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应用
浅谈植物造景在我国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外, 植物 还可 以同其他景 观元素 搭配 , 比如与 山石搭配 , 为 了衬 托 出山石 的起伏 坚硬 , 自然 野 趣 的 感 觉 , 可 以选用植 物 组合 , 如乔 木 、 灌 木 的 错 综
组合 , 并且 所用树 木要 形态生 动 , 这 样 才 能 衬 托 出 山石 的 姿 态 美 和 整 体 美。
科 学 研 究
科 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财 富
浅谈植物 造景在 我 国园林 设计 中的应用
张文习 郭 花
摘 ( 章丘市园林绿化公 司 山东 济南 2 5 0 2 0 0 ) 要: 随着现代城市的急剧发展 , 人们对城市环境 的要求也 日趋增长 , 也就对城市 中园林设计 的植物 景观有 了更加的要求。 园林 设计中的植物 造景 艺术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不仅使 园林景观具有整体 的审美 感受, 而且代表着城 市居 民的精神文化 , 在现代城市 的园林设计中 占有十分 重要 的位
观
然 开 朗 。一 般 在 城 市 公 园 和 公 路 两 旁 多 用 绿 篱 分 隔 空 间 , 不 同造型 、 不 同
高度 的绿篱 可以起到不 同划 分空间 的作用 。比如在我 国很多城市 的高速 公路上 , 两 旁 绿 化 带 多 以 一 定 的距 离 、 规 则的形 式种植植物 , 不 仅 可 以 使 行人在视 野上得到缓和 , 而且给人 以安全感和平静 感 。因此 , 合理利 用植 物造景对 空间进行划分 , 在很大程 度上起到减轻心 理压力 的作用 。 2 - 3 运 用植物造景衬 托园林表现 效果 在很 多情况下 ,园林设 计中植物造 景也起到衬托 园景的作用 ,植物 本 身的特性可 以起到 很好 的衬 托作用 , 植物枝 条呈现 出的 自然 曲线 是不 可抗 拒的魅力 , 园林 设计 中往 往通过 利用植物 本身 的特 性衬 托人工 造景 元 素的死板 , 这种 对 比的效 果更加明显 , 凸显 自然与人 工的双重质 感 。一 般 来说 , 很 多城市 园林 中是 以常 绿树 种作 为主 背景 , 与 园林 小品如 雕塑 这 一人工 设计元 素形成对 比 , 加 强人们的视 觉印象 。在视线 开 阔的建筑
园林造景中景观植物的应用

园林造景中景观植物的应用摘要:在园林造景中,景观植物的应用是十分巨大的。
经过科学、艺术地设计景观植物、植物群落景观,尽力营造出一个美观的、生态的、舒适的、经济的生存环境。
就在城市、在城市居民身边,创造出绿色的空间,充满大自然的淳朴气息,努力构建出“生态节约型园林”,使之可观可用,可观即给人美感,可用即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造景原则;植物群落;重要应用1.景观植物是园林造景中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园林造景中重要的构成要素就是景观植物。
之所以说它重要,主要是因为它是景观要素中唯一一个有生命的活体。
有生命有活力的东西是最吸引人的,也是最惹人怜爱的。
通过艺术手法,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经过合理配置,使它的自然美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园林造景中巧妙利用景观住植物可以达到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令人赏心悦目,同时,又为社会营造一个平静和谐的良好氛围,为人们创造出一个足以安居乐业的生存环境。
2.1园林造景中景观植物造景应重点把握的几个原则首先,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景观植物富于四季的变化,每个季节都有它特有的形体、色彩和状态;并且,植物是有生命的,它受温度、湿度影响,而各个地方的温度和湿度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运用景观植物造景过程中要严格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根据植物不同的季相特征、盛衰枯荣的变化创造出丰富多变的园林之境,给人不一样的新鲜感觉,把植物的魅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为园林造景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接着,为了园林造景工程的一流质量和景观植物功能的更好发挥,必须合理应用景观植物的造景手法,遵循自然性、生活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既不让景观植物失去本真的内涵,又表现出现代气息,富有艺术性,这是该追求的目标。
因此,在园林造景中要考虑自然因素,回归绿色,回归大自然,形成形象逼真的理想景观环境;也要考虑主观因素,以人为本,充满生活气息,以此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然后,让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得到最适合的融合。
浅析城市景观中四季植物在园林造景艺术中的应用

浅析城市景观中四季植物在园林造景艺术中的应用植物景观除了能够使人心旷神怡,还能适应人的审美要求,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欲望,这在美感层次上表现为一系列的美感平台,城市中植物的花、果实、叶的姿色等信息可以提供一个使人舒适安逸的环境,给人以持久的美感。
植物的艳丽多彩,能给人以强烈感染,通常所说的轻松欢乐、宁静幽雅、朴实无华、富丽堂皇、高贵典雅及新颖时髦等都是人们对植物季相变化的心理感应。
在城市园林绿地中,景观植物是三维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可限定于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并赋于某种含义,同时也美化了建筑本身,利用不同树型,采取孤植,小规模丛植或大量带状种植等不同方式限定各个空间,提供自然的景观景点,可消除建筑物硬线条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可以设想,如果仅注意园林建筑在园林中的点景和建筑功能,而忽视了园林植物的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和陶冶情操的作用,那么整个园林就会变得单调、呆板而缺少活力。
一个观赏性较高的景观必须做到诸者相映照,方可生辉。
一、季相变化与人的心理感应:人绝大多数喜欢大自然优美的景色,对丰富多彩的鲜花表示出喜爱,尽管有的人喜欢山、有的人喜欢水。
在城市园林中,植物材料的种类成份、配置结构、多样化程度和均匀化指数等直接决定着园林景观的丰富度,景观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审美情趣。
城市中由于商业气息浓厚,使人产生情绪兴奋和活跃的红色、黄色日日增多,植物所固有的绿色和兰色能对人们产生镇静功能,使人们在心理上感觉平静,减轻焦虑,稳定情绪,改善睡眠,松驰肌肉和紧张状态,可使全身松驰。
另外,绿色使人感到舒适,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
对人的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眼睛的视网膜比较适宜。
如果城市里到处充满花草树木繁茂的绿色空间,就可使眼睛减轻和消除疲劳。
植物景观除了能够使人心旷神怡,还能适应人的审美要求,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欲望,这在美感层次上表现为一系列的美感平台,城市中植物的花、果实、叶的姿色等信息可以提供一个使人舒适安逸的环境,给人以持久的美感。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摘要:当前,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此种大环境下,构建绿城市尤为重要。
在现代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园林景观项目为人们构建适宜的居住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
优质的园林景观承担着城市绿色开放、生态共享、弘扬文化、传承经典、塑造特色等功能,是公共活动聚集与城市功能开展的核心区域,推动着绿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造景;应用1风景园林植物造景发挥的作用1.1美化环境在园林建设中,从植物的形态大小、姿态、色彩、花期、气味及季节性变化等方面多样化的合理搭配,可以有效地提高园林景观的水平布局和空间感,使植物景观更具观赏性配,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美的体验。
1.2环境保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引发了各种恶劣的天气条件,直接危及人们的健康。
园林景观的建设可以很好地净化空气质量,水土保持,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适宜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2风景园林项目植物造景应用策略2.1在特定环境中塑造植物景观植物的各异形态及具有的特殊象征意义会让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绪特征,在塑造园林景观时需配置与环境风格属性协调一致的植物,传递特定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祭祀性和纪念性园林里常栽植松柏,如在巍峨的毛主席纪念堂主体工程周围有一道宽30m的油松、山里红和雪松3种树木为主组成的绿色林带。
油松刚劲挺拔,四季常青,衬托出纪念堂庄严肃穆的气氛,延安人民敬献的13株青松就栽植在这片松树林中;山里红是我国北方劳动人民喜爱的传统果树,春天白花满树,秋天红果累累,别具一格,又由于其叶子宽阔,与松树细长的针叶相衬,增加了绿化带的美观度;雪松主干高直,侧枝平展,树型似塔,气派雄伟,起到烘托纪念堂宏伟建筑的作用。
在绿化带南端成丛的桧柏体型高耸、色调浓重,与树冠浑圆、叶色嫩绿的馒头柳相互衬托,绿化带南北入口两侧的花坛从春到秋均盛开着鲜花,形成气势磅礴、欣欣向荣的景观。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

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目录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1)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 (1)1引言 (1)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2)3植物配置方式 (5)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7)1植物配置的含义和作用 (7)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8)3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建议 (9)4结语 (10)3景观设计时如何进行植物配置 (11)1、植物的分类 (11)2、植物的美学功能 (11)3、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 (11)1、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基本流程 (12)2、植物种植设计的一般原则 (12)3、乔灌木的种植设计 (12)1、乔木 (12)2、灌木及藤本植物 (12)3、地被植物和竹类 (13)4、水生植物 (13)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摘要: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园林绿化工程中如何搞好植物配置,从生态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等方面考虑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以达到最佳自然生态效果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1引言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学,它讲究创造美、环境美、自然美,同时用艺术手法体现出自然效果,达到鸟语花香的境界。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
园林植物配置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
园林植物配置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应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和季相以及园林意境。
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如山石、建筑小品等。
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2.1生态性原则2.1.l注重适地适树首先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带性,适地适树选择植物。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日益得到满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对精神文化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
园林作为人们日常休憩生活的理想场地,深受广大人民的青睐,是集休闲、娱乐、观赏于一身的综合性重要场所。
长期以来,我国的园林建设一支秉承“亲近大自然,共享美好生活”的理念,通过在园林中进行植物布景,让园林设计充满大自然的气息,形成了鲜明的园林设计个性特色,对园林设计的艺术感和整体环境风格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中,笔者将分析植物布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阐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为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字】:植物造景园林景观应用分析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众所周知,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造景元素,是衡量整个园林设计指标和水平以及生态价值的重要依据。
随着现代社会绿地不断减少,生态日益恶化,人们更加向往绿色的生态环境,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植物造景势在必行,在园林的植物造景过程中,设计和施工人员往往是通过对不同的植物进行合理搭配,运用创新艺术造型设计,达到营造一个和谐的园林生态环境。
二、植物造景设计的含义及发展历程园林景观设计中采用植物造景的方式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了大量园林景观设计的宝贵经验。
植物造景即是在园林设计中充分运用各种植物搭配,并通过设计师的艺术设计灵感,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生态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对愉悦人的身心具有重要作用。
植物景观设计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我国古代就已经盛行。
上个世纪70年代,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提出要把植物生态和人物艺术相结合的理念,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的主体作用,构建具有自然美,适合人们生活、休憩的生态环境。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

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目录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分析(6篇) (1)1居住环境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 (2)1.大力发展居住庭院的园林艺术的重要意义 (3)2.环境设计在园艺植物中存在的问题 (3)3.植物造景配置和优化环境标准 (4)4.现代风格配置的优化措施 (6)5.结语 (7)2论园林植物造景的技术性 (8)1 园林植物造景技术性的定义 (8)2 园林植物造景技术性的作用 (8)3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图纸技术性 (9)4 园林植物造景现场施工技术性 (10)5 结语 (12)3探究园林造景中常见耐阴植物 (14)1、耐阴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16)2、耐阴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应用的意义 (17)2、从耐阴植物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可以遵循以下具体的原则: (18)3、稳定发展耐阴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原则 (18)4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20)1.植物文化及其在园林配置中的体现 (21)2.现代园林造景策略 (22)3.园林造景应该掌握的原则 (24)4.结语 (25)5关于园林植物配制造景的探讨 (26)3、园林植物配置在庭院绿化体现特色环境 (30)6节约型风景园林及园林植物造景的经济学原理 (32)1. 科学设计,形成相对稳定的植物景观 (33)2. 科学选用植物,适地适树 (33)3. 妥善结合生产,注重改善环境质量 (34)4. 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养护成本 (35)1居住环境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摘要:目前,传统的居住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本文主要是分析如何将园林艺术用到住宅庭院中,对住户的要求和植物配置的园艺设计相结合起来等。
通过不断分析和完善庭院的生态,创造私家园艺技术的价值,利用现代化科技对居住环境的布局和造景策略。
以至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和经济价值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小区规划;造景配置;园艺景观植物配置和园艺造景的应用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环节,在城市住宅园林绿地的规划中,部分住宅区的自然环境因素是不可代替的,植物的种植配置使庭院在层次上显得丰富、美丽柔和、心情放松、自然舒适的感觉;色彩丰富的花草、树木、叶片使得园艺更加千娇百媚。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植物造景作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利用植物的自然属性来营造视觉艺术效果,是提升园林景观品味的重要手段。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经验,介绍了植物造景的含义,重点就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总结植物造景各个特性的含义和内容,为植物造景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景观;特性;艺术效果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十分重视,尤其是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
植物作为园林景观营造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能够满足园林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需要,同时也是园林景观的生命特征。
植物造景是城市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建造方式,主要是利用各种植物的群落的种类、结构等方面创造出来的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其对丰富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植物造景有着更为广泛的含义。
为此,本文通过探讨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总结了其各种特性的内容,包括科学性、艺术性、时间性、经济性、技术性、空间性、文化性。
以此促进园林景观工程的发展。
2 植物造景的含义植物造景不再仅仅是利用植物的自然属性来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随着时代的发展,植物造景有着更为广泛的含义。
广义的植物造景主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植物为主要素材,科学和艺术地运用其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形成经济简约、技术规范、兼具时空且有文化认知的植物景观序列。
植物造景是多维特性的综合表达。
3 植物造景的科学性3.1 科学性的含义科学性是植物造景的核心。
植物造景并不是简单随意地栽花植草,而是在对植物生长习性和生活空间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合理配置。
所谓植物造景的科学性是指要遵循自然群落发展规律,满足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对生长环境各项因子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适地适树,使各类植物不论喜阳耐阴、喜湿耐旱,各得其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应用
摘要:园林植物造景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而且为我们
提供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完美的园林植物景观是科学性和艺术性
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了植物与环境的生态适应性,又通过艺
术手法,创造出了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关键词:园林;造景;植物;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绪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开始膨胀、用地变得紧张、环境逐
渐恶化。植物景观的出现不仅为我们创造了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改善了日益恶化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且也满足了人们不
断提高的审美意识,为我们生活环境增添了欣赏自然美、陶冶情操
的机会。因此,园林植物造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非常重要。
2.园林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
园林美是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统一, 园林美的
感受主要体现在园林的环境景观之中。园林植物是构成园林环境景
观的重要因素,因此,园林植物造景是表现园林美的重要素材,而园
林植物造景又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只有通过合理的造景,才能
表达出植物造景的艺术效果。因此植物造景中的景观设计需要遵循
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四
大原则。
(1)统一的原则在植物造景时要求它们的体量、体形、线条、
色彩、形式、风格等,一致性或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以给人统一
的感觉。相似的园林组成部分能够产生庄严、整齐、肃穆的感觉,
相异的园林组成部分能让人感到轻松活泼。因此在园林造景时既要
考虑造景的场所适应自然式配置和规则式配置,又要考虑竖向轮廓
和平面疏密以及色彩搭配等。平铺直叙,没有变化,会给人单调呆
板的感觉;变化太大,整体就会显得混乱,甚至一些局部会让人感
到支离破碎,失去美感。因此要掌握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
变化的原则。
(2)调和的原则植物造景时要注意相互配合与联系,达到调和
的效果,使人具有平静、柔和、愉悦和舒适的美感。找出一致性和
近似性,造景植物在一起才能产生出协调感。相反地,用差异和变
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因此,在植物景观中常
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当植物与建筑物配植时要注
意体量、重量等比例的协调,在园林中需要的协调的有色彩、线条、
体形、虚实、比例、光暗等。
(3) 韵律和节奏的原则若造景植物有规律的变化,就能够产
生韵律感。 就像一种树的等距离排列就会产生“简单韵律”,一种
花灌木及一种乔木的相间排列形成“交替韵律”。植物种类增多或
更多一些交替排列,韵律感会逐渐丰富。人工修剪的绿篱可以剪成
水平状,方形起伏的成垛状、弧形起伏的波浪状,从而形成一种“ 形
状韵律”。
3.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应用方式
合理的运用园林植物造景,可以为园林艺术带来极美的自然空
间景象和意境上的诗情画意。离开了植物造景就不成其为园林艺
术。
(1)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空变化
园林空间是个四维空间,这个空间包括时间在内,因为它会随着
时间的推移而相应地发生改变的,这主要体现在植物的季节性演
变。植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形成了“春天繁花盛开,夏季绿树成荫,秋
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苍劲”的不同景象,由此产生了“春风又绿江
南岸”、“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特定景观。因此根据植物的季节性变
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在一起,使得同一地点的某一时期,产生
某种特有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而植物与山水、建筑的配合, 也
因植物的季相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2)利用园林植物创造空间变化
城市园林绿地空间往往通过建筑、山水等来分隔,同样利用园林
植物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中国的画讲究“疏能走马, 密不透风”,
我们可以按照这个原理配置园林植物,按照需要将绿地划分为多个
空间。一般原则是植物布局应疏密错落,尤其在有景的地方一定要
稀疏,以免遮蔽风景,树冠要根据实际低于或高于视线以保持视线
通畅;相反在视线杂乱的地方应该保持稠密,这样可以通过绿篱来
分隔空间。这不仅可以降低噪音,形成一个安静,封闭的绿地空间,
而且还能与城市的道路绿化结合在一起,为过往行人和附近居民提
供小憩场所。
(3)利用植物表现整体效果
植物材料作为园林造景的关键,这是因为园林植物具有独特的
色彩、形态、风韵之美。孤立园林植物,我们可以表达其浓冠密覆
或花繁叶茂的外表。银桦、白扬、银杏、主干通直,气势轩昂,松树
曲虬苍劲,我们都可以以此来营造出与之相对应的意境。几棵树按
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形成树丛,不但可以表现树木个体美,而且能
表现出树木的群体美;不仅在整体上可以形成高低远近的层次变化,
还能形成一个广阔的观赏面,构成群体效果。例如“梨花伴月”、“万
壑松风”、“曲水荷香”都是人们非常喜欢的风景。
(4)利用园林植物表现衬托效果
植物的枝条能够形成一种自然美的曲线,通过与建筑物搭配在
一起,它的自然曲线及质感衬托出人工硬质材料构的规则式建筑形
体的规则性和质感。建筑物旁的植物则要选用具有一定的色彩、姿
态、芳香的树种,可以通过色彩对比突出一个特定的空间,增加立体
感;优美的姿态和沁人心扉的芳香会使游览者加深印象。在搭配结
构玲珑、细致、精美的建筑物时, 应该选栽一些叶小枝纤,树冠致
密的树种,这样更能突出建筑物的精致。对于立面庄严、体型较大、
视线开阔的建筑物, 应该选干高枝粗, 树冠开展的树种,这更能突
出建筑的威严。若植物与山石相配,可选用乔灌木进行错综搭配,这
能表现出起伏峥嵘,野趣横生的自然景色。
(5)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意境效果
植物造景不仅可以使人感到赏心悦目,还可以通过植物造景进
行意境的作。我们往往会借助植物寓情于景,抒发情怀。坚贞不屈、
永葆青春的意志可以用松柏的苍劲挺拔、蟠虬古朴的形态表现;人
的刚毅的性格则可用腊梅的不畏寒冷、傲雪怒放来比喻。园林绿地
可以借鉴植物的这一特点, 创造有特色的观赏效果。避暑山庄的
“梨花伴月”、“万壑山庄”便采用植物造景来营造出了一种诗情画
意的艺术境界。
另外科学的植物造景除了满足场地功能,植物的生理生态,视
觉景观等需求外,还要能够预见植物造景的效果。植物景观是活体
景观,是随着植物生长而发展变化的景观,因此对植物栽植施工后
的景观变化的考虑,也是植物造景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问
题中常存在设计,施工,养护脱节甚至矛盾的弊端。而在景观效果
预见中常常将生长条件很好的植物作为理想的效果标准,这样忽略
了植物能否达到预期的体量,季相变化,生长速度。因此在考虑植
物造景的艺术性的同时必须以满足植物的生理需求为前提,在满足
的条件下在进行植物造景,二者缺一不可。
4结论
植物造景也不仅仅是人们审美情趣的反映,而是兼备了生态、
文化、艺术、生产等多种功能的园林景观。它需要发挥艺术设计思
维,充分挖掘植物自身的生物特性和生态习性,模拟符合当地自然
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在进行植物造景,把植物的形态、色彩与风韵之
美充分表现出来,创造出既符合植物生态要求,又景色迷人、健康
优美的植物空间,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融合,使人造植物景观
能自然、和谐、统一,走与自然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道
路,在有限的空间和环境资源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绿地的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50.
[2]潘军标.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
用[j].绿色科技,2009 (10):37—38,47.
[3]徐荣.园林植物环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