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3学分认定

高中数学必修3学分认定
高中数学必修3学分认定

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长冲高中数学必修3学分认定

补考测试题(新课标人教A 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A 、3=A

B 、M=—M

C 、B=A=2

D 、x+y=0 2.把89化成五进制数的末位数字为 ( ) A 1 B 2 C 3 D 4 3.如右图,是某算法流程图的一部分,其算法的逻辑结构为 ( )

A. 顺序结构

B. 判断结构

C. 条件结构

D. 循环结构

4.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

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

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

(1);在丙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情况,记这项调查为(2)。则完成(1)、(2)这两项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 ( ) A 、 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 B 、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 C 、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D 、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5.下列对一组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 、数据极差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B 、数据平均数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C 、数据标准差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D 、数据方差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6.有五组变量:①汽车的重量和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所行驶的平均路程;

②平均日学习时间和平均学习成绩; ③某人每日吸烟量和其身体健康情况; ④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⑤汽车的重量和百公里耗油量; 其中两个变量成正相关的是 ( )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⑤

D .④⑤

7.计算机中常用16进制,采用数字0~9和字母A ~F 共16个计数符号与10进制得对应关系如下表: 例如用16进制表示D+E =1B ,则A ×B=( )

A 6E

B 7

C C 5F

D B0

8.从一批产品中取出三件产品,设A =“三件产品全不是次品”,B =“三件产品全是次品”,

C =“三件产品至少有一件是次品”,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A 与C 互斥 B . 任何两个均互斥 C . B 与C 互斥

D . 任何两个均不互斥

9.从一箱产品中随机地抽取一件,设事件A={抽到一等品},事件B ={抽到二等品},事件C ={抽到三等品},且已知 P (A )= 0.65 ,P(B)=0.2 ,P(C)=0.1。则事件“抽到的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 )

A. 0.7

B. 0.65

C. 0.35

D. 0.3 10.先后抛掷质地均匀的硬币三次,则至少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 )

A.

81

B. 83

C. 85

D. 8

7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语言很多,但各种程序语言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

句: , , , , 。 12.为了解某地高一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从其中的一个学校选取容量为60的样本(60名男生的身高,单位:cm),分组情况如下:

则表中的

m = ,a=

13.如右图,在正方形内有一扇形(见阴影部分),扇形对应的圆心是

正方形的一顶点,半径为正方形的边长。在这个图形上随机撒一粒黄豆,它落在扇形外正方形内的概率为 。(用分数表示)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

①平均数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受样本中的每一个数据影响; ②抛掷两枚硬币,出现“两枚都是正面朝上”、“两枚都是反面朝上”、“恰好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一样大

③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的过程中,样本容量越大,估计越准确。

④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内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则该随机试验的数学模型是古典概型。

15.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若该程序输出的结果为5

6

,则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

三、解答题:(共75分)_ 16.(12分)为了参加奥运会,对自行车运动员甲、 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6次测试,测得他们

的最大速度的数据如表所示:

请判断:谁参加这项重大比赛更合适,并阐述理由。

17.(12分)下面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算法过程,其算法如下:

第一步 输入工资x(注x<=5000);

第二步 如果x<=800,那么y=0;如果800

否则 y=25+0.1(x-1300) 第三步 输出税款y, 结束。 请写出该算法的程序框图和程序。(注意:程序框图与程序必须对应)

18.(12分)为了调查甲、乙两个网站受欢迎的程度,随机选取了14天,统计上午8:00—10:

00间各自的点击量,得如下所示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 (1)甲、乙两个网站点击量的极差分别是多少? (4分) (2)甲网站点击量在[10,40]间的频率是多少? (5分) (3)甲、乙两个网站哪个更受欢迎?并说明理由。 (4分)

甲 27 38 30 37 35 31 乙 33 29

38 34

28

36

茎叶图

1

19.(本小题满分12分)在人群流量较大的街道,有一中年人吆喝“送钱”,只见他手拿一黑色小布袋,袋中有3只黄色、3只白色的乒乓球(其体积、质地完成相同),旁边立着一块小黑板写道:

摸球方法:从袋中随机摸出3个球,若摸得同一颜色的3个球,摊主送给摸球者5元钱;若摸得非同一颜色的3个球,摸球者付给摊主1元钱。

(1)摸出的3个球为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2)摸出的3个球为2个黄球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3)假定一天中有100人次摸奖,试从概率的角度估算一下这个摊主一个月(按30天计)能赚多少钱?

20.(13分)假设你家订了一份报纸,送报人可能在早上6点—8点之间把报纸送到你家,你每天离家去工作的时间在早上7点—9点之间

(1)你离家前不能看到报纸(称事件A)的概率是多少?(8分,须有过程)

(2)请你设计一种随机模拟的方法近似计算事件A的概率(包括手工的方法或用

计算器、计算机的方法)(5分)

21.(本小题满分14分)给出50个数,1,2,4,7,11,…,其规律是:第1个数是1,

第2个数比第1个数大1,第3个数比第2个数大2,第4个数比第3个数大3,…,

以此类推. 要求计算这50个数的和. 先将下面给出的程序框图补充完整,再根据程

序框图写出程序.

1. 把程序框图补充完整:Array(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 程序:(7分)

长高数学必修3补考测试题(人教A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输入语句 ,输出语句 , 赋值语句 , 条件语句 , 循环语句 。

12.=m 6 , =a 0.45 。

13.

4

- 14. ③ 。 15 D

三、解答题: 16.(12分)为了参加奥运会,对自行车运动员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6次测试,测得他们的最大速度的数据如表所示:

请判断:谁参加这项重大比赛更合适,并阐述理由。 解:

336

31

3537303827=+++++=

甲X

336

362834382933=+++++=乙

X ( 4分)

S 甲=

958.3694≈, S 乙=559.33

38≈ (8分) 乙甲X X =,S 甲>S 乙 (10分)

乙参加更合适 (12分)

17.(12分)下面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算法过程,其算法如下:

第一步 输入工资x(注x<=5000);

第二步 如果x<=800,那么y=0;如果800

否则 y=25+0.1(x-1300) 第三步 输出税款y, 结束。 请写出该算法的程序框图和程序。(注意:程序框图与程序必须对应) 解:框图7分,程序6分(不对应扣3-4分)

茎叶图

18.(12分)为了调查甲、乙两个网站受欢迎的程度,随机选取了14天,统计上午8:00—10:

00间各自的点击量,得如下所示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 (1)甲、乙两个网站点击量的极差分别是多少? (4分) (2)甲网站点击量在[10,40]间的频率是多少? (5分) (3)甲、乙两个网站哪个更受欢迎?并说明理由。 (4分) 解:

(1)甲网站的极差为:73-8=65; (2分)

乙网站的极差为:61-5=56 (4分)

(2)甲网站点击量在[10,40]间的频率为4/14=2/7=0.28571 (9分)

(3)甲网站的点击量集中在茎叶图的下方,而乙网站的点击量集中在茎叶图的上方。从数据的分布情况来看,甲网站更受欢迎。 (13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在人群流量较大的街道,有一中年人吆喝“送钱”,只见他手拿一黑色小布袋,袋中有3只黄色、3只白色的乒乓球(其体积、质地完成相同),旁边立着一块小黑板写道:

摸球方法:从袋中随机摸出3个球,若摸得同一颜色的3个球,摊主送给摸球者5元钱;若摸得非同一颜色的3个球,摸球者付给摊主1元钱。 (1)摸出的3个球为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2)摸出的3个球为2个黄球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3)假定一天中有100人次摸奖,试从概率的角度估算一下这个摊主一个月(按30天计)

能赚多少钱?

解:把3只黄色乒乓球标记为A、B、C,3只白色的乒乓球标记为1、2、3。

从6个球中随机摸出3个的基本事件为:ABC、AB1、AB2、AB3、AC1、AC2、AC3、A12、A13、A23、BC1、BC2、BC3、B12、B13、B23、C12、C13、C23、123,共20个(1)事件E={摸出的3个球为白球},事件E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个,即摸出123号3个球,P(E)=1/20=0.05

(2)事件F={摸出的3个球为2个黄球1个白球},事件F包含的基本事件有9个,P(F)=9/20=0.45

(3)事件G={摸出的3个球为同一颜色}={摸出的3个球为白球或摸出的3个球为黄球},P(G)=2/20=0.1,假定一天中有100人次摸奖,由摸出的3个球为同一

颜色的概率可估计事件G发生有10次,不发生90次。则一天可赚

?

?,每月可赚1200元。

90=

-

5

1

40

10

20.(13分)假设你家订了一份报纸,送报人可能在早上6点—8点之间把报纸送到你家,你每天离家去工作的时间在早上7点—9点之间

(1)你离家前不能看到报纸(称事件A)的概率是多少?(8分,须有过程)

(2)请你设计一种随机模拟的方法近似计算事件A的概率(包括手工的方法或用计算器、计算机的方法)(6分)Array解:如图,设送报人到达的时间为X,小王离家

去工作的时间为Y。

(X,Y)可以看成平面中的点,试验的全部结

果所构成的区域为

ΩY

X

Y

(一个正方形区域,

X,

8

7

=

6/

{≤

}9

面积为SΩ=4,事件A表示小王离家前不能看到

报纸,所构成的区域为A={(X,Y)/

≤,

,即图中的阴影部分,

X>

9

Y

}

7

8

6Y

X

面积为S A=0.5。这是一个几何概型,所以P(A)

=S A/SΩ=0.5/4=0.125。

答:小王离家前不能看到报纸的概率是0.125。

(2)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摸拟试验,X是0—1

之间的均匀随机数,Y也是0—1之间的均匀随机数,各产生100个。依序计算,如果满足2X+6>2y+7,那小王离家前不能看到报纸,统计共有多少为M,则M/100即为估计的概率。

21.(本小题满分14分)给出50个数,1,2,4,7,11,…,其规律是:第1个数是1,第2个数比第1个数大1,第3个数比第2个数大2,第4个数比第3个数大3,…,以此类推. 要求计算这50个数的和. 先将下面给出的程序框图补充完整,再根据程序框图写

出程序.

1. 把程序框图补充完整:Array(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 程序:(7分)

(1)_____i < = 50___

(2)_____p= p + i____

2. 程序:

i=1

p=1

s=0

WHILE i<=50

s= s + p

p= p + i

i=i+1

WEND

PRINT s

END

高一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知识点 【一】 (1)算法概念: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能够 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 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算法的特点: ①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 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②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 到确定的结果,而不理应是模棱两可. ③顺序性与准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 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实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 问题. ④不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的,对于一个问题能够 有不同的算法. ⑤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能够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 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二】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实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 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 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框和B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B框所

指定的操作。 (2)条件结构: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 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 算法结构。 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无论P条件是否成立, 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 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执行。一个判断结构能够 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 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 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循环结 构又称重复结构,循环结构可细分为两类: ①一类是当型循环结构,如下左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 件P成立时,执行A框,A框执行完毕后,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条件P不 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②另一类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如下右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则继续执行A 框,直到某一次给定的条件P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 环结构。 注意:1循环结构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 来判断。所以,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但不允许“死循环”。 2在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计数变量用于记 录循环次数,累加变量用于输出结果。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一般是同 步执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 【三】

数学必修三全册试卷及答案

第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60分) 1.某班级有名学生,其中有名男生和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503020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 , , , 116124118122,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 , , ,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120118123123118123是(B ) A .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B . 这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大于这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 C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系统抽样 D . 该班级男生成绩的平均数小于该班女生成绩的平均数 2.掷两枚均匀的骰子,已知点数不同,则至少有一个是3点的概率为( C ) A .103 B .185 C .31 D .4 1 3.如图,矩形中点位边的中点,若在矩形内部随机取一个点,ABCD E CD ABCD Q 则点取自内部的概率等于( D ) Q ABE A . B . C . D . 4131322 14.某杂志社对一个月内每天收到的稿件数量进行了统计,得到样本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则该样本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D ) A . 47,45 B . 45,47 C . 46,46 D . 46,45 5. 在一个袋子中装有分别标注数字1,2,3,4,5的五个小球,这些小球除标注数字外完全相同,现从中随机取2个小球,则取出的小球标注的数字之和为3或6的概率是( B )A. B. C. D.11231015110 6.高三毕业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站成一排照相留念,则甲丙相邻的概率为( A )A . 12 B .13 C .23 D .14 7.将2005x =输入如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得结果( A ) A .2006 B .2005 C .0 D .2005 - 8.98和63的最大公约数为( B )A.6 B.7 C.8 D.9 9.某工厂生产A 、B 、C 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依次为k:5:3,现用分层抽样

(新)高中数学必修3期末考试试卷

高中数学必修3期中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分数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算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算法是某个问题的解决过程 B.算法执行后可以不产生确定的结果 C.解决某类问题的算法不是唯一的 D.算法可以无限的操作下去不停止 2.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是( ) A. 顺序结构、模块结构、条件结构 B.顺序结构、循环结构、模块结构 C.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D. 模块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3.将两个数a=8,b=17 A C 4.给出以下四个问题:①输入一个数x,输出它的相反数;②求面积为6的正方形周长; ③求三个数a、b、c中的最大数;④求函数f(x)= 10 20 x x x x - ? ? +< ? ≥ 的函数值。其中不需要条 件语句来描述其算法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5.图中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A)3 43 (B)43 3 (C)-18 16 (D)16 -18 6.图中程序是计算2+3+4+5+6的值的程序。 在WHILE后的①处和在s=s+i之后的② 处所就填写的语句可以是 A.①i>1 ②i=i-1 B.①i>1 ②i=i+1 C.①i>=1 ②i=i+1 D.①i>=1 ②i=i-1

7.算法: S1 输入n S2 判断n 是否是2,若n=2,则n 满足条件,若n>2,则执行S3 、S3 依次从2到n 一1检验能不能整除n ,若均不能整除n,满足上述条件n 的是( ) (A )偶数 (B )奇数 (C )约数 (D )质数 8.当2x =时,下面的程序段结果是 ( ) 1i = 0s = WHILE 4i <= *1s s x =+ WEND PRINT s END A. 3 B. 15 C. 7 D. 17 9下列符号框中表示处理框的是( ) A 菱形框 B 平行四边形框 C 矩形框 D 圆角矩形框 10.右图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 该算法的输出结果是( ) (A )21 (B )32 (C )43 (D )5 4 11用二分法求方程x 3-2=0的近似根的算法中要用哪种算法结构( ) (A )顺序结构 (B )条件分支结构 (C )循环结构 (D )三种结构都要用到 12.下列关于条件语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条件语句中必须有if 、else 和end (B )条件语句中可以没有end (C )条件语句中可以没有else ,但必须有end (D )条件语句中可以没有else 以没end 二、填空题。(每小题 4分,共16分)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算法案例

人教版高中数学同步练习 §1.3算法案例 课时目标通过三种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进位制,进一步体会算法的思想,提高算法设计水平,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的贡献. 1.辗转相除法 (1)辗转相除法,又叫欧几里得算法,是一种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的古老而有效的算法. (2)辗转相除法的算法步骤 第一步,给定两个正整数m,n. 第二步,计算m除以n所得的余数r. 第三步,m=n,n=r. 第四步,若r=0,则m、n的最大公约数等于m;否则,返回第二步. 2.更相减损术 第一步,任意给定两个正整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所得的差与较小的数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或这个数与约简的数的乘积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3.秦九韶算法 把一个n次多项式f(x)=a n x n+a n-1x n-1+…+a1x+a0改写成如下形式: (…((a n x+a n-1)x+a n-2)x+…+a1)x+a0, 求多项式的值时,首先计算最内层括号内一次多项式的值,即v1=a n x+a n-1,然后由内向外逐层计算一次多项式的值,即 v2=v1x+a n-2, v3=v2x+a n-3, … v n=v n-1x+a0 这样,求n次多项式f(x)的值就转化为求n个一次多项式的值. 4.进位制 进位制是人们为了计数和运算方便而约定的记数系统,“满k进一”就是k进制,k进制的基数是k. 把十进制转化为k进制数时,通常用除k取余法.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1)辗转相除法也叫欧几里得算法; (2)辗转相除法的基本步骤是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

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案例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案例知识点 算法案例: 主要有辗转相除法、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k进制化十进制的算法。 辗转相除的定义: 所谓辗转相除法,就是对于给定的两个数,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若余数不为零,则将余数和较小的数构成新的一对数,继续上面的除法,直到大数被小数除尽,则这时较 小的数就是原来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更相减损术的定义: 就是对于给定的两个数,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然后将差和较小的数构成新的一 对数,再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反复执行此步骤直到差数和较小的数相等,此时相等 的两数便为原来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比较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区别: 1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计算上辗转相除法以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少,特别当两个数字大小区别较大时计算次数的区 别较明显。 2从结果体现形式来看,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则得到,而更相减损 术则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 辗转相除法的一个程序算法的步骤: 第一步:输入两个正整数m,nm>n. 第二步:计算m除以n所得的余数r. 第三步:m=n,n=r. 第四步:若r=0,则m,n的最大公约数等于m;否则转到第二步.第五步:输出最大公约 数m. 更相减勋术的一个程序算法步骤: 第一步:输入两个正整数a,ba>b; 第二步:若a不等于b,则执行第三步;否则转到第五步; 第三步:把a-b的差赋予r;

第四步:如果b>r,那么把b赋给a,把r赋给b;否则把r赋给a,执行第二步; 第五步:输出最大公约数b. 1、算法概念: 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现在,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 2、算法的特征 ①有限性:算法中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②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 ③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续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④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⑤普通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其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的人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案新部编本 全册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章算法初步 (1)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2)

1.1.1 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3)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共3课时) 1.1.1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课程标准】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的概念与特点; 2.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算法概念以及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难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过程】 一、序言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 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 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二、实例分析 例1:写出你在家里烧开水过程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把水注入电锅; 第二步:打开电源把水烧开; 第三步:把烧开的水注入热水瓶. (以上算法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例2: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 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算法2 可以运用公式1+2+3+…+n =2 ) 1(+n n 直接计算 第一步:取n =5; 第二步:计算 2 ) 1(+n n ; 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 (说明算法不唯一) 例3:(课本第2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可推广到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说明算法的普遍性) 例4: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的大致步骤是: 第一步:根据题意,选择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 第二步:根据条件列出关于a ,b ,r 或D ,E ,F 的方程组; 第三步:解出a ,b ,r 或D ,E ,F ,代入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 三、算法的概念 通过对以上几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对算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设计出一系列可操作或可计算的步骤,通过实施这些步骤来解决问题,通常把这些 在数学中,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 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

人教版数学必修三期末测试题 附答案

必修三 期末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如果输入n =2,那么执行右图中算法的结果是( ). A .输出3 B .输出4 C .输出5 D .程序出错,输不出任何结果 2.一个容量为1 000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已知某组的频率为0.4,则该组的频数是( ). A .400 B .40 C .4 D .600 3.从1,2,3,4这4个数中,不放回地任意取两个数,两个数都是奇数的概率是( ). A . 6 1 B . 4 1 C .3 1 D . 2 1 4.通过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样本的结果就是总体的结果 B .样本容量越大,可能估计就越精确 C .样本的标准差可以近似地反映总体的平均状态 D .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数据越稳定 5.把11化为二进制数为( ). A .1 011(2) B .11 011(2) C .10 110(2) D .0 110(2) 6.已知x 可以在区间[-t ,4t ](t >0)上任意取值,则x ∈[-2 1 t ,t ]的概率是( ). A . 6 1 B .103 C .3 1 D . 2 1 7.执行右图中的程序,如果输出的结果是4,那么输入的只可能是( ). A .4 B . 2

C .±2或者-4 D .2或者-4 8.右图是根据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情况画出的茎叶图.从这个茎叶图可以看出甲、乙两名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分别是( ). A .31,26 B .36,23 C .36,26 D .31,23 9.按照程序框图(如右图)执行,第3个输出的数是( ). A .3 B .4 C .5 D .6 10.在下列各图中,两个变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图是( ). A .(1)(2) B .(1)(3) C .(2)(4) D .(2)(3) 11.右图执行的程序的功能是( ). A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B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值 C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值 D .求圆周率的不足近似值 (1) (2) (3) (4)

第三章测试卷A-人教A版数学必修3参考答案

《第三章 概率》单元测试A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二、填空题 13. 5/9 14. 181 15. 7 5 16. 0.25 三、解答题 17. 解:因为均匀的粒子落在正方形内任何一点是等可能的所以符合几何概型的条件。 设A =“粒 子落在中间带形区域”则依题意得 正方形面积为:25×25=625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2× 2 1 ×23×23=529 带形区域的面积为:625-529=96 ∴ P (A )= 625 96 18. 解: 由方程有实根知:m 2≥4n .由于n ∈N *,故2≤m ≤6. 骰子连掷两次并按先后所出现的点数考虑,共有6×6=36种情形.其中满足条件的有: ①m=2,n 只能取1,计1种情形; ②m=3,n 可取1或2,计2种情形; ③m=4,n 可取1或2、3、4,计4种情形; ④m=5或6,n 均可取1至6的值,共计2×6=12种情形. 故满足条件的情形共有1+2+4+12=19(种),答案为 1936 . 19.解:以x 和y 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到达约会地点的时间,则两人能够会面的条件是15x y -≤.在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7,则(x ,y)的所有基本事件可以看作是边长为60的正方形,而可能会面的时间由图中的阴影部分所表示.故 P(两人能会面) 16760 45602 22=-=. 答 两人能会面的概率为7 16. 20、解:“甲、乙二人依次各抽一题”这一试验的基本事件总数共有90种不同结果. (1)设事件A 为“甲抽到选择题,乙抽到判断题”,事件A 包含基本事件数为24,所以15 4 9024(A)P == . (2)设事件B 为“甲、乙二人中至少有一人抽到选择题”,事件C 为“甲、乙二人都抽到判断题”,事件C 包 含基本事件数为12,则15 13 90121(C)P 1(B)P =-=-= (21)解:令A 为“至少有2位同学的贺年卡末位数字相同”,则A 为“5位同学的贺年卡末位数字均不相同”. 则() 625189 10 6789105 =′′′′= A P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D B C B C C A D D C O 15 15 60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期末练习试题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期未试题 数学(卷I) 提示: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卷n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请将卷n连同草稿纸交到监考老师处,此卷由学生自己保管。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30、40、50、60、60、70,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大小关系为( ) A、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B、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C、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D、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2、某影院有60排座位,每排70个座号,一次报告会坐满了听众,会后留下座号为15的所有听众60人进行座谈,这是运用了() A、抽签法 C、系统抽样法 D、分层抽样法 B、随机数法 3、某大学中文系共有本科生5000人,其中一、二、三、四年级的学生比为5: 4: 3: 1,要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系所有本科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60的样本,则应抽二年级的学生() A、100人 B、60 人 C、80 人 D、20 人 4、一个均匀的正方体,把其中相对的面分别涂上红色、黄色、蓝色,随机向上抛出,正方体落 地时“向上面为红色”的概率是() A、1/6 B、1/3 C、1/2 D 5/6

5、下列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不是函数关系() A、角度和它的正切值 B、人的右手一柞长和身高 C、正方体的棱长和表面积 D、真空中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下落距离和下落时间 6、为了解A、B两种轮胎的性能,某汽车制造厂分别从这两种轮胎中随机抽取了 下面列出了每一种轮胎行驶的最远里程数(单位:1000km) 轮胎A: 108、101、94、105、96、93、97、106 轮胎B: 96、112、97、108、100、103、86、98 你认为哪种型号的轮胎性能更加稳定() A、轮胎A B、轮胎B C、都一样稳定 D、无法比较 7、我们对那大中学高二(1 )班50名学生的身高进行了调查,按区间145--150, 180 —185 (单位:cm)进行分组,得到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样本身高在 的频率为() 那大中学高二(1)班学生身高统计 A、0.24 D、0.20 身高 (cm) 8个进行测试, 150--155 ,…, 165--170 C、0.12 B、0.16

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练习题(精选.)

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对算法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算法只能用伪代码来描述 B .算法只能用流程图来表示 C .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D .同一问题不同的算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程序框图中表示计算的是 ( ). A . B C D 3 将两个数8,17a b ==交换,使17,8a b ==, 下面语句正确一组是 ( ) A B C D . 4. 计算机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 ) 1a = 3b = a a b =+ b a b =- PRINT a ,b A .1,3 B .4,1 C .0,0 D .6,0 5.当2=x 时,下面的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 A .3 B .7 C .15 D .17 6. 给出以下四个问题: ①输入一个数x , 输出它的相反数 ②求面积为6的正方形的周长 ③输出三个数,,a b c 中的最大数 ④求函数1,0 ()2,0x x f x x x -≥?=?+10

B. i<8 C. i<=9 D. i<9 9. INPUT 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 A. INPUT “提示内容”;表达式 B.“提示内容”;变量 C.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D. “提示内容”;表达式 10.算法共有三种逻辑结构,即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个算法只能含有一种逻辑结构 B. 一个算法最多可以包含两种逻辑结构 C. 一个算法必须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 D. 一个算法可以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的任意组合 11. 如右图所示的程序是用来 ( ) A .计算3×10的值 B .计算93的值 C .计算103的值 D .计算12310???????的值 12. 把88化为五进制数是( ) A. 324(5) B. 323(5) C. 233(5) D. 332(5) 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条件结构中必有循环结构 B.循环结构中必有条件结构 C.顺序结构中必有条件结构 D.顺序结构中必有循环结构 14. 如果执行右边的框图, 输入N =5,则输出的数等于( ) A .5 4 B.4 5 C. 6 5 D. 56 15.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现输入如下四个函数, 其中可以输出的函数是 ( ) A .2()f x x = B .1 ()f x x = C .()ln 26f x x x =+- D . ()f x x = 二、填空题:

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介绍

算法介绍 1.什么是算法 算法(algorithm )一词源于算术(algorism) ,算术方法的原义是一个由已知推求未知的运算过程.后来,人们把它推广到一般,指算法是在有限步骤内求解某一问题所使用的一组定义明确的规则,甚至把把进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也称为算法. 例如,人们在计算过程中,先乘除,后加减,从内到外去括号等规则,都是按部就班必须遵守的算法.人类最早关于算法的记录存在于在两河流域发现的公元前两三千年的泥板书上,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计算利息何时能够够等于本金.算法早期发展中值得一提的另一个成果应归功于古希腊的欧几里得,他提出的计算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辗转相除法(又称欧几里得算法)至今仍在使用. 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主导思想,就是构造“算法”,解决问题.可以说:我国古代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算法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战国、秦、汉时期数学发展的总结,就其数学成就来说,堪称是世界数学名著.其内容按类分章,以数学问题的形式出现,包括分数四则运算、开平方与开立方(包括二次方程数值解法)、盈不足术、各种面积和体积公式、线性方程组解法、正负数运算的加减法则、勾股形解法(特别是勾股定理和求勾股数的方法)等.其中方程组解法和正负数加减法则在世界数学发展上是遥遥领先的.就其特点来说,它形成了一个以筹算为中心,与古希腊数学完全不同的独立体系. 我们现在学习的算法,不同于求解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方法,它应具有如下特点: 2.算法的特点 通用性:能解决一类问题.能重复使用. 程序性:step by step .算法过程要一步一步执行. 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执行的操作,必须确切,不能含混不清. 可行性: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必须是能实现的.例如,在算法中,不允许出现分母为零的情况;在实数范围内不能求一个负数的平方根等. 有穷性:算法要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当到达终止步骤时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有明确的结果,也就是说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任务,不能无限制的持续进行.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册教案

教育精品资料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名师教学视频全册播放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共3课时) 1.1.1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一、序言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 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 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二、实例分析 例1:写出你在家里烧开水过程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把水注入电锅; 第二步:打开电源把水烧开; 第三步:把烧开的水注入热水瓶. (以上算法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例2: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算法2 可以运用公式1+2+3+…+n= 2)1 (+ n n 直接计算第一步:取n=5; 第二步:计算 2)1 (+ n n ; 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 (说明算法不唯一) 例3:(课本第2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可推广到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说明算法的普遍性) 例4: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的大致步骤是: 第一步:根据题意,选择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 第二步:根据条件列出关于a,b,r或D,E,F的方程组;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期末测试题文科

眉山市高中2012级第三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数 学 (文科) 2011.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机读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选择题必须在机读卡上作答,非选择题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直线L 倾斜角的余弦值为 3 5 ,则直线L 的斜率为 (A )34 (B )43 (C )43± (D )34 ± 2.已知a b >,则下列不等式①22 a b > ②11a b < ③11a b a >-中不一定成立的个数是 (A )3 (B )1 (C )0 (D )2 3.双曲线22981x y -=的渐近线方程为 (A )13y x =± (B )3y x =± (C )19 y x =± (D )9y x =± 4.椭圆 19822=++y k x 的离心率1 2 e =,则k 的值等于 (A )4 (B )―45 (C )4或―45 (D )―4或4 5 5.已知0)13(log >-a a ,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310< a D.3231<a

高二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知识点归纳

2019高二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知识点归 纳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小编准备了高二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义 1、基本概念: (1)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4)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 (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n(A)=nnA为事件A出现的概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 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nA与试验总次数n的比值nn A,它具有一定的稳定

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 率 二.概率的基本性质 1、基本概念: Page 8 of 8 (1)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 (2)若AB为不可能事件,即AB=ф,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 互斥; (3)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 (4)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 P(AB)= P(A)+ P(B)=1,于是有P(A)=1P(B) 2、概率的基本性质: 1)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因此01;2)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 3)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于是有P(A)=1 4)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

新课标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期末测试题

吉林省实验中学 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数学文试题 命题人:赵晓玲 审题人:李盘喜 王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01x A x x ? ? =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3--第三章 概率 高考真题

第三章 概 率 本章归纳整合 高考真题 1.(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 ). A.13 B.12 C.23 D.34 解析 本小题考查古典概型的计算,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两个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所有的结果是3×3=9(个),其中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兴趣小组的结果有3个,所以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所求概率为39=13. 答案 A 2.(2012·辽宁高考)在长为12 cm 的线段AB 上任取一点C .现作一矩形,邻边长分别等于线段AC ,CB 的长,则该矩形面积大于20 cm 2的概率为 ( ). A.16 B.1 3 C.2 3 D.45 解析 此概型为几何概型,由于在长为12 cm 的线段AB 上任取一点C ,因此总的几何度量为12,满足矩形面积大于20 cm 2的点在C 1与C 2之间的部分,如图所示.因此所求概率为812,即2 3,故选C. 答案 C 3.(2011·陕西高考)甲、乙两人一起去游“2011西安世园会”,他们约定,各自独立地从1到6号景点中任选4个进行游览,每个景点参观1小时,则最后一小时他们同在一个景点的概率是 ( ). A.1 36 B.1 9 C.5 36 D.16

解析 考查学生的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一个景点甲有6种选法,乙有6种选法,共有36种,他们选择相同的景点有6种,所以P =636=16,所以选D. 答案 D 4.(2011·江苏高考)从1,2,3,4这四个数中一次随机地取两个数,则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两倍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了古典概型问题,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两个知识点轮换在高考试卷中出现.从1,2,3,4这四个数中一次随机取两个数,共有6种取法,其中1,2;2,4这两种取法使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两倍,由此可得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两倍的概率是P =26=13. 答案 13 5.(2012·湖北高考改编)如图,在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OAB 中, 分别以OA ,OB 为直径作两个半圆.在扇形OAB 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设OA =OB =2R ,连接AB ,如图所示,由对称性 可得,阴影的面积就等于直角扇形拱形的面积,S 阴影=14π(2R )2-1 2×(2R )2=(π-2)R 2,S 扇=πR 2,故所求的概率是(π-2)R 2πR 2 =1-2π. 答案 1- 2 π 6.(2012·安徽高考)若某产品的直径长与标准值的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 mm 时,则视为合格品,否则视为不合格品,在近期一次产品抽样检查中,从某厂生产的此种产品中,随机抽取5 000件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有50件不合格品,计算这50件不合格品的直径长与标准值的差(单位:mm),将所得数据分组,得到如下频率分布表:

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复习(含答案)

算法初步章节复习 一.知识梳理 1、算法的特征: ①有限性:算法执行的步骤总是有限的,不能无休止的进行下去 ②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操作内容和顺序必须含义确切 ③可行性:算法的每一步都必须是可执行的,即每一步都可以通过手工或者机器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完成 2、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 3、基本语句: 输入语句:INPUT “提示内容”;变量,兼有赋值功能 输出语句: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兼有计算功能 赋值语句:变量=表达式,兼有计算功能 条件语句:IF 条件THEN IF 条件THEN 语句体语句体 ELSE END IF 语句体 END IF 循环语句:(1)当型(WHILE型)循环:(2)直到型(UNTIL型)循环: WHILE 条件DO 循环体循环体 WEND LOOP UNTIL 条件 4.常用符号 运算符号:加____,减____,乘____,除____,乘方______,整数取商数____,求余数_______. 逻辑符号:且AND,或OR,大于>,等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不等于<>. 常用函数:绝对值ABS(),平方根SQR() 5.算法案例 (1) 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 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都是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2) 秦九韶算法:是求多项式值的优秀算法.

二、习题精练 1.将两个数A =9,B =15交换使得A =15,B =9下列语句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程序,若输入8时,则下图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 A 、0.5 B 、0.6 C 、0.7 D 、0.8 3. 上图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 ) A. 50 B. 5 C. 25 D. 0 4、上图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为 ( ) A.17 B.19 C.21 D.23 5、如右图所示,对甲乙两程序和输出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 ) A .程序不同结果不同 B.程序不同,结果相同 C .程序相同结果不同 D .程序同,结果 6.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 ) A .(9)85 B .(6)210 C .(4)1000 D .(2)111111 7.二进制数111011001001 (2)对应的十进制数是 ( ) A .3901 B .3902 C .3785 D .3904 8、下面的问题中必须用条件结构才能实现的个数是 ( ) (1)已知三角形三边长,求三角形的面积; (2)求方程ax+b=0(a,b 为常数)的根; (3)求三个实数a,b,c 中的最大者; (4)求1+2+3+…+100的值。 A .4个 B . 3个 C . 2个 D . 1个

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练习题

考纲点击 1.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考查程序框图,以含有循环结构的程序框 图为主. 2.以数列、分段函数、统计以及不等式为载体,考查算法的三种逻辑 结构. 3.给出某种算法语句进行运行计算,主要以熟悉的当前的某种数学运 算为背景 . 1.(2015·高考课标卷Ⅱ)下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 ) A.0 B.2 C.4?D.14 解析:选B.开始a=14,b=18. 第一次循环:14≠18且14<18,b=18-14=4; 第二次循环:14≠4且14>4,a=14-4=10; 第三次循环:10≠4且10>4,a=10-4=6;

第四次循环:6≠4且6>4,a=6-4=2; 第五次循环:2≠4且2<4,b=4-2=2; 第六次循环:a=b=2,退出循环,输出a=2,故选B. 2.(2015·高考课标卷Ⅰ)执行下面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0.01,则输出的n=() A.5?B.6 C.7?D.8 解析:选C.运行第一次:S=1-错误!=错误!=0.5,m=0.25,n=1, S>0.01; 运行第二次:S=0.5-0.25=0.25,m=0.125,n=2, S>0.01; 运行第三次:S=0.25-0.125=0.125,m=0.0625, n=3,S>0.01; 运行第四次:S=0.125-0.0625=0.0625,m=0.03125,n=4,S>0.01; 运行第五次:S=0.031 25,m=0.015 625,n=5,S>0.01; 运行第六次:S=0.015625,m=0.007 8125,n=6,

高中数学必修3各章节知识点梳理及测试题(附加答案)新选.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1算法的概念 1、算法概念: 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 算法的特点: (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 (3)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1.1.2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一)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二)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三)、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第二章统计 2.1.1简单随机抽样 1.总体和样本 在统计学中 , 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 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 为了研究总体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 研究,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 2.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 机地抽取调查单位。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3.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 (1)抽签法;⑵随机数表法;⑶计算机模拟法;⑷使用统计软件直接抽取。 4.抽签法: 5.随机数表法: 2.1.2系统抽样 把总体的单位进行排序,再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按照这一固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第一个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 2.1.3分层抽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