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与阅读理解提升-第二讲 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下

作文与阅读理解提升-第二讲  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下
作文与阅读理解提升-第二讲  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下

第二课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下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和说明这两种基本表达方式。

2、体会议论和说明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3、复习记叙、描写、抒情三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4、能简单运用五种表达方式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说明和议论表达方式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领悟议论和说明表达方式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和作用。

教学准备:PPT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步骤和安排:

阅读回顾

1.复习上次课的知识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开课语:

同学们,欢迎你们走进七彩快乐阅读课堂。上节课中我们学会了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中的——

生:记叙

生:描写

生:抒情

师:但这三种只是其中之三而已,还有两种表达方式今天就一起展现在大家的眼前。现在就和老师一起,走进七彩快乐阅读,让我们一起在这座阅读的殿堂里遨游!让我们用饱含激情的声音喊出我们的口号:七彩阅读,阅读越爱读!耶~

第一课时

一、翘首引领——抛砖引玉

师:上次课后,老师有布置一项家庭作业,不知道同学们还记得否?

生:就是弄清楚辩论赛是什么?怎么举办的?

师:是的,那谁能说说你对辩论赛的了解?

生:就是针对某件事所持有的观点,双方刚好相反,通过比赛的形式去争辩,看谁的观点能得第一。

生:就是唇枪舌战。

师:看来同学们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厉害、认真!来,老师请同学们来看一小段有关辩论赛的视频。

PPT观看视频。视频38分钟,师可采取部分观看,让学生知道辩论形式,辩论焦点等,让学生会收集、归纳、整理信息。

师:视频看完了,正如刚才同学们的认知,我们看到的这段视频中,分为正反双方,他们之所以争辩,是因为所持观点不同。这其实也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四种表达方式——

你们是未来。我只是一片树叶,你们是森林;我只是一支蜡烛,你们是万道霞光;我只是一道小溪,你们是汪洋大海;我只是一个鼹鼠掘成的一个小丘,你们是阿尔卑斯山;我只是他们没有发表这封信,怕会损害雨果的名声。

②其实,雨果的这封信,正是他谦虚品质的生动体现。它非但不会损害文豪的名誉,反而体现了他伟大和高尚的品质。

③谦虚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一个人恰当处理他与外界关系的正确思想方法。心胸开阔,虚怀若谷的人,才能谦虚谨慎;器小易满,不到半瓶水,也会淌得一塌糊涂。④谦虚本身说明着自知之明。人有自知,才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不犯或少犯错误,即使有了错误,也可以及时认识和纠正。老虎屁股摸不得的人,自以为很高明,其实很蠢。少一点骄傲,多一点谦虚,这对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答案:谦虚对每个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五)大团圆。判断下列句子属于什么表达方式?

1、昨天晚上,月黑风高,寒风呼呼地吹着,路边昏黄的灯光无精打采地洒在破败不堪的地面上。(描写)

2、昨晚,隔壁班的小明买了苹果六代,据说用起来很流畅。我不服气,就在路边买了六袋苹果,刚吃了一口,发现有半只虫……(记叙)

3、其实人与人真的是有差距的,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议论)

4、啊,苹果!啊,你是我最爱的水果!(抒情)

5、生活多么残酷啊!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抒情)

6、苹果是美容佳品,既能减肥,又可使皮肤润滑柔嫩。(说明)

7、iPhone6、iPhone6Plus两款手机,尺寸分别为4.7英寸和5.5英寸,主屏材质Multi?Touch(IPS技术),屏幕分辨率为1334x750像素,预装的是最新ios8的系统。(说明)

8、早上闹钟坏了,导致我起床比较迟,出门匆匆买了一个包子,结果一吃,还是个坏的……(记叙)

9、这真是令人沮丧的一天,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生活就是这样子的,好运也许明天就来。(议论)

10、亲爱的人民币,你是多么可爱!(抒情)

11、人永远不可能用舌头舔到自己的手肘。(议论)

四、经典阅读——笔耕不辍

1、《日积月累》复习。

2、《妙段成章》:运用描写的至少两种表达方式,来描写你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人物或动物,两百字左右。

3、完成P13—P18《实战乐园》。

五、家庭作业

预习“生动传神”写人篇正面描写。

第二讲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下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和说明这两种基本表达方式。

2、体会议论和说明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3、复习记叙、描写、抒情三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4、能简单运用五种表达方式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说明和议论表达方式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领悟议论和说明表达方式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和作用。

教学准备:PPT、阅读练习打印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步骤和安排:

阅读回顾

1.复习上次课的知识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开课语:

同学们,欢迎你们走进七彩快乐阅读课堂。上节课中我们学会了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中的——

生:记叙

生:描写

生:抒情

师:但这三种只是其中之三而已,还有两种表达方式今天就一起展现在大家的眼前。现在就和老师一起,走进七彩快乐阅读,让我们一起在这座阅读的殿堂里遨游!让我们用饱含激情的声音喊出我们的口号:七彩阅读,阅读越爱读!耶~

第一课时

一、翘首引领——抛砖引玉

师:上次课后,老师有布置一项家庭作业,不知道同学们还记得否?

生:就是弄清楚辩论赛是什么?怎么举办的?

师:是的,那谁能说说你对辩论赛的了解?

生:就是针对某件事所持有的观点,双方刚好相反,通过比赛的形式去争辩,看谁的观点能得第一。

生:就是唇枪舌战。

师:看来同学们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厉害、认真!来,老师请同学们来看一小段有关辩论赛的视频。

PPT观看视频。视频38分钟,师可采取部分观看,让学生知道辩论形式,辩论焦点等,让学生会收集、归纳、整理信息。

师:视频看完了,正如刚才同学们的认知,我们看到的这段视频中,分为正反双方,他们之所以争辩,是因为所持观点不同。这其实也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四种表达方式——

二、拨云见月——点石成金

议论

议论是作者对人物或事件发表见解,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的一种表达方式。

议论的作用:①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深度;②明确文章主题,表明作者的态度和看法。

师:平日里,班级里只要出了什么事,同学们都喜欢聚在一起议论,生活中议论是经常露面,那我们的文章里有没有它的身影呢?我们一起去找找看。

案例一:

参见P9:田佳雪《馒头诉苦》

(文章略)

提问:这篇短文中作者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

生:这里的馒头就像一个人一样,说着自己的事情。

师:这里典型的运用了什么修辞?

生:拟人修辞。

师:通过馒头的自述,好像让我们感觉到——

生:馒头不能浪费啊!

生:好有趣呀!

生:原来在文章里,什么事物都可以让它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

师:那这篇文章中馒头到底讲述了什么事呢?

生:馒头很高兴为人民服务。

生:但是有几个孩子很浪费粮食,怎么浪费的。

生:让我们知道了粮食是来之不易的,要爱惜粮食。

师:是啊,通过事情进而表明了作者自己的观点看法。这就是我们在文章中运用议论这一表达方式。

点拨:文章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首先写了馒头高高兴兴的为人民服务,其次写了一个小孩儿浪费粮食,使“我”痛心,最后表明自己的观点,呼吁大家要爱惜粮食。

小练笔:

通常,有听力的孩子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习语言。别人嘴里说出来的话,他们可以轻松愉快地了解与学习,并且模仿着说出口。但是,耳聋的孩子却必须经历无数的痛苦煎熬,才能慢慢学会。但无论怎样艰辛,结果总是无比美好。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这段话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答:议论。表现“我”求学过程中的艰辛及获得知识之后的美妙感受。

过渡:刚刚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议论也是一种表达方式,谁能说说什么是议论?

生:……

师:是的,议论就是对事件的认知、见解、观点。好,我们再来学习最后一种表达方式——

说明

说明,指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构造、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往往有山川、江河、植物、鸟兽、虫鱼、文具、建筑、器物等实体事物。

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引资料<引用>、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类比。)

案例一:

文具的取放也比较方便,只要把盒盖轻轻掀开,就可以随手使用文具了。使用时,如果把盒盖朝下反着放在书桌上,盒盖里面自然还可以临时放一些文具,这样可以预防尺子、橡皮之类在使用过程中的丢失。原来没有文具盒,使用文具时,常因文具没有固定的位置摆放而将文具丢失,有时在取放文具的过程中也常因寻找文具而浪费宝贵的做作业的时间。自从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几乎没有丢过一样文具。而且,我做作业的速度也提高了许多,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对学习的兴趣浓厚了,拥有的快乐也越来越多了。

提问:本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师:同学们,这则小短文写的是谁啊?

生:文具盒。

师:刚才问题中问到了文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谁能告诉大家?

生:就是我们刚刚学的说明。

师:那同学们还记得老师刚教你们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吗?

生:举例子、列数字。

生:打比方。

生:分类别、作比较。

师:好,虽然不是一位同学一气呵成的,但经过几位同学的齐心协力,竟然回答得很棒!值得表扬。(奖励)

师:那谁能告诉大家,这段话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生:……

点拨:这段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用了举例子和做比较的说明方法来写文具盒的使用及其价值。

小练笔:

参见P9:沙尘暴

(文章略)

提问:文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点拨:本文主要运用了议论和说明的表达方式,文中加“”的句子,是作者提出的观点,然后从沙尘暴塑造了黄土高原、使死寂的诸岛身披沃土、有效缓解酸雨等方面进一步通过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来阐述说明自己的观点。

轻松一刻

老师正在讲评卷子中……“你们看看,这道题最后一行都写了<稼轩长短句>,这个空问辛弃疾字什么还填不上来,你们啊,都懒到什么地步了?把答案送到你们鼻子底下都不带嗅一下的……”这时,坐在最后排的孔雀同学大声的说:“老师,我感冒了!”全班爆笑……老师无语了……

师:同学们的表情告诉我,这个笑话确实让人捧腹大笑。但我也不希望同学们和这位不认真听讲的同学一样。

在同学的努力之下,我们顺利进入第三站:学以致用——步步为营

第二课时

三、学以致用——步步为营

(一)波斯猫

宽深的胸部结实的肩部和胺,短身和圆滚的腹部,水平的背部则是最大的特征。在额头突出的圆脸上,有小耳朵和圆滚滚的双眼,以及扁平的鼻子,表情丰富而可爱。当然,最大的特征还是美丽的长毛。其颜色和模样有清一色系、银灰色系、斑纹系、配色系等,比其他的纯种猫有更多的变化。现在为止,已确认有30种的颜色。

问题: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段话主要采用的是分类,同时兼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二)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

问题:选文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答案: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说明;作用:充分说明了大熊猫繁殖能力低,且不易成活,进一步突出了大熊猫的珍贵。

(三)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时,指物作诗立就,然其父未能关注其成长,满足于邑人的“宾客”之道,“钱币”之诱,“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十多年后,天赋超人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而居里夫人,几十年如一日,埋头科学研究。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依然沉醉于科学的世界,“像一个小孩儿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对未知的探寻之中,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再次获得诺奖的垂青。由此可见,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

问:以上文段主要属于哪一种表达方式?

答案:议论。(论据证论点)

(四)谦虚小议

①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法朗士等一批青年,为了让自己办的刊物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就写信给大文豪雨果,请他写一封信作为该刊物的序言。几天后,雨果回了信,打开一看,里面却写道:年轻人,我是过去,你们是未来。我只是一片树叶,你们是森林;我只是一支蜡烛,你们是万道霞光;我只是一道小溪,你们是汪洋大海;我只是一个鼹鼠掘成的一个小丘,你们是阿尔卑斯山;我只是……他们没有发表这封信,怕会损害雨果的名声。

②其实,雨果的这封信,正是他谦虚品质的生动体现。它非但不会损害文豪的名誉,反而体现了他伟大和高尚的品质。

③谦虚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一个人恰当处理他与外界关系的正确思想方法。心胸开阔,虚怀若谷的人,才能谦虚谨慎;器小易满,不到半瓶水,也会淌得一塌糊涂。

④谦虚本身说明着自知之明。人有自知,才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不犯或少犯错误,即使有了错误,也可以及时认识和纠正。老虎屁股摸不得的人,自以为很高明,其实很蠢。少一点骄傲,多一点谦虚,这对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答案:谦虚对每个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五)判断下列句子属于什么表达方式?

1、昨天晚上,月黑风高,寒风呼呼地吹着,路边昏黄的灯光无精打采地洒在破败不堪的地面上。(描写)

2、昨晚,隔壁班的小明买了苹果六代,据说用起来很流畅。我不服气,就在路边买了六袋苹果,刚吃了一口,发现有半只虫……(记叙)

3、其实人与人真的是有差距的,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议论)

4、啊,苹果!啊,你是我最爱的水果!(抒情)

5、生活多么残酷啊!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抒情)

6、苹果是美容佳品,既能减肥,又可使皮肤润滑柔嫩。(说明)

7、iPhone6、iPhone6Plus两款手机,尺寸分别为4.7英寸和5.5英寸,主屏材质Multi?Touch(IPS技术),屏幕分辨率为1334x750像素,预装的是最新ios8的系统。(说明)

8、早上闹钟坏了,导致我起床比较迟,出门匆匆买了一个包子,结果一吃,还是个坏的……(记叙)

9、这真是令人沮丧的一天,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生活就是这样子的,好运也许明天就来。(议论)

10、亲爱的人民币,你是多么可爱!(抒情)

11、人永远不可能用舌头舔到自己的手肘。(议论)

四、经典阅读——笔耕不辍

1、《日积月累》复习。

2、《妙段成章》:运用描写的至少两种表达方式,来描写你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人物或动物,两百字左右。

3、完成P14—P19《实战乐园》。

五、家庭作业

预习“生动传神”写人篇正面描写。

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实战乐园

《老鼠的理想》P14

1.(略)

2.(略)

3.偷偷、默默

4.它没有人类那样的语言,还浑身长着一身难看的毛发,外观上和老鼠一样。面对困难,小老鼠还是不气馁,更加刻苦练习。

5.结果小老鼠感动了上帝,变成了人,过上了人的生活。

6.(略)

《盲人和懒汉》P16

1.C

2.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3.心中有许多知识;懒汉空有一双眼睛,但是什么知识都没有,什么都不知道。

4.(略)

《帝企鹅的父爱》P17

1.(略)

2.鲜为人知冰清玉洁银装素裹刻骨铭心肆无忌惮

3.B

4.通过对恶劣环境的描写,来衬托帝企鹅伟大的父爱。

5.要被爱,更要去爱;要获得,更要给予。

6.(略)

最新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有一个方法或手段问题,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表达方式。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从语言的运用上看,每种文体都有一种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文章的内容事物;说明文主要用说明的语言表达方式介绍事物;记叙文常用叙述、描写的语言表达方式写景、写人、记事;议论文则以议论为主,发表作者对某事、对某物的看法、态度等;诗歌散文则以抒情为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凭借某事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一篇文章里常常同时用几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每种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表达效果。具有理想表达效果的言语可以是明白晓畅、生动活泼、形象而富于表现力的。要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达效果,还要善于修饰句子,用好形容词、修饰语,或者适当运用修辞格,使句子变得生动出彩。例如:形容自己不变的的生活,有人说:“一贯如此”,有人说:“还是老样子”,还有人说:“涛声依旧”,三句意思一样,都表达了生活方式始终如一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则不相同。第一句不能明显传达一种情趣,第二句透露出悲观无奈、消极不满的意味,第三句却达观诙谐,积极向上,而且形象感强。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是什么

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是什么? ▲关于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关于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衬托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数量不限 ▲什么叫叙述?叙述有什么作用? 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叙述有哪些种类和方法? 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倒叙、又叫倒插笔。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有三种情况。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 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 ▲在叙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①要线索清楚。确定一定的线索,才能理丝有绪,无论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自成条理。②要交待明白。叙述要达到告诉读者?是什么?的目的,就要把握叙述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样读者才会得到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③要详略得当。叙述一件事,对它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不能平均用力量,叙述几件事,也要有个侧重点。要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做到详而不杂,细而不荒,简而不陋。④要波澜起伏?文如看山不喜平?。要善于交替使用各种叙述方法,运用抑扬、快慢、断读、离合等技巧,使叙述峰峦起伏,跌宕多姿。 ▲什么叫描写?描写有什么作用?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地描绘出来。它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具体、形象、生动地再现客观事物,给人以亲临其境的真实感。 描写的作用是:①展现自然景色的风貌;②展现人物的形态、举止、言谈及内心世界,③展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或具体环境。④唤起人们的审美情绪,影响人们的感情,加深人们对客观事物美的感受,使作品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描写有哪些类型?有四种类型: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基础写作4

1.写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的表现内容要求语言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我们称之为表达方式。请结合不同的文体,选择文本,有所侧重地谈谈你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 表达方式是文章的基本要素,也是文章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但是传统文章学对表达方式的认识一直处于经验的理解,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例如,记叙和叙述是什么关系?叙述和说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很难从语言形式上对文章表达方式作出明确的区分?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于表达,人们一般只从文章学的角度进行了界说,但并未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因为,文章作为构成篇章的书面语言,既是文章学的,也是语言学的,而文章表达方式则具有文章学和语言学的二重性。传统文章学讲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语言表达方式和文章表达方式的混合物。语言表达方式和文章表达方式,这是两个彼此对立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交际就是表达,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而要表达就要有一定的表达方式。或者说,人们的表达一经实现,就意味着选用了一定的表达方式。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是:它是方法,因为只有是方法,才能实施表达;它又具有一定的语言形式,因为只有具备一定语言形式,才便于选择区分;它又表达一定的意义,因为只有表述一定的意义,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语言表达方式是方式方法的结合,是语法语义的统一。质言之,语言表达方式是人们为表述一定语义而选用的一定语言形式的表达方法。凡口头或书面语言中的每一个句子,都是人们表达的结果,都属于一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以语言表达方式又具体化为一定句子的表述类型。句子的表述类型是从句子的表述功能上给句子分出的类别。王力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语法纲要》中始终坚持把句子分为如下三类:叙述句、描写句、判断句。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则分为如下四类:叙述句、表态句、判断句、有无句。陈望道先生的《文法简论》则分为如下四类:叙述句、描记句、诠释句、评议句。陈望道先生把描写句叫做描记句,把判断句叫做诠释句,并增添了评议句,精确了句子的表述功能,拓宽了句子的表述领域,更大限度地解释了语言表达的现实,为我们今天研究语言表达方式提供了新的视角。继承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大量分析,我们认为从表述功能上,句子可以分为九种:记述句、叙述句、描述句、诠释句、评价句、断定句、表态句、评述句、指示句,而记述、叙述、描述、诠释、评价、断定、表态、评述、指示则是九种语言表达方式。每一种语言表达方式都有特殊的语言形式和代表句型,都有更为具体的法式。 句子的语言表达方式类型也可以说是对陈述、疑问、感叹、祈使等四种语气用途类型从表述意义上所作的再分类。这种分类出发点既然是表述意义,当然就不可能不涉及词的下位分类,并且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句子语法结构的格局。例如记述句,就是以动作行为动词作谓语的记述人的具体活动的句子;叙述句就是以概括动词作谓语的概括交代有关事件的句子;描述句就是状态动词和状态形容词作谓语描摹人的事物状貌的句子。记述句和叙述句都是语法上动词谓语句;但是由于具体动词和概括动词表达不同意义,所以具有不同的表述功能。描述句是语法上的状态动词、状态形容词谓语句等的综合;它们虽属于词性上不同的类,但是因为具有相同的表述功能,所以成为同一种表述句型。 除以上九种以外,“证明”也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证明,本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方法,传统文章学把它引进到文章表达方式的理论中来,看作文章表达方式中“议论”的代表方式。其实,证明

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

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 叙述:是再现的过程, 述说人物的活动、经历或事情的过程 描写:再现的是细节 对人物、环境(包含景和物)进行形象化的描绘,给人如见其面,如闻其声,如临其 境的感受。 说明:对客观事物的形状、构造、成因、用途、原理、性质、规律等进行解说,给人以知识 议论:对所写的人、事等发表作者的主张和见解 抒情:抒发作者(喜欢、赞颂、批评、憎恶)的主观感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 议论的方式:(1)提炼式:作者在记叙人物的言行和事情后,用十分精炼的语言,概括写出 所记叙内容的本质特点或思想意义(议论不能太长,不能太空泛)(2)发掘式:在记叙的基础上,发现开掘出事物中和自己的某种认识和感情相 吻合的方面,或以小见大,或托物言志。 (3)延伸式:作者从记叙内容的价值和意义,生发开去扩大范围(从点到面) (4)比较式:运用别的事物进行类比,表明自己的看法,比较具体形象,意义 双关。 阅读记叙文的过程是什么 一.整体感知课文:首先要感知文章写的是什么?叙述、描写的重点是什么? 1写人为主的文章如何感知?要明白写的谁或什么人?描写人物的那几个方面?(外貌、语言、行动等)。以及与人物相关的其他因素(时间、地点、场景、背景、事件),初步知道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 分析人物的方法 (1)明确描写人物的方法和角度 (2)把人物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分析,注意把握好他生活的社会背景 (3)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去分析 (4)通过他人的反应来分析 (5)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来分析 如问:某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读某句来说说某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方法:(1)要联系上文或下文 (2)从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方面去分析作答 2写事为主的文章如何感知?要找准文章的六要素,大体感知事件的社会意义(由小到 大)。 3写景文章如何感知?要明白写的什么景?或什么物?景物特征是什么?表达作者什么 样的感情? 二。体味文章的预言:能感受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的喜、怒、哀、乐之情,或褒、贬 的思想倾向。 三.理清文章的结构:着眼于全篇,分析文章各段的叙述重点,知道它们有什么不同?了解 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意思接近的内容、联系紧密的段落归纳为个 部分。

文章的表达方法有哪些[1]

文章的表达方法有哪些? 基本方法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什么叫表达,表达有哪些基本方式? 表达,又叫表达方式,表达方法。它是文章思想内容变成具体存在现实的一种艺术形式、一种艺术手段。它是文章的重要形式因素,也是衡量文章艺术性的重要条件。 表达的基本方式有五种、一是叙述,二是描写,三是抒情,四是议论,五是说明。 ▲什么叫叙述?叙述有什么作用? 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叙述的作用是: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叙述有哪些种类和方法? 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倒叙、又叫倒插笔。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有三种情况。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基础写作形考任务4

形考任务4 1.写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的表现内容要求语言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我们称之为表达方式。请结合不同的文体,选择文本,有所侧重地谈谈你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 答: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1)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和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不仅是叙述类文本写作的主要表达方式,而且几乎在所有文体的写作中都程度不同地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从不同 文体写作比较的角度来看,一般而言,详细叙述主要运用于记叙文类文本写作,而 概况叙述则普遍运用于其他各种文体类型的写作之中。 2)描写: 是写作者运用描绘性的语言,把人物、景物或场面的状态或特征具体、形象和生动的表现处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3)说明:是写作运用解说性语言,对事物的形状、结构、功能、用途、成因、性质、特征、关系、意义等进行客观地介绍和解释的一种表达方式。说明是说明类文体写 作的主要表达方式。 4)议论:是写作者运用论说语言,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身的某种现象的理性认识正确性的一种表达方式。议论是议论类文体写 作的主要表达方式。 5)抒情:是写作者运用情感化的语言,主要借助于除说明之外的其他表达方式来抒发和表现内心感情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抒情对用于各类文学作品的写作,尤其是在 抒情诗和抒情散文中,更成为作品的主要表达方式。 2.表达方式在其具体运用过程中,会因写作的具体需要而在写作者的灵活运用中形成许多特殊方法,即通常所说的“表现技巧”。请选择文本,结合相应的表达方式,分别介绍最主要的表现技法。 答:表现技法包括:叙述技法,描写技法,说明技法,议论技法,抒情技法。 1叙述的表现技法有这样几种: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平叙法。 2描写的表现技法有:烘托法,对比法,错综法。 3说明的表现技法有: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 4议论的表现技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反证法。 5抒情的表现技法有:客观法,主客化合法,主观法。

表达方式有哪几种

表达方式有哪几种? 有五种1、记叙2、说明3、议论4、描写5、抒情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 记叙文记事六要素,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住处。第三要素是人物,不写人物是糊涂, 第四要素是原因,为何发生找原因;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结局别含糊。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 关于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衬托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伏笔照应托物言志设置悬念渲染环境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借物喻人欲扬先抑欲抑先扬顺叙 倒叙插用典照应;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 说明顺序有哪几种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①从主到次②从简单到复杂③从概括到具体④从整体到局部⑤从现象到本质⑥从结果到原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四种: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 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 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抑扬、用典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4、结构:承上启下、悬念、照应、铺垫等。 5、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 人、比拟、拟物、夸张等 景物描写的角度:视觉角度、味觉角度、听觉角度、触觉角度、感觉角度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视觉),光滑的石井栏(触觉),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听觉),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感觉),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听觉)。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味觉)。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1、并列式:2、总分式3、对照式4、递进式一些表示各种情感的词语一、激动悲喜交集悲愤填膺百感交集感人肺腑动人心弦情不自禁心潮澎湃激昂慷慨慷慨激昂二、感激感激涕零感恩戴德谢天谢地没齿不忘感同身受三、懊丧垂头丧气灰心丧气心灰意冷心灰意懒万念俱灰自暴自弃黯然销魂大失所望四、悲痛、哀悼心如刀割切肤之痛哀毁骨立悲天悯人五、愤怒怒不可遏怒形于色怒火中烧忍无可忍六、欢喜欢天喜地欢欣鼓舞喜从天降大喜过望兴高采烈兴致勃勃乐不可支心花怒放手舞足蹈拍手称快皆大欢喜七、忧愁愁眉不展愁眉苦脸愁眉紧缩忧心忡忡忧心如焚心急如火郁郁寡欢八、烦乱坐立不安局促不安忐忑不安方寸大乱心烦意乱六神无主七上八下神魂颠倒心神不定心乱如麻若有所失惘然若失长吁短叹度日

1、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

第九讲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 2、体会各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领悟各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和作用。 教学准备:文章片段、故事、图片 教学步骤和安排: 开课语: 同学们,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阅读是何等的重要。阅读可以增长见识,丰富知识,还可以为写好文章打下基础,提供借鉴。如果你拥有了热爱阅读的习惯,那么恭喜你已经拥有了一盏闪耀的明灯,它会带着你走向你想要抵达的任何地方!现在就和老师一起,提起这盏灯,走进小桔灯快乐阅读,让我们一起在这座阅读的殿堂里遨游! 一、心香一瓣——瓣瓣沁脾 故事大派送 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真棒,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他读了《淮南子》,得知螳螂捕蝉时,掩蔽过的树叶,可以用来隐没人身,便真的去寻找。他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居然发现一片隐蔽着螳螂的树叶,就伸手摘下来。不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下,和许多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收了足足有几斗。 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因为折腾了一整天,妻子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哄他说:“看不见了……?”这人一听大喜,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扭送县衙。

教师提问:听完这个故事,你知道本故事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吗?什么叫文章的表达方式呢?学完本课知识,你就会了如指掌。 二、指点迷津——点石成金 1、积累 和写文章有关的成语: 大处落墨大含细入大做文章空洞无物 夸夸其词淋漓尽致驴鸣狗吠旁征博引 大处落墨:指绘画或写文章要从主要的地方着笔。比喻做事要从大处着眼,首先解决关键问题。 大含细入:原指文章内容精搏,既包涵天地的元气,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后来用以称赞文章的博大精深。 大做文章:为了某种目的而在某些事情上借题发挥或横生枝节,以扩大事态。空洞无物:空空洞洞,没有什么东西。多形容文章没有内容或内容不充实。 夸夸其词:指说话、写文章时用语夸张超过事实。 淋漓尽致:形容把某一事物表现得非常充分、详尽、透彻,十分痛快(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说话表达得充分、详尽,或痛快到了极点。驴鸣狗吠:嘲笑人文章写得不好 旁征博引:广泛搜集依据,大量引用例证。形容说话写文章引证广博,材料丰富。 2、导入新知 作者在反映客观事物和表情达意时,使用一定的语言形式和方法,通常指的是文章的表达方式。 文章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同学们表现不错,老师再奖励你们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可要听好了哦! 周末,康德去看电影,他排队买了票,走进电影院。可是,不一会儿,他纳闷儿地走出来又重新买了一张,走进电影院。过了一分钟,康德又沮丧地走出来,

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优选稿

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有哪些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 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表达方式随语言表达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现代写作学研究提出“表达方式”这一概念,延用至今. 1、记叙 2、描写 3、抒情 4、议论5、说明一、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1、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1)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顺序作用: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2、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二、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1、从描写的对象上分: (1)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其作用是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主题); (3)场面描写(劳动场面、学习场面、会议场面、活动场面……);(4)细节描写(对象可是人、物、景),作用是小中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 2、从描写的方法上分:(1)正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2)侧面描写,是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还有白描(简笔勾勒,生动传神)和工笔(工笔细描,细腻入微)。 3、从描写的角度上分:(1)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2)整体与局部描写(3)虚与实的描写(4)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

语文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

语文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散文阅读第四课时 ———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 学习目标: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 学习过程: 一、知识卡片 “表达方式”是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记叙: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作用:(1)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 (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A.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B.一般较简短,起画龙点睛,点明或深化中心的作用。 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 (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 象。 (3)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刻 划人物性格,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感。 抒情: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公开表白爱憎,直接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间接抒情:作者把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感情渗透到叙述和描写之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自然地流露出来。一般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分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三种。 ?寓情于事:“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我的老师》?寓情于景: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寓情于理:“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说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解说事物的特点。 作用: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文章的背景、环境、状物的细节等,从而细化文章或状物,有助于深刻了解。 二、考点说明 散文常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其中常考的是记叙和描写。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表达方式的常见题型,以及相应的答题规范。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基础写作作业1

基础写作形考作业 作业1 1.答:(P4-5)1。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2。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3。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达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 2.答:(P11-12)1。参与写作的真实的读者;2。参与写作的隐含的读者;3。双重主体:作者与读者来信的相对性。 3.答:(P26\27\38):“言之有物”是中国传统写作理论始终强调垢一条基本写作规律。所谓“言之有物”。 就是要求写作成果含的丰富而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出写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体验认识。写作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精神交流的一种基本手段,而言不由衷或者言之无物显然都不可能达到与阅读才进行精神交流的目的,因此从写作的精神交流性特征来看,是否言之有物是评价写作成败的最基本的标准。写作成果如果不能首先达到言之有物的要求,那么它即使在其他方面达到很高水平,也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写作,因为它并不具有写作的精神创造性的交流性,因而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写作的意义和价值。 从写作表达的角度来看,言之有物之“物”。即通常所说的文本内容,包括文本材料和思想方面要素。4.答:(P32-38,P40-43)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繁杂的,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规律的要求对其进行识别与选择。1。应当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2、应当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应当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写作者在原始材料积累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写作意图和文本思想之后,为了这种思想获得有效表达,就需要对所积累的原始材料进行新的选择。1、材料要最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最有精神启迪效果;;3。材料要具有可读生。 文体思想的提炼,目的在于依据写作规律的要求,使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1。在尽可能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5.答: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一是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善意或倾向以及情感。文本思想是通过材料表现出来,选取新颖、典型材料表达文章中心。本文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选取典型材料表达中心思想。本文中心是表达人们对大自然,感谢天地养育之情。选用了外国朋友感谢上天;小时候祖母的谢天,时常教诲自己要爱惜粮食,感谢上天;爱因斯坦和介之推在成功面前总是念念不忘,感谢同事,朋友;再到雨果对约伯的推崇。所选取一系列材料生动新颖,具有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1。外国家庭吃饭谢天;2。小时候外祖母的谢饭;3。家因斯坦感谢同事、朋友。4。 雨果对给约伯的推崇。这些材料让读者能与作者能从普遍,更深层面去领悟了谢天的道理,更形象,更生动告知人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主题。 作业2。 1.答(P52):“言之有序”指文本的结构安排。段落与层次,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的安排。是写作者按照思想表达的要求而将所选定的材料妥善地组织成一个符合语言表达要求的有机整体过程中所进行的谋划和安排,以及所采用的一系列手段、方式和方法。就是要求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够符合语言表达的线性特征所体现的本质要求,使文本思想内容表现过程具有严密而又灵活的线性表达式秩序,其目的在于使阅读者能够循此而最有效地实现与写作者的交流。 2.答(P55-57)(1)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完整匀称;(2)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周严缜密;(3)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错综变化。 作为人的精神创造活动产物,成功的写作成果对写作者和阅读者来说,都会产生一写审美效果。这里暂且不论以审美创造为其本质特征的文学写作。仅就一般写作而言,写作的审美效果更多地来源于文本的形式美。一般来说,构成文本形式美的因素包括结构安排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其中语言表达中的审美问题将在“言之有文”中进行讨论。这里只谈结构安排中的审美效果问题。文本的结构安排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审美要求,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效果。对于能否实现与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因此我们也将“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确定为结构安排所应当遵守的一条基本原则,它包含完

句子的表达方式有几种

句子的表达方式有几种?哪几种? 有五种 1、记叙 2、说明 3、议论 4、描写 5、抒情 (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

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叙述: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概括的说明和交代。它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 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生动的描绘与刻画。它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它能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突出人物性格

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的各自作用是什么

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的各自作用是什么 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也叫记叙)、描写、抒情、议 论、说明▲什么叫叙述?叙述有什么作用? 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 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叙述的作用是: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 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 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叙述有哪些种类和方法? 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 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 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是按照事 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符 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 叙述完整.倒叙、又叫倒插笔.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 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 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有三种情况.一是把结局提前、

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 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 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 叙述.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情节.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 的补充,注释.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 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 叙.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叙述的人称, 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 出发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 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 “我”、“我们”有时就是作者本 人,有时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 它人物.它的优点是:讲的是“我”、“我们”的亲自见闻,有助于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真实、亲切、自然.其缺点是,只能从“我”、 我们”的角度去写,在刻画人物,描写景物环境时要受时间和 空间的限制. 使用第三人称的优点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自由 灵活地将叙述对象讲述出来.其缺点是:客观色彩较浓,缺乏

文学写作基础 第二章 文章的表达方式

第二章文章的表达方式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第一节叙述 一、叙述的定义 叙述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过程表述出来的一种写作方法。它是写作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性文章和文学作品主要的表达方式。 叙述往往与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结合使用。 古华在《话说<芙蓉镇>》中说:“我读小说就特别喜欢巴尔扎克作品中浮雕式的叙述,自己写小说也常常津津乐道于叙述。” 叙述有多种功能。(1)介绍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给读者以整体感。如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曾经写过25字的小说《陨盗》:“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附床一呼,二盗俱陨。”故事叙述有头有尾、形象生动。(2)介绍人物的经历和事迹,给读者以概述性的了解。(3)介绍人物生活的环境和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时间、场面的变化和转移。(4)为议论说理的文章提供论据材料。(5)黏合作品中散乱无章、支离破碎的描写。可以联系故事情节,过渡、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二、叙述的分类 叙述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类别。 1.按叙述详略分 按叙述详略分,有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 概括叙述又称概叙、略叙,是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简略、概要的叙述或交代。 具体叙述又称详叙、细叙,是对人物的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所进行的详尽、具体的叙说。 2.按叙述人称分 按叙述人称分,有第一人称叙述、第三人称叙述和第二人称叙述。 第一人称叙述又称“我字叙法”、“自称叙法”,文章用“我”的口气进行叙述,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想。用第一人称写的文章中的“我”,有两种指代,一种为“我”即是文章的作者,另一种为“我”只是文章里所写到的一个人物,并非本人。如鲁迅先生所写的《狂人日记》里的“我”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封建宗法社会里的一个“狂人”,不是作者自己;而《自题小像》中“我以我血荐轩辕”中的“我”是作者自己。 第三人称叙述又称“他字叙法”或“他称式”叙述。第三人称叙述的叙述人从文章里被隐去,用“他”或“他们”的人称来叙述。第三人称叙述方法大都从“全知叙事”(文章的叙述者对被叙述者的一切情况全然知晓,他有权利知道并且说出文章中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情况)。例如《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叙述武松景阳冈打虎的事情便是如此。

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 式有哪些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语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 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表达方式随语言表达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现代写作学研究提出“表达方式”这一概念,延用至今. 1、记叙 2、描写 3、抒情 4、议论 5、说明 一、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1、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1)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顺序作用: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2、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1、从描写的对象上分: (1)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其作用是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主题);

文章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

文章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学生真正分辨起来虽不是什么大难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我们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它们的比较、分析,导致部分学生最终还是难以区分,至少写作时综合运用的意识不强,作文时采用单一的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语言枯燥无味。现结合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对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略作简要的概括。 一、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一)、叙述: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1、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2、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 (二)、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作用:(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使用。(3)常用于应用文。 例:1、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 2、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 (三)、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作用:(1)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四)、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 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3)描写人物活动

基础写作形考任务四

基础写作 形考任务4 1.写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的表现内容要求语言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我们称之为表达方式。请结合不同的文体,选择文本,有所侧重地谈谈你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 答: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1)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2)描写:是写作者运用描绘性的语言,把人物、景物或场面的状态或特征具体、形象和生动地表现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3)说明:是写作运用解说性语言,对事物的形状、结构、功能、用途、成因、性质、特征、关系、意义等进行客观地介绍和解释的一种表达方式。4)议论:是写作者运用论说语言,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某种现象的理性认识正确性的一种表达方式。5)抒情:是写作者运用情感化的语言,主要借助于除说明之外的其他表达方式来抒发和表现内心情感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2.表达方式在其具体运用过程中,会因写作的具体需要而在写作者的灵活运用中形成许多特殊方法,即通常所说的“表现技巧”。请选择文本,结合相应的表达方式,分别介绍最主要的表现技法。 答:表现技法包括:叙述技法,描写技法,说明技法,议论技法,抒情技法。叙述的表现技法有这样几种: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平叙法。描写的表现技法有:烘托法,对比法,错综法。说明的表现技法有: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议论的表现技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反证法。抒情的表现技法有:客观法,主客化合法,主观法。

3.阅读明末文学家张岱《西湖七月半》,对其中所涉及的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进行分析。 答:《西湖七月半》以一种诙谐的手法,写出了游湖的五种人,他们各有特色,各不相同。:以三言两语的笔画勾勒出五种形态各异的人,写得细致入微,生动专神,惟妙惟肖。“不衫不,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路入人从”形象地将市井徒的特征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层层的白描文字中,夹杂着作者醉心于昔日繁华主活的怀旧情结。“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作者由动入静,描写了文人雅士,趁俗人散去后,才邀约三五好友名妓,在月下同坐。此刻轻歌曼舞,美酒千杯,佐以如镜明月、清秀山水、幽香荷花。环境的优雅,映衬出作者等诸人情怀的高雅。俗一雅,两相对比,褒贬不言自明,将作者的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无所不看,而"实无一看”。他们以此为乐,什么雅与俗,统统不在话下。古往今来,大凡在人群簇拥的热闹场合都能碰到此辈。作者在此自描传神。"止见篱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这一段插叙,回应开头"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的论断,具体描写,缴足其意,同时又为下文作铺垫和反衬。“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写通宵盘桓,兴尽方散,与前文众人游湖匆匆聚散恰成对照。兴尽而散,却并不急于回城,而复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这个富有诗意的结尾,更显得雅韵流溢,余香沁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