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的眼动方法述评
当前阅读研究中眼动指标述评

标 。如果 对所 有字 词 的阅读 都有 单一 注视 时 间 ,那
() 7 —
2 m 30 s
—
()— 8
() 9
10 8 ms
么对 阅读 的认 知研 究 会简单 得多 。但 事实 是 。阅读 中 有 的 字 得 到 了单 一 注 视 ( 1中 的 ( ) 和 图 1 ( ) ,有 的字 受到 多次 注视 ( 1中的 “ ” 得 到 2) 图 房
20 ms 0
图 1 眼 动 数 据 记 录 样 例 收 稿 日期 :2 o — 一 4 0 6 8 l
} 本研 究 得 到 教 育 部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0 J J XL 0 3、0 J Z D L 0 1AZD X 0 2A J X X0 3重 大 项 目和 教 育 部 回 国 人 员科 研 启 动基 金 的资 助 。 作 者 简介 :张 仙 峰 ,天 津 师 范 大 学 心 理 与 行 为 研 究 院 硕 : 。E i “s8 @ht al o ma :s g8 9 0m iem。 l .
1 基 于 字 的分 析 指 标
在 阅读 中 。读 者可 能对 某个 字 只注视 一次 .也
可 能会 注视好 几 次 。还可 能跳过 这个 字 。直 接看 下
一
个 字 。针 对 这 些 情 况 。尤 其 是 受 到 多次 注 视 的
1 . 单 一 注 视 时 间 1
字 。不 同 的研 究者 有 不同 的看法 。 单 一 注 视 时 间 (ige f a o uai )是 指 s l i tndr o n xi tn 第 一遍 注 视 中 ,有 且 只有 一 次 注视 时 的注视 时 间 。 单 一注视 时 间是字 词识 别 中语 义激 活 阶段 的 良好 指
阅读眼球分析

阅读眼球分析阅读时眼球的运动眼球运动能力与阅读能力相关——这一假设,最早由正位视概念的创始人——法国眼科医生雅瓦尔在19世纪提出。
雅瓦尔发现人们在阅读文字的时候,眼睛的注视点并不是始终平滑地“扫”过眼前的文字,而是在某一点停留一段时间(注视),当眼睛不断地沿着一行文字连续移动时,可以短暂快速地移动(扫视)并夹杂着短暂的停留(注视)。
在19世纪,雅瓦尔进行的眼动研究主要是靠对眼睛进行观察完成的,缺乏相应的科学依据。
人们根据雅瓦尔的这项发现提出了关于文字阅读的许多重要问题:人们的眼睛遇到哪些单词会停下来?会在单词上停留多长时间?眼睛什么时候会回顾前面已经看到过的单词?这些问题在20世纪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研究者使用早期的跟踪技术进行观察,并着重研究人们接受教育的行为和技能。
在此期间研究者获得了许多有关眼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20世纪中叶以来,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三大变化:非侵入性眼动追踪设备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认知心理学的出现。
这些新学科、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对扫视运动进一步研究成为可能。
随着技术的发展,眼动追踪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视光学、心理学乃至传播学等领域当中。
在【微课堂】全面了解我们的视觉当中,主讲人博士就曾经介绍过此类设备在对儿童阅读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当前阶段,研究者们认为:在阅读过程中,熟练的阅读者平均每1/4秒移动一次他们的眼睛。
当眼睛注视某一点时,大脑会接收到新的信息,眼睛的平均注视时间为200~250毫秒。
眼睛在100毫秒到500毫秒的时间内可以扫视1到20个字符,平均为7-9个字符。
当扫视持续的时间降至20-40毫秒时(扫视速度过快),视觉被抑制,我们的眼睛就不能获取到新的信息。
不同的人在阅读时眼睛扫视的停留点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人在浏览同一篇文章的时候停留点也不同。
熟练的阅读者在读到15%时眼睛会返回重新阅读信息。
阅读速度出现差异的主要表现是:阅读慢的读者注视的时间会更久,阅读快的读者会迅速浏览已经看过的内容。
汉语阅读眼动控制_20年研究的总结

汉语阅读眼动控制_20年研究的总结汉语阅读眼动控制:20年研究的总结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眼动仪的应用在汉语阅读研究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眼动仪通过记录人眼在阅读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汉语阅读的认知过程和阅读特点。
在过去的20年中,许多学者们在这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不断探索汉语阅读的眼动控制规律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汉字的眼动特点在汉语阅读中,汉字是基本的阅读单元。
汉字的特点对于眼动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汉字的字形结构以及字的位置会影响读者的眼动轨迹。
常见的字形结构类型,如偏旁部首、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等,都可以影响读者的注视过程。
此外,汉字在词语中的位置也会影响读者对字词的处理速度和眼动轨迹。
二、阅读障碍的眼动特征通过研究汉语阅读中的眼动特征,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阅读障碍的眼动特征。
例如,阅读速度较慢、注视时间较长、注视跳转次数较多等。
这些眼动特征可以作为诊断阅读障碍的指标,同时也为阅读障碍的干预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快速阅读中的眼动控制在快速阅读过程中,眼动控制更为复杂。
快速阅读的目标是在保持阅读理解的同时,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研究表明,快速阅读者的眼动行为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如较大的跳跃幅度、较短的注视时间、较少的回跳等。
快速阅读者通过较少的注视点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四、眼动仪在教育中的应用眼动仪在教育中的应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记录学生的眼动轨迹,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力分配、理解能力等情况。
同时,眼动仪在教学评估和教学设计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研究学生的眼动数据,可以评估教学材料的难易程度,并对教学过程进行相应调整。
总结起来,汉语阅读眼动控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为我们理解和改善汉语阅读的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手段,如脑电图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等,进一步深入研究汉语阅读的认知机制和加强对阅读障碍的诊断和干预。
眼动技术在阅读研究中的应用_吴迪

眼动技术在阅读研究中的应用吴 迪 舒 华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北京 100875) 摘 要 眼动技术在英文阅读研究中被广泛的应用,可以探测阅读活动中的即时加工过程。
在中文阅读研究中,眼动技术的应用还刚刚起步。
文章讨论了眼动技术在阅读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眼脑距离问题、知觉广度问题、阅读研究中眼动分析指标的选择问题等,希望能对没有进行过眼动基础问题研究的中文阅读研究有一定启发。
⋅关键词眼动技术,眼脑距离,知觉广度,阅读分类号B841.41 前 言 每天,我们从外部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90%以上来自眼睛。
心理学家很早就开始通过直接观察眼球运动直接对心理过程进行研究。
例如,在本世纪20年代国外就有人在没有任何仪器的情况下,使用肉眼观察眼动来研究广告心理学[1]。
现在通常用照相技术和眼动仪对眼动进行分析研究[2]。
心理学家认为眼球运动是视觉过程的直接反应,并且反映了多种人类认知活动,受到多种认知因素的影响,如眼球的运动与注意、预期、记忆、推理、阅读等认知活动都有密切的关系。
有关阅读中眼动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法国学者Lamare和Jaral 以及Heuy 的工作[2]。
此后,人们试图通过研究眼动中注视点的顺序和眼跳动来了解阅读背后的知觉过程。
近20多年,由于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和眼动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开始尝试把眼动作为人阅读过程的指示器。
眼动记录是一种比较自然、干扰较小的过程,与心理学中其它研究方法相比,有其特殊的优越性,因而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变得异常活跃[2]。
然而,由于阅读过程的复杂性,眼动记录能在何种程度上反映阅读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呢?研究者已对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对于眼球运动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这些探索的结果还主要是来自西方心理学家工作。
2 眼动技术在阅读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发现了眼球运动和认知活动有基本对应关系。
任务难度越大,认知因素就越多地参与、塑造并决定了低水平、反射性的眼球运动行为。
小学学习困难生阅读过程中的眼动特征

2、注视时间:学习困难生的注视时间相对较长。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需要更 多的时间来处理和理解文本信息。此外,过长的注视时间可能导致疲劳和阅读动 力下降,进而影响阅读效率。
3、阅读速度:小学学习困难生的阅读速度较慢,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阅 读同样的文本。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导致阅读过程中 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
课程结构应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启发性阅读阶段:此阶段主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理解文本的主 旨、观点及论证方法。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分析性阅读阶段:此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可选取一些 具有争议性的主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3)批判性阅读与表达阶段:此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表达能 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 论据。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 况调整和完善课程设计,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感谢观看
此外,本研究仅了静态文本的阅读过程,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动态视觉 信息(如视频)对于学习困难生阅读理解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眼动特征来评估 和改进学习困难生的多媒体学习能力。
在我们快速浏览报纸、阅读小说或学习研究材料时,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移动 的?这种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涉及到复杂的认知过程。近年来,眼动研究为阅 读理解过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其中的一些奥秘。
结论
本研究通过眼动测量方法,揭示了学习困难生阅读过程的独特特征。这些特 征包括注视点数量多、注视时间短以及眼球运动范围大等。这些发现有助于更好 地理解学习困难生的阅读过程,为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供了重要线索。
对于未来的研究方向,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学习困难生(如特 定学科困难、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的眼动特征,深入探讨阅读困难的机制。 另一方面,可以研究如何根据学习困难生的眼动特征,设计有针对性的阅读干预 措施,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数字阅读的眼动追踪研究与改进分析

初中数字阅读的眼动追踪研究与改进分析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初中教育也逐渐融入了数字阅读的元素。
数字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为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然而,其效果和影响仍有待深入研究。
眼动追踪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深入了解初中学生在数字阅读中的行为和认知过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眼动追踪技术是通过测量眼睛的运动来获取人们在阅读过程中的关注点、注视时间、扫视路径等信息。
将其应用于初中数字阅读的研究,可以揭示学生在阅读数字文本时的注意力分配、信息处理方式以及阅读策略的运用。
在一项针对初中学生数字阅读的眼动追踪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学生在数字阅读时的注视点分布较为分散,往往容易被页面上的图片、链接等元素所吸引,从而分散了对文本内容的注意力。
其次,阅读速度方面,与传统纸质阅读相比,数字阅读的速度普遍较快,但理解和记忆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这可能是因为快速的阅读导致学生在处理信息时不够深入,只是走马观花式地浏览。
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阅读环境中的干扰因素众多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屏幕的亮度、字体大小和颜色、页面布局等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注意力集中程度。
此外,数字阅读中容易出现的超链接和弹窗广告,也常常打断学生的阅读思路,使其难以保持持续的注意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优化数字阅读界面设计是关键的一步。
屏幕亮度应适中,避免过亮或过暗对眼睛造成刺激。
字体大小和颜色要符合视觉舒适度,一般来说,较大的字体和清晰的对比度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清晰度。
页面布局应简洁明了,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和干扰元素,将重点突出在文本内容上。
对于超链接和弹窗广告,应进行合理的控制。
可以设置在学生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后再显示相关链接,或者提供关闭广告的选项,以减少其对阅读过程的干扰。
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干扰,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数字阅读策略的指导。
广告阅读中的眼动研究综述

5 名 读者 阅读杂志上广告 的眼动情 况,结 果 临的一个难题。 如何让 自己的广告在众多的商品信 息中脱 动仪记录 了 2 最 后才看广告 的文字说明部分 , 最 先阅读 的是 广告 颖而 出 , 对 人 们 观 看 广 告 时 的 眼 动 情 况进 行 研 究 , 提 取 注 发现 : 的标题 , 然后是看广告 中的图案[ 1 ] 。 视点 的注视 时间和次数、 眼跳幅度、 瞳孔直径等数据 , 可以
讨, 利 用 眼 动 技 术 对 受 众观 看 广告 的过 程 进 行 详 细 地 记 录
与 分解 , 下 面 是 对 广告 眼动 研 究 的概 括 和 总 结 。
1 9 4 5年 , B r a n d t 用 眼 动仪进 行 了一 系列可 用于 广告 设计 的研究。被试倾 向先注视材料上 方的一点 , 他要 求被 试注 视一 个完 全对称 的设计 图案 , 然后 注视 中间 的左 侧 位 景闭 。 2 o世纪 7 0年代 , 日本 电通 广告 公司对一幅相机 广告 进行 了眼动研究。这幅广告最上 方是广告 的大标题 , 下面 是 小标题、 照相机和 广告 正文 , 标题 下面是一 只猫头部 的 镜头特写。 研 究结果显示 : 大多数被试 对插 图“ 猫” 的注视较 多 , 都 是先从猫 的眼睛及鼻子部分看起 , 尤其 对其右边部分 的 注视多 , 而且 反复看 的人也 多 , 然后注视 上边 的大标 题之 后, 再将视 线向下 方的照相机 移动 , 对 大标 题和商标 标识 的平均注视时间较 长 , 对广告正文注视较少【 引 。 2 。 2 广告 的外 源性影 口 向因素 的眼动研 究 这方面 研究 主要是从 广告 自身 的角度 ,来研究广告 的外在特征 如尺 寸、 形状、 颜 色、 位 置、 重复呈现等对广告 效果造 成的影 响。 1 9 9 7年 , L o h s e以一本含 有 3 4 8 个 广告 的黄页作 为实 验材料 , 要求 3 2 名 被试观 看后得 出结论 : 面积大 的广告 更 容 易被 注视 , 约9 3 %的被试注视 到了大面积 的广告 , 而 只 有2 6 %的注视到小面积 广告 。 2 0 0 1 年, L o h s e对 中国 的黄 页广告调 查 研究后 发现 : 颜 色 对广告注视 时间影 晌 因广告 的 大小而 异 , 对于 四分 之一 页 大 的广告 , 广告颜 色 的影 响最显 著 , 人们 对 彩 色 广告 的浏 览时 间 比对 同等 大小 的 黑 白广告 的浏 览时 间
浅析手机阅读的眼动研究现状及建议

研究·传媒与发展92浅析手机阅读的眼动研究现状及建议摘 要:随着数字化阅读逐渐兴起和发展,手机阅读逐渐成为数字化阅读中的主要方式之一。
但手机阅读也暴露出了阅读效率低的问题,因此通过增加眼动实验的研究,有利于分析、总结影响手机阅读效率的因素,以及改进手机阅读效率的方式,便于提高手机阅读效率。
关键词:手机阅读;眼动;研究现状;建议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34(2017)04-092-02 DOI:10.19483/ki.11-4653/n.2017.04.025■文/姜婷婷 高 芳基金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为CX2016B654。
1.手机阅读的特性1.1便捷实用性手机媒体充分利用媒体的资源,用户只需查看手机相关网页或是APP 软件,就能获得绝大部分的实时的网络信息资源。
手机的主要优势不仅方便携带,更主要表现在资讯的浓缩化、凝练化。
而手机的方便携带,有利于手机阅读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接收和获取,使得获取信息更加的便捷、适用。
1.2海量性随着数字化阅读的逐渐兴起和发展以及信息的大数据化,越来越多的信息将通过移动设备平台进行整合传播,因此通过手机浏览器、社交媒体、手机APP 等方式,大量的新闻、信息等资源涌向手机阅读用户,人们也通过手机阅读了解到更多新鲜、实时的资讯。
1.3廉价性对于价格不断上涨的纸质阅读载体来说,一份报纸的价格大约是在1元左右,一本期刊的价格不低于5元,一本图书的价格大约也是在10元以上,而在手机阅读的媒体中,用户可能只需要每月花费5元,就可查看到包含了报纸、杂志、书刊等相关信息。
有些公共信息还可以进行免费的查询,手机阅读可以花少量的钱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满足人们的需求。
1.4交互性随着网络速度的不断提升,在线的音频、演示动画、视频等其他手机互动方式都更加的流畅、快捷,用户被丰富的多媒体画面所吸引,依照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通过评论、群聊等方式提高参与性和互动性,增加人机之间的交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