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要点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要点

中国传统村落
1 传统村落的重要价值
• 传统村落记载着我国农耕文明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 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 1、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 2、传统村落是维持传统农业循环经济特征的关键。 3、传统村落是发展乡村旅游、创新农村农业发展道路的基础。 4、传统村落是广大农民社会资本的有效载体。 5、传统村落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和广大港澳台同胞的文化之根。 6、传统村落是国土安全的重要屏障。
村落形状 街巷肌理
公共空间 水系
3、传统建筑物
• 1)内容:村落中传统建筑物(包括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建议历史建筑、传统 风貌建筑)的位置、建成年代、面积、基本形制、建造工艺、结构形式、主要材料、 装饰特点、建造相关的传统活动、历史功能、产权归属、使用状况、保存状况等。

2)要求:应在不小于1:2000的近期测绘地形图上标示各传统建构筑物,形成《传统 建构筑物分布图》。对主要传统建构筑物,每一处均应建立单独的登记表,以表格、 文字、照片、图纸等形式进行记录,对重要的或具有代表意义的建构筑成历史,外观质量较 好,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 地方特色的建筑物。

调查中应注重对乡 土建筑营造材料、 形式和工艺的发掘、 分析与记录。

在必要时还应对重 要或具有典型意义 的建筑进行测绘
4、历史环境要素 • 1)内容:反映村落历史风貌、构成村落特征的要素如塔桥亭阁、井泉沟渠、壕沟寨 墙、堤坝涵洞、石阶铺地、码头驳岸、碑幢刻石、庭院园林、古树名木以及传统产 业遗存、历史上建造的用于生产、消防、防盗、防御的特殊设施等。
2、提出传统资源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与措施。 •

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编制要求一、项目背景及意义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缩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村落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1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政策支持。

同时,地级市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着具体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重任。

1.2项目意义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不仅关系到文化遗产的传承,还关系到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实施保护方案,可以有效地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风貌,挖掘其文化内涵,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二、总体目标传统村落保护总体目标是:全面保护好传统村落的历史风貌、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使其成为展示地级市历史文化的窗口,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2.1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风貌通过对传统村落的建筑、景观、习俗等进行全面保护,使其历史风貌得以传承。

2.2挖掘文化内涵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整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3促进乡村振兴以传统村落保护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三、具体措施3.1制定保护规划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结合地级市实际情况,制定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发展方向等。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传统村落基础设施条件,为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3.3修复传统建筑对传统村落中的古建筑进行修复,保持其历史风貌,使之成为展示传统建筑艺术的载体。

3.4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培养传承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3.5推动产业发展以传统村落为载体,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3.6提高村民参与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对传统村落保护的认知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实施步骤4.1调查评估对地级市范围内的传统村落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其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价值。

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编制要求(2篇)

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编制要求(2篇)

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编制要求一、背景和目标1.1 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消失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地级市需要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

1.2 目标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各类资源,保护传统村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2.1 综合性原则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应该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确保保护工作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地进行。

2.2 科学性原则保护方案应基于科学研究和调查,充分了解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科学分析和评估其价值和潜力,制定合理的保护和开发政策。

2.3 公众参与原则方案的编制过程应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广泛征求居民、专家和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2.4 可持续性原则方案应注重传统村落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平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确保保护工作的长期可持续性,并促进传统村落与周边地区的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

三、编制内容和要求3.1 保护目标和原则明确传统村落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各项具体目标,并制定相应的保护原则和政策。

3.2 空间规划和建筑保护确立传统村落的保护边界和范围,规划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和用地功能,并制定相应的建筑保护措施和政策。

3.3 自然环境保护对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进行评估和保护,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和绿化措施。

3.4 文化遗产保护对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进行调查、评估和保护,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政策。

3.5 居民生活和社区建设关注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建设,制定相应的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政策。

3.6 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传统村落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制定相应的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政策,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3.7 组织机构和保护管理建立传统村落保护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明确相关职责和权责,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和监督措施。

2024年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编制要求范文

2024年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编制要求范文

2024年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编制要求范文一、前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许多古老乡村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地级市政府决定编制《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

本文将详细说明编制方案的要求,并给出范文,供参考。

二、编制要求1.目标:编制方案旨在总结和保护地级市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原则:编制方案需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和实用性:方案需要基于充分的调研和实证分析,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

(2)可行性:方案需要考虑实际情况,确保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参与性:方案需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多元共识。

(4)可持续性:方案需要注重乡村发展的长期稳定,保证传统村落保护得以持续推进。

三、方案编制内容方案的编制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研与分析(1)对地级市范围内的传统村落进行全面调研,了解其历史、文化和现状。

(2)对传统村落中的文化遗产进行鉴定和评估,确定保护的重点和优先级。

(3)分析传统村落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2.总体目标与策略(1)明确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的总体目标,例如要保护多少个传统村落、要达到何种保护水平等。

(2)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包括继续保护传统村落的原貌、注重文化传承和发展、促进村落可持续发展等。

3.保护措施和规划(1)制定传统村落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维护村落原有建筑的保护、整修和更新等。

(2)制定相应的规划,包括村落整体布局规划、建筑风格规范等,以确保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

4.保护机制和政策(1)建立传统村落保护的机制和体制,明确相关职责和权责。

(2)制定相应的政策,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5.宣传与教育(1)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意义的宣传,增加公众对保护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2)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培养乡村文化传承人才,提升乡村文化的传承力和创新力。

四、方案编制范文根据以上的要求,下面是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的范文: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一、前言地级市拥有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是我国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要点》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要点》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要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技术要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主要内容包括。

传统村落普查建档和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两部分。

一总体要求1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应符合村庄规划建设编制要求,重点包括:调查村落传统资源,建立传统村落普查档案。

明确传统村落特征和保护价值,确定传统资源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

提出传统文化资源保护、改善村落人居环境和发展村落经济的措施。

2与相关法规、规章的衔接。

传统村落调查、特征分析,应结合土地、生态环保、文物保护等相关技术要求进行编制。

3与其他既有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结合。

二传统村落调查与建档1调查范围及方式:调查范围应包括村庄、村域及其周边,以及与村落有较为紧密的自然、视觉、文化相关联的区域。

调查方式包括。

文献研究、村民访谈以及现场踏查等。

2.调查内容主要内容包括:1)村庄历史沿革、聚落变迁,村域自然与历史人文资源等。

2)村落选址与自然环境。

村落传统格局与整体景观风貌。

3)村落建设现状4)历史村落社会环境。

5)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

6)非物质文化遗产。

7)有关文献资料。

3.调查要求:1)调查应以栋(单体)为单位单独调查。

2)在不小于1。

1000的地形图上,将传统建筑以栋(处)为单位分类标出。

3)为每一栋(处)建筑物按一定的标准建立相应的图档,以表格、文字、照片、图纸等必要的形式记录其位置、面积、建成年代、基本形制、建造工艺、结构形式、主要材料、装饰装修细节,历史功能、产权归属、使用状况、保存状况、主要破坏因素等信息,按一定的规则编号并形成图档目录。

对重要的传统建筑或具有典型意义的建筑还应实施测绘。

4调查成果与要求资源总量汇总:将上述各类资源的目录汇总为传统村落资源总表,作为传统村落保护对象的清单,纳入《传统村落档案》。

对每一类资源,均应按统一的格式建立相应的目录,按统一的规则对各项资源进行编号。

三传统村落分析在村落传统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村落的特征,同时评价这些特征及其载体的综合价值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编制要求一、编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逐渐提高,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传统村落保护逐渐成为重要议题。

地级市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落实中央相关政策,推动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本文编制了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

二、编制要求本文编制的要求如下:1. 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2. 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村落特点进行分类研究;3. 必须针对每个村落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包括文物保护、环境整治、旅游开发等方面;4. 必须考虑资金来源问题,提出可行的资金筹措方案;5. 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三、编制内容1. 保护目标明确每个传统村落的保护目标,包括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村落景观的保护、村落环境的整治和村民生活的改善等方面。

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赋予传统村落新的使命和功能,同时保护村落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

2. 村落分类根据不同村落的特点,对村落进行分类研究。

对于历史悠久、文化价值较高的传统村落,把握其历史特色和文化内涵,注重文物保护;对于以农业为主、自然环境优美的传统村落,注重环境整治和旅游开发;对于仍保持着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的传统村落,注重生活改善和文化传承。

根据村落特点分类研究,有利于保护和挖掘村落特色,发挥村落潜力。

3. 保护措施针对不同村落的特点,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对于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传统村落,应采取保护为主、修缮为辅的策略,注重文物保护和历史建筑的修缮。

对于自然环境优美的传统村落,应注重环境整治、旅游开发和宣传推广。

对于仍保持着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的传统村落,应注重生活改善、文化传承和民俗活动的开展。

4. 资金筹措本文应提出可行的资金筹措方案。

传统村落保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各地财政约束较严,一般无法全部由财政承担。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如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建立专项基金、招商引资等方式。

2023年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2023年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2023年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编制要求一、背景分析传统村落是我国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村落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衰退的问题。

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地级市需要制定全面的实施方案,确保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编制目的本实施方案的编制目的是为了推动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明确保护目标、任务和措施,提高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编制原则1. 全面性原则:保护方案应对地级市范围内的传统村落进行全面考虑,确保保护工作的全面性和一致性。

2. 可行性原则:保护方案应具有可行性,考虑到地方实际情况和可操作性,确保保护目标的实现。

3. 指导性原则:保护方案应对保护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指导地级市相关部门和村落管理者的具体行动。

4. 综合性原则:保护方案应综合考虑文化、历史、生态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确保保护工作的综合性和协调性。

四、编制内容(一)背景与目标1. 描述地级市传统村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明确保护的目标和原则。

3. 提出保护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二)保护任务1. 列出地级市内需要保护的传统村落名单和基本信息。

2. 明确每个传统村落的保护等级和保护范围。

3. 列出每个传统村落的保护任务和重点工作。

(三)保护措施1. 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职能。

2. 制定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包括整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3. 加强传统村落的管理,包括完善村落管理机构和建立村落管理人员培训机制。

4. 组织专业力量进行传统村落保护与修缮工程,包括建筑修缮、景观复原等。

5. 引导和规范传统村落的发展,包括产业开发、旅游开发等。

6. 加强对传统村落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传统村落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四)保护经费和政策支持1. 明确传统村落保护经费来源和投入计划。

2. 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

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编制要求范本

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编制要求范本

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编制要求范本一、前言及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许多传统村落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衰落。

为了保护和传承我国各地的传统村落文化和特色,地级市决定制定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

本实施方案旨在指导和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目的与原则1. 目的:编制本实施方案旨在明确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规划传统村落保护的措施和方法,促进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2. 原则:本实施方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科学规划的原则;(2)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方合作的原则;(3)坚持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的原则;(4)坚持全面推进、分类施策、分步实施的原则。

三、传统村落保护整体目标本地级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目标为:在不改变原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前提下,充分保护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促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四、保护范围与保护级别划分1. 保护范围:根据地级市传统村落的历史价值和现状状况,确定保护范围。

将传统村落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缓冲保护区和辅助保护区三个层级。

2. 保护级别划分:根据村落的历史传承、文化价值和现状状况,将传统村落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保护等级。

五、保护措施1. 村落规划设计:编制适应传统村落特点的规划设计方案,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风貌和空间布局。

2. 建筑保护与修缮:对传统村落中的重要建筑进行保护与修缮工作,保留和恢复传统建筑风格和特色。

3. 风貌保护与景观治理:加强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保护工作,进行景观的规划与治理,创造宜居环境。

4. 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加强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工作,培养和选拔一批具有传统村落保护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5. 社会参与与组织建设:鼓励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系。

6. 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在传统村落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村落的经济发展,为村民增加收入,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
为切实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适用于各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

一、规划任务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必须完成以下任务:调查村落传统资源,建立传统村落档案,确定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并制订保护管理规定,提出传统资源保护以及村落人居环境改善的措施。

二、总体要求
编制保护发展规划,要坚持保护为主、兼顾发展,尊重传统、活态传承,符合实际、农民主体的原则,注重多专业结合的科学决策,广泛征求政府、专家和村民的意见,提高规划的实用性和质量。

有条件的村落,要在满足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村落实际需求结合经济发展条件,进一步拓展深化规划的内容和深度。

三、传统资源调查与档案建立
保护发展规划应对传统村落有保护价值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资源进行系统而详尽的调查,并建立传统村落档案。

调查范围包括村落及其周边与村落有较为紧密的视觉、文化关联的区域。

调查内容、调查要求以及档案制作参照《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02号)进行。

四、传统村落特征分析与价值评价
对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特征、村落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特征、传统建筑特征、历史环境要素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进行分析。

通过与较大区域范围(地理区域、文化区域、民族区域)以及邻近区域内其他村落的比较,综合分析传统村落的特点,评估其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等价值。

对各种不利于传统资源保护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评估这些因素威胁传统村落的程度。

五、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基本要求
(一)明确保护对象
依据传统村落调查与特征分析结果,明确传统资源保护对象,对各类各项传统资源分类分级进行保护。

(二)划定保护区划
传统村落应整体进行保护,将村落及与其有重要视觉、文化关联的区域整体划为保护区加以保护;村域范围内的其他传统资源亦应划定相应的保护区;要针对不同范围的保护要求制订相应的保护管理规定。

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与保护管理规定可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三)明确保护措施
明确村落自然景观环境保护要求,提出景观和生态修复措施,以及整改办法。

明确村落传统格局与整体风貌保护要求,保护村落传统形态、公共空间和景观视廊等,并提出整治措施。

保护传统建(构)筑物,参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提出传统建(构)筑物分类及相应的保护措施。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场所与线路、有关实物与相关原材料的保护要求与措施,以及管理与扶持、研究与宣教等的规定与措施。

(四)提出规划实施建议
提出保障保护规划实施的各项建议。

(五)确定保护项目
明确5年内拟实施的保护项目、整治改造项目以及各项目的分年度实施计划和资金估算。

提出远期实施的保护项目、整治改造项目以及各项目的分年度实施计划。

六、传统村落发展规划基本要求
(一)发展定位分析及建议
分析传统村落的发展环境、保护与发展条件的优劣势,提出村落发展定位及发展途径的建议。

(二)人居环境规划
改善居住条件,提出传统建筑在提升建筑安全、居住舒适性等方面的引导措施。

完善道路交通,在不改变街道空间尺度和风貌的情况下,提出村落的路网规划、交通组织及管理、停车设施规划、公交车站设置、可能的旅游线路组织。

提升人居环境,在不改变街道空间尺度和风貌的情况下,提出村落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提升措施,安排防灾设施。

七、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成果基本要求
保护发展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规划说明书、传统村落档案。

其中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规划说明书的具体要求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保护发展规划图纸要求如下:
(一)现状分析图
1.村落传统资源分布图。

标明村落现状总平面,村落内各类有形传统资源的位置、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场所与线路,村落各主要视觉控制点上的整体风貌等。

2.格局风貌和历史街巷现状图。

3.反映传统建筑年代、质量、风貌、高度等的现状图。

4.基础设施、公共安全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等现状图。

(二)保护规划图
5.村落保护区划总图。

标绘保护范围及各类保护区和控制界线。

6.建筑分类保护规划图。

标绘保护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其他建筑的分类保护措施。

其中其他建筑要根据对历史风貌的影响程度进行细分。

(三)发展规划图
7.道路交通规划图。

提出村落路网、交通组织及管理、停车设施规划、公交车站设置、可能的旅游线路组织等。

8.人居环境改善措施图。

提出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防灾减灾改善和提升的规划措施。

各项图纸比例一般用1/2000,也可用1/500或1/5000。

地形图比例尺不足用时,应配合手绘图解进行标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