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地方特色观赏鱼-胭脂鱼家庭饲养方法

地方特色观赏鱼-胭脂鱼家庭饲养方法

胭脂鱼隶属于鲤形目、胭脂鱼科,是名贵的经济鱼类。

在重庆地区随着胭脂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目前已成为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养殖品种,观赏鱼爱好者们也逐渐将其纳入水族箱中饲养。

本文就胭脂鱼生物学特性及家庭养殖方法做简要介绍,为家庭饲养胭脂鱼提供技术参考。

1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胭脂鱼头短、口小,唇发达,无须,侧线完全。

体长在5~25cm时,体侧有三条灰黑色横纹,眼框附近有1圈黑斑,体形侧扁似三角形,游动时如帆船行驶一般。

成鱼阶段鱼体两侧各有1条贯穿头尾的猩红色条纹,但由于成鱼体型较大,因此在水族箱中饲养时,大多选取幼鱼作为饲养对象。

1.2生活习性胭脂鱼生长适宜水温18~22℃,属温水性中下层淡水鱼类,主要采食水中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植物碎屑等,生产上主要通过投喂蛋黄、轮虫等开口饵料进行稚鱼期培育,投喂商品化颗粒饲料对幼鱼和成鱼进行培育。

2饲养技术2.1观赏鱼的选择及放养在水族店挑选胭脂鱼时,要选择体表干净,外表完整,鳍条完好,头、眼无变红或发白的健康鱼;试着在水族店对其投喂饲料,了解训食程度,挑选抢食快,食欲好,大小为8~15cm的个体。

胭脂鱼放入水族箱前,需将整个装鱼袋放入水族箱中浸泡15min以上,使袋内胭脂鱼适应水族箱中水环境。

2.2水质调控与清污胭脂鱼的家庭饲养温度控制在18~22℃为宜,可通过加热棒保证水温恒定;水中溶解氧要达到5mg·L-1,过低会出现浮头等缺氧症状;定期监测水质指标,水中酸碱度保证pH在6.5~8.0,水中氨氮浓度不得超过0.02mg·L-1、亚硝酸盐浓度不超过0.5mg·L-1。

换水是饲养胭脂鱼过程中关键的技术之一,换水前可用清污刮藻器将底部、缸壁上污物除去,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4~1/3,所用新水需做去氯处理,循环滤水系统需每周清理滤材1次,避免变质影响鱼类健康。

2.3饲料投喂饲料投喂原则上按照鱼类养殖技术“定量、定时、定质”三定原则进行,每天固定投喂次数与投喂量,胭脂鱼日投喂次数可在1~3次,每次投喂量为投喂后5~10min吃完为宜;投喂饲料要新鲜、适口,满足胭脂鱼营养需求,由于胭脂鱼属底层鱼类,因此所投饲料必须为沉性饲料,饲料大小要根据所养胭脂鱼口径大小进行选取。

胭脂鱼养殖前景分析胭脂鱼的养殖技术

胭脂鱼养殖前景分析胭脂鱼的养殖技术

胭脂鱼养殖前景分析-胭脂鱼的养殖技术胭脂鱼又名黄排、火烧鳊、红鱼、紫鳊、燕雀鱼、火排、中国帆鳍吸鱼等。

中国原生鱼,小的时候挺可爱的,背鳍很大,往往被叫做“一帆风顺”什么的,图个吉利。

生长于中国长江水系,胭脂鱼是底栖性鱼类,和所有吸口鲤科鱼类一样对食物的接受能力极强,只要它们的嘴能吸进去的,给什么都吃。

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胭脂鱼养殖前景分析,胭脂鱼的养殖技术,胭脂鱼的营养价值。

胭脂鱼养殖前景分析中华胭脂鱼是一种大型的经济鱼类,个体大的可达数十公斤。

具有个体大、生长快、性温顺、抗病力强、肉厚细嫩、味道极鲜美、经济价值高的特点。

胭脂鱼是长江稀有珍贵鱼类,被国家列为二级濒危珍稀动物。

基于三峡大坝的建设和酷鱼滥捕等人为因素,胭脂鱼自然界的生物存量锐减。

目前0.5~0.8千克规格商品胭脂鱼价格为60~80元/千克,并且供不应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胭脂鱼养殖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胭脂鱼肉味鲜美,粗蛋白含量较高,粗脂肪含量适中,且钙、磷、铁等营养元素丰富,鱼肉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2种人体半必需氨基酸,是一种重要的特种经济鱼类,市场需求量大,在高档酒楼和酒店中是一道名菜。

胭脂鱼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水族箱和景区水池中的一种重要的观赏鱼品种,在观赏鱼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化居室,追求时尚,消费档次趋向优质。

胭脂鱼作为高档观赏鱼类,在东南亚甚至欧美有很大的市场,随着商品量增大,也必将进入中国的寻常百姓家庭。

胭脂鱼的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池塘大小不限,以水深2米以上为宜,底质以壤土最佳。

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没有污染,注排水方便,池塘向阳,光照较好,有利于培养水浮游生物。

2、鱼苗放养鱼苗下塘前应清除池中的有害昆虫、蛙卵、蚓蚓、野杂鱼等。

然后按每亩100~150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

一般每平方米放养初孵鱼苗100~200尾,经过l个月的培养,等鱼苗长至3~4厘米时,进行分塘培育。

胭脂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胭脂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胭脂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胭脂鱼是一种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淡水鱼类,它是水族爱好者和
养殖者常食用的一种鱼。

养殖胭脂鱼可以满足养殖者的收益期望,但
也要考虑到收获期质量和数量,以免影响鱼类质量和平衡。

为了能够
满足养殖者的收益期望,应掌握正确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应该注意确保充足的水质,胭脂鱼要求较为严格的水质和
水温条件,通常在温度24-27摄氏度,含氧量 08-10 mg/L,水PH值
6.8-
7.6 范围内。

一般按每个鱼苗100L水进行养殖,可以每半小时进
行水质检测,如果发现水质不符合要求则及时进行处理。

其次,饲料及投喂是养殖胭脂鱼的重要组成部分。

饲料应选择高
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的饲料,塑料颗粒和鱼粉是最常见的饲料,投喂量应以鱼类胃容量的1/3为宜,投喂间隔时间为4到5次一天。

最后,养殖胭脂鱼还要控制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侵害,定期
进行鱼类疫苗的打针预防疾病以及确保厂房的清洁程度,以便减少病
害的发生。

胭脂鱼繁殖技术

胭脂鱼繁殖技术
在繁殖季节前,适当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 ,以满足亲鱼繁殖的需求。
04
胭脂鱼人工繁殖技术
人工催产技术
催产剂选择
选择合适的催产剂,如促黄体素释放 激素类似物(LRH-A)、促性腺激素 (HCG)和前列腺素类似物(PGA) 等,根据胭脂鱼的生理状态和繁殖季 节调整剂量。
注射时机和方式
确定雌鱼成熟度后,采用肌肉注射或 腹腔注射的方式,在早上或傍晚注射 催产剂。注射后,观察雌鱼发情、排 卵和受精情况。
繁殖环境
胭脂鱼繁殖需要清澈、流 速适中、水深适宜的水域 环境,通常选择在河流或 湖泊的深水区进行。
繁殖季节
胭脂鱼的繁殖季节通常在 春季和夏季,具体时间因 地区和气候条件而异。
繁殖环境
水温
胭脂鱼繁殖的水温通常在 15-25摄氏度之间,适宜 的水温有助于刺激亲鱼发 情和排卵。
溶解氧
繁殖期间水中的溶解氧需 要保持在较高水平,以保 证亲鱼和卵的呼吸需求。
鱼苗的疾病防治
预防措施
鱼苗培育期间要定期对培育池进行消毒和杀虫,保持水质清 洁,同时要合理投喂饲料,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
常见疾病
胭脂鱼鱼苗常见的疾病有细菌性肠炎、寄生虫病等。对于这 些疾病,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使用抗菌药 物或杀虫剂等。
06
胭脂鱼繁殖技术实例与效果分 析
繁殖实例一:某繁殖场的胭脂鱼繁殖情况
繁殖场地的选择与设计
繁殖场地应选择在环境安静、水质优良、交通便利的地方,同时要远离污染源。 繁殖场地的设计应考虑地形、水域面积、水深等因素,以满足胭脂鱼繁殖的需求。
繁殖场地的水域应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以保证水质的清新和溶氧的充足。
繁殖设备的准备
需要准备繁殖笼、孵化器、饲 料投喂器等设备,以确保繁殖 和孵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胭脂鱼养殖与人工繁殖技术

胭脂鱼养殖与人工繁殖技术

胭脂鱼养殖与人工繁殖技术胭脂鱼养殖很有前景,它是中国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种,生长于中国长江水系、卵生动物,其体型奇特,色彩鲜明,尤其幼鱼体形别致,色彩绚丽,游动文静,被人们荣称为-帆风顺,在东南亚享有亚洲美人鱼的美称。

胭脂鱼的生活习性胭脂鱼生活在湖泊、河流中,幼体与成体,形态各异,生境及生物学习性不尽相同,幼鱼喜集群于水流较缓的砾石间,多活动于水体上层,亚成体则在中下层,成体喜在江河的敞水区,其行动迅速敏捷。

可与波鱼、鲐和黑线飞狐和平共处,但不能与石首鱼和泥鳅混养。

胭脂鱼胭脂鱼生长较快,l龄鱼体长可达200毫米左右,成熟个体一般体重可达l5一20千克,最大个体重可达30千克。

胭脂鱼亲鱼的养殖首先,要提供亲鱼充足、适口的优质饵料,以满足性腺发育的营养需要。

一般投喂含粗蛋白35%以上的颗粒饲料,冰鲜鱼浆或冰鲜鱼浆拌鳗鱼饲料,以团块投喂。

但实践表明,胭脂鱼最喜欢吃水蚯蚓,所以,亲鱼培育应根据季节变化和亲鱼性腺发育特点,正确掌握日投饵数量,一般4-5月投饵率为3%,6-8月4%-5%,9-l0月3%-4%,ll-l2月日投饵l%-2%,l-3月少量投喂。

特别注意产卵前的30天左右控制投饵量,避免亲鱼过肥,并采取流水或冲水。

每5天一次,刺激性腺发育成熟。

此外,亲鱼培育期间,加强池塘水质管理和病害的防治,创造亲鱼培育的优良生态环境。

养殖胭脂鱼如何诱导产卵诱导胭脂鱼产卵的激素有高效鱼类催产合剂3号(由dom和sgnrh组成)、鱼类雌性特异蛋白mdash;mdash;fsp、lrhmdash;mdash;a2、hcg、鲤鱼脑垂体。

选择胭脂鱼催产剂的高低、应根据其性腺发育的成熟度而灵活掌握。

对性腺成熟好的(能挤出卵粒),剂量可适当偏低(剂量不可太低,大低了不起作用)。

对性腺成熟度差的(只能挖出卵粒),剂量可适当偏高(但不可太高,太高了反而起抑制作用,甚至引起难产或死亡)。

胭脂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胭脂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胭脂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胭脂鱼,是一种美丽又热爱繁殖的观赏鱼类。

本文介绍了胭脂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水质要求、饲养和繁殖技巧等,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照料和繁殖胭脂鱼。

正文:胭脂鱼作为一种非常漂亮而受欢迎的观赏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水域。

因其色鲜艳、活泼好动,成为众多鱼类爱好者的首选。

为了能够更好地照料和饲养胭脂鱼,下面将介绍其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 水质要求胭脂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养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蓝背鱼是热带淡水鱼类,水温常年保持在20-26℃比较适宜;其次,酸碱度(pH值)应保持在6.5-7.0之间;此外,水质应保持清洁,每周定期更换部分水体,并确保过滤系统的正常运行。

2. 饲养技巧(1)饲料选择:胭脂鱼主要以昆虫和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

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选择专业配制的胭脂鱼颗粒饲料或冷冻纤维虫等,以保证其充足的营养需求;(2)饲养频率:每天喂食2-3次,每次适量为宜;(3)适宜环境:提供适宜的游泳空间和藏身之处是胭脂鱼生活的关键。

因此,应提供合适大小的水族箱,并适时添加适量栖息和游泳设施,以满足胭脂鱼的需要;(4)观察鱼群:定期观察鱼群是否有异常行为或病状,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饲养密度、健康处理等。

3. 繁殖技巧繁殖胭脂鱼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性别分辨:一个种群中会有不同的性别,其中雄性通常更加鲜艳。

在繁殖季节,雄性常常会显示出攻击性和领地意识;(2)繁殖环境:为了成功繁殖,需要为胭脂鱼提供合适的繁殖环境。

理想情况下,可以在水族箱内放置水草以供产卵和产仔觅食;(3)孵化过程:如果成功产卵,需将孵化盘放置在温暖明亮的环境中。

胭脂鱼幼鱼的孵化时间大约为1-2天。

孵化后的幼鱼需要适当关注和照料,提供足够的小颗粒饲料和适当大小的设施。

总结:通过合理地养殖和照料,胭脂鱼可以在家庭水族箱中繁衍生息。

但是,作为一种观赏鱼类,胭脂鱼并不是特别容易繁殖,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胭脂鱼养殖与人工繁殖技术

胭脂鱼养殖与人工繁殖技术

胭脂鱼养殖与人工繁殖技术一、胭脂鱼介绍胭脂鱼(学名:Carassius auratus)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亲水性白化变异品种,也是一种观赏鱼。

该鱼种肉质可食,多用于养殖或散养。

胭脂鱼的肉质细腻,口感鲜美,营养丰富,脂肪含量较高,是人们的饮食非常重要的一类鱼类。

二、胭脂鱼的生态习性胭脂鱼是生存于温带和亚热带的淡水鱼类,分布于全球各地。

胭脂鱼性情活泼,食量较大,适应各种水质条件,具有较高的耐污能力,对养殖条件的适应性比较强。

在自然条件下,胭脂鱼的食物主要以浮游生物和藻类为主,还可食水生植物。

三、胭脂鱼的养殖1.鱼池的选择与制作胭脂鱼适合在自然湖泊、水库、河流或人工水域中养殖,如果条件限制,也可采用鱼塘、养鱼池等方式进行养殖。

对于胭脂鱼的养殖池,可以选择面积较大,水深适中,富含藻类和浮游生物的水域作为养殖水源。

可以自己进行鱼池制作,一般采用塑料薄膜、水泥池或水泥砖筑造。

需要注意的是,在鱼池有效容积不小于0.3立方米的条件下,单尾胭脂鱼的可容养量为每立方米2~3尾。

2.胭脂鱼的投放胭脂鱼的投放可以在以春季和秋季为主的气温适宜的季节进行,一般采用1-2年龄阶段,体长在58厘米之间的年轻鱼进行养殖,投放密度宜在每亩5001000尾。

3. 饲料的选择与投喂胭脂鱼为杂食性鱼类,适合吃浮游生物、藻类和小型底栖动物等食物。

养殖过程中,可以投喂鱼粉、虫粉和鱼饵等饲料,也可以利用稻田等养殖环境中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作为胭脂鱼的主食。

投饵量应适量,避免过度喂食导致水质过度污染。

4. 病害防治在胭脂鱼的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病害问题。

比如说口细胞虫病、鱼白病和肠道病等。

这些病害不仅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同时也会导致鱼类的死亡。

为了避免这些病害的发生,需要进行科学管理和繁殖。

四、胭脂鱼的人工繁殖采用人工繁殖可以提高胭脂鱼的产量和生产效益,同时也可以通过繁殖筛选出具有特殊形态、色彩或其他经济价值的新品种。

1. 繁殖池的准备选用水质优良的江河、湖泊或自来水作为繁殖池,必须要保持水质干净卫生。

胭脂鱼养殖

胭脂鱼养殖

胭脂鱼养殖胭脂鱼通常被人们称为“一帆风顺”。

作为食用鱼,它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沿江城市和一些省会城市的中高档餐厅,一公斤要卖200多元;作为观赏鱼,它是东南亚华侨的最爱,人们取其顺意、吉祥之意,养来作“风水鱼”,在花鸟市场里也是价格不菲。

胭脂鱼是胭脂鱼科在亚洲分布的唯一种属,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野生水生生物。

该鱼体形奇特,花纹鲜艳,因此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曾获世界观赏鱼博览会银奖。

一、生物学特性胭脂鱼主要产于长江上游,幼鱼经常群集在水流比较静止的乱石之间;喜欢生活在水的上层,游动缓慢,成鱼及未长成的成鱼栖息在水的中下层,行动矫捷。

每年2月中旬,性腺接近成熟的胭脂鱼亲鱼均要上溯到长江上游的急流中产卵繁殖,等到秋季退水时期,又回到长江干流内越冬。

胭脂鱼性情温和,不跳,行动迟缓,生活力强,起捕率高。

胭脂鱼主要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如摇蚊幼虫、蜻蜒幼虫、蚬和淡水壳菜等,也可摄食植物碎片及部分硅藻和丝状藻类等,属偏动物性蛋白的杂食性鱼类。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除投喂水蚯蚓、陆蚯蚓外,也可投喂下杂鱼、动物内脏和人工配合饲料如鳗鱼料等。

一般当年鱼可长到0.5~1公斤,3龄鱼可达3~4公斤。

胭脂鱼每年3~4月产卵,5冬龄达性成熟。

二、养殖技术1.苗种培育:鱼苗出膜1个月左右,全长可达3~5厘米,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

培育塘面积1~2亩,水深1.2~1.5米。

鱼苗放池前,先毒塘,后施基肥,喂水蚯蚓、鳗料或花生麸等精饲料。

2.成鱼养殖:胭脂鱼食性杂、抗病力强、适应范围广和性温驯等特点,决定了其在池塘养殖中,单养或混养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单养方式:每亩投放大规格鱼种(50~100克/尾)400~600尾,另外少量补充一些栖息水层和食性等方面互补的其它品种,以充分利用水体和饲料。

混养时,每亩放养量约200~300尾,可混养的鱼类有鲢鱼200尾,鳙鱼、草鱼和鳊鱼等各30~50尾。

也可作为搭配鱼类部分取代鲤鲫等底层鱼类,小比例地放在其它养殖池,增加池塘养殖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公斤的胭脂鱼被放生,胭脂鱼介绍,价格(图片)
29公斤的胭脂鱼图片
长达1.3米的胭脂鱼图片
一条重29公斤、长达1.3米的胭脂鱼在前晚被几位渔民在嘉陵江上无意捕到。

好心人老板张学兵知道胭脂鱼捕获一事后,花1.2万元将此胭脂鱼买下,并将其放生。

据悉,这条胭脂鱼是重庆市至今发现最大的野生胭脂鱼。

胭脂鱼也许你没见过也不知道,那就快来看看胭脂鱼图片和胭脂鱼介绍吧。

胭脂鱼介绍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俗称:火烧鳊、黄排、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血排、粉排,中国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

胭脂鱼体高侧扁,腹部平直,外貌呈三角形。

口下位,嘴唇肥厚而外翻,似马蹄状,唇上有乳头状小突。

背鳍起点外高隆,往后逐渐降低。

雄性成鱼体侧胭脂红色,雌鱼为酱紫色,自鳃孔上角沿背部上缘有一条猩红色宽纹,直至尾鳍基部。

胭脂鱼不但体态优美,而且在繁殖期由于全身呈现红色而显得艳夺目,就好像披上了一套漂亮的婚装,胭脂鱼的名字也就不胫而直闻。

胭脂鱼一般6龄可达性成熟,体重约10公斤左右。

胭脂鱼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底泥渣中的有机物质为食,亦吃一些高等植物碎片和藻类。

图片|照片:胭脂鱼.jpg
胭脂鱼简介
∙名称:胭脂鱼
∙拉文种名:Myxocyprinus asiaticus(Bleeker)
∙英文名:Chinese sucker
∙科属:属鲤形目,亚口鱼科,胭脂鱼属。

∙分布:长江、金沙江等地。

濒危等级:易危。

中国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

∙生存环境:生活在湖泊、河流中,幼体与成体,形态各异,生境及生物学习性不尽相同,幼鱼喜集群于水流较缓的砾石间,多活动于水体上层,亚成体则在中下层,成体喜在江河的敞水区,其行动迅速敏捷。


∙捕食与食物:主食无脊椎动物和昆虫幼虫,也吃水底的有机物质,还常在水底砾石上吸食附着的硅藻及植物碎片。


∙胭脂鱼识别特征与习性:体高而侧扁,呈斜方形,头尖而短小,口小,唇肥厚向外翻呈吸盘状,背鳍高而长,成鱼体侧中轴有1条胭脂红色的宽纵纹,雄鱼的颜色鲜艳,雌鱼颜色暗淡。

雌鱼一般在水质清新,含氧量高,水位及水温较稳定的急流浅滩中繁殖,3-4月产卵。

卵浅黄色,粘性,粘附在水底砾石或水藻上,在16-18℃。

的适宜水温下7-8天可孵出幼鱼。

胭脂鱼具有体型大,生长快,肉厚,味美等特点。


∙胭脂鱼的常见疾病有:烂鳃病、肠炎病、萎瘪病及营养性不良、泛池和寄生虫病等。


胭脂鱼在1989年曾获新加坡国际野生观赏鱼博览会银奖。

此外,胭脂鱼个体大,生长快,性温驯,食性广,抗病力强,是一种观赏和食用兼备的优良养殖品种。

通过水产科技工作者对胭脂鱼的生物学特性近30年的研究和人工驯养,目前我国已掌握了胭脂鱼池塘全人工繁殖技术,并人工繁殖出一定数量的子代亲鱼。

胭脂鱼生长较快,1龄鱼体长可达200毫米左右,成熟个体一般体重可达15-20公斤,最大个体重可达30公斤,在长江上游是一种重要经济鱼类。

目前野生状态个体的数量正逐年趋于下降。

葛洲坝截流后,长江中下游亲鱼不能上溯至上游的沱江、岷江等大支流中产卵,宜昌江段的某些产卵场的环境也遭到破坏。

虽然坝下江段仍发现有繁殖群体,但因捕捞过度,目前自然存在的野生群体数量下降趋势仍在继续.
胭脂鱼养殖技术,胭脂鱼价格
1.苗种培育:鱼苗出膜1个月左右,全长可达3~5厘米,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

培育塘面积1~2亩,水深1.2~1.5米。

鱼苗放池前,先毒塘,后施基肥,喂水蚯蚓、鳗料或花生麸等精饲料。

2.成鱼养殖:胭脂鱼食性杂、抗病力强、适应范围广和性温驯等特点,决定了其在池塘
养殖中,单养或混养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单养方式:每亩投放大规格鱼种(50~100克/尾)40 0~600尾,另外少量补充一些栖息水层和食性等方面互补的其它品种,以充分利用水体和饲料。

混养时,每亩放养量约200~300尾,可混养的鱼类有鲢鱼200尾,鳙鱼、草鱼和鳊鱼等各30~50尾。

也可作为搭配鱼类部分取代鲤鲫等底层鱼类,小比例地放在其它养殖池,增加池塘养殖效益。

目前0.5~0.8㎏规格商品胭脂鱼价格为60~80元/㎏,并且供不应求。

目前市场上所售胭脂鱼均为幼鱼,俗称“一帆风顺鱼”,取其吉祥之意。

因其成年后体型庞大,数量又极稀少,胭脂鱼长大后多被送至长江、闽江流域予以放生。

胭脂鱼|一帆风顺鱼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