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反应釜单元操作手册.

间歇反应釜单元操作手册.
间歇反应釜单元操作手册.

间歇釜单元仿真培训系统

操作说明书

北京东方仿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二OO四年六月

一、工艺流程简述

间歇反应在助剂、制药、染料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很常见。本工艺过程的产品(2—巯基苯并噻唑)就是橡胶制品硫化促进剂DM(2,2’—二硫代苯并噻唑)的中间产品,它本身也是硫化促进剂,但活性不如DM。

全流程的缩合反应包括备料工序和缩合工序。考虑到突出重点,将备料工序略去。则缩合工序共有三种原料,多硫化钠(Na2Sn)、邻硝基氯苯(C6H4CLNO2)及二硫化碳(CS2)。

主反应如下:

2C6H4NCLO2+Na2Sn→C12H8N2S2O4+2NaCL+(n-2)S↓

C12H8N2S2O4+2CS2+2H2O+3Na2Sn→2C7H4NS2Na+2H2S↑+3Na2S2O3+(3n+4)S↓

副反应如下:

C6H4NCLO2+Na2Sn+H2O→C6H6NCL+Na2S2O3+S↓

工艺流程如下:

来自备料工序的CS2、C6H4CLNO2、Na2Sn分别注入计量罐及沉淀罐中,经计量沉淀后利用位差及离心泵压入反应釜中,釜温由夹套中的蒸汽、冷却水及蛇管中的冷却水控制,设有分程控制TIC101(只控制冷却水),通过控制反应釜温来控制反应速度及副反应速度,来获得较高的收率及确保反应过程安全。

在本工艺流程中,主反应的活化能要比副反应的活化能要高,因此升温后更利于反应收率。在90℃的时候,主反应和副反应的速度比较接近,因此,要尽量延长反应温度在90℃以上时的时间,以获得更多的主反应产物。

本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设备:

R01 间歇反应釜

VX01 CS2计量罐

VX02 邻硝基氯苯计量罐

VX03 Na2Sn沉淀罐

PUMP1 离心泵

二、间歇反应器单元操作规程

1.开车操作规程

装置开工状态为各计量罐、反应釜、沉淀罐处于常温、常压状态,各种物料均已备好,大部阀门、机泵处于关停状态(除蒸汽联锁阀外)。

1.1备料过程

(1)向沉淀罐VX03进料(Na2Sn)。

*开阀门V9,开度约为50%,向罐VX03充液

*VX03液位接近3.60米时,关小V9,至3.60米时关闭V9。

*静置4分钟(实际4小时)备用。

(2)向计量罐VX01进料(CS2)。

*开放空阀门V2。

*开溢流阀门V3。

*开进料阀V1,开度约为50%,向罐VX01充液。液位接近1.4米时,可关小V1。

*溢流标志变绿后,迅速关闭V1。

*待溢流标志再度变红后,可关闭溢流阀V3。

(3)向计量罐VX02进料(邻硝基氯苯)。

*开放空阀门V6。

*开溢流阀门V7。

*开进料阀V5,开度约为50%,向罐VX01充液。液位接近1.2米时,可关小V2。

*溢流标志变绿后,迅速关闭V5。

*待溢流标志再度变红后,可关闭溢流阀V7。

1.2进料

(1)微开放空阀V12,准备进料。

(2)从VX03中向反应器RX01中进料(Na2Sn)。

*打开泵前阀V10,向进料泵PUM1中充液。

*打开进料泵PUM1。

*打开泵后阀V11,向RX01中进料。

*至液位小于0.1米时停止进料。关泵后阀V11

*关泵PUM1。

*关泵前阀V10。

(3)从VX01中向反应器RX01中进料(CS2)。

*检查放空阀V2开放。

*打开进料阀V4向RX01中进料。

*待进料完毕后关闭V4。

(4)从VX02中向反应器RX01中进料(邻硝基氯苯)。

*检查放空阀V6开放。

*打开进料阀V8向RX01中进料。

*待进料完毕后关闭V8。

(5)进料完毕后关闭放空阀V12。

1.3开车阶段

(1)检查放空阀V12、进料阀V4、V8、V11是否关闭。打开联锁控制。

(2)开启反应釜搅拌电机M1。

(3)适当打开夹套蒸汽加热阀V19,观察反应釜内温度和压力上升情况,保持适当

的升温速度。

(4)控制反应温度直至反应结束。

1.4反应过程控制

(1)当温度升至55~65℃左右关闭V19,停止通蒸汽加热。

(2)当温度升至70~80℃左右时微开TIC101(冷却水阀V22、V23),控制升温速度。

(3)当温度升至110℃以上时,是反应剧烈的阶段。应小心加以控制,防止超温。

当温度难以控制时,打开高压水阀V20。并可关闭搅拌器M1以使反应降速。当

压力过高时,可微开放空阀V12以降低气压,但放空会使CS2损失,污染大气。

(4)反应温度大于128℃时,相当于压力超过8atm,已处于事故状态,如联锁开关

处于“on”的状态,联锁起动(开高压冷却水阀,关搅拌器,关加热蒸汽阀。)

2.热态开车操作规程

2.1反应中要求的工艺参数如下:

(1)反应釜中压力不大于8个大气压。

(2)冷却水出口温度不小于60℃,如小于60℃易使硫在反应釜壁和蛇管表面结晶,

使传热不畅。

2.2主要工艺生产指标的调整方法

(1)温度调节:操作过程中以温度为主要调节对象,以压力为辅助调节对象。升温

慢会引起副反应速度大于主反应速度的时间段过长,因而引起反应的产率低。

升温快则容易反应失控。

(2)压力调节:压力调节主要是通过调节温度实现的,但在超温的时候可以微开放

空阀,使压力降低,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3)收率:由于在90℃以下时,副反应速度大于正反应速度,因此在安全的前提下

3.停车操作规程

3.1在冷却水量很小的情况下,反应釜的温度下降仍较快,则说明反应接近尾声,可以进行停车出料操作了。

(1)打开放空阀V12约5~10S,放掉釜内残存的可燃气体。关闭V12。

(2)向釜内通增压蒸汽。

*打开蒸汽总阀V15。

*打开蒸汽加压阀V13给釜内升压,使釜内气压高于4个大气压。

(3)打开蒸汽预热阀V14片刻。

(4)打开出料阀门V16出料。

(5)出料完毕后保持开V16约10S进行吹扫。

(6)关闭出料阀V16(尽快关闭,超过1分钟不关闭将不能得分)。

4.超温(压)事故

原因:反应釜超温(超压)

现象:温度大于128℃(气压大于8atm)。

处理:(1)开大冷却水,打开高压冷却水阀V20。

(2)关闭搅拌器PUM1,使反应速度下降。

5. 搅拌器M1停转

原因:搅拌器坏

现象:反应速度逐渐下降为低值,产物浓度变化缓慢。

6.蛇管冷却水阀V22卡

原因:蛇管冷却水阀V22卡。

现象:开大冷却水阀对控制反应釜温度无作用,且出口温度稳步上升。

7.出料管堵塞

原因:出料管硫磺结晶,堵住出料管

现象:出料时,内气压较高,但釜内液位下降很慢。

处理:开出料预热蒸汽阀V14吹扫5分钟以上(仿真中采用)。拆下出料管用火烧

8.测温电阻连线故障

原因: 测温电阻连线断

现象:温度显示置零。

处理:改用压力显示对反应进行调节(调节冷却水用量)。

升温至压力为0.3~0.75atm就停止加热。

升温至压力为1.0~1.6atm开始通冷却水。

压力为3.5~4atm以上为反应剧烈阶段。

反应压力大于7atm,相当于温度大于128℃处于故障状态。

反应压力大于10atm,反应器联锁起动。

6.仿真软件画面

7

8

9

搪玻璃反应釜操作规程

搪玻璃反应釜操作规程 一、开车前的准备: 1.操作者必须经过安全及岗位培训,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熟练掌握设备,工艺操作规 程。 2.检查反应釜内的清洁情况,搅拌器,转动部分。附属机泵、指示仪表、安全阀、管路、 及阀门达到安全要求。检查管道阀门开关状态是否符合工艺物料输送方向要求。球阀一般情况下均应处于全开或全起状态,半开状态易损坏阀门内密封。 3.主辅操作双人复核待进料高位槽的工艺物料的化学性质、数量、与设备材质、容量的适 应性,了解耐腐蚀,充氮气保护等各项要求。检查加热,冷却和搅拌速度是否符合要求。 4.确保减速机,机座轴承,反应釜机封油盒内不缺油,机泵冷却水通畅。 5.长时间停产及维修后的搅拌设备,应重新确认传动部分是否完好,盘动部分或点动电机, 检查搅拌轴是否按顺时针旋转,严谨反转。 6.接通真空,复查系统密封状况。如果系统使用搪玻璃片冷,抽真空时需要将片冷夹套间 的循环水排出至水压0.15Mpa(表压),以免真空时片冷变形损坏。 7.以上检查正常后可开始真空吸料或泵进料。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按顺序加料,不得 随意更改加料次序,加料数量不得超过工艺要求。 8.加可燃易爆液体(或粉尘)料应按有关规定做好静电接地措施;加其他固体料应杜绝金 属等硬块物料调入反应釜类,以免损坏搪玻璃表面。 二、搅拌运行: 1. 投完物料后重新将有关阀门调整到合适的启闭位置,可开启搅拌,初期应加强检测搅拌 运行状况,有明显噪音和振动等异常需紧急停车处理。如果反应釜内加入有固体粉类等,需待充分溶解后才可以开启搅拌。 2. 加热反应釜加热前需开启有关冷凝器的循环水。 3. 应先打开排尽旁通阀,在缓慢打开蒸汽阀,排尽积水后,管旁通阀,有疏水器进行疏水 工作,使之对夹套预热。 4. 加热升温操作应尽量在搅拌情况下进行,先缓慢开启蒸汽截止阀通过蒸汽截止阀通入蒸 汽达0.1Mpa(表压),保持15分钟后,在缓慢升压,升温,升压速度控制在没10分钟 0.1mpa内为宜。夹套内压力不准超过规定值,温升也必须符合工艺要求。 5. 滴加、保温过程中要经常查看反应釜温度,压力,综合观察滴加物料,反应釜内物料状 况,并做好相应记录。反应釜温度压力及物料界面异常时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持正常反应状态,以防设备,人身事故发生。 6. 取反应釜物料时必须停止搅拌2分钟以上,确定无其他安全隐患后才可以进行。不易用 易脱落、硬金属容器插入搪玻璃反应釜内取样,以免碰伤搪玻璃表面。 7. 反应釜在运行过程中药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一旦出 现超温、超压、超负荷等异常情况,立即按工艺规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严禁反应釜内超出规定的液位反应。 8. 随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车检查。

聚氯乙烯反应釜毕业设计论文

聚氯乙烯反应釜设计 1 前言 我国pvc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为年产8万多吨,pvc生产处于低垄断状态。由于国产化pvc 生产技术的成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行业内和行业外企业为追求较高利润,竞相建设和扩产, 近几年国pvc热的显著特征是大干快上。所谓大是指规模大,新建改扩建项目年生产规模动辄十万吨以上,二三十万吨以上也不少见。未来pvc生产企业规模将向40万~80万t/a大规模水平发展,规模小的企业将由于技术水平较低、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竞争能力弱而逐步被淘汰。 我国pvc行业采用大型聚合釜生产装置成为近年来明显的发展趋势,前几年北京化二在消化吸收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实践,成功实现了70m3聚合釜成套工艺及关键技术的国产化,并在国内很多聚氯乙烯生产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70m3聚合釜由于长径比适中、生产强度大、换热能力好、运输方便、综合性能好,在建设10万t/a的聚氯乙烯生产装置时具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但随着新建或扩建聚氯乙烯生产装置规模越来越大,如建设20万t/a以上生产装置,需要采用至少2条生产线,采用70m3聚合釜就存在设备投资较大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较高、单釜生产能力偏低、控制不方便等不足,目前不少厂家在进行二期或三期,扩建项目时,首选是采用100m3以上聚氯乙烯大型反应釜。在这种背景下,开发新型聚合釜及成套工艺技术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大型反应釜的开发不是简单的容积扩大,而是综合技术的体现,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技术合作。北京化二与上海森松公司吸收 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对聚合釜容积的选型、换热方式、搅拌结构和方式、关键配件选择等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研究并进行了严格的计算,研制和开发了100m3型聚合釜(该聚合釜正在申请专利),北京化二在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工艺技术。

搪瓷反应釜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9569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搪瓷反应釜安全操作规 程标准版本

搪瓷反应釜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性能用途:抗酸腐蚀性能优良,一般用作反应器或贮罐,在绝大部分有机酸与有机酸的介质条件下使用,但不适用于碱性介质、氢氟酸等。 二、安全操作条件: 1、允许最大操作压力:罐夹套内6kg/cm2,罐内2.5kg/cm2,或按设备铭牌规定使用。 2、检查与反应釜有关的管道和阀门,在确保符合受料条件的情况下,方可投料。 3、检查搅拌电机、减速机、机封等是否正常,减速机油位是否适当,机封冷却水是否供给正常。 4、在确保无异常情况下,启动搅拌,按规定量

投入物料。 5、10m3以上反应釜或搅拌有底轴承的反应釜严禁空运转,确保底轴承浸在液面下时,方可开启搅拌。 6、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密切注意反应釜内温度和压力以及反应釜夹套压力,严禁超温和超压。 7、反应过程中,应做到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8、若发生超温现象,立即用水降温。降温后的温度应符合工艺要求。 9、若发生超压现象,应立即打开放空阀。紧急泄压。 10、停车;若停电造成停车,应停止投料;投料途中停电,应停止投料,打开放空阀,给水降温。长期停车应将釜内残液清洗干净,关闭底阀、进料

阀、进汽阀、放料阀等。 三、允许操作温度:-30~250℃。 四、适用酸碱度:PH≤10 。 五、安全使用和维护事项: 1.罐内外表面不宜敲打、碰撞,以防止搪玻璃脱落; 2.不准在罐内和搪玻璃壁上动用电焊和气焊。在外层夹套进行焊割时,必须在罐内部冲水后方可使用; 3.反应器的充填系数为75%,贮罐不超过90%; 4.敞口放置时,防止硬物掉入,以免损坏搪玻璃; 5.罐卡有松动或掉落时,应及时紧固; 6.对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要求应灵敏、

反应釜开车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4876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反应釜开车操作规程正 式样本

反应釜开车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开车前 1、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熟悉设备的结构、性 能,并熟练掌握设备操作规程。 2、检查釜内、搅拌器、转动部分、附属设备、 指示仪表、安全阀、管路及阀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检查蒸压釜的釜体、釜盖及所有焊缝有无裂 纹、变形、泄漏等异常现象;釜体和釜盖内表面的腐 蚀状况;安全附件能否正常工作;冷凝水排放装置是 否正常;釜盖悬挂装置、手摇减速器是否动作灵活; 滚动支座是否灵活,基础有无下沉;所有紧固件有无 松动等。

4、检查水、电、气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5、相关事项检查完毕,方可正常开车。 二、开车中 1、加料前应先开搅拌器,无杂音且正常时,将料加到釜内,加料数量不得超过工艺要求。 2、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按顺序加料,不得随意更改加料次序。 3、投料完毕后开始升温,不可升温过快或过慢,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缓慢升温至物料反应之合适温度。 4、保温过程中要随时查看釜温,并做好相应记录,釜温不正常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持正常反应温度。 5、开冷却水阀门时,要先开回水阀,后开进水阀。冷却水压力要控制好,不得低于0.1兆帕,也不

反应釜设计

宁夏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夹套反应釜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过控10-2班 学号: 学生姓名:马学良 指导教师:贺华 2013-6-27

宁夏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机械工程学院过控教研室

年月日

目录 一、设计条件及设计内容分析 (1) 二、搅拌容器尺寸的确定及结构选型 (2) 搅拌釜直径设计计算 (2) 筒体厚度的计算 (2) 筒体封头的设计 (3) 筒体长度H的设计 (4) 外压筒体的壁厚确定 (4) 外压封头的壁厚的设计 (5) 三、夹套尺寸的设计计算 (5) 夹套公称直径DN的确定 (5) 夹套筒体壁厚的设计 (6) 夹套筒体长度H的计算 (6) 夹套封头的设计 (6) 四、反应釜附件的选型及尺寸设计 (7) 封头法兰的设计 (7) 封头法兰尺寸及结构 (7) 封头法兰密封面的选型 (8) 工艺接管 (9) 工艺接管尺寸的确定 (9) 接管垫片尺寸及材质 (11) 手孔的设计 (12) 视镜的选型 (13) 五、搅拌装置的选型与尺寸设计计算 (14) 搅拌轴直径的初步计算 (14) 搅拌轴直径的设计 (14) 搅拌轴刚度的校核 (14) 搅拌轴轴承的选择 (14) 联轴器的选择 (15) 搅拌器的设计 (16) 挡板的设计与计算 (17) 六、传动装置的选型和尺寸计算 (17)

凸缘法兰的选型 (17) 安装底盖的选型 (18) 机架的选型 (19) 安装底盖与密封箱体、机架的配置 (19) 电动机的选型 (20) 减速器的选型 (21) 搅拌轴长度的设计 (21) 搅拌轴的结构 (21) 支座的计算 (21) 密封形式的选择 (23) 七、焊接的形式与尺寸 (24) 八、开孔补强计算 (26) 封头开手孔后削弱的金属面积的计算 (26) 接管起补强作用金属面积的计算 (27) 焊缝起补强作用金属面积的计算 (27) 九、反应釜釜体及夹套的压力试验 (27) 釜体的液压试验 (27) 水压试验压力的确定 (27) 水压试验的强度校核 (28) 压力表量程 (28) 水压试验的操作过程 (28) 釜体的气压试验 (28) 气体实验压力的确定 (28) 气压试验的强度校核 (28) 气压试验的操作过程 (29) 夹套的液压试验 (29) 水压试验压力的确定 (29) 水压试验的强度校核 (29) 压力表量程 (29) 液压试验的操作过程 (29) 十、反应釜的装配图(见大图) (29) 课程设计总结 (30) 参考文献 (31)

植物油反应釜的设计-毕业设计(精品)[详细]

2007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 植物油反应釜的设计 院系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教师职称: 2007 年05 月20 日

目录 1.前言 (1) 1.1.反应釜概况 (2) 1.2.混合与搅拌的作用 (2) 1.3.本课题的目的和内容 (4) 2. 方案论证 (5) 3. 设计进度安排及要完成任务……………………………………………………………… 6 4. 设计计算书 (7) 4.1. 已知参数 (7) 4.2. 总体方案制定 (8) 4.2.1. 用气量计算和主要尺寸的确定 (8) 4.2.2. 传动设计 (9) 5. 轴封安装和操作注意事项 (15) 6.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15) 结束语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前言 毕业设计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练兵,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次完整的总结,通过毕业设计,我们应从了解机械设计和创新的一般程序,并且通过现场观摩和学习,不但使自己在专业上提高一个档次,并且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所以毕业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导师的安排下,通过互联网、专业期刊,以及实物资料、实地考察等的查询、收集,分析了解初步掌握了关于进行此次设计的资料题材. 作为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理所当然做的是机械制造方面的设计.为了达到学习、演练、测试的目的,依据学校的指导精神和指导教师对我们毕业设计的要求,我们选择了反应釜参数化设计.该课题属于中等偏难的题目,当然,我们还不具备凭空想象来设计出一个全新的机器的能力,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该设备做改进式的设计,丰富产品系列,对设备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完善.首先在做之前我们进行了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学习了解反应釜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我们还进行了实地的调研工作,对所设计的题目有了理性和感性的双重认识,以确保我们的设计更合理、更实用. 在设计的具体工作阶段,我们完成了全部数据的理论计算,包括设备的总体设计、方案确定、传动设计等,进行了设计结果的圆整以及强度、使用寿命等内容校核,绘制了设备所有的装配和大部分零件图.这一过程是整个毕业设计的主体过程,也是关键过程,它不仅体现了我们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也是对我们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检验. 我相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通过同学们的帮助和相互间的探讨,我们能够圆满地完成此次毕业设计.

反应釜设备操作规程(标准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反应釜设备操作规程(标准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反应釜设备操作规程(标准版) 一、反应釜的操作: 1、开车前的准备: a、准备必要的开车工具,如扳手、管钳等; b、确保减速机、机座轴承、釜用机封油盒内不缺油; c、确认传动部分完好后,点动电机,检查搅拌轴是否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严禁反转; d、用氮气(压缩空气)试漏,检查锅上进出口阀门是否内漏,相关动、静密封点是否有漏点,并用直接放空阀泄压,看压力能否很快泄完; 2、开车时的要求: a、按工艺操作规程进料,启动搅拌运行; b、反应釜在运行中要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严禁超温、超压、

超负荷运行;凡出现超温、超压、超负荷等异常情况,立即按工艺规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禁止锅内超过规定的液位反应; c、严格按工艺规定的物料配比加(投)料,并均衡控制加料和升温速度,防止因配比错误或加(投)料过快,引起釜内剧烈反应,出现超温、超压、超负荷等异常情况,而引发设备安全事故。 d、设备升温或降温时,操作动作一定要平稳,以避免温差应力和压力应力突然叠加,使设备产生变形或受损; e、严格执行交接班管理制度,把设备运行与完好情况列入交接班,杜绝因交接班不清而出现异常情况和设备事故。 3、停车时的要求: 按工艺操作规程处理完反应釜物料后停搅拌,并检查、清洗或吹扫相关管线与设备,按工艺操作规程确认合格后准备下一循环的操作。 二、日常检查维护保养: 1、听减速机和电机声音是否正常,摸减速机、电机、机座轴承等各部位的开车温度情况:一般温度≤40℃、最高温度≤60℃(手

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

有搅拌装置的夹套反应釜 前言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类专业以及其他相近的非机械类专业,对化下设备的机械知识和设计能力的要求而编写的。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是通过学习使同学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并具有设计钢制的、典型的中、低、常压化工容器的设计和必要的机械基础知识。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学习初次尝试化工机械设计。化工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同学独立自主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自己做出决策,根据老师给定的设计要求自己选择方案、查取数据、进行过程和设备的设计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比较分析,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 化工设备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裸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地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地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学生首次完成该课程设计后,应达到一下几个目的: ⑴熟练掌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相关数据、正确选择公式,当缺乏必要的数据时,尚需要自己通过实验测定或到生产现场进行实际查定。 ⑵在兼顾技术先进性、可行性、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求,确定化工工艺流程,进行设备选型,并提出保证过程正常、安全可

行所需的检测和计量参数,同时还要考虑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⑶准确而迅速的进行过程计算及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及选型。 ⑷用精炼的语言、简洁的文字、清晰地图表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计算结果。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一项很繁琐的设计工作,而且在设计中除了要考虑经济因素外,环保也是一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诸多的政策、法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有耐心,注意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和相互协调。

反应釜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1立方米反应釜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1103020402 教学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2011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指导教师职称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1.概述 1.1反应釜的结构组成和材料选择 1.1.1反应釜的结构组成 反应釜由釜体、釜盖、夹套、搅拌器、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承等组成。搅拌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用多层搅拌桨叶,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任意选配。釜壁外设置夹套,或在器内设置换热面,也可通过外循环进行换热。支承座有支承式或耳式支座等。转速超过160转以上宜使用齿轮减速机.开孔数量、规格或其它要求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制作。 1.通常在常压或低压条件下采用填料密封,一般使用压力小于2公斤。 2.在一般中等压力或抽真空情况会采用机械密封,一般压力为负压或4公斤。 3.在高压或介质挥发性高得情况下会采用磁力密封,一般压力超过14公斤以上。除了磁力密封均采用水降温外,其他密封形式在超过120度以上会增加冷却水套。 根据任务书要求,采用夹套换热。 1.1.2反应釜的材料选择 反应釜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反应釜可采用SUS304、SUS316L等不锈钢材料制造。 根据工作介质是否具有腐蚀性,工作温度与压力,性价比等,参照《化工设备用钢》进行具体选材。 1.2.反应釜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1.2.1反应釜的工作原理 在内层放入反应溶媒可做搅拌反应,夹层可通上不同的冷热源(冷冻液,热水或热油)做循环加热或冷却反应。通过反应釜夹层,注入恒温的(高温或低温)热溶媒体或冷却媒体,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恒温加热或制冷。同时可根据使用要求在常压或负压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物料在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并能控制反应溶液的蒸发与回流,反应完毕,物料可从釜底的出料口放出,操作极为方便。 1.2.2反应釜的工艺流程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 1.3反应釜的失效形式

反应釜的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釜的安全操作规程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905-39 反应釜的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加热升温程序: 1、检查冷却水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并打开反应釜内冷却水的出口阀门,排空盘管内冷却水。 2、开启导热油出口阀门全开,打开旁路阀,并通知助操启动热煤炉,输送车间生产所需温度的导热油。 3、缓慢开启热油进口阀门,开启程度根据生产工艺及升温速度决定。 4、适当调整旁路阀的开启程度。 5、当升温时,冷凝器的进出水阀门必须全开,启动冷却水循环泵,并检查冷却水是否流畅,流速是否合要求。 6、打开反应釜与分水器之间的导管阀门及排空阀。 二、冷却降温程序: 1、先打开旁路阀,再关闭热油进口阀,最后关闭

热油出口阀。 2、先关闭盘冷却水排空阀,再打开冷却水出口阀,后打开冷却水进口阀,开启程度由降温速度决定。 3、冷却水不足时,不必用的冷却水出口阀门必须关闭。 4、如果冷却循环水的进口温度超过25,则需启动凉水塔。 三、投料操作程序: 1、投料前必须检查管道、阀门是否正常,特别是反应釜底阀,抽料管道阀门及法兰连接处是否有渗漏。 2、检查反应釜内是否干净,如不干净,必须进行清洗。 3、根据工程单作好所投原料,并对其进行常规检测,凡标签不清、质量不合要求的原料,不能使用。 4、根据配方及工艺要求,按投料顺序准确的计量投料,并作好投料记录,如有差错应及时向车间主管或技术主管汇报。 5、投料完毕后,检查并关闭所有物料管道、阀门

夹套反应釜设计

夹套反应釜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罐体和夹套设计计算 罐体几何尺寸计算 选择筒体和封头的形式 选择圆柱筒体及椭圆形封头。 确定筒体内径 已知设备容积要求,按式(4-1)初选筒体内径: 式中,V=,根据【2】38页表4-2,常反应物料为液-液类型, i =H 1/D 1=1~,取 i =,代入上式,计算得 1D ? 将D 1的估算值圆整到公称直径系列,取D 1=1100mm , 确定封头尺寸 标准椭圆形封头尺寸查附表4-2,DN=1100mm ,选取直边高度h 2=25mm 。 确定筒体高度 当D 1=1100mm, h 2=25mm 时,由【2】附表D-2查得椭圆形封头的容积V 封= m 3,由附表D-1查得筒体1m 高的容积V 1m = m 3,按式(4-2): H 1=(V-V 封)/V 1m =()/= 考虑到安装的方便,取H 1=,则实际容积为 V= V 1m ×H 1+ V 封=×+= m 3 夹套几何尺寸计算 3 14i V D π ?罐体结构示意图

选择夹套结构 选择【2】39页图4-4 (b)所示结构。 确定夹套直径 查【2】表4-3, D 2= D 1+100=1100+100=1200mm 。套封头也采用椭圆形并与夹套筒体取相同直径。 确定夹套高度 装料系数η=操作容积/全容积== 按式4-4计算夹套高度: H 2≥(ηV- V 封)/ V 1m =× m 取H 2=750mm 。选取直边高度h 2=25mm 。 校核传热面积 查【2】附表D-2,由D 1=1100mm ,得罐体封头表面积F 1封= m 2 查【2】附表D-1,一米高筒体内表面积F 1m = m 2 校核传热面积: 实际总传热面积F=F 筒+ F 1封=F 1m ×H 2 +F 1封=×+= m 2> m 2,可用。 罐体及夹套的强度计算 确定计算压力 按工艺条件,罐体内设计压力P 1=;夹套内设计压力P 2= 液体静压力P 1H =ρgH 2×10-6=1000×××10-6=,取P 1H = 计算压力P 1c =P 1+P 1H =+= 夹套无液体静压,忽略P 2H ,故P 2c =P 2。 选择设备材料 分析工艺要求和腐蚀因素,决定选用Q235-A 热轧钢板,其中100℃-150℃下的许用应力为:[ó]t =113Mpa 。 罐体筒体及封头壁厚计算 罐体筒体壁厚的设计厚度为 []2 2c i d t c p D C p δσ?= +-

反应釜设计开题报告

齐齐哈尔大学 开题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依据、意义和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反应釜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学,制药,高分子合成,冶金,环保等领域的重要设备[1]。因此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研究反应釜的改进技术会使我们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金和时间。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传质、传热效率高,温度浓度分布均匀,操作灵活性大,便于控制和改变反应条件,适合于多种,小批量生产[2]。适合于各种不同组态组合的反应物料,几乎所有有机合成的单元操作,只要选择适当的溶剂作为反应介质,都可以在釜式反应器内进行[3]。 在实际生产中所遇到的传热过程很少是单一的传热方式,往往是几种基本方式同时出现,这使实际的换热过程很复杂。流体的性质对换热换热器类型的选择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流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结垢情况,以及是否有磨蚀性等因素,都对传热设备的选型有影响[4]。 通过对夹套传热反应装置的研究,可以让我了解当今传热反应装置的分类,以及每一种传热器应用的场合,和对物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要求,同时也让我知道了传热器在我国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这对我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我国正处于反应釜生产和消费的高速增长期,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食品、酿酒、制药、家电、水电、机械、建筑、市政和各种民用器具中[5]。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夹套传热反应装置的研究,国内由原料能源转变为最终有效利用能源转化率目前只有27%,节能的潜力很大。夹套传热设备总是应用的非常的广泛,在日产千吨的合成氨厂中,各种传热设备约占全厂设备总数的40%左右[6]。随着我国化工业的发展化工生产对反应釜的要求越来越高:1.大容积化,这是增加产量,减少批量之间的质量误差,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效途径和发展趋势。2.反应釜的搅拌器,已由单一搅拌器发展到双搅拌器或外加泵制循环。3. 以生产连续化和自动化代替笨重的间隙手工操作。4.合理利用热能,选择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7]。 国外:反应釜的研究备受各国政府和机构的重视,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加工,检测并试运行。不锈钢反应釜,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操作条件等,反应釜的设计结构和参数不同[8]。采用新技术,在提高和保证设备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难度减少维护成本。国外的自动化水平高,在大工厂当中已经实现了电脑自动化生产[9]。外国的许多研究人员也在致力于夹套传热反应装置的研究,其中由美国专家史蒂夫研制出的多孔介质夹套传热反应装置,受到了各个国家的一致好评,把传热效率大大的提升[10]。

反应釜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O b j e c t i v e:正确使用反应釜,确保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2范围Scope:适用于反应釜的整个操作过程的控制。 3责任Responsibilities: 3.1操作者应相当熟悉反应罐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及操作要点。 3.2车间主管或班长负责监督操作者正确合理使用反应釜及日常维护工作。3.3设备动力科负责安装调试反应罐,并及时组织人员对设备故障进行检修和排除。 4程序Procedures 4.1开机前准备工作。 4.1.1打开反应罐、盖,检查内部是否有移位,松动现象。 4.1.2检查反应釜的法兰和机座等有无螺栓松动,安全护罩是否完好可靠,检查 减速机有无漏油现象,油位是否正常,螺丝是否紧固良好。 4.1.3检查安全阀、防爆膜、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装置是否灵敏好用,安全阀、 压力表是否在校验期内,并铅封完好,压力表的红线是否划正确。 4.1.4确认减速机油位在视镜的1/2~2/3之间、釜用机封油盒内油位高过动静 环密封面。 4.1.5需要试漏的反应釜,按工艺要求,用氮气或压缩空气试漏,检查锅上阀 门、管线、机械密封点、人手孔、大法兰不能有漏点,并用直接放空阀 泄压,要求压力能很快泄完; 4.1.6属于压力容器的搪玻璃设备还应按照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查。 4.2?进料操作 4.2.1?按工艺操作规程进料,启动搅拌运行。一般设备加入物料的正常液位在 公称容积的30%~80%,反应物料易产生泡沫的设备加入物料的正常液位 在公称容积的30%~50%; 4.2.2应严防加入设备内的物料夹带块状金属或杂物,对于大块硬质物料应粉 碎后加入,防止损坏搅拌、底阀或堵塞管线; 4.2.3严格按工艺规定的物料配比加(投)料,并均衡控制加料和升温速度,防 止因配比错误或加(投)料过快,引起釜内剧烈反应,出现超温、超压、超负荷等异常情况,而引发设备安全事故。 4.3?搅拌运行操作 4.3.1?倾听反应釜内有无异常的振动和响声,搅拌运转应平稳,无震动,无碰 撞或机械密封(填料密封)应无泄露。 4.3.2检查腔内的润滑液(密封液)应保证清洁,不得夹带固体颗粒。

夹套反应釜设计

0.95m 3 夹套反应釜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罐体和夹套设计计算 1.1 罐体几何尺寸计算 1.1.1 选择筒体和封头的形式 选择圆柱筒体及椭圆形封头。 1.1.2 确定筒体内径 已知设备容积要求0.95m 3 ,按式(4-1)初选筒体内径: 式中,V=0.95m 3 ,根据【2】38页表4-2,常反应物料为液-液类型, i =H 1/D 1=1~1.3,取 i =1.3,代入上式,计算得 3 31440.95==1.032i 3.14 1.1V D π?? ? 将D 1的估算值圆整到公称直径系列,取D 1=1100mm , 1.1.3 确定封头尺寸 标准椭圆形封头尺寸查附表4-2,DN=1100mm ,选取直边高度h 2=25mm 。 1.1.4 确定筒体高度 当D 1=1100mm, h 2=25mm 时,由【2】附表D-2查得椭圆形封头的容积V 封=0.1980 m 3 ,由附表D-1查得 筒体1m 高的容积V 1m =0.950 m 3 ,按式(4-2): H 1=(V-V 封)/V 1m =(0.950-0.198)/0.95=0.7916m 考虑到安装的方便,取H 1=0.9m ,则实际容积为 V= V 1m ×H 1+ V 封=0.950×0.9+0.198=1.053 m 3 1.2 夹套几何尺寸计算 1. 2.1 选择夹套结构 选择【2】39页图4-4 (b)所示结构。 1.2.2 确定夹套直径 查【2】表4-3, D 2= D 1+100=1100+100=1200mm 。套封头也采用椭圆形并与夹套筒体取相同直径。 1.2.3 确定夹套高度 装料系数η=操作容积/全容积=0.9/0.95=0.85 按式4-4计算夹套高度: H 2≥(ηV- V 封)/ V 1m =(0.85×1.053-0.198)/0.95=0.734 m 取H 2=750mm 。选取直边高度h 2=25mm 。 1.2.4 校核传热面积 查【2】附表D-2,由D 1=1100mm ,得罐体封头表面积F 1封=1.3980 m 2 查【2】附表D-1,一米高筒体内表面积F 1m =3.46 m 2 31 4i V D π ?罐体结构示意图

聚氯乙烯反应釜的设计

摘要 随着国内聚氯乙烯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小规模聚氯乙烯生产设备将越来越表现出不经济性。考虑到今后国内新建聚氯乙烯生产设备规模至少将在20万t/a 以上,60m3聚氯乙烯反应釜及其成套工艺技术具有很大的推广前景。由于引进国外60m3以上聚氯乙烯反应釜及其成套工艺技术的设备和技术费用相当昂贵,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国产化60m3聚氯乙烯反应釜及其成套工艺技术将是企业的理想选择。因此,60m3聚氯乙烯反应釜的设计和成套工艺技术的开发,将极大的推动国内PVC行业的技术进步和长远发展。本次毕业设计是设计一个60m3聚氯乙烯反应釜,考虑到了筒体所受的内压和外压,进行了罐体和夹套内压强度计算,对罐体进行了外压强度校核,另外还设计了搅拌装置与传动装置,并对其进行了强度和刚度校核。 关键词:聚氯乙烯; 反应釜;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omestic PVC industry more competitive, PVC production equipment for small-scale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non-economic. Tacking into account the future of domestic new PVC production equipment will be at least more than 200,000t/a, 60m3PVC reactor and packaged process have a great spread. The equipment investments and construction investments for bring in the 60m3 PVC reactor and packaged process is so expensive that the companies should choose the 60m3 PVC reactor and packaged process that we have in the near future. So, the design of the 60m3PVC reactor and the study of packaged process have grea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impact in the history of domestic PVC production,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PVC industry.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to design a 60m3PVC reactor.This design considered the cylinder body from the internal pressure and the external pressure,Tank and jacket were calculated compressive strength,and the tank strength of the external pressure was checked.In addition, I also designed a mixing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checked its strength and stiffness. Key words: PVC; reactor; design

反应釜清洗操作规程

陕西瑞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生 产 设 备 清 洗 操 作 规 程

设备清洗操作规程 一.目的:为使生产设备清洗操作规范化,标准化,保障安全生产,稳定产品质量,避免物料之间的混淆,特制定此规程。 二.范围:适用于车间内所有生产设备的清洗过程。 三.职责: 1.技术部负责本规程的编制、修订和实施过程的监督,生产车间操作人员负责具体实施。 2. 技术部负责配合生产车间并组织本规程相关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3. 本规程及修订版经技术总工程师批准后颁布实施。 四.检测项目、效果评价: 1.目测:洁净无异物. 2.PH :6_7. 3. ICP(<0.5PPM)。 反应釜清洗操作规程 要求:设备尽量要专釜专用,单一产品指定专用设备,以减少交叉影响。采用机械清洗方式进行。 操作规程: 1.每批生产结束后,应用抹布将设备外壁擦拭干净。严禁用水冲洗设备外部,以避免损坏保温层。 2.按工艺要求,生产一批后,应对反应釜内壁用纯化水进行清洗。如较长时间停产,超过48小时后,开班前设备应重新进行二次

清洗。 3.清洗标准:单一品种使用的设备,再次使用应清洗至无可视杂物或澄清无色、PH值符合工艺要求。如必须更换其它产品,且需使用同一设备,在更换品种前要清洗至满足上述全部清洗检测项目要求。 4.清洗操作人员应及时填写清洗记录,经工艺管理人员验收并签字确认。 计量罐清洗操作规程 1、清洁要求 清洁地点:就地清洗。 清洁设备及工具:软水管、刷子、洁净清洁巾、水桶。 2、清洁用水:纯化水。 3、清洁程序 a用自来水把储罐的外表面刷洗干净后,用抹布把外表面擦拭干净,达到无异物,见本色。 b用纯化水冲洗罐内部1-3分钟,打开放料阀放出污水。 4、清洁效果评价:目测储罐内外及管道洁净无异物。 5、每批次产品生产溶剂滴加完毕后,均需清洗计量储罐。 6、每次清洗操作完后需及时填写设备清洗操作记录。 离心机清洗操作规程 1、清洁要求 a设备停用超过2天开始使用前.

反应釜安全操作规程1

反应釜安全操作规程 1. 起动前 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并熟练掌握设备操作规程。 检查釜内、搅拌器、转动部分、附属设备、指示仪表、安全阀件、管路及阀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检查反应釜的釜体、釜盖及所有焊缝有无裂纹、变形、泄漏等异常现象;釜体和釜盖内表面的腐蚀状况;安全附件能否正常工作;冷凝水排放装置是否正常;所有紧固件有无松动等。检查水、电、导热油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相关事项检查完毕,方可正常起动。 2. 运行中 将溶剂用泵事先抽入反应釜内。 投料前应先开搅拌器,无杂音且正常时,将料投到釜内,投料数量不得超过工艺要求。 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按顺序投料,不得随意更改投料次序。 投料完毕后开始升温,不可升温过快或过慢,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缓慢升温至物料反应之合适温度。 恒温过程中要随时查看釜温,做好记录,釜温不正常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持正常反应温度。 开冷却水阀门时,要先开回水阀,后开进水阀。 随时检查设备运转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釜检修。 放料完毕,应将釜内残渣冲洗干净。注意冲洗时切勿损坏搪瓷。 3、生产中紧急停釜 反应釜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有权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停釜,排汽降压,并及时报告领导: 1)釜内工作压力、温度超过允许值,采用各种措施仍不能使之下降。 2)釜盖、釜体、蒸汽管道、导热油管道发生裂纹、鼓包、变形、泄漏等缺陷危及安全。3)釜盖关闭不正,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 5)发生其它意外事故,且直接威胁到安全运行。 6)紧急停止运行的操作步骤是: 迅速切断电源,使向容器内输送物料的运转设备,如泵、压缩机等停止运行; 联系有关岗位停止向容器内输送物料; 迅速打开出口阀,泄放容器内的液体或其他物料; 必要时打开放空阀,把釜内气体排入大气中; 对于系统性连续生产的压力容器,紧急停止运行时必须做好与前后有关岗位的联系工作;操作人员在处理紧急情况的同时,应立即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技术人员取得联系,以便更有效地控制险情,避免发生更大的事故。 4、正常停釜 1)根据工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停釜,不得随意更改停釜时间。 2)先停止搅拌,然后切断电源。 3)依次关闭各种阀门。 4)放料完毕,应将釜内残渣冲洗干净。注意冲洗时切勿损坏搪瓷。 5)在检查釜内、搅拌器、转动部分、附属设备、指示仪表、安全阀件、管路及阀门是否按规定都已关闭或冲洗干净之后方可下班或交班。

反应釜地设计的要求

目录 一、关于夹套反应釜设计任务说明-------------------------------(2) 二、夹套反应釜设计-------------------------------------------(3) 1.夹套反应釜的总体结构------------------------------------(3) 2.罐体和夹套的设计----------------------------------------(3) 3.反应釜的搅拌装置---------------------------------------(13) 4.反应釜的传动装置---------------------------------------(16) 5反应釜的轴封装置---------------------------------------(22) 6反应釜其它附件-----------------------------------------(23)三、附表----------------------------------------------------(28) 1筒体的容积、面积和质量-------------------------------(28) 2 以内径为公称直径的椭圆封头的型式和尺寸----------------(28) 四、参考----------------------------------------------------(29) 五、附图----------------------------------------------------(30)

反应釜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装┊┊┊┊┊订┊┊┊┊┊线┊┊┊┊┊┊┊┊┊┊┊┊┊ 安徽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院、系:电气信息学院自动化系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题目: 基于HDU4000过程控制系统的反应釜温 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起迄日期: 设计地点: 指导教师: 系主任:

┊┊┊┊┊┊┊┊┊┊┊┊┊装┊┊┊┊┊订┊┊┊┊┊线┊┊┊┊┊┊┊┊┊┊┊┊┊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装┊┊┊┊┊订┊┊┊┊┊线┊┊┊┊┊┊┊┊┊┊┊┊┊ 毕业设计任务书 1.毕业设计课题的任务和要求: 反应釜生产和消费应用的高速增长期,已广泛应用。化工生产等必不可缺,所以反应釜的温度控制也尤为重要,尤其是恒温阶段,本设计要求 1.介绍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所采用的控制方案; 2.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现反应釜温度控制; 3.使用组态软件对系统进行组态; 4.监控温度PLC 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 2.毕业设计课题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本系统是以PLC、WinCC为基础,利用PLC实现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设计人员应具备下列知识: 1. 以过程控制实验装置中的反应釜温度作为被控对象设计一个控制对象,实现对反应釜温度的恒值控制; 2.组态测控界面上,实时设定并显示温度给定值、测量值及控制器输出值; 3.实时显示温度给定值实时曲线、温度测量值实时曲线; 4.选择合适的整定方法确定PID参数,并能在组态测控界面上实时改变PID参数。 5.设计的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要能够实现反应釜温度的自动控制,控制作用又快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