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灵空调的大温差小流量系统要点

特灵空调的大温差小流量系统要点
特灵空调的大温差小流量系统要点

上海群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代理销售中央空调,商用空调,家用空调,提供中央空调报价,安装,设计,维修等各项优质的服务。在本文中,将会为大家介绍有关特灵中央空调的大温差小流量的一个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根据现代生活的需求而所设计的一个节能系统。

特灵空调所设计的大温差小流量是一个减少空调系统投资,降低能耗的先进观念。大温差的目的是优化空调系统各设备间的能耗配比,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减少冷量输配的能耗,或是减少冷却塔和末端空调箱的能耗,同时降低系统初投资。大温差可以在冷水侧或冷却水侧实现,也可以在空气侧实现。

与海尔商用空调相比较,特灵空调的大温差系统意在水泵、冷却塔的能耗得以降低,从而达到系统运行节能的目的。但同时,也让冷水机组承受相对严苛的工况,才能实现。因此,并非所有冷水机组都可实现大温差。

?大温差机组的冷冻水侧应该是向低温的方向进行,因为在流量降低以后,末端的换热系数会相应减小,如果水温保持不变的,那末端的换热量将降低,若要满足室内设计参数的要求,则需要加大末端的换热面积。如果在流量降低的情况下降低冷冻水的供水温度,一拉大末端换热温差来弥补流量降低引起的换热系数减小,则可以做到末端产品可参照常规方案设计。通过理论结合实际选型分析,冷冻水出水温度选择5C最为恰当。

?大温差机组的冷却水侧应该是向高温的方向进行。因为冷却水的低温侧由冷却塔决定,若要大量降低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则必须加大冷却塔的换热面积,引起初投资的增加,且现行的标准冷却塔温度已经是在湿球温度条件下比较合理的温度,若要进一步降低,可能带来的初投资将急剧增加,且冷却水温度的降低受湿球温度的限制非常明显。所以在冷却水侧应尽量提高冷水机组的冷却水出水温度,并且在冷却塔侧会有25%左右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节约。

以下就是一个例子供大家参考了解。

节能

当今(2000's)的系统能耗比例一般为:冷水机组约占机房年能耗58%,冷水泵和冷却水泵约占26%,冷却塔约占16%。若能通过特别的系统设计,减少水泵和冷却塔的耗能,将大大节省运行费用。

我们选择一个1800冷吨(6329kW)的酒店空调系统来分析大温差设计的节能效果。

项目情况:该酒店位于上海,全年空调运行时间为5月至11月。

分析软件:采用System Analyzer 进行系统全年运行模拟分析,计算全年主机水泵和冷却塔的运行能耗。我们可以得出常规和大温差的总体能耗比较。

?常规温差:冷水侧7-12°C冷却水侧32-37°C

?大温差:冷水侧5-13°C冷却水侧32-40°C

由此可见,采用大温差以后,

?冷却塔的年能耗降低23.1%;

?水泵的年能耗降低37.2%;

?冷水机组的年能耗增加7.8%。

以上三项汇总,年冷水机房总能耗降低6.1%。

由此可见,大温差可以有效地优化系统,达到运行节能的效果,它不是着眼于系统中的某一设备,而是作通盘的考虑,追求系统总效率的提升和初投资的降低。

减少初投资

?可以选择较小的水泵,节省初投资

大温差低流量可以让设计师选用较小的水泵,从而使得投资与运行费用减少。无论在冷水侧或是在冷却水侧,较小的水泵在部分负荷时的节能会比常规温差更有优势。如下图4-1所示。

?可以选择更小尺寸的管路,节省初投资

大温差设计后,系统流量减小,则所需的钢管直径也会相应变小,这样在同样冷量情况下,可以大大节省钢管材料的费用。我们对不同冷量下5°C温差与8°C温差的冷水管的管径进行了分析,得出1800RT~10RT内不同的冷量下大温差系统可节约管路费用平均为30%。对于不同的项目,不同管径的管道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平均节省的费用约在25-35%之间。

?减少冷却塔的数量,节省初投资

大温差设计后,冷却水的流量减小,冷却水和空气的换热温差加大。通过实际项目的冷却塔选型可以得出结论,大温差的冷却水设计平均可以比常规系统节约25%的冷却塔数量。

本文https://www.360docs.net/doc/919007125.html,/提供

友情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919007125.html,/

大温差系统

大温差系统 EarthWise? System 中央空调节能系统设计指南(一)

大温差设计前言 1 一. 为什么要大温差? 2 二. 低温低流,使表冷器更冷 5 2.1. 冷水侧或蒸发器侧大温差5 2.2. 使表冷器更冷5 三. 高温低流,使冷却塔更热 7 3.1. 逼近度Approach7 3.2. 冷却塔的进出水温差Range7 3.3. 使冷却塔更热7 四. 水泵和管路系统的运行费用与造价 9 4.1. 水泵9 4.2. 管路系统10 五. 空气侧的大温差,低温送风应用 11 5.1. 低温送风11 5.2. 低温送风的优点11 5.3. 室内环境12 六. 结语 14 七. 常见问题 14 八. 附录 15 8.1. 建筑物内空气调节冷热水的经济绝热厚度15 8.2. 冷水机组大温差技术参数16 8.3. 吊顶式空调箱LWHA大温差参数17 8.4. 空气处理机组LPCQ大温差参数18 8.5. 组合式空调箱CLCP大温差参数19 8.6. 组合式空调箱CLCP XP大温差参数21 8.7. 风机盘管HFCF大温差参数24 九. 特灵大温差中国地区应用实例 25目 录 contents

大温差设计 2005年,我国GDP按照现金汇率计算,相当于 美国的1/8,但是消耗的电力是美国的一半。我国消耗的电力比日本还要多,但GDP只相当于日本的1/3强。 目前,我国已有房间空调器1亿台,商用空调120万套,空调能耗已占全国耗电量的15%左右。夏季用电高峰时,空调用电量甚至达到城镇总用电量的40%。 “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环保”,“节能”......这些名词已经不断地出现在媒体上,相应的国家规范也陆续推出,如: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2004《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6-2004 ...... 为什么大温差的空调系统越来越受到欧美设 计顾问的青睐?大温差是一个减少空调系统投资,降低能耗的先进观念。上世纪90年代,西方很多空调设计顾问对大温差的冷水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 付诸实践,在项目的设计中采用了大温差系统。在一些专业刊物中,已经对利用大温差实现节省初投资,降低运行费用有了充分的论述。如在1999年1月HPAC杂志“优化冷水机房”(David W. Kelly)一 文中,就提到了用大温差来降低运行费用,减少初投资。我们还记得十几年前笨重的大哥大,到现在所使用的精巧手机,技术的进步带来了芯片处理能力的提高,能耗的降低。同样在空调系统中,大温差低流量可以为我们实现低能耗,低初投资的目标, 并且可以节省宝贵的空间。 前 言 前 言

大温差小流量

系统简介 大温差小流量是一个减少空调系统投资,降低能耗的先进观念。大温差的目的是优化空调系统各设备间的能耗配比,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减少冷量输配的能耗,或是减少冷却塔和末端空调箱的能耗,同时降低系统初投资。大温差可以在冷水侧或冷却水侧实现,也可以在空气侧实现。 系统优点 节能 当今(2000's)的系统能耗比例一般为:冷水机组约占机房年能耗58%,冷水泵和冷却水泵约占26%,冷却塔约占16%。若能通过特别的系统设计,减少水泵和冷却塔的耗能,将大大节省运行费用。 我们选择一个1800冷吨(6329kW)的酒店空调系统来分析大温差设计的节能效果。 项目情况:该酒店位于上海,全年空调运行时间为5月至11月。 分析软件:采用System Analyzer 进行系统全年运行模拟分析,计算全年主机水泵和冷却塔的运行能耗。我们可以得出常规和大温差的总体能耗比较。

? 常规温差:冷水侧7-12°C冷却水侧32-37°C ? 大温差:冷水侧5-13°C冷却水侧32-40°C 由此可见,采用大温差以后, ? 冷却塔的年能耗降低23.1%; ? 水泵的年能耗降低37.2%; ? 冷水机组的年能耗增加7.8%。 以上三项汇总,年冷水机房总能耗降低 6.1%。 由此可见,大温差可以有效地优化系统,达到运行节能的效果,它不是着眼于系统中的某一设备,而是作通盘的考虑,追求系统总效率的提升和初投资的降低。 减少初投资 ? 可以选择较小的水泵,节省初投资 大温差低流量可以让设计师选用较小的水泵,从而使得投资与运行费用减少。无论在冷水侧或是在冷却水侧,较小的水泵在部分负荷时的

节能会比常规温差更有优势。如下图4-1所示。 ? 可以选择更小尺寸的管路,节省初投资 大温差设计后,系统流量减小,则所需的钢管直径也会相应变小,这样在同样冷量情况下,可以大大节省钢管材料的费用。我们对不同冷量下5°C温差与8°C温差的冷水管的管径进行了分析,得出1800RT~10RT内不同的冷量下大温差系统可节约管路费用平均为30%。对于不同的项目,不同管径的管道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平均节省的费用约在25-35%之间。 ? 减少冷却塔的数量,节省初投资 大温差设计后,冷却水的流量减小,冷却水和空气的换热温差加大。通过实际项目的冷却塔选型可以得出结论,大温差的冷却水设计平均可以比常规系统节约25%的冷却塔数量。 技术关键

小流量大温差

“小流量、大温差”的运行方式可以实现了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实施集中供热30多年以来,设计供回水温差是25℃,而实际运行都在15℃左右,能不能拉到25℃?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拉到40℃现在也容易实现了,为什么温差一直拉不开呢?传统的室内供暖运行方式,散热器的连接无论是并联系统还是串联系统,通过每组散热器的流量是不可控的,造成了散热量的不可控制。由于近端的散热器的流量很大,是所需流量的几倍,一般每平米建筑面积的流量是5kg/h以上,因此供水温度不用太高(一般是55℃左右,回水温度在45℃,温差只有10℃左右),室内即可达到设计温度,且大部分近端的室内温度在23℃以上(浪费了大量的电能和热能)。也就是说,一直以来“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模式,其主要原因是散热器的流量不可控造成的,供暖要想实现“小流量、大温差”的理想运行方式,把节能潜力全部挖掘出来,真正提高供暖质量,必须使每组散热器的流量均可调控。 为什么一直以来就没有解决这一问题呢?一是对流量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高,总认为供热就是一个热源、两根管线和几组暖器片,只要锅炉一烧、循环泵一转就行了。二是没有较好的流量控制产品和手段,对控制散热器流量来说,一直以来没有一种简单易行的产品,现行的产品调试相当繁琐,给调试人员和用户都带来很多的不便。 现在,是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了,首先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给了很好的优惠政策;二是多年来的供热发展,供热水平也得到了巨大提升,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流量控制对提高供热质量的重要性;三是经过多年来的探讨与实践,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简单易行控制散热器流量的产品和方法问世了。 二.均流阀、锁闭流量阀和差压阀的配合应用是实现每组散热器的流量均可调控的极佳方案

国际五星级酒店大温差小流量空调水系统方案研究

国际五星级酒店大温差小流量空调水系统方案研究 【摘要】星级酒店空调水系统方案设计时,中央空调制冷主机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差通常为5℃,随着中央空调制冷主机效率的提高,8℃温度差的大温差小流量空调水系统方案应用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大温差小流量空调水系统方案特点及应用条件,通过与常温差空调水系统方案对比分析,得出大温差小流量空调水系统在本酒店空调系统中可以减少系统总能耗及材料设备初投资,并结合工程实例说明该方案的应用效果。为星级酒店及其他类似建筑空调水系统设计提供工程设计参考。 【关键词】酒店;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运行 0 前言 国际品牌五星级酒店装修豪华、功能及设施齐全,投资与运行能耗高,其中中央空调系统能耗占到总能耗的50%左右。一般而言,完整的中央空调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空调冷热源、供热与供冷管网、以及空调末端用户系统。空调水系统是指空调冷冻水、冷却水系统,是空调管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酒店空调系统中冷冻水泵、冷却水泵、采暖热水泵耗电量占空调总耗电量的比例为:冷冻水水泵占5.9%,冷却水水泵占2.7%,采暖泵占4.9%,可见水泵电耗在空调电耗中占很大比例,节能潜力也很大。实际工程设计时,重视空调水系统节能[2],并贯穿于设计、施工和运行全过程,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 国际五星级酒店工程及空调系统介绍 本国际五星级酒店位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占地面积49148.85平方米,建筑面积175255.97平方米,建筑总高度99.8米。其中,负2~负1层为酒店地下室,主要功能为各类设备房,停车区及酒店后勤区;1~5层为酒店裙楼,主要功能为酒店大堂、宴会、餐饮、酒吧、会议及康体娱乐等;6~27层为酒店塔楼,主要为客房区及行政休闲廊。 本酒店空调按舒适性空调设计,夏季降温、冬季采暖,采用五星级酒店设计标准。通过对酒店全年负荷进行分析,综合酒店实际设计条件,主机选用离心式冷水机组加全热回收螺杆式机组的方案,包括2台1000RT、2台600RT的离心式冷水机组,以及2台856kW的全热回收螺杆式机组。 2 大温差小流量空调水系统优点分析 大温差小流量空调水系统是一个减少空调系统投资,降低能耗的先进概念。大温差的目的是优化空调系统各设备间的能耗配比,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减少冷量输配的能耗,以及减少冷却塔和空调末端的能耗,同时降低系统初投资。 2.1 对比系统满负荷运行能耗,温差增大,流量减小,制冷机能耗虽上升,

关于换热站二次网进行小流量大温差运行工况试验的情况说明

关于换热站二次网进行小流量大温差运行工况试验的情况说明 【摘要】节能对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 【关键词】换热站换热器;循环泵;节能 目前,我国能源浪费已经是非常严重,是世界上第二能源消耗国,其中采暖能耗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采暖能耗一部分是由于供热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运行管理不到位导致,另一部分是由于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差,热损失严重以及用户无自主节能意识,有私自放水放热现象导致。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节约能源已经是供热企业的工作重点,它不但要求要有良好的企业管理模式,还要求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措施及经济的运行方式。 供暖运行中实现小流量大温差的运行工况一直是供暖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关于供暖节能运行最为关注的课题,水以流量的形式在供暖运行中作为热能的载体输送着热量,多年来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陆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节能产品,从管道保温材料的技术更新,减少了热能输送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从普通建筑到节能建筑,减少了建筑物能耗大的问题,从水-水管壳式换热器到水-水板式换热器,很大程度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从工频运行到变频技术,解决了实际运行负荷小于设计负荷和设计富裕量过大的问题,从手动平衡阀到各种自立式平衡阀,解决了管网平衡调节周期长、互相干扰精度低的问题,这些措施无不体现了社会对节能工作的重示和研究。 从性价比来讲,现有行业中主要的可行性节能措施有:水泵采用变频技术减少富裕流量、管网安装自力式平衡阀提高平衡调节水平,局部管网管径加粗或环网改造,减少失水和降低比摩阻,次要的可行性节能措施主要有:对换热器进行改造或更换来提高换热能力,对管网进行大范围更换提高保温性能、减少失水和降低比摩阻,从社会角度来讲,新建节能建筑和对老旧建筑物围护结构增加保温结构来减少热量浪费同样是一项很有效的节能措施,对于刚步入节能工作的单位来讲,上述改造方式可以很大程度的达到节能的效果,但对于节能工作已做到一定水准的单位来讲,就必须通过其它途径进行突破才能更有效的将运行节能工作进行下去。 换热站节能工作主要有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能源过剩、提高换热效率三大部分,通过对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和管道及设备的保温性、密闭性的处理以及变频技术的应用和开展管网平衡调节都是对前两部分的有效诠释,一定程度的减少电能的消耗,但这些都是对管网或者热用户进行流量合理分配达到减少总循环流量,从而达到了减少循环水泵动力电耗的目的,而对于提高换热效率这个同样重要的工作环节的研究却开展的很缓慢,从水-水板式换热器的推广和广泛应用后,就渐渐的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对于非直供的供热系统来讲,换热站的换热

特灵空调的大温差小流量系统

上海群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代理销售中央空调,商用空调,家用空调,提供中央空调报价,安装,设计,维修等各项优质的服务。在本文中,将会为大家介绍有关特灵中央空调的大温差小流量的一个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根据现代生活的需求而所设计的一个节能系统。 特灵空调所设计的大温差小流量是一个减少空调系统投资,降低能耗的先进观念。大温差的目的是优化空调系统各设备间的能耗配比,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减少冷量输配的能耗,或是减少冷却塔和末端空调箱的能耗,同时降低系统初投资。大温差可以在冷水侧或冷却水侧实现,也可以在空气侧实现。 与海尔商用空调相比较,特灵空调的大温差系统意在水泵、冷却塔的能耗得以降低,从而达到系统运行节能的目的。但同时,也让冷水机组承受相对严苛的工况,才能实现。因此,并非所有冷水机组都可实现大温差。 ?大温差机组的冷冻水侧应该是向低温的方向进行,因为在流量降低以后,末端的换热系数会相应减小,如果水温保持不变的,那末端的换热量将降低,若要满足室内设计参数的要求,则需要加大末端的换热面积。如果在流量降低的情况下降低冷冻水的供水温度,一拉大末端换热温差来弥补流量降低引起的换热系数减小,则可以做到末端产品可参照常规方案设计。通过理论结合实际选型分析,冷冻水出水温度选择5C最为恰当。 ?大温差机组的冷却水侧应该是向高温的方向进行。因为冷却水的低温侧由冷却塔决定,若要大量降低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则必须加大冷却塔的换热面积,引起初投资的增加,且现行的标准冷却塔温度已经是在湿球温度条件下比较合理的温度,若要进一步降低,可能带来的初投资将急剧增加,且冷却水温度的降低受湿球温度的限制非常明显。所以在冷却水侧应尽量提高冷水机组的冷却水出水温度,并且在冷却塔侧会有25%左右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节约。 以下就是一个例子供大家参考了解。 节能 当今(2000's)的系统能耗比例一般为:冷水机组约占机房年能耗58%,冷水泵和冷却水泵约占26%,冷却塔约占16%。若能通过特别的系统设计,减少水泵和冷却塔的耗能,将大大节省运行费用。 我们选择一个1800冷吨(6329kW)的酒店空调系统来分析大温差设计的节能效果。 项目情况:该酒店位于上海,全年空调运行时间为5月至11月。 分析软件:采用System Analyzer 进行系统全年运行模拟分析,计算全年主机水泵和冷却塔的运行能耗。我们可以得出常规和大温差的总体能耗比较。 ?常规温差:冷水侧7-12°C冷却水侧32-37°C ?大温差:冷水侧5-13°C冷却水侧32-40°C

大温差小流量的空调水系统方案(1)

大温差小流量的空调水系统方案(1) 摘要:在楼宇空调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冷水机组的冷冻水供、回水温差通常为5 ℃。近年来冷水机组的效率提高很快,同时大温差小流量的空调水系统方案受到了更多关注。本文分析说明大温差小流量的空调水系统方案经过优化可以减少空调系统的总能耗和配套设备的初投资,探讨在该方案中空调水系统末端设备的选择问题,并结合工程实例说明该方案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冷水机组空调水系统运行费用初投资 0 前言 近年来中国许多大中城市夏季电力短缺现象日趋严重,已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夏季空调设备的耗电量节节攀升,高峰时甚至消耗约40 %的城市电力供应,因此节约用电迫在眉睫。 于20XX年实施的《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均提出了强制性的冷水机组能效比要求,为空调设备节约用电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楼宇的空调电费取决于整个空调系统的能耗,因此不仅需要提高空调设备本身的效率,而且要优化空调系统设计,降低楼宇空调系统的整体能耗。楼宇空调的冷水系统一般包括冷水机组、冷却塔、冷冻水水泵及冷却水水泵等几个

主要的耗能部件。在过去的30年内,冷水机组的效率几乎提高了一倍,冷水机组占整个系统能耗的比例已降低了20 %,而冷却塔和水泵的能耗比例提高了10 %。需要优化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调整各部件所占系统能耗的分配比例来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 图1 过去30年内冷水系统能耗百分比的变化1 优化空调水系统 多年来冷水机组的冷冻水供、回水设计温差通常为5 ℃。冷水机组提供的冷量与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差和流量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Q = M*Cp*DT 式中假定比热Cp为常数。若所需的冷量Q不变,则既可采用增大流量M而减小温差DT的方案,又可采用减少流量M而增大温差DT的方案,而这两种方案的系统总能耗可能并不相等。 为了分析系统总能耗如何随水流量和水温差而变化,在表1中选择4种不同的流量/温差方案进行了计算。表中/ gpm/ton这一基准方案也是ARI的标准额定工况。本例中对系统的构成不作详细介绍。表1 水流量对系统总能耗的影响水流量方案////冷冻水流量gpm/3/温差oF10121818o进口温度oF54546060o出口温度oF44424242o冷却水流量gpm/3/温差oF10101015o进口温度oF85858585o进口温度

大温差小流量的空调水系统方案 (1)

很快,同时大温差小流量的空调水系统方案受到了更多关注。本文分析说明大温差小流量的空调水系统方案经过优化可以减少空调系统的总能耗和配套设备的初投资,探讨在该方案中空调水系统末端设备的选择 问题,并结合工程实例说明该方案的应用效果。 关键字:冷水机组[46篇] 空调水系统[10篇] 运行费用[9篇] 初投资[8篇] 0 前言 近年来中国许多大中城市夏季电力短缺现象日趋严重,已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夏季空调设备的耗电量节节攀升,高峰时甚至消耗约40 %的城市电力供应,因此节约用电迫在眉睫。 于2005年实施的《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7-2004)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均提出了强制性的冷水机组能效比要求,为空调设备节约用电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楼宇的空调电费取决于整个空调系统的能耗,因此不仅需要提高空调设备本身的效率,而且要优化空调系统设计,降低楼宇空调系统的整体能耗。楼宇空调的冷水系统一般包括冷水机组、冷却塔、冷冻水水泵及冷却水水泵等几个主要的耗能部件。在过去的30年内,冷水机组的效率几乎提高了一倍,冷水机组占整个系统能耗的比例已降低了20 %,而冷却塔和水泵的能耗比例提高了10 %(图1)。需要优化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调整各部件所占系统能耗的分配比例来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 图1 过去30年内冷水系统能耗百分比的变化 1 优化空调水系统 多年来冷水机组的冷冻水供、回水设计温差通常为5 ℃。冷水机组提供的冷量与冷冻水的供、回水温 差和流量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Q = M*Cp*DT (1) 式(1)中假定比热Cp为常数。若所需的冷量Q不变,则既可采用增大流量M而减小温差DT的方案(即增加水泵耗功而减少机组耗功),又可采用减少流量M而增大温差DT的方案(即减少水泵耗功而增加机组 耗功),而这两种方案的系统总能耗可能并不相等。

大温差小流量

大温差小流量是一个减少空调系统投资,降低能耗的先进观念。大温差的目的是优化空调系统各设备间的能耗配比,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减少冷量输配的能耗,或是减少冷却塔和末端空调箱的能耗,同时降低系统初投资。大温差可以在冷水侧或冷却水侧实现,也可以在空气侧实现。 节能 当今(2000's)的系统能耗比例一般为:冷水机组约占机房年能耗58%,冷水泵和冷却水泵约占26%,冷却塔约占16%。若能通过特别的系统设计,减少水泵和冷却塔的耗能,将大大节省运行费用。 我们选择一个1800冷吨(6329kW)的酒店空调系统来分析大温差设计的节能效果。 项目情况:该酒店位于上海,全年空调运行时间为5月至11月。 分析软件:采用System Analyzer 进行系统全年运行模拟分析,计算全年主机水泵和冷却塔的运行能耗。我们可以得出常规和大温差的总体能耗比较。 ? 常规温差:冷水侧7-12°C冷却水侧32-37°C ? 大温差:冷水侧5-13°C冷却水侧32-40°C 由此可见,采用大温差以后, ? 冷却塔的年能耗降低23.1%; ? 水泵的年能耗降低37.2%; ? 冷水机组的年能耗增加7.8%。 以上三项汇总,年冷水机房总能耗降低6.1%。 由此可见,大温差可以有效地优化系统,达到运行节能的效果,它不是着眼于系统中的某一设备,而是作通盘的考虑,追求系统总效率的提升和初投资的降低。 减少初投资 ? 可以选择较小的水泵,节省初投资 大温差低流量可以让设计师选用较小的水泵,从而使得投资与运行费用减少。无论在冷水侧或是在冷却水

侧,较小的水泵在部分负荷时的节能会比常规温差更有优势。如下图4-1所示。 ? 可以选择更小尺寸的管路,节省初投资 大温差设计后,系统流量减小,则所需的钢管直径也会相应变小,这样在同样冷量情况下,可以大大节省钢管材料的费用。我们对不同冷量下5°C温差与8°C温差的冷水管的管径进行了分析,得出1800RT~10RT内不同的冷量下大温差系统可节约管路费用平均为30%。对于不同的项目,不同管径的管道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平均节省的费用约在25-35%之间。 ? 减少冷却塔的数量,节省初投资 大温差设计后,冷却水的流量减小,冷却水和空气的换热温差加大。通过实际项目的冷却塔选型可以得出结论,大温差的冷却水设计平均可以比常规系统节约25%的冷却塔数量。

小流量大温差

小流量、大温差”的运行方式可以实现了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实施集中供热30多年以来,设计供回水温差是25C ,而实际运行都在15C左右, 能不能拉到25 C ?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拉到40 C现在也容易实现了,为什么温差一直拉不开呢?传统的室内供暖运行方式,散热器的连接无论是并联系统还是串联系统,通过每组散热器的流量是不可控的,造成了散热量的不可控制。由于近端的散热器的流量很大,是所需流量的几倍,一般每平米建筑面积的流量是 5kg/h 以上,因此供水温度不用太高(一般是55C左右,回水温度在45C ,温差只有10 C左右),室内即可达到设计温度,且大部分近端的室内温度在23C以上(浪费了大量的电能和热能)。也就是说,一直以来“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模式,其主要原因是散热器的流量不可控造成的,供暖要想实现“小流量、大温差”的理想运行方式,把节能潜力全部挖掘出来,真正提高供暖质量,必须使每组散热 器的流量均可调控。 为什么一直以来就没有解决这一问题呢?一是对流量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高,总认为供 热就是一个热源、两根管线和几组暖器片,只要锅炉一烧、循环泵一转就行了。二是没有较好的流量控制产品和手段,对控制散热器流量来说,一直以来没有一种简单易行的产品,现行的产品调试相当繁琐,给调试人员和用户都带来很多的不便。 现在,是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了,首先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给了很好的优惠政策;二是多年来的供热发展,供热水平也得到了巨大提升,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流量控制对提高供热质量的重要性;三是经过多年来的探讨与实践,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简单易行控制散热器流量的产品和方法问世了。 二.均流阀、锁闭流量阀和差压阀的配合应用是实现每组散热器的流量均可调控的极佳方 案

常规空调大温差水系统

一、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 1.一般来说,对于相同制冷量的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采用8℃温差 的机组的COP值小于采用5℃温差的机组 a.能否采用8℃温差的方式与机组的制冷量大小相关性很小。 b.在机组部分负荷率时,采用大温差的冷水机组相对于采用常规温 差的冷水机组将消耗更多的电能。 二、冷却水泵、冷水泵 1.a.冷却水系统中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冷凝器阻力、蒸发器阻力,对 于相同制冷量的冷水机组,8℃温差的阻力较5℃温差的的阻力大, 此差值在冷却水系统阻力中所占比例很小。 b.采用大温差,室内空调末端的流量减小,因此对于采用相同型号 的空调末端来说,其阻力降低。 综上,冷水系统采用8℃温差的系统阻力较采用5℃温差的系统阻力大,但差值约为5~30 kPa,此差值在冷水系统阻力中所占比例很小。 2.a.随着水泵扬程增加,采用大温差水泵的节电量也随之增大。 b.对相同制冷量的冷水机组而言,随着制冷量的增大,采用8℃温差 时的冷却水泵节电量大于冷水泵的节电量,这意味着冷却水泵在空 调水系统节能运行中居重要地位。 三、冷却塔(一般为机械通风式)

冷却塔选型主要以冷却水流量、进出冷却塔水温、当地湿球温度、 干球温度等参数为依据。 1.a.根据冷却塔的选型,对于相同的制冷量,采用8℃温差的冷却 塔比采用5℃温差的冷却塔的型号小,因此其所配电动机功率也相应 减小。 b.随着制冷量的增加,采用不同温差的冷却塔耗功率的差值并没有 同比增大,这是由于冷却塔风机所配电动机功率具有非连续性而产 生的结果,同时大部分采用5℃温差的冷却塔比采用8℃温差的冷却 塔的耗功率大4 kW左右。 c.前文分析的是当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为28℃时的情况,一般当地的 湿球温度越低,冷却水出水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差值越大,同样的冷 却塔,其冷却能力越强,因此所选的冷却塔型号越小。对于采用不 同温差的冷却塔均同时减小,其所配风机耗电功率的差值基本维持 不变或有很小差别。 四、空调末端 经过计算发现,相对于7℃/12℃供回水温度,采用5℃/13℃的供 回水温度可以增加空调末端表冷器换热时冷水与空气间的对数温差,尽管大温差形成的低流量会降低表冷器的换热系数,但总体上空调 末端表冷器的换热量会增加,因为对数温差增大引起的换热量增大

空调大温差小流量情况

空调大温差小流量情况 大温差小流量是一个减少空调系统投资,降低能耗的先进观念。大温差的目的是优化空调系统各设备间的能耗配比,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减少冷量输配的能耗,或是减少冷却塔和末端空调箱的能耗,同时降低系统初投资。大温差可以在冷水侧或冷却水侧实现,也可以在空气侧实现。 一、节能 当今(2000's)的系统能耗比例一般为:冷水机组约占机房年能耗58%,冷水泵和冷却水泵约占26%,冷却塔约占16%。若能通过特别的系统设计,减少水泵和冷却塔的耗能,将大大节省运行费用。 我们选择一个1800冷吨(6329kW)的酒店空调系统来分析大温差设计的节能效果。 项目情况:该酒店位于上海,全年空调运行时间为5月至11月。 分析软件:采用System Analyzer 进行系统全年运行模拟分析,计算全年主机水泵和冷却塔的运行 能耗。我们可以得出常规和大温差的总体能耗比较。 ◆常规温差:冷水侧7-12°C冷却水侧32-37°C ◆大温差:冷水侧5-13°C冷却水侧32-40°C 由此可见,采用大温差以后, ◆冷却塔的年能耗降低23.1%; ◆水泵的年能耗降低37.2%; ◆冷水机组的年能耗增加7.8%。 以上三项汇总,年冷水机房总能耗降低6.1%。 由此可见,大温差可以有效地优化系统,达到运行节能的效果,它不是着眼于系统中的某一设备,而是作通盘的考虑,追求系统总效率的提升和初投资的降低。

二、减少初投资 可以选择较小的水泵,节省初投资 大温差低流量可以让设计师选用较小的水泵,从而使得投资与运行费用减少。无论在冷水侧或是在冷却水侧,较小的水泵在部分负荷时的节能会比常规温差更有优势。如下图4-1所示。 可以选择更小尺寸的管路,节省初投资 大温差设计后,系统流量减小,则所需的钢管直径也会相应变小,这样在同样冷量情况下,可以大大节省钢管材料的费用。我们对不同冷量下5°C温差与8°C温差的冷水管的管径进行了分析,得出1800RT~10RT内不同的冷量下大温差系统可节约管路费用平均为30%。对于不同的项目,不同管径的管道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平均节省的费用约在25-35%之间。 减少冷却塔的数量,节省初投资 大温差设计后,冷却水的流量减小,冷却水和空气的换热温差加大。通过实际项目的冷却塔选型可以得出结论,大温差的冷却水设计平均可以比常规系统节约25%的冷却塔数量。 三、技术关键 大温差系统在水泵、冷却塔的能耗得以降低,从而达到系统运行节能的目的。但同时,也让冷水机组承受相对严苛的工况,才能实现。因此,并非所有冷水机组都可实现大温差。 大温差机组的冷冻水侧应该是向低温的方向进行,因为在流量降低以后,末端的换热系数会相应减小,如果水温保持不变的,那末端的换热量将降低,若要满足室内设计参数的要求,则需要加大末端的换热面积。如果在流量降低的情况下降低冷冻水的供水温度,一拉大末端换热温差来弥补流量降低引起的换热系数减小,则可以做到末端产品可参照常规方案设计。通过理论结合实际选型分析,冷冻水出水温度选择5C最为恰当。 大温差机组的冷却水侧应该是向高温的方向进行。因为冷却水的低温侧由冷却塔决定,若要大量降低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则必须加大冷却塔的换热面积,引起初投资的增加,且现行的标准冷却塔温度已经是在湿球温度条件下比较合理的温度,若要进一步降低,可能带来的初投资将急剧增加,且冷却水温度的降低受湿球温度的限制非常明显。所以在冷却水侧应尽量提高冷水机组的冷却水出水温度,并且在冷却塔侧会有25%左右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节约。

“大温差”冷热输配系统

“大温差”冷热输配系统 摘要:本文通过大温差冷热输配系统可行性分析,设计方法,对大温差冷热输配系统设计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大温差可行性设计 大温差小流量是一个减少空调系统投资,降低能耗的先进观念。大温差的目的是优化空调系统各设备间的能耗配比,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减少冷量输配的能耗,或是减少冷却塔和末端空调箱的能耗,同时降低系统初投资。 1“大温差”冷热输配系统可行性分析 大温差系统较常规温差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节能和节省管网、水泵等的初资。在过去的30 年内,冷水机组的效率几乎提高了一倍,冷水机组占整个系统能耗的比例已降低了20%,而冷却塔和水泵的能耗比例提高了10%。在输送一定量冷量的前提下,由公式Q = M*Cp*DT可知,提高供回水温差,可以大大减少循环水量,从而减少水泵能耗。同时,由于循环水量减少,水泵的大小、管道的大小、阀门的大小都可以减少,在初投资方面会有一定的减少。 大温差的目的是优化空调系统各设备间的能耗配比,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减少冷量输配的能耗,或是减少冷却塔和末端空调箱的能耗,同时降低系统初投资。大温差可以在冷水侧或冷却水侧实现,也可以在空气侧实现。在过去的30年中,随着冷水机组的技术改进和机载控制技术的革新,冷水机组的单 位冷量能耗大大下降。当效率接近卡诺循环这一极限,即COP接近8.33时, 机组的材料成本将会剧增,其原因在于,为了使效率得到微小的提高,不得不在换热器中增加很大的传热面积。因此,即使机组效率可以继续提高,其代价也是十分高昂的。 因此我们把目光转向系统,把70年代冷水机房与现在机房的能耗进行比较,无论是满载还是部分负荷,当今机房内水泵、冷却塔的装机容量所占的百分比都高于70年代。与冷水机组配套的水泵、冷却塔是否还有进一步下降能 耗的可能?答案是肯定的。实施大温差可以有效地优化系统,达到运行节能的

热网“小流量、大温差”的运行方式的实现及节能潜力分析

热网“小流量、大温差”的运行方式的实现及节能潜力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供热现状的分析及通过采用各种流量平衡技术来管网的水力平衡,把节能降耗的潜力进行深度挖掘。真正地做到使节能降耗与保证用户质量同时进行。 【关键词】小流量;大温差;流量控制阀;热计量 前言 我国实施集中供热30多年以来,设计供回水温差是25℃,而实际运行都在12℃左右,能不能将供回水温差扩大到25℃?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扩大到40℃现在也容易实现了,为什么温差一直拉不开呢?传统的室内供暖运行方式,散热器的连接无论是并联系统还是串联系统,通过每组散热器的流量是不可控的,造成了散热量的不可控制。由于近端的散热器的流量很大,是所需流量的几倍,一般每平米建筑面积的流量是5Kg/h以上,因此供水温度不用太高(一般是55℃左右,回水温度在45℃,温差只有10℃左右),室内即可达到设计温度,也就是说,一直以来“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模式,其主要原因是散热器的流量不可控造成的,供暖要想实现“小流量、大温差”的理想运行方式,把节能潜力全部挖掘出来,真正提高供暖质量,必须使每组散热器的流量均可调控。 一、热网“小流量、大温差”运行方式实现的基础 为什么一直以来就没有解决这一问题呢?一是对流量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高,总认为供热就是一个热源、两根管线和几组暖器片,只要锅炉一烧,循环泵一转就行了。二是没有较好的流量控制产品和手段,对控制散热器为说,一直以来没有一种简单易行的产品,现行的产品,现行的产品调试相当繁琐,给调试人员和用户都带来很多的不便。 现在,是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了,首先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给了很好的优惠政策;二是多年来供热发展,供热水平也得到了巨大提升,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流量控制对提高供热质量的重要性;三是经过多年来的探讨与实践,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简单易行控制散热器流量的产品和方法问世了。 二、均流阀、锁闭流量阀和差压阀的配合应用是实现每组散热器的流量均可调控的极佳方案 1、方案构成及调试说明 此方案主要由均流阀、锁闭流量阀和差压阀三种控制设备配合使用构成的,差压阀装在单元(或楼)的热入口,保障楼内系统的压差不超过0.1Mpa,它的作用是保证锁闭流量阀的控制精度和低噪音;锁闭流量阀装在每户热入口,将每户流量调到每平米1kg/h;均流阀装在每组散热器上,将每组散热器流量调到每

温差过小的弊病

供回水温差过小是供热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集中供热已经搞了几十年,然而,在我国的三北地区,目前仍然大量存在供回水温差过小、循环流量过大的问题。 按照供热设计规范,二次网供水温度设计是95°,回水温度设计是70°,计25°温差。在几十年的供热实践中,即使供热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实际的供水温度只能达到65-70°,回水温度45°-50°,供回水温差 15-20°。说明规范中的温差25°的设计参数不符合我国的供热实际情况。 现在一些设计院的设计中,二次网的供水温度设计是60-65°,回水温度设计是45-50°,温差是15°-20°。根据近十年的实际运行情况看,在供热运行中很多地区都能达到15-20°设计的指标。 然而,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不少地区,其最大供回水温差小于15°,最高只能达到12°左右,在供热的初末寒期,供回水温差只有7°左右。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大流量运行,大流量运行使得热源送出的热水在用户散热器里面停留的时间过短,即流速过快,热量还没有散发完,就被循环泵给强行拽了回来。但如果降低循环泵的流量,减小循环水的流速,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当供热系统的前端用户温度达表示,供热系统的末端用户供热效果差温度不达标;二是当满足末端用户的供热温度时,近端用户的温度就会过高,造成很多住户开窗户的现象,造成热量的大量浪费。这种情况的产生根本的原因是水力不平衡,管网缺乏有效的平衡手段。 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在我国的应用已经有十几年,对于实现管网平衡,降低循环流量有立竿见影的功效,白山市供热总公司是吉林省乃至东三省集中供热水平比较高的热力公司之一,从1997年至今每年新入网的用户必须安装自力式流量控制阀,指定“爱能牌”。白山市的集中供热水平之所以高于同行业其他热力公司,在管网平衡方面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起到了关键作用。吉林辽源供热管理处从2004年开始,对于新建或分户该做的楼,规定必须安装“爱能牌”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对提高供热质量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供热企业使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阀所起到的作用有两个: 第一,实现管网平衡,消除冷热不均现象,杜绝了近端用户过热开窗造成的热量浪费。

采暖系统二次供回水温差小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供回水温差小基本上是因为流量过大了, 变频降低水泵电机转数,降低水泵的扬程,或者关小阀门 流量减小,供回水温差自然就变大了。 从表面上看供回水温差小基本上是因为流量过大了。从本质上看,造成大温差小流量的罪魁祸首是热力失调。热力失调的存在必然会造成供热不均,供热企业为了照顾过冷用户的利益,最简单的做法是增大供暖流量,这就形成了大流量小温差。增大供暖流量是提高过冷用户采暖水平的简单有效方法,但不是经济的方法,是以增加浪费热量、提高循环电能消耗为代价的。增大流量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热力失调。 如果简单地降低流量来提高温差而没有热力平衡措施,会严重影响用户采暖质量。 “大流量小温差”形成的本质上的原因是,与这个系统配套的循环水泵额定扬程远远大于系统的计算阻力,而且系统运行时又未对循环水泵的工况进行必要的调节,系统必然会“自动”形成“大流量小温差”的高能耗运行状态。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状态? 因为扬程高于系统阻力的水泵运行时,水泵提供的能量远远大于需要,一开始运行管路内的水流速度就不得不加速流动,结果,系统的循环流量越来越大,系统的阻力也越来越大,而循环水泵在流量越来越大的同时,水泵的实际扬程越来越低。最终,当系统的阻力与水泵的实际扬程相等时取得平衡,形成一个稳定的工作状态。这时,系统的实际流量远大于设计流量,这就必然形成“小温差”状态;这时,水泵的实际流量又严重超过水泵的额定流量,水泵的实际效率降的很低,直接导致水泵电能的浪费十分严重。 供热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水力失调是形成大流量小温差的根本原因,水力失调必然会造成热力失调,增大循环流量虽不能改善水力失调,却能降低水力失调对热力失调的影响。如不解

大温差小流量系统空调的研究

中央空调系统中,大温差小流量系统的应用,整个系统是否节能?谈谈理由。 由于对空调节能的越来越重视,空调水系统大温差的设计也越来越普遍,大温差是否节约初投资,运行是否节能,在很多的论文上都有似乎很充分的论证,但是对于主机及空调末端对大温差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和适应性,不是说一味的加大空调水系统的温差设置,空调系统就会节约成本,后期运行就会节能,这里可能我们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一方面指的是多大的系统适合加大温差设计,另一方面在设计大温差时多大的温差才是合理的?(所谓合适合理,指的是相对常规温差节约初投资及运行费,或者说回收期能控制在5年以内。) 2013年的注册考试中也出现了这样一个题目: 某办公见建筑的舒适性空调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设计方案对比时,若夏季将空调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从7℃/12℃调整为7℃/17℃,调整后与调整前相比,以下说法哪几项是正确的? (A) 空调系统的总能耗一定会减少 (B) 空调系统的总能耗并不一定会减少 (C) 空调系统的投资将增加 (D) 空调系统的投资将减少 欢迎大家对大温差问题进行热烈讨论,更欢迎给出你详细的数据分析。

对网友:Lljjhh 的点评点击查看/隐藏点评内容 不提高出水温度,仅仅提高回水温度的冷媒水大温差,直接造成机组cop值降低,如保证制冷机组cop,还应分别提高出水温度,依靠增加出力取保cop,此时,压缩制冷和吸收式制冷取出水温度仍不同。【此说法不妥,正如讨论题指出多大的温差是合理的,

值得探讨。提高回水温度的冷水大温差,当供冷量不变,则冷水流量下降,会降低蒸发器冷水侧的放热,蒸发器的传热系数的主导部分是制冷剂侧的沸腾放热,会导致蒸发器的传热系数有所降低,即导致蒸发器供冷量下降。同时,冷水的平均温度提高,若维持原蒸发温度,会使传热温差加大,即导致蒸发器供冷量提 高。这种降与升的关系,应该说和温差数值的大小、冷水机组的性能密切相关。若冷凝温度维持不变,不一定要求机组的蒸发温度降低,所以,对机组的COP值的变化影响,在不同的温差数值时,可以会有提高或基本保持或有所降低的三种情况发生,进而结论是,在相同供应冷量、相同冷凝温度的条件下,加大温差运行的冷水机组的能耗变化可以有降低、基本持平和增加的现象发生。具体则应结合温差数值和冷水机组的性能参数变化进行分 析。】 风盘设计出力为小温差大流量,末端铜管管径、风机风量等均以此为参数;如换成大温差小流量工况,管径不变,换热翅片不变,只有改变流速或风机风量,所消耗能源与流量差不成正比。【应说明的是由于冷水温差加大,导致流量减少,风机盘管表冷器的传热系数中,水流侧的换热占主导部分,因而导致传热系数下降显著,且当维持房间回风温度不变时,传热温差也是有所减小。当盘管风量保持不变,必须加大表冷器的面积、即加多排数,当然,也是为了保证风机盘管的析湿能力。增加盘管排 数,将导致风机的压头升高。故会使末端初投资增大、运行能耗升高。】 降低机组能耗,有效办法是提高机组出水温度,降低冷却水入口温度,从而在相同流量下,提升主机cop,亦可增加机组出力,具体数据需经机组实验数据,在原有的基础上,单纯改变温差,不仅仅会对舒适型造成影响,更会更加主机能耗【本处结论的评说,可参见最前面意见】,相比节省的泵耗,得不偿失。 如系统选用大温差,大温差主机两器配比需按照工况对压缩机压缩比进行修改,增加主机制造成本,估计非标机组可增加成本 30%【压缩比取决于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如前所说,是否一定要改变蒸发温度,不能得出一定结论。此外,一旦是随着合理大温差系统配置的全部环节,已经成为有一定规模的竞争性商业行为,压缩机的成本变化不会对投资产生过大的影响。】,末端设备增加40%,两者设备总成本增加35%,工程总成本增加最少 20%,而管路、水泵仅能降低安装成本20%,所占比例不超过总成本8%,空调总投资成本增加。【当大温差要求末端设备更换、或需采用大温差末端时,会发生末端设备的投资增加,增加的总费用可能会大于循环泵和管路的节约费用,空调系统的投资增加一说是对的)在较低末端负荷时,流量不便,机组回水温度降 低,主机运行成本有可能较高【该处说法不够清晰,它涉及的是系统变流量和机组变流量运行的问题】。 对网友:ruben 的点评点击查看/隐藏点评内容

大温差小流量的空调水系统方案(1)

大温差小流量的空调水系统方案(1) 摘要:在楼宇空调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冷水机组的冷冻水供、回水温差通常为5 C。近年来冷水机组的效率提高很快,同时大温差小流量的空调水系统方案受到了更多关注。本文分析说明大温差小流量的空调水系统方案经过优化可以减少空调系统的总能耗和配套设备的初投资,探讨在该方案中空调水系统末端设备的选择问题,并结合工程实例说明该方案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冷水机组空调水系统运行费用初投资 0前言 近年来中国许多大中城市夏季电力短缺现象日趋严重,已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夏季空调设备的耗电量节节攀升,高峰时甚至消耗约40 %的城市电力供应,因此节约用电迫在眉睫。 于20XX年实施的《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均提出了强制性的冷水机组能效比要求,为空调设备节约用电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楼宇的空调电费取决于整个空调系统的能耗,因此不仅需要提高空调设备本身的效率,而且要优化空调系统设计,降低楼宇空调系统的整体能耗。楼宇空调的冷水系统一般包括冷水机组、冷却塔、冷冻水水泵及冷却水水泵等几个

主要的耗能部件。在过去的30年内,冷水机组的效率几乎 提高了一倍,冷水机组占整个系统能耗的比例已降低了20 %而冷却塔和水泵的能耗比例提高了10 %需要优化空调系统 的设计方案,调整各部件所占系统能耗的分配比例来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 图1过去30年内冷水系统能耗百分比的变化1优化空调水系统 多年来冷水机组的冷冻水供、回水设计温差通常为 5 C。冷水机组提供的冷量与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差和流量 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Q = M*Cp*DT 式中假定比热Cp为常数。若所需的冷量Q不变,则既可采用增大流量M而减小温差DT的方案,又可采用减少流量M 而增大温差DT的方案,而这两种方案的系统总能耗可能并不相等。 为了分析系统总能耗如何随水流量和水温差而变化,在 表1中选择4种不同的流量/温差方案进行了计算。表中/ gpm/ton 这一基准方案也是ARI的标准额定工况。本例中对系统的构成不作详细介绍。表1水流量对系统总能耗的影响水流量方案//// 冷冻水流量gpm/3/温差oF10121818o进口温度OF54546060O 出口温度oF44424242o 冷却水流量gpm/3/ 温差oF10101015o 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