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班内分层教学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2期

!!!!!!!!!!!!!!!!!!!!!!!!!!!!!!!!!!!!!!!!!!!!

赵静儒

(临洮县洮阳中学

甘肃

定西

730500)

初中信息技术班内分层教学初探

究性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方法,而且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合作的力量,明白了成功需要坚持和付出,如能长期坚持,会对他们今后的意志品格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评价总结,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潜能

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交流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案、电子作品的水平、学生回答问题的水平等进行及时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自评或互评。在评价时,我们应注意围绕每个阶段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用发展的眼光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点一滴的进步与发展,承认并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关注学生个体内发展变化的轨迹,而不仅仅是只看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在学生之间分出优劣。如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激励自信,同时可以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

另外,在每个问题或任务的交流结束时,教师要将重要的事实、概念和规律等进行总结深化和提高,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脉络,加深印象,巩固所学,使他们的知识得以升华,能力得到发展。

五、反思延伸,关键是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通过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有时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一一解决,往往会派生出有延续性意义的问题需要继续研

究,学生也可能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有必要把这些问题延续到课后。例如:在将要结束对环境问题的探讨与交流时,为了提炼和升华课题研究的价值以及使学生对新学到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发展元认知技能,笔者作了以下布置:

1.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是否应重新审视我们的社

会经济行为和走过的历程?请同学们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的看法。

2.我们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请用你一生的行动来

回答。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引导学生将探究与交流中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等广泛迁移到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拓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

[2]黄华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3]西建华.《利用电教媒体,优化历史课教学》K12教育

网交流教学论文.

(责任编辑:冯继)

信息技术教育是具有高度实践性的学科这一特点,实施强调个性化的班内分层教学,以学生现有知识技能为本位分层次授课及评价,使学生具备某一层次群体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信息素养,为目前该学科教学改革另辟蹊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中信息技术班内分层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班内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班内分层教学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情有准确的把握。虽然处在同一班上的初中学生都从小学阶段就学习信息技术,但由于学生学习条件、家庭条件的不同,学生个体性格和智力的因素及自身对信息技术兴趣的差别,造成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和技能方面的不同层次。初中信息技术课本内容对接受能力强或接触电脑相对频繁、基础好的同学来说显得浅显,这部分学生对布置的课堂练习能轻轻松松完成;而对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电脑机会不多,实践机会相对少些的同学来说,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学习能力就欠缺些。如果实施传统归一化的教学,必然存在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和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学情分析,分层定位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对学生进行班内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标。

二、班内分层教学必须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学生分层建组。要对学生进行班内分层教学,教师

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按照学情对学生分层建组。笔者在每学期开学第一课时就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理论及操作技能的综合测试,作为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时结合谈话了解、走访观察等方法掌握信息技术

79--

2010年第2期

学情,把每个班内的学生分为A 、B 两层,基础较好的学生为A 层,基础较差的学生为B 层,每层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定为四组,每组的人数不超过六人。

2.分层备课。对学生进行分层后,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

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 层和B 层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流于形式。同一课时的哪些内容对各个层组学生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B 层学生只作了解的而A 层学生必须掌握,如何设计A 层学生的拓展教学内容,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例如笔者在七年级信息技术课

PowerPoint2003单元“视图工具栏”一课的教学中,B 层以

“常用”“格式”“绘图”为教学内容,A 层在完成B 层学习内容的前提下增加了“控件工具箱的设置”等拓展内容,B 层中学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尝试学习A 层的拓展内容。

3.分层授课。同班分层教学并不意味不同层组间完全

分开授课,限于教学场所和课时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可能在同一堂课里将不同层的学生分开上课,因为分开教学就会使一部分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无所事事,这会浪费他们的课堂时间。因此,笔者在授课时以B 层学习目标为主讲内容,给A 层的学生增加以自学为主的拓展学习任务,以实现A 层教学目标。比如在进行八年级信息技术课FLASH

MX 单元“插入菜单”一节的教学时,笔者先讲解要求B 层

学生掌握的“新建元件”“插入图层”“插入关键帧”“插入空白关键帧”“删除帧”等基本内容,再给A 层学生增加了“插入图层文件夹”“插入运动引导层”等内容的学习任务,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对各层次同学的具体要求,以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基础,掌握不同梯度的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4.分层训练。分层训练是班内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为

了使学生人人学有所获,教师在备课时对上机训练作业也进行分层设计,笔者在设计上机作业时遵照“两部三梯”的原则。“两部”是指上机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梯”是指教师对上机作业的设计具有三个梯度:第一梯度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直接运用,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梯度为应变式或简略综合题,以B 层学生能到达的水平为限;第三梯度为综合应用或拓展探索题,以拓宽A 层学生知识与技能为目标。例如在七年级信息技术课EXCEL2003单元“运用函数”一课的教学中,分层训练第一梯度“统计总分”和“求平均值”的题,要求A 、B 两层学生必做;第二梯度运用“求最大值、最小值”的题,要求B 层学生选做、A 层学生必做;第三梯度运用“统计符合条件函数”的题,要求A 层学生选做。分层训练使全体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

5.分层辅导。在教学中对学生分层辅导是帮助学生巩固

和掌握知识的一个有效手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利用上机操作训练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要随时掌握学生的

学习活动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抓差补漏。笔者在课堂上对学生实行分层辅导的做法是:B 层学生中有些简单的问题就指定A 层学生辅导,A 层学生中有疑问的先在同层组中商量,不能解决的再由教师辅导,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教师的时间,另一方面提高学生互助协作的能力。那些基础好或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好助手,学生之间的相互辅导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了同学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增强了学生的党争意识,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班内分层教学的强度;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师生间传统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

6.分层评价。对学生的分层评价包括课堂评价和阶段

性考试两部分,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质量、能力方面的考核以及阶段性考试等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课堂评价要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评价对不同层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B 层学生多采用鼓励性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 层学生多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其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阶段性评价以考试成绩为主,见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实践性强的特点,各层次阶段性评价应以操作技能考核为主,理论知识考核为辅。根据每位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从知识应用、技能展示、作品质量、拓展创新四个方面进行分层评价,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知识和能力增长的动态变化,进行学况分析,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难易梯度,满足不同学生不断变化的认知需求,完成分层教学的目标。

三、对班内分层教学的思考

1.班内分层教学体现了教育的人性化,体现了教育的

平等性,这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便于实施高层次学生对低层次学生的层间辅导。

2.班内分层教学避免了分层走班模式中学生班级背景

的复杂局面,避免了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中由于降班使一些学生自尊心受到挫伤,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等负面因素对教学的影响,更有利于课堂教学和管理。

3.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班内分层教学模式即实现了

因材施教、全面提高的教学目标,又使学生树立了学习上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有利于培养同学之间真挚友爱的情操。

4.教师进行班内分层教学时应根据教学情况的发展变

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克服僵化和一成不变的评价方式。在对学生评价和分层时要把宣传解释工作做到位,使学生明确班内分层教学的意义和责任,尽量减少班内分层教学对师生关系的负面影响。

(责任编辑:冯

继)

信息技术

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