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中医疗纠纷防范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工作中医疗纠纷的防范
【中图分类号】r 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589- 02
诊疗护理过程所致的医疗纠纷:指患者在医疗单位或诊所接受诊断治疗和护理,发生不良后果,并因此与医方在不良反应后果产生的原因性质以及因果关系等方面的认识产生分歧或争议,需经过法律途径解决的医患行为,是医疗纠纷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纠纷:争执不下的事情。
一般与利益观点言语行为等相关联。
医疗纠纷:指患方与围绕医疗服务而发生关系的医方之间发生的一切纠纷。
医疗纠纷的类型:诊疗护理过程所致的医疗纠纷;误解性医疗纠纷;输血(或血液制品)导致异常反应与感染纠纷;医院内感染纠纷(操作无菌观念不强);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损害纠纷;医用产品质量缺陷损害纠纷。
1 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
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1 医源性医疗纠纷;打错针,发错药,因技术水平有限,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
2 病人及家属对医院工作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把医院与就诊患者的关系看成是商店与一般顾客关系,要求不出一点差错,否则就要索赔,不能随愿就纠缠不休。
3 社会不理解,社会对医疗行业的高风险认识不足,新闻炒作,医院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社会上往往同情患者。
4 看病贵,看病难。
5 医疗单位维权,自律意识薄弱。
6,法制不健全。
7,医护患交流‘‘障碍’’。
2 护理安全意识及如何防范纠纷的发生
护理安全广义:护理安全还应该包括护士的执业安全,即在执业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与限度以外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
狭义: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疾病的诊断治疗主要是医生的职责,但需要护士的全过程参与,而且护理活动本身就是治疗行为的一部分。
对某些不当损害后果的发生很难区分是医生的过失,护士的过失还是其他医技人员的过失。
因此,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该提高医疗事故防范意识,避免其发生。
护理失误高危环节:口服药错误注射输液错误医嘱执行错误仪器操作错误忽略病情观察应急失误。
护理失误高危时机:新人进病房节假日及前后工作繁忙抢救期间人员缺少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错误为什么发生?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自律意识淡漠(态度语言行为)责任与职业道德感不强;未按规范要求执行护理操作;观察病情监测项目不仔细;(心电图监测呼吸机监测);执行医嘱不及时准确方法不正确;医疗设备状态不佳,掌握不熟练使用不当;护理措施不当;缺乏医护护患之间有效沟通(对药物饮食活动);制度不合理并经常变化;遗嘱的执行有误(吃漏停);未执行的医嘱没有详细记录(病人拒绝);非医疗操作性行为无量化记录或未记录;重要治
疗护理检查无记录;涂改缺项重抄记录;医护记录不一致不真实;不观察直接转抄医嘱记录;病人请假外出没有销假记录;无结果无变化的记录;无专业特色记录;抑郁悲观;对疾病认识不够;高龄神志障碍;昏迷;身体不适。
患者安全目标: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提高病房与门诊用药的安全性,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严格遵循手部卫生与手术后废弃物管理规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压疮事件的发生(作好告知,按制度办事)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
九项可以挽救患者安全解决方案:看起来’听起来相象的药名特殊标识;病人身份严格核实;在病人移交过程中的交流(急与病手术与病班与班重患输液透析检查)严格交流;在正确的身体部位实行正确的程序;正确告知检查用药休息化验陪护等安全;确保在医疗交接过程中的用药准确;避免导管和管子的错误连接;单独用注射机械;改善手部卫生来预防医疗服务有关的感染。
3 护士长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作用
护士长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作用: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威胁患者住院期间安全的各种因素,防微杜渐,保障患者住院期间身心等全方位的安全和健康,熟悉专科疾病的特点专业理论及发展点;熟练护理技能及操作的关键点;不同患者的特殊护理点疾病
的不同阶段注意点;护理环节的薄弱点;不安全因素的制约点。
如何防范纠纷,如何为自己在纠纷主张权利;转变服务观念,端正医疗作风;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
医疗机构,加强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适时的法律知识和沟通技巧的培训;严格规范病历、护理记录书写制度;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平和、舒适的就诊环境;加强医学资料的保管;严格履行“告知”义务;改进医患沟通水平;加强护患沟通。
护患沟通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诚信原则;平等原则;整体原则;同情原则;保密原则;反馈原则;共同参与原则。
护士与病人交流技巧的重点;倾听,开放性问诊,接受,澄清必要的重点,语言通俗易懂,鼓励、引导、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