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完整资料).doc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完整资料).doc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完整资料).doc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

课题中期报告

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承萍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此课题,自2014年11月申报以来,

经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实现预期研究目标。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

1.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概念的教学既是数学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其根本任务是准确地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依据。

2.小学数学教材学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概念,主要有:数的概念、几何形体概念、运算方面的概念、量和计量单位的概念等,以起始型概念(也就是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某一领域的第一节)最为突出。其目的是以意义建构为核心,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初级概念,以此展开进一步的学习活动。

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前概念”,找不到新知与学生已有经验中的契合点;在帮助学生的概念形成过程中,概念的本质特征得不到凸显,概念之间的联系得不到深化;在概念的抽象过程中,教师找不到有效策略来帮助学生从思维上进行概念的逐步抽象,并进而实现由儿童语言到数学语言的过渡。

基于对以上现象的认识和思考,我们确定了这个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力求通过对“数学概念”的教学实践的研究,对“数学概念”

本课题通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力求找寻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构建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并通过课例研究构建更适合学生概念形成的数学课堂。实践的内容与预期目标主要有:

1.用发展辩证的观点认识概念,从数学概念的由来、内涵、外延重新审视数学概念,达到对概念教学内容整体结构的把握,理清概念之间纵横交叉的联系。

2.研究学生在概念形成中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找准概念形成的起点及契合点,凸显概念的核心内容。

3.针对不同概念教学课型的有效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寻求出最贴近儿童的概念形成的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和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教材内容

着重于三、四、五年级的苏教版教学教材作为载体,同时向两头延伸。

2、研究对象

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一、二、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

3、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关注概念的本质属性,拓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加深教师对于概念的理解。

②调查了解儿童的“前概念”,聚焦学生在概念形成中的认知结点,找准概念教学的起点和突破口。

③关注教师在概念教学的理念、行为及方法,探索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形式和策略。(包括改革课程组织形式,教学设计及评价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课题自2014年11月申报,2015年初备案以来。课题组所有成员围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就(1)学生在学习概念之前已经具备了哪些经验?(2)这些“前概念”其接受新知的过程中会起着怎样的作用?(3)教师在学生的“前概念”与“新概念”的过渡中需要设计怎样的环节的来帮助学生完成概念的建构?(4)怎样在概念教学中凸显概念的本质?这四个问题以研究课、讲座、理论学习、案例反思等形式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主题研讨,让概念教学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我们结合小学生年龄成长、心理特点以及数学教学实际制定了课题研究实施计划,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重点,抓好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和指导,课题组成员按计划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围绕课题进行主题研讨活动,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

1.直面学生前概念,从儿童的角度理解概念。

我们通过课前谈话、访谈、调查表等形式,去了解儿童在学习概念之前已经具备了哪些“前概念”。

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时,我们发现学生尽管对于百分数非常熟悉,基本都能准确进行读写,那么学生对于百分数的数学意义到底了解多少?为了更好的把握学情,我们对本校六年级两个班级65名学生进行了前测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你觉得哪个年级体育达标情况比较好?为什么?

有8名约12%的同学能够用达标的人数占抽查人数的几分之几的关系来解决;还有同学想办法(倍比转化),先分别求到每100个抽查人数中有多少个达标,再用达标的人数占抽查人数的百分之几的关系来解决问题;2名学生(约占3%)感觉模糊,练习纸上有明显的涂改痕迹,即先是利用相差关系解决问题,随后感觉不太对,再次擦去,直接改成四年级达标情况最好,但具体理由说不出;还有3名(约占5%)学生的理由是,由于四年级抽查的人数多,达标人数也很多,并且达标人数和抽查人数很接近,所以四年级的达标情况最好;其余的52名学生,约占调查人数的80%,利用相差关系判断五年级的达标情况最好。

2.分析学生前概念形成原因,找准教学起点。

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前概念受知识迁移的经验性、直觉思维的模糊性、抽象思维的浅显性等方面的影响。比如基于一二年级学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负迁移,在首次接触到“倍”这个概念时,大多数学生都会出现“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倍”的错误概念。

显然当大多数儿童脑中“前概念”是错误的,只有极个别学生的理解是准确的,显然教学的起点在于“重构概念”,帮助学生实现由“错误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跨越;当学生的前概念是模糊时,教学的起点在于进一步“明晰概念”,帮助学生实现由“粗糙概念”向“精致概念”的转变;当学生已经对于概念有一定的浅显了解时,教学的起点在于“还原概念”,帮助学生实现由“表象概念”向“本质概念”的深入。

3.深入课堂教学研究,实现概念自主建构。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而展开了课堂教学研究,以同课异构、一课多上、单元整体教学、关注螺旋知识体系教学等形式,试图从制造认知的矛盾冲突、从沟通儿童的认知结点、丰富概念表象、丰润概念体验、凸显关键字词的理解等方面来帮助学生或实现概念的重构,或实现概念的提升,或实现概念的还原与深入。

二、加强学习,让概念教学实践更具备底气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在计算概念教学中的操作体验是不是一定需要?一些看似简单的概念课,怎样才能上得深刻?怎样体现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向身边的专家、特级教师请教,同时我们开始阅读一些理论专辑,比如《小学数学概念与思维教学》、《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等,在研读的过程中,重新审视课堂,找回教学设计的依据。

三、总结反思,让概念教学获得提升

针对学科及学生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注意课题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好教学反思、典型案例记载等工作。并积极撰写课题研究案例论文,及时总结个人心得体会。不仅在研讨课,在日常的教学中也注重进行概念教学的研究与思考,努力寻求更贴进儿童的学习方式。课题组成员坚持撰写教学札记,逐步养成了勤于思考,注重积累,厚积薄发的良好研究习惯。同时积极参加各种论文、案例评比和发表活动,增强了对理念的内化水平和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总结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

在一年多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对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1.学生基于知识迁移的经验性、直觉思维的模糊性、抽象理解的浅显性,其前概念大体呈以下几类:错误、模糊、浅显。对于“错误的前概念”教学的起点在于“重构”;对于“模糊的前概念”教学的起点在于“明晰”;对于“浅显的前概念”教学的起点在于“深入”。

2.教学概念的第一次表象要非常清晰。无论学生脑中的前概念处于怎样的水平。教师在学生第一次接触数学概念时,必须留给学生非常准确而深刻的表象,凸显概念的本质。

3.儿童概念形成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经历由“模糊”到“清晰”到“深入”的过程。概念揭示的时间结点应基于学生对于概念表象的充分感知与建立。过早的概念揭示不能促进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概念建构。

4.教师只有基于自身对于概念的深刻了解后,在概念教学时才能从凸显关键字词,制造矛盾冲突,沟通认知结点,正反例证的对比等方面来帮助学生实现概念的自我建构。

七、课题研究的中期成果

课题组教师通过研究教学研究能力得到提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多次执教市级公开课、讲座,撰写的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1)各级各类基本功、评优课获奖

樊云老师获溧阳市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2014.12)

虞文静老师获溧阳市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三等奖。(2014.12)

承萍老师获溧阳市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三等奖。(2014.12)

承萍老师溧阳市小学数学教师评优课二等奖。(2015.11)

樊云老师溧阳市小学数学教师评优课三等奖。(2015.11)

(2)论文发表、获奖

姓名题目刊物级别

承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从困惑走向敞亮》《小学教学研究》省级(2015.08)承萍《百分数的意义》《教育视界》省级(2014.10)虞文静《浅谈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新课程》省级(2015.04)承萍《无痕显魅力,无言亦精彩——小学数学描述性概念教学的形散神不散》

获江苏省小数论文评比三等奖(2014.12)承萍《在“熟知”中探寻“新知”》获江苏省师陶杯三等奖(2015.12)

余玉花《追寻儿童符号感培养的价值》获江苏省师陶杯三等奖(2015.12)

承萍《“老调”弹出“新意”》获常州市小数论文评比一等奖(2014.12)承萍《复习课,你的学生“醒”没》获溧阳市2014年度教育论文一等奖(2014.12)(3)教学、公开讲座

姓名公开课

承萍市级公开课《认识周长》(2014.10)

市级公开课《混合运算(一)》(2015.03)

市级公开课《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2015.06)

市级公开课《射线、直线和角》(2015.12)樊云市级公开课《11-20以内数的认识》(2014.12)

市级公开课《两位数加一位数》(2015.04)钱慧芳市级公开课《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2015.05)

马慧芬市级公开课《整数四则混合运算》(2014.11)

承萍市级讲座《小学数学描述性概念教学研究》(2014.10)承萍市级讲座《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从哪里开始》(2015.04)

八、下阶段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针对前一阶段的研究情况和不足,下阶段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为:

1.加强理论学习,夯实研究底蕴。继续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的教学理论知识,学习新课程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另外多向同行或专家请教,虚心学习。

2.深入分析研究,提高研究实效。我们将更认真地研读并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围绕我们的课题重点展开:(1)在课前对学生学习概念的学情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和分析,进而从数、形、运算规则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归纳与整理;(2)进一步关注学生在概念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寻求出概念教学的一般策略;(3)围绕课题,组织组内老师除了进行课题研究精品课的展示,更要关注教学随堂课的即时研讨,将研究转化成一种日常的教学行为习惯;(4)注重日常教学案例的收集与整理,更积极主动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并形成专题论文;(5)开展“头脑风暴”。组织老师在课题组研讨活动中,围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主题加强组内互动与反思,让所有参与主题活动的教师畅所欲言,在活动中有收获。

3.完善课题网站。对课题研究及时总结、分析、反思。用案例、论文、随笔等各种形式及时记录研究结果。并把相关内容发布到课题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4.强化成果意识。继续认真做好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本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尚存缺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将继续该课题的深入研究。恳请领导批评指正。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两种版本教...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两种版本教材的比较 南京市第五中学丁玉祥* 210029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钱瑞云 210018 摘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精神,依据《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物理》(实验稿)开发与编写的两套教材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两套教材的比较,了解和体会两套实验教科书依据的基本理念、编写指导思想,教科书的内容特点、章节体例以及教材的风格,对学习和领会《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内涵与实质十分有益,同时对教材的编写提出几点建议,以推动物理课程改革与实验工作。 关键词:课程标准探究活动人文精神能力 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施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有关要求,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已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目的在于保证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标准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有效实施。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对实现以人为本,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是当前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根据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实施建议和相关要求,全国目前由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和“上科版”),分别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开发和编写了两套实验教材(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并于2001年8月出版发行,供全国各实验区初中二年级(三年制)或初中三年级(四年制)进行第一轮教材实验。为了使广大一线教师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物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和相关精神,分析和了解当前两种版本的物理实验教科书内容和特色显得十分的必要和迫切。 一、实验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物理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的,课程的内容标准包括科学内容和科学探究两个方面。其中科学内容包括三个主题: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和能量;科学探究活动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是: ◆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物理学科的课程目标着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做了详细要求,其总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过程中满足感及兴奋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做出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基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 *丁玉祥:(1973-),中学二级,校教科室副主任,区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物理教学论。 钱瑞云:(1946-)中学高级,市教研室教研员,研究方向:物理教学。

333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2010年333教育综合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 1、论语 2、蔡元培 3、《理想国》 4、终身教育 5、美育 6、因材施教 二、简答(每题10分) 1、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的学习动机理论 2、简要回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3、简要回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4、简要回答教育的本体功能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什么是创造性?如何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培养? 2、分析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以及当代价值 3、结合我国近年来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讨论,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4、评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课程改革 =============================================== ======== 2011年教育学综合 教育学原理 1、简要回答教学过程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10分) 2、简要回答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0分) 3、论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作用。(20分) 4、列出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例,并就其中一例做深入剖析。(20分) 中外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有教无类 2、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3、苏格拉底法 4、《初等教育法》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试论《学记》在教育管理和教学论上的贡献 2、试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0分) 1. 概括化理论 2. 努力管理策略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20分) 1、简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2、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 =============== 2012年真题 中外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学而优则仕 2、生活教育 3、苏格拉底法 4、《学制令》 二、论述题 1、试论孔子的德育理论及现代价值 2、评论终身教育思潮 教育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义务教育 2、课程标准 二、简答 1、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 三、分析论述 1、全面发展教育中如何认识和处理各育的关系 2、教学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流体力学 2、先行组织者 二、简答 1、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 2、归因理论的基本观念 ===============================================

物理教学论部分资料

一、教学目标 你如何理解科学素养? 物理课程目标分为哪几类? 1.科学素养 (1)认识科学的本质、目的和局限性(如:掌握科学方法,运用理性思维,概括、综合和推断能力,理解理论和观察的作用); (2)认识技术的本质、目的和局限性,以及它们与科学的区别; (3)了解科学和技术的实际运作方式,包括研究经费、科学实践的常规模式、科学研究与发展的关系; (4)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作为专家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决策过程; (5)对于科学语言及一些重要科学内容的基本训练; (6)解释数据的基本能力,特别是解释与概率性和统计相关的数据的能力; (7)领悟和使用技术信息、技术产品的能力,包括与高科技产品相关的“使用能力”;(8)获取科技信息的能力,对于从哪里、哪些人处可以得到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信息和建有一定的理解。 2.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草案)规定的目标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与思考方法及其主要应用,为有关各专门科学之学习建立基础; 用实验方法考核物理现象间质与量的关系,使理论与实际一致; 通过物理学对自然的认识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通过课外作业与活动,以增进学生的工作技能,并启发其创造力。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 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发展对物理学自身及其与其他学科和经济、社会关系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参加实践活动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深化认识和探索自然的积极情感体验 形成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程资源 1.谈谈你对物理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和丰富性的认识。 文本资源、网络教学资源、实验室及多媒体类教学资源、生活与社会教学资源 2.开发和利用物理教学资源应遵循哪些原则? 1.开放性原则2.优先性原则3.经济性原则4.针对性原则5.个性原则 3.生活与社会中的物理教学资源有哪些特点,如何开发与利用? 1.广泛性2.生活性3.趣味性4.体验性5.便捷性 了解环境资源可利用状况、根据教学主题确定实验内容、根据实验内容选择生活资源、实验方案与器具设计 三、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方法与技能

物理教学论总结复习资料(上传百度文库资料)

物理教学论总结复习资料 绪论 一、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及其要求 答:1、讲授法(要求:1)、讲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遵循认知规律。2)、讲授要力求具有启发性。3)、讲授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2、谈话法。(要求:1)、谈话前,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材重点、摸透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做好充分准备,认真拟定谈话提纲,精心设计谈话问题,审慎选择谈话的方式。2)、谈话时,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紧扣教材,难易适当,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人而异。3)、谈话后,教师要及时小结,使学生半凌乱的知识得到疏通)3、讨论法。(要求:1)、讨论前,教师要提出讨论题目、思考提纲和讨论的具体要求。2)、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3)、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总结)。4、读书指导法。4、读书指导法。(要求:1)、、指导学生精心阅读教科书。2)、善于阅读课外读物。3)、根据物理学的特点指导学生读书。)5、问题教学法。6、发现法。 第四章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一、物理实验的分类及各类实验的作用?

第五章物理概念教学 3、了解物理概念的外延; 4、了解物理概念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5、学会运用物理概念。 第六章物理规律教学 一、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 一、物理练习是指学生在理解物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口头解答)、(书面解答)、或(实际设计)、(操作)、等形式,反复地针对某一课题完成一定的作业。

一、复习的种类和方法? 答:1、平时复习(包括:a、引入新课的复习。b、巩固新课的复习。c、课后复习); 2、阶段复习;(在阶段复习时要抓好3个问题:a、突出重点;b、了解学生的疑难 和问题;c、抓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第十章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二、物理教师的教学技能有哪些? 5、提问技能: 6、演示技能; 7、强化技能; 8、结束技能; 三、物理教师板书要注意的问题? 四、提问的模式: 答:1、提出问题点名回答;

物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参考)

1.为什么在物理教学中,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 答题要点: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为学生必须主动的作用于客体,通过动口、动手、动脑来学习物理知识,这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教师起主导作用,因为学生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着进行的。 答题要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因为物理知识的获得只能由学生在物理环境中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等一系列活动来实现,这一过程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为学生创设物理情景、对学生启发、组织和引导,通过释疑、解惑,促进掌握物理知识,发展各种能力 2. 中学物理教学应坚持哪些主要的教学原则? 答题要点: 中学物理教学应坚持的主要教学原则有: (1)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想结合的原则; (2)激发学习兴趣的原则; (3)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的原则; (4)启发思维、教给方法的原则; (5)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原则。 3.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物理课程标准”代替“物理教学大纲”,试说明这种代替发生了那些实质性的变化? 答题要点: 用“物理课程标准”代替“物理教学大纲”,其实质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λ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λ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

素质的全面提高;λ从关注教师的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4.结合实例论述中学物理规律教学的主要环节 答题要点:中学物理规律教学的主要环节是: (1)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 (2)带领学生在物理环境中按照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物理规律 (3)引导学生对物理规律进行讨论; (4)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物理规律 5. 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时,对教师提出了那些更高的要求 1、教师必须在熟练地把握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容易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的情况下,提出恰到好处的讨论题目。同时,要充分估计在讨论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准备如何完善地引导和解决问题的措施。 2、教师要创设条件,并事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和其它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做一些实验,或进行对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最好要求学生写好发言提纲,要有观点,有材料,有分析,有结论。防止讨论脱离主题,流于形式。 3、讨论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对不同的意见展开讨论。最后,教师要对讨论的问题做出明确的结论 6.为什么说物理教学论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物理教学论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表现在: (1)物理教学论知识内容的综合性。υ首先,物理教学论涉及物理学方面的知识υ其次,物理教学论涉及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υ物理教学论涉及哲学和认识方面的知识υ物理教学论涉及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υ物理教学论涉及系统科学方面的知识 (2)物理教学论研究的是综合性的问题

论家庭作业的重要性

《物理教学论》课堂作业(2011.11.12) Why is homework important? 09级应电(1)班李宏/40906282 子曰:温故而知新。这里的巩固知识应该就是前者“温故”的含义。遵照人的记忆与遗忘的规律,老师通过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很重要。 因为课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手段。 对学生来说,首先,通过家庭作业可以增强学习技巧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在作业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请教老师,从而纠正错误,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争取更好的成绩。 其次,通过家庭作业可以发现学生弱点,孩子的家庭作业要靠自己完成,一些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在课堂上没能融会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在写作业中自己发现和弥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再次,通过家庭作业可以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完善学习方法。通过举一反三,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尽心尽力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思考完善学生思维。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对于教师来说,布置家庭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布置课后作业,老师可以通过一个班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到“教”的整体效果;通过一个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老师可以了解到这个孩子对"学"的掌握程度; 批改学生的作业,通过多次作业的累积完成情况,老师可以了解学生之间的性格智力差异及特性, 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和弱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及时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于更好的服务教学。 最后,我很赞同教育心理学家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布家庭作业要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如:要求学生写生字生的作业,一般不超过三遍的。对学生来说,每学一个生字,刚开始感到新鲜有趣,但如果每次作业总是机械的重复抄写,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会分散注意力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Homewok is important!

《物理教学论》平时练习参考答案

《物理教案论》平时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物理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四部分。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从课程设计、开发、管理的角度进行分类,可将学校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能够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有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等。 ★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离散趋势的量数有全距、离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等 ★课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影响学科课程的主要因素有社会需求,学生认知发展,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学科特点等几个方面。 ★新课程标准将课程的总目标分解为三个维度进行描述,这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物理新课程由12 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占2学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为选修模块。 ★.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知识方面的目标分为了解、认识、理解、应用等四个水平。 ★.物理学的美主要表现形式有简单美、对称美、和谐美、统一美。 11.根据说课性质的不同,说课可以分为示范性说课、研究性说课、评比性说课、检查性说课四种类型。 ★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体验性要求的目标分为经历、反应、领悟等三个水平。 ★中学物理教案的基本方法有讲授法、实验法、自学法、讨论法等。 ★中学物理课堂教案的基本课型主要有概念课、规律课、实验课、习题课、复习课、探究课等。 ★.教案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学生,教师和教案内容。 ★.物理学习过程一般包括预习、上课、复习、练习、总结等几个基本环节。 ★.评价试卷质量的指标主要包括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四个方面。 ★.教案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过程与方法中的“过程”应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物理学科的探究过程,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物质、运动和相

物理学专业本科课程简介

物理学专业本科课程简介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https://www.360docs.net/doc/9114061788.html, ]—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30413001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 【42—2—1】 内容提要:线性代数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本课程是研究有限性空间的结构和线性空间的线性变换的数学分支。内容有行列式、矩阵代数、线性方程组、线性空间、 线性变换、欧几里得空间、n元实二次型等内容。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高等数学(物理类)》第三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线性代数》高等教育出版 30413002力学Mechanics 【72—4—2】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内容提要:力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力学系统地介绍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全面阐述宏观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其基本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 力学、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功和能及碰撞问题、角动量、刚体力学、固体 的弹性、振动、波动和声、流体力学、相对论简介。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力学》漆安慎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赵凯华罗蔚茵高等教育出版社 30413003热学Thermology 【54—3—3】 先修课程:力学、高等数学 内容提要:热学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三部分,以实验为依据、以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本理论的宏观的热力学理论, 研究物质宏观热现象和宏观状态变化规律;以气体分子统计物理学,研究大量分 子热运动统计规律和热现象的微观实质;以Van der Waals方程和Clapeyron方 程,研究气体状态变化及相变规律;以非平衡态理论的分子动理论,研究输运现 象的宏观规律。 修读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赵凯华罗蔚茵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热学》李椿章立源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0413004数学物理方法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72—4—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内容提要: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内容分三个部分。复变函数论包括:复数与复变函数、解析函数、哥西定理、哥西积分、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表示、残 数及其应用。数学物理方程包括:一维波动方程的付氏解、热传导方程的付氏解、

西北师范大学590物理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教育综合》考试大纲(科目代码:590) 学院名称(盖章):教育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2019年7月9日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590) Ⅰ、考试性质 《物理教育综合(含物理教学论、普通物理学)》专业综合考试是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的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自命题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的与物理教学相关的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教育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西北师范大学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物理教育综合(含物理教学论、普通物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包括物理教学论和普通物理学的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物理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物理教学论约30分 普通物理学约70分 Ⅳ、考查内容 物理教学论 【考查目标】 1.正确理解新课程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

2.正确理解中学物理教学论的基本理论。 【考查内容】 一、物理课程与教学目标 (一)提高全体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二)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与教学目标(三)普通高中物理课程与教学目标 二、物理教学内容、过程和原则 (一)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概述 (二)中学物理教学过程 (三)中学物理教学原则 三、物理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 (一)物理教学模式 (二)物理教学方法 (三)物理教学策略 四、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物理教学资源概述 (二)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实验室及多媒体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生活与社会环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五、物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概述 (二)课堂教学设计及案例 (三)如何进行说课 六、物理实验教学 (一)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 (二)演示实验教学 (三)学生分组实验教学 (四)实验教学案例与评析 七、物理概念教学 (一)物理概念的特点

中学物理教学论(期末考试)

1.物理教学论的五大部分:(1)中学物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2)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原则(3)中学物理教学常用的模式、方法和策略(4)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物理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2.物理教学论的内容框架: (1)中学物理教学目标(2)中学物理教学内容、过程和原则(3)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4)中学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5)中学物理教学设计(6)物理实验教学(7)物理概念教学(8)物理规律教学(9)物理练习教学(10)中学物理复习教学(11)中学物理实践活动(12)物理教学评价 3.现行物理教学大纲的五大特点: (1)开始出现了两类物理,具有选择性思想。 (2)既强调基础性,又关注时代性;在适当降低部分内容的深度和难度的同时,适当拓宽知识的广度。 (3)增强了实践环节。 (4)关注学生的发展。 (5)教学评价应促进学生的发展。 4.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和时间性都很强的交叉学科,它以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中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教育学、物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紧密联系中学物理教学实践,系统地探索物理课程与教学的规律。 5.物理学:是探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基础学科。 6.中学物理课程的总目的: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7.科学素质:指一个人对于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8.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 9.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1)科学知识与技能(2)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3)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4)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10.中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每门学科的目的、任务而编写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各学科教学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11.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目标: (1)学习最基础的物理知识并了解其应用,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初步认识物理学及其与技术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2)敬礼观察物理现象、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等学习过程,学习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物理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12.高中物理教学目标: (1)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发展对物理学自身及其与其他学科和经济、社会关系的认识。 (2)敬礼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参加实践活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3)深化认识和探索自然的积极情感体验,形成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13.物理创新思维的基本特点:新颖性、灵活性、综合性。 14.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 15.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内容的特点: (1)在内容的选择上,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出发,由单纯注重物理知识转变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并重。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 高中物理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概念的教学,概念教学话题始终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热点,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核心概念的教学更是概念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探求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方法,寻找核心概念教学与高效课堂整合的切入点,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创建概念教学的高效课堂。我们选择“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有效教学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进行研究,经过二年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同时,一批青年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成长起来,成为我校物理教学的骨干教师。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有效教学的研究是国际上物理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的部分中学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核心概念。如何更好的理解和实践新课程的要求,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国外,美国的赫德、戴伊、费德恩、埃里克森等着名教育学家对核心概念的定义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列举了作为核心概念的选择标准,为高中物理的核心概念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依据。这些核心概念具有广阔的解释空间,源于物理中的各种概念、理论、原理和解释体系,为物理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深入的视角,还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联系。此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教育家们认同物理课堂教学应该强调核心概念的理解,他们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将希望学生理解的核心概念内容较为详实地列出来,教学活动即围绕这些内容展开。如美国“2061计划”要求学生学习得更加深入、更加贯通、更有关联性,还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记忆那些孤立事实和概念,而应把重点放在核心概念上。美国地平线研究组主席维斯及高级研究助理帕斯利经过一年多的认真研究,发现优质课堂应包含以下几个特征:(1)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善用多种策略(如:展现真实世界中的实例,为学生提供一手经验等),为某个科学概念提供清晰的阐释;(2)吸引学生从事动脑筋的活动;(3)帮助学生理解高中物理的核心概念等。作为高中物理优质课堂的主要特征之一,围绕高中物理核心概念进行课堂教学成为国际科学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物理教材叙述语言简洁性的消极因素探析

(本文已经刊出:云南教育 2009 10) 物理教材叙述语言简洁性的消极因素探析Physical description language textbook simplicity Analysis of the negative factors 石磊 (曲靖师范学院云南曲靖 650011) 教材语言由对象语言和叙述语言两个部分构成。中学物理教材叙述语言对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研究教材叙述语言的作用,分析当前教材叙述语言现状,对物理教师做好分析与处理教材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教材叙述语言及作用 教材语言可分为对象语言和叙述语言两部分,“对象语言是以语言为对象的教学内容,包括专有术语、公式、专业表达式,叙述语言就是让学生理解对象语言而进行说明、阐释的语言”[1]。如“牛顿第二定律说明: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在某一时刻,力停止作用,加速度随即消失,物体由于具有惯性,将保持该时刻的运动状态不再改变。”[2]这段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说明就是教材叙述语言,其目是促进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公式a=F/m的理解。教材叙述语言对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起着关键作用。 1.1表述建立物理概念或规律所需的感性材料 在建立物理概念或规律之前,教材一般都介绍一些与建立物理概念或规律有关的感性材料,如身边的物理现象、跟物理有关的生产生活事例,或是回顾学生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等。感性材料的介入旨在创设学习情景,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定向学生的学习活动。 1.2表述建立物理概念或规律的研究过程 研究物理问题需离不开研究思路和科学的方法,表述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关键。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完整表述,能让学生经历知识演绎的逻辑过程,弄清知识结论的来龙去脉,达到对知识结论的正确理解。 1.3阐释物理概念或规律的物理意义 物理概念和规律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抽象性,阐释物理概念或规律的物理意义同样也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关键。对于物理概念,要阐释其内涵与外延、相似与相近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物理规律,则还要阐释适用条件和范围。总之,对物理概念或规律的物理意义的全面阐释,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结论的正确理解。 综上所述,教材叙述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当前中学物理教材的叙述语言是否已完全起到应有的作用呢?来自中学物理教学的信息表明,学生看不懂教材或表面上认为懂了实际却没有真正理解教材的现象十分普遍。笔者认为,学生正确理解教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物理教材叙述语言简洁性产生的消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正确理解教材的主要原因。 2物理教材叙述语言简洁性产生的消极因素 所谓教材叙述语言简洁性,指的是在建立物理概念或规律过程中,教材对感性材料、研究过程、物理结论几个方面给予简明扼要的表述,即总是用有限的语言表述教材内容。物理教材叙述语言简洁性是教材编写原则的约定,但简洁性产生的消极因素不可忽视,主要表现

《物理教学论》主要知识点总结

《物理教学论》总结 名词解释: 1.物理课程:是按照教学目的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计划地选择物理科学的内容, 从而改造成为学校的一门课程。 2.引入: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的开始,教师指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方式 引入常用方法;(1.运用实验引入(2.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3.从复习旧知识引入(4.利用物理学史资料引入(5.利用类比发引入 3.信度:多次测验所得成绩的一致性程度,是衡量测验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4.专业引领:专家通过对话、现场指导、专题讲座及亲身师范等方式,向教师展示教育理 论于教师实践应有的内在一致性及转化的可能性,以此培养教师的智慧和教育直觉,并从整体上提升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 5.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办法的总称,基本方法有:讲 解法,讨论法,实验法读书指导法 6.效度:衡量测验结果的有效性或准确性的质量指标,是反映测量结果与所要测量的结果 相符合的程度,是一个测验对于它所欲测量的行为特征能够测量到的程度。 7.区分度:试题对不同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考生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 8.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个体的学习活动来掌握科学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 质和和逐步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9.物理教学测量:根据一定客观标准,运用各种手段统计方法,对物理学领域内事物或现 象进行严格考核并依据一定规范对考核结果予以数量化描述过程。 10.物理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通过平均系统的收集资料和处理教学信息,对物理教学 活动过程和成就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改进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参考的过程 11.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 象。 11课程的含义: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是学校为学生接受教育而设计和组织的一切活动总称;学习者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 12素质教育:使每位学生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 13物理课程内容:是指物理学科中的事实、概念、原理和问题以及他们选择、组织和呈现方式 14前概念:学生在学习正式的科学概念前,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感知以及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所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 二.简答 1.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 (1)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 (2)中学教育性质:基本任务是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 (3)素质和素质教育 (4)中学物理的教育目标: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2.物理教材分析方法: (1)知识分析法 含义:在全面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以新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从不同层次上对教材及涉及的知识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是分析知识为主的方法 (2)心理分析法:从学生学习物理心理过程的心理过程入手,挖掘和研究教材和与教学的心理因素以便充分地发挥物理教材的各种功能,提高教育效率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

高中 课程名称 信息技术与高中学科教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注重教学应用,内容新颖实用,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在介绍了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理论之后,重点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做了阐述,最后以信息技术与高中课程整合案例的形式对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实践与应用做了深入探讨。 主要内容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论 第二章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第四章教育信息资源开发 第五章信息技术与高中课程整合案例 课程名称 全国模范班主任教育思想和管理艺术(高中卷) 课程简介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教师。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的基础。因此,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应该对班主任教育思想和管理艺术,包括班主任工作有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本课程的内容全部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是广大教师学习和借鉴的良好素材。 课程名称中学教育科研方法基础 课 程简介(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科研成为中学教育改革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问题。本课程从教育科研的选择和设计,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教育研究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等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同时,尽可能结合中学教育改革中的实例说明各种研究方法的运用。 主要内容(章节信息)第一章中学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第二章中学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定第三章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第四章教育研究设计 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法

第六章教育实验研究法 第七章行动研究法 第八章教育质化研究法 第九章教育研究中的测量与统计 第十章研究报告及其撰写 课程名称物理教学论与物理教学改革 课 程简介(目标) 本课程从物理教学的目的、过程、原则、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改革下的物理教学论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通过与港台两地物理课程的结构、内容的比较,讲述了目前物理教学改革的构想及意义。 初中 课程名称中学教育科研方法基础课 程简介(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科研成为中学教育改革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问题。本课程从教育科研的选择和设计,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教育研究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等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同时,尽可能结合中学教育改革中的实例说明各种研究方法的运用。 主要内容(章节信息)第一章中学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第二章中学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定第三章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第四章教育研究设计 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法

陈恩谱老师物理教研经验分享

陈恩谱老师教研经验分享 一、教学研究的基础 一)专业阅读 对于专业阅读,我有着发自内心深处的渴望,这既是对物理学思想方法的兴趣使然,也是专业成长的自我需求的推动所致。个人认为,广博的专业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所以,我常常给青年教师大力推荐一些专业书籍,也在师范生培训、省市级教师培训活动中呼吁专业阅读的重要。 下面罗列的这些书,是我从大学到现在读过的绝大部分专业书籍的汇总,其中大部分是自己在图书馆、书店遇到或自己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主动淘得,剩下的一部分是加入各大QQ群后,由老师们的推荐而购买阅读的。 1、物理教材类(除我大学时期的教材外) (1)力学部分:《力学》(郑永令)、《力学》(漆安慎)、《新概念物理学教程力学》(赵凯华)、《经典力学》(许定安、丁棣华、王波); (2)电磁学:《新概念物理学教程电磁学》(赵凯华)、《电磁相互作用》(阿姆斯特朗); (3)热学:《新概念物理学教程热学》(赵凯华); (4)光学:《新概念物理学教程光学》(赵凯华)、《光学》(赫克特); (5)其他:《新概念物理学教程量子物理》(赵凯华)、《量子力学导论》(曾谨言)、《费曼物理学讲义》(3册)、《场论》(朗道)、《Physics》(John D. Cutenell)、KPK物理教程系列、《新概念高中物理读本》(3册,赵凯华)、《高中物理读本》(甲种本3册,张同恂)等。 2、物理思想类 (1)国外作品:《物理学的进化》《爱因斯坦文集(一、二、三)》(爱因斯坦)、《物理学和哲学》(海森堡)、《寻找薛定谔的猫》(约翰格利宾)、《时间简史》《大设计》(霍金)、《物理学理论的目的与结构》(迪昂)、《物理世界》(库珀)、《物理定律的本性》(费曼)、《物理世界奇遇记》《从一到无穷大》(伽莫夫)、《可怕的对称》(阿·热)、《上帝与新物理学》(保罗·戴维斯)、《二十世纪物理学》(韦斯科夫)、《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卡普拉)、《物理学史》(劳厄)、《量子史话》(霍夫曼)、《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热的解析理论》(傅里叶)、《趣味物理学》(别莱利曼)、《物理学的历史负担》(赫尔曼)、《七堂极简物理课》(卡洛·罗韦利)、《科学究竟是什么》(查尔默斯)等。 (2)国内作品:《物理学基本概念的历史发展》(朱荣华)、《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激动人心的年代》(李醒民)、《物理学咬文嚼字》《量子力学(少年版)》(曹则贤)、《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汪洁)等。 3、教学理论类 (1)一般理论:《发生认识论原理》(皮亚杰)、《学习论》(施良方)、《现代教学设计论》(盛群力)、《教师行动研究》(阿尔合尔)、《合作性学习的原理和技巧》(大卫约翰逊)、《透视课堂》(托马斯古德)、《怎样解题》(波利亚)、《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陈玉琨、田爱丽)、《教学心理学的进展》(罗伯特·格拉塞)、《问题解决心理学》(罗伯逊)等。 (2)学科教学论:《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闫金铎)、《中学物理教材教法》(闫金铎)、《物理学科教育学》(乔季平)、《物理实验论》(陶洪)、《物理教学论》(邢红军)、《物理解题理论》(郑青岳)等。 4、教辅资料类 《高中教师手册(物理)》(朱建廉)、《高中物理专题分析》(战永杰、杨兴国)、《力学问题讨论》《电磁学问题讨论》(缪钟英)、《走进名师课堂高中物理》(王克田)、《物理原来不能这样考》

物理说课艺术

教学能力提升之 物理说课艺术 浙江名校 第一部分物理说课概述 (2) (一)说课的意义 (2) (二)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2) (三)说课的方法 (3) 第二部分说课艺术 (4) (一)说教学内容的艺术 (4) (二)说教学目标的艺术 (5) (三)说教法的艺术 (5) (四)说学法的艺术 (8) (五)说教学程序的艺术 (10) (六)说板书设计的艺术 (11) (七)说多媒体的运用艺术 (12) 第三部分物理说课的内容 (12)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 (14)

第一部分物理说课概述 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它要求教师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用简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呈现给听众。 (一)说课的意义 说课是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适应当时基础教育师资极度缺乏的形势,由教学研究人员与基础教育第一线的骨干教师共同创造出来的一种培养教师的方式。开始它是由有经验的骨干教师给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说课。后来发现这种方式对于考查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说课的应用也就越来越广。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01年举办的全国青年物理教师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中,说课就占了很大的比重。 说课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一种是在讲完观摩课后,由主讲人先说课; 一种是正式讲课之前或备课时的说课。两者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前者要不仅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说出来,而且要结合讲课过程的实际说教学执行情况,而后者仅说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说课是教师备课的全过程的浓缩与升华,是一份已经溶化在教师脑海里的教学方案,因此,说课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说课有助于教师全面掌握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二)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所讲的“备课”是指“写教案”,而教师在备课中所投入的智力及智力活动所达到的深度,不可能在一篇教案中完全展现出来,正因如此,容易导致备课过程的简单化和形式化,并可能出现抄教案的不良倾向,而“说课”则要求教师把备课过程中的内在思维活动外现出来。“说课”与教案有两点不同之处: 第一,教案只需写清楚教什么和怎样教的内容,教师设计的思想过程没有体现出来。而说课时教师不仅要说出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还要重点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物理教学大纲或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物理教学法、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等),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样能促进教师达到教学性、教育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从而实现由教书匠向教育行家与专家的根本性转变。 第二,教案的对象是学生,因此要把教学过程一步一步写清楚。“说课”的对象是物理教师或物理教学研究人员,因此有关教学程序的具体内容只须作概括介绍,只要听者听清“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就行了。

物理教学论学习笔记

《物理教学论的一些基本问题》内容纲要 ——《物理教学论》王较过李贵安主编 一、内容概述 1.我国物理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1.1物理教育的萌芽 人类在共同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必须将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向其他人或下一代传授,在传授生活、生产经验的同时,也就传授了其中的物理知识。 1.2、我国古代的物理教育 1.2.1、人们用实验手段自觉地探索物理规律,形成了对物理的各种观点和学说,通过著书立说,以文字的形式在一些哲学和科学技术著作中对物理知识进行记录和描述。 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科学的、真正意义上的物理知识,更谈不上形成独立的物理学科和物理知识的学科体系。 1.2.2物理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首先,我国古代的物理教育是结合手工业和技术教育进行的。 其次,著书立说、制作实物是传播物理知识、进行物理教育的有效途径。 再次,举办私学和聚徒讲学是传授物理知识、进行物理教育的重要手段。 1.3学校物理教育的发展 1.3.1学校物理教育的诞生

1866年,京师同文馆设算学馆,开设格致(亦称格物或格物学,是物理与化学的统称,有时是所有自然科学的统称) 1897年,欧礼裴首次正式讲授格致,开中国教育史上学校讲授近代物理学之先河。 1.3.2旧中国学校物理教育的发展 (1)第一阶段:1903年——1911年 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把物理学以法定的形式列入学校教育科目。 1904年,《奏定中学堂章程》安排物理教学内容。 (2)第二阶段(物理教育不断完善的时期):1911年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蔡元培主持下对清朝末年的教育制度提出了比较全面的改革方案。1922年,颁布实施了“壬戌学制”即“六三三”。1923年,公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刚要》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它明确指出了物理教学目标、教学时间分配、教材大纲、实施办法概要、物理实验及注意点等内容。 (3)第三阶段:1927年——1949年 提出“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同时对中等教育进行了改革,取消文理分科,出台初高中的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等。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编写了《初中物理学》、《高中物理学》、大学用《普通物理学》等系列教材。 1.3.3新中国学校物理教育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