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与思考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与思考
接触, 不管是施工技 术还是现场工程管理能力均未得到 自身的培 能 力 。
养和锻炼。 例如该专业的重要课程AUT 0c AD 软件课程重点问
3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实训室建设
建设类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建设离不开实训基地的支撑 , 各
题 突出在两个方面 。 其一 , 课程设置的衔接性。 该 课程 设置是 在
面 则是在教育观念上还存在认识误区 , 仅仅将建设工程管理专业 用 能 力 。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 , 始 终 坚 持 启 发式 教学 , 以课 本 知 识
等同于一般的管理专业 , 从而在教学方法上局限于 以课堂讲授为 为载体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科 主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导致培养的建设工程管理学生理论与实际工 技创新活动 , 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 “ 广联 达算 量大赛” 、 “ 广联达 程联 系不够 紧密。 学生学习仅在教室里进行 , 几乎不与实际工程 工程项 目管理软件模拟沙盘大赛” 等活动 ,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
理专业作为专 门培养工程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 其现有 的人才培 会导致教学活 动不能完全按 照专业需求来开展 , 最终造成学生甚 养机制还难以满足社会对于优秀工程管理人才的高要求 , 培养的 至连 简单 的利 用 C A D软件计算建筑面积基本技能都不会 , 即使 学生往往实战能力较弱。 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的专业课教学模 进行课程 改革 , 采用项 目教学法 , 其教学成果也无法保证 。 式难以实现这一 目标 , 只有大 力加快建设 工程管理专业信息化与
引言
也有会使用该软件但是并不是相关专业的教师讲授的情况。 主要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横跨建筑工程技术 与管理两大学科 , 具有 原 因是 建筑 相 关 专 业较 多 , 因此 可 能会 出现 教 师 同时 教 授 不 同专 很 强 的学 术 交 叉 性 , 培 养 的学 生 必 须 是能 在 国 内外 工程 建 设 领域 业的情况 , 即使教师教授的是 同一专业的平行班级 , 也仍然会 出 从事项 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 人才 。 建设工程管 现其所教授的班级和教 师的专业不相 匹配的情况 。 而专业不匹配

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0 1 0 —2 10 1 7 —1 8 2 1 ) 40 1-2
1 引 言
项 目和 项 目管 理 实 践 的 历 史 与 人 类 历 史 同 样 悠 久 埃
杂化而逐 渐形成 和发展 的 。
当前 , 内 各 大 院 校 相 继 在 计 算 机 专 业 、 程 类 专 业 和 国 工 相 关 学 科 领 域 开 设 了项 目管 理 课 程 。 这 门 课 程 的特 点 是 综 及 的金字 塔 、 国 的古 长 城 等都 是 早 期 成 功 项 目的 典 范。 中 理 相 灌 项 目无 时 不 有 、 处 不 在 , 天 已 成 为 推 动 人 类 生 产 与 进 步 合 性 强 , 论 和 实 践 紧 密 相 关 、 辅 相 成 。 传 统 的 “ 输 式 ” 无 今 教学方法 , 法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 热 情 , 习 效果 不 太 理想 。 无 学 的 主 要 动 力 。 项 目管 理 是 一 门 综 合 性 、 践 性 、 作 性 很 强 实 操 在 的学 科 , 伴 随 着 社 会 的 进 步 、 用 领 域 的 扩 展 和 项 目 的 复 笔 者 结 合 自身 的 教 学 工 作 实 际 , 项 目 管 理 课 程 教 学 的 手 是 应 注册 管理会 计师协 会在 中国发展 。 . ( ) 认 识 到 各 国 管 理 会 计 师 职 业 化 倾 向 也 是 会 计 国 3 2 注 册 管 理 会 计 师 行 业 在 中 国 的发 展 前 景 1要 际 协 调 的 一 种 表 现 。 由 于经 济 全 球 化 对 作 为 国 际 商 业 通 用 各类金 融机 构 、 中型 企事 业 单 位 、 济 管 理 部 门 , 大 经 以 及 教 研 、 询 、 计 、 习 系 统 等 不 但 对 管 理 会 计 人 才 需 求 咨 统 学 语 言 的会 计 提 出 了 更 高 的要 求 , 随 着 各 国 经 济 发 展 , 其 伴 尤

《项目管理》课程合作学习式教学模式改革效果分析

《项目管理》课程合作学习式教学模式改革效果分析

教学大纲与培养方案的学习要求。
2 合 作 学 习 效果 分 析 、
《 项目管理》 作为 、综合性较强 的应 用型学科 , _ ] 有着完整 的理论 体 系和严格的工作程序与方法。如何 通过课 程教学让学生掌握项 目管 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 , 项目管理》 对《 的教学 提出 了全新的要求。
关于 《 项目管理》 合作学 习情况共设计了 1 个 问项 , 8 并侧重调查 学 生在合作 式教学模式中的受益 、 能力提升等情况 , 各项量化评分 的平均 值为 4 0 ( . 5 里克 特五点打分法) 反映出学生在合作 学习过程中多 方面 , 能力与 知识的提升情况较好。
合作学习教学 , 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 , 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 形式 , 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具有小组成员间相互依赖性、 () 1 组员选择 。在合作式小组作业过程中 , 生选择合作组员 的倾 学 互动性、 责任性 、 技能发展性、 自处理与反思等特征 。结合项目管理的 向主要是 : j 以本班同学为主选 ( 1 . %) 以同寝室为主( 6 5 、 占 89 、 4 . %) 以 团队式运作特点 , 项目管理》 程进行合作学习 式教学 改革 , 方面 学习能力为优先( 5 2 对《 课 一 2 . %), 这三种选择 依据共 占了8 . %。总体来看 , 27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i 程 中培 养管理类 学生 的团队 协作 学生在组建小组 , 里 绝大 多数讲 求主动性 , 积极 寻求合 适的合 作伙伴 , 与沟通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教学改革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项 目管理的基本 且一般认为同学、 室友比较容易沟通 , 视为首选。 () 2 合作式小组作业的重要 因素。合作学 习与小组作业模 式中, 学 方法和常用软件 , 从而增加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就业 方向选择 。 生认为最重要的因素 , 位居前四位的因素依次是 : 学习能力、 态度、 团队精 本着提高管理类专业学生对《 目管理》 项 课程 的兴趣 , 使其 更好地 神、 智力 ; 从认同人数比例看, 位居前四位的因素依次是 : 团队精神 、 态度 、 理解学科知识 , 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 联系 , 在教 学内容 、 方式与方 法等 学习能力 、 投入日 间 , 寸 其对应比例分别为 8. %、27 、 .%、 .%。 9 8 8. % 6 9 4 9 6 4 方面进行 了改革。在教学 内容上 , 调“ 强 三基 ” 即基 本概念 、 , 基础 理论 () 3 对合作式小组作业的认可态 度。从 对合作 式小组作业 的认可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32054使用专业:工程造价课程类别:B理论+实践课修课方式:必修课数学时数:44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1、课程的性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职业拓展领域课程,也是一门集工程技术与管理于一体的复合性、交叉性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重要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2、课程的作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作为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课程,它主要从项目施工的角度介绍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问题,其内容涵盖工程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技术与管理方法从事施工项目管理活动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建筑工程预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建筑材料》、《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结构与识图》、《建筑设备工程与识图》、《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建筑法规》、《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测量》、《建筑经济》、《工程造价管理》。

(二)课程设计基本理念《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以就业导向、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工学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胜任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

1 .注重工程项目管理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学科面广,学生不仅需要有工程教育的背景,还需要有管理、经济、法律的技能和知识的教育背景。

学生在运用项目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实际是多学科知识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而要学好本课程,应首先掌握与其相关的课程的技术类课程、经济类课程、法律和管理类课程等。

2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工程技术及组织管理,其本质上是实践的。

培养学生过程中,不仅要使其掌握从事工程管理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更要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摘要】本文从项目化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设计。

在介绍了项目化教学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分别概述了项目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该课程的特点,提出了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原则,设计了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讨论了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总结了项目化教学对课程的影响,评价了教学效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项目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项目化教学、教学设计、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建筑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它涉及到建筑工程中的成本、工程量、造价等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将项目化教学引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项目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进行学习和实践,通过完成项目来实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升。

对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专业课程来说,项目化教学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引入项目化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教学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探讨,旨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探讨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深入研究项目化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2.分析项目化教学设计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探索适合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策略;3.评价项目化教学模式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为提高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11287974_公共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讨

211287974_公共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讨

智城建设NO.04 202353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 公共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讨曾伟波(深圳市宝安区建筑工务署,广东 深圳 518100)摘要:为解决当前公共建筑工程存在无法在预期计划进度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的问题,开展公共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讨研究。

通过公共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搭建、以工程管理成熟度模型为指导的管理体系构建、基于二级挣值法与关键链的工程进度监控模型构建与工程管理,实现对公共建筑工程的优化管理。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新的管理模式应用可以确保工程工期。

通过文章研究为今后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同时从挣值法评价角度入手,为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关键词:公共建筑;管理模式;建筑工程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1936(2023)04-0053-03DOI:10.19301/ki.zncs.2023.04.016建筑是信息技术和现代建筑相融合的产物。

根据建筑设计标准与相关规定,建筑是指“将建筑工程为载体,集成电气设备、办公自动化技术和通信网络系统于一体,兼具服务、管理等功能,旨在为居住群体提供一个相对安全、舒适、便利环境的建筑”。

徐建宁[1]在开展此方面研究中,引进了BIM技术,以此项技术为支撑,以某地区装配式公共建筑工程项目为例,开发了针对此类工程的管理系统,通过对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的规划与部署,为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指导。

林鸣[2]在研究中,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作为研究实例,从工程进度、质量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技术,该方法在完成设计后,被应用到工程实例,以此种方式,证实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1 公共建筑工程管理模式1.1 公共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搭建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是实现管理的主要工具,为改进当前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系统性不强、缺乏业务协调渠道等问题,运用专业化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PMIS,在有限的资源条件约束下,结合系统方法和工具,实现对公共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搭建[3]。

工程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工程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安装 B zsw后 , uza 教师将案例放在 服务器端 , 学生通过 客户端
可行性研 究的过程 , 并会应用相关 的方法 和工具来 完成项 目
的 可行 性 研 究 。
31 项 目设计模块 .. 2 当建设方决定要进行项 目建设后 , 就委托设 计单位进行 工程 项 目设计 , 在项 目设计这个 实验模块 中 。 学生应该 能够 门户 的实验教 学框 架
21 项 目信 息 门户 技 术 简介 [ . 3 1
目前 ,国 际上 已经 有 多个 项 目信 息 门户 的 产 品,如 : B zsw、i dn Meda 、r s e 等。这 些产品各有特点 , uza Ct o 、 ri Bi t a n cN
具 。我国的 2 0 0 8奥运场馆 建设 中首次采用该技术。因此 , 项 目信息 门户技术能够为搭 建模拟平 台提供技术支持。 2 实验教学平 台及实验体系的构建 . 2
2 . 实 验 平 台选 择 .1 2
立, 缺少综合性实验案例来将它们 串联在一起 , 使学生具有整
体的工程意识 。如工程合 同管理不能 与工 程施工 、 工程造价 融合在一起来分析 。 ( )X 2 3 程管理专 业实验 室尽管配 置 了计算 机 , 多数 实 但 验 内容为专业软件 的上机操作 , 没有将 网络技术 充分应用在 实验教学 中, 不能满足现代工程项 目管理发展 的要求。 () 3 工程管理具有多 阶段 、 多方参 与 、 因素交互影响 的 多 特点 . 现有实验内容只是对工程项 目的某个 阶段的静态分 但 析, 没有从项 目全寿命 周期 的角度来设计 。 现有实验 中缺乏角 色划分 , 如以发包人 、 承包人及监理等 身份来参与实验 , 不能 培养 团队合作的精 神。 项 目信息 门户技术f r et n r t nP r 1是 基于互 o c I oma o ot ) P j f i a 联 网发展的新技 术 , 也是工程管 理的前沿领 域 , 目前 国外使 用 的比较成熟 。基于项 目信息门户技术可 以搭 建一个能够 模拟工程项 目建设管理 的实验平 台 。 为工程 管理专业实验教 学改革提供技术支持。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代码1003194二、适用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三、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四、参考学时理论36学时、实践36学时五、学分4六、课程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安全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信息管理、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专业知识和能力;2.方法能力目标:具有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安全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信息管理、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方法;3.社会能力目标:具有一定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七、教学内容第一章:工程项目管理概论1、学时122、学习目标(1)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定义、工程监理的概念和范围。

(2)熟悉组织结构模式、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工程项目的风险类型。

(3)掌握工程项目的委托模式、项目管理的目标控制的方法及纠偏措施、工程项目经理及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内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

.第二章:工程项目总承包与代建制简介1、学时22、学习目标(1)了解工程总承包的基本概念、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发展及特点、我国发展工程总承包的意义以及我国工程总承包的培育环境;工程项目代建制的定义、代建制中参建各方的定义及组织程序。

(2)熟悉工程总承包的基本模式;实行代建制的重要意义以及代建制与工程总承包的区别。

第三章: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1、学时62、学习目标(1)了解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有关概念。

(2)了解建设工程合同的概念。

(3)了解建设工程合同的基本内容。

(4)熟悉工程招标投标的基本过程、方式。

(5)掌握我国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招投标模式的优缺点。

(6)掌握建设合同实施的过程控制和工程变更的程序。

第四章:工程项目造价管理1、学时102、学习目标(1)了解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构成、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概念、施工项目成本及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

(2)熟悉建设工程项目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以及工程承发包阶段的造价管理方法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28T15:09:57.3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作者:胡跃
[导读]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实践性强,对学生的理论及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浙江金华 321017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实践性强,对学生的理论及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

为更好地传授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建筑领域高技能人才,文章从理论指导、实训室操作、与施工现场的工学结合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多个教学模式结合的新型实用性教学模式。

关键词:课程特点;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

文章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经验以及担任建造师职务探索、探讨了在当今教学模式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组织教学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特点
(一)综合性强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总体包括:建筑工程项目组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建筑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收尾管理。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才能真正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管理方法,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与应用。

如:在讲建筑工程进度管理时,如果学生不知房屋的构造、房屋施工技术,就难以理解建筑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进度计划的实施、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二)分散性和复杂性
建筑工程项目周期长且影响因素多,生产工艺复杂,建筑材料种类多,建筑工程阶段性强且相互穿插,由此导致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分散性和复杂性,这个特征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

这要求教师既要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又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参与实践,保证课堂内容的与时俱进。

(三)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能锻炼动手编制建筑工程进度计划的能力,还能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与优化。

课程要求学生时刻保证头脑灵活,既不局限于课堂,也不能局限于实训室或施工现场的实践,能将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恰当融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
(一)整合模块
以前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大多是介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而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操作的内容很少,教学过程要根据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组建课程开发团队,采用专业核心教材。

围绕一个工作任务和核心案例组织教学内容,同时教学内容的调整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注意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知识密度合理。

(二)教学模块的内容转变
各教学模块的具体内容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建筑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收尾管理。

方面建筑工程项目不同方面如何管理,使教学问题具体化。

三、教学改革
(一)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融合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用黑板、粉笔表达思想,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缺乏兴趣,很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图文声的互动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得到了一定改观。

然而,多媒体技术该如何运用,传统教学是不是一无是处,值得深思。

(二)授课时引入一些实例,加强学生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感性认识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堂引入实例效果更佳。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感性认识。

这样学生在课堂就可以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感性认识的提高将为以后的实习实训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充分利用实训室,让学生动手做,增强能力
按照“营造真实环境,进行生产实训”的原则进行实际操作,如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实训室根据事先工程实例,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编制过程策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训室结合完成实际工程实例的编制。

这样学生记忆深刻,增强学习兴趣。

(四)进入施工现场,真正做到工学结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符合实施“工学结合”。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技术是综合学科,是实现人文艺术内容与制作形式的统一,而制作形式恰恰是建筑施工的过程。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恰恰是对建筑工程在建造过程中管理,学生利用2至3个月到施工现场实习,首先熟悉工程图纸,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管理建筑工程项目。

“工学结合”既能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又能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可以使其他课程在具体实践中得到印证与运用。

四、点线面教学模式
课堂、实训室、施工现场是学生学习的立足点。

三点链接在一起为一条主线,如何让学生充分利用这条主线,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学生可以在这条主线中让各个阶段链接在一起,形成设计者的艺术表达。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学习是全面的,不能局限于知识点和基础知识,要处处留意思考身边固有的建筑,从工程准备阶段到竣工结束如何进行项目管理,才可能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12-05-01)[2006-01-16]
[2]梁伟.“工学结合,深度融合”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探索[J].科技资讯,2008(21):223-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