食中的其他抗氧化物质:生物类黄酮、植物甾
醇类、叶绿素、类萜等等。
中国古代营养学
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770年的西周时期,官方医政
制度将医学分为四大类: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 “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欲、六膳…”,认为
食养居于术养、药养等养生之首,其中食医即为专 事饮食营养的医师。
(通常用来研究污染物的毒性和营养素、生 物活性物质的功能特)
自愿者的试验研究
(如基础能耗、氮平衡测定;负荷试验等)
人群研究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如克山病、癞皮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等)
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的人群研究
(如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人群调查)
当前我国食品卫生学工作重点
加强食品卫生问题的预防和管理,不断认识和研
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可以预防血管疾病等。
营养与抗氧化功能
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的氧自由基产生与消除基本
处于一个动态平衡。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过 多的氧自由基将损伤正常细胞,从而出现症状。
抗氧化营养素:VitC、VitE、VitA等都可以直接
清除氧自由基;硒、铁、锌、铜、锰等微量元素 和VitB2是抗氧化酶的辅助因子。
营养工作者该如何掌握食品卫生学?
1、掌握食品污染、危害及其预防;
2、掌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要求;
3、掌握常见食品的卫生管理;
4、掌握食物中毒及其防治常识;
5、掌握保健食品的基本知识
6、掌握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法规。
谢谢
Thank You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是国家公共卫生事务管理的 一部分,它主要运用科技、道德、法规等手段来保 证食品卫生安全,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唐代名医孙思邈编著的《千金食治》强调顺应自
然,特别要避免“太过”和“不足”的危害,与 现代膳食平衡观非常接近。
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有记“凡伤寒饮食有宜 忌……不欲食,不可强食;就愈之后,胃气初醒, 尤不可纵食。”可谓是临床营养的创始。
明朝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曾记载数百种食 物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影响。
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
定义——为改善食品品质和感观性态,以及为防 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 天然物质。
主要研究各类食品添加剂的理化性质、使用原则、 检测方法、安全性能评价和每日允许摄入范围。
按其来源分: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化学合成食 品添加剂。 按其功能用途分:分为21大类(GB 2760—1996 )
营养与抗氧化功能的研究
营养与基因相互作用的研究
当前我国存在的主要营养问题
1、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共存。
2、缺乏个体化的饮食营养指导。
3、大众营养科普知识还有待于大幅度
的普及。大部分人对营养的认识尚不全
面,吃饱、吃精仍是他们的目标。
当前我国营养学的重点任务
预防儿童营养不良,提高全民营养水平,
居民膳食营养状况研究
定义:针对不同生理状况和环境条件下的人群,
进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营养监测和干预。
具体内容:收集和跟踪人群状况变化信息,为改 善居民营养状况、纠正现存营养问题提供依据; 组织以改善公众营养为目的活动如营养宣教、食 品强化等;参与国家的食物营养政策制定等。
迄今为止,我国已进行四次全国性营养调查,期 间发现癞皮病、脚气病、克山病、地方性甲状腺 肿等,并通过饮食调整得以有效控制。
食品卫生监督: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法规,督促 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者执行相关卫生法律的情况,并 对其违法行为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过程。它具有强 制性、权威性、规范性、技术性等特点。 食品卫生管理:食品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和食品 生产经营者根据食品卫生法规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进行管理的过程。
食物中毒及预防
主要研究食物中毒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机制、中毒症状和预防措施;食物中毒的现 场处理和中毒者的抢救治疗。根据病因可分为: 细菌性食物中毒; 真菌及其毒素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 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
食物成分研究
食物营养成分研究
– 主要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和动物试验进行研究。 – 食物营养成分是指导个人和群体膳食、食品加 工和营养调查等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
食物生理活性物质研究
– 食物中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微量物质进行分析;
– 如茶叶的茶多酚、茶色素;大蒜的蒜素、蒜胺; 保健品中的人参皂苷、香茹多糖、灵芝多糖等。
居民膳食指南(DG)
定义:根据营养学原理,结合各国国情,教育人
民群众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采取平衡膳食,从 而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目的的指导性意见。
历史沿变:DG作为卫生政策的一部分已有百年历
史,由早期的食物目标、膳食供给量、膳食阶段 目标演变而来中国营养学会于1989年制订我国 第一个膳食指南于1997年对原有膳食指南进行 修订并同时提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18世纪欧洲有设置“市吏”一职专门负责食品卫 生。 19世纪初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现代食品卫生学 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食品卫生学的发展历史
二战前,食品卫生学研究内容仅局限于食品腐败变
质、细菌性食物中毒、食品掺假伪造及相关检测和 监督。
二战后,食品卫生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如食物的生
物性、化学性、放射性污染研究;食品添加剂、食 品毒理学、食品卫生科学管理等
营养与慢性病的防治
从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发现:慢性非传 染性疾病与营养密切相关,采取适当的营养干预 措施有一定的效果。
如减少食盐摄入量可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多吃蔬菜水果可有效预防某些癌症如大肠癌发生; ω -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DHA对血管硬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