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实验五 产酶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合集下载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微生物生長曲線的測定一.實驗目的1.瞭解典型微生物生長曲線的四個時期所代表的意義。

2.學習分光光度計的測定原理和實驗步驟。

3.了解微生物生長情形,生理特性與培養特徵。

二.器材和儀器1.錐形瓶2.量筒3.玻棒4.定量玻璃吸管5.不鏽鋼吸管筒6.酒精燈7.取藥杓8.秤藥紙9.燒杯 10.電子天瓶 11.分光光度計 12.恆溫水浴振盪器 13.比色管 14.標籤 15.電子天平三.試劑及材料1.酒精2.酵母菌粉3.葡萄糖粉四.微生物之生長曲線以菌數和時間作圖在批次培養情形下,可以菌數和時間作圖,得生長曲線。

實驗以批次培養方式進行•遲滯期(lag phase): 微生物正適應新環境,吸收養份以合成新細胞,細胞雖變大,但仍未分裂,故細胞數目無明顯增加。

•對數期(logarithmic phase): 細胞呈幾何級數增加,菌之生理較一致,為微生物實驗最佳時期。

•穩定期(stationary phase): 微生物代謝,消耗養分、同時產生代謝毒物,造成新分裂與死亡之菌數約略相等,因此菌數沒太大改變。

•死滅期(death phase): 養分已漸消耗完畢,而代謝毒物累積更多,造成新生菌數遠小於死亡菌數,因此菌數遞減。

五.步驟1.先紀錄微生物種類含來源2.酵母菌液的配置;取0.5g酵母菌粉和1g葡萄糖一起加入50ml的培養液搖均勻3.取部份菌液加入比色管(8分滿),用分光光度計測其吸光質,波長用595nm。

→為了要做基準線的校正4.將菌液瓶放在37°c的培養箱振盪培養,每15分鐘取出瓶子,取部份菌液重複做5次下列的事情:(1)加入比色管(8分滿),用分光光度計測其吸光質,波長用595nm。

(2) 用塗碟法測菌數,要先做10倍稀釋至少4次,最後取0.1ml的菌液滴在培養基的正中央,用滅菌的三角彎棒均勻塗抹。

注意:菌液要先適當稀釋後才塗碟,事後再推算回去。

5.把每個培養皿放進振盪器,隔天觀察並計算培養基菌數(個/ml) 數據有六次。

实验报告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实验

实验报告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实验

实验报告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监测微生物的生长曲线,研究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并探讨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

实验材料及方法:
1. 材料:
- 微生物培养基
- 无菌培养瓶或试管
- 微量移液器或移液管
- 无菌平板
- 培养箱或恒温摇床
- 显微镜
2. 方法:
(这里使用编号列表来列出具体的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
(这里写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如准备培养基、灭菌操作等)
2. 微生物获取:
(这里描述如何获取微生物样品,如从环境中采样、有选择地分离微生物菌落等)
3. 微生物培养:
(这里阐述微生物的培养过程,包括制备培养基、接种微生物样品等步骤)
4. 生长曲线检测:
(这一部分是实验的重点,需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方式展示数据)
5.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对微生物生长曲线进行分析和解读,可结合图表进行说明)
6. 讨论与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可以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对微生物的生长曲线进行监测,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这里简洁地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为了增加字数可以进一步展开阐述,如讨论生长曲线的不同阶段、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等等)
实验报告结束。

注意:本实验报告以“实验报告”的格式为基础,根据实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其中,具体的实验步骤和结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以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产蛋白酶曲线分析

产蛋白酶曲线分析

产蛋白酶曲线分析
产蛋中可以产生中性蛋白酶菌株,因此培养高产菌株,进行保藏,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将产蛋样品进行预处理分离其中所产生的细菌,用酪蛋白平板法进行初步筛选活性较高的菌株,进行斜面菌种保藏。

保藏一段时间后在紫外线下进行诱变育种。

筛选出菌株,通过测定生长曲线,绘制出菌种的生长曲线,并保藏。

通过菌种生长,曲线的测定,绘制出菌株的生长曲线图,并将菌株保藏。

测定出菌种的生长曲线,并进行保存。

吸取活化好的菌液2mL 与发酵培养液中摇匀,分别吸取8mL发酵菌液放入无菌试管中,每个时间做三个平行,将一个未接种的试管放入冰箱保藏作为空白对照,其他试管置摇床37℃振荡培养。

分别培养0、2、4、6、8、10、12、14、16、18、20、22、
24h,将相应时间的试管取出,用未接种的LB液体培养基作空白对照,选用600nm波长直接比浊测定其光密度值。

对细胞密度大的培养液用LB液体培养基适当稀释后测定,使其光密度值在0.1~0.65内。

菌种生长曲线测定有何意义为细胞太小,无法测单个细胞的生长状况,所以测细胞群体的生长曲线。

细胞生长曲线是测定细胞绝对生长数的常用方法,也是判定细胞活力的重要指标,是培养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基本参数之一。

2012-阎-实验五或九-碳源氮源的利用实验-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讲解

2012-阎-实验五或九-碳源氮源的利用实验-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讲解
将被测溶液推入光路,显示器显示为被测样 品的吸光值。
在600 nm波长下,用未接种的LB液体培 养基作空白对照,分别对培养了0、2、6、10、 14、18和22 h的大肠杆菌培养液,进行光电比 浊测定。对于高浓度的大肠杆菌培养液,要用 未接种的LB培养基进行稀释,使其吸光值不 超过1。
比色皿经蒸馏水清洗后,必须经待测样品润 洗。比色皿的毛面用吸水纸擦干,而光面只 能用吸水纸吸干,以免光面被划破。
2.加待测碳源、氮源底物
待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后,用镊子夹灭菌滤纸 分别沾取碳源、氮源测试溶液,再将滤纸 贴于涂菌平板上,每皿共贴3片滤纸。皿 底做好标记。
3、培养与观察
每小组的碳源、氮源平板用报纸包成1筒,标记组 号,放37 ℃培养。
根据滤纸片周围的菌体生长状况,判断不同菌株对 几种氮源、碳源的利用能力。
一个典型的生长曲线分为延缓期、对数期、 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时期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
稀释平板计数法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最大概率法 光电比浊法
稀释平板计数法
对样品稀释培养,据形成的菌落数计数。 优点:活菌计数方法,对设备要求不高。 缺点:操作复杂。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使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 优点:操作简便,计数直观。 缺点:计数结果为活细菌和死菌体的总和。
光电比浊法
光电比浊法是利用在一定的范围内,微生物细 胞浓度与透光度成反比的原理。当细菌细胞在 溶液中数量越多,浊度越大,在光电比色计中 测定时所吸收的光线越多。
优点:简便快速,适合于自动控制。 缺点:测定结果受培养液成分影响;某些样品 样品பைடு நூலகம்适合用此法。
三、实验器材
菌种 培养不同时段的大肠杆菌。
1.5%
待测氮源底物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实验七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测定细菌繁殖的代时;2. 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方法;3. 反复练习无菌操作技术;4. 了解不同细菌,不同接种方法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速度的不同;5. 掌握利用细菌悬液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的方法二、 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以细菌的活菌数的对数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成为生长曲线(如图一)。

图一 微生物生长曲线示意图单细胞微生物的发酵具有四个阶段,即Ⅰ调整期(延滞期)、Ⅱ对数期(生长旺盛期)、Ⅲ平衡期(稳定期)、Ⅳ死亡期(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的动态。

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

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球计数板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等。

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

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OD600)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与死菌,因此所测定的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代时,以G 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2lg /)lg (lg 1212W W t t G --=式中t1和t2为所取对数期两点的时间;W1和W2分别为相应时间测得的细胞含量(g/L )或OD 。

三、 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1.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菌液及平板;2.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3.实验仪器:取液器(5000ul, 1000ul 各一支);培养箱, 摇床,722s分光光度计;4.实验用具:无菌1000ul吸头80个;无菌5000ul吸头2个;比色皿9个+共用参比杯一个.四、实验步骤1.准备菌种:将细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三角瓶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18h,另外准备单菌落平板各1块2.分为三个小组:第(1)小组取1.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7 ℃200rpm取3.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200rpm取5.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200rpm第(2)小组取一个大肠杆菌菌落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200rpm取1.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110rpm取1.0ml大肠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30 ℃200rpm第(3)小组取1.0ml枯草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200rpm取1.0ml枯草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30 ℃200rpm取1.0ml枯草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110rpm每培养一小时取样一次(2.5h,3.5h加测1次). 对照组测量起始pH,所有瓶子测量发酵9h结束测pH.3.测量:选用600nm波长,以蒸馏水作为参比,开始培养前测定每组培养液的OD值作为起始点。

实验4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实验4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仪器:
摇床、分光光度计、取液器。
微生物材料
大肠杆菌菌液、枯草杆菌菌液
培养基
肉汤蛋白胨液体培养基
用具
玻璃比色皿,三角瓶,酒精灯,接种环。
2021/6/16
6
五、准备步骤
准备菌种:将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分别接到于肉汤 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14-18h。 另准备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斜面种子各1支。
• 将所测的光密度值(OD)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 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注意:由于 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的总数,包括活菌与死菌所测 的生长曲线衰亡期不明显)。
2021/6/16
4
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图 Ⅰ.延滞期,Ⅱ.指数期,Ⅲ.稳定期,Ⅳ.衰亡期
2021/6/16
5
四、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
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 衰退期。其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全过程的动 态。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把握生物的
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2021/6/16
3
•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有血球计数法、平板菌落 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等。
• 比浊法: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故可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
接种:分别取5ml大肠杆菌或枯草杆菌液接种到装有 100ml培养液的三角瓶中,放摇床37℃,200rmp振 荡培养。同时分别从大肠杆菌或枯草杆菌斜面取菌 接种于100ml培养液中,同样条件培养。
2021/6/16
7
测定(OD)
每小时吸取200ul培养液到2800ul蒸馏水中摇匀, 以蒸馏水为对照,选420nm波长进行光密度(OD值) 的测定(注意应测定0h的光密度值)。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实验七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一、 实验目的1. 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测定细菌繁殖的代时;2. 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方法;3. 反复练习无菌操作技术;4. 了解不同细菌,不同接种方法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速度的不同;5. 掌握利用细菌悬液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的方法二、 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以细菌的活菌数的对数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成为生长曲线(如图一)。

图一 微生物生长曲线示意图单细胞微生物的发酵具有四个阶段,即Ⅰ调整期(延滞期)、Ⅱ对数期(生长旺盛期)、Ⅲ平衡期(稳定期)、Ⅳ死亡期(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的动态。

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

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球计数板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等。

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

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OD600)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与死菌,因此所测定的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代时,以G 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2lg /)lg (lg 1212W W t t G --=式中t1和t2为所取对数期两点的时间;W1和W2分别为相应时间测得的细胞含量(g/L )或OD 。

三、 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1.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菌液及平板;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3.实验仪器:取液器(5000ul, 1000ul 各一支);培养箱, 摇床,722s分光光度计;4.实验用具:无菌1000ul吸头80个;无菌5000ul吸头2个;比色皿9个+共用参比杯一个.四、实验步骤1.准备菌种:将细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三角瓶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18h,另外准备单菌落平板各1块2.分为三个小组:第(1)小组取1.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7 ℃ 200rpm取3.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 200rpm取5.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 200rpm第(2)小组取一个大肠杆菌菌落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7 ℃ 200rpm取1.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 110rpm取1.0ml大肠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0 ℃ 200rpm第(3)小组取1.0ml枯草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7 ℃ 200rpm取1.0ml枯草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0 ℃ 200rpm取1.0ml枯草杆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 37 ℃ 110rpm每培养一小时取样一次(2.5h,3.5h加测1次). 对照组测量起始pH,所有瓶子测量发酵9h结束测pH.3.测量:选用600nm波长,以蒸馏水作为参比,开始培养前测定每组培养液的OD值作为起始点。

酵母生长曲线实验报告(3篇)

酵母生长曲线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酵母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规律。

2. 掌握酵母菌生长曲线的基本特征,包括滞期、对数生长期、平衡期和衰老死亡期。

3. 分析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生长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滞期、对数生长期、平衡期和衰老死亡期。

在这四个阶段中,酵母菌的生长速度和代谢活动都有明显的差异。

通过观察酵母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可以了解酵母菌的生长规律,并分析环境因素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酵母菌(啤酒酵母)- 葡萄糖- 氮源(如酵母提取物)- 无机盐- pH值调节剂- 温度控制器2. 实验仪器:- 恒温培养箱- 移液器- 光学显微镜- 计数板- 记录纸四、实验方法1. 配制酵母菌培养液:将葡萄糖、氮源、无机盐和pH值调节剂按比例混合,制备成酵母菌培养液。

2. 设置实验组:将酵母菌培养液分为若干组,分别设置不同的实验条件,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

3. 接种酵母菌:将酵母菌接种到各个实验组的培养液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4.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酵母菌的生长情况,记录酵母菌数量、形态等特征。

5. 数据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和计数板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绘制酵母菌生长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酵母菌生长曲线:- 滞期:酵母菌进入新环境后,需要一定时间适应环境,此时酵母菌数量基本不变。

- 对数生长期:酵母菌适应环境后开始大量繁殖,繁殖速度最快,酵母菌数量呈指数增长。

- 平衡期:酵母菌繁殖速度逐渐减慢,死亡数量与增殖数量基本持平,酵母菌数量达到峰值。

- 衰老死亡期:酵母菌繁殖速度进一步减慢,死亡数量大于增殖数量,酵母菌数量逐渐减少。

2. 环境因素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繁殖,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

- pH值:酵母菌对pH值的要求较为严格,最适pH值一般在4.5-5.5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