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
肌少症对重症老年病人的影响及营养治疗分析

肌少症对重症老年病人的影响及营养治疗分析发布时间:2021-06-16T12:18:23.44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期作者:吴仲根[导读] 肌少症已经被纳入ICD.10疾病编码中,吴仲根中国医药大学 110001摘要:肌少症已经被纳入ICD.10疾病编码中,也逐渐受人们的注意。
其全称为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这在国内还被称作做肌肉衰减综合症、少肌症等。
肌少症是一种老年综合症,它和年龄、疾病、营养不良、激素水平都有关系。
肌少症的症状是骨骼肌的质量和力量都慢慢消失,最后发展成为瘫痪、残疾,更有甚者可能会死亡。
肌少症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出现会十分寻常,而且在年龄较大的群体里病发率会比较高。
研究在ICU中患有肌少症的老年人的发病机制和相应的治疗方法,更重要的是对医学营养治疗有现实临床意义。
关键词:肌少症;重症;老年病人;影响;营养治疗引言:肌少症纳入ICD.10疾病编码后,人们对其也更加关注,相关的诊断流程和治疗方法研究更多了。
因为ICU中的肌少症病人死亡率普遍比较高,所以住院事件和使用呼吸机的时间都比一般病人要长,而且肌少症能够预测ICU病人的结局。
很多ICU的老龄患者都患有肌少症,如果采用医学营养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住院时间,效果好的话还可以减少死亡人数。
如今常常采用运动、康复、药物、营养这几个方法治疗肌少症。
在营养治疗的方面,氨基酸对于肌肉蛋白质合成有很好的效果,氨基酸和它的代谢产物对ICU肌少症的影响非常值得研究。
1ICU老年肌少症的发病机制1.1炎症已有相关的学者对老人的慢性炎症状态进行了研究认为有不好的后果。
免疫衰老和脂肪组织分泌细胞因子的增加会造成慢性炎症。
高水平的白介素一6(IL-6),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和C一反应蛋白(CRP)都会使得年龄较高的人群更加容易发病和死亡。
其中值得注意的就是显示衰老过程的低度炎症和肌少症的生理机制相同的情况,如果老人体内的血清炎症因子表达很高的话,那么慢性炎症的发展就会加速,最后造成肌少症病状的产生。
老年肌少症的识别与预防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太瘦不一定是好事,要警惕老年肌少症的发生。
老年肌少症该如何识别与预防呢?什么是老年肌少症老年肌少症,又称老年肌肉减少症,是一种与年龄增长相关的全身骨骼肌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功能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
老年肌少症会引起老年人行动能力减弱,进而导致行动迟缓、平衡感差、容易摔倒,跌倒之后又容易骨折,并可能带来长期卧床、感染、失能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老年肌少症在中老年中非常常见,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大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肌少症的病因1.原发性肌少症除年龄外,无其他明显的病因。
人的肌肉在二三十岁时是最强壮的,从40岁开始,肌肉神经系统的机能随着人体的衰老会逐渐下降。
有研究数据显示:老年肌少症在小于70岁的人群中,发生率不到20%;70—80岁的人群中,发生率能达到30%;大于80岁的人群中,发生率能达到50%。
2.继发性肌少症包括身体活动相关性(长期卧床、久坐等生活方式导致肌力减弱,引起肌肉废用)和疾病相关性(心、肺、肾等器官功能衰竭,炎症性疾病,恶性肿瘤或内分泌疾病等引起骨骼肌质量和功能下降)两种形式。
3.营养相关性肌少症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胃肠道功能衰退,消化吸收不良或服用某些药物造成厌食,从而导致能量、蛋白质、维生素摄入不足引起的。
老年肌少症的临床表现1.体力活动下降老年肌少症患者骨骼肌质量和力量减少,不能耐受及保持正常的运动,行走时速度缓慢,4米行走速度常低于0.8米/秒,远低于正常人行走速度。
握力下降,轻者不能提起重物,重者不能拧干毛巾。
2.容易摔倒和骨折肌少症和骨质疏松密切相关、相互影响,老年肌少症患者肌肉萎缩、功能退化,将导致并加速骨质疏松的发展。
老年肌少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引起摔倒和骨折。
3.体重减轻肌肉在人体所占的比重高达40%,老年肌少症患者肌肉减少,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体重减轻。
如果不是刻意减重,老年人体重下降大于5%,就需要警惕肌少症的发生。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PPT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介绍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与预防 • 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
01
介绍
定义与特征
定义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也称为肌 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肌肉 质量减少和肌肉力量下降的综合 征。
特征
主要特征包括肌肉质量减少、肌 肉力量下降、易跌倒和骨折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
研究已经发现多种因素可能导致肌少症的发生,包括年龄 、营养、运动、内分泌和遗传等,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深 入了解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未来研究方向
早期诊断和预防
研究如何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措施预 防肌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 质量。
新型治疗手段
探索新型的治疗手段,如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等,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肌少 症的问题。
鉴别诊断
其他神经肌肉疾病
肌少症需与其他神经肌肉疾病进行鉴别,如多发性肌炎、重 症肌无力等。
其他骨骼疾病
肌少症患者骨折风险增加,需与其他骨骼疾病进行鉴别,如 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等。
03
治疗与预防
治疗策略
营养干预
针对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 的饮食计划,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 矿物质的摄入,以改善肌肉质量和功 能。
运动疗法
康复治疗
针对老年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物理疗 法、按摩、针灸等康复手段,缓解肌 肉疼痛和僵硬,促进肌肉恢复。
鼓励老年人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和抗 阻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 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01
02
03
激素治疗
对于特定原因引起的肌少 症,如性腺功能减退等, 可考虑使用激素类药物进 行治疗。
警惕老年健康杀手-肌少症

警惕老年健康杀手-肌少症肌少症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疾病,可逐渐广泛地导致全身骨骼肌的数量、力量和功能下降,会导致虚弱、抵抗力下降、感染和其他疾病的风险增加。
肌少症自古就有,但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没有明显的疼痛、发烧、出血等症状,所以人们经常将其与衰老的自然现象混为一谈,而忽视。
下面针对性科普肌少症相关知识。
1.导致肌少症的原因有哪些?(1)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生理变化可以称为衰老,这通常是不可避免的。
人的肌肉在二三十岁时最强壮,但从四十岁开始,肌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2)疾病:① 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和多发性系统硬化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导致肌肉损失。
② 骨骼肌病变:老年人膝关节病变、腰椎病变等,发病率是老年人所有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两种疾病。
虽然它不会导致死亡,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常,老年人由于下背部和腿部疼痛而减少行走,导致肌肉流失和少肌症的发生。
③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导致体重减轻,包括部分肌肉组织损失。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选择吃素,因为它可以减少肿瘤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年轻人素食,可能会减少肿瘤的发生,但如果老年人素食,其效果实际上会降低。
建议老年人每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以防止肌肉流失。
④ 其他:例如,糖尿病和肝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躯干和细长四肢肥胖的症状。
(3)活动量减少:一些老年人居住的楼层太高,没有电梯方便他们上下,导致老年人不去楼下活动,也不在家看电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导致肌肉萎缩。
2.肌少症对老年健康的影响(1)影响活动能力: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由肌肉力量和肌肉质量下降导致体力活动减少引起。
如果你患有少肌症,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体活动能力。
老年朋友很难完成日常活动,如走路、坐立和举起东西。
随着病情的发展,甚至可能出现行走不稳定、无法直立和卧床不起的情况。
(2)引发骨质疏松:患者活动能力下降,主要是由于肌肉对骨骼的支撑和保护能力下降,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ppt课件

药物干预结合适当的锻炼,可增强肌肉力量和活动能力,提高 生活质量。
老年人肌少症药物干预需定期监测肌肉质量、力量和功能等指 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干预效果。
06
综合防控策略
个体化干预计划
1 2 3
定制化运动方案
流行病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 质量和力量逐渐减少,肌少症的 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影响了老 年人的生活质量。
肌少症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运动能力下降
跌倒风险增加
肌少症导致肌肉力量和耐力下降,使老年 人难以完成日常活动和运动。
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下降,使老年人更容 易跌倒,并可能导致骨折等严重后果。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挑战:提高防控干预的依从性和可持 续性
• 解决老年人参与防控干预的依从性 和可持续性问题。
•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提高老年人对 防控干预的依从性,并使其在长期 坚持中受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 题。未来研究应关注如何降低干预 措施的复杂性和成本,提高老年人 的接受度和参与度。同时,社会、 家庭和医疗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 为老年人肌少症的长期防控提供支 持。
利用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 方法,观察肌肉形态和结构变 化,辅助诊断肌少症。
生物标志物
研究肌少症相关生物标志物, 如炎症因子、肌肉生长因子等 ,以提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
03
营养干预
蛋白质摄入
优质蛋白质来源
老年人应确保摄入足够的优质蛋 白质,如瘦肉、鱼类、禽类、豆 类等。优质蛋白质含有必需氨基
炎症反应
长期慢性炎症会促进肌肉蛋白分解, 导致肌少症。
05
老年肌少症的诊断标准

老年肌少症的诊断标准老年肌少症(sarcopenia)是指肌肉质量和功能的丧失,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根据欧洲工作组于2010年提出的诊断标准,老年肌少症的诊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肌肉质量的测量:老年肌少症的诊断需要通过测量肌肉质量来确定。
常用的测量方法是计算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即骨骼肌质量除以身高的平方。
SMI低于标准值即为肌肉质量减少。
2. 肌力的测量:老年肌少症还需要通过测量肌肉力量来确定。
常用的测量方法是手握力测量、膝关节伸展力测量等。
握力低于标准值即为肌力减弱。
3. 肌耐力的测量:老年肌少症的诊断还需要考虑肌肉耐力的情况。
常用的测量方法是进行肌肉耐力测试,如采用肌肉持续收缩时间的测量等。
肌肉耐力下降即为肌耐力减弱。
4. 活动能力的评估:老年肌少症的诊断还需要评估老年人的活动能力。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生理性活动能力评估(如步行速度、上下楼梯能力等)和功能性活动能力评估(如日常生活活动评估,如自理能力评估等)。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估结果,可以确定老年肌少症的诊断。
根据欧洲工作组提出的诊断标准,老年肌少症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肌肉质量减少:骨骼肌质量指数低于标准值。
2. 肌力减弱:握力低于标准值。
3. 肌耐力减弱:肌肉耐力下降。
4. 活动能力下降:生理性活动能力和功能性活动能力评估结果较差。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肌少症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肌肉减少和功能下降的疾病,如慢性炎症性疾病、内分泌失调等。
老年肌少症的诊断标准还在不断发展中,国际上也有其他的诊断标准。
例如,亚洲工作组于2014年提出的诊断标准将肌肉质量的测量方法改为肌肉量与体重的比值,即肌肉质量指数(muscle mass index,MMI)。
这些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更新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老年肌少症,并为老年肌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
总结起来,老年肌少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肌肉质量、肌力、肌耐力和活动能力等方面的评估结果。
肌少症五项评分

肌少症五项评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会发生许多变化,其中之一就是肌少症(Sarcopenia)的出现。
肌少症是指骨骼肌质量的减少和力量的下降,这会导致老年人跌倒、骨折和死亡的风险增加。
为了更好地了解肌少症,本文将介绍一种新的评估方法——肌少症五项评分。
一、什么是肌少症?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肌肉功能减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肌肉质量和力量的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质量会逐渐减少,导致他们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平衡能力减弱。
这种肌肉功能的减退会增加老年人跌倒、骨折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二、如何进行肌少症五项评分?1. 体重指数(BMI):BMI是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指标,可以通过身高和体重的乘积来计算。
一般来说,BMI在正常范围内的人相对不易出现肌少症。
然而,过轻或过重的体重都可能对肌肉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握力测试:通过测量受试者手部握力的强度来判断其肌肉力量。
这项测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人的肌肉耐力和整体健康状况。
3. 身体姿势评估:观察受试者在站立、行走等日常活动中是否出现驼背、步态不稳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肌肉力量不足引起的,需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治疗。
4. 步速测试:测量受试者在一定时间内(如一分钟内)完成步行距离的能力。
步速较慢的人往往存在肌肉力量和协调性方面的障碍,需要加强锻炼以改善症状。
5. 饮食和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不良、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因素都会加速肌肉质量的流失。
因此,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控制肌少症至关重要。
三、与其他评估方法的比较肌少症五项评分与传统的身体功能测试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传统的测试方法通常依赖于专业的医疗人员或设备来进行,而肌少症五项评分则更为简便易行,可以在家中或社区中进行自我评估。
此外,该评分系统涵盖了多个方面的指标,能够全面地反映个体的肌肉健康状况,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识别出潜在的肌少症风险。
四、结论和建议综上所述,肌少症五项评分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估肌肉健康的方法,可以帮助个体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缓肌少症的发展。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

结果:女性群体中,少肌症是骨质流失的一个 危险因素,少肌症人群发生骨质流失的情况是非 少肌症人群的1.676倍。
结论:肌肉减少症对女性骨质状况有一定影响 ,加强运动、增加身体肌肉含量对预防骨质疏松 有重要作用。
生活方式的变化
随着衰老,体力活动水平降低,生理系统机能会适应 性下降,运动能力会进一步降低。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神经因素的改变
发生在脊髓运动神经元、外周神经和神经肌肉接头。有研究表 明,衰老骨骼肌神经支配的改变,包括去神经支配和恢复神经 支配、运动单位重塑和丢失。衰老骨骼肌运动单位重塑会导致 骨骼肌纤维类型组成的改变。
②n-6( omega-6)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促使肌肉蛋白分 解,加剧炎症反应来促进少肌症的形成。 ③CLA-共轭亚油酸还可通过干扰二十碳烷酸代谢来降低炎症 反应,降低氧化活性和肌肉蛋白的分解来增加肌肉量和肌力 。
肌少症进程中肌肉形态学变化
运动单位是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每个运动单位由一 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肌纤维组成。 据组成运动单位的肌纤维类型不同,可将运动单位分为 慢肌运动单位( 紧张性运动单位) 和快肌运动单位( 运动性 运动单位) 。慢肌运动单位主要由Ⅰ型肌纤维组成,快肌 运动单位主要由Ⅱ型肌纤维组成。 • 与青年肌肉相比,肌肉减少症患者肌肉中的快肌和慢肌运 动单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其中快肌运动单位下降最明 显,原因为快肌运动神经元急剧丢失,导致Ⅱ型肌纤维失 去神经支配而萎缩、丢失.
肌少症发病的可能机制
目前尚不明确,但总的来说它是与年龄相关的, 与营养、免疫、激素、代谢、炎症细胞因子浓度增 加、神经退化性疾病和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何适当超重,死亡率更低?
• 随着年纪的增大,消化吸收功能本就会减弱;再 加上一些慢性病,老人均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
• 一方面营养不良会导致抗感染能力、免疫力下降 ,可成为损害健康的重大风险因素
肌少症的影响
• 1.肌肉减少会导致肌力减弱,功能障碍,跌 倒风险增加,同时还会出现肌肉松弛、皮 肤皱褶增多、体重下降、身体虚弱、抵抗 力下降等一系列负面症状。
• 2.肌肉减少还可导致和加剧骨质疏松、关节 炎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成为高血压、糖 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的重要诱因。
成人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调查
样本例数1682例。利用体成分仪、骨密度 仪测定其四肢骨骼肌含量和骨强度,对成人骨骼 肌减少症与骨质疏松症进行相关性研究。
结果:女性群体中,少肌症是骨质流失的一个 危险因素,少肌症人群发生骨质流失的情况是非 少肌症人群的1.676倍。
结论:肌肉减少症对女性骨质状况有一定影响 ,加强运动、增加身体肌肉含量对预防骨质疏松 有重要作用。
2.骨骼肌肌力测试。 通用方法是电子握力计测量优势手的握力 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建议界值标准:
男性<25kg,女性<18kg。
3.骨骼肌功能检测。 6米正常步速(世界通用方法)或 4米步速: <0.8m/s为异常。 (正常1.5m/s,每小时5.4公里)
躯体功能测定
• 躯体功能测定(6米正常步速法) • 平地上划一条12米直线,标记出起点、3m点、
• 存留的慢肌运动单位重新募集失去神经支配的 肌纤维,改变其纤维类型,使之为己所用。因此 ,由于慢肌运动单位的募集,部分Ⅱ型肌纤维转 换为Ⅰ型肌纤维。
• 慢肌运动单位与维持肌张力及保持身体姿势相 关。快肌运动单位是影响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重 要因素,故快肌运动单位丢失会导致肌肉减少症 患者爬楼梯困难,坐立和身体失衡后的姿势调整 等动作缓慢而失去效率.
enia)
+
+
肌少症的预防与治疗
0 增加抗阻力运动
1
抗阻力运动拥有最多证据,可增加肌肉力量,保持肌肉容量,建议每周3次以上, 每次20分钟至30分钟为宜,由于个体差异,最好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
陕西医学杂志2018年9月第47卷第9期
肌肉减少症和骨折的相关性
肌肉减少症引起的骨密度减低显然会增 加骨折风险。此外,肌肉减少症主要是Ⅱ 型肌肉纤维的减少,并伴有运动神经元数 量减少,显然,这些都影响肌肉含量及功 能,从而引起步速减慢身体摇摆性增加, 导致机体平衡能力减弱,因而增加跌倒风 险,而跌倒往往是骨折的直接诱因。
低
存在患病风 险
低 肌肉衰减
正常
30
肌少症的诊断
1.肌肉质量减少。
2.肌肉肌力减低。
3.肌肉功能下降。
满足第1条,且同 时满足有2和(或3) 即可诊断
少肌症的分类
①原发性少肌症:除年龄外,无其它明显的病因。 ②继发性少肌症:包括身体活动相关性(长期卧床 、久坐等生活方式)和疾病相关性(心、肺、肝、 肾、脑等器官功能衰竭,炎症性疾病,或内分泌疾 病等引起骨骼肌质量和功能下降)两种形式。
肌少症发病的可能机制
目前尚不明确,但总的来说它是与年龄相关的, 与营养、免疫、激素、代谢、炎症细胞因子浓度增 加、神经退化性疾病和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
肌少症发病的可能机制
01 机体内的增龄性改变
在人体衰老的过程中,肌肉神经系统的机能 和表现显著下降,即使是健康的老年人也不 可避免的发生骨骼肌质量下降和肌力减退。
男:≤8.51kg/m2 女:≤5.75kg/m2 肯定为老年少肌 症患者
<0.8m/s
男
:
8.51~10.75kg/m2
女
:
5.76~6.75kg/m2
老年少肌症高风
险人群
双能X光 DXA 男:<7.26kg/m2 女:<5.45kg/m2
测肌肉量 判定为肌肉减少
症
正常
男: ≥30kg 女: ≥20kg
③营养相关性少肌症:主要是由于能量/蛋白质摄 入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消化吸收障碍或服用药物 ,造成厌食等引起。
少肌症的分期
阶段(分期) 骨骼肌质 量下降
早期/轻度少肌
+
症
(功能障碍
中度少肌症
+
(sarcopenia)
+ OR +
重度少肌症
+
(severesarcop
9m 点和终点。 • 受试者从起点开始行走, 行至 3m 线时开始计时
, 行至9m时计时结束。测试3次, 取其中最快一 次的步速纳入统计。 • 低躯体功能定义为步速<1m/s 。
图 肌少症筛查与评估流程
肌肉衰减症 筛查方法?
>65岁的老 人
测4米步 慢步行走的速度 速
>0.8m/s
测握力
生物电阻抗BIA
• 另一方面,对中老年人而言,罹患各种疾病的可 能性相对更大,但和疾病作斗争时需要一个良好 的身体状态和营养状况。
少肌症的定义:
“Sarcopenia”是一种随年龄增加,以骨骼肌质量 下降,骨骼肌力量和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综合性退 行性病征,
也可用“肌肉衰减综合征”来描述。 “Sarx”---肌肉,“penia”---流失
肌肉是人老化过程中质量丧失最多的部分 ,随年龄增长,肌肉的流失速度不断加快, 肌肉质量不断下降。 • 40 ~ 70岁肌肉质量百分比每十年下降 8% • 70 岁以后每十年下降 15%
• 当肌肉质量< 70% 时,则是死亡风险较高 区域。
• 肌肉与骨骼的生长代谢受维生素D、睾酮与
皮质激素的影响,还受着许多激素的共同调节, 如生长激素、雌激素等。当体内这些激素的水平 发生改变,骨骼和肌肉均可表现出相应症状.
肌少症发病的可能机制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少肌症作用机理研究:
①n-3 ( omega-3 )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 CLA )主要通过降低炎症反应、机体氧化活性,影响相关激素和 直接参与肌肉蛋白合成与降解来延缓少肌症的形成,同时还 可通过增加抗阻力运动的效果及与蛋白质、肌酸等营养物质 的联合作用来延缓少肌症的形成。
肌少症研究部分结果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北京市两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 830人按年龄分层,男女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存在一定规律
少
肌 症
N=239
患
N=444
病
N=683
率
年龄
肌少症研究部分结果
男、女两组少肌症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p<0.05)。
少 肌 症 患 病 率
性别
肌少症研究部分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进行中、重度体育锻炼时间, 少肌症患病率随运动量增加而减少(p=0.0588).
概
述
在机体正常老化过程中,年龄的增大往往带来 进食量、活动量的减少。一些老人体重逐渐减 轻,身材逐渐变瘦,自以为是“千金难买的老 来瘦”。但身体的一些信号却不像是“老来瘦 ”所预期的健康表现。
他们越来越容易疲劳,时常走不动路,拿不起 东西,最麻烦的是越来越爱生病。此时要高度 怀疑叫“肌少症”的病。
02 生活方式的变化
随着衰老,体力活动水平降低,生理系统机能会适应 性下降,运动能力会进一步降低。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03 神经因素的改变
发生在脊髓运动神经元、外周神经和神经肌肉接头。有研究表 明,衰老骨骼肌神经支配的改变,包括去神经支配和恢复神经 支配、运动单位重塑和丢失。衰老骨骼肌运动单位重塑会导致 骨骼肌纤维类型组成的改变。
Sarcopenia”---肌肉流失,描述了身体成分和相关 功能的重要变化。
又称“骨骼肌减少症”“肌力流失”“肌肉衰减 综合征”
[1]赵法伋,顾景范。营养与老年肌肉衰减综合 征[J]。营养学报,2011年第 33 卷第 5 期
骨骼肌
1.正常人共600多块骨骼肌, 约占体重的40%。 2.骨骼肌有红肌及白肌之分
少 肌 症 患 病 率
活动量
肌少症研究部分结果
研究对象受教育水平对少肌症患病率的影响( p=0.0161),趋势性检验p<0.05。(受教育程度---生 活方式?---进一步研究)
肌少症的临床表现
0 1
肌力减退
研究显示,肌少症患者在不同肢 体、不同负荷下,均存在肌力的 减退。
0 肌肉质量下降
2
老化过程中体内无脂肪块的减少, 几乎全部为肌肉块的减少,而非 肌肉块的减少微乎其微。 肌肉减少的主要原因是I、II型肌 纤维数量的减少以及肌细胞体积 的缩小,其中以II型肌纤维减少 为主。
流行病学
• 1.人类骨骼肌的生长在30岁左右达到高峰,40岁以上的人每年肌肉丢失 量为0.5%-1%,在20-70岁间肌肉体积缩小40%,肌肉力量减低30%,脂肪 比重增加15%。30%>60岁及50%>80岁以上的老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肌少症。
• 2.两性对比显示,>80岁,53%的男性和43%的女性患有肌少症。 • 3.美国60-70岁患病率为5%-13%,而在>80岁中则达11%-50%。 • 4.亚洲资料显示,>60岁,8%-22%的女性和6%-23%的男性患肌少症。
肌少症的评估方法
1.骨骼肌质量检测。
双能X线吸收仪(DEXA):相对骨骼肌质量指数 (RSMI=四肢骨骼肌量(kg)/身高的平方(㎡)), 目前尚未有统一标准,诊断一般采用RSMI 低于青年 对照组(20~30 岁)2SD来判定。 男性<7.0kg/m2,女性<5.8kg/m2来判定为少肌症。
CT或MRI:肌肉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area,CSA), 在第1、2或第4、5腰椎间盘处成像,或通过骨性标 志的提示,在大腿中部成像,以此进行体积测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