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分离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HXD2C型电力机车制动系统培训教材

HXD2C型电力机车制动系统培训教材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CNR DATONG ELECTRIC LOCOMOTIVE CO.LTD技术文件Technical Document代码Code代号Symbol number名称Name1210600296A0HXD2C型电力机车制动系统培训教材更改记录版本日期编制审核更改说明A 2011.05.06 王海平王树海第一版拟制Compiled by 11-05-11质保Quality Control审核Chec ked by 11-05-11标准化Standardization11-05-12主任设计Design director 工艺P r o c e s s批准Approved by11-05-12主管D i r e c t o r 11-05-12版本R e v i s i o nA11-05-12第一节概述HXD2C型机车制动系统是在SAB WABCO微机控制电空制动机基础上为满足中国铁路要求开发出来的,是在HXD2B机车制动机上进行改进,是符合UIC标准的新一代机车制动系统。

该系统在正常工况时,通过微机控制列车管和机车制动缸压力实现列车的制动控制,在出现严重故障时,将机车制动系统转换到备用制动进行列车制动控制。

系统按其功能分为风源系统、控制系统管路、辅助系统管路、制动机系统。

为方便安装与维修,制动机采用阀类与电器部件集中安装的方式,主要部件集中在制动柜上,如图3.1图3.1 制动柜第二节风源系统每台机车风源系统主要由2台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组和2台空气干燥器和总风缸等设备构成,总风缸采用并联方式组合。

2.1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组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组的作用是为制动系统、列车用风设备提供压缩空气,安装在主风源柜上,由机车TCMS控制、三相交流380V 50Hz的电机驱动、电源箱供电。

压缩机组外形如图3.2所示。

1空气滤清器2冷却器3进气阀4加油口盖5安全阀6压力维持阀7 油细分离器8油气筒9放油阀10温控阀11油过滤器12蜗壳13中托架14电磁阀15 过滤器16减振器17电控箱18底架19电动机图3.2 压缩机组外形图主要技术参数如表3.1。

煤粉炉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PPT

煤粉炉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PPT
当1kg收到基燃料中可燃成分完全燃烧,烟气中又无剩余氧存在时, 这种理想情况下燃烧所需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燃料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等于燃料中个可燃元素完全燃烧所需空 气量的总和减去燃料自身所含氧气的折算量。
工程部-电厂项目组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
煤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
• 实际空气量 在锅炉实际运行时,由于锅炉燃烧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做到空气 与燃料理想的混合。为使燃料尽可能的燃尽(完全燃烧),实际供给 的空气量要比计算出的理论空气量多。 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差称为过量空气(ΔV),而实际空气量 与理论空气量的比值称为过量空气系数(α)。 过量空气系数是锅炉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值偏低时,不能保证完 全燃烧,其值偏大时,不参与燃烧的大量冷空气进入炉内吸热,并随 烟气排入大气而带走热量,使热损失增大,同时使风机耗电量增加。 因此,锅炉运行中应确定合理的过量空气系数,既使燃料完全燃烧, 又使各项热损失最小。
• 干燥无灰基 以除去水分和灰分的燃料成分总量为基准分析得出的成分称为干燥无 灰基成分(旧标准为可燃基),其组成为: Cdaf + Hdaf + Odaf + Ndaf + Sdaf = 100 % 干燥无灰基因无水、无灰,故其剩下的成分便不收水分、灰分的影响, 是表示C、H、O、N、S成分百分数最稳定的基准,可作为燃料分类 的依据。 所用的基准不同,同一种燃料的同一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是不一样的。 燃料的各种基准之间可以互相换算。
优点:1)适合磨制无烟煤; 2)可磨制磨损指数大于3.5的煤; 3)对煤中 的杂质如铁块、木块和石块不敏感; 4)能磨制高水分煤; 5)结构简单, 故障少,运行安全可靠。
缺点:设备庞大、投资多、运行电耗大、占地面积大、金属磨损量大、噪 声大。

精馏

精馏

分馏利用分馏柱将液体混合物各组分分离开来的操作称为分馏。

其原理及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见第68~72页。

分馏是分离沸点相近的液体混合物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当需要分离的混合物量较大时往往是用其他方法所不能代替的,因而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分馏可依其分离效果优劣粗略地分为简单分馏和精密分馏两大类。

1.简单分馏(1)简单分馏柱图3-11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几种简单分馏柱,其中a称为韦氏分馏柱(Vigreux column)。

它是一支带有数组向心刺的玻璃管,每组有三根刺,各组间呈螺旋状排列。

优点是不需要填料,分馏过程中液体极少在柱内滞留,易装易洗,缺点是分离效率不高,一般为2~3个理论塔板数,HETP为7~10cm。

依柱的尺寸不同而不同。

其中的b是装有填料的分馏柱,直径1.5~3.5cm,管长根据需要而定。

图中的c是b的一种改良,它由克氏蒸馏管附加一支指形冷凝管组成。

调节指形冷凝管的位置和水流速度可以粗略地控制回流比,提高分离效率,但一定要控制加热速度,防止液泛。

b,c两种分馏柱的填料可以是玻璃珠、6mm×6mm的玻璃管、玻璃环及金属丝绕成的小螺旋圈等。

选择哪一种填料,视分馏的要求而定。

图3-11 简单分馏柱其图3-12 简单分馏装置(2)简单分馏操作简单分馏操作和简单蒸馏大致相同。

将待分馏的混合物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沸石,装上普通分馏柱,插上温度计。

分馏柱的支管和冷凝管相连(如图3-12所示),必要时可用石棉绳包绕分馏柱保温。

温度计的安装高度应使其水银球的上沿与分馏柱支管口下沿在同一水平线上。

选用合适的热浴加热,液体沸腾后要注意调节浴温,使蒸气慢慢升入分馏柱,约10min后蒸气到达柱顶。

开始有液体馏出时,调节浴温使蒸出液体的速度控制在2~3s一滴,这样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分馏效果。

观察柱顶温度的变化,收集不同的馏分。

2.精密分馏(1)精密分馏的装置实验室用的精密分馏装置尽管形式不一,但都是由热源、蒸馏釜、分馏柱、分馏头、接受器、保温器等部分组成的。

工业通风与除尘2 (2)

工业通风与除尘2 (2)

粉尘的概念: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粉尘的分类:1.按粉尘产生的过程分类,(1)粉尘;(2)烟尘;按粉尘粒径划分,(1)粗尘;(2)细尘;(3)微尘;(4)超微尘; 按粉尘的成分划分,(1)无机粉尘;(2)有机粉尘;(3)混合粉尘;按粉尘成因划分,(1)原生粉尘;(2)次生粉尘;按粉尘的存在状态,(1)浮游粉尘(浮尘);(2)沉积粉尘(落尘);按测定粉尘浓度的方法划分,(1)全尘;(2)总尘;(3)呼尘;按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划分,(1)硅尘;(2)非硅尘;按粉尘有无爆炸性划分,(1)爆炸性粉尘;(2)非爆炸性粉尘;(3)惰性粉尘按粉尘物性,吸湿性、不吸湿性粉尘;不粘尘、微粘尘、中粘尘、强粘尘;高比电阻尘,一般比电阻尘,导电性尘;可溶性粉尘,不溶性粉尘。

三、沉降速度:尘粒在静止空气中等速下降时的速度or作用在尘粒上的外力之和等于零时尘粒的下降速度,外力为零的降落,受力平衡。

四、悬浮速度:如果尘粒不是处于静止空气中,而是处于流速等于沉降速度的上升气流中,尘粒将处于悬浮状态,这一上升气流的速度称为悬浮速度。

共同点:数值相等物理意义不同:尘粒作等速沉降时的速度或尘粒下落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上升气流使尘粒处于悬浮状态所必需的最小速度。

五、“目”的概念:“目”是指每平方英吋筛网上的空眼数目,50目就是指每平方英吋上的孔眼是50个,500目就是500个,目数越高,孔眼越多。

除了表示筛网的孔眼外,它同时用于表示能够通过筛网的粒子的粒径,目数越高,粒径越小。

目数越大,孔径越小。

一般来说,目数×孔径(微米数)=15000。

比如,400目的筛网的孔径为38微米左右;500目的筛网的孔径是30微米左右。

六、分散度:各粒径粉尘所占总粉尘的百分比。

又分为质量分散度和数量分散度。

质量分散度Pm:是指各粒径范围内粉尘的质量(mg)占粉尘的总质量(mg)的百分比。

数量分散度Pn:是指各粒径范围内粉尘的颗粒数占粉尘颗粒数的百分比。

食品工程原理 2.

食品工程原理 2.

颗粒的特性
表述颗粒特性的主要参数为颗粒的形状、大小(体积)和 表面积。
单一颗粒特性 ➢ 球形颗粒——直径(粒径)
V d3
6
S d 2
6
d
➢ 非球形颗粒——当量直径、形状系数
1、体积当量直径(de)
6V
dev 3
2、形状系数(球形度)(φs)
s
S Sp
3、非球形颗粒的特性参数
➢ 滞流区(Ret<1)
24
=
Ret
➢ 过渡区(1<Ret<500)
18.5
= Re0t .6
➢ 湍流区(500<Ret < 2×105) = 0.44
➢ 滞流区或斯托克斯(stokes)定律区(Ret<1)
24 Ret
ut
d2
s 18
g
——斯托克斯公式
➢ 过渡区或艾伦定律区(Allen)(1<Ret<500)
非均相物系
分散相 分散物质
处于分散状态的物质 如:分散于流体中的固体颗粒、 液滴或气泡
连续相 分散相介质
包围着分散相物质且处于连续 状态的流体 如:气态非均相物系中的气体
液态非均相物系中的连续液体
在两相物系中,不论作为连续相处于静止还是作某 种运动,只要分散相的密度与连续相密度存在差异,那 么在重力场中,分散相与连续相将在重力方向上做相对运 动,在离心力场中,则在径向上相对运动。
沉降室长度: L=DHu/ut=0.45×0.5/0.136=1.65m 取L=1.8m,降尘室宽度:
B=qv/[(n+1)DHu]=1.23/(4×0.45×0.5)=1.37m 取B=1.4m。室内烟气实际流速:
u=qv/[(n+1)DHB]=1.23/(4×0.45×1.4)=0.488m/s 该降尘室能捕集的最小粒径:

制冷 试卷..

制冷  试卷..

第一大题填空题1、组成逆卡诺循环的过程包括等温吸热,绝热压缩,等温放热,绝热膨胀。

2、分析具有传热温差的逆卡诺循环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在一定的温差范围内,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最大3、常用的制冷剂有 R11,R12,R22,R132a,R7174、按工作原理制冷压缩机可分为容积型,速度型两大类。

5、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卸载机构的作用是调节负荷6、按供液方式的不同,蒸发器可以分满叶式,非满叶式,循环式和喷淋式等四种。

7、毛细管节流机构通常在冰箱,家用空调器等小型制冷装置中广泛使用。

8、常用的油分离器有下列类型离心式,洗涤式,滤过式9、氟利昂制冷系统不用洗涤式油分离器,其原因是氟利昂制冷剂与油互溶10、氟利昂制冷系统中不装设集油器的原因是油不必处理可以重新使用11、在制冷系统中,属于安全性的继电器有温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压差继电器。

12、氨制冷系统有下列主要特点一般采用于满叶式蒸发器,应定时放油,设紧急泄氨器13、食品冷藏库按其使用性质可以分为生产性冷藏库,分配性冷藏库,零售性冷藏库三类。

14、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冷量调节通常采用方法是一般使用控制加热蒸汽量、溶液循环量或组合式调节。

15、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采用的辅助设备有抽气装置、屏蔽泵、自动溶晶管。

16、放汽范围即(ξr -ξa)。

第二大题名词解释1、热力完善度——热力完善度——实际制冷循环制冷系数与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的比值。

2、EER值——电机单位耗功率的制冷量。

3、容枳效率——压缩机实际吸气量(Vr )与理论吸气量(Vh)的比值4、过冷度——冷凝器的冷凝温度(tk )与过冷温度(t3)的差值。

第三大题选择题1、v1不变,单位质量制冷量q增加,单位容积制冷量qv将(a )a、增加b、减小2、制冷循环热力完善度越大,说明(a)a、制冷循环越接近逆卡诺循环b、制冷循环越远离逆卡诺循环3、增加吸气过热度对(b)a、R12不利b、R22不利4、液体过冷(a )a、对所有制冷循环有利b、仅对氟利昂制冷循环有利5、溶油性最好的制冷剂是( a )a、R12b、R7176、R12、R22、R717中单位容积制冷量qv最大的是( b )a、R12b、R7177、标准工况中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各为( b )a、t0 = 5 ℃、tk= 40 ℃ b、t= -15 ℃、tk= 30 ℃8、毛细管的内径通常为( a )a、0.5—2.5mmb、2.5—4.5mm9、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通常用于( b )a、氟利昂制冷剂b、氨制冷剂10、R22制冷剂单级制冷循环的压力比Pk / P( b)a、不得超过8b、不得超过1011、双级制冷循环中的高、低压级压缩机的吸气体积量(b)a、相同b、不相同12、高压储液器应装设在(b)a、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b、冷凝器和节流阀之间13、氨压缩机的吸气管应有不小于0.005的坡度,应坡向( b )a、压缩机b、蒸发器14、溴化锂水溶液在一定压力下,其饱和液面上的水蒸气是( b )a、饱和蒸汽b、过热蒸汽15、第四大题识图题试写出下列流程图中字母代号(JY、JC、WT、J、ZF、LN、DF、RF)所代表设备的名称?并简述其功用?J——压缩机:压缩、制冷; LN——冷凝器:冷却、冷凝;ZF——蒸发器:吸热汽化; RF——热力膨胀阀:节流;WT——温度控制器:控制温度; JY——高、低压力继电器:控制排、吸气压力;JC——压差继电器:控制油压; DF——电磁阀:控制制冷剂通断。

加速器物理课件第2章离子源

加速器物理课件第2章离子源

标准型离子源结构示意图
微波窗不 真空密封, 经济安全 线圈地电位,位置可调,可 优化场形 三电极 引出系 统,简 单
不同材料内 衬,增加质 子比
真空隔离 高压,方 便调整。
离子源实验台架
微波系统及标准型离子源
励磁线圈
紧凑型离子源与各种形式放电室
3,电子束离子源 electron beam ion source(EBIS)
6,高频离子源 RF ion source
• 利用低压气体中高频放电现象的等离子体离子源。它的基本结 构包含放电管(石英或派勒克司玻璃管)、高频功率耦合回路、 进气管和离子引出系统。许多源都有10-3- 10-2 T的磁场(纵 向场、横向场或多极会切场)以提高等离子体密度并改善其分 布。源的典型工作参数为气压10-3-10-2 Torr 高频振荡器频率 1-100 MHz、功率几百瓦。RF离子源按高频功率耦合方式分 为电容耦合型和电感耦合型。后者居多,一般将RF线圈放在 放电管外面,也有采用将天线结构装入放电室内的。RF离子 源最大优点是结构简单、无灯丝,因而寿命长和等离子体中杂 质元素少。它适用包括氧的所有气体,在加速器和半导体工业 中广泛应用。它利用栅网引出结构可制成大面积(如10cm) 大束流(如 300mA )适用于离子推进器和中性束注入器。此 外 , 已 经 发 展 新 型 RF 会 切 场 离 子 源 , 可 引 出 H- 离 子 束 (~40mA)和金属Cu+离子。
2,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ECR)
基于磁场中电子回旋共振,微波加热电离的磁约束等离子体离子源。 ECR条件为BC=0.0357f (T/GHz),式中f为微波频率,BC为磁场强度。 它可分为产生高电荷态离子的ECR离子源(f>2.45 GHZ)和产生强 流单电荷离子的微波离子源(f2.45GHz)。两者磁场结构也不同。前者 按最小磁场原理,由轴向磁镜场叠加径向多极场而成,使放电室中央的 磁场强度最小,室壁附近最强,其间存在一个闭合的 ECR等磁场面。最 高场强越高越有利于高电荷态离子的产生,因此有的采用超导磁场结构。 微波离子源是简单的螺旋管磁镜场。当磁场强度略高于共振值,结 合高气压条件(>1Pa)实现不完全共振加热,可以更有效吸收微波能量, 从而达到1013/cm3的电子密度,引出很强离子流。这时微波窗的位置和 结构是影响离子源性能和寿命的关健问题。

MVR(机械式二次蒸汽再压缩)技术介绍解读

MVR(机械式二次蒸汽再压缩)技术介绍解读
沸点升=5 ℃ , 则二次蒸汽温度为80 ℃
90 ℃蒸汽热焓=635 Kcal/kg;
90 ℃蒸汽 汽化热 =545 Kcal/kg;
压缩机做功 =8 Kcal/kg 80 ℃二次蒸汽热焓 =630 Kcal/kg
90 ℃ 冷凝水 (用于预热) 深圳市瑞升华科技有限公司
5
典型的 MVR蒸发结晶应用-无机盐蒸发结晶
深圳市瑞升华科技有限公司 2
常规(降膜)蒸发器工作原理
不凝气体/真空
冷凝器 降膜蒸发器
冷却 水出 原液 冷凝水 新鲜蒸汽
冷却水进
二次蒸汽
淋水塔 规蒸发中需要大量冷却水冷却二次蒸汽的热量(使之冷凝),然后冷却水的热量再通过冷却塔冷 3 深圳市瑞升华科技有限公司 却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不但消耗新鲜蒸汽,同时冷却塔消耗大量循环水以及电能(泵)运行,造 成三重浪费
相对国外供应商,瑞升华及亿华普的成套设备价格仅为进口设备的50%
甚至更低,且有着良好的本地化服务
相对国内供应商,由于国内的企业生产的压缩机不能跨越压缩机加工的
MVR(机械式二次蒸汽再压缩)工作原理
压缩后 二次蒸汽
压缩机
二次蒸汽
MVR技术可以将需要 冷凝的二次蒸汽通过 压缩再次利用,以替 代新鲜蒸汽,不但避 免了使用新鲜蒸汽, 而且彻底摒弃了冷却 塔,大大降低了运行 费用,真正做到了环 保节能、节水、节约 费用!
浓缩液
分离器 循环泵
原液进
冷凝水 (热)
冷凝水 (冷)
工作时间: 电价: 蒸汽价:
30 m3/h
183.75 RMB 9.18 RMB
1’455’300RMB 5,435,100.00RMB
330 m3/h
24 小时/天 330 天/年 0.5 RMB / KW/h 深圳市瑞升华科技有限公司 150 RMB / 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天然气管线冻结或严重堵塞 B水排出管线堵塞
C水位系统控制失灵 D报警系统失灵
4.分离器重力分离段的长度取决于( )。
A 液滴大小、气体流速、液滴密度 B 容器直径、气体密度、紊流程度 C A+B
5.油气分离器中直接影响分离效果的部分为( )。
A 分离部分
B 液面控制部分 C 压力控制部分 D 加热部分
练习
CQUST
二、填空题
1.油气分离器的操作标准中,操作液位由安装在油出口管线上的( )来控制。
A 压力表 B 液位计 C 压力调节阀
D 液位调节阀
2.海上分离器的过压保护一般采用( )为第一道保护。
A 压力变送器检测 B 压力安全阀 C 压力和液位的异常
3 油气分离器常见故障中,分离器操作水位过高可能的原因是( )
CQUST
2 分离设备的工作过程
2.1 两相分离器
卧式分离器
立式分离器
CQUST
2.1 两相分离器
2.1.1.卧式两相分离器基本结构及工作过程
气液混合流体经气液进 口进入分离器进行基本相分 离,气体进入气体通道进行 重力沉降分离出液滴,液体 进入液体空间分离出气泡和 固体杂质,气体在离开分离 器之前经捕雾器除去小液滴 后从出气口流出,液体从出 液口流出。
CQUST
CQUST 2.3 卧式分离器与立式分离器的比较和选择
比较内容 分离效果 排污能力 占地面积
操作 搬运 液面波动
卧式分离器 较好 较差 较大 方便 方便
不易控制
立式分离器 较差 较好 较小
较难操作 较难操作 易于控制
CQUST
2.4 各种分离设备优缺点比较
比较内容 分离效率 分离后流体的稳定性 变化条件的适应性 操作的灵活性 处理能力(直径相同) 单位处理能力的费用 处理外来物能力 处理起泡原油的能力 活动使用的适应性 安装所需要的空间
重力式分离器 三相分离器
•按流体流动方向和安装形式分 卧式
重力式分离器 立式
CQUST 1.4 分离器的四个操作功能
1
完成气和液的
基本“相”的


2
3
脱除液相中所 包含的气泡
4
从分离器内分别引 走分离出来的气相 和液相,不允许它 们有彼此重新夹带 掺混的机会
脱除气相中所 夹带的液沫
CQUST 1.5 分离器分为四个部分:
CQUST
2.6 分离器外壳及主要内部构件 2.6.1 外壳
内部承压的容器,为圆形筒 体,其内径、长度尺寸根据气体 处理量以及操作参数设计确定, 两端是椭球形或球形的封头。
CQUST
2.6 分离器外壳及主要内部构件 2.6.2 内部构件
进口转向器
导流档板:快速变化液流方向和速度; 旋风式进口:应用离心力分离时采用。
纵向上 横向下 安装的容易程度 检查维护的容易程度
卧式 最好 最好 最好 中等 最好 最好 最差 最好 最好 最好 最好 最差 中等 最好
立式 中等 中等 中等 最好 中等 中等 最好 中等 最差 中等 最差 最好 最差 最差
球形 最差 最差 最差 最差 最差 最差 中等 最差 中等 最差 中等 中等 最好 中等
波浪破碎器:垂直档板 除沫板:倾斜的平行板片或管束。 旋流破碎器:破除旋涡防止二次夹带 雾沫脱除器
丝网垫:适用但易堵塞(气流速度要适宜)。 叶板除雾器:改变为层流。 离心式除雾器:效果好但压降大且对流量敏感。
CQUST 2.6 分离器外壳及主要内部构件
导流挡板和旋风式进口原理图
CQUST
2.6 分离器外壳及主要内部构件
▪ 计算公式:
K V液 /V气 100%
3 分离器的检验标准
CQUST
3.2 分离程度S
▪ 定义:分离器在分离的温度、压力下,从 其出液口中排出的液体所携带的游离气体 积和液体体积之比值。
▪ 计算公式:
S V气 /V液 100%
3 分离器的检验标准
CQUST
3.3 我国规定的分离器工作标准:
CQUST
Click to edit company slogan .
CQUST
2.2 三相分离器
2.2.1 一般三相卧式分离器基本结构及工作过程
气液混合流体经气液进口 进入分离器进行基本相分离, 气体进入气体通道通过整流和 重力沉降,分离出液滴;液体 进入液体空间分离出气泡,同 时在重力条件下,油向上流动, 水向下流动得以油水分离,气 体在离开分离器之前经捕雾器 除去小液滴后从出气口流出, 油从顶部经过溢流隔板进入油 槽并从出油口流出,水从排水 口流出。
重力沉降段
分离和沉降
基本相分离段
控制或消减能量
积液段
液体收集和引出段
除雾段
液滴聚集段
2分离器的工作过程
CQUST
1. 两相分离器 2. 三相卧式分离器 3. 卧式分离器与立式分离器的比较和选择 4. 分离器的选择 5. 不同流动方式的分离器优缺点比较
6. 旋风分离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7. 分离器的外壳及主要内部构件 8. 其它形式的分离器
2.2 三相分离器
2.2.2 卧式三相分离器内部结构
气液混合流体经气液进口进入 分离器进行基本相分离,气体进 入气体通道并经过整流器和重力 沉降,分离出液滴;液体进入液 体空间分离出气泡后油向上流动、 水向下流动得以分离,气体在离 开分离器之前经捕雾器除去小液 滴后从出气口流出,油从顶部经 过溢流隔板进入油槽并从出油口 流出,水经溢流档板进入水槽并 从排水口流出。
重力式
利用液体和气、 固密度的不同而受 到的重力的不同来 实现分离
分离器
旋风式
利用液体和气、固 做旋转运动时所受到 的离心力不同来实现 分离
过滤式
利用气流通道 上的过滤元件或 介质实现分离
1.2.2 按分离器功能进行分类
CQUST
分离器
计量分离器
主要作用是完成 油气水的初步分离并 计量,一般属低压分 离器。
分 在折流板内经不空隙逸出到气相 离 空间得到分离,气体在离开分离 器 器之前经整流、捕雾后从出气口
流出,液体进入液体空间分离出 气泡及油向上流动,水向下流动 得以分离,油从出油口流出,水 经排水口流出。
CQUST
CQUST 3 分离器的检验标准
3.1 分离质量K
▪ 定义:分离器出口处每标准立方米气体 所带液量的多少。
生产分离器
主要作用是完成多 口生产井集中进行初 步分离后密闭输送, 属中高压分离器。
CQUST
1.2.3 按分离器工作压力不同进行分类
真空分离器 低压分离器 中压分离器 高压分离器
<0.1MPa <1.5MPa 1.5~6MPa >6MPa
1.3 重力式分离器的分类
CQUST
•根据分离器功能分 两相分离器
CQUST
2.5 立式旋风分离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2.5.1 立式旋风分离器结构
CQUST 2.5 旋风分离器结构来自工作原理2.5.2 工作原理
气体经切向方向进入分 离器后作圆周运动,液滴由 于较重受到较大离心力而被 抛在容器器壁上,最终从气 体中分离出来;气体旋转速 度逐渐减小最终向上运动从 顶部流出,液体从底部流出。
CQUST
分离器
CQUST
CONTENTS
1
概述
2
分离器的工作过程
3
分离器的检验标准
4
分离器操作运行及故障处理
CQUST 1.1 油气中杂质在油气生产中的危害性
腐蚀:
由于液态水的存在将加速管道及 设备的腐蚀
堵塞:
随着积砂的增加堵塞管道、设备
液泛影响
污染化学溶液
CQUST
1.2 分离器分类
1.2.1 按作用原理分
滤网及除雾器原理图
CQUST 2.6 分离器的外壳及主要内部构件 叶板除雾器原理
气体经过叶板除 雾器时被强制分成多 条支流,使流动变得 稳定,液滴易于沉降。
CQUST 典型的过滤式分离器结构图
气体经上部进入,经 过滤管进入二级分离,而 较大液滴及粉尘则留在分 离器一级分离段内进入储 液槽,气体在二级分离段 经捕雾后从右侧流出。
CQUST
2.1 两相分离器
2.1.2.立式两相分离器基本结构及工作过程
气液混合流体经气液进 口进入分离器进行基本相分 离,气体进入气体通道向上 流动通过重力沉降分离出液 滴,液体进入液体空间向下 流动,同时分离出气泡。气 体在离开分离器之前经捕雾 器除去小液滴后从出气口流 出,液体从出液口流出。
K 0.5cm3 / m3气 S 0.05cm3 / m3液
练习
CQUST
一、是非题 1.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果优于重力式分离器。( ) 2.油气在分离过程中,主要依靠重力、离心力及粘着力来完成的。 () 3.在相同条件下卧式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差于立式分离器。( ) 4.由于原油分离级数越多,分离效果越好,所以分离级数是越多越好。 () 5.油气分离的过程中增加停留时间可提高脱水效果。( ) 6.应用蒸汽或溶剂是从分离器中有效地解决石蜡沉淀在分离器的办法。 ()
CTT型卧式分离器
含有少量气,水的油 经接收室进入分离器,经 重力沉降后,由疏流室稳 流后进入分离室。在分离 室内,油液均匀较薄层的 流动使气泡得以分离,分 离出的气泡从顶部流出, 油流进入 集液室经原油 出口流出,水经排污口流 出。
CQUST
立 式 油 气 气液混合流体经气液进口进
入分离器进行基本相分离,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