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烃化反应
合集下载
烃化

(Williamson)。 • 这是制备混合醚的有效的方法。
• 反应通式
ROH + B RO + HB
RO
+ R'X
ROR' + X
δ R' δ RO C X H H R' + X RO C H H
RO
+ R'CH2X
此反应为亲核取代反应。
可以是SN1或SN2反应,这取决于卤代烃的结构。
SN1反应
反应中,(1)中醇的活性低,要先制备成醇 钠;而(2)中二苯甲醇由于苯基的吸电子效 应,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性增加,不需要制成醇 钠,只需反应中加NaOH做缚酸剂。 (2)反应优于前一反应,因此苯海拉明的合成
采用了后一种方式
活性低的醇,可先制成其钠盐,再反应
CH3OH/pH=8 64 ℃
CH3ONa + ClCH2COOM e
R'OCHRCH OH 2
酸催化:SN1
H (1) O O H
CH2CH2OH
(2) CH2CH2OH
R'OH
R'OCH 2CH2OH H
-H
R'OCH 2CH2OH
a R H O C C H H H+ R H H O C C H H R H C
H O C Nu
b H H
a b
R + CH 2-OH H C OH + RCH-CH 2
位阻及螯合对烃化的影响 有位阻或螯合的酚与卤代烃反应时选择性不好。
如:酚羟基邻位有羧基存在时,由于酚羟基与羧
基形成分子内氢键,此时用MeI进行烃化反应,
产物是酯,而不是酚甲醚。
药物合成反应-3烃化反应

《药物合成反应》
第二章 烃化反应
(Hydrocarbylation Reaction,Alkylation)
一、概念
《药物合成反应》
用烃基取代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包括某些 官能团或碳架上的氢原子,均称为烃化反应。
引入的烃基包括: 饱和的、不饱和的烃基 脂肪的、芳香的烃基 含有各种取代基的烃基 举例 NaOH
O CH2OCOC17H33
O
O
/KOH /H2 O
CH2OCOC17H33 O(CH2CH2O)p H
HO OH
OH (75.5%)
H(OCH2CH2)mO (13 )
(m、n、p均约为20)
O(CH2CH2O)nH
四、烯烃为烃化剂
《药物合成反应》
醇可与烯烃双键进行加成反应生成醚, 也可理解为烯对醇的O-烃化。但对烯烃双 键旁没有吸电子基团存在时,反应不易进 行。只有当双键的α-位有羰基、氰基、酯 基、羧基等存在时,才较易发生烃化反应。 例如醇在碱存在下对丙烯腈的加成反应。
HOOC NH
HX
CuSO4/NaOH,pH5~6
F3C NH2
HOOC Cl
Cu/无水K2CO3 HCl
F3C
HOOC NH
pH4
二、酯类为烃化剂
《药物合成反应》
1.硫酸酯为烃化剂
OH COOCH3 S O NH O
(CH3)2SO4/NaOH 25 ,10h
OH COOCH3 S O N CH3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七、溶剂对烃化位置有较大影响:
《药物合成反应》
酚类在DMSO、DMF、醚类、醇类中烃化时,主要 得酚醚(O-烃化产物),而在水、酚或三氟乙醇中 烃化时,则主要得到C-烃化产物。
第二章 烃化反应
(Hydrocarbylation Reaction,Alkylation)
一、概念
《药物合成反应》
用烃基取代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包括某些 官能团或碳架上的氢原子,均称为烃化反应。
引入的烃基包括: 饱和的、不饱和的烃基 脂肪的、芳香的烃基 含有各种取代基的烃基 举例 NaOH
O CH2OCOC17H33
O
O
/KOH /H2 O
CH2OCOC17H33 O(CH2CH2O)p H
HO OH
OH (75.5%)
H(OCH2CH2)mO (13 )
(m、n、p均约为20)
O(CH2CH2O)nH
四、烯烃为烃化剂
《药物合成反应》
醇可与烯烃双键进行加成反应生成醚, 也可理解为烯对醇的O-烃化。但对烯烃双 键旁没有吸电子基团存在时,反应不易进 行。只有当双键的α-位有羰基、氰基、酯 基、羧基等存在时,才较易发生烃化反应。 例如醇在碱存在下对丙烯腈的加成反应。
HOOC NH
HX
CuSO4/NaOH,pH5~6
F3C NH2
HOOC Cl
Cu/无水K2CO3 HCl
F3C
HOOC NH
pH4
二、酯类为烃化剂
《药物合成反应》
1.硫酸酯为烃化剂
OH COOCH3 S O NH O
(CH3)2SO4/NaOH 25 ,10h
OH COOCH3 S O N CH3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七、溶剂对烃化位置有较大影响:
《药物合成反应》
酚类在DMSO、DMF、醚类、醇类中烃化时,主要 得酚醚(O-烃化产物),而在水、酚或三氟乙醇中 烃化时,则主要得到C-烃化产物。
烃化反应

CH3OCH2COOMe
改进的Williamson醚合成法:将醇制成醇铊,再进行烃化
EtOTl
R-OH
C6H6
ROTl
苯
R'X CH3CN
R-O-R'
CH3OCH2CH2OH + EtOTl
PhCH2Br CH3CN 20~60 C
o
CH3OCH2CH2OTl
CH3OCH2CH2OCH2Ph
81%
影响因素c 催化剂
i-Pr2NHEt
(t-Bu)2O
+ 在极性溶剂中,Ph3CCl可形成非常稳定的碳正离子Ph3C ,此步为控制步骤,该 碳正离子形成后迅速与伯羟基结合,生成醚。 反应机理:碳正离子历程(SN1)。
• 反应机理:SN2
R
R'O + R-CH2-X R'O H 从X的背面进攻 C H 构型翻转 X R'O-CH2R + X
Cl
CN C C C2H5
甲苯
回流
C2H5
OC4H9
乙胺嘧啶中间体
2.1.1.6 其它烃化剂:
CF3SO2OR -SO3R R3OBF4 用来烃化位阻醇
OH C16H33O OTs
TfOBn DMC C16H33O
OBn OTs 96%
Tetrahedron Lett. 1988, 29, 4393
ONa O2N NO CH2NCONH2 (CH3OCH2)2 O2N
Tetrahedron Lett. 1973, 14, 1397
OCH3
(2)ROH /DCC 二环已基碳二亚胺
DCC用于醇酚偶联,形成酚醚
鲨肝醇
第二章-烃化反应-f

(3) 影响因素 ① 醇的影响
活性低的醇,可先制成其钠盐,再反应
CH3ONa + ClCH2COOMe
EtOTl R'X CH3CN
CH3OH/pH=8 64 ℃
CH3OCH2COOMe
改进得Williamson醚合成法:将醇制成醇铊,再进行烃化 R-OH
C6H6
ROTl
R-O-R'
② RX的影响
OTs = O-Toslate =
O O S O
CH3
3. 环氧乙烷类作烃化剂
(1)反应通式
R C H O R H C O
C H
2
+
R 'O
R
H C O
C H 2O R '
C H 2O R '
+
R 'O H
R
H C C H 2O R ' O H
(2) 反应机理: 碱催化反应机理
H R C CH 2 O
3. 应用特点:
(1)仲胺及叔胺的制备
对于某些仲胺,可以利用氨或者伯胺与立体位阻较大的仲 卤代烃反应来制备。
H3C CHI H3C H3C NH3(1.5mol)/EtOH H3C CH NH HC CH3 CH3
CH3 CH3 CH Br
CH3NH2 110 C,18h
0
CH3NH CH (78%)
(3)应用特点
CH3O HO CHO Me2SO4/NaOH CH3O CH3O
降压药甲基多巴的中间体
CHO
3.重氮甲烷为甲基化试剂
用于酚和羧酸的烃化,副产物只有N2。 后处理简单,产品纯度好,收率高。 重氮甲烷和制备它的中间体有毒,加热易爆炸
烃化反应

OMe HO O MeI/NaOH MeO O OMe
O
H
O
O
H
O
4 O-烃化和C-烃化
溶剂对烃化位置有较大的影响,酚类在DMSO、DMF、 醚类、醇类中烃化,主要的酚醚。 在水、酚或三氟乙醇中,主要的碳烃化产物。
LOGO
三、醇、酚羟基的保护
保护:当一个化合物有不止一个官能团,想在官能团A处 进行转换反应,又不希望影响分子中其他的官能团B、C, 这时常先使官能团B、C与某些试剂反应,生成其衍生物, 待达到目的之后再恢复为原来的官能团,此衍生物在下一 步官能团A的转换时是稳定的。此时引入的基团叫保护基。 理想保护基的要求: 1)引入保护基的试剂应易得、稳定及无毒; 2)保护基不带有或不引入手性中心; 3)保护基在整个过程中是稳定的; 4)保护基的引入及脱去,收率是定量的; 5)脱保护后,保护基部分与产物容易分离。
LOGO
ArOMe + BBr3 ArOBBr2 + 3H2O
Ar O Me Br2B Br
ArOBBr2 + MeBr
ArOH +H3BO3 + 2HBr
此外三溴化铝及三氯化铝的脱甲醚活性与三卤化硼相 类同。 还有两种较缓和的脱甲基条件:一是加入甲磺酸及蛋 氨酸,室温放置;二是用碘代三甲基硅烷在室温下反应。
LOGO
第二章 烃化反应
本章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如下: 1.Williamson醚合成法; 2.醇酚羟基和氨基的保护(烃化法); 3.伯、仲、叔胺的制备; 4.碳烃化反应中的Frieldel-Crafts反应,烯丙位、苄 位和羰基化合物 α-位的碳-烃化有机金属化合物 在碳烃化中的应用。
LOGO
O
H
O
O
H
O
4 O-烃化和C-烃化
溶剂对烃化位置有较大的影响,酚类在DMSO、DMF、 醚类、醇类中烃化,主要的酚醚。 在水、酚或三氟乙醇中,主要的碳烃化产物。
LOGO
三、醇、酚羟基的保护
保护:当一个化合物有不止一个官能团,想在官能团A处 进行转换反应,又不希望影响分子中其他的官能团B、C, 这时常先使官能团B、C与某些试剂反应,生成其衍生物, 待达到目的之后再恢复为原来的官能团,此衍生物在下一 步官能团A的转换时是稳定的。此时引入的基团叫保护基。 理想保护基的要求: 1)引入保护基的试剂应易得、稳定及无毒; 2)保护基不带有或不引入手性中心; 3)保护基在整个过程中是稳定的; 4)保护基的引入及脱去,收率是定量的; 5)脱保护后,保护基部分与产物容易分离。
LOGO
ArOMe + BBr3 ArOBBr2 + 3H2O
Ar O Me Br2B Br
ArOBBr2 + MeBr
ArOH +H3BO3 + 2HBr
此外三溴化铝及三氯化铝的脱甲醚活性与三卤化硼相 类同。 还有两种较缓和的脱甲基条件:一是加入甲磺酸及蛋 氨酸,室温放置;二是用碘代三甲基硅烷在室温下反应。
LOGO
第二章 烃化反应
本章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如下: 1.Williamson醚合成法; 2.醇酚羟基和氨基的保护(烃化法); 3.伯、仲、叔胺的制备; 4.碳烃化反应中的Frieldel-Crafts反应,烯丙位、苄 位和羰基化合物 α-位的碳-烃化有机金属化合物 在碳烃化中的应用。
LOGO
2烃化反应

COOMe
COOH
COOMe
4、DCC
1)反应机理
H N C N HOR H N C N H O R HOAr
N C N H H O
+ ArOR
2)应用
PhOH + PhCH2OH DCC 100℃ PhOCH2Ph (96%)
5、烷氧磷盐(R3P+OR’X-)
1)反应机理
EtOOC-N=N-COOEt Ph3P
HO
O
MeO MeI/NaOH
O
O
H
O
OMe
O
H
O
OMe
2、解决方法
1)用氢化钠或烷基锂将酚变为盐类然后烃化 2)在剧烈的条件下烃化
O H O TsOH / MeOH 180℃, 20min. O O (100%) O OMe
3、有位阻的酚羟基较难烃化
OH CH2N2 反应很慢 N=NMe (60%) (30%) OMe + OMe
3、卤代烃的结构对氨化产物的影响
1)立体位阻较小的卤代烃,氨化易形成叔胺
CH3 CH3 CH3 CH NH CH3
2
EtOH CH I + NH3 100℃, 4.5h
CH3 CHCH2 Cl + NH3 CH3
EtOH CHCH2NH2 110℃, 3h CH 3
CH3
2)若用二卤代烃进行烃化,产物各有不同
O
O RX / DMF NR
O NH + RNH2 NH
KOH/EtOH
N K O
O
2)反应机理(水合肼的水解)
O NR O
O NR HO
NH2NH2
RHN
第二章+烃化反应

第二章 烃化反应
用烃基取代有机分子中的氢原子,包括在某些 官能团(如羟基、氨基、巯基等)或碳架上的 氢原子,称为烃化反应。 醇和酚氧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胺类化合物氮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活性亚甲基和芳基碳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第一节 氧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一、醇的O-烃化
1. 卤代烃为烃化剂
Williamson Synthesis ROH R'X B OR RO R'OR HB X
3. 杂环胺的N-烃化
NHCH2Ph N PhH2C N (CH2)2NMe2 N
ClCH2CH2NMe2.HCl
NaNH2/Tol. , 6h
(80%)
O O H N O N H N NH
Me2SO4/NaOH, pH 9~10 35oC
Me N O N Me N
NMe
黄嘌呤
Me2SO4/NaOH, pH 4~8
(CH2)6N4, C6H5Cl 33~38oC, 1h
O 2N
O 2N
COCH2N4(CH3)6.Br
C2H5OH. HCl 33~35oC, 1h
COCH2NH3Cl
(CF3SO2)2O
PhCH2NH2
Et3N/CH2Cl2 -78oC
PhCH2NHSO2CF3
SO2CF3
3
H R C O
CH2
R'O-
H R C O
CH2
OR'
H R C O
CH2OR'
R'OH
H R C OH
CH2OR'
R'O
环氧乙烷酸催化开环,亲核试剂优先接近取代较多的 环碳原子。
用烃基取代有机分子中的氢原子,包括在某些 官能团(如羟基、氨基、巯基等)或碳架上的 氢原子,称为烃化反应。 醇和酚氧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胺类化合物氮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活性亚甲基和芳基碳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第一节 氧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一、醇的O-烃化
1. 卤代烃为烃化剂
Williamson Synthesis ROH R'X B OR RO R'OR HB X
3. 杂环胺的N-烃化
NHCH2Ph N PhH2C N (CH2)2NMe2 N
ClCH2CH2NMe2.HCl
NaNH2/Tol. , 6h
(80%)
O O H N O N H N NH
Me2SO4/NaOH, pH 9~10 35oC
Me N O N Me N
NMe
黄嘌呤
Me2SO4/NaOH, pH 4~8
(CH2)6N4, C6H5Cl 33~38oC, 1h
O 2N
O 2N
COCH2N4(CH3)6.Br
C2H5OH. HCl 33~35oC, 1h
COCH2NH3Cl
(CF3SO2)2O
PhCH2NH2
Et3N/CH2Cl2 -78oC
PhCH2NHSO2CF3
SO2CF3
3
H R C O
CH2
R'O-
H R C O
CH2
OR'
H R C O
CH2OR'
R'OH
H R C OH
CH2OR'
R'O
环氧乙烷酸催化开环,亲核试剂优先接近取代较多的 环碳原子。
第二章烃化反应

HO
OH
HO
O KOH H2O Hm(OH2CH2C)O
O
CH2OCOC17H33
O(CH2CH2O)pH O(CH2CH2O)nH
4 烯烃作为烃化剂
醇对烯烃双键进攻加成而生成醚。烯烃结构中若无极性基 团存在,反应不易进行;只有当双键两端连有吸电子基,才反应。
O
C
-CN -COOR' -COOH
O NaOH
因此通常不用质子性溶剂
芳香卤化物也可作为烃化剂,生成芳基烷基混合醚。通常情 况下,由于芳卤化物上的卤素与芳环共轭不够活泼,一般不易反 应。但当芳环上在卤素的邻对位有吸电基存在时,可增强卤原子 活性,能顺利地与醇羟基进行亲核取代反应而得到烃化产物
副反应 消除反应
B-
(H3C)3 CX
(H3C)3 C+
有些有旋光活性的醇,如果加金属钠制成醇钠,再与卤代 烃反应,产物比较复杂,如用氢化钠,则可立体专一性地得到 相应的甲醚( 2 )或( 4 )
卤代醇在碱性条件下的环化反应即分子内Williamson 反应, 是制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及高环醚类化合物的方法
卤代反应中也学习过
影响因素 c 催化剂 d 溶剂影响
CH3I OH
OH OH
COOMe
PhCH2Cl/K2CO3 氯苄保护羟基
OCH2Ph OH
OH
COOMe
三 醇、酚羟基的保护
1 甲醚保护基适合于保护酚羟基,不适合于保护醇羟基:醇甲
基化后一般的酸碱和氧化剂很难脱除甲基,然而酚甲基的水解
条件温和,易于制备。
OMe
OMe
N
HBr/HOAc
N
70 0C,2h
欲制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应 用
O NH2 C-O-CH-CH2N(C2H5)2
普鲁卡因
O n-C4H9-HN C-O-CH-CH2 N(C2H5)2
丁卡因
普鲁卡因临床上常用普鲁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其表面麻醉和硬 膜外阻滞效果差,一般不采用。 丁卡因--常用其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有麻舌感。在 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乙醚或苯中不溶。局麻作用比普鲁卡因强,能透过 粘膜,主要用于粘膜麻醉。作用迅速,1~3分钟即生效。维持20~40分钟。
降压药—甲基多巴中间体
MeO HO CHO
Me2SO4/NaOH 回流,2h
对粘膜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 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大量吸 入,初始仅有眼和上呼吸道刺 激症状。经数小时至24小时, 刺激症状加重,可有畏光,流 泪,结膜充血,眼睑水肿或痉 挛,咳嗽,胸闷,气急,紫绀;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 脱落致窒息,肺水肿,成人呼 吸窘迫征;并可并发皮下气肿、 气胸、纵隔气肿。误服灼伤消 化道;可致眼、皮肤灼伤。慢 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可 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
R CH OH
CH2OR'
R为供电子基或苯,在a处断裂 R为吸电子基,在b处断裂产物
•
CH
碱催化 双分子亲核取代
R'O
R
CH2 OR' CH2 R CH O O R'OH RCH OH
RCH O
CH2OR' R CH
O
CH2
OR'
RCH O
CH2OR'
CH2OR' + R'O
R'OH
RCH OH
CH2OR' + R'O 一,立体位阻原因为主,反应
MeO MeO
CHO
(2) 芳磺酸酯为烃化剂--引入较大的烃基
CH2OH CHOH Me2CO/HCl CH2OH CH2OH
CH2OH Me2CO/HCl CHO CH2O
2OH
CHO H37OTs/KOH/Tol C18 CH2O
>110℃,3h
C18H37OTs/KOH/Tol >110℃,3h
ROH + B R'X + OR
RO
+ HB X
R'OR +
• 反应机理:SN1
慢
R-X R + R'OH
R +X
决定反应速率 快 R-O-R' H R-O-R'
消旋产物
+ H
叔卤代烷、 Ph-CH2X、 R-CH=CH-CH2X 按SN1历程
•
反应机理:SN2
R'O + R-CH2-X
R'O H
OEt
卤代丙烯, 卤苄 > 卤代烷 > OEt 卤芳烃ArX Cl
+ EtOH
非那西丁
NaOH EtOH NaOH +
+ EtOH
NO NO2 非那西丁中间体 作用。药效强度与 2 非那西丁中间体
解热作用强于镇痛
NO2 2 NO
NO NO2 2
阿斯匹林相当,作 用徐缓而持久,毒 当卤代烃为叔卤代烃时,不能在强碱下反应, 性较低。 易消除HX,可在中性或弱碱性下反应。
CH3CH2NH2
C2H5
HBr
HCl
2. 常用烃化剂及应用
常用烃化剂: • 卤代烃、硫酸酯、芳磺酸酯、环氧烷类, • 醇类、醚类、烯烃、甲醛、甲酸等 应用: • 永久性烃化:即制备含有某些官能团的化合物(如醚类、 胺类)或构建分子骨架; • 充当保护基:即保护性烃化。
O HO S OH O RO O S OR O Ar O S OR O
A B
CH-Br + HOCH2CH2 N
CH3 CH3
Xy1
△
产物
CH OH + ClCH2CH2N(CH3)2
Xy1
△
产物
2. 酯类为烃化剂
(CH3)2 SO4 ,
R O R O S O
(C2H5)2 SO4,
O
SO3R ,
O O S O
H3C
SO3R 很好的离去基团
R
: TsO
制备方法: 1 2CH3 OH+H 2SO 4 SO 3Cl
性、抗肿瘤药物等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
3. 环氧乙烷类为烃化剂(羟乙基化反应)
(1) 反应条件(环氧乙烷属小环化合物,环张力大,较活泼) • 酸催化 单分子亲核取代
a R CH CH2 O
H
R CH
CH2OH
R'OH
R CH CH2 a b O H
R CH OR'
CH2OH
b
R CH OH
CH2
R'OH
(CH 3)2SO4+2H 2O SO3 CH 3
NaOH
2 CH3
+ CH3OH CH 3
+ NaCl + H2O
(1) 硫酸酯为烃化剂
特点与应用: 常用的甲基化及已基化试剂 其沸点比相应的卤代烃高 活性大 毒性大 作为甲基化试剂广泛应用 硫酸酯易水解,故常在无水、碱液中 加热进行
第一节
氧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一、醇的O-烃化 在醇的氧原子上进行烃化反应可得醚。通常简单醚采 用醇脱水的方法制备。重点为醇与烃化剂反应制备混合醚。 1. 卤代烃为烃化剂
Williamson合成
定义: 醇或酚在碱(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存在下, 与卤代烃反应生成醚的反应称为Williamson合成 合成过程
第二章 烃化反应
1.概念
用烃基取代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包括某些官能团或 碳架上的氢原子,均称为烃化反应。 引入的烃基包括 • 饱和的、不饱和的烃基 • 脂肪的、芳香的烃基
• 含有各种取代基的烃基
• 举例
C2H5OH CH3I
NaOH
C2H5OCH3
HI
CH3CH2Br
NH3 (过量)
C2H5Cl AlCl3
OH
2OH
CH OC18H37 CH2OC18H37 2
CHO CH2O
CH OC18H37 CH2OC18H37 2
EtOH/HCl
CHO
EtOH/HCl ,2h
CHOH
,2h
CHOH CH2OH
CH2O
CH2OH
化学名为:3-(十八烷氧基)-1,2-丙二醇。
作用: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如放射
O O
TsOMe/MeOH 180℃, 20min
O
OMe
(100%) O
O
2.多元酚的选择性烃化
• 多元酚的烃化
多元酚及其他官能团的多元酚烃化时,可用强烈条件实现完全 烃化,也可采用适宜条件进行选择性烃化。
• 选择性烃化
HO O OMe
MeI/NaOH
MeO O OMe
O H
OMe OMe
COOMe
COOMe
五、螯合酚及多元酚的选择性烃化
1. 酚的螯合及其对烃化的影响 • 螯合酚 有位阻或螯合的酚用卤代烃进行烃化时,常因分子内氢键作 用而使效果不理想。
H O O C OH
MeI/NaOH
OH
O C OMe
• 螯合酚的烃化 要克服分子内氢键的影响,必须使用较强的碱将酚转化为盐 方可。 H
HO OH
OH (75.5%)
H(OCH2CH2)mO (13 )
O(CH2CH2O)nH
(m、n、p均约为20)
• 实例
H2SO4 ref 5h Ph-CH-CH2 + CH3 OH
O
PHCHCH2OCH3
OH
+
PhCHCH2OH OCH3 90%
10% +
CH3ONa PHCHCH OCH 2 3 ref 5h
OH
PH-CHCH2OH
OCH3
75%
25%
O
CH3OH/H+
OH OCH3
△
80%
Ph-CH-CH2 + EtOH
O
NaOH
CH3CHCH2OEt OH 80%
4. 烯烃为烃化剂
R-OH + CH2=CH-R 烯 烃 反 位 的 R为 吸 电 子 基
醇对烯烃双键进攻,加成而生成醚。烯烃结构中若无极性基团存在, 反应不易进行;只有当双键两端连有吸电子基,才能反应。
当卤代烃为叔卤代烃时,不能在强碱下反应, 当卤代烃为叔卤代烃时,不能在强碱下反应,
CH3 CH3 C
易消除HX,可在中性或弱碱性下反应。
CH3 CH3
易消除HX,可在中性或弱碱性下反应。
B
CH2
+
CH3 -C
CH3
CH3 C +
B
CH2
B
CH3 - 醇的O-烃化 • 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钠等强碱。 • 溶剂 极性非质子性溶剂如DMSO、DMF等 • 酚的O-烃化 • 常用的碱 氢氧化钠等强碱、碳酸钠(钾)等弱碱 • 反应溶剂 水、醇类、丙酮、DMF、DMSO、苯等
影响因素
(1)醇或酚的影响
• 醇 醇的酸性较弱
•
•
活性小的醇:先与金属钠或氢氧化钠作用制成醇钠,再烃化;
活性大的醇:可在反应中加入氢氧化钠等碱作为去酸剂。
铊的毒性高于铅和汞。 铊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 例如 CH3OH/pH8~9 业生产中。另外在生产 CH3OCH2COOCH3 (88.4%) CH3ONa ClCH2COOCH3 鞭炮(花炮)的原料中 64~66 ,3h 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 Ph 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 Br + NaOCH2CH2NMe2 二甲苯 CH 用盐)中同样被污染, Ph Ph 当人体食用了这种非食 CH OCH2CH2NMe2 用盐(常有不法分子将 Ph Ph 此种盐贩卖)后,而引 NaOH / CH OH +ClCH2CH2NMe2HCl 活性低的醇,可先制成其钠盐,再反应 二甲苯 起中毒。 CH3OH/pH=8 Ph 【中毒表现】下肢 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 CH3OCH2COOMe CH3ONa + ClCH2COOMe 麻木或疼痛、腰痛、脱 64 ℃ 发、头痛、精神不安、 改进得Williamson醚合成法:将醇制成醇铊,再进行烃化 肌肉痛、手足颤动、走 路不稳等。 EtOTl R'X 【预防措施】生产 R-O-R' ROTl R-OH C6H6 鞭炮的副产品氯化钠 CH3CN (非食用盐)往往带有 红色,注意不买,不食 带有红色的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