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肌少症的诊断和防治
肌少症的症状及治疗

肌少症的症状及治疗肌少症是临床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进行性全身性骨骼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肌肉量过少和丢失,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老年人群由于年龄的增加和自身机体功能的退化,是肌少症发生的主要人群。
近年来,由于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肌少症的发病人数逐年攀升,已然成为了社会着重关注的问题。
那么,肌少症是怎样引起的呢?临床表现有什么呢?怎样进行治疗呢?本文就带领大家学习肌少症的相关知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什么是肌少症?肌少症是临床常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据国际肌少症工作组宣布,肌少症的定义为:“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或肌肉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
肌少症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障碍,虚弱、行走艰难、步态缓慢和四肢纤细等。
当患者出现肌少症症状时,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行动能力,为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肌少症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年龄上升有关,当患者年龄增加时,其运动量降低,因此造成患者的肌肉含量和肌肉强度下降,从而发生肌少症。
同时,老年人在年龄上升后,其体内α运动神经元丢失较多并且,纤维量较低,由此导致患者的肌肉协调性和肌肉强度下降,从而引发患者患上肌少症。
同时,年龄的上升会导致老年人群的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肌少症的发生。
据相关研究数据证明,肌少症与患者的胰岛素、雌激素维生素和睾酮水平相关。
胰岛素是人体内的重要组成元素,胰岛素分泌的下降会导致患者的蛋白生成能力降低,从而影响患者的肌肉含量。
在雌激素影响肌少症方面,研究存在不一致性,部分研究数据显示,雌激素可预防肌少症的发生。
在男性肌少症患者的研究数据中显示,老年肌少症男性患者存在低睾酮症状。
同时,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增长,自身代谢功能紊乱,不少患者出现维生素下降和丢失现象,而维生素的缺乏是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维生素水平的下降影响着患者的肌肉量、肌肉强度和平衡力,如若维生素缺乏,则有可能引发患者出现跌倒等风险事件,引发肌少症。
肌少症诊断标准

肌少症诊断标准肌少症是一种以等位性肌营养不良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它会影响肌肉的发育和功能,并会导致肌肉的弱化和软弱,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有准确的诊断标准对于肌少症的检测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医学会在2009年制定了肌少症诊断标准,根据这一标准,肌少症患者应具备两种条件:第一,必须具有伴随肌肉萎缩和力量下降的神经心理症状;第二,必须满足肌少症定义中四项必备条件,即:(1)肌肉病理改变;(2)形态学上的肌肉病变;(3)有症状的肌肉力量减退;以及(4)临床上的肌肉力量损失。
结合以上肌少症诊断标准,临床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症状评估其肌肉力量,进而确定患者是否满足肌少症诊断标准,并作出科学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肌肉萎缩和力量下降的肌少症患者,临床医生可以通过检查患者的肌肉力量,以判断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以及伴随的临床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无力感、软弱感和发育不良,以及可能的肌肉-神经功能障碍。
根据这一标准,只有肌肉力量达到某一指定水平,才可以认定患者肌少症,并采取进一步治疗。
此外,对于肌少症患者,临床医生还可以通过磁共振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或核磁共振(MRI)来评估患者肌肉组织变化和进行病理诊断。
因为肌肉病理改变是肌少症诊断的关键,这些技术也可以帮助临床医生确定具体的病变程度。
最后,对于肌少症的治疗,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使之执行适当的营养、训练和康复措施,以促进患者的肌肉发育和功能。
有些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有些患者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因此,临床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总之,肌少症诊断标准是诊断和治疗肌少症的重要准则,临床医生应依据诊断标准进行检查,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促进肌少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要点

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要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逐年加剧,肌少症(sarcopenia)越来越受到关注。
肌少症起病隐匿,但却会引起机体功能障碍,增加老年人跌倒、失能和死亡风险,严重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给我国医疗系统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因此,肌少症将是未来我国老年人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
推荐1:肌少症是与一种增龄相关的疾病,会引起机体功能障碍,增加老年人跌倒、失能和死亡风险,应引起关注。
一、肌少症定义推荐2:肌少症的定义为一种增龄相关的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
二、流行病学推荐3:肌少症在老年人中常见,其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中国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生活方式和环境是影响肌少症患病率的主要因素。
三、诊断参数1.肌肉量:2.肌肉力量:3.肌肉质量:4.躯体功能:推荐4:ASM是评价肌肉量的关键指标,DXA是其测量的金标准,但BIA简单便捷,更适用于社区和医院广泛筛查和诊断肌少症;建议通过身高的平方或体质指数校正其绝对值。
推荐5:目前评价肌肉力量最常用的指标为上肢握力;膝关节屈伸力量是评价下肢肌肉力量最精确的方法,5次起坐试验可作为其简便的替代方法。
举荐6:肌肉质量指每单位肌肉所能产生的最鼎力大举量,目前常用肌肉结构和肌肉中脂肪浸润程度来评价,尚无公认的测量金标准。
举荐7:步速是评价躯体功能最简便的方式,而SPPB、TUG和长距离步行则是评估躯体功能更全面、综合的指标。
四、诊断切点值推荐8:推荐使用2019年AWGS的诊断切点值,并鼓励进行大样本、多地域、多民族中国人群的诊断切点值研究。
五、筛查和诊断流程1.自我筛查方式:2.社区医疗机构的筛查和诊断流程:3.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的筛查和诊断流程:推荐9:SARC-F是一项被广泛使用的肌少症自我筛查工具,但因其敏感度较低,更推荐使用小腿围或SARC-CalF用于肌少症的自我筛查。
肌少症的常见症状和诊断方法

肌少症的常见症状和诊断方法肌少症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也被称为肌阿希森-兰德贝格氏综合征。
它主要影响骨骼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运动和发展功能的逐渐恶化。
本文将介绍肌少症的常见症状以及诊断方法。
一、常见症状1. 运动障碍:肌少症患者常常在早期就表现出运动功能异常。
初期表现为步态异常,包括行走困难、姿势不稳、摔倒频率增加等。
逐渐,患者的运动范围会缩小,手脚不灵活,不能正常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2. 肌无力:肌少症会引起肌肉无力,患者感到四肢沉重,举重或保持站立姿势很困难。
这种无力感可能会加重,并导致平衡问题和困难。
3. 筋膜反射减弱或消失:筋膜反射减弱或消失是肌少症的一个显着特点。
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注意到这一点。
4. 面部肌肉弱化:面部肌肉的受累是肌少症的一个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渐渐失去表情,例如闭紧眼睛、皱眉等。
这可以导致视力和咀嚼困难。
5. 脊柱弯曲:肌少症患者可能出现脊柱侧弯或脊柱前后弯曲。
这种脊柱畸形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并进一步加重运动障碍和无力感。
二、诊断方法1. 家族史和病史回顾:在诊断肌少症时,医生会首先询问患者的家族史以及既往健康情况。
由于肌少症是遗传性疾病,了解家族中是否有其他患者对于诊断至关重要。
2.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来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运动障碍、筋膜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面部肌肉弱化等特征。
此外,医生还可能检查脊柱是否存在畸形以及其他可能的体征。
3. 肌电图:肌电图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肌肉的电活动。
在肌少症患者身上进行肌电图可以显示出与肌少症相关的肌纤维萎缩和变性。
4. 遗传学检查:遗传学检查可通过分析患者DNA中与肌少症相关的基因突变来确认诊断。
这对于确定疾病类型和家族遗传模式非常重要。
5. 肌肉活检: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肌肉活检,以进一步确认诊断。
通过取出小块患者骨骼或平滑肌进行显微镜观察,医生可以发现与肌少症相关的特征。
总结:肌少症是一种影响运动和神经系统的罕见遗传性疾病。
认识老年肌少症

专家谈保健认识老年肌少症文/中日医院保健部二部主任医师乔薇住院医师刘爽图片提供/壹图量和肌力在人的一生中是不断变化的,在青壮年时达到最高水平.超过50岁后,腿部肌量每年减少1% ~2%.肌力每年减少1.5% ~ 5%。
肌少症是以骨骼肌质量和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的疾病。
肌少症的患病率、发病机制及危害亚洲老年人群肌少症的患病率为4.1% ~ 11.5%.在我国社区老年人的肌少症患病率为12%。
不同年龄段肌少症患病率相差较大.60岁 以上老年人患病率在10%左右,70~80岁患病率为10%~20%,80岁以上可高达30%。
肌少症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因素。
①增龄相关的激素变化:男 性睾酮水平随年龄增长下降,引起 肌肉量.强度及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等的变化也参与了肌少症发病。
②体力活动下降:老年人群尤其是因各种疾病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活动量减少.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卧床1周.下肢肌肉流失5%左右。
③营养不足:老年人因阻嚼吞咽功能障碍、消化吸收不良等原因.营养不良发生率高.造成肌肉合成减少。
④疾病状态:如感染、肿瘤.心衰.宵衰等疾病,导致蛋白质分解消耗增加。
⑤其他:炎性反应、甲状腺功能异常、维生素D缺乏等均参与肌少症的发病。
肌少症与衰弱、失能.跌倒.骨折等密切相关.可显著增加疾病及死亡风险.因此.尽早发现.明确诊断、积极干预肌少症.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如何发现及诊断肌少症初筛和发视当老年朋友自觉身体虚弱、步速减慢.易跌倒、起立困难、体重减轻或肌肉萎缩时,应当警惕是否发生了肌少症.可使用简易五项评分问卷(SARC-F)量表进行初筛。
肌乃.肌%汝肌肉功能测记虽然肌少症诊断标准各有差异,但均以肌肉力量.肌肉质量及肌肉功能三点为评价指标。
1. 肌肉力量测定肌肉力量是反映肌少症的主要指标。
目前肌肉力量测定的主要方法为握力.各地区对于肌力下降的诊断界值尚无统一标准。
欧洲老年肌少症工作组2(EW G SO P 2)推荐.握力男性<27k g(千克)、女性< 16k g.可诊断握力低下;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 W G S)推荐的诊断截点为男性< 26k g、女性< 18k g。
肌少症的诊断标准

肌少症是肌肉减少症的简称,是一种增龄相关的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
肌肉减少症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患者可表现为体重下降、走路速度变慢、行动不便、手部的握力下降,以及全身性的症状等,具体情况如下:
1、体重减轻:肌肉在人体所占的比重达到40%左右,在机体出现肌肉减少症时,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体重减轻。
在非刻意减重情况下,体重下降约5%以上,需可以考虑肌肉减少症的发生。
2、走路速度变慢:肌肉减少症的患者主要是机体的骨骼肌质量和力量减少,导致活动不耐受,很难保持高速的运动,而行走需要大腿的肌肉力量去支持,肌肉减少症的患者在行走时的速度十分缓慢,肌肉减少症患者的4米行走速度常低于0.8米/秒,远低于正常老人的行走速度。
3、行动不便:肌肉减少症患者从最初的走路速度缓慢到后期自理能力不断降低,自主的起身站立,
翻身都尤为困难,同时因为大腿的肌肉力量不能承担全身的重力,行走需要靠支撑,
更不能独自上下楼梯、单脚的支撑。
4、手部的握力下降:患者不仅仅面临下肢肌肉的流失,上肢也会有无力的情况的出现,因为肌肉不能持续供给力量,患者会出现拿不起东西的情况,轻度的仅仅是不能提起重物,而严重的连毛巾都不能拧干。
5、全身性症状:肌肉减少症患者除了出现与肌肉减少和肌力有关的症状外,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抵抗力下降、低蛋白血症以及意外事件的增加,最终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升高。
肌少症五项评分

肌少症五项评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会发生许多变化,其中之一就是肌少症(Sarcopenia)的出现。
肌少症是指骨骼肌质量的减少和力量的下降,这会导致老年人跌倒、骨折和死亡的风险增加。
为了更好地了解肌少症,本文将介绍一种新的评估方法——肌少症五项评分。
一、什么是肌少症?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肌肉功能减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肌肉质量和力量的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质量会逐渐减少,导致他们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平衡能力减弱。
这种肌肉功能的减退会增加老年人跌倒、骨折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二、如何进行肌少症五项评分?1. 体重指数(BMI):BMI是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指标,可以通过身高和体重的乘积来计算。
一般来说,BMI在正常范围内的人相对不易出现肌少症。
然而,过轻或过重的体重都可能对肌肉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握力测试:通过测量受试者手部握力的强度来判断其肌肉力量。
这项测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人的肌肉耐力和整体健康状况。
3. 身体姿势评估:观察受试者在站立、行走等日常活动中是否出现驼背、步态不稳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肌肉力量不足引起的,需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治疗。
4. 步速测试:测量受试者在一定时间内(如一分钟内)完成步行距离的能力。
步速较慢的人往往存在肌肉力量和协调性方面的障碍,需要加强锻炼以改善症状。
5. 饮食和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不良、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因素都会加速肌肉质量的流失。
因此,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控制肌少症至关重要。
三、与其他评估方法的比较肌少症五项评分与传统的身体功能测试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传统的测试方法通常依赖于专业的医疗人员或设备来进行,而肌少症五项评分则更为简便易行,可以在家中或社区中进行自我评估。
此外,该评分系统涵盖了多个方面的指标,能够全面地反映个体的肌肉健康状况,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识别出潜在的肌少症风险。
四、结论和建议综上所述,肌少症五项评分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估肌肉健康的方法,可以帮助个体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缓肌少症的发展。
ewgsop2肌少症诊断标准

ewgsop2肌少症诊断标准
EWGSOP2是欧洲工作组老年人肌少症的第二版诊断标准,肌少症是指骨骼肌量、肌力和/或功能下降,常见于老年人,导致日常生活
中的身体功能障碍、失能和营养不良。
EWGSOP2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骨骼肌质量测量:采用肌肉质量指数(SMI)或肌肉面积(CSA)进行测量,可通过成像技术如CT和MRI等进行评估。
2. 肌力测量:采用手持力和膝关节屈曲扩展等测量方法,或者
采用最大肌力测量仪对四肢肌群进行测量。
3. 功能测量:采用步态速度、翻身测试等测量方法,或者采用
功能评估工具进行评估。
4. 营养状态评估:包括BMI、体重损失等指标的测量,以及肠
胃道问题、咀嚼和吞咽问题等因素的考虑。
EWGSOP2标准将肌少症分为可能肌少症、肌少症和严重肌少症三个阶段,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测量结果进行分类。
该标准可用于指导肌少症的诊断和治疗,并有助于预防和延缓老年人肌少症的发生和发展。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 AAC E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Gu i d e l i n e s or f 也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 me a t o f P o s t me n o p a u s a l Os t e o p o r o s i s[ J ] .J F l a Me d As s o c , 1 9 9 6 ,8 3( 8 ) :5 5 2 — 5 6 6 .
1 9 9 1 , l( 3 ) :1 8 2 — 1 8 8 .
方案 、技术路线等相关的问题 ,但即使任何 高质量的
临床试验作 为临床应用 的依据其选择 的对象总是局限 性, 因此 I O F指南 自 1 9 9 9年至 2 0 1 4年的七个版次的 开篇总是大段声明 : 指南代表 了绝大多数文献和专家 的意见 ,可作为每个临床医师的参考 ,并通过 自身临 床经验与指南相结合 ,较快找到适宜的治疗 方案 ,使 患者受益 。以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而论 ,大型临床 试验 ( R C T)为治疗选 用提供 了科学依据 ,但在临床 线对个人实施时就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 而且药物 本身 的疗效 主要显示对降低椎体骨折有效 , 对髋部骨
t r i a l s i n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 A p o s i i t on p a pe r of t he Eu r o p e a n Fo u n —
d a i f o n f o r Os t e o p o r o s i s a n d B o n e Di s e a s e s[ J 】 .O s t e o p o r o s I m,
老年医 学与保健 2 0 1 5 年第 2 I 卷第 1 期G e r i a t r H e a l t h C a r e , 2 0 1 5 , V o 1 . 2 1 . N o . 1
助于对本专业的认可度。 重视个体化方案实施 。 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来 自 临床 随机对 照研究 ( R C T ) ,解决 了群体诊疗 的原 则 、
d i a g n o s  ̄a n dma n a g e me n to f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 Th eE ro u p e n Fo a u n —
d a t i o n or f Os t e o p o r o s i s a n d B o n e Di s e a s e[ J 】 . Os t e o p o r o s I t, a
折弱 , 药疗也不可能把骨密度和骨折风险恢复到年轻 健康状态 , 更需 注意 的是 临床试验综合报告 中不能列 出对药物无反应或无显著反应患者 的个数或 比例 , 这 部分人群在推广使用时必然增多 ; 加至患者 的共患病
[ 7 】 C o s ma n F, d e B e u r S J ,L e B o f f MS ,e f a / .C l i ic n i a n ’s Gu i d e t o P r e v e n i t o n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J 】 .O s t e o p o r o s
o f Ca na d a[ J 】 .C MA J ,1 9 9 6 ,1 5 5( 8 ) :l l l 3 — 1 1 3 3 . [ 6 】 J o s e p h P , Hu g h e s D. Os t e o p o r o s 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G u i d e l i n e s or f g e n e r a l
一
[ 2 】 Gu i d e l i n e s or f he t e a r l y d e m ̄i o n o f o s t e 0 D o r o s i s a n d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厅a c t u r e r i s k .C o u n c i l o f he t Na t i o n a l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F o u I ma —
i t o n[ J ] .SAf r Me d J ,1 9 9 6 ,8 6( 9 ) :1 1 1 3 一 l 1 1 6 .
【 3 】 Ka n i s J A,De l ma s P ,B u r c k h a r d t P ,C t . Gu i d e l i n e s f o r
p r a c t i i t o n e r s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Au s r t a l m [ J ] .Au s t F a m P h y s i c i a n , 1 9 9 7 ,2 6( 1 o ) :1 1 8 1 — 1 1 8 5 ,1 1 8 8 — 1 1 9 1 ,1 1 9 4 — 1 1 9 6 .
【 5 】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i t c e g u i d e l i n e s or f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o f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S c i e n t i f i c Ad vi s o r y Bo a r d , Os t e o p o r o s i s S o c i e 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