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作家 卡尔萨根 Carl Sagan 的故事

合集下载

影响人类世界观的卡尔·萨根——他是一个真正勇敢的人

影响人类世界观的卡尔·萨根——他是一个真正勇敢的人

博士 、 研 究员 , 中国科学院 国家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
的 粉 丝 。但 根据 我 在 受 教 育 人群 的 小范 调查 发现 ,几 乎所有 人 知 道
,火
部分 人知道 阿西莫 夫 ,但 只有 小邴 分人 知道卡 尔 ・ 萨根 。所以 ,要 读者 解 牛 宙 这 本 经 典 科普 著 作 ,先 要 科 普 一下 作 者其 人。 他是 准?他 闻何 I 伟大 ? 他改 变 了什 么? 他 为现 在留 卜了什 么?
起 到 r十 分 重 要 的 作 用 , 并 因此 荣 获 普作品来说 ,很 重要 的一点是激发人的兴 短 板和 缺 陷 ,勇敢 地 与 公众 交流 。这 个 NAS A 颁 发的 特 别科 学成 就奖 、阿波 罗 趣 ,让人有探索的欲 望 ,从而引导 读者去 过程 中 ,你 可能还 会 面临不 同的 } 平 价。
存美 国 国 家航 空 航 天 局的 “ 海 盗号 ” 火星 着 器 、 “ 锨行 者 ‘ I t . ”f 『 】“ 旅 行
7 0 C h i n a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E d u c a t i o n
C o l u mn I 专
⑨ 萨根 短暂人生的丰富启迪
l 9 3 4 年, 萨 根 出生 _ r 美 国纽 约 布鲁 兜 林区的 一 个普通 家庭 。 1 9 9 6 1 2 J J 2 【 ) 1 ] , 萨根 西雅 图的 弗莱 德 ・ 哈 金森癌 症研 究 中心 肺 炎病 逝 。萨 根逝 I 【 卜 时 年仪 6 岁 , 按 中 国的 说法 ,可 谓 英 年早 逝 。但 萨 根 佳 他短 短 的 人牛 ,作 I r 仆』 l L 的、 I 绩。 1 9 _ 5 1 年 ,他 考进 芝加 哥大 学攻 读物 理学 。 l 9 5 . 6 年 ,获 得物州 学颁 。 他。I 9 6 0 ,

卡尔萨根 描述蓝色光点 说的话

卡尔萨根 描述蓝色光点 说的话

卡尔萨根描述蓝色光点说的话
摘要:
一、卡尔萨根的简介
二、蓝色光点的描述
三、卡尔萨根关于蓝色光点的感悟和启示
正文:
【卡尔萨根的简介】
卡尔·萨根(Carl Sagan),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和科学教育家,生于1934 年,逝于1996 年。

他对科学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曾获得过包括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内的多个组织颁发的奖项。

他的著作《宇宙》(Cosmos)成为了科普书籍的经典之作。

【蓝色光点的描述】
在一次演讲中,卡尔·萨根描述了一个蓝色光点。

这个光点,实际上是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他提到,从地球的角度看,宇宙就像一片漆黑的夜空,而地球就像夜空中的一颗蓝色光点。

这个蓝色光点,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

【卡尔萨根关于蓝色光点的感悟和启示】
卡尔·萨根通过描述蓝色光点,希望传达给人们一个观念:地球在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

这个观念让我们意识到,人类在宇宙中并不特殊,我们应当更加珍惜地球这个家园,关注环境问题,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这个观念也激励着人类不断探索宇宙,寻求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

总之,卡尔·萨根关于蓝色光点的描述和感悟,既让人们认识到地球的渺小,也激发了人们对宇宙的探索热情。

卡尔·萨根龙:神秘主义的杀手

卡尔·萨根龙:神秘主义的杀手

卡尔·萨根龙:神秘主义的杀手卡尔·爱德华·萨根是上世纪美国著名天文学家,但他真正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则是一名科普作家,《魔鬼出没的世界》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当年曾创下最佳畅销书第一名的记录,该书以广博的知识,犀利的思想,入木三分的揭露,鞭辟入里的分析和发人深省的启发,阐述了科学和伪科学的区别,令人信服地揭穿了“外星人绑架事件”、信仰疗法、月球上的“人脸”以及其它各种骗局,驳斥了科学毁灭信仰和科学是另一种专横的信仰体系的观点。

萨根的《魔鬼出没的世界》有这样一个故事:“我的车库里有一条喷火的龙!”他这样声称。

“太稀罕了!”他的朋友连忙跑到车库中,但没有看到龙,“龙在哪里?” “哦,”萨根说,“我忘了说明,这是一条隐身的龙。

” 朋友有些狐疑,不过他建议,可以撒一些粉末在地上,看看龙的爪印是不是会出现。

但是萨根有声称,这条龙是飘在空中的。

“那既然这条龙在喷火,我们用红外线检测仪做一个热扫描?” “也不行。

”萨根说,“隐形的火也没有温度。

” “要不对这条龙喷漆让它现形?”朋友说。

“这条龙是非物质的,油漆根本碰不到它”萨根解释道。

总之故事中萨根的朋友所有试图测试的方法,都会被某个原因规避掉,最后的结果是——“车库里有一条无法看到的龙”——永远无法被证实,也永远无法被推翻。

这个故事就是卡尔·萨根的“龙喻”。

毫无疑问,一般大众惯常的思维是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不能被明确的证据推翻,那么它至少是有可能成立的。

我们现在世界中,也正是因为这种惯常思维导致了很多模棱两可的看法的影响。

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真正造成问题的说法是无法推翻也不能被确定的说法。

于是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个学说只有具备可证伪性才算是科学的。

为什么呢?波普尔认为“没有一个普遍科学陈述可以从观察陈述推演出来,或者可以描述为观察陈述的真理函项。

”就是说科学实证虽然是科学产生的前提,但是我们是不可能把所有可能的选项都拿来实证的——实证主义永远做不到绝对。

卡尔·萨根和上帝的对话

卡尔·萨根和上帝的对话

卡尔·萨根和上帝的对话王晋康卡尔·萨根死了,死于上帝之子耶稣诞生2000年后,公元他的灵魂,或曰他的精神,或曰他的思维,缓缓离开了那具肉体,那具使用了后被骨髓癌毁坏的躯壳,开始向天界升去。

实际上,“升”和“降”的词语用在这儿已不合适,冥界没有上下左右之分,没有过去未来之别。

无数亡魂拥挤着,碰撞着,纠结着,向那个不可逃避的归宿奔去。

只有卡尔·萨根的“思维包”还保持着独立,保持着清醒。

他尽力团紧身体,抵抗着周围的压力和亲和力,进行着必要的拓扑变形,但最终保持了自己的特征和完整性。

终于,他从急流中脱身,刹住了脚步。

他睁开眼睛,向这个世界投去了第一瞥。

这是在哪儿?是什么时代?自他辞别人世后又过了多少时间,是一秒钟还是一万亿年?远处有一个幽深的黑洞,它正贪婪地吞食着周围的一切:空间、星体、光线,精神化的物质和物质化的精神。

萨根知道那儿是另一个世界的入口,那里面是绝对高熵的混沌,不允许丝毫的信息传递。

宇宙将被抹去一切特征,一切记忆,在黑洞中完成一个轮回。

所有亡魂都在向黑洞中坠落,只有他例外。

他高兴地发现,自己具备了抵抗黑洞吸引的能力。

我当然不能沉沦,我的思考还未完成呢。

就在这时,他看见了对面那个老人。

老人深目高鼻,瘦骨嶙峋,简陋的褐色麻衣遮不住干枯的四肢,长发长须飘拂着,遮没了半个面孔。

老人同样超然于急流之外,卓然而立,双目炯炯。

他向萨根伸出双臂:“欢迎你,我的孩子。

”卡尔·萨根微蹙双眉,冷静地打量着他,在嘴角绽出一丝微笑:“我想,你就是那个大写的他,是主宰宇宙万物的上帝?”(吴飞宇/绘)分仍和太阳系有同样的物质构成,以至于我们用分光光谱就能了解遥远星球的化学成分;那儿的星体同样严格遵循引力定律,使我们可以依据某个星体运行轨道的异常,推算出它身边的黑暗伴星;宇观尺度的星云涡旋和微观尺度的黏菌的集合形状,还有让化学溶液自动变色的别洛索夫都源于相同的自组织过程;圆周率,这个用割圆术艰难算出来的无理数,可以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无穷数列给出精确值,这说明数学‘深处’一定有某种未知的联系;宇宙大爆炸时的极端条件已被物理学和数学征服,现在,物理学家可以用电脑模拟出大爆炸算出最终产物氢氦的丰度是炸150亿年后宇宙将冷却为这些理论计算结果都已被观测证实……看看这一切吧,只要了解这些,就会由衷地相信,在冥冥中有一个尽职的、万能的上帝在管理着这一切——当然,这个上帝未免太辛苦了。

人文素养很好的科学家作品

人文素养很好的科学家作品

人文素养很好的科学家作品科学家是人类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群人,他们通过科学研究的方式深入探索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规律,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并非所有科学家只专注于科学研究,有些科学家在科研之余还运用自己的人文素养,创作出一系列能够影响人们心灵的作品。

本文将介绍几位人文素养很好的科学家,以及他们创作的作品。

1. 卡尔·萨根(Carl Sagan)卡尔·萨根是20世纪最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之一,他的学术研究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具有很高的声誉。

但他并非只专注于科学研究,他在科普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的著作《宇宙》将复杂的天体物理学原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宇宙和宇宙探索的浓厚兴趣。

这本书令人启发,同时还蕴含着对人文关怀和对地球环境的关注,使读者对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产生了一种深厚的思考。

2. 简·古德尔(Jane Goodall)简·古德尔是一位著名的动物学家和灵长类研究专家。

她通过长期观察和研究野外黑猩猩,揭示了许多关于灵长类动物行为和社会结构的重要发现。

除了科研工作,古德尔还关注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事业。

她的著作《黑猩猩:我的观察与思考》不仅介绍了她的科研成果,还深入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关系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古德尔的作品通俗易懂,感人至深,不仅传递出科学知识,还引导读者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关怀。

3. 安德烈·阿马尔(André Amalric)安德烈·阿马尔是一位法国气象学家,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领域。

然而,他的作品不仅仅局限于学术论文,还涉及了艺术和文化。

他的著作《天空的艺术》将他对大气科学的理解与对艺术和哲学的热爱相结合,通过描绘各种形态的云朵和天空的美丽,向读者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阿马尔的作品充满了诗意,启发了读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4. 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瑞秋·卡森是一位美国生物学家和环保主义者,她对农药的危害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著作《寂静的春天》警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九年级语文世上没有傻问题

九年级语文世上没有傻问题
• 4:在成年人看来比较幼稚或让其感到莫名其妙 或虽是常识但难以回答的问题。(按照课文中最后 一段的表述也可以)
• 5:因为儿童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久,对任何事物 都感到好奇,也因为他们渴望了解这个世界
• 把这篇文章读给家长听,并就文章 中涉及到的“如何对待孩子的提问” 这一问题,听取家长的看法。如果 家长有兴趣,还可以就此展开讨论。
• 七、练习设计 •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呵护( ) 瞥一
眼( ) 贬低( ) • 2.作者为什么说很多孩子是天生的科
学家?
• 3.为什么儿童没有听说过什么叫“傻 瓜式的问题”?
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他
同时还是世界性的太空研究组织、美国行星研究
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和会长。
• 卡尔·萨根博士不仅仅是一名杰出的、 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的天文学家,更
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科普大师、科学教
育家。他的优秀科普作品《伊甸园的
飞龙》曾获美国普利策奖,为表彰萨
根在天文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国际天 文学联合会于1982年将2709号小行星 命名为"卡尔·萨根"星。
卡尔.萨根(美国)
• 卡尔·爱德华·萨根(Carl Eduard Sagan) 1934年11月9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市,1955年于 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56年获得物 理学硕士学位,1960年获得天文学和天文物理学 博士学位。60年代在哈佛大学任教,1971年任康 奈尔大学大卫·邓肯(David Duncan)天文和太 空科学研究会教授、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
• 二、(4-5)分析不恰当现象出现的原因: • 三、(6-7)提出自己的看法,针对原因找
出解决的办法: • ①孩子方面: 学会思考,敢于提问 • ②成年人方面:鼓励孩子提问题,叫给思

星空的守护者卡尔萨根传读后感

星空的守护者卡尔萨根传读后感

星空的守护者卡尔萨根传读后感星空的守护者——卡尔·萨根传读后感卡尔·萨根(Carl Sagan)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和科普作家。

他以其深邃的思考和卓越的文笔,向全世界传递了关于宇宙的知识和对人类未来的思考。

在阅读了《星空的守护者——卡尔·萨根传》后,我深受启发,对于宇宙和人类的未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本传记以非常生动的方式展现了卡尔·萨根的生平和学术成就。

通过深入了解他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以及学术研究领域,我更加理解了卡尔·萨根对宇宙的迷恋和对科学的执着。

他的父亲是一名工人,但卡尔·萨根在他的陪伴下,培养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他从小就表现出对宇宙的好奇心,探索宇宙的渴望在他的心中从未消散。

卡尔·萨根致力于将天文学和科学知识传播给普通大众。

他坚信科学的力量和知识的普及能够带来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他的努力下,人们对宇宙、对星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他通过自己的观察、研究和推理,向读者揭示了宇宙的奥秘。

在阅读《星空的守护者——卡尔·萨根传》时,我感受到了卡尔·萨根对宇宙浩瀚的赞美和对人类未来的期许。

这本传记中,卡尔·萨根在科普科学方面的贡献不可磨灭。

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解释,将复杂的科学概念传递给每一个读者。

哪怕是对于那些对科学没有兴趣或者没有科学基础的人来说,也能够读懂他的作品。

他通过抛开学术争论和复杂的公式,以平易近人的风格,向人们展示了宇宙的壮丽和无限。

从《宇宙》到《星际之旅》,从《地球.》到《蓝色点点》,卡尔·萨根的著作无不激发着我们对宇宙、对人类未来的思考。

读完这本传记,我对卡尔·萨根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深思熟虑的思想家。

他对宇宙的欲求和对宇宙意义的思考,引发了我的共鸣。

在卡尔·萨根的眼中,人类只是宇宙中微小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地球的未来,关心人类共同的命运。

卡尔?萨根介绍.docx

卡尔?萨根介绍.docx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大卫邓肯天文和太空科学研究会教授、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出色的科学家。

他同时还是世界性的太空研究组织、美国行星研究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和会长。

卡尔•萨根博士不仅仅是一名杰出的、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的天文学家,更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科普大师,他的优秀科普作品《伊甸园的飞龙》曾获美国普利策奖,这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对他在公众理解科学领域中所作出的成就的最高奖励。

难能可贵的是在很少有科学家实际投身于对介乎科学边缘的或伪科学的信念进行检验或向之挑战时,萨根勇敢地站了出来与迷信盲从和伪科学抗争,他成了许多美国人心中代表现代科学的偶像而对于许多人来说,他是太空科学和太空探索的化身。

世纪年代他主持拍摄的国家科学院对他的评论说:“没有任何人像他那样如此成功地向公众讲明科学给人类带来的智慧以及那些令人惊奇不已、令人激动不止的发现和愉悦。

他能够成功地启发数以百万计公众的想象力、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解释清楚复杂的科学概念,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拍摄的13集电视片《宇宙》,被译成10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上映,此外他还撰写了数十部品位很高的科普读物。

他自编自导的电视系列片《宇宙》观众多达5亿,与之配套的《宇宙》一书则在80多个国家发行了500多万册!他的力作《暗淡蓝点》在我国面世不久,即被评为“牛顿杯科普图书奖”2000年度的十大科普好书。

“暗淡蓝点”指的是从太空中遥望的地球。

该书是作者60岁那年出版的,其主题关系到人类生存与文明进步的长远前景——在未来的岁月中,人类如何在太空中寻觅与建设新的家园。

该书的叙述风格宛如一部纵横往昔与未来的史诗,于宏伟缜密间交织着大量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

全书回顾了历史上有关人类在宇宙中地位的种种观念,根据20世纪中叶以来空间探测的成就对太阳系作了全方位的考察,评估了将人类送入太空的种种理由,最后是作者本人对未来太空家园的长远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普作家卡尔萨根 CarlSagan的故事(3126字多图)。

上周,我们介绍了科幻电影《超时空接触》,(发消息d001,可以找到那篇文章,或者直接在历史记录里找)提到了片尾有一个“此片献给CARL”的字幕。

CARL就是这部电影的小说原作者,卡尔·爱德华·萨根 Carl Edward Sagan。

1979年,他在45岁时有了这个故事的构思,跟他妻子一起完成了100多页的电影剧情大纲,准备拍电影,但是项目进展的不顺利,各种审批、各种换角、各种资金问题,卡尔放弃了,准备写一本小说。

有一家出版商知道后,用两百万美元,买下了小说的版权。

对于一本未完成的小说,两百万在那时(1981年)是一个作者收到的最大金额的预付款。

1985年,在他51岁时,小说完成并出版,取得了巨大成功,当年的全美出版物总销量排名,第7!卡尔萨根的小说小说的成功让电影的拍摄水到渠成。

1994年,卡尔60岁了,被诊断出得了白血病和其他疾病。

两年后,影片的拍摄在经历两次换导演的波折后,终于走上了正轨,卡尔带病参与了剧本的改编,1997年2月,同名电影拍摄完成,7月11号上映,全球票房1亿7千万美元。

想了解这部电影的同学,请翻看本公众号club10min的历史消息。

我们有详细介绍这部电影。

电影的成功,反过来让小说又热销了好一阵。

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停了两个月。

不过卡尔没有看到这一切,1996年12月20日,卡尔离开了人世,连电影的公映都没赶上。

卡尔的一生不是一部小说这么简单,如果这么写,可能一个星期都写不完,卡尔其实是一个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以及科普作家,有一颗小行星、一个火星的陨石坑,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他从一开始就参与了美国的太空计划。

50年代起成为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顾问,对许多探索太阳系的航天器项目都有直接的贡献。

谁叫我们是亲子公众号呢。

下面我们就只说说卡尔幼年的一点情况吧,我们比较好奇的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怎么就长成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了呢?卡尔的父亲是一家制衣厂的裁衣工,母亲是一位家庭妇女。

跟大多数普通家庭差不多,卡尔小时候还是受到了良好的科学教育。

卡尔在成年后回忆,爸爸妈妈曾带他去参观1939年的纽约世博会,那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那时的卡尔不到五岁,卡尔回忆说:“当时我在一个屏幕上看到一个节目叫“未来的美国”,里面有漂亮的高速公路和交叉立交桥,满载乘客的一辆辆小汽车,把人们送到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

看起来简直太妙了”卡尔还说,在那次世博会上,一个场景深深地震撼了他,西屋时间胶囊(Westinghouse Time Capsule)的掩埋仪式,什么是时间胶囊?1939年时间胶囊掩埋现场这个时间胶囊是由西屋电器制造公司为1939年纽约世博会打造的,合金制成。

被埋在了世博会的现场——法拉盛公园里50英尺的地下。

计划在五千年后打开。

里面放了:常用的小件物品、几种布料、微缩胶卷和新闻影片等等,其中还包括了爱因斯坦的一封信。

穿越时间的物品让年幼的卡尔深深着迷。

(笔者也一直认为,穿越时空的故事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很有好处)多年之后,卡尔仍然对当时的场面记忆深刻。

成年后的卡尔也做出了自己的“时间胶囊”,不是埋在地下,而是送入太空。

卡尔萨根拿着自己设计的地球名片1977年,无人探测器先驱者就携带这这张名片飞向太空,图板上的说明文字(从左上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排列):1. 左上方两个用横线连接的圆圈,表示地球上第一号元素氢的分子结构及中性氢的超精细跃迁;2. 地球男性背后是“先驱者”号探测器的轮廓;3. 地球女性右边是与十进制对应的二进制数,表示地球女性的身高;4. 下方10个小圆圈表示太阳系,左起第一个为太阳、第十个为冥王星,二进制表示太阳及九大行星间的相对距离;5. 中间辐射状的符号表示与14颗脉冲星相关联的太阳位置以及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

目前,“先驱者”10号和11号这两个行星际探测器,已经携带“地球名片”飞出冥王星轨道,向太阳系外进发。

如果银河系中的智慧生命获得并破译了这张“名片”,就有可能和地球人取得联系。

再回头来看看卡尔12岁的时候手绘的星际航行蓝图,像模像样哈。

二十年后,他成为NASA的顾问,其中一项工作是在阿波罗登月的宇航员飞往月球之前向其提供任务简报。

卡尔在求学期间,报纸(应该是校报)上关于他的一篇报道,夸他是韦伯、爱因斯坦和维基百科的合体,还有男明星的气质。

说他的志向是成为一个天文学研究者。

卡尔完美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同时,他一直不遗余力地向大众做科普工作,写了很多畅销科普读物,也拍摄了极其畅销的科普纪录片。

曾有这样一段关于卡尔的评价:Calling Carl Sagan a scientist is a little like calling the Beatles a rock band.Sagan was certainly ascientist (an astronomer, biologist and astrophysicist, to be precise).But he was also science’s mostvisible public advocate,a secular humanist,a fervent believer in extraterrestrial life,a teacher, anauthor,a television host and a political activist.把卡尔·萨根称为科学家有点像称披头士为一摇滚乐队。

萨根确实是一个科学家(确切的来说他还是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但他同时也是科学界最勤恳的科普作家、现实人文主义者、地外生命的狂热信徒、教师、作家、电视台主持人和政治活动家。

在本文即将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卡尔做过的另外一件挺酷的事情,1977年9月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了一艘无人探测器,旅行者1号(Voyager 1)1990年,旅行者1号(Voyager 1)即将飞离太阳系,卡尔产生了一个想法:让旅行者号离开太阳系之前,再回望一眼地球吧。

如果成功,这将是人类最遥远的一次回眸。

但此时旅行者1号的任务已接近尾声,大家不愿意再增加工作(度假的机票已经提前定好了),而且这个看似简单的拍照动作,要花去很大一笔钱。

卡尔并不放弃,多次呼吁未果后,他去恳求当时的美国宇航局局长海军上将理查德·特鲁利(曾经是一名宇航员)。

最后终于说服了他,旅行者号得以拍出这张照片。

现在NASA的网站上能够找到这张编号为PIA00452的照片,拍摄时间是:1990年2月14日距离地球64亿公里,在这张453*614像素大小的图片里,地球只是0.12像素大小。

卡尔给这张著名的相片取名为Pale Blue Dot 暗淡蓝点这张照片给卡尔带来了新的灵感,1994年,出版了同名的小说。

他在书中说到:再看看那个光点,它就在这里。

那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一切。

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有过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他们的一生。

我们的欢乐与痛苦聚集在一起,数以千计的自以为是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学说,所有的猎人与强盗、英雄与懦夫、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国王与农夫、年轻的情侣、母亲与父亲、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家和探险家、德高望重的教师、腐败的政客、超级明星、最高领袖、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

写到这,貌似已经偏离到煽情的邪路上去了。

好吧,索性把方向盘打死。

上面这个帅小伙叫Rameses B,是来自英国利兹的一个小有名气的电子音乐制作人,他在网易云音乐的作品受欢迎排名中第一位的曲子叫Moonlight 月光后半段加入了一段当年卡尔萨根的念白,是他为霍金的《时间简史》所写导论的一段节选,We go about our daily lives understanding almost nothing of the world.我们在几乎对世界毫无了解的情形下进行日常生活We give little thought of the machinery that generates the sunlight and makes life possible.我们对于使生命得以实现的阳光的产生机制To the gravity that glues us to the earth that would otherwise send us spinning off into space.对于将我们束缚在地球上,否则我们就会以涡旋的轨道被抛到太空去的重力Or to the atoms that which we are made..and on who’s stability we fundamentally depend.对于我们由之构成并依赖其稳定性的原子思考得很少Few of us spend much time wondering why nature is the way it is.我们中很少人会用大量时间惊讶自然界为何这个样子Where the cosmos came from.宇宙从何而来Whether it was always there.或它是否总在这儿If time will one day flow backward.时间会不会有朝一日倒流,并因此导致果先于因Or whether there are ultimate limits to what humans can know.或者人类认识是否有一最终的权限What is the smallest piece of matter.物质的最小的部份是什么?Why we remember the past and not the future.为何我们记住过去而不是将来And why there is a universe.为何存在一个宇宙?抱歉,因为腾讯的QQ音乐里面没有这首曲子的链接,想听的同学只能移步去网易了。

后面我们要写的几篇还会跟卡尔萨根有关,他的科普著作、他对圆周率π的一个大胆的猜测、他的那本科幻小说《CONTACT》更多有意思的小细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