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PCR技术的出现,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如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微卫星(microsatellite)或称简单序列重复(simplesequencerepeat,SS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AFLP)等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

SSR标记技术根据微卫星序列两侧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对串联重复的微卫星序列进行PCR扩增,结果可以显示出SSR拷贝数的差异,该技术重复性和稳定性都较好,被广泛用于遗传作图、种质鉴定等研究中(SeniorandHeun,1993;WuandTanksley,1993)。

但由于SSR两侧引物具有物种特异性,具体实验中引物设计费时耗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Kojimaetal,1998)。

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又称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是在SS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分子标记技术,其引物开发费用低,具有操作简单,比RAPD和RFLP能揭示更高的多态性,目前,ISSR标记已广泛地用于遗传作图、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基因定位、系统发育、分子标记育种等方面。

1ISSR技术原理及特点植物基因组中分布有大量的重复序列,根据其在基因组中的含量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高度重复序列,根据其分布特征可分为散在重复序列和串联重复序列,SSR是一种高度串联重复序列,重复基序为2~6bp,分布于常染色质区,是真核生物基因组重复序列的主要组成部分,均匀分布于基因组中(何平,1998),正是基于基因组的这种特点,才出现了SSR和ISSR技术。

ISSR是基于SSR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技术,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在SSR的3’端或5’端加锚1~4个嘌呤或嘧啶碱基,并以此作为引物,通常为16~18个碱基序列,对两侧具有反向排列SSR的一段DNA序列进行扩增,然后进行电泳、染色,根据谱带的有无及相对位置,来分析不同样品间ISSR标记的多态性。

分子标记及其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及其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及其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是指基因组中具有多态性的DNA序列,可用于鉴定
个体之间的差异和遗传相关性。

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分子标记被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遗传多样性评估:通过测定林木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可以评估种群内部和种群之间的遗传变异程度。

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和分析遗传多样性,帮助选择最具遗传多样性和潜力的品种或种质资源。

2. 基因型鉴定与鉴别:通过分子标记的特定模式或图谱,可以识别和鉴别不同品系、种属或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

这对于林木品种验证、分辨与筛选、品种保护以及识别杂交后代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 亲权分析与近缘关系研究:分子标记技术可以用于研究亲缘关系和家系分析,以确定父本与子代之间的亲源关系、评估遗传遗传连锁与分离、确定近交程度等。

这有助于优化育种方案、提高育种效率以及避免不良遗传事件的发生。

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利用分子标记与相关性分析、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方法,可以筛选与目标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从而辅助选择目标性状的优良个体,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5. 基因定位与功能研究:通过比较表现型和分子标记的相关性,可以进行基因定位和功能研究,从而揭示控制性状的座位、作用机制和相关基因等信息。

这有助于深入理解林木性状的形成
机制和遗传基础,为进一步的功能基因组学和遗传改良提供依据。

总之,分子标记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加快育种进程,提高遗传改良效率,并为林木的良种选育与遗传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优点 。 已广 泛应 用 于遗 传 多样 性 检测 、 亲缘 关 系
S R的 3端或 5 端加锚 1 4个嘌 呤或 嘧 啶碱 基 , S ~ 并 以此 为 引物 , 对两 侧具 有 反 向排 列 的 S R的一 S
段 D A序 列进 行 扩增 , 后 电泳 、 色 。根据 谱 N 最 染
杏 ( i g i b ) 、 花 茶 ( a ei ids . Gn 0b oa k l 金 C m la nt ii l i s 僦 ) J长 叶榧 ( or ajci C u ) 等 的研究 、 Tr y aki h n e
均 获得 了满 意 的结 果 。本 文概 述 了 IS S R标 记 技
I S M o e u a a k r a d Is Ap l a i n i r e S R lc l r M r e n t p i to n Ga d n c
Pl n n tc n e d n a t Ge e i s a d Br e i g
W ANG J —z e L U Ya—qo g YA ig W A a ’ i h n, I in , NG Bn , NG Xin
高等优点。IS S R标记呈盂德尔式遗传 , 大部分为显 性标记。本文概述 了 IS S R的原 理 、 点及其在 园林植 物 特 遗传多样性检测、 亲缘关 系分析 、 品种分类 和鉴定 以及基因定位等方面 的应用和进展。 关键词 : S 分子标记 ; I R; S 遗传育种 ; 应用
中 图分 类 号 :7 6 Q 8 文 献标 识 号 : A 文 章 编 号 :0 1 4 4 ( 0 8 0 — 07- 4 10 — 92 20 ) 8 0 1 0
更强 , 多态性 更高 , 同时具 备 R P A D的简便 及易操 作性 ; S 比 R L 、 F P更 快 捷 、 定 , IR S FP A L 稳 安全 性 更高 ; S R相 比 , 计 IS 与 S 设 S R引物 不需 要 预 先 知 道序列 信息 , 序简 化 , 本更 低 。但 IS 程 成 S R标 记 大多数 为显性 标 记 , 能 提 供检 测 位 点 的纯 合 与 不 杂合状 态 。IS 电 泳胶 板 上 显 示 的扩 增 片 段情 SR 况 , 以查 询到 等 位 基 因信 息 , 与 SR存 在 明 难 这 S 显差别 。使用 3 锚定 的 IS S R引物 进行 扩增将 不

分子标记在园林植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与展望

分子标记在园林植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与展望
已成为近年来园林植物遗传多样性评价、 遗传图谱构建、 品种鉴定、 因 基
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领域科学研究 的主要手段. 概述 了分子标记在园林植物相关研究 中的应用 , 并对
存在的问题和应用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 分子标记 ; 园林植物 ; 育种 选择
JA h n —iWANG B o sn , UIDez n WAN Ho gl g I O Z o gy , a —o g S —o g, G n — n i
(ins r i e cd m o ̄ r, a g2 15 ,hn ) J guPo n A ae yo r t N n 113 C i a vc fF y a
维普资讯
第 9 第 2期 卷
20 08年 4月
北华大学学报( 自然 科学 版 )
J U N L O E H A U I E S T ( a r ce c ) O R A FB I U N V R I Y N t a S in e ul
在提高园 林植物丰富度 , 促进园林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选择育种的有效手段 , 分子标记技术是继形 态标记、 细胞学标记和同工酶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类新的遗传标记技术. 它以 D A分子多态性为基础, N 具有
数量多 , 多态性高 , 不受季 节、 环境条件 限制 , 影响 目标性 状的表达 , 不 能够鉴 别 出纯合基 因型和杂合基 因型 , 提
中图分类号 :6 3 ¥0 文献标识码 : A
Ap l a i n a d Ad a c fM o e u a a k r n p i to n v n e o l c l r M x e s i c S l c i e Br e i g o n s a e Pl ee tv e d n f La d c p mgs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精品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精品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近年,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尤以农业、医药业、畜牧业等行业应用得最多。

分子标记是指以生物大分子的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

分子标记的出现,使植物育种的“间接选择”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遗传分析的准确性和选育种的有效性,因而在遗传育种领域愈来愈受到重视。

在遗传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DNA分子标记已经发展了很多种,一般依其所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Southern杂交技术为核心的分子标记(如RFLP),此类被称为第一代分子标记;以PCR技术为核心的分子标记(如STS、RAPD、AFLP、SSR等)称为第二代分子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称为第三代分子标记,这也是以PCR技术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

现分别介绍其原理及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1分子标记在植物育种上的特点分子标记育种(molecular mark-assist selection,MAS)是借助分子标记在DNA水平上对遗传资源或育种材料进行选择,对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等综合性状进行高效改良,并针对目标性状基困连锁进行优良植株筛选,是现代分子生物学与传统遗传育种相结合的新品种选育方法。

与传统育种相比分子标记的优势是:(1)传统育种通过性状间接筛选目的基因,分子标记则通过直接与目的基因连锁进行筛选,因此,后者比前者准确,特别是在一些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对应关系较差时的筛选,(2)传统育种需要在成熟期才能筛选,分子标记筛选则可以不受植物生长发育期的限制,在苗期就可以筛选,而且不影响植株生长,(3)传统方法一次只能标记一个基因,分子标记筛选则可以同时筛选多个目的性状基因,(4)分子标记筛选利用了控制单一性状的多个等位基因,避免了传统育种通过表现型而获得不纯植株的缺陷;(5)分子标记筛选样品用量少,可以进行非破坏性筛选,从而加速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2常用分子标记的技术及其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2.1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简称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是以分子杂交技术为基础的标记技术,其原理是碱基的突变、缺失、重排或是一段DNA的重排或插入,导致限制性内切核苷酸酶的酶切位点分布发生改变,得到的切割片段在数量和长度上不同,从而产生多态性。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学号12054214哈尔滨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院(系)名称:理学院专业名称:生物科学学生姓名:曲悦指导教师:孟令波副教授哈尔滨学院2016年5月学号12054214密级公开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in plantresearch学生姓名:曲悦所在学院:理学院所在专业:生物科学指导教师:孟令波职称:副教授所在单位:哈尔滨学院论文提交日期:2016.05.24论文答辩日期:2016.06.03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学院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IV)前言 (V)第1章绪论 (1)1.1分子标记技术类型 (1)1.2 分子标记技术的特点 (2)1.3 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遗传特性 (2)第2章 R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3)2.1 RFLP标记的原理及特点 (3)2.2 RFLP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3)2.2.1构建DNA指纹图谱 (3)2.2.2 进行基因定位 (4)2.2.3鉴定物种多样和亲缘关系 (4)第3章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5)3.1 SSR标记的原理 (5)3.2 SSR标记的特点 (5)3.3 SSR标记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5)3.3.1 构建分子遗传连锁图谱 (6)3.3.2 基因定位 (6)3.3.3 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6)3.4 SSR分子标记技术的优点和不足: (7)3.4.1 SSR技术的优点: (7)3.4.2 SSR技术的不足: (7)第4章 SN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8)4.1 SNP技术标记的原理 (8)4.2 SNP技术标记的特点 (8)4.2.1遗传稳定性高 (8)4.2.2 等位基因性 (8)哈尔滨学院学士学位论文4.2.3 检测速度快 (9)4.2.4 分布广泛,数量丰富 (9)4.2.5 代表性强 (9)4.3 SNP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10)4.3.1SNP分子标记技术在物种遗传多样性上的应用 (10)4.3.2 SNP分子标记技术种间亲缘关系间的应用 (10)4.3.3 SNP分子标记技术在种植资源关系上的应用 (11)4.4SNP技术的优点和不足 (11)4.4.1 SNP技术的优点 (11)4.4.2 SNP技术的不足 (11)第5章 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12)5.1 AFLP标记的原理 (12)5.2 AFLP标记的特点 (12)5.3 AFLP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12)5.3.1基因指纹图谱的构建 (13)5.3.2 品种鉴定 (13)5.4AFLP技术的优点和不足 (13)5.4.1 AFLP技术的优点 (14)5.4.2 AFLP技术的不足 (14)参考文献 (15)结论 (17)致谢 (18)摘要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s),是在分子水平上把具有遗传性的物质中核苷酸序列的变异作为研究基础的遗传标记方式。

分子标记及其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及其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1. 引言分子标记,作为一种现代遗传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已经在众多生物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分子标记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探讨其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并结合个人理解和观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分子标记的基本概念分子标记是指在分子水平上对遗传多态性进行检测和标记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DNA标记和蛋白质标记两大类。

常用的DNA标记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增殖多态性(RAPD)、微卫星标记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

这些标记可以在不同个体之间表现为差异性,为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3. 分子标记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遗传多样性的评估和遗传图谱的构建。

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可以鉴定和筛选出对特定性状具有重要遗传作用的分子标记位点,从而加快林木品种改良的速度。

分子标记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行亲本间的亲缘关系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为林木杂交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分子遗传学支撑。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对于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人员不仅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林木品种的遗传背景和遗传特性,还可以加速林木品种改良的进程,为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当然,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例如技术成本较高、大规模应用时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5. 总结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分子标记及其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为林木遗传育种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和精细的遗传学分析手段,为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

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研究人员投入到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中,推动林木遗传育种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分子标记及其在林木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及其在林木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及其在林木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陈少瑜
【期刊名称】《西部林业科学》
【年(卷),期】2002(000)004
【摘要】分子标记是一种新型的遗传标记,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各领域.在全面、系统地介绍当前分子标记主要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从指纹图谱的品种鉴别、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论述了分子标记在林木种质资源和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分子标记为品种鉴别、亲缘关系确定、种质资源遗传结构状况等的研究提供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在提高林木遗传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增强定向育种的可靠性等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页数】8页(P63-70)
【作者】陈少瑜
【作者单位】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昆明,6502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89;S722.3
【相关文献】
1.DNA分子标记在果树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J], 颜菱
2.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J], 刘增虎;李涛;杨海;刘敏;白兴荣;董占鹏
3.DNA分子标记在蓝莓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J], 张文达;翁海龙
4.SSR分子标记在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J], 冯章丽;刘畅;顾广军;程显敏;刘延杰;卜海东;于文全
5.SSR分子标记技术在苹果种质资源及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J], 侯丽媛;董艳辉;张春芬;肖蓉;邓舒;聂园军;赵菁;曹秋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农业大学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摘要:概述各种常用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AFLP,SSR,ISSR,SCAR,CAP s,SNP等技术,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关键词:分子标记植物遗传育种Molecular Mark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arden Plant Genetics andBreedingAbstract:The principals of several commonly used molecular marker including RFLP,RAPD,AFLP,SSR,ISSR,SCAR,STS and CAPs,are introduced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molecular markers in plant breeding are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varieties identification, the conserv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pedigree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gene loca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genetic map.Key words:molecular marker;Plant;Genetics and Breeding 近年,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尤以农业、医药业、畜牧业等行业应用得最多。

分子标记是指以生物大分子的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

分子标记的出现,使植物育种的“间接选择”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遗传分析的准确性和选育种的有效性,因而在遗传育种领域愈来愈受到重视。

在遗传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DNA分子标记已经发展了很多种,一般依其所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Southern杂交技术为核心的分子标记(如RFLP),此类被称为第一代分子标记;以PCR技术为核心的分子标记(如STS、RAPD、AFLP、SSR等)称为第二代分子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称为第三代分子标记,这也是以PCR技术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

现分别介绍其原理及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1分子标记在植物育种上的特点分子标记育种(molecular mark-assist selection,MAS)是借助分子标记在DNA水平上对遗传资源或育种材料进行选择,对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等综合性状进行高效改良,并针对目标性状基困连锁进行优良植株筛选,是现代分子生物学与传统遗传育种相结合的新品种选育方法。

与传统育种相比分子标记的优势是:(1)传统育种通过性状间接筛选目的基因,分子标记则通过直接与目的基因连锁进行筛选,因此,后者比前者准确,特别是在一些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对应关系较差时的筛选,(2)传统育种需要在成熟期才能筛选,分子标记筛选则可以不受植物生长发育期的限制,在苗期就可以筛选,而且不影响植株生长,(3)传统方法一次只能标记一个基因,分子标记筛选则可以同时筛选多个目的性状基因,(4)分子标记筛选利用了控制单一性状的多个等位基因,避免了传统育种通过表现型而获得不纯植株的缺陷;(5)分子标记筛选样品用量少,可以进行非破坏性筛选,从而加速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2常用分子标记的技术及其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2.1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简称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是以分子杂交技术为基础的标记技术,其原理是碱基的突变、缺失、重排或是一段DNA的重排或插入,导致限制性内切核苷酸酶的酶切位点分布发生改变,得到的切割片段在数量和长度上不同,从而产生多态性。

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基因得到不同片段,然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印迹到尼龙膜或硝酸纤维膜上,再用DNA探针与同源序列杂交,经放射自显影或酶学检测。

RFLP的优点是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具有共显性,能区分纯合子和杂合子,能稳定遗传。

甘娜[16]等(2006)利用RAPD、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PCR2RFLP标记系统评价了大花蕙兰20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其结果表明RAPD标记揭示的大花蕙兰遗传多样性最高, 其次为cpDNA PCR-RFLP标记, 而mtDNA PCR-RFLP标记揭示的遗传多样性最低。

但是大花蕙兰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比较保守, 遗传多样性较低, 不能作为聚类分析的依据。

张立平[29]等(1996)提出简便易行的葡萄染色体DNA的提取纯化方法,并对部分葡萄种及品种进行RFLP鉴定,以期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完善我国葡萄分类,也为其它果树分类提供借鉴。

2.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 DNA,RAPD)RAPD以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为基础,它的引物是一段任意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单链片段(长度通常为8—10 bp),在基因组DNA 上随机引物都有特定的结合位点区域。

一旦此区域的碱基突变或是DNA插序、重排、缺失,均会引起结合位点分布的变化,从而引起PCR扩增产物在数量和长度上不同,产生多态性。

加人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然后用凝胶电泳分离扩增片段,经染色显示相应区域内DNA的多态性。

由于使用多个引物,多态性的检测可以扩大到整个基因组,因此RAPD可用于构建基因指纹图谱。

RAPD[1](2012)技术操作简便,已大量应用于品种鉴定、遗传图谱的构建及进化关系研究(Kuginuki et al.,1997;徐炎等,2003;谭雪等,2009;Ramchiary & Lim,2011),存在稳定性和重现性较低的不足(Jones et al.,1997)。

朱华武[18]等(2005)为探明茄子抗青枯病的遗传机制,用RAPD技术对供试材料的抗青枯病基因进行了研究。

其结果是找到了一个与茄子抗青枯病亲本S3中的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264780,该标记与S3的抗病基因的交换值为4.32% , 遗传距离为4.33 cM。

但是试验中在抗病亲本S3和F2代抗病池中均能扩增出S264780 , 而感病亲本北京六叶茄和F2代感病池均缺失这条带。

徐炎[22]等(2003)以感病×抗病的葡萄种间杂交组合白玉霓×塘尾的F1代17个单株及塘尾自交一代16个单株为试材, 采用BSA法和RAPD 技术, 通过对155个随机引物的筛选, 获得了一个与中国野生葡萄抗白腐病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OPP09-760 , 并在中国野生葡萄8个种的32个株系及欧洲葡萄16个品种中得到验证。

但是本研究获得的刺葡萄塘尾抗白腐病基因RAPD标记OPP09-760 ,仅为研究抗白腐病基因提供了一个突破点, 更多的RAPD标记及其与抗白腐病基因位点的距离及定位作图是诸多学者正在进行研究的内容。

秦贺兰[25]等(2002)用RAID技术分析了18个菊花品种DNA的多态性,其结果检测出两个品种特有的分子标记,‘大红托桂’有OPD15 (1200 bp).‘玉翎管’缺失OPAl7(1100 bp)。

瓣型一致的品种间基因型相似系数较高。

但是本试验中筛选出的3个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不能将黄秀芳和白秀两个品种的菊花花色区分开。

罗素兰[26]等(2001)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 在一个葡萄的种间杂交组合〕的F1 群体中发展分子标记,共产生了89 个稳定的RAPD 标记,连同4 个形态标记(花型、霜霉病抗性、果皮颜色、果汁颜色) 构建了一个葡萄RAPD 分子连锁图。

为毛葡萄连锁图谱的构建提供了一个连锁框架。

但是在图谱上进行更多形态性状的基因定位或找出与目标性状相连锁的其它标记, 是需要进一步填充更多的RAPD 标记。

王跃进[28]等(1997)用RAPD技术分析了葡萄属圆叶葡萄亚属及真葡萄亚属美洲种的相关性。

2.3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ca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AFLP是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产生不同长度的DNA片段来检测DNA的多态性。

其原理是用限制性内切核苷酸酶酶切DNA,在DNA片段的两端加上带有特定序列的。

接头”,然后用与接头互补的3/—端带有几个随机选择的核营酸引物进行特异PCR扩增。

只有与3/—端严格配对的DNA片段才能扩增。

3/—端的核苷酸序列决定了DNA片段的特异性。

最后用高分辨率测序凝胶将扩增产物分离,用放射性自显影或银染法检测。

该技术[1](2012)可在不了解某物种任何DNA 信息情况下用于DNA 多态性的检测,且多态性丰富,重复性高,稳定性好,是一种较为理想和有效的分子标记,被广泛地应用于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等(Guo et al.,2003;Zhao et al.,2005;Ramchiary & Lim,2011;Shi et al.,2011)。

但操作相对较为复杂,成本较高,通常需要同位素、荧光或银染观察多态性,且多态性条带较难以转换成操作简单的PCR 标记(Guo et al.,2003)。

赵婷婷[2]等(2012)以番茄抗叶霉病的品种05HN36为母本,以感病品种051355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以亲本及其F2分离群体为研究材料,采用AFLP 技术筛选与抗叶霉病基因Cf12 连锁的分子标记。

其结果是通过对545对引物进行筛选,获得了6个连锁的AFLP标记。

但是AFLP 的成本高和操作复杂等缺点限制了它在育种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刘富中[10]等(2008)采用AFLP分析技术和改良BAS法,通过512对E /M引物组合的筛选,获得1个与茄子单性结实基因紧密连锁的AFLP标记E75/M53-70,该标记与单性结实基因间的遗传图距为15.38cM,可用于茄子单性结实性的鉴定和单性结实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速茄子单性结实基因的转育和利用。

但是通过试验可知茄子单性结实的遗传机制较复杂,存在多个单性结实基因的控制,不同材料的遗传特性不尽相同。

唐美玲[11]等(2008)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 筛选与山葡萄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 同时将其转化为简单实用的SCAR标记, 可加快葡萄育种进程。

但是AFLP标记具有操作程序复杂、成本高等缺点。

因此, 有必要将与山葡萄性别相关的AFLP标记转化为简单实用的SCAR标记,并且用于山葡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罗建华[14]等(2006)以抗病的‘秋棚’和感病的‘欧洲8号’杂交获得的115份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 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SA)和AFLP技术进行了黄瓜抗ZYMV-CH遗传规律和连锁分子研究,并将其转化成共显性的SCAR 标记SCAR3-109,作为黄瓜抗ZYMV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