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
肌少症的症状及治疗

肌少症的症状及治疗肌少症是临床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进行性全身性骨骼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肌肉量过少和丢失,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老年人群由于年龄的增加和自身机体功能的退化,是肌少症发生的主要人群。
近年来,由于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肌少症的发病人数逐年攀升,已然成为了社会着重关注的问题。
那么,肌少症是怎样引起的呢?临床表现有什么呢?怎样进行治疗呢?本文就带领大家学习肌少症的相关知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什么是肌少症?肌少症是临床常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据国际肌少症工作组宣布,肌少症的定义为:“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或肌肉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
肌少症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障碍,虚弱、行走艰难、步态缓慢和四肢纤细等。
当患者出现肌少症症状时,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行动能力,为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肌少症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年龄上升有关,当患者年龄增加时,其运动量降低,因此造成患者的肌肉含量和肌肉强度下降,从而发生肌少症。
同时,老年人在年龄上升后,其体内α运动神经元丢失较多并且,纤维量较低,由此导致患者的肌肉协调性和肌肉强度下降,从而引发患者患上肌少症。
同时,年龄的上升会导致老年人群的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肌少症的发生。
据相关研究数据证明,肌少症与患者的胰岛素、雌激素维生素和睾酮水平相关。
胰岛素是人体内的重要组成元素,胰岛素分泌的下降会导致患者的蛋白生成能力降低,从而影响患者的肌肉含量。
在雌激素影响肌少症方面,研究存在不一致性,部分研究数据显示,雌激素可预防肌少症的发生。
在男性肌少症患者的研究数据中显示,老年肌少症男性患者存在低睾酮症状。
同时,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增长,自身代谢功能紊乱,不少患者出现维生素下降和丢失现象,而维生素的缺乏是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维生素水平的下降影响着患者的肌肉量、肌肉强度和平衡力,如若维生素缺乏,则有可能引发患者出现跌倒等风险事件,引发肌少症。
肌少症诊断界值标准

肌少症诊断界值标准
肌少症是指肌肉组织容积和质量减少的疾病,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生化指标、肌肉活检和影像检查。
1. 临床表现:患者肌肉减少是主要症状,还可能出现肌力减弱、共济失调、运动障碍等。
2. 生化指标:检查肌肉酶(如肌酸激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指标。
3. 肌肉活检和影像检查:通过肌肉活检(如针刺肌肉活检)来观察和评估肌肉病变的类型和程度,进行肌肉磁共振、肌肉CT等影像学检查。
此外,具体诊断界值标准如下:
1. 握力:测定优势手握力,男性<26kg,女性<18kg判断为握力下降。
2. 步速:老人以正常速度走6米,步速<1m/s,属于步速下降。
3. 肌肉含量:通过CT、MRI、双光能X线骨密度仪或者体脂分析仪评估肌
肉含量。
总之,在进行肌少症的诊断时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患者还需进行全面的体检和相关检查,才能够确诊肌少症,有效制定治疗方案,促进疾病的康复。
以
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建议查阅肌少症的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医生获取帮助。
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有助于增强 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运动锻炼干预
抗阻运动
进行适量的抗阻运动,如举重、 弹力带训练等,有助于增加肌肉
质量和力量。
有氧运动
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 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 力。
平衡训练
进行平衡训练如太极拳、瑜伽等, 有助于提高平衡能力和减少跌倒风 险。
心理干预与认知功能训练
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他汀类药物 等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力量下降,增 加肌少症的风险。
03 防控干预策略及措施
营养干预
蛋白质补充
增加老年人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如瘦肉、鱼、蛋、奶等。
维生素D和钙的补充
抗氧化营养素
补充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硒等抗 氧化营养素的食物,以减轻氧化应激 对肌肉的损害。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肌少症的研究和干预工 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和社会支持。
THANKS
症。
非药物治疗方法推荐
针灸治疗
针灸可改善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推荐作为辅助 治疗手段。
物理治疗
如电刺激、磁疗等物理治疗方法,可改善肌肉力 量和身体功能。
心理干预
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的肌少症患者, 可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长期随访管理策略建议
定期随访
推荐对肌少症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老年人 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压力的能
力。
认知功能训练
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如记忆力、注 意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和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加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鼓励 老年人参加社交活动、志愿服务 等,以增强其社会归属感和自我
中医老年病学肌少症课件

【综合治疗】
1.运动疗法
□运动是获得和保持肌量和肌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中老年 期坚持运动可以保持肌量、肌力和骨量。老年人运动方式的选 择需要因人而异。采用主动运动和被动活动、肌肉训练与康复 相结合的手段,能达到增加肌量和肌力,改善运动能力和平衡 能力,进而减少骨折的目的。
2 .营养疗法和维生素D补充
□多数老年人存在热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因此,建议老年人在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平衡膳食和充足营养,必要时考虑蛋白质或 氨基酸营养补充治疗。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在人群中普遍存在, 在不能经常户外活动的老年人中更是如此,此类患者往往表现 为肌肉无力、活动困难等。在老年人群中,筛查维生素D缺乏 的个体,补充普通维生素D对增加肌肉强度、预防跌倒和骨折 更有意义。
□症 状 : 起病缓慢,肢体软弱无力逐渐加重,神疲肢倦,肌肉萎缩, 少气懒言,纳呆便澹,面色白或萎黄无华,面浮。舌淡苔薄白, 脉细弱。
□治 法 : 补中益气,健脾升清。 □代 表 方 : 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
5.脉络瘀阻证
□症 状 : 久病体虚,四肢痿弱,肌肉瘦削,手足麻木不仁,四肢青 筋显露,可伴有肌肉活动时隐痛不适,舌痿不能伸缩。舌质黯 淡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4.康复治疗
□主要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治疗。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均能 减少随着年龄增加的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的下降。对缺乏运动 或受身体条件制约不能运动的老年人,可使用水疗、全身振动 和功能性电刺激等物理治疗。此外,电磁场、超声等在肌肉减 少的防治中也有一定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和应用条件还有待 进一步明确。
肌少症的筛查与评估流程图
2.湿热浸淫证
□症 状 : 起病较缓,逐渐出现肢体困重,痿软无力,尤以下肢或两 足痿弱为甚,兼见手足麻木微肿,扪之微热,喜凉恶热,或有 发热,胸腕痞闷,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老年肌少症的识别与预防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太瘦不一定是好事,要警惕老年肌少症的发生。
老年肌少症该如何识别与预防呢?什么是老年肌少症老年肌少症,又称老年肌肉减少症,是一种与年龄增长相关的全身骨骼肌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功能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
老年肌少症会引起老年人行动能力减弱,进而导致行动迟缓、平衡感差、容易摔倒,跌倒之后又容易骨折,并可能带来长期卧床、感染、失能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老年肌少症在中老年中非常常见,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大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肌少症的病因1.原发性肌少症除年龄外,无其他明显的病因。
人的肌肉在二三十岁时是最强壮的,从40岁开始,肌肉神经系统的机能随着人体的衰老会逐渐下降。
有研究数据显示:老年肌少症在小于70岁的人群中,发生率不到20%;70—80岁的人群中,发生率能达到30%;大于80岁的人群中,发生率能达到50%。
2.继发性肌少症包括身体活动相关性(长期卧床、久坐等生活方式导致肌力减弱,引起肌肉废用)和疾病相关性(心、肺、肾等器官功能衰竭,炎症性疾病,恶性肿瘤或内分泌疾病等引起骨骼肌质量和功能下降)两种形式。
3.营养相关性肌少症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胃肠道功能衰退,消化吸收不良或服用某些药物造成厌食,从而导致能量、蛋白质、维生素摄入不足引起的。
老年肌少症的临床表现1.体力活动下降老年肌少症患者骨骼肌质量和力量减少,不能耐受及保持正常的运动,行走时速度缓慢,4米行走速度常低于0.8米/秒,远低于正常人行走速度。
握力下降,轻者不能提起重物,重者不能拧干毛巾。
2.容易摔倒和骨折肌少症和骨质疏松密切相关、相互影响,老年肌少症患者肌肉萎缩、功能退化,将导致并加速骨质疏松的发展。
老年肌少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引起摔倒和骨折。
3.体重减轻肌肉在人体所占的比重高达40%,老年肌少症患者肌肉减少,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体重减轻。
如果不是刻意减重,老年人体重下降大于5%,就需要警惕肌少症的发生。
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05
非药物治疗手段探讨
物理治疗方法介绍
要点一
运动疗法
通过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 平衡训练等,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身体功能。
要点二
物理因子治疗
利用声、光、电、磁等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促进肌肉组 织的血液循环和代谢,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中医中药在肌少症中应用价值
中药调理
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进行性、 全身肌肉量减少和/或肌肉力量下降或 肌肉生理功能减退的综合征。
危害
肌少症会导致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 跌倒风险增加、生活质量降低、死亡 率升高等不良后果。
全球及中国老年人肌少症现状
全球现状
肌少症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上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患病率存在差异,但总 体趋势相似。
干预,改善心理状态。
认知功能训练
通过认知功能训练如记忆训练、注 意力训练等,提高老年人的认知功 能,延缓认知衰退。
社会参与
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 加社交互动,提高生活质量。
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探讨
1 2 3
组建多学科团队
包括营养学、运动医学、心理学、康复医学等多 个领域的专家,共同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肌少症 防控干预服务。
饮食习惯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偏 食、挑食、过度节食等, 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 ,增加肌少症的风险。
运动锻炼不足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锻炼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力量下降,增加肌少症的发生率。
运动方式不当
不适当的运动方式或强度可能无法有效刺激肌肉生长和力量提升,甚至可能导 致运动损伤。
慢性疾病与药物使用
家庭成员应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 肌少症的防控干预工作,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
肌少症的常见症状和诊断方法

肌少症的常见症状和诊断方法肌少症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也被称为肌阿希森-兰德贝格氏综合征。
它主要影响骨骼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运动和发展功能的逐渐恶化。
本文将介绍肌少症的常见症状以及诊断方法。
一、常见症状1. 运动障碍:肌少症患者常常在早期就表现出运动功能异常。
初期表现为步态异常,包括行走困难、姿势不稳、摔倒频率增加等。
逐渐,患者的运动范围会缩小,手脚不灵活,不能正常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2. 肌无力:肌少症会引起肌肉无力,患者感到四肢沉重,举重或保持站立姿势很困难。
这种无力感可能会加重,并导致平衡问题和困难。
3. 筋膜反射减弱或消失:筋膜反射减弱或消失是肌少症的一个显着特点。
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注意到这一点。
4. 面部肌肉弱化:面部肌肉的受累是肌少症的一个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渐渐失去表情,例如闭紧眼睛、皱眉等。
这可以导致视力和咀嚼困难。
5. 脊柱弯曲:肌少症患者可能出现脊柱侧弯或脊柱前后弯曲。
这种脊柱畸形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并进一步加重运动障碍和无力感。
二、诊断方法1. 家族史和病史回顾:在诊断肌少症时,医生会首先询问患者的家族史以及既往健康情况。
由于肌少症是遗传性疾病,了解家族中是否有其他患者对于诊断至关重要。
2.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来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运动障碍、筋膜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面部肌肉弱化等特征。
此外,医生还可能检查脊柱是否存在畸形以及其他可能的体征。
3. 肌电图:肌电图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肌肉的电活动。
在肌少症患者身上进行肌电图可以显示出与肌少症相关的肌纤维萎缩和变性。
4. 遗传学检查:遗传学检查可通过分析患者DNA中与肌少症相关的基因突变来确认诊断。
这对于确定疾病类型和家族遗传模式非常重要。
5. 肌肉活检: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肌肉活检,以进一步确认诊断。
通过取出小块患者骨骼或平滑肌进行显微镜观察,医生可以发现与肌少症相关的特征。
总结:肌少症是一种影响运动和神经系统的罕见遗传性疾病。
肌少症诊断标准

肌少症诊断标准肌少症(Muscular Dystrophy,MD)是一组遗传性疾病,主要影响肌肉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肌肉逐渐萎缩和变弱。
肌少症可以影响不同类型的肌肉,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因此患者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症状。
对于肌少症的诊断,临床医生需要根据一系列的标准来进行评估和判断。
本文将介绍肌少症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诊断这一疾病。
首先,肌少症的诊断需要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进行性肌无力、肌肉萎缩、肌肉肌肉痉挛和酶水平升高等。
在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时,医生需要注意是否存在进行性的肌肉无力,以及相关的肌肉萎缩和肌肉痉挛症状。
此外,检测患者的肌肉酶水平也是诊断肌少症的重要指标。
其次,遗传学家需要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与肌少症相关的遗传突变。
肌少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多数情况下是由特定基因的突变引起的。
因此,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帮助确认肌少症的诊断,并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亚型。
此外,临床医生还需要进行肌肉活检,以确定肌肉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肌肉活检是通过取样肌肉组织进行显微镜检查,以观察肌肉纤维的结构和形态,从而确定是否存在肌少症的特征性病理学改变。
最后,临床医生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肌无力和肌肉萎缩的疾病,如神经肌肉传导障碍、代谢性疾病和其他遗传性肌肉疾病等。
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可能的诊断,从而更准确地诊断肌少症。
总之,肌少症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遗传学检测、肌肉活检和排除诊断等多种方法。
通过全面的评估和诊断,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肌少症,并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肌少症诊断标准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诊断这一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估 内容
评估方法
评估手 段
肌肉 低于年轻对照组肌肉质量
质量
2SD
DXA BIA
肌肉 握力低于低于年轻对照组
力量
肌肉质量2SD
躯体 SPPB,步速,TUG,椅子
活动
实验等
握力 步速
具体指标
男性≤7.26kg/m2 女性≤5.5kg/m2 男性≤8.87kg/m2 女性≤6.42kg/m2
男性<30kg 女性<20kg
与年龄相关的身体成分变化和老年人肥胖率的增加导致超重和肌肉质量和/或力量减少,最近被定义为肉毒 杆菌性肥胖(SO)
肌少症性肥胖形态学特征
肌肉减少、脂肪增加、肌肉内脂质浸润
a.体重正常者 b.肌少症性肥胖者
定义
sarcopenia’s
表现
预防
危害
sarcopenia’s
表 现 定 义 预防 危害
30岁以后每10年骨骼肌量减少3-8%,60y人群发生率30%,>80y发生率50%
25 year old man
65 year old man
Sarcopenia: An Undiagnosed Condition in Older Adults.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arcopenia. J Am Med Dir Assoc 2011; 12: 249–256
握力测试
肌肉质量测试
正常 排除
Age Ageing,2010,39(4):412-423
低下
低下 肌肉衰减征
正常 排除
肌欧 肉洲 衰老 减年 征人 诊肌 断肉 流衰 程减
征 工 作 组
定义
sarcopenia’s
表现
预防
危害
sarcopenia’s
危 害 定 义 预防表现
肌少症会造成哪些危害?
John E. Morley,et al . J Am Med Dir Assoc 2010; 11: 391–396
运
动
预
防
抗阻运动:有效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和重量,改善活动能力和功能。 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氧化能力、肌肉耐力、改善心肺功能。
营
养
预
防
药
物
治
疗
小结
• 肌少症是一种常被忽视的以骨骼肌质量和骨骼肌力量及功能下降 为特征的老年性综合征
• 增加认识、提高筛查评估、早期干预 • 营养和运动是主要防治措施:
增加蛋白质、口服营养补充、VD、抗阻运动
愿大家多多锻炼,避免肌少症。
- 从50至70岁间,肌肉力量每 10年 下降15% - 70岁以后每10年下降30%
肌少症是以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进行性 减少为特征的综合征,肌少症的发生增 加不良事件风险。
Cruz-Jentoft et al. Age Aging 2010;39:412-23
Marzetti. Exp Gerontol 2006;41:1234-8
男性<26kg 女性<18kg
≤1.0m/s
肌少症诊断
• 欧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组 (EWGSOP) 提出,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 )也采用;
• 诊断肌少症不但要有肌肉质量(muscle mass)减少,同时要存在肌肉力量和/ 或肌肉功能下降。
分级 肌少症前期
肌少症 严重肌少症
肌肉质量↓ 肌肉力量↓ 肌肉功能↓
≤0.8m/s
评估 内容
评估方法
评估手 段
肌肉 低于年轻对照组肌肉质量
质量
2SD或低于临界值
DXA BIA
肌肉 握力低于研究样本的20th百
力量
分位数
握力
躯体 SPPB,步速,TUG,椅子
活动
实验等
步速
具体指标
男性≤7.0kg/m2 女性≤5.4kg/m2 男性≤7.0kg/m2 女性≤5.7kg/m2
肌少症的临床表现
肌力减退
研究显示,肌肉减少症患者在不同肢体部位、不同负荷状态下,均存在肌力的减退。
肌肉质量下降
老化过程中体内无脂肪块的减少几乎全部为肌肉体积的减少,而非肌肉数量的减少。
肌少症诊断
欧洲老年肌少症工作组EWGSOP标准( 2010 )
2016亚洲老年肌少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
√
×
×
√
√ or
√
√
√ and
√
Age Ageing, 2010. 39(4): p. 412-23.
肌少症的分类
• 原发性肌少症
(或称增龄相关)
由老化本身引起,无其它疾病损害参与的证据
• 继发性肌少症
存在以下一项或多项疾病损害证据:
• 活动相关的肌少症
• 卧床, 静坐懒动, 适应能力下降, 失重状态
• 疾病相关的肌少症
• 进展期脏器衰竭 (心脏, 呼吸系统, 肝脏, 肾脏, 脑, 肠道), 炎症性疾病, 恶性肿瘤, 内分泌疾病
• 营养相关的肌少症
Age Ageing, 2010. 39(4): 412-23.
肌少症的诊断流程
老年人 (>65岁)
>0.8m/s
步速测试 4m步速测试
≤0.8m/s
什么是肌少症?
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 理功能减退。
肌肉在人体中的角色
• 占体重的~40% • 占人体蛋白质的50-75% • 活动 • 力量 • 氨基酸池 • 调节糖代谢 • 能量支出 • 内分泌功能 • ....
肌肉量与年龄的关系
60岁 肌肉丢失达30%
Sarcopenia
肌少症
潘小杰 6c病区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千金难买老来瘦
定义
sarcopenia’s
表现定 表 现义 预防 危害
老年人群中的老问题,新概念
从 20 至80 岁,肌肉质量减少了 30-50% - 50岁以后每年减少1-2%
选择性的 II型肌纤维萎缩 肌肉力量下降程度
造成肌少症的原因?
激素变化
神经-肌肉功能减弱
促炎性反应 细胞因子
肌少症
营养不足 运动减少
肌细胞凋亡
其他:如 恶液质
遗传
定义
sarcopenia’s
表现
预防
危害
表现
预定 义防
危害
sarcopenia’s
老年性肌少肌防治策略
运动:增加抗阻运动、有氧运动 营养:增加蛋白(优蛋白)能量、 BCAA、亮氨酸 、VD。。。 ONS 药物:增加蛋白质合成、肌酸、抗炎。。。
老年人肌少症性肥胖
老年人体成分变化特征: 体重增加:
主要脂肪组织尤其是内脏脂肪增加 肌肉组织减少:
主要是四肢骨骼肌减少
肌少症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 (SO) 不良的健康与临床结局
Age-related body composition changes and the increased prevalence of obesity in the elderly produce a combination of excess weight and reduced muscle mass and/or strength, which has recently been defined as sarcopenic obesity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