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测试理论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大学英语口语测试

浅谈大学英语口语测试
1 R ct g asg f mte et ) ein apsaer h tx. i o
背诵所学课 文段落 。 背诵是练习听说的一种好方法。 多积 累好 句型和段落有助 于学生英语表达时有东西可输出 , 另一 方面也能培 养学生的英语语 感。学生复习课文时 , 读写能力提高的同时听说 能 力也得 到了提高 。
我校大部分非英语专业 的班 级选用 了外研社 出版的《 新视野读 写教程》 新视野 听说教 程》 在每单元 的教学 中都 辅于英语 听说 和《 , 教学 内容 , 教材每单元 有一个主题 , 词汇 、 型的复现率较高 , 句 易于 学生掌握 。我们在课 堂上 充分利用课文 中已学 过的语言素材进行 听说训练 , 学生对所练话胚较 熟悉和感兴趣 , 有助 于激 发学生 的积 极性 , 而主动 圆满地完成每单元 的听说任务。 从 32 改革英语期 末成绩 的评价体 系 . 在针对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不与学生毕业证挂钩的现实情况 , 我 们逐 步形成了侧重考查学生英语综 合应 用能力 的考试模 式。考试 内容更 加综合 化、 多样化 : 以往 只有 笔试 的基础上增加 口试 。 口 在 语考试 的 目的 , 主要是测试学生 的英语 口头交际能力 , 中包括运 其 用语音 、 语调 、 语法及词汇知识进行 交际的能力。所 以英语交 际能
摘 要 在社 会和经济迅猛发展 的今 天 , 英语 口 愈发重要 , 语 我们必须要让 我们培养 的学 生具备适应新 的历史环境 的能力 , 这就 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不 断探 索与创新。针对 目前 高职院校学 生英语 口语普遍较差的现象 , 本文从我 院实际 出发 , 出 了一些有 提 效可行 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英语 口试 测试方法 创新
力 是 口语 教 学 和 口语 测 试 的 核 心 。

浅谈英语词汇测试的设计

浅谈英语词汇测试的设计
维普资讯
20 0 2年 2月
陕 西省行政学院 、 陕西省 经济管理干部学脘学报
o Ju a f h a x mi ita in S h o n aa n x o o c Ma a e n c o l o r lo a n iAd n sr t c o la d Sh n S l Ec n mi n g me tS h o
Ke r s v a u  ̄ t t r rs t i od ; u s o r s y Wo d : o h l ,e ; e ee a v w rs q et nf m n a s p n te i o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因素.离开词汇根本 词汇表} 水
就无从战起学习语言。 词汇 瞬是浯吉 翘雌 的
词汇为代 表; 二是题 目的寰计形式。 关 键 词 :词 汇 测 试 表 性 词 ; 目形 式 代 题 中圈分类号 : 3 H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8 8 7 2 0 ) 10 - 2X(0 2 叭一o 7 —0 05 2
De i n n fe ls o a u a y t s sg i g o ng i h v c b l r e t
a e u c o s, e e  ̄ be c mpi E 0 h o y a e p a l, o l - ctde ae . 把
汇, —定要自按j频分出几个档次。 司 要弄清楚,

回答 :
ll c s cu ae u h 5 akia o r o s o g
2 T e o icu ae u . h ys o rg o s b 3S e a u . h h sa o c s mte b h ̄ Jc ua eu o rgo s
尤其趟 眸 来随着英语学习的普及 题。 学生学过的词汇有多有少. 但不可能把他 式较多,

英语小课题研究可选题目

英语小课题研究可选题目

英语小课题研究可选题目1。

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2. 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的策略的研究3。

高中英语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4. 高中英语立体式课堂模式的构建和研究5. 教师学习群体与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6。

提高高中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7。

高中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策略的策略8。

开展英语短剧表演对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实践研究9. 原声电影欣赏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10. 高中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研究11. 高中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研究12。

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13。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训练的效率14. 如何突破英语定语教学的难点15. 用多媒体CAI技术优化英语的听说训练16。

优化英语课的导入法17. 英语构词法教学的研究18。

英语课堂教学的提问策略19. 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20。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21。

如何提高英语听写训练的效率22. 如何处理英语课后练习23。

促进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录音教学24。

分组进行英语教学全面提高学习成绩25。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26。

如何克服英语学习的高分低能27。

“近体原则”在英语课文话题设计中的运用28。

浅谈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29.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30。

英语课堂教学“六要素”31. 高中英语趣味教学谈32. 浅谈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33。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34. 英语语法集中复习教学的尝试35。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36。

“三心二意"教英语37。

英语课,让学生说“I like"38。

浅谈英语单元测试的选题策略39。

浅谈如何适应高中英语新教材特点之教法40。

尝试教学法在高中英语中的应用41. 浅谈高中英语新课改新教法42. 高中英语教学的几点体会。

浅谈英语口语教学与测试

浅谈英语口语教学与测试

模仿 话题
学好 国际音标 , 未 来 的英语 学 习是 一 对 件 一劳 永逸 的事。 我集 中教 授 音标 ,使 学 生可 以顺利 通过 语音 关。在他 们 掌握 了音标 后 ,口语 训练 就会起 到 事半功倍 的效 果 。 22反 复 朗读 课 文 . . 培养 说话 能 力 在 课 堂上 有 意 识 地 按 课 本 内容 传授 句 子重 音 , 音节 , 读 ,停 顿等 知识 ,着 重培 养 连 学 生这 方 面 的技 巧 . 后按 课 文 里不 同 的角 然 色和 情 景带领 学 生有感 情 地 朗读课 文 , 要 再 求 学生模 仿课 文 的原 声 带进行 朗读 背 诵 。 在 反 复练 习 中仔 细体 会 语言 的用 法 。 记 忆和 在 模 仿 中培养 语感 23复述 故 事 , . 培养 口头表达 能力 复述 故事 不 同于 背诵 . 要求 学生 用 自己 的话 去讲述 课 文的故事 。如果 没有 学 习伙 伴 听 自己复述 。可 以用 录 音 机 把 自己复述 的 故事 录 下来 。 然后 对 照原 文检 查复 述 的准 确 性和 完整性 。 2 . 4描述 图片 , 培养 用英语 表达 习惯 这 也是 常用 的 口头训 练方 法 . 生在做 学 口头描 述 时可 以使 用 学过 的词 汇 、语 法 规 则。描述 也不仅 限于 图片,在 生活 中看到 任 何 场 景 都 可 以在 头 脑 中默 默地 进 行 描 述 练
快 速 反 应 1
2 . 置 一定 的情 景 或提 出某个 话题 , 9设 让 学 生略 作 准备 .编 一 个 意 思连 贯 的 一段 话 , 他们 开 动脑 筋 , 口说 话 , 而提 高说 让 开 从 的 能力。 21 .0布 置 口语 作 业 . 获得 所需语 感 口语 作 业也 叫做 “ 带作 业 ” 磁 .其 内容 有单 词 辨 音 、 仿 课 文原 声 带 的 朗读 、 模 简单 的课 文 复述 等 。 这 些 作 业要 求 学 生把 它们 录制在 磁 带上 , 自说 自录 中认 真追 求 自我 在 完善 。使 他们 怀着 极大 的热 情 、 兴趣 和 高度 集 中的注 意力 从 口语 实践 中增 强记 忆 力 。 获 得英语 学 习所 需要 的语感 。 三、 英语 口语测 试 的形式 当前 ,随着 对 语 言功 能认 识 的提 高 . 考 查 外语 口语 的 能 力 已经 作 为 测 试 形 式 列入 试题 。口语考 试在广 州 市也早 已列入 了初 中 毕 业升学考 试 的 内容 。 我在 英语 口语 测 试 方 面进 行 了一 些 尝 试 :测 试 的 时 间安排 在 期 中和 期 末 的 前 两 周 ,测试 的 内容 有 : 31 试 的时 间和 内容 。测 31 .. 1朗读 所 学过 的课 文 : 31 .. 仿课本 中几篇 课文 的读 音 ; 2模 3I .. 3复述 所 听的材 料 : 31 .. 景对话 训练 : 4情 31 .. 图说话 : 5看 31 .. 6根据 材料说 出一段连 贯 的话 。 32测 试 的操 作过 程 . 321 .. 将具 体 的测试 内容编 为 1 0套题 。 322每 个 学生在考 前 3分 钟抓 阎选题 。 . . 按 时应试 : 323测试 采用 录音 方式 , .. 以便评 估 。 33测试 的评 分标 准 . 331 试前 . 照 学生平 时 口语 能力编 .. 测 按

英语测试理论与方法pdf

英语测试理论与方法pdf

英语测试理论与方法1. 引言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

为了准确评估和衡量个体对英语语言能力的掌握情况,英语测试成为一种常见的评估手段。

本文将介绍英语测试的理论与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英语测试。

2. 英语测试的重要性英语测试对于评估个体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方面的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英语测试,可以客观地评估测试者在不同语言能力层面上的掌握情况,并作为决策制定者在英语教育、招聘、选拔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3. 英语测试的理论基础英语测试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3.1 语言习得理论语言习得理论主要研究个体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社会因素。

其中,以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查尔斯‧奥斯汀的习得功能理论以及诺姆·乔姆斯基的生成文法理论为代表。

这些理论为英语测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3.2 测量理论测量理论主要研究如何设计有效的英语测试,以准确地测量和评估个体的英语语言能力。

常用的测量理论方法包括信度、效度、等级划分、测试评分等。

3.3 评价理论评价理论主要研究如何对英语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评分标准、评估体系和诊断性评价等。

4. 英语测试的常用方法英语测试的常用方法包括口语测试、听力测试、阅读测试和写作测试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4.1 口语测试口语测试是衡量个体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口语测试方法包括面试、短对话、演讲等。

口语测试主要针对个体的流利度、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运用能力进行评估。

4.2 听力测试听力测试是评估个体听取和理解英语语音的能力。

常用的听力测试方法包括听力理解题和听力填空题等。

听力测试主要考察个体对于不同语速、语调和语境下的英语材料的听取和理解能力。

4.3 阅读测试阅读测试是评估个体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

常用的阅读测试方法包括阅读理解题和阅读填空题等。

阅读测试主要考察个体对于不同主题、难度和长度的英语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最新英语小课题研究可选题目

最新英语小课题研究可选题目

英语小课题研究可选题目1231. 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42. 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的策略的研究53. 高中英语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64. 高中英语立体式课堂模式的构建和研究75. 教师学习群体与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86. 提高高中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97. 高中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策略的策略108. 开展英语短剧表演对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实践研究9. 原声电影欣赏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111210. 高中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研究1311. 高中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研究1412. 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1513.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训练的效率1614. 如何突破英语定语教学的难点1715. 用多媒体CAI技术优化英语的听说训练1816. 优化英语课的导入法17. 英语构词法教学的研究192018. 英语课堂教学的提问策略2119. 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2220.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2321. 如何提高英语听写训练的效率2422. 如何处理英语课后练习2523. 促进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录音教学2624. 分组进行英语教学全面提高学习成绩2725.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2826. 如何克服英语学习的高分低能2927. “近体原则”在英语课文话题设计中的运用3028. 浅谈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3129.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3230. 英语课堂教学“六要素”3331. 高中英语趣味教学谈3432. 浅谈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3533.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3634. 英语语法集中复习教学的尝试35.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373836. “三心二意”教英语3937. 英语课,让学生说“I like”4038. 浅谈英语单元测试的选题策略4139. 浅谈如何适应高中英语新教材特点之教法4240. 尝试教学法在高中英语中的应用4341. 浅谈高中英语新课改新教法4442. 高中英语教学的几点体会。

浅谈中学英语课堂测试与教学评价

浅谈中学英语课堂测试与教学评价

2建立新的课堂评价体 系
目前 , 中学 英 语 教 学 中 的 评 价 方 式 更 多 地 依 赖 于 传 统 的 评 价 方 式 , 传 统 的 英 而 语课 堂评 价 总 是 将 教 师 作 为 评价 中 的 主要 对 象 。 很 大 程 度 上 忽 视 了 学 生 在 课 堂 教 在 学 中 的主 体 性 、 动性 、 造 性 和 客观 存在 能 创 性。 另外 , 统 的 评价 注 重 对 单 纯 的语 言知 传 识 、 系的 考 查 , 体 重结 果 、 重成 绩 , 日常 教 学 活 动 以 考 试 为 中 心 , 弊 端 是 使 学 生 的 身 其 心 发 展 受 到 极 大 限 制 与伤 害 , 新 课 标 所 而 倡导 的评 价 理 念 恰 恰 是 对 传 统 测 试 与 评价 的 模 式 提 出 了挑 战 。 新 评 价 可 以 定 义 为 形 成 性 评 价 。 的 它 内 涵 得 到极 大 扩 大 , 评价 不等 于 考 试 , 考试 只 是 评 价 的 一 个 手 段 , 理 顺 了教 学 与 评 它 价( 考试 ) 关 系 , 者是 在 共 同 的 教 育教 学 的 二 目标 下 协调 一 致 , 为 促 进 的教 学 行 为 。 互 新 评 价 注 重对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的 考 查 , 调 评 强 价 指 标 的 多元 化 , 进 学 生 的全 面 发 展 , 促 评 价 要 贯 穿 于 日常 教 学 活 动 , 挥 评 价 的 教 发 育 功 能 。 课 改要 求 建 立 新 的 评价 体 系 , 新 即 以 形 成 性 评 价 为 主 , 教 学 中 注 意 形 成 性 在 评 价 与 终 结性 评 价 恰 当组 合 、 互相 补 充 、 综
() 1 入学 考 试 情 况 记 录 。 月 考 是在 学完 2~3 " 元 之 后 进 行 的 4单 () 生学 习行 为 记 录 , 朗 读 、 诵课 对 综 合语 言 能 力 方 面 的 考 试 。 时 4 2学 如 背 用 5~6 0 文、 演对话。 表 分 钟 。 采 用的 试 题 种 类 较 多 , 在 单 元 考 所 会 ( ) 师 与 家 长对 学 生 学 习 情 况的 观 察 试 的 题 型 的 基 础 上 增 加 “ 3教 阅读 理解 或 “ 书 评语 。 面 表 达 ”。 ( ) 时 测 验 , 教 师 评 分 或 在 教 师 指 4平 由 ( ) 中考 试 4期 导下 , 同学 评 分 或 自己评 分 。 期 中考 试 一 般 都 采 用 全 区 统 一 考 题 。 ( ) 己或 同学 对 其 学 习 态 度 、 法 与 题 型 基 本 和 中考 题 型 一 致 , 时 增 加 口语 5自 方 有 效果的评价意见 。 测试 。 中 考试 与 月考 的 目的 相 同 。 过 笔 期 不 以 上 是 形 成 性 评 价 的 主 要 内容 。 终 者 在 此 建 议 取 消 期 中 统 一 考 试 。 校 应结 而 各 结性 评价 是 对 学 生 学 期 或 学 年 学 习成 果 的 合 本校 的 师资 和 生 源 的 实 际选 编 一 些 有 特 检验 , 同时 也 是 对 特 定 时 间 内教 学 成 效 的 色 的针 对 性 较 强 的 考试 题 。 增加 开 放 型 、 多 检验 。 要 采 用 期 末 考试 的 形 式 , 试 内容 任 务 型题 型 。 可 增加 附 加 题 。 考试 真 正 主 考 也 让 反映特定教学时段所覆 盖的内容。 发 挥 其 功 能 作 用 , 师 生 们 的 注 意 力 能 从 使 分数 和 名 次 上 转 移 到总 结 、 错 、 纠 改进 和提 3教学测试形式 多样化 高上面来 。 在 新 课标 指 导 下 , 者 依 据 相 关 的 语 笔 () 5 期末 考 试 言 学 与 语 言 测 试 理 论 与方 法 , 析 了初 中 分 期 末 考 试 方 式 的 方 式 也 是 采 取 全 区统 英 语 课 堂 教 学 中普 遍 采 用 的 测 试 方 法 。 考 的 方式 。 型 和 中考 相 同。 题 笔者 认为 期 末 在 理 论 研 究 上 , 们 发 现 : 构 主 义 测 考 试 题 型 数 年 不 变 , 得 单 调 、 味 、 新 我 结 显 乏 无 试 中 以选 择 题 为主 , 理 语 言~社会 语 言 测 意 。 体 说 来 其 试 题 内 容 缺 乏趣 味性 ( 要 心 具 主 试 模 式 中 以综 合题 为 其 主要 形式 : 型 、 完 改 指低 年 级 学 生 ) 实用 性 ( 对 高年 级 学 生) 、 指 、 错 、 写 口试 和 作文 ( ao 19 )交 际 创新 开 拓 性( 听 Het n 9 8。 指对 成 绩 优秀 学 生 ) 所 以对 于 , 语 言 测 试 的 内 容 由那 些 能 充 分 反 映 受 试者 期 末 考试 的形 式 也 必须 加 以改 革 。 语 言 能 力的 语 言 表现 和 语 言 行 为构 成 ( l Bel 1 8 ) 任 务 型 测 试 项 目 , 试 者 应 把 测 试 4结语 9 1。 应 当成 真实 的语 言运 用( a h n & P l r B c ma ame 英语 课 堂 测试 和 教 学 评价 是 英语 课堂 1 9 ) 96。 教 学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是 保证 英 语 课 程 也 在 中 学 的 教 学 实 践 中 , 师 在 初 中英 能 够 得 到 有 效 实 施 的 重要 手 段 。 教 良好 的 评 语 日常 教 学 中 普 遍 采 用 的 测 试 方 法 包括 : 估 手 段 可 以促 进学 生 充 分 发 挥 其 主观 能 动 单元测试 ; 月考 ; 中考 试 ; 末 考 试 等 。 期 期 测 性 , 极参 与英 语 教 学 活动 。 而 帮 助学 生 积 从 试 的 内 容 和 目标 要 求 : 重 考 查 学 生 的语 养 成 良好 的学 习 习惯 和 掌 握 良好 的学 习方 侧 言 技 能 、 言知 识 、 文 化 交 际意 识 和 跨 文 法 , 时 也 帮 助 教 师 了 解 学 生 的 学 习情 况 语 跨 同 化 交 际 能 力 , 听 、 、 、 技能 以及 灵 活 和 学 习需 要 , 时 调 整 教 学 内 容 及 教 学 方 即 说 读 写 随 运 用 语 音 知 识 、 汇 知 识 和 语 法 知 识 的 能 法 , 而提 高课 堂 教 学 的 实践 。 测试 应 以 词 从 而 力。 要测 试题型有 : 写、 答、 写 、 主 听 问 默 背 新 课 标 为指 导 , 心 组 织 , 精 合理 安排 , 只有 诵 ; 形填 空 ; 型转 换 ; 项 选 择 ; 汉互 这 样 才 能 使 学 生 在 获 得 知 识 的 同时 , 高 词 句 单 英 提 译 ; 成 句 子 ; 型 填空 ; 完 完 阅读 理 解 ; 面表 学 习兴 趣 , 展 语 言 能 力 。 书 发 达; 改错 等 ( ) 堂 测 试 1随 参考文 献 随 堂 测试 所 用 的时 间一 般 是 1 0~l 分 【 】 道 春 . 课 程 中课 堂 行 为的 变 化【 l 5 1傅 新 MI _ 钟 , 周2~3 。目的 是 引导 学 生 对 上 节 课 每 次 北 京 : 都 师 范大 学 出版 社 , 0 2 首 20. 所学的知识进 行复记 , 同时 也是 为 引 入 新 I】 庭 乡 . 语教 学 法【 . 2李 英 M】北京 : 高等 教 育 课 创 设 语 言 环 境 。 以 通 常 采 用 一 些 易 于

浅谈小学英语测试与命题

浅谈小学英语测试与命题

应 该 主 要 突 出 基 础 性 ,而 不 应 超 纲 命 题 或 人 为 地 拔 高 目标 要
求。
3 . 渗透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学 习语 言 是 为 了交 际 。 小 学 英 语 教 学 不 仅 要 教 给 学 生 一 些 最 基 本 的 语 言 知 识 ,而 且 要 教 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方法和能力 。 在试卷的问题设计上 , 可 适 当增 加一些对阅读理解能力和活用语言能力的考查。
QI NGHAl £ DUCATl 0N
I " - I 董 翟
% . .
践探

『 学 英 语 测试 与 评价 的主
3 . 基 本 的语 法 教 学 一 定 要 与 语 境 相 结 合 。 进行语法操练时 ,
J ’ 要 目的是 : “ 使 学 生 在英
要坚持将话题 、 语境、 结构 、 功 能 相 结 合 的 原 则 。抓 住 话 题 , 联 系
四、 提 高 命 题 质 量 的 对 策
中 要 能 充 分 体 现 考 查 学 生 基 础 知识

1 . 依纲 靠本 , 明确命题 目的 , 突 出 基 础 性 。在 命 制 测 试 题

鬻 震

为主要目标的命题原则 ,坚持依据 于课本 , 但又避免教材中机械的知
识 ,将 一 些学 生 必 须 掌 握 的 基 础 知 识作 为重 点考 查 的 内容 。
时应以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区域内的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以 及教材为依据, 正确认识测试的目的与性质, 规范命题的范围,
系统考查学生 的学习状况 。 测 试 的 重 点 并 不 是 要 选 拔 特 别 优 秀 的学生 , 而是检 测学生 对基础 知识 、 基本 技能 、 学 习 策略 、 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英语测试理论研究浅谈英语测试理论研究传统的英语测试生硬地将input和output分离,造成了英语知识水平和交际能力的脱轨。

理解和掌握英语理论测试是提高英语教学的关键。

普通高校推行英语测试可以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分析英语能力特征可以更好地把握测试的效果,分析英语活动特征可以更好地把握测试的信度,据此制定口语测试的原则和策略,使得试题更加切合实际和科学化,通过测试促动教与学。

同时,以测试的反拨作用,推动并加强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听说能力的训练环节,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往往有相当多学校因为某些客观原因,将英语的教学目标定位于提高四、六级考试及格率和考试成绩,而对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教学要求》强调语言综合技能的培养,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强调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把英语教学逐渐从结构主义过渡到交际功能主义,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过程逐渐过渡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从词汇语法教学逐渐过渡到以任务为基础(task-based)的主题教学(theme-based),或称“任务型教学”,使非英语专业学生能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使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一.传统英语测试现状目前,我国传统英语测试题型主要是以美国的TOFFL为主,其中包括了大量的选择题,笔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同。

TOEFL主要有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其中阅读和听力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且,听力的问题是在听完材料之后给出的,其难度大大难于现在我国的传统测试。

考试时间一般在4个小时左右,有效的检测了应试者的英语语言能力,相比较而言,我国传统英语测试,主要有听力,单选,完型,阅读和写作,最大的不足是没有口语测试,测试时间长度也就2个小时左右,不可能有效的达到测试的目的。

有些大型考试也许会设有口语测试,但大部分也仅仅是某种形式和过场,未起到真正的检测效果,这是应试教育的恶果,高分低能的批量生产。

英语测试是用来衡量英语教学过程给学生带来的变化,其目标是检验某一时间断面上学生语言知识(linguistic Knowledge)和语言技能(Language skill)的状况。

语言测试方法论上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对待语言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结构主义测试理论认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

语言是一个可分的结构体系,从分出的语音、词汇、句型结构等层次上抽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测试,得出的结果之和就是语言能力。

另一种测试理论认为,语言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语言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语言是一个具有表意功能的综合体。

人们不能脱离其使用环境去谈音素、词汇或语法结构。

语言的能力应是利用各种语言结构知识处理篇章语言材料,适用交际需要的能力。

这种测试理论注重语言的创造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

根据前种理论进行测试称为科学测试法,根据后种理论进行测试称为交际测试法。

科学测试从实际语言中索取测试材料,采取大量多项选择题(multiple choice)进行测试。

该方法可以测试下列内容:1.语言:音素辨别、拼写、重音等。

2.文字、字母辨认、书写技巧等。

3.词汇,词义理解、词法知识、结构词的用法等。

4.语法结构、句法结构等。

交际测试法要求同时测量若干个语言成份及通过语言的交际活动来测试语言的运用能力,要求有一定的对象,有一定的目的,有一定的情景,有一定的方式。

主要用来测试语言的使用能力、采用综合填空(close test)、听写、情景会话、情景写作、角色扮演、课题讨论、文章阅读、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看图填词等形式,对下列内容进行测试:1.听力理解从声音材料中获取信息。

听力测试是语言的运用测试,主要面对语言材料所含的信息而不是表达语言的形式。

因此,测试是要以内容为主才能获得信息。

2.阅读理解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当人们读完一篇文章时,总要想问问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持什么态度,结果怎样,时间、地点、数字、事件是什么,这些就是我们要从一篇文章中获取的信息。

3.口头表达口头表达信息。

测试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即说的能力。

要求学生准确、得体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

可用模拟情景,让学生回答问题,讲述一件事,复述一个故事或口头命题作文。

4.写作表达书面表达信息,写作测试种类很多,如:写作基础测试、情景写作和命题写作、测试其词汇运用、标点运用、语法句法结构、文章结构与内容、修辞、风格、习俗、文体等等。

书面综合表达能力。

5.翻译能力口头翻译或书面翻译。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是一种交际活动。

一般主要是基本意义的转换。

高级一点就要考虑艺术风格的转换,既是测试对一种语言的理解能力,又测试对另一种语言的表达能力。

上述所谈的两种测试方法是“前仆后继”“推陈出新”的关系,就像发射卫星时不同时间不同部分的剥离。

其中,科学测试只是交际测试的基础,低级水品的英语测试,可将上述两种方法分成两大部分,按不同的比例设计在同一试卷中,其中比例按水品的高低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灵活变化,如4:6,3:7,2:8。

大原则上交际测试比重要大于科学测试。

二.交际语言测试法1. 交际语言测试的理论与实质交际语言测试的理论基础是功能语言学鱼言语行为理论,它把“语言作为一套行为来检测”。

(王振亚,1994)与第一代教学与测试体系测试“知识”,第二代体系测试“技能不同的是”,第三代体系(交际语言测试)测试的是“能力(交际能力)或者是说交际行为”(李筱菊,1996)。

交际行为是交际能力的具体体现,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体现了语言学习观与语言能力观的重大改变,揭示出语言学习的真正内涵,是思想认识上的重大进步。

一般认为,交际能力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语言能力(语法规则知识),社会语言能力(使用规则的知识),话语能力(保持话语衔接与连贯的能力)和策略能力(言语与非言语交际策略知识)。

李筱菊(1996)则概括为三个能力:言语能力,语篇能力,语用能力。

交际能力包括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互动关系,即在言语运用中,它们结合为一个整体而起作用。

因而在测试中,就应该把他们结合为一个整体加以测试——即综合考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交际测试内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交际语言测试属于语言运用参照式测试,同时又是准则参照式测试。

前者测量考生的语言运用情况,而语言运用繁纷复杂,千奇百态;后者强调测试语言运用应尽量与准则语言运用一致。

在方法与效度上,它属于直接测试,究竟什么是交际测试呢?Rea(1985;2)指出,“我认为给交际测试下定义是不可能的。

”交际测试处于两个极端之间,而且更倾向于右端(参见下图)2.交际语言测试的不足(1)直接测试的局限性。

交际语言测试属于直接测试,因此具有高效度,这是它的一大优点。

但同时直接测试有成为交际测试的一个问题所在。

测试强调对目标能力的表征行为直接抽样,因此必须进行以受试者为调查对象的需求分析。

而需求分析费时费力,变量太多,往往受到人力,物力,时间等条件的制约,有时难以很好的进行。

另外,建立在需求分析基础上的直接测试往往针对性较强,测试内容具体,相应地这种考试的受试面也就较小,难以应用于大规模测试。

(2)考试的实施与评分造成的信度问题。

交际语言测试的测量是在真实的语言情境或语境下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怎样提供情景,语境常常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在大规模考试中。

交际语言测试的评分采用标准参照法,因而难以制定精确的评分标准,无法对测试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再者,交际测试往往采用主观题型,主观题的评分一直是测试中的大问题,难以排出评分中的不一直现象,评分人员自身前后一致,评分人员之间不一致,个评分点之间不一致等等,由此又导致了信度较低的问题。

笔者认为,所谓交际语言测试的不足,最大的局限性不再与人力,物力还有评分标准的限制,而在于所朝向的目标不对。

交际语言测试的目标是为了测试出应试者的真实水平,而不是在于考试形式亦或是评分的标准。

机助测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使交际测试大规模推广,另外,电子评分系统只适用于客观题型,不能用于客观题型,主观题型是人与人思维之间的交流,电子系统无法替代。

笔者不同意电子评分系统的做法。

为此,笔者接下来的设想出了新型的测试方法的框架。

三.组合式测试法1.听和说的组合测试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测试的能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听说组合测试需要借助于机器,受试者人耳一机,先听后复述,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并且录音。

测试不是打分制,而是等级制,答卷的形式为录音稿。

2.读和写的组合测试通过大量的阅读得到其中的观点,再以此中的任何观点进行自己的观点写作,其中只做时间和字数的限制,时间以最长作限,而字数以最少作限。

3.译4.翻译的测试应放于高级测试中,汉英互译是相当的必要。

对于设计各个测试的组合,可以提高测试的效度,在实际教学上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最终达到终极目标: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实际运用能力,更好的实现各个方面的交流。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新型的组合式测试会更加的合理完善。

参考文献:[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文秋芳.全国英语专业四级专业口试指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 Rivers.W.M.A:Practical Guide to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4] Bloomfield.Loutline:Guide for the Practical Study of ForeignLanguage.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1942[5] 霍晓静,交际语言测试浅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10(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