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GNU 汇编伪指令简介,编译器和开发工具,用GNU工具开发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

ARM GNU 汇编伪指令简介,编译器和开发工具,用GNU工具开发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
ARM GNU 汇编伪指令简介,编译器和开发工具,用GNU工具开发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

ARM GNU 汇编伪指令简介

1 ARM GNU 汇编伪指令简介

(1)abort

.abort 停止汇编

(2)align

.align absexpr1,absexpr2

以某种对齐方式,在未使用的存储区域填充值. 第一个值表示对齐方式,4, 8,16或

32. 第二个表达式值表示填充的值

(3)if...else...endif

.if

.else

.endif: 支持条件预编译

(4)include

.include "file": 包含指定的头文件, 可以把一个汇编常量定义放在头文件中

(5)comm

.comm symbol, length:

在bss段申请一段命名空间,该段空间的名称叫symbol, 长度为length. Ld连接器在连接会为它留出空间

(6)data

.data subsection: 说明接下来的定义归属于subsection数据段

(7)equ

.equ symbol, expression: 把某一个符号(symbol)定义成某一个值(expression).该指令并不分配空间

(8)global

.global symbol: 定义一个全局符号, 通常是为ld使用

(9)ascii

.ascii "string": 定义一个字符串并为之分配空间

(10)byte

.byte expressions: 定义一个字节, 并为之分配空间

(11)short

.short expressions: 定义一个短整型, 并为之分配空间

(12)int

.int expressions: 定义一个整型,并为之分配空间

(13)long

.long expressions: 定义一个长整型, 并为之分配空间

(14)word

.word expressions: 定义一个字,并为之分配空间, 4 bytes

(15)macro/endm

.macro: 定义一段宏代码, .macro表示代码的开始, .endm表示代码的结束, .exitm 跳出宏, 示例如下:

.macro SHIFTLEFT a, b

.if \b < 0

mov \a, \a, ASR #-\b

.exitm

.endif

mov \a, \a, LSL #\b

.endm

(16)req

name .req register name: 为寄存器定义一个别名

(17)code

.code [16|32]: 指定指令代码产生的长度, 16表示Thumb指令, 32表示ARM指令(18)ltorg

.ltorg: 表示当前往下的定义在归于当前段,并为之分配空间

2 ARM GNU专有符号

(1)@ 表示注释从当前位置到行尾的字符.

(2)# 注释掉一整行.

(3); 新行分隔符.

3 操作码

(1)NOP: nop 空操作, 相当于MOV r0, r0

(2)LDR: ldr , = 相当于PC寄存器或其它寄存器的长转移

(3)ADR: adr

(4)ADRL: adrl

GNU的编译器和开发工具

GNU提供的编译工具包括汇编器as、C编译器gcc、C++编译器g++、连接器ld和二进制转换工具objcopy。基于ARM平台的工具分别为arm-linux-as、arm-linux-gcc、arm-linux-g++、arm -linux-ld 和arm-linux-objcopy。GNU的所有开发工具都可以从https://www.360docs.net/doc/919185721.html,上下载,基于ARM的工具可以从https://www.360docs.net/doc/919185721.html,获得。GNU的编译器功能非常强大,共有上百个操作选项,这也是这类工具让初学者头痛的原因。不过,实际开发中只需要用到有限的几个,大部分可以采用缺省选项。GNU工具的开发流程如下:编写C、C++语言或汇编源程序,用gcc或g++生成目标文件,编写连接脚本文件,用连接器生成最终目标文件(elf格式),用二进制转换工具生成可下载的二进制代码。GNU工具都运行在Linux下,开发者需要1台运行Linux的PC作为上位机。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完整地介绍整个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开发过程,将以第二节中提到的通过自举模式下载的引导程序为例,说明开发的过程。对于像Linux这样的大系统,基本的开发流程是一样的。

引导程序将通过自举模式下载到MX1的片内RAM,从地址0x00300000开始并执行。完成串口和SDRAM的初始化后,引导程序将等待接收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内核,将接收到的数据放在SDRAM中。数据接收完毕后,引导程序将SDRAM中的数据写入Flash,下一次就可以从Flash中直接引导系统了。由于操作系统的内核比较大,如Linux有1 MB以上,下载过程必须考虑纠错。因此,接收部分采用Xmode协议,可以用Windows下超级终端的Xmode发送方式发送文件。

(1)编写C、C++语言或汇编源程序

通常汇编源程序用于系统最基本的初始化,如初始化堆栈指针、设置页表、操作ARM 的协处理器等。初始化完成后就可以跳转到C代码执行。需要注意的是,GNU的汇编器遵循AT&T的汇编语法,读者可以从GNU的站点(https://www.360docs.net/doc/919185721.html,)上下载有关规范。汇编程序的缺省入口是start标号,用户也可以在连接脚本文件中用ENTRY标志指明其它入口点(见下文关于连接脚本的说明)。

(2)用gcc或g++生成目标文件

如果应用程序包括多个文件,就需要进行分别编译,最后用连接器连接起来。如笔者的引导程序包括3个文件:init.s(汇编代码、初始化硬件)xmrecever.c(通信模块,采用Xmode 协议)和flash.c(Flash擦写模块)。

分别用如下命令生成目标文件:

arm-linux-gcc-c-O2-o init.o init.s

arm-linux-gcc-c-O2-o xmrecever.o xmrecever.c

arm-linux-gcc-c-O2-o flash.o flash.c

其中-c命令表示只生成目标代码,不进行连接;-o 命令指明目标文件的名称;-O2表示采用二级优化,采用优化后可使生成的代码更短,运行速度更快。如果项目包含很多文件,则需要编写makefile文件。关于makefile的内容,请感兴趣的读者参考相关资料。

(3)编写连接脚本文件

gcc等编译器内置有缺省的连接脚本。如果采用缺省脚本,则生成的目标代码需要操作系统才能加载运行。为了能在嵌入式系统上直接运行,需要编写自己的连接脚本文件。编写连接脚本,首先要对目标文件的格式有一定了解。GNU编译器生成的目标文件缺省为elf 格式。elf文件由若干段(section)组成,如不特殊指明,由C源程序生成的目标代码中包含如下段:.text(正文段)包含程序的指令代码;.data(数据段)包含固定的数据,如常量、字符串;.bss(未初始化数据段)包含未初始化的变量、数组等。C++源程序生成的目标代码中还包括.fini(析构函数代码)和.init(构造函数代码)等。有关elf文件格式,读者可自行参考相关资料。连接器的任务就是将多个目标文件的.text、.data和.bss等段连接在一起,而连接脚本文件是告诉连接器从什么地址开始放置这些段。例如笔者的引导程序连接文件link.lds为:

ENTRY(begin)

SECTION

{ .=0x00300000;

.text : { *(.text) }

.data: { *(.data) }

.bss: { *(.bss) }

}

其中,ENTRY(begin)指明程序的入口点为begin标号;.=0x00300000指明目标代码的起始地址为0x00300000,这一段地址为MX1的片内RAM;.text : { *(.text) }表示从0x00300000开始放置所有目标文件的代码段,随后的.data: { *(.data) }表示数据段从代码段的末尾开始,再后是.bss段。

(4)用连接器生成最终目标文件

有了连接脚本文件,如下命令可生成最终的目标文件:

arm-linux-ld-nostadlib-o bootstrap.elf-T link.lds init.o xmrecever.o flash.o

其中,ostadlib表示不连接系统的运行库,而是直接从begin入口;-o指明目标文件的名称;-T指明采用的连接脚本文件;最后是需要连接的目标文件列表。

(5)生成二进制代码

连接生成的elf文件还不能直接下载执行,通过objcopy工具可生成最终的二进制文件:

arm-linux-objcopy-O binary bootstrap.elf bootstrap.bin

其中-Obinary指定生成为二进制格式文件。Objcopy还可以生成S格式的文件,只需将参数换成-O srec。如果想将生成的目标代码反汇编,还可以用objdump工具:

arm-linux-objdump-D bootstrap.elf

至此,所生成的目标文件就可以直接写入Flash中运行了。如果要通过自举模式下载,还需要转换为自举模式的文件格式,相关转换工具可以在摩托罗拉的网站上找到。

掌握了GNU工具后,开发者就可以开发或移植C或C++代码的程序。用户可以不需要操作系统,直接开发简单应用程序。但对于更复杂的应用来说,操作系统必不可少。目前流行的源代码公开的操作系统如Linux、μC/OS都可以用GNU工具编译。ARM的Linux已有很多成熟的版本,可以支持ARM720、ARM920、ARM1020等多种处理器,读者可从https://www.360docs.net/doc/919185721.html,或https://www.360docs.net/doc/919185721.html,上获取最新信息。Linux移植过程中和处理器相关的代码都放在arch/arm目录下。对于内核,用户需要做的是设定自己系统的内存映像,RAM 起始地址,I/O地址空间和虚拟I/O地址空间,参看arch/arm/mach-integrator/arch.c文件。除了内核外,用户还需要为自己的系统编制各种各样的驱动程序

用GNU工具开发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

摘要:介绍如何利用GNU的工具开发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以及使用编译器、连接器和调试工具的具体方法,为广大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开发手段。关键词:

ARMGNUMC928MX1gccgdbgdbserver

当前,ARM公司的32位RISC处理器,以其内核耗电少、成本低、功能强、特有16/32位双指令集,已成为移动通信、手持计算、多媒体数字消费等嵌入式解决方案的RISC标准,市场占有率超过了75%。多家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基于ARM内核的处理器产品,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开始了针对ARM平台的开发。通常开发人员需要购买芯片厂商或第三方提供的开发板,还需要购买开发软件,如C编译器或者集成了实时操作系统的开发环境。开发板的价格从数百到上千美元,而编译器、实时操作系统价格更是动辄数千到数万美元。这样,在开发初期,软硬件上的投资就需要上万美元,对于国内大多数开发人员来说,无

疑是太贵了。

庆幸的是,GNU所倡导的自由软件给开发者带来了福音。1984年,旨在开发一个类似Unix的,并且是完全免费的完整操作系统和配套工具:GNU系统(发音为"guh-NEW")。GNU的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都是免费的,遵循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PL)协议,任何人都可以从网上获取全部的源代码。关于GNU 和公共许可证协议的详细资料,读者可参看GNU网站的中文介绍:https://www.360docs.net/doc/919185721.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919185721.html,.html。

除了大家熟知的Linux操作系统外,GNU的软件还包括编译器(gcc,g++)、二进制转换工具(objdump,objcopy)、调试工具(gdb,gdbserver,kgdb)和基于不同硬件平台的开发库。GNU开发工具的主要缺点是采用命令行方式,用户掌握和使用比较困难,不如基于Windows系统的开发工具好用。但是,GNU 工具的复杂性是由于它更贴近编译器和操作系统的底层,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一旦学习和掌握了相关工具,也就了解了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为今后的开发工作打下基础。GNU的开发工具都是免费的,遵循GPL协议,任何人都可以从网上获取。笔者参与了一个基于ARM平台的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采用的是摩托罗拉龙珠系列的MC928MX1。从测试代码、引导程序、嵌入式Linux移植、应用程序、图形界面都可以用GNU工具进行开发,不需要在开发工具上做额外的投入。本文所介绍的开发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

公司的基于ARM的产品。

1硬件平台

MC928MX1(以下简称MX1)是摩托罗拉公司基于ARM核心的第一款MCU,主要面向高端嵌入式应用。内部采用ARM920T内核,并集成了SDRAM/Flash、LCD、USB、蓝牙(bluetooth)、多媒体闪存卡(MMC)、CMOS摄像头等控制器。关于MX1的详细资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919185721.html,/semiconductors/。作为应用开发的最小系统必须包括RAM(程序运行空间)、Flash(存放目标代码)和串行接口(用于调试和下载程序)。MX1提供了6个片选端(CS0~CS5),内置了SDRAM控制器,数据宽度32位。在笔者的系统中采用了2片8M×16位的SDRAM和2片4M×16位的同步Flash存储器,分别接入数据线的低16位和高16位,如图1 所示。

图1中SDRAM接片选端CS2,Flash接片选端CS3,其余为SDRAM/Flash的控制信号。最小系统还包括至少1个串行接口,可以采用MX1内置的UART控制器,图略。

2自举模式

目前,许多嵌入式处理器都提供了自举模式(Bootstrap),供用户写入引导代码。自举模式利用了固化在芯片内部的一段引导程序,当处理器复位时,如果在特定引脚上加信号,则处理器将在复位后执行固化ROM中的程序。例如,MX1提供了4条复位引脚,复位时引脚不同的电平组合可以从不同的片选端启动系统。自举ROM中的程序完成串口的初始化,然后等待用户从串口写入用户代码。自举模式所能接受的是一种专门格式的文本文件,包括数据和要写入/ 读出的地址。关于自举模式的代码格式,可参考相关芯片的手册。在摩托罗拉的网站还提供了许多小工具,帮助开发者将其它格式的文件转换成为自举模式格式。通过自举模式下载的通常是一段和上位机软件(如超级终端)通信的程序,完成接收数据并写入Flash 的操作。写入的数据可以是用户自己的应用程序、数据或者操作系统的内核。通过自举模式下载的引导程

序同样可以用GNU工具开发。

出自https://www.360docs.net/doc/919185721.html,/xu_jin_rong/blog/static/14919662200678427530/

3GNU的编译器和开发工具

GNU提供的编译工具包括汇编器as、C编译器gcc、C++编译器g++、连接器ld和二进制转换工具objcopy。基于ARM平台的工具分别为arm-linux-as、arm-linux-gcc、arm-linux-g++、arm-linux-ld和arm-linux- objcopy。GNU的所有开发工具都可以从https://www.360docs.net/doc/919185721.html,上下载,基于ARM的工具可以从https://www.360docs.net/doc/919185721.html,获得。GNU的编译器功能非常强大,共有上百个操作选项,这也是这类工具让初学者头痛的原因。不过,实际开发中只需要用到有限的几个,大部分可以采用缺省选项。GNU工具的开发流程如下:编写C、C++语言或汇编源程序,用gcc或g++生成目标文件,编写连接脚本文件,用连接器生成最终目标文件(elf格式),用二进制转换工具生成可下载的二进制代码。GNU工具都运行在Linux下,开发者需要1台运行Linux的PC作为上位机。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完整地介绍整个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开发

过程,将以第二节中提到的通过自举模式下载的引导程序为例,说明开发的过程。对于像Linux这样的大

系统,基本的开发流程是一样的。

引导程序将通过自举模式下载到MX1的片内RAM,从地址0x00300000开始并执行。完成串口和SDRAM的初始化后,引导程序将等待接收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内核,将接收到的数据放在SDRAM中。数据接收完毕后,引导程序将SDRAM中的数据写入Flash,下一次就可以从Flash中直接引导系统了。由于操作系统的内核比较大,如Linux有1MB以上,下载过程必须考虑纠错。因此,接收部分采用Xmode 协议,可以用Windows 下超级终端的Xmode发送方式发送文件。

(1)编写C、C++语言或汇编源程序

通常汇编源程序用于系统最基本的初始化,如初始化堆栈指针、设置页表、操作ARM的协处理器等。初始化完成后就可以跳转到C代码执行。需要注意的是,GNU的汇编器遵循AT&T的汇编语法,读者可以从GNU的站点(https://www.360docs.net/doc/919185721.html,)上下载有关规范。汇编程序的缺省入口是start标号,用户也可以在连接脚本文件中用ENTRY标志指明其它入口点(见下文关于连接脚本的说明)。

(2)用gcc或g++生成目标文件

如果应用程序包括多个文件,就需要进行分别编译,最后用连接器连接起来。如笔者的引导程序包括3个文件:init.s(汇编代码、初始化硬件)xmrecever.c(通信模块,采用Xmode协议)和flash.c(Flash

擦写模块)。

分别用如下命令生成目标文件:arm-linux-gcc-c-O2-oinit.oinit.s

arm-linux-gcc-c-O2-oxmrecever.oxmrecever.c arm-linux-gcc-c-O2-oflash.oflash.c 其中-c命令表示只生成目标代码,不进行连接;-o命令指明目标文件的名称;-O2表示采用二级优化,采用优化后可使生成的代码更短,运行速度更快。如果项目包含很多文件,则需要编写makefile文件。关于makefile的内容,请感兴趣的读者参考相关资料。(3)编写连接脚本文件

gcc等编译器内置有缺省的连接脚本。如果采用缺省脚本,则生成的目标代码需要操作系统才能加载运行。为了能在嵌入式系统上直接运行,需要编写自己的连接脚本文件。编写连接脚本,首先要对目标文件的格式有一定了解。GNU编译器生成的目标文件缺省为elf格式。elf文件由若干段(section)组成,如不特殊指明,由C源程序生成的目标代码中包含如下段:.text(正文段)包含程序的指令代码;.data(数据段)包含固定的数据,如常量、字符串;.bss(未初始化数据段)包含未初始化的变量、数组等。C++源程序生成的目标代码中还包括.fini(析构函数代码)和. init(构造函数代码)等。有关elf文件格式,读者可自行参考相关资料。连接器的任务就是将多个目标文件的.text、.data和.bss等段连接在一起,而连接脚本文件是告诉连接器从什么地址开始放置这些段。例如笔者的引导程序连接文件link.lds为:

ENTRY(begin) SECTION {.=0x00300000; .text:{*(.text)} .data:{*(.data)} .bss:{*(.bss)} } 其中,ENTRY(begin)指明程序的入口点为begin标号;.=0x00300000指明目标代码的起始地址为0x00300000,这一段地址为MX1的片内RAM;.text:{*(.text)}表示从0x00300000开始放置所有目标文件的代码段,随后的.data:{* (.data)}表示数据段从代码段的末尾开始,再后是.bss段。

(4)用连接器生成最终目标文件

有了连接脚本文件,如下命令可生成最终的目标文件:

arm-linux-ld-nostadlib-obootstrap.elf-Tlink.ldsinit.oxmrecever.oflash.o

其中,ostadlib表示不连接系统的运行库,而是直接从begin入口;-o指明目标文件的名称;-T指明采用

的连接脚本文件;最后是需要连接的目标文件列表。

(5)生成二进制代码

连接生成的elf文件还不能直接下载执行,通过objcopy工具可生成最终的二进制文件:

arm-linux-objcopy-Obinarybootstrap.elfbootstrap.bin 其中-Obinary指定生成为二进制格式文件。Objcopy 还可以生成S格式的文件,只需将参数换成-Osrec。如果想将生成的目标代码反汇编,还可以用objdump

工具:arm-linux-objdump-Dbootstrap.elf

至此,所生成的目标文件就可以直接写入Flash中运行了。如果要通过自举模式下载,还需要转换为自举模式的文件格式,相关转换工具可以在摩托罗拉的网站上找到。

掌握了GNU工具后,开发者就可以开发或移植C或C++代码的程序。用户可以不需要操作系统,直接开发简单应用程序。但对于更复杂的应用来说,操作系统必不可少。目前流行的源代码公开的操作系统如Linux、μC/OS都可以用GNU工具编译。ARM的Linux已有很多成熟的版本,可以支持ARM720、ARM920、ARM1020等多种处理器,读者可从https://www.360docs.net/doc/919185721.html,或https://www.360docs.net/doc/919185721.html,上获取最新信息。Linux移植过程中和处理器相关的代码都放在arch/arm目录下。对于内核,用户需要做的是设定自己系统的内存映像,RAM起始地址,I/O地址空间和虚拟I/O地址空间,参看arch/arm/mach-integrator/arch.c 文件。除了内核外,用户还需要为自己的系统编制各种各样的驱动程序。

4调试工具

Linux下的GNU调试工具主要是gdb、gdbserver和kgdb。其中gdb和gdbserver可完成对目标板上Linux下应用程序的远程调试。gdbserver是一个很小的应用程序,运行于目标板上,可监控被调试进程的运行,并通过串口与上位机上的gdb通信。开发者可以通过上位机的gdb输入命令,控制目标板上进程的运行,查看内存和寄存器的内容。gdb5.1.1以后的版本加入了对ARM处理器的支持,在初始化时加入-target==arm参数可直接生成基于ARM平台的gdbserver。gdb工具可以从ftp: //https://www.360docs.net/doc/919185721.html,/pub/gnu/gdb/

上下载。

对于Linux内核的调试,可以采用kgdb工具,同样需要通过串口与上位机上的gdb通信,对目标板的Linux内核进行调试。由于篇幅所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从https://www.360docs.net/doc/919185721.html,/projects/kgdb/上了解具体

的使用方法。

结束语

本文以一个具体的实例为例,对GNU工具中的常用功能作了介绍。其实GNU工具的功能还远不止这些,更进一步的操作有:针对不同处理器,不同算法的软件优化、高效的内嵌汇编、大型项目管理功能等。

相信GNU能成为越来越多开发人员的选择。

GNU汇编使用经验

1. mov pc #0x 指令可用来实现代码跳转,跳转时的立即数可以是32位的,但必须是一个8位的数移位偶数次的结果。

2. 在代码中使用.word定义变量时,一定要保证该地址不会被指令执行到,或者把变量的定义专门放到一个数据段里面。

3. 比较时使用cmp指令,后跟bne、bge、bgt、blt、ble跳转指令

4. 可以使用.word把标识符作为常量使用

例如:

Start:

valueOfStart:

.word Start

这样程序的开头Start便被存入了内存变量valueOfStart中。

5. adr RN 0 ;表示adr以后可用来代替R0使用

6. 关于标签,标签存在于编译过程中,标签本身对应的值是绝对地址,例如:

.word label

定义的数值是label标签对应的绝对地址。

有些编译语句在使用时把它转变为绝对地址,例如:

ldr r0, label

相当于是ldr r0, [label-pc]

ldr和adr的区别:

adr仅取标签的相对地址,取得的是label的相对地址,该代码可以在和标签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移动;ldr r0, =_start取得的是_start的绝对地址,该代码可以在_start标签的绝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移动;而ldr r0, _start是根据_start对当前PC的相对位置读取其所在地址的值,故是一句位置无关代码,可以在和_start标签的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移动。

ldr r0, _start

adr r0, _start

ldr r0, =_start

nop

mov pc, lr

_start:

nop

编译的时候设置RO 为0x0c008000

↓↓↓↓↓↓↓↓↓↓↓↓↓↓↓↓↓↓↓↓↓↓↓↓↓↓↓↓↓↓↓↓↓↓↓↓↓↓↓↓

0c008000 <_start-0x14>:

c008000: e59f000c ldr r0, [pc, #12] ; c008014 <_start>

c008004: e28f0008 add r0, pc, #8 ; 0x8

c008008: e59f0008 ldr r0, [pc, #8] ; c008018 <_start+0x4>

c00800c: e1a00000 nop (mov r0,r0)

c008010: e1a0f00e mov pc, lr

0c008014 <_start>:

c008014: e1a00000 nop (mov r0,r0)

c008018: 0c008014 stceq 0, cr8, [r0], -#80

分析:

ldr r0, _start

从内存地址_start 的地方把值读入。执行这个后,r0 = 0xe1a00000

adr r0, _start

取得_start 的地址到r0,但是请看反编译的结果,它是与位置无关的。其实取得的时相对的位置。例如这段代码在0x0c008000 运行,那么adr r0, _start 得到r0 = 0x0c008014;如果在地址0 运行,就是0x00000014 了。

ldr r0, =_start

这个取得标号_start 的绝对地址。这个绝对地址是在link 的时候确定的。看上去这只是一个指令,但是它要占用2 个32bit 的空间,一条是指令,另一条是_start 的数据(因为在编译的时候不能确定

_start 的值,而且也不能用mov 指令来给r0 赋一个32bit 的常量,所以需要多出一个空间存放

_start 的真正数据,在这里就是0x0c008014)。

因此可以看出,这个是绝对的寻址,不管这段代码在什么地方运行,它的结果都是r0 = 0x0c008014

汇编语言试题及参考答案

汇编语言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ZF标志位是标志结果是否为零的,若结果,ZF为( 1 ),否则ZF为( 0 ).当ZF为1时,SF为( 0 ) 2.标号可以有两种类型属性.它们是( )和( ) 3.8位无符号整数的表示范围为0--255,写成16进制形式为( ),8位有符号整数的表示范围为-128--+127,写成16进制形式为( ) 4.伪指令DB,GROUP 和NAME 三个标号名字域必须有名字的是( ),不得有名字的是( ),可有可无名字的是( ). 5.循环程序通常由( )( )( )和循环结果外理四部分构成 6.在数值不达式中,各种运算符可可混合使用,其优先次序规则*,/( )于+,-;XOR,OR( )于AND,LT( )于GT 7. 宏指令定义必须由伪指令( )开始,伪指令( )结束,两者之间的语句称为( ) 8.调用程序与子程序之间的参数传递方法有四种,即堆栈法( )( )( ) 9.分别用一条语句实现下述指明的功能 (1)栈顶内容弹出送字变量AYW( ) (2)双字变量AYD存放的地址指针送ES和SI( ) (3)变量AY2类型属性送AH( ) (4)不允许中断即关中断( ) (5)将字符串'HOW ARE YOU!'存入变量AYB( ) (6)子程序返回调用程序( ) (7)地址表达式AYY[4]的偏移地址送字变量ADDR( ) (8)AX的内容加1,要求不影响CF( ) (9)BX的内容加1,要求影响所有标志位( ) (10)若操作结果为零转向短号GOON( ) 二,单选题 1.IBM PC微机中,有符号数是用( )表示的 1.原码 2.补码 3.反码 4.BCD码 2.把汇编源程序变成代码程序的过程是( ) 1.编译 2.汇编 3.编辑 4.链接

C语言与汇编语言互相调用

浅谈C程序中调用汇编模块的方法 C语言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编程语言,除具有高级语言使用方便灵活、数据处理能力强、编程简单等优点外,还可实现汇编语言的大部分功能,如可直接对硬件进行操作、生成的目标代码质量较高且执行的速度较快等。所以在工程上对硬件处理速度要求不很高的情况下,基本可以用C代替汇编语言,编写接口电路的控制软件。但C也不能完全取代汇编语言,如在一些对速度要求很高的实时控制系统中,以及对硬件的特殊控制方面,C有时也不能完全很好胜任,还需要汇编语言来编写。因为汇编语言目标代码更精练,对硬件直接控制能力更强和执行速度更快,但汇编语言编程烦难、表达能力差也显而易见。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C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即用C编写软件的调度程序、用户界面以及速度要求不高的控制部分,而用汇编语言对速度敏感部分提供最高速度的处理模块,供C调用。这种方法提供了最佳的软件设计方案,做到了兼顾速度效率高和灵活方便。由于本人的毕业设计需要C 程序中调用汇编模块的方法来提高ARM定点指令的执行速度,故对这方面进行了学习。学习心得如下: 对于C和汇编语言的接口主要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调用者与被调用者的参数传递 这种数据传递通过堆栈完成,在执行调用时从调用程序参数表中的最后一个参数开始,自动依次压入堆栈;将所有参数压入堆栈后,再自动将被调用程序执行结束后的返回地址(断点)压入堆栈,以使被调程序结束后能返回主调程序的正确位置而继续执行。例如一调用名为add汇编程序模块的主函数:main( ){...... add(dest,op1,op2,flages);......}。在此例中对主函数进行反汇编,主函数在调用add函数前自动组织的堆栈。 . . . lea 0xfffffffe8(%ebp),%eax #flages数组的首地址入栈 push %eax pushl 0xfffffff8(%ebp) #OP2入栈 pushl 0xfffffffc(%ebp) #OP1 入栈 pushl 0xfffffff0(%ebp) #dest地址入栈 call 0x80483f0 #调用add函数 . . 执行完add调用语句后,栈内数据结果如图一所示。 进入汇编子程序后,为了能正确获取主调程序并存入堆栈中的数据,被调的汇编子程序先后要做如下一些工作: 1、保存esp的副本 进入汇编子程序后,子程序中免不了要有压栈和出栈的操作,故ESP时刻在变化。为了能用ESP访问堆栈中的参数,安全办法是一进入子程序后,先为ESP制副本,以后对传递参数的访问都用副本进行。一般可用EBP保存ESP,如: push %ebp mov %ebp,%esp

汇编语言 快速入门

“哎哟,哥们儿,还捣鼓汇编呢?那东西没用,兄弟用VB"钓"一个API就够你忙活个十天半月的,还不一定搞出来。”此君之言倒也不虚,那吾等还有无必要研他一究呢?(废话,当然有啦!要不然你写这篇文章干嘛。)别急,别急,让我把这个中原委慢慢道来:一、所有电脑语言写出的程序运行时在内存中都以机器码方式存储,机器码可以被比较准确的翻译成汇编语言,这是因为汇编语言兼容性最好,故几乎所有跟踪、调试工具(包括WIN95/98下)都是以汇编示人的,如果阁下对CRACK颇感兴趣……;二、汇编直接与硬件打交道,如果你想搞通程序在执行时在电脑中的来龙去脉,也就是搞清电脑每个组成部分究竟在干什么、究竟怎么干?一个真正的硬件发烧友,不懂这些可不行。三、如今玩DOS的多是“高手”,如能像吾一样混入(我不是高手)“高手”内部,不仅可以从“高手”朋友那儿套些黑客级“机密”,还可以自诩“高手”尽情享受强烈的虚荣感--#$%&“醒醒!” 对初学者而言,汇编的许多命令太复杂,往往学习很长时间也写不出一个漂漂亮亮的程序,以致妨碍了我们学习汇编的兴趣,不少人就此放弃。所以我个人看法学汇编,不一定要写程序,写程序确实不是汇编的强项,大家不妨玩玩DEBUG,有时CRACK出一个小软件比完成一个程序更有成就感(就像学电脑先玩游戏一样)。某些高深的指令事实上只对有经验的汇编程序员有用,对我们而言,太过高深了。为了使学习汇编语言有个好的开始,你必须要先排除那些华丽复杂的命令,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几个指令上(CMP LOOP MOV JNZ……)。但是想在啰里吧嗦的教科书中完成上述目标,谈何容易,所以本人整理了这篇超浓缩(用WINZIP、WINRAR…依次压迫,嘿嘿!)教程。大言不惭的说,看通本文,你完全可以“不经意”间在前辈或是后生卖弄一下DEBUG,很有成就感的,试试看!那么――这个接下来呢?――Here we go!(阅读时看不懂不要紧,下文必有分解) 因为汇编是通过CPU和内存跟硬件对话的,所以我们不得不先了解一下CPU和内存:(关于数的进制问题在此不提) CPU是可以执行电脑所有算术╱逻辑运算与基本I/O控制功能的一块芯片。一种汇编语言只能用于特定的CPU。也就是说,不同的CPU其汇编语言的指令语法亦不相同。个人电脑由1981年推出至今,其CPU发展过程为:8086→80286→80386→80486→PENTIUM →……,还有AMD、CYRIX等旁支。后面兼容前面CPU的功能,只不过多了些指令(如多能奔腾的MMX指令集)、增大了寄存器(如386的32位EAX)、增多了寄存器(如486的FS)。为确保汇编程序可以适用于各种机型,所以推荐使用8086汇编语言,其兼容性最佳。本文所提均为8086汇编语言。寄存器(Register)是CPU内部的元件,所以在寄存器之间的数据传送非常快。用途:1.可将寄存器内的数据执行算术及逻辑运算。2.存于寄存器内的地址可用来指向内存的某个位置,即寻址。3.可以用来读写数据到电脑的周边设备。8086有8个8位数据寄存器,这些8位寄存器可分别组成16位寄存器:AH&AL=AX:累加寄存器,常用于运算;BH&BL=BX:基址寄存器,常用于地址索引;CH&CL=CX:计数寄存器,常用于计数;DH&DL=DX:数据寄存器,常用于数据传递。为了运用所有的内存空间,8086设定了四个段寄存器,专门用来保存段地址:CS(Code Segment):代码段寄存器;DS(Data Segment):数据段寄存器;SS(Stack Segment):堆栈段寄存器;ES(Extra Segment):附加段寄存器。当一个程序要执行时,就要决定程序代码、数据和堆栈各要用到内存的哪些位置,通过设定段寄存器CS,DS,SS来指向这些起始位置。通常是将DS固定,而根据需要修改CS。所以,程序可以在可寻址空间小于64K的情况下被写成任意大小。所以,程序和其数据组合起来的大小,限制在DS所指的64K内,这就是COM文件不得大于64K的原因。8086以内存做为战场,用寄存器做为军事基地,以加速工作。除了前面所提的寄存器外,还有一些特殊功能的寄存器:IP(Intruction Pointer):指

骨牌资料汇编(优质参考)

骨牌(又称牙牌、牌九)是中国传统的娱乐及赌博工具之一,某位文坛巨人(是林语堂那个级数的哟)就曾有过“城里人搓麻将,乡下人推骨牌”的说法,可见其流传之广。有人把“骨牌”和“牌九”、“天九”混淆起来,其实,骨牌是赌具的名称,而牌九和天九只是骨牌中最流行的玩法而已,其他的玩法还有接龙等。(接龙又名“剥皮赌”、“顶牛”,是一种根据牌面点数轮流出牌的玩法,输赢很大,一晚上足以使一个小富之家破产,经常有人连衣服都输掉后光着身子回家的,所以有此外号。在修改稿中,将介绍接龙的玩法) 牌九=“牌出九点” 牌类娱乐用品。又称骨牌。牌九每副为32张,用骨头、象牙、竹子或乌木制成,每张呈长方体,正面分别刻着以不同方式排列的由2到12的点子。牌九起源于中国,在民间流传较广,属于娱乐消遣用具。牌九一般为4个人玩,玩法多种,变化也较多。 32只骨牌(也有用20只);3~4颗骰子(注:若3颗骰子则颜色相同,4颗则其中1颗颜色不同,3颗或4颗依赌场而异。);1个骰盅。 各牌名称 文子 在32只牌当中,有11种牌有两只.这种成双的牌称文牌或文子。 名称点数介绍 天牌 12 红6点,白6点,象徵天候的24节气,文牌中最大的牌。 地牌 2 红2点,象徵大地东南西北4个方位。 人牌 8 红8点,两只牌则16点,象徵仁义忠信、礼廉耻智、是非羞恶、恻隐辞让十六项为人道德。 和牌,鹅牌 4 红1点,白3点,状似鹅,故有此称呼。 梅花,梅牌 10 白10点,状似梅花,故有此称呼。 长三,长衫 6 白6点 板凳 4 白4点,四点状似板凳四腿,故有此称呼。 斧头,虎头 11 白11点 红头,四六 10 红4点,白6点 高脚七,铜棰 7 红1点,白6点 零霖六,麽五 6 红1点,白5点

汇编语言指令表

汇编语言指令表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伪指令 1、定位伪指令 ORG m 2、定义字节伪指令 DB X1,X2,X3,…,Xn 3、字定义伪指令 DW Y1,Y2,Y3,…,Yn 4、汇编结束伪指令 END 寻址方式 MCS-51单片机有五种寻址方式: 1、寄存器寻址 2、寄存器间接寻址 3、直接寻址 4、立即数寻址 5、基寄存器加变址寄存器间接寻址 6、相对寻址 7、位寻址 数据传送指令 一、以累加器A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4条) MOV A,Rn ;(Rn)→A n=0~7 MOV A,direct ;( direct )→A MOV A,@Ri ;((Ri))→A i=0~1 MOV A,#data ; data →A 二、以Rn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3条) MOV Rn ,A;(A)→ Rn MOV Rn ,direct;( direct )→ Rn MOV Rn ,#data; data → Rn 三、以直接寻址的单元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5条) MOV direct,A;(A)→direct MOV direct,Rn;(Rn)→direct MOV direct,direct ;(源direct)→目的direct MOV direct,@Ri;((Ri))→direct MOV direct,#data; data→direct 四、以寄存器间接寻址的单元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3条) MOV @Ri,A;(A)→(Ri) MOV @Ri,direct;(direct)→(Ri) MOV @Ri,#data; data→(Ri) 五、十六位数据传送指令(1条) MOV DPTR,#data16;dataH→DPH,dataL →DPL

汇编语言知识大全

第一章基础知识: 一.机器码:1.计算机只认识0,1两种状态。而机器码只能由0,1组成。故机器码相当难认,故产生了汇编语言。 2.其中汇编由三类指令形成:汇编指令(有机器码对应),伪指令,其他符号(编译的时候有用)。 每一总CPU都有自己的指令集;注意学习的侧重点。 二.存储器:1.存储单元中数据和指令没任何差别。 2.存储单元:Eg:128个储存单元(0~127)128byte。 线: 1.地址总线:寻址用,参数(宽度)为N根,则可以寻到2^N个内存单元。 据总线:传送数据用,参数为N根,一次可以传送N/8个存储单元。 3.控制总线:cpu对元器件的控制能力。越多控制力越强。 四.内存地址空间:1.由地址总线决定大小。 2.主板:cpu和核心器件(或接口卡)用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 线连接起来。 3.接口卡:由于cpu不能直接控制外设,需通过接口卡间接控制。

4.各类存储器芯片:RAM,BIOS(主板,各芯片)的ROM,接卡槽的 RAM CPU在操控他们的时候,把他们都当作内存来对待,把他们总的看作一个由 若干个存储单元组成的逻辑存储器,即我们所说的内存地址空间。 自己的一点理解:CPU对内存的操作是一样的,但是在cpu,内存,芯片之间的硬件本身所牵扯的线是不同的。所以一些地址的功能是对应一些芯片的。 第二章寄存器 引入:CPU中含有运算器,寄存器,控制器(由内部总线连接)。而寄存器是可以用来指令读写的部件。8086有14个寄存器(都是16位,2个存储空间)。 一.通用寄存器(ax,bx,cx,dx),16位,可以分为高低位 注意1.范围:16位的2^16-1,8位的2^8-1 2.进行数据传送或运算时要注意位数对应,否则会报错 二.字:1. 1个字==2个字节。 2. 在寄存器中的存储:0x高位字节低位字节;单元认定的是低单元 数制,16进制h,2进制b

浅谈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展

浅谈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展 信息学院103班潘红10263210 摘要:一九九三年美国的克林顿政府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从而在这十多年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信息风暴,信息技术几乎触及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了信息技术,现代文明的生活将无从谈起;作为信息技术中最重要的部分,计算机技术无疑是其发展的核心问题,而我们知道计算机只是一台机器,它只能按照计算机语言编好的程序执行,那么正确认识计算机语言的过去和未来,就是关系到计算机发展的重中之重。1.引言 在计算机科学中,编程语言是用来编写可被计算机运行的一系列指令(计算机程序)的人工语言,于英语等自然语言相类似,编程语言具有词汇、语法和句法。然而,自然语言不适合计算机编程,因为它们能引起歧义,也就是说它们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解释。用于计算编程的语言必须具有简单的逻辑结构,而且它们的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的规则必须精确。 2.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展历史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计算机刚刚问世的时候,程序员必须手动控制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十分昂贵,唯一想到利用程序设计语言来解决问题的人是德国工程师楚泽(konrad zuse)。几十年后,计算机的价格大幅度下跌,而计算机程序也越来越复杂。也就是说,开发时间已经远比运行时间来得宝贵。于是,新的集成、可视的开发环境越来越流行。它们减少了所付出的时间、金钱(以及脑细胞)。只要轻敲几个键,一整段代码就可以使用了。这也得益于可以重用的程序代码库。随着c,pascal,fortran,等结构化高级语言的诞生,使程序员可以离开机器层次,在更抽象的层次上表达意图。由此诞生的三种重要控制结构,以及一些基本数据类型都能够很好的开始让程序员以接近问题本质的方式去思考和描述问题。随着程序规模的不断扩大,在60年代末期出现了软件危机,在当时的程序设计模型中都无法克服错误随着代码的扩大而级数般的扩大,以至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种新的思考程序设计方式和程序设计模型-----面向对象程 序设计,由此也诞生了一批支持此技术的程序设计语言,比如eiffel,c++,java,这些语言都以新的观点去看待问题,即问题就是由各种不同属性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构成。面向对象语言由此必须支持新的程序设计技术,例如:数据隐藏,数据抽象,用户定义类型,继承,多态等等。 3.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展现 目前通用的编程语言有两种形式: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2.1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的实质和机器语言是相同的,都是直接对硬件操作,只不过指令采用了英文缩写的标识符,更容易识别和记忆。计算机编程人员用汇编语言使机器语言程序编写起来更简单一些。在汇编语言中,每条语句大致对应一条机器语言指令。汇编语言的语句是借助易于记忆的命令编写的。在典型的汇编语言

6、汇编学习从入门到精通(荐书)

汇编学习从入门到精通Step By Step 2007年12月15日星期六00:34 信息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919185721.html,/hkbyest/archive/2007/07/22/1702065.aspx Cracker,一个充满诱惑的词。别误会,我这里说的是软件破解,想做骇客的一边去,这年头没人说骇客,都是“黑客”了,嘎嘎~ 公元1999年的炎热夏季,我捧起我哥留在家的清华黄皮本《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苦读。一个星期后我那脆弱的小心灵如玻璃般碎裂了,为了弥补伤痛我哭爹求妈弄了8k大洋配了台当时算是主流的PC,要知道那是64M内存!8.4G硬盘啊!还有传说中的Celeon 300A CPU。不过很可惜的是在当时那32k小猫当道的时代,没有宽带网络,没有软件,没有资料,没有论坛,理所当然我对伟大的计算机科学体系的第一步探索就此夭折,此时陪伴我的是那些盗版光盘中的游戏,把CRACK_XXX文件从光盘复制到硬盘成了时常的工作,偶尔看到光盘中的nfo 文件,心里也闪过一丝对破解的憧憬。 上了大学后有网可用了,慢慢地接触到了一些黑客入侵的知识,想当黑客是每一个充满好奇的小青年的神圣愿望,整天看这看那,偷偷改了下别人的网页就欢喜得好像第一次偷到鸡的黄鼠狼。 大一开设的汇编教材就是那不知版了多少次的《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凭着之前的那星期苦读,考试混了个80分。可惜当时头脑发热,大学60分万岁思想无疑更为主流,现在想想真是可惜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不知不觉快毕业了,这时手头上的《黑客防线》,《黑客X档案》积了一大摞,整天注来注去的也厌烦了,校园网上的肉鸡一打一打更不知道拿来干什么。这时兴趣自然转向了crack,看着杂志上天书般的汇编代码,望望手头还算崭新的汇编课本,叹了口气,重新学那已经忘光了的汇编语言吧。咬牙再咬牙,看完寻址方式那章后我还是认输,不认不行啊,头快裂了,第三次努力终告失败。虽然此时也可以爆破一些简单的软件,虽然也知道搞破解不需要很多的汇编知识,但我还是固执地希望能学好这门基础中的基础课程。 毕业了,进入社会了,找工作,上班,换工作成了主流旋律,每天精疲力尽的哪有时间呢?在最初的中国移动到考公务员再到深圳再到家里希望的金融机构,一系列的曲折失败等待耗光了我的热情,我失业了,赋闲在家无所事事,唯一陪伴我的是那些杂志,课本,以及过时的第二台电脑。我不想工作,我对找工作有一种恐惧,我靠酒精麻醉自己,颓废一段日子后也觉得生活太过无聊了,努力看书考了个CCNA想出去,结果还是被现实的就业环境所打败。三年时间,一无所获。 再之后来到女朋友处陪伴她度过刚毕业踏入社会工作的适应时期,这段时间随便找了个电脑技术工作,每月赚那么个几百块做生活费。不过这半年让我收获比较大的就是时间充裕,接触到了不少新东西,我下定决心要把汇编学好,这时我在网上看到了别人推荐的王爽《汇编语言》,没抱什么希望在当当网购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物,19块6毛,我记得很清楚,呵呵。 废话终于完了,感谢各位能看到这里,下面进入正题吧。

【参考借鉴】临床诊疗规范汇编.doc

目录 一、诊疗规范 (2)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3) 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 (14)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27)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 (38)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 (50) 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58) 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61) 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64) 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71) 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74)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77)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79) 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83)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85) 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88) 质子和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92) 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95) 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100)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104)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 (112) 加强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 (129) 二、临床路径和诊疗指南 (132) 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133)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等8个病种临床路径 (139) 耳鼻咽喉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 (188) 皮肤性病科5个病种临床路径 (207) 心血管系统6个病种临床路径 (227) 肾脏内科专业4个临床路径 (276) 血液内科2个病种临床路径 (295)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RR年版) (313)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RR年版) (321) 一、诊疗规范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卫医政发[20RR]11号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二日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一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第二条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第四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第五条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第六条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第七条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ARM中C语言调用汇编语言方法浅析

ARM中C语言调用汇编语言方法浅析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目前使用的主要编程语言是C 和ARM指令汇编。在一些对性能非常敏感的代码块,基于汇编与机器码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时不能依靠C编译器的生成代码,而要手工编写汇编,从而达到优化的目的。 一、在C语言中内嵌汇编 在C中内嵌的汇编指令包含大部分的ARM和Thumb指令,不过使用与单纯的汇编程序使用的指令略有不同,存在一些限制,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①不能直接向PC 寄存器赋值,程序跳转要使用B或者BL指令; ②在使用物理寄存器时,不要使用过于复杂的C表达式,避免物理寄存器冲突; ③R12和R13可能被编译器用来存放中间编译结果,计算表达式值时可能把R0-R3、R12及R14用于子程序调用,因此避免直接使用这些物理寄存器; d 一般不要直接指定物理寄存器; ④让编译器进行分配内嵌汇编使用的标记是__asm或asm关键字,用法如下:__asm{instruction [; instruction]}或asm("instruction [; instruction]")。 下面是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在C中内嵌汇编语言: //C语言文件*.c #include void my_strcpy(const char *src, char *dest){ char ch; __asm{ loop: ldrb ch, [src], #1 strb ch, [dest], #1 cmp ch, #0 bne loop } } int main(){ char *a="forget it and move on!"; char b[64]; my_strcpy(a, b); printf("original: %s", a); printf("copyed: %s", b); return 0; } 在此例子中C语言和汇编之间的值传递是用C语言的指针来实现的,因为指针对应的是地址,所以汇编中也可以访问。

Windows X86-64位汇编语言入门

Windows X86-64位汇编语言入门 Windows X64汇编入门(1) 最近断断续续接触了些64位汇编的知识,这里小结一下,一是阶段学习的回顾,二是希望对64位汇编新手有所帮助。我也是刚接触这方面知识,文中肯定有错误之处,大家多指正。 文章的标题包含了本文的四方面主要内容: (1)Windows:本文是在windows环境下的汇编程序设计,调试环境为Windows Vista 64位版,调用的均为windows API。 (2)X64:本文讨论的是x64汇编,这里的x64表示AMD64和Intel的EM64T,而不包括IA64。至于三者间的区别,可自行搜索。 (3)汇编:顾名思义,本文讨论的编程语言是汇编,其它高级语言的64位编程均不属于讨论范畴。 (4)入门:既是入门,便不会很全。其一,文中有很多知识仅仅点到为止,更深入的学习留待日后努力。其二,便于类似我这样刚接触x64汇编的新手入门。 本文所有代码的调试环境:Windows Vista x64,Intel Core 2 Duo。 1. 建立开发环境 1.1 编译器的选择 对应于不同的x64汇编工具,开发环境也有所不同。最普遍的要算微软的MASM,在x64环境中,相应的编译器已经更名为ml64.exe,随Visual Studio 2005一起发布。因此,如果你是微软的忠实fans,直接安装VS2005既可。运行时,只需打开相应的64位命令行窗口(图1),便可以用ml64进行编译了。

第二个推荐的编译器是GoASM,共包含三个文件:GoASM编译器、GoLINK链接器和GoRC 资源编译器,且自带了Include目录。它的最大好外是小,不用为了学习64位汇编安装几个G 的VS。因此,本文的代码就在GoASM下编译。 第三个Yasm,因为不熟,所以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自行测试吧。 不同的编译器,语法会有一定差别,这在下面再说。 1.2 IDE的选择 搜遍了Internet也没有找到支持asm64的IDE,甚至连个Editor都没有。因此,最简单的方法是自行修改EditPlus的masm语法文件,这也是我采用的方法,至少可以得到语法高亮。当然,如果你懒得动手,那就用notepad吧。 没有IDE,每次编译时都要手动输入不少参数和选项,做个批处理就行了。 1.3 硬件与操作系统 硬件要求就是64位的CPU。操作系统也必须是64位的,如果在64位的CPU上安装了

(完整word版)汇编语言指令集合-吐血整理,推荐文档

8086/8088指令系统记忆表 数据寄存器分为: AH&AL=AX(accumulator):累加寄存器,常用于运算;在乘除等指令中指定用来存放操作数,另外,所有的I/O指令都使用这一寄存器与外界设备传送数据. BH&BL=BX(base):基址寄存器,常用于地址索引; CH&CL=CX(count):计数寄存器,常用于计数;常用于保存计算值,如在移位指令,循环(loop)和串处理指令中用作隐含的计数器. DH&DL=DX(data):数据寄存器,常用于数据传递。他们的特点是,这4个16位的寄存器可以分为高8位: AH, BH, CH, DH.以及低八位:AL,BL,CL,DL。这2组8位寄存器可以分别寻址,并单独使用。 另一组是指针寄存器和变址寄存器,包括: SP(Stack Pointer):堆栈指针,与SS配合使用,可指向目前的堆栈位置; BP(Base Pointer):基址指针寄存器,可用作SS的一个相对基址位置; SI(Source Index):源变址寄存器可用来存放相对于DS段之源变址指针; DI(Destination Index):目的变址寄存器,可用来存放相对于ES 段之目的变址指针。 指令指针IP(Instruction Pointer) 标志寄存器FR(Flag Register) OF(overflow flag) DF(direction flag) CF(carrier flag) PF(parity flag) AF(auxiliary flag) ZF(zero flag) SF(sign flag) IF(interrupt flag) TF(trap flag) 段寄存器(Segment Register) 为了运用所有的内存空间,8086设定了四个段寄存器,专门用来保存段地址: CS(Code Segment):代码段寄存器; DS(Data Segment):数据段寄存器; SS(Stack Segment):堆栈段寄存器;

浅谈对C语言的认识

浅谈对C语言的认识 摘要:C语言作为一种通用的命令式计算机编程语言,提供了有效利用汇编语言的途径,使低级的机器指令能以简易的方式进行编译。随着C语言的国际标准化,它已经成为有史以来使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对计算机编程领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计算机编程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都应当学习C语言,为学习高级编程语言奠定坚实的编程基础。本文从C语言的语法特点、数据结构、应用以及衍生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旨在提供入门知识的浅显参考。 关键字:C语言;语法特点;数据结构 一、C语言的语法特点 1. 字符集 C语言的基本字符集包括基本拉丁字母小写和大写字母(a-z,A-Z)、十进制数字(0-9)、特殊图形字符(!@#$%^&*()[]{};:’”,<.>/?`~\|)以及空白字符(空格、水平制表符、垂直制表符、换页符、换行符)。虽然换行符只是表示文本行的结尾,实际并不需要与某个字符对应,但是为了方便,C语言中它仍然被认为是一个字符。字符串文字使得C语言可以进行多字节字符编码,并且C标准库中自带字符串操作函数。C语言的可执行字符集包含相同的字符,以及警报、退格和回车等。随着C语言标准的不断修订,对扩展字符集的支持逐渐在增加。

2. 关键字 C语言中定义了一些特殊的关键字,只能用于C语言编译本身使用,而不能用于如命名之类的操作。在C语言标准C89中有32个常见关键字,如double、int、Char等数据型关键字,以及if、else、break、Continue等控制型关键字。后来的C99和C11标准又分别提出了5个和7个关键字,如_Bool、_Alignas等。大多数最新的关键字都是以下划线开头,后面跟着一个大写字母。当C开始支持这些扩展关键字时,以前留存的C程序代码没有使用过这些关键字,因此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在无需任何改动的情况下仍可继续使用。 3. 运算符 运算符是语句表达式中,用于指定执行该表达式时要执行的具体操作。C语言支持相当多的运算符,如加(+)、减(-)、乘(*)、除(/)、余(%)等算术符,赋值符(=)、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等关系符。C语言遵循Fortran和PL/I的语言习惯,用等于号(=)来表示赋值,但与ALGOL 等语言不同,C使用(==)来检验是否相等。如果混淆这两个运算符(=和==),很容易导致意外的错误,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不会产生错误信息,例如条件表达式if (a==b+1)和if (a=b+1)都可以编译通过,但运行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二、C语言的数据结构 C语言中的数据是静态的,有各种大小的整数类型(有符号和无符号)、浮点数和枚举类型,以及派生类型,包括数组、指针等。 1. 指针 C语言支持使用指针,这是一种在内存中记录对象或函数的地址或地址引用的数据类型。指针可以被间接用于访问存储在指向地址的数据,或调用指向函数,通过赋值或指针算术即可操作指针。指针在C语言中用途繁多,例如文本字符串通常使用指针指向字符数组,动态内存分配使用指针执行,许多如树这样的数据类型通常采用指针链接在一起的方式进行动态分配结构对象。指针的使用需格外小心,因为它们通常是未选中的,可以使指针变量指向任意位置,这可能会导致意外的错误。所幸的是,C语言允许指针类型之间进行操作和转换,能够有效地将指针指向安全的地方。 2. 数组

汇编语言入门

汇编语言入门教程 对初学者而言,汇编的许多命令太复杂,往往学习很长时间也写不出一个漂漂亮亮的程序,以致妨碍了我们学习汇编的兴趣,不少人就此放弃。所以我个人看法学汇编,不一定要写程序,写程序确实不是汇编的强项,大家不妨玩玩DEBUG,有时CRACK出一个小软件比完成一个程序更有成就感(就像学电脑先玩游戏一样)。某些高深的指令事实上只对有经验的汇编程序员有用,对我们而言,太过高深了。为了使学习汇编语言有个好的开始,你必须要先排除那些华丽复杂的命令,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几个指令上(CMP LOOP MOV JNZ……)。但是想在啰里吧嗦的教科书中完成上述目标,谈何容易,所以本人整理了这篇超浓缩(用WINZIP、WINRAR…依次压迫,嘿嘿!)教程。大言不惭的说,看通本文,你完全可以“不经意”间在前辈或是后生卖弄一下DEBUG,很有成就感的,试试看!那么――这个接下来呢?――Here we go!(阅读时看不懂不要紧,下文必有分解) 因为汇编是通过CPU和内存跟硬件对话的,所以我们不得不先了解一下CPU和内存:(关于数的进制问题在此不提) CPU是可以执行电脑所有算术╱逻辑运算与基本I/O 控制功能的一块芯片。一种汇编语言只能用于特定的CPU。也就是说,不同的CPU其汇编语言的指令语法亦不相同。个人电脑由1981年推出至今,其CPU发展过程为:8086→80286→80386→80486→PENTIUM →……,还有AMD、CYRIX等旁支。后面兼容前面CPU的功能,只不过多了些指令(如多能奔腾的MMX指令集)、增大了寄存器(如386的32位EAX)、增多了寄存器(如486的FS)。为确保汇编程序可以适用于各种机型,所以推荐使用8086汇编语言,其兼容性最佳。本文所提均为8086汇编语言。寄存器(Register)是CPU内部的元件,所以在寄存器之间的数据传送非常快。用途:1.可将寄存器内的数据执行算术及逻辑运算。2.存于寄存器内的地址可用来指向内存的某个位置,即寻址。3.可以用来读写数据到电脑的周边设备。8086 有8个8位数据寄存器,这些8位寄存器可分别组成16位寄存器:AH&AL=AX:累加寄存器,常用于运算;BH&BL=BX:基址寄存器,常用于地址索引;CH&CL=CX:计数寄存器,常用于计数;DH&DL=DX:数据寄存器,常用于数据传递。为了运用所有的内存空间,8086设定了四个段寄存器,专门用来保存段地址:CS(Code Segment):代码段寄存器;DS(Data Segment):数据段寄存器;SS(Stack Segment):堆栈段寄存器;ES(Extra Segment):附加段寄存器。当一个程序要执行时,就要决定程序代码、数据和堆栈各要用到内存的哪些位置,通过设定段寄存器CS,DS,SS 来指向这些起始位置。通常是将DS固定,而根据需要修改CS。所以,程序可以在可寻址空间小于64K的情况下被写成任意大小。所以,程序和其数据组合起来的大小,限制在DS 所指的64K内,这就是COM文件不得大于64K的原因。8086以内存做为战场,用寄存器做为军事基地,以加速工作。除了前面所提的寄存器外,还有一些特殊功能的寄存器:IP(Intruction Pointer):指令指针寄存器,与CS配合使用,可跟踪程序的执行过程;SP(Stack Pointer):堆栈指针,与SS配合使用,可指向目前的堆栈位置。BP(Base Pointer):基址指针寄存器,可用作SS 的一个相对基址位置;SI(Source Index):源变址寄存器可用来存放相对于DS段之源变址指针;DI(Destination Index):目的变址寄存器,可用来存放相对于ES 段之目的变址指针。还有一个标志寄存器FR(Flag Register),有九个有意义的标志,将在下文用到时详细说明。 内存是电脑运作中的关键部分,也是电脑在工作中储存信息的地方。内存组织有许多可存放

汇编语言上机操作及程序调试的方法

汇编语言上机操作及程序调试的方法第一节在IBM-PC机上运行汇编源程序所必备的软件 为了在IBM-PC机上运行汇编源程序,机器上必须有DOS操作系统环境,DOS系统盘上应有下列文件: EDIT 文件编辑程序 MASM 宏汇编程序 LINK 链接程序 DEBUG 调试程序 第二节在IBM-PC机上运行汇编源程序的步骤 当用户编制好汇编语言源程序之后,要在机器上运行,必须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用EDIT命令建立与修改汇编源程序文件(ASM文件) 源程序就是用汇编语言的语句编写的程序,必须以ASM为附加文件名。2.用MASM命令汇编源文件以产生相应的目标文件(OBJ文件) 3.用LINK命令连接目标文件以产生可执行文件(EXE文件) 4.调试、运行可执行文件

上机过程示意图如下: 汇编语言程序 编辑程序 汇编程序 连接程序 调试程序 有错吗? 运行程序 Y N 图2-1 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过程流程 第三节 DEBUG 程序调用及汇编语言程序调试方法 调试程序DEBUG 是DOS 支持的又一种系统软件,主要用于汇编语言程序的调试。汇编和连接过程只能查出源程序的语法错误,不能查出功能上的错误和程序不完善的地方。 一、DEBUG 程序的启动 DEBUG 程序有两种启动方法。 第一种启动方法:只要打入DEBUG 和回车键,就可以把它装入内存。但是这样启动只把DEBUG 程序本身装入内存并进入等待DEBUG 命令状态,还没有把要调试的程序装入内存。 第二种启动DEBUG 的程序的方法是一次相继装入DEBUG 程序和要调试的程序。打入的命令格式如下: DEBUG[d :][path]filename[.ext][parml]Lparm2] 其中的Filename 是要调试程序的文件名,可选项[d:][path]和[.ext]分别是要调试程序的所在盘符、路径和扩展名。可选项[parml]和[parm2]是DEBUG 程序为要调试程序准备的参数(一般不用)。 例 进入DEBUG 程序并装入要调试程序,要调试程序在A 驱动器中。其操

汇编语言指令

汇编语言指令集 数据传送指令集 MOV 功能: 把源操作数送给目的操作数 语法: MOV 目的操作数,源操作数 格式: MOV r1,r2 MOV r,m MOV m,r MOV r,data XCHG 功能: 交换两个操作数的数据 语法: XCHG 格式: XCHG r1,r2 XCHG m,r XCHG r,m PUSH,POP 功能: 把操作数压入或取出堆栈 语法: PUSH 操作数POP 操作数 格式: PUSH r PUSH M PUSH data POP r POP m PUSHF,POPF,PUSHA,POPA 功能: 堆栈指令群 格式: PUSHF POPF PUSHA POPA LEA,LDS,LES 功能: 取地址至寄存器 语法: LEA r,m LDS r,m LES r,m XLAT(XLATB) 功能: 查表指令 语法: XLAT XLAT m 算数运算指令 ADD,ADC 功能: 加法指令 语法: ADD OP1,OP2 ADC OP1,OP2 格式: ADD r1,r2 ADD r,m ADD m,r ADD r,data 影响标志: C,P,A,Z,S,O SUB,SBB 功能:减法指令 语法: SUB OP1,OP2 SBB OP1,OP2

格式: SUB r1,r2 SUB r,m SUB m,r SUB r,data SUB m,data 影响标志: C,P,A,Z,S,O INC,DEC 功能: 把OP的值加一或减一 语法: INC OP DEC OP 格式: INC r/m DEC r/m 影响标志: P,A,Z,S,O NEG 功能: 将OP的符号反相(取二进制补码) 语法: NEG OP 格式: NEG r/m 影响标志: C,P,A,Z,S,O MUL,IMUL 功能: 乘法指令 语法: MUL OP IMUL OP 格式: MUL r/m IMUL r/m 影响标志: C,P,A,Z,S,O(仅IMUL会影响S标志) DIV,IDIV 功能:除法指令 语法: DIV OP IDIV OP 格式: DIV r/m IDIV r/m CBW,CWD 功能: 有符号数扩展指令 语法: CBW CWD AAA,AAS,AAM,AAD 功能: 非压BCD码运算调整指令 语法: AAA AAS AAM AAD 影响标志: A,C(AAA,AAS) S,Z,P(AAM,AAD) DAA,DAS 功能: 压缩BCD码调整指令 语法: DAA DAS 影响标志: C,P,A,Z,S 位运算指令集 AND,OR,XOR,NOT,TEST 功能: 执行BIT与BIT之间的逻辑运算 语法: AND r/m,r/m/data OR r/m,r/m/data XOR r/m,r/m/data TEST r/m,r/m/data NOT r/m 影响标志: C,O,P,Z,S(其中C与O两个标志会被设为0) NOT指令不影响任何标志位SHR,SHL,SAR,SAL 功能: 移位指令 语法: SHR r/m,data/CL SHL r/m,data/CL SAR r/m,data/CL SAL r/m,data/CL 影响标志: C,P,Z,S,O ROR,ROL,RCR,RCL

MCS-51汇编语言指令集

MCS-51汇编语言指令集 符号定义表 符号 含义 Rn R0~R7寄存器n=0~7 Direct 直接地址,内部数据区的地址RAM(00H~7FH) SFR(80H~FFH) B,ACC,PSW,IP,P3,IE,P2,SCON,P1,TCON,P0 @Ri 间接地址Ri=R0或R1 8051/31RAM地址(00H~7FH) 8052/32RAM地址(00H~FFH) #data 8位常数 #data16 16位常数 Addr16 16位的目标地址 Addr11 11位的目标地址 Rel 相关地址 bit 内部数据RAM(20H~2FH),特殊功能寄存器的直接地址的位 2指令介绍 指令 字节 周期 动作说明 算数运算指令 1.ADD A,Rn 1 1 将累加器与寄存器的内容相加,结果存回累加器 2.ADD A,direct 2 1 将累加器与直接地址的内容相加,结果存回累加器 3.ADD A,@Ri 1

将累加器与间接地址的内容相加,结果存回累加器4.ADD A,#data 2 1 将累加器与常数相加,结果存回累加器 5.ADDC A,Rn 1 1 将累加器与寄存器的内容及进位C相加,结果存回累加器6.ADDC A,direct 2 1 将累加器与直接地址的内容及进位C相加,结果存回累加器7.ADDC A,@Ri 1 1 将累加器与间接地址的内容及进位C相加,结果存回累加器8.ADDC A,#data 2 1 将累加器与常数及进位C相加,结果存回累加器 9.SUBB A,Rn 1 1 将累加器的值减去寄存器的值减借位C,结果存回累加器10.SUBB A,direct 2 1 将累加器的值减直接地址的值减借位C,结果存回累加器11.SUBB A,@Ri 1 1 将累加器的值减间接地址的值减借位C,结果存回累加器12.SUBB A,0data 2 1 将累加器的值减常数值减借位C,结果存回累加器 13.INC A 1 1 将累加器的值加1 14.INC Rn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