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调整系数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

定额调整系数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
定额调整系数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

附件石油建设安装工程定额(指标)调整系数

石油建设安装工程费用定额调整系数

注:1.表中未列的费用项目暂不作调整;税金是指按国家税法相关规定应计入的增值税。

2.企业管理费调整系数是将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纳入后的综合调整系数。

长距离输送管道线路土建工程取费标准

注:现场经费中已包含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其他费用和相关费用增值税进项税计算方法

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第四章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传热计算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中的传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传热系数的计算精度直接影响了受热面设计时的布置数量,从而影响锅炉的实际出力、蒸汽参数和燃烧温度。正确计算燃烧室受热面传热系数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的关键之一,也是区别于煤粉炉的重要方面。 随着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日益成熟,有关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传热计算思想和方法的研究也在迅速发展。许多著名的循环流化床制造公司和研究部门在此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已经形成商业化产品使用的设计导则。 但由于技术保密的原因,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公开的可以用于工程使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传热计算方法,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清华大学对CFB锅炉炉膛传热作了深入的研究,长江动力公司、华中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也对CFB锅炉炉膛中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根据已公开发表的文献报导,考虑工程上的方便和可行,本章根椐清华大学提出的方法,进一步分析整理,作为我们研究的基础。为了了解CFB锅炉传热计算发展过程,也参看了巴苏的传热理论和计算方法,浙江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的传热计算与巴苏的相近似。 4.1 清华的传热理论及计算方法 4.1.1 循环流化床传热分析 CFB锅炉与煤粉锅炉的显著不同是CFB锅炉中的物料(包括煤灰、脱硫添加剂等)浓度C p 大大高于煤粉炉,而且炉内各处的浓度也不一样,它对炉内传热起着重要作用。为此首先需要计算出炉膛出口处的物料浓度C p,此处浓度可由外循环倍率求出。而炉膛不同高度的物料浓度则由内循环流率决定,它沿炉膛高度是逐渐变化的,底部高、上部低。近壁区贴壁下降流的温度比中心区温度低的趋势,使边壁下降流减少了辐射换热系数;水平截面方向上的横向搅混形成良好的近壁区物料与中心区物料的质交换,同时近壁区与中心区的对流和辐射的热交换使截面方向的温度趋于一致,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壁区物料向壁面的辐射加强,总辐射换热系数明显提高。在计算水冷壁、双面水冷壁、屏式过热器和屏式再热器时需采用不同的计算式。物料浓度C p对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都有显著影响。燃烧室的平均温度是床对受热面换热系数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床温的升高增加了烟气辐射换热并提高烟气的导热系数。虽然粒径的减小会提高颗粒对受热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在循环流化床锅炉条件下,燃烧室内部的物料颗粒粒径变化较小,在较小范围内的粒径变化时换热系数的变化不大,在进行满负荷传热计算时可以忽略,但在低负荷传热计算时,应该考虑小的颗粒有提高传热系数的能力。 炉内受热面的结构尺寸,如鳍片的净宽度、厚度等,对平均换热系数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鳍片宽度对物料颗粒的团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宽度与扩展受热面的利用系数有关。根

关于某实用标准化系数地定义

在设计时,必须考虑生产上的要求,如结构工艺性、经济性、标准化等,符合生产要求的电气设备,才能高效率、低成本的制造出来,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现将产品的结构工艺性作一个系统的介绍。 产品的工艺性是指产品无需作重大变化且在一定数量下以最低成本适用于工业制造的程度。工艺性与工艺过程不同,它是指在设计产品时所赋予产品的一些质量指标,这些指标规定有可能以最少的人力与物力制造产品、降低成本、缩短设计周期。 结构工艺性包括:零配件加工工艺性,装配工艺性。 结构的工艺性是指结构是否适合于所规定的批量的消耗和工时的消耗、制造新结构所需的时间以及生产资金的相对消耗量等结构性能的总和。因此,影响结构工艺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决定电气设备工艺性的主要因素有:结构的继承性,零配件的复杂性,结构的标准化,材料的消耗和工艺安装过程的合理性等。 工艺性是按以下主要工艺性质来进行评价的:标准化的零部件的适用范围;早期研制出的产品的继承性;所研制的零配件的复杂性;材料的利用率。为了定量的表征结构工艺性,常用到以下几个量化的参数: 1、标准化系数 定义:表征结构中标准化或规格化零件的使用程度,用K1表示。

K1=N1/N 式中N—设备中结构零件的总数量;N1—设备中规格化和标准零件的数量。 2、继承性系数 定义:表征结构的继承性程度,用K2表示。 K2=N2/N 式中N2—结构中采用本公司已经掌握的、从其它产品中移用过来的标准化结构零件数量。 3、重复性系数 定义:表征结构中零件规格的统一程度,用K3表示。 K3=N3/N 式中N3—同一规格零件的种类总数量。 4、材料利用系数 定义:表征材料的合理使用程度,用K4表示。 K4=N4/N5 式中N4—设备中某类材料制成配件的净重量总和;N5—设备中某类材料制成配件的材料重量总和。 从以上工艺指标看出: 1、标准化系数K1越大,即表示设备标准化程度越高,结构工艺性越好。 2、继承性系数K2越大,即表示设备零配件的通用性越高,则设备的结构工艺性越好。 3、重复性系数K3越小,表示设备中采用的零配件种类少,则设备的结

需用系数的计算

需用系数和功率因素的一些问题 PE=141KW KX=0.65,COSX=0.85 PJS=92KW SJS=108KVA LJS=163A 据cosφ=0.85 得tgφ=0.62 有功功率计算:Pjs=Pe×kx=141kW×0.65=91.65kW 无功功率计算:Qjs=Pjs×tgφ=91.65kW×0.62=56.82kVar 计算负荷:Sjs=√Pjs2+ Qjs2=√91.652+56.822=107.84kVA 计算电流:Ijs=108kVA×1000/380V/1.73=164A 其中tgφ、cosφ、KX又是如何得出来的? 需用系数,包括同时系数的,由同时系数得的。同时系数只同时使用的设备同时间的概率,需用系数指计算电流的需用系数。 需用系数除了得考虑同时系数(即考虑各种设备不会同时使用的系数),还需要考虑负荷系数(即各种设备部可能都达到额定值)。这样算下来的计算负荷就小于各种设备总负荷的相加值。 kx是需用系数,是由同时系数乘以负荷系数得来的。用来描述用电设备的真实负荷和设备额定负荷之间的长期关系。我们可以通过需用系数来计算计算负荷。这种方法就叫需用系数法,是三种常用的计算

负荷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常用和简单的方法。 kx可以查表得来,表中通过你对负荷性质的筛选可以找到你需要的kx值。比如是大范围办公照明还是电镀车间还是电解车间等等。。。表中除了有kx之外还有tgφ、cosφ都可以查。属于经验数据。当然。如果只求计算负荷的话,只要cosφ就好了。不需要用tgφ。从你给出的式子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Sjs=Pjs/cosφ 关于计算电流中的1.73是什么? 根号3等于1.732。。。。它只取了小数点后两位。 这样看就能把他们的单位换算看清楚些 108kVA×1000=108000 VA 108000va除以380V=....安 由于这个是三项电,它的单项电流需要乘以根号3 ...乘以1.73=164A 所以Ijs=164安1、cosφ、Kx是经验数据; 2、根号3=1.732. 计算电流,用这样的公式形式会更容易理解: Ijs=[(Pe/3)/220]*Kx/cosφ =[(141000/3)/220]*0.65/0.85 =163.3(A .

基尼系数计算方法

基尼系数计算方法 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判定收入分配均等程度。市场经济国家衡量收入差距的一般标准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 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之间表示较为合理;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说明收入差距悬殊。 计算基尼系数,可以用收入分组数据计算,将总户数按人均收入等分成若干组,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然后计算出每组的人口数和收入,以及每组的人口和收入占总人口和总收入的比重。实际应用中的计算公式是: 公式中:Y是按收入分组后各组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W 是按收入分组后,各组人口所拥有的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重;根据人口比重和收入比重计算出基尼系数。 附: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如下图),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

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洛伦茨曲线 图中,横轴P代表人口累计比重,纵轴I代表收入累计比重(比重常用百分数表达)。一般可把人口按收入水平由低到高分成5等份,即低收入组、中下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上收入组和高收入组。计算每组(20%)人口占有社会总收入的比重。

标准化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与公式

标准化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与公式 为了正确评价标准化经济效益,必须建立一套衡量标准化经济效益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从某些方面、在一定范围内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标准化经济效益的大小。目前我国评价标准化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主要由以下四个指标组成:(1)标准化经济效益(X) 标准化经济效益分为标准有效期内总经济效益(XΣ)和年经济效益(X n)两种: 式中J——标准化年节约额,元/年;K——标准化投资,元;α——标准有效期内,标准化投资折算成一年的费用系数;n——标准有效期,年。 在计算年经济效益时,采用标准化投资的“分摊法”,目前一般按五年分摊,即取α值为0.2。 (2)标准化投资回收期(T k) T k=K/J 标准化回收期单位为常为年,也可以分别乘上12(月)或360(日)转换成月、日表示。 如有两个标准化方案进行比较时,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t K——追加投资回收期,年;K1、K2——分别为方案1、方案2的标准化投资,元;C1、C2——分别为方案l、方案2的年生产成本,元/年。 标准化投资回收期是用标准化获得的节约来偿还投资所需

要的时间。我国在计算基本建设投资回收期时,一般是以利润(包括税收)来回收的,虽然标准化产生的各种节约,一般是成本的节约,但二者的做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标准化投资回收期从何时候开始计算,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从投资开始支出的时候算起,另一种是从贯彻标准后产生效益时开始计算。从理论上讲,前者的计算较为合理,这会有助于缩短标准从制定起到贯彻所需的时间。但由于标准的制订费用比贯彻费用要少得多,据苏联统计两者比例大约是1:20,这就是说,标准的制订费用与标准化总投资的比例甚小,第一种计算方法就显得实际意义不大。而贯彻标准所消耗的投资较多,时间一般也较集中,所以就一般采用第二种方法计算标准化投资回收期,但是当制订标准的费用较多时,也可以按第一种方法计算。 (3)标准化投资收益率(R K) 标准化投资收益率是贯彻标准所获得的年节约与投资之比: R K=J / K 标准化投资收益率实际上是标准化投资回收期的倒数。 (4)标准化经济效益系数(E) 标准化经济效益系数表示单位投资在标准有效期内可以获得的节约: 上述四个指标构成一组指标体系,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标准化的经济效益。标准化经济效益X 是从数量上表达了经济效益的大小,反映了标准化经济效益的绝对值,是一个净收入的概念;标准化投资收益率R K、标准化经济效益系E 数则从比率的关系上表达经济效益的大小,反映了标准化经济效益的相对值。标准化投资回收期T k又从时间上反映了取得经济效益的速度。它们互相关联又互相补充,四个指标同时运用,才能较全 面地综合地反映出标准化经济效益。

β系数的计算方法

β系数得计算方法 一、公式法 运用公式法计算行业β系数得具体步骤如: 1。计算市场整体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R 为第t期得市场整体收益率;为沪深300指数第溯期末 得收盘数;为沪深3oo指数第t—1期期末得收盘数。。 2.计算各参照上市公司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参照上市公司第t期得收益率;为参照上市公司第溯期末 得股票收盘价;为参照上市公司第t—I期期末得股票收盘价。 3.计算市场整体收益率与各参照上市公司收益率得协方差。我们可以利用EXCEL中得协方差函数“COVAR”来计算。 4。计算市场整体收益率得方差。我们可利用EXCEL中得方差函数“VAKP"来计算。 5.计算各参照上市公司受资本结构影响得β系数。 式中:BL为参照上市公司受资本结构影响得p系数. 6.计算各参照上市公司消除资本结构影响得β系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Bu为参照上市公司消除资本结构影响得β系数;T为参照上市公司得所得税税率;D为参照上市公司债务得市场价值;E为参照上市公司股权得市场价值。7。计算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受资本结构影响得B系数,即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得β系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受资本结构影响得β系数;为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消除资本结构影响得β系数,为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得所得税税率,一般取25%;e(D÷E)为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得债务股本比。 二、线性回归法 利用线性回归法计算行业β系数得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市场整体收益率。同公式法 2.计算无风险报酬率.取各年度得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年报酬率,再将其转换为月报酬率。 3.计算市场风险溢价。市场风险溢价为“” . 4。计算各参照上市公司得收益率。同公式法。 5.计算市场风险溢价与各参照上市公司收益率得协方差。参照公式法下市场整体收益率与各参照上市公司收益率得协方差得计算 6.计算市场风险溢价得方差。参照公式法下市场整体收益率得方差计算。7.计算各参照上市公司受资本结构影响得β系数。同公式法. 8.计算各参照上市公司消除资本结构影响得β数。同公式法。 9.计算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受资本结构影响得β系数,即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得β系数.同公式法。 方法一、二摘自《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徐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 导热系数λ[W/(m.k)]: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 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m.k/w): 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 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11) Re —外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

2018年交通部新定额各取费标准

2018年交通部新定额各取费标准 一、文件依据 1、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发布<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公路工程估算指标>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 <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的公告》(交通运输部2018年第86号公告) 2、JTG3830-2018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3、JTG-T3832-2018公路工程预算定额 4、JTG-T3833-2018 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5、JTG-T3831-2018公路工程概算定额 6、JTG3820-2018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7、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贯彻执行交通运输部 2018年《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配套指标、定额有关事项的通知(川交造价[2019]39号) 8、交通运输部关于调整《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JTG 3820-2018)和《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3830-2018)中“税金”有关规定的公告 9、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及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2018年版的公告?交通运输部公告

2017年第51号 10、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二、取费费率 1、人工费参照文件,其中达州、自贡、泸州、雅安、南充、巴中为元/工日。 2、养老保险费19%,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9%,工伤保险费%,住房公积金9% 3、安全生产费费率% 4、雨季施工自贡(富顺县)II-4,达州宣汉II-6 5、

基尼系数及计算方法

基尼系数及计算方法 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是当前人们所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收入分配差异的合理与否,一方面可以反映按劳分配原则的实现情况;另一方面是保障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衡量收入差异状况最重要、最常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即吉尼系数)。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如下图),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洛伦茨曲线 图中,0M为45度线,在这条线上,每10%的人得到10%的收入,表明收入分配完全平等,称为绝对平等线。OPM表明收入分配极度不平等,全部收入集中在1个人手中,称为绝对不平等线。介于二线之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就是洛伦茨曲线。它表明: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平等线OM越接近,收入分配越平等;与绝对不平等线OPM越接近,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实际应用中的计算公式是:

公式中:是按收入分组后各组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是按收入分组后,各组人口所拥有的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重;是从i=1到i的累计数,如,=Y1+Y2+Y3….+Yi。

计算基尼系数,可以用收入分组数据计算,也可用分户数据计算。但要注意的是,无论分组还是分户计算,均应先对数据按收入从低到高排序,分组计算时,一般应使分组的组距相等。用分组数据计算的基尼系数要明显小于分户数据的计算值,特别是当分组的组数不多时,差距更大。用分户数据计算基尼系数时,采用的计算指标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一般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方法是按户总收入排序,按户计算基尼系数,此时,为每户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调查户数的倒数;另一种计算方法是按每户家庭的人均收入排序,此时,为每户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为本户人均收入占人均收入之和的比例。这两种计算方法,结果是有差异的,按人均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要大于按户收入计算的基尼数据。在用基尼系数时进行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收入差距比较时,应注意计算方法的一致性,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基尼系数是没有可比性的。 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判定收入分配均等程度。基尼系数是界于0-1之间的数值,当基尼系数为0时,表示绝对平等;基尼系数越大,不均等程度越高;当基尼系数为1时,表示绝对不平等。市场经济国家衡量收入差距的一般标准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之间表示较为合理;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 0.5以上说明收入差距悬殊。例如:依据全国城市住户调查收入分组资料,计算出的基尼系数1978年为0.16,1988年为0.23,2000年为0.32,说明1978年我国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不大,比较平均;1988年以后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已经开始拉开,到2000年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用基尼系数分析居民收入的差异,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方法。其特点:一是方法本身具有科学性,基尼系数的计算是将社会经济现象数学化了的办法,能从整体上反映居民集团内部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二是基尼系数反映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精确、灵敏,可以反映差异程度细微的和连续的变化。三是在经济工作中可以作为一个综合经济参数纳入国家的计划管理和宏观调控之中。四是基尼系数在国际上应用广泛,便于在实际工作加强横向联系比较,学习和借鉴外地区和国外的经验。 推介一个简便易用的基尼系数计算公式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在国民经济整体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个人之间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拉大,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基尼系数也随之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最流行的经济学语词之一。 但是,对于如何计算基尼系数,目前国内经济学教科书鲜有介绍。就笔者手头所有的十几种经济学教科书来讲,绝大多数都只限于介绍定义,而没有具体计算公式。只有臧日宏编者《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和王健、修长柏主编《西方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这两种教科书给出了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但该公式推导过程相当复杂,理解记忆比较困难,实际计算烦琐。为此,笔者经反复思索,找到了一种简便易用的计算方法,并于笔者所著《经济学——入门与创新》(中国农业出版

归一化系数的计算

在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时,用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其中关于归一化系数的问题,我有几点看法: 1、归一化系数适用于什么范围? 归一化系数,应该是对数据的标准化的一种方法,或者叫做对数据的无量纲化。就是把反应生态环境质量的各个数据通过数据的无量纲化,统一到同一个层面上,便于比较。这个 归一化系数起的就是这个作用(用到的标准化方法应该叫做最大值法标准化)。 对单个区域,如一个县,或者某个开发区、流域等没有办法用,只有针对几个县(区)、省、全国,一组数据,才可能有最大值、最小值。具有相对性,非绝对性。 2、全省、全国的数据,如何用? 在使用归一化系数时,不是必须用本省的归一化系数,归一化系数不是必须用全国或者全省的数据。如果能找到一系列的县域的数据,可以计算,几个县也可以弄出自己的系数。但一般情况下是运用本年度的全国的数据或者全省的数据,多年来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是一个 考核的指数,这方面的数据是有统计的。 3、归一化系数是定值吗? 归一化系数是动态变化的,不是定值,随着时间、生态质量而变化。即是透过同一个时间段内的一系列数据算出来的。(比如2008年,全河北省的138个县的归一化系数) 4、A最大值,如何计算? 如几个县的生物丰度,(0.35 X林地面积+ 0.21 X草地面积+ 0.28 X水域湿地面积……)/全县面积,取最大的一个县的值。即比如县A、B、C、D、E、F的生物丰度分别是0.56、0.23、0.36、0.85、0.02、0.22,则最大值便是0.85,其归一化指数是100/0.85. 5、如果沿海发达地区,无论是评价一个县,还是多个县,应参考全国的数据?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国家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以我国某县为例、计尊英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QTh各措标计算方法如下卄 L生物丰度摘数计倉方法" (1)通过卫星遙感解铎埶揚与屮国植被奘型数据叠加得出该县的甫林、常址阔叶抹、當母落叶阔叶j胶林、暮叶阔叶林、转叶林等五聊霖林类型的面Th见表b各瘵林獎型权重见表2,将表1和恚2中鼓据代入计算公式:袜林面秋=IX雨林常母阔叶林*0.5 X常址薜叶匍叶j妆林和3X豚叶阚叶林M 軒叶林,计算得出该县赚P、 林面申E箔9加曲?討

2008版定额预算表、15册取费表.doc

2008版定额第15册取费表 一、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指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需设置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所需的费用。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以综合工日为计算基数,具体费率见表1。 二、夜间施工增加费: 夜间施工措施费是指因夜间施工所发生的夜班补助费、夜间施工降效、夜间施工照明设备摊销及照明用电等费用。 夜间施工措施费是以综合工日为计算基数,具体费率详见表2。 三、冬雨施工增加费 冬雨施工增加费是指在冬雨季施工期间,采取的防寒保温或防雨措施所增加的费用。 冬雨施工增加费以综合工日为计算基数,具体费率详见表3。 三、二次搬运费: 二次搬运费是指因施工场地狭小等特殊情况而发生的二次搬运费用。 二次搬运费根据现场情况,按实际发生计算。 1、表中所列工程均为单独发包工程,非单独发包的土方、构件吊装、桩基应并入建筑工程计算 2、依据建设部建办(2005)89号文、豫建设标(2006)82号文的规定制定,本表中的费率包括文明施工费、安全文明施工和临时设施费。环境保护费另按实际发生额计算。 3、基本费应足额计取:考评费在工程竣工结算时,按当地造价管理机构核发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率表》进行核算;奖励费根据施工现场文明获奖级别计算,省级为全额,市级为70%,县(区)级为50%。

2008预算表14册 1、业主供应材料(简称甲供材)时,甲供材应以全额价格计入相应的综合单价子目内。 2、材料单价=(材料原价+材料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采购及保管率)或材料单价=供应到现场的价格×(1+采购及保管费率) 3、业主指定材料供应商并由承包方采购时;双方应依据第2条的方法计算,该价格与综合单价材料取定价格的差异应计算材料差价, 4、甲供材到现场,承包方现场保管费可按下列公式计算:(该保管费在税后返还甲供材料费内抵扣)现场保管费=供应到现场的价格×表中的“现场交货”费率。

国家统计局标准折标煤系数计算方法

国家统计局标准折标煤系数计算方法 蒸汽折标媒系数并不是确定的值,一般按经验111kg/t~170kg/t都不会错 你说的情况可能前者是饱和蒸汽,后者是过热蒸汽吧,不过2674.5千焦/千克还是有点低 同时要注意蒸汽折标煤量应减去回收余热蒸汽的折标量 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世界最关心的环保问题,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温室气体产生,而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二氧化碳(CO2),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归根到底是大量使用各种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造成的,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各国纷纷制定了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 通过节约化石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两个关键。在节能工作中,经常需要统计分析二氧化碳减排量的问题,现将网络收集的相关统计方法做一个简单整理,仅供参考。 1、二氧化碳和碳有什么不同? 二氧化碳(CO2)包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量为44(C-12、O-16)。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空气中含有约1%二氧化碳。液碳和固碳是生物体(动物植物的组成物质)和矿物燃料(天然气,石油和煤)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3.67吨二氧化碳(C的分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44/12=3.67)。 我们在查看减排二氧化碳的相关计算资料时,有些提到的是“减排二氧化碳量”(即CO2),有些提到的是“碳排放减少量”(以碳计,即C),因此,减排CO2与减排C,其结果是相差很大的。因此要分清楚作者对减排量的具体含义,它们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即减排1吨碳(液碳或固碳)就相当于减排3.67吨二氧化碳。 2、节约1度电或1公斤煤到底减排了多少“二氧化碳”或“碳”? 发电厂按使用能源划分有几种类型:一是火力发电厂,利用燃烧燃料(煤、石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等)所得到的热能发电;二是水力发电厂,是将高处的河水通过导流引到下游形成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三是核能发电厂,利用原子反应堆中核燃料慢慢裂变所放出的热能产生蒸汽(代替了火力发电厂中的锅炉)驱动汽轮机再带动发电机旋转发电;四是风力发电场,利用风力吹动建造在塔顶上的大型桨叶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称为风力发电,由数座、十数座甚至数十座风力发电机组成的发电场地称为风力发电场。

特性系数计算方法

选定系统中最不利工作作用面积,如(图3-4-1)选择最不利管径标号如图。 (1) 计算最不利喷头(喷头0)的喷水量: 使用公式为: H K q 10= (3-38) q ——计算喷头喷水量,(L/min ) K —— 喷头流量系数,标准喷头K=80; H ——喷头工作压力,MPa ; s L L q /94.0min /4.5605.010800==??= (2) 管道沿程和局部损失: 设计流速:钢管流速一般不大于5m/s,配水干管一般不超过3m/s ,常用1~2m/s 。校核流速之按照下列公式就算: Q K v c = (3-39) 式中 v ——流速 (m/s ) c K ——计算管段流速系数 (m/s ),可查表; Q ——计算管段流量 (L/s ) 表3-15 流速系数表 (3)管道沿程水头损失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2 A L Q h = (3-40) 式中 h ——沿程水头损失,(O mH 2) A ——管道比阻,可查表; L ——计算管段长度,(m ) Q ——计算管段流量,(L/s )

(4)计算1~0的扬程水头损失 管段1~0的管径使用DN25,流速为 s m Q K v c /79.195.0883.11=?== 点“1”到点0的水头损失为: m P a O mH ALQ h 0168.0678.1033 .1)6.03(4367.022 0~~12 ==?+?== (5)计算喷头1的出水量: 喷头1的工作压力为: m P a h H H 074.0014.006.00~~101=+=+= 1号喷头喷水量为: s L L H K q /07.1min /2.64074.010801011==??=?= 依次类推到喷头4 的节点(喷头)流量。 (6)特性系数的推导 图3-10 特性系数计算草 使用沿程损失公式计算: 452 4~54~54~54~5H H Q L A h -=?= (1) e e e e e H H Q L A h -=?=62~6~6~6~6 (2) 用(1)/(2)得: 4 5e 62 4 ~52~6H H H H Q Q e --= 4 5e 64 ~5~6H H H H Q Q e --=

标准化计算题

标准化经济效果:实现标准化获得的有用效果与实现标准化所需的劳动耗费的比较。 经济效果= 有用效果/ 劳动耗费(1) 经济效果= 有用效果—劳动耗费(2) 标准化投资收益率是贯彻某项标准所获得的年节约与所需的投资之比 R k =J/K 式中:R k——标准化投资收益率 J——标准化后的节约额(元/年),为有用效果; K——标准化投资费用,为劳动耗费。 表示每一元钱的投资在标准有效期内可获得的节约量。显然R k越大越好。 标准化投资回收期是标准化所需投资与标准化所获得的节约之比。说明标准化投资需多长时间才能用它所获得节约额上收回来,即取得效果的速度。T k越小(越短)越好。 T k = K/J 式中:T k——标准化投资回收期(年)。 如果标准化投资可用当年的节约额收回,则投资回收期可用月、日表示,即: T k = (K/J)×12(月) T k = (K/J)×360(日) ?标准有效期内的总经济效益是各年度标准化节约总和扣除标准化投资后的差额。反映了标准化经济效果的绝对值,显然差额的正值越大,说明标准化经济效益越好,但是它不能用于不同行业的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比较。 ?X∑=∑J i—K (i=1,2,…,t) ?式中:X∑——标准有效期内的总经济效益(元); ?t ——标准有效期; ?J i——某一年的标准化年节约额(元/年); ?∑J i——标准有效期t年内,各年度标准化节约总和。 ?标准有效期内年度经济效益是年度标准化节约额减去折算为一年的标准化投资的差值。显然差额的正值越大,说明标准化经济效益越好。 ?X n = J—αK ?式中:X n——标准有效期内年度经济效益; ?α——标准有效期内,标准化投资折算为一年的费用系数。 ?α=1/t,如果标准有效期t为5年,每平均摊费用为投资的1/5,即α为 0.2。

定额取费标准

建设部关于工程建设设备与材料划分的规定 关于工程建设设备与材料划分的规定 工程建设设备与材料的划分,直接关系到投资构成的合理划分、概预算编制以及施工产值的计算等方面。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加强对建设过程投资和管理,现对工程建设中设备与材料界限不清,特别是通用性较强的有争议的共性问题提出划分原则,并对十五册《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中的设备与材料进行了划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应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建设部备案。 1、凡是经过加工制造由多种材料和部件按各自用途组成生产加工、动力、传送、储存、运输、科研等功能的机器、容器和其它机械等为设备。 设备分为标准设备和非标准设备。标准设备(包括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是指按国家规定的产品标准批量生产的、已进入设备系列的设备;非标准设备:是指国家未定型、非批量生产的、由设计单位提供制造图纸,委托承制单位或施工企业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作的设备。 设备一般包括以下各项: (1)各种设备的本体及随设备到货的配件、备件和附属于设备本体制作成型的梯子、平台、栏杆及管道等。 (2)各种计量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装置、实验的仪器属于设备本体部分的仪器仪表等。 (3)附属于设备本体的油类、化学药品等设备的组成部分。 (4)无论用于生产或生活或附属于建筑物的水泵、锅炉及处理设备、电气、通风设备等。为完成建筑、安装所需的原料和经过工业加工的设备本体以外的零配件、附件、成品、半成品等均为材料。 材料一般包括以下各项: (1)设备本体以外的不属于设备配套供货,需由施工企业进行加工制作或委托加工的平台、梯子栏杆及其他金属构件等,以及成品、半成品型施工或的管道、管件、阀门、法兰等。 (2)设备本体以外的各种行车轨道、滑触线、电梯的滑轨等均为材料。 2、工艺设备 (1)制造厂以成品形式供货的各种容器、反应器、热交换器、塔器、电解槽等,均为设备。 (2)各种工艺设备在试车必须填充的一次性填充材料,如各种瓷环、钢环、塑料环、钢球等各种化学药品(如树脂、珠光砂、触媒、干燥剂、催化剂等)及变压器油等,不论是随设备带来的,还是单独订货购置的,均视为设备和组成部分。 3、热力设备 (1)成套或散装到货的锅炉及其附属设备、汽轮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等均为设备。 (2)热力系统的除氧器水箱和疏水箱,工业水系统的工业水箱,油冷却系统的水箱,酸碱系统的碱酸储存槽等均为设备。 (3)循环水系统的旋转滤网视为设备,钢板闸门及拦污栅为材料;启闭装置的启闭机视为设备,启闭架为材料。 (4)随锅炉墙砌筑时埋置的铸铁机、看火孔、窥视孔、人孔等各种成品预埋件、挂钩等为材料。

传热系数计算

传热系数计算 散热器是一种热交换器~其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为传热方程式~其表达式为: Ф=KAΔt ,6,1, m Ф为传热量单位:W 2K为传热系数单位:W/(m〃?) A 为传热面积单位:? Δt为冷热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差单位:? m,,,从《车辆冷却传热》上可知~以散热器空气侧表面为计算基础~散热器传热系数 计算公式为: -1K=(β/h+(β×λ) +(1/η×h)+ R) ,6,2, 1管02f 式中:β为肋化系数~其等于空气侧所有表面积之和/水侧换热面积 2h为水侧表面传热系数单位:W/(m〃?) 12h为空气侧表面传热系数单位:W/(m〃?)2 2λ为散热管材料导热系数单位:W/(m〃?) 管2R为散热器水侧和空气侧的总热阻单位:,m〃?),W f η为肋壁总效率~其表达式为: 0 η=1,(×,1,η,),A ,6,3, f20 A为空气侧二次换热面积~单位:? 22 A为空气侧所有表面积之和~单位:? 2 η为肋片效率 f η,th(m×h)/ (m×h) ,6,4, fff th为双曲线函数 h为散热带的特性尺寸~即散热管一侧的肋片高度 f m为散热带参数~表达式为: 0.5 m=((2×h)/(δ×λ)),6,5, 2222h为空气侧传热系数单位:W/(m〃?) 2 δ为散热带壁厚单位:m 22λ为散热带材料导热系数单位:W/(m〃?) 2

从《传热学》上可知~表面传热系数h的公式为: 2 h= Nu×/de 单位:W/(m 〃?) ,6,6, λ为流体的热导率~对散热器~即为空气热导率 de为换热面的特性尺度~对散热器~求气侧换热系数时~因空气外 掠散热管~故特性尺度为散热管外壁的当量直径, 单位m [2]由《传热学》中外掠管束换热实验知,流体横掠管束时~对其第一排管子来说~换热情况与横掠但管相仿。 Nu=C×Re (6,7) m[3]式中C、为常数~数值见《传热学》表5.2 Re=Va×de/νa ,6,8, Va 为空气流速单位m/s 2νa为空气运动粘度单位m/s

β系数的计算方法

B系数的计算方法 一、公式法 运用公式法计算行业B系数的具体步骤如: 1. 计算市场整体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R mt=(Markctt-MarkeCt-i )/Markett-l 式中:R为第t期的市场整体收益率;陌口氣5为沪深300指数第溯期末 的收盘数;为沪深3oo指数第t-1期期末的收盘数。。 2. 计算各参照上市公司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R it=(P c 式中:为参照上市公司第t期的收益率;儿为参照上市公司第溯期末 的股票收盘价;儿1为参照上市公司第t —i期期末的股票收盘价。 3. 计算市场整体收益率与各参照上市公司收益率的协方差。我们可以利用EXCEL 中的协方差函数“ COVA”来计算。 4. 计算市场整体收益率的方差。我们可利用EXCE中的方差函数“VAKP来计算。 5. 计算各参照上市公司受资本结构影响的B系数。 , R J/V讯R m) 式中:BL为参照上市公司受资本结构影响的p系数。 6. 计算各参照上市公司消除资本结构影响的B系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Bu为参照上市公司消除资本结构影响的B系数; T为参照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税率;D为参照上市公司债务的市场价值;E为参照上市公司股权的市场价值。 7. 计算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受资本结构影响的B系数,即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B系数。计算公式为: pH=e(pu)x[l+(l-T c)Xe(D-!-E)] 式中:为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受资本结构影响的B系数;"为被评估企业 所在行业消除资本结构影响的B系数,?亠为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所得税税率, 一般取25%; e(D*E)为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债务股本比。 二、线性回归法 利用线性回归法计算行业B系数的具体步骤如下: 1. 计算市场整体收益率。同公式法 2. 计算无风险报酬率。取各年度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年报酬率,再将其转

工资系数的计算公式标准

工资系数的计算公式标准 岗位基本工资+年功工资+特殊工资+效益工资 1.岗位基本工资表达公式为:本企业工资基准×岗位系数 本企业工资基准=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承受能力系数。其中,承 受能力系数,根据工厂的经济承受能力,由上级主管部门审定批准。 岗位系数主要根据上岗人员的岗位责任、上岗能力、参加工作时间三要素核定的分数,依据分数对应确定相应的系数。 a、岗位责任。经过岗位测评,确定每个岗位为重要、主要、一 般责任三个档次,并对应一定的分数。 b、上岗能力。干部按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副高、中级、助 理级、员级五个档次,工人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确定的职业资格等级: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五个档次确定相应的分数。 c、参加工作时间。职工每参加工作1年按一定的分数计算,确 定出每个职工的参加工作时间分数。 将a+b+c之和四舍五入,第10分1个档次,划定若干个档次, 每个档次所对应的系数,即为上岗人员的岗位系数。 2、年功工资。是职工当年和累计劳动的评价。年功工资系数与 岗位基本工资系数挂钩,以岗位贡献为依据,计算年功工资体现效 率优先的原则。 4、效益工资。与本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职工实得效益工资要 与本岗位系数和岗位实绩考核结果挂钩。效益工资可按月、按季, 也可按年计算。

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其他奖金。 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物价补贴包括: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1、内在因素 所谓影响工资的内在因素,是指与劳动者所承担的工作或职务的特性及其状况有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劳动者的劳动 关于劳动,可区分为三种形态,一是潜在劳动形态,也就是蕴藏在劳动者身上的劳动能力,潜在劳动形态对工资的影响在不同工资体系中是不一样的,在职能工资制下,潜在劳动形态比在年资工资制及职务工资制下得到更为突出的重视。潜在劳动形态发挥的结果首先表现为流动形态的劳动,它可用劳动时间来计量,成为计时工资的依据。流动形态劳动最终会凝结为物化劳动形态,它可以用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工作数量的多少来衡量,成为计件工资的依据。 2)职务的高低 职务既包含着权力,同时也负有相应的责任。 3)技术和训练水平 原则上,技术水平越高,所受训练层次越深,则应给予的工资越高。这份较高的工资不仅有报酬的含义,还有积极的激励作用,即促使劳动者愿意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水平,并从事更为复杂和技术要求更高的工作。

相关系数计算公式

相关系数计算公式 相关系数计算公式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Due to the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used more frequently, so here is the use of a few articles introduce these coefficient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 study of two things (in the data we call the degree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ariables). If there are two variables: X, 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btained by the meaning can be understood as follows: (1), when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0, X and Y two variable relationship. (2), when the value of X increases (decreases), Y value increases (decreases), the two variables are positive correlati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0 and 1. (3), when the value of X increases (decreases), the value of Y decreases (increases), two variables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1.00 and 0.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bigger, stronger correlation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close to 1 or -1, the higher degree of correlation,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close to 0 and the correlation is weak. The related strength normally through the following range of judgment variable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0.8-1.0 strong correlation 0.6-0.8 strong correl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