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的合理用药

合集下载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指根据儿童生理特点、药物代谢、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效果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使用和监测儿童药物的过程。

合理用药对于儿童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只有正确使用药物才能达到治疗目的,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的发生。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与成人截然不同的身体特征和药物代谢情况。

在儿童用药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考虑儿童机体的生理特点。

儿童的器官和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他们的代谢功能和排泄功能相对较弱。

对于儿童的用药应该量身定制,根据儿童体重、年龄和疾病程度等因素适当调整剂量和给药方法。

还需要特别关注一些特殊的群体,比如早产儿、低体重儿和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儿童,因为他们的药物代谢和耐受能力可能存在差异。

需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于外界的刺激相对较弱,因此他们对药物的反应也比成人更加敏感。

合理使用药物需要考虑到药物的适应症、副作用、相互作用等因素。

一些成人常用的药物在儿童中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或者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根据儿童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和用法。

需要进行药物监测和评估。

儿童用药后的药物浓度和效果的监测对于调整用药剂量和疗效评估至关重要。

一些药物在儿童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可能与成人不同,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药物监测,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疗效。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在充分分析患儿病情、药物特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基础上,根据儿童生理、生化、药代动力学及药物毒理学等方面的特点,合理选用药物、剂量、给药途径和治疗时间,以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不良反应最小化、药物费用最优化的目的。

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合理用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保证儿童的安全性:儿童的器官发育不成熟、代谢水平低,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药效学特点与成人不同,在药物的选择、剂量、给药途径和治疗时间等方面应考虑到儿童的特殊性,以避免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

2、提高治疗效果:儿童的病理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因此在药物的选择、剂量、给药途径和治疗时间等方面应考虑到儿童的特殊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3、节约医疗资源:以合理用药为基础,能够避免因不必要的药物使用、过度的治疗或因药物不良反应而浪费医疗资源。

1、选择药物:必须根据患儿的病情、体重、年龄、生长发育水平、药物代谢能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慎用具有一定毒性和不确定药物安全性的药物,尤其是新型药物。

2、正确计算剂量: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生长发育水平、代谢能力、疾病严重程度及药物的毒性等因素进行调整,同时还需要考虑药物的给药途径以及药物能够引起的不良反应等因素,以确定合理的剂量,防止药物超剂量使用和药物滥用。

3、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应根据儿童年龄、体重、消化吸收能力、肝、肾功能状况和患病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鼻腔给药、口腔给药、皮下或肌肉注射等已成熟的途径,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药效起始时间等影响给药途径选择的因素。

4、合理控制使用时间:应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程度和药物的药效特点等因素,掌握合适的使用时间,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

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儿科医生应该在治疗过程中始终把合理用药作为首要考虑因素,遵循药物治疗规范,严格把握治疗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坚持长期观察疗效并及时监测不良反应,以确保儿科临床用药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

儿科合理用药课件

儿科合理用药课件

儿科合理用药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科合理用药》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儿科药物的特点、儿科合理用药的原则、儿科常用药物分类及使用方法、儿科用药的注意事项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儿科药物的特点及合理用药的原则。

2. 熟悉儿科常用药物分类及使用方法。

3. 了解儿科用药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合理用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儿科药物剂量的计算、药物选择和用法。

重点:儿科合理用药的原则、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儿科合理用药案例。

2. 学具:教材、《儿科合理用药指南》、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儿科合理用药的关注。

2. 理论讲解:(1)儿科药物的特点。

(2)儿科合理用药的原则。

(3)儿科常用药物分类及使用方法。

(4)儿科用药的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儿科药物剂量的计算题,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计算药物剂量,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儿科药物特点2.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3. 常用药物分类及使用方法4. 儿科用药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儿科药物的特点及合理用药原则。

(2)某5岁儿童,体重20kg,需要使用抗生素头孢呋辛钠,每次剂量为0.5g,每日3次。

请计算该患儿每日所需头孢呋辛钠的总量。

A. 给婴儿使用成人药物B. 给儿童服用过期药物C. 按照医嘱调整药物剂量2. 答案:(2)每日总量为1.5g。

(3)A、B。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案例、理论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儿科合理用药的知识,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科室的合理用药知识。

(2)探讨儿科药物研发和评价的新进展。

(3)关注国内外儿科合理用药的法规政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儿科药物剂量的计算。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儿童是我们社会的未来,他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儿科疾病,例如发热、感冒、腹泻等。

在儿科中,中成药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治疗中。

本文将就儿科常见疾病中比较常用的中成药进行探讨,并分享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注意事项。

1.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中成药中常用的有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的作用,能够缓解儿童感冒时的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

在使用中,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合理控制剂量,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2.发热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由于感染所致。

在儿科中,常用的解热药有小儿退热颗粒、小儿清热颗粒等。

这些药物能够降低儿童的体温,并缓解由于高热引起的不适感。

在使用解热药时,需要注意控制剂量和频率,以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3.腹泻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中成药有小儿多潘立酮颗粒、小儿复方七厘散等。

这些药物具有止泻、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能够缓解儿童腹泻引起的腹痛、腹胀等症状。

在使用中,需要根据腹泻的原因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按照医生的用药指导进行用药。

4.咳嗽咳嗽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见的儿童咳嗽中成药有小儿感冒颗粒、小儿百部止咳糖浆等。

这些药物具有平喘、止咳的作用,能够缓解儿童咳嗽引起的不适感。

在使用中,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

在合理使用中成药时1.年龄和剂量:儿童的年龄对药物的剂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中成药时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选择合适的剂量。

2.药物选择:不同的中成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证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疾病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

3.用药时间:在使用中成药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用药指导进行用药,并遵循用药时间的要求,不得擅自停药或延长用药时间。

4.不良反应:中成药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在使用中需要注意观察儿童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出现应及时就医。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儿科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目的在于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儿科患者的生理特征和药代动力学与成人病人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选择用药、剂量调整和用药监测等方面需要特别考虑。

首先,对于儿科患者,选择用药需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

儿童的代谢能力和药物清除功能均较成人低,因此儿童用药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间隔时间,以免出现过量或药物积累现象。

此外,一些药物在儿童群体中的药理特点可能与成人不同,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在婴儿期的药代动力学与其他年龄段不同,因此在选择用药时需要考虑到儿童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生长发育情况等因素。

其次,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诊断结果进行合理用药。

每一位儿科患者都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和疾病表现,因此在选择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用药史等因素,合理选择用药并进行药物治疗。

临床合理用药还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不良反应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和风险。

最后,临床合理用药还需要注重用药监测和病情观察。

儿童患者往往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病情和药物反应情况,因此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监测,以及对药物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的评估。

必要时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用药方案,确保药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儿科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儿童患者的生理特点、临床表现和药物特点等因素,进行合理用药和用药监测。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儿科临床合理用药的学习和研究,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和管理能力,为儿童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服务。

儿科合理用药

儿科合理用药

Ⅲ代头孢
对厌氧菌及G-较强(包括酮绿假单胞菌)
,对G+作用不及一、二代。 对B-内先胺酶更稳定。 对肾基本无毒性 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泌尿系 ,肺炎,脑膜炎,败血症及铜绿假单胞菌 感染等。
Ⅳ代头孢
广谱、高效、对某些G+和G-均有较强大的
抗菌作用。 对B-内先胺酶稳定性最高。 无肾毒性。 主要用于难治感染
阿莫西林
敏感菌(不产β一内酰胺酶菌株)所致感染 用于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
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急性 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小儿每天20-40mg/kg,每8小时1次.新生儿 和早产儿每次口服50mg,3个月以下婴儿一 日剂量按体重30mg/kg。
I代头孢
雾化吸入
10ug/次,2-4次/日 发热,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白细胞、 血小板减少,
病例
患儿1岁,发热1天,体温最高40.1 ℃,无 流涕、鼻塞。查体:一般精神可,咽略红, 扁桃体不大,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 处理:布洛芬混悬液(美林) 1.875ml/ 次,必要时。 干扰素 10ug 雾化吸入 2次/日 多饮水
病例
患儿4岁,间断咳嗽1周。干咳为主,少量白 色粘痰。病初有发热,现体温平稳,头孢克 洛3天、头孢克肟3天效果不佳,查体:15kg,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干鸣。肺炎支原 体IgM:+。 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处理:阿奇霉素 150mg,1次/日,连服3日 停4日为1疗程,共3疗程。 复方福尔可定 5ml,3次/日。
G+球菌 肾毒性较第二、三代大。 对B-内先胺酶较稳定,不及第二、三代。
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及敏感菌引起的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在充分了解患儿病情和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合理选用药物,用药适当,用量合理,用法正确,用药安全,并在用药过程中及时监测和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一种药物应用原则。

儿科临床用药在治疗儿童疾病的还应兼顾患儿生长发育的特点,避免药物对患儿产生不良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环节。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应该注重选择合适的药物。

由于儿童的生理和代谢特点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选择药物时需特别慎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当选用不同的药物。

由于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不完善,所以在选择药物时,还需要考虑到患儿的肝肾功能情况,选择对患儿体系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药物。

对于儿童来说,口服制剂的选择更为重要,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药物的味道和口感会直接影响患儿的依从性,所以在选择药物的剂型时,应当考虑到患儿对药物的接受程度,尽量选择好口感的剂型,减少孩子的拒绝情绪,提高依从性。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需要注意用药适当,用量合理。

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需要我们在用药中特别注意用量,尤其是注射剂,需要根据儿童的体重和年龄进行准确计算,避免药物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儿童的体表积和血容量均较小,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与成人有明显差异,需要特别注意用药剂量的计算,根据患儿体重及年龄等具体情况进行科学调整,以确保用药剂量的准确和科学性。

儿童的药物敏感性和药代动力学特点需要我们在用药中诸多注意,尤其要注意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用药调整,确保用药剂量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需要注意用法正确。

儿童患者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用药中需要注意用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在用药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个性化的用法指导,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家庭环境进行用法的科学指导,以确保用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儿童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用法的问题,如药物的剂量计算不准确、用法指导不清晰等等,所以在用药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用法的指导,确保用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在治疗儿童疾病过程中,根据儿童年龄、体重、生理特点和疾病类型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选用药物,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合理用药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环节,也是每位临床医生应该重视的问题。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需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

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有很大差异,儿童的代谢速度较快,排泄功能较强,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常常存在差异,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不同年龄的儿童,对药物的反应也有所不同,遵循适龄用药原则,根据年龄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是确保用药合理的基础。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需要根据疾病类型特点选用药物。

儿童的疾病种类繁多,有些疾病是成人所罕见的,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其特点。

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在抗感染药物的选择上需要特别慎重。

又如,儿童呼吸道疾病常见且病情变化迅速,对支气管扩张剂和抗炎药物的需求也与成人有所不同,需根据疾病类型的特点进行选药。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在用药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如今,越来越多的儿童药物进入市场,但随之而来的安全性问题也值得高度关注,医生需要了解药物的禁忌症、剂量、不良反应等信息,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引发不良后果。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需要充分关注患儿的个体差异。

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各不相同,体重、肝肾功能等生理指标也存在差异,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环节,临床医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用药水平,确保每一位患儿能够尽快康复,远离不良反应的困扰。

希望通过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让儿童药物治疗更加科学、安全、有效,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器官 的发育还不够成熟 、 健全 , 药动学 、 药 效学差异较大 , 因此儿科 的合 理用药显 得
更为重要 。本 文对儿 科 临床用药 方面 存
在 的 问题 进 行 了分 析 , 并 进 一 步提 出 了 儿
科合理用药 的对策及思路 。
儿 科 药 物选 择
充分考虑疗 效 、 并发症 、 不 良反应 以及药 物经济学在儿科用药 中的重要性 。 综上所 述 , 影 响儿 科 用 药 的 因素 很 多, 鉴于4 , J L 处 于生长 发育 阶段 , 儿科 医 生在用药 时应慎重选择药物及给药方式 。
人们常把儿 科用 药简单 的看 成是 成
不注意多 喝水 , 可在 尿 路 中形 成磺 胺 结 石, 堵塞 肾小管 , 损伤 肾脏 ; 大剂量青霉素 可致神 经肌肉阻滞 , 表现为呼吸抑制 。氯
霉素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 引起粒细胞 缺乏症 ; 依赖红霉素可引起肝脏损害 。因 此在应 用抗菌药 物方 面正确 的做法 应 当 是在病 原学诊 断后及 时调整治疗方 案 , 选 用合适的药物来完成治疗 。
家 庭 所 承 担 。 由此 可 见 选 择 给 药 方 法 时 ,
类药物 , 动物实验发现能引起关节软骨损
伤, 使用会影 响患儿 骨骼 生长发 育 ; 四环 素族能 与血液 中的磷 酸钙结合 , 沉积在生
长阶段 的骨骼和牙齿 上 , 影响骨骼正常生 长, 使牙齿变黄 ; 氨 基糖对 听神 经和 肾脏 有一定毒性 , 可引起 耳聋 和肾损 伤 , 尤其 在 长期 大剂量用药 时更 易发生 , 年龄越小 发生损 伤的可能性越 大 ; 磺胺类药物 由于 其 主要 经肾脏排泄 , 对 肾脏有一定的刺激 性和毒性作 用 , 如果在服用此类药物期 间
感染或在病 毒感染 的基 础上继 发 细菌感 染, 可做 细 菌学 诊 断 后合 理 选 用 ‘ 。无 继发感染症状而过早使用抗菌药物 , 不仅 对治疗没有帮助 , 还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
药企业 、 医疗 机构 应通力 协作 , 制 定统 一 的用药指南 , 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理论 依
据。 给 药 途 径
儿 科 药 物 剂 型
人用药 的缩影 , 因此儿科 药物滥用 及不 合
理用药现象 时有发生 。医生 的经验处方 、 抗生素 的不 合理应 用及 患者对抗 菌药 物 的主观依赖更加剧 了这一过程 … 。 抗菌药物 的使用原则 : 在使用抗菌药 时, 必须掌握其 使用原 则 , 即严格 掌握 适 应证 , 全面考虑 临床诊 断病 原学 检查 、 抗
量 ; ④ 误区 四: 临床上 频繁更 换抗 菌药
的情况 非常普遍 。
儿 童慎 用或 禁 用 的抗 菌药 物 : 哇 诺 酮
的疗效最 大化 。超声雾 化后 的雾 粒 直径 微小 , 能到达各级 气管 以及肺 泡 , 局部 富 集更易达到有效浓度 , 同时使气 道保 持湿 润, 减少痉 挛 , 有利 于分 泌物 的排 出。与 传统 的静脉滴法相 比, 超声雾化 吸入还能 有效减少呼吸 困难 、 低 m压 、 抽搐 、 呼吸暂 停等不 良反应 的发生 , 且较 经济能为普通
药物使 用 合 理性 的判 定 标 准 : 按 照
《 中国 药 典 》( 2 0 0 5年 版 ) 、 《 新 编 药 物 学》 、 《 处方管理法》 、》、 《 卫 生部 办 公 厅关 于 进~ 步加强抗菌药 物临床应 用管 理 的通 知 》 、
药物 的代谢 减慢 , 半衰期 延 长 , 药 物在 血
液 中的浓度 以及 不 良反应 增强 。故 其合 理用药是非 常重 要的 。儿 童作为 一个 特 殊 的用药群体 , 其 新陈代 谢 旺盛 , 对 一 般 药物排泄较快 , 对水 、 电解质 、 酸碱类药 物 的调节功能较差 。与成年人相 比, 各组 织
社 区 崩 药指 导
儿科 的合理 用药
奇建华 ( 综述 ) 宫培 珊 ( 审核 ) 0 1 4 0 1 0内蒙 古 包 钢 医 院 ( 包 头)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6 1 4 x . 2 0 1 3
04. 00 5
关 键 词 儿 科 用 药 合 理 用 药 抗 茵 药

担 。在使用抗菌药物方 面存在 以下误 区 : ①误 区一 : 不管病 情轻 重 , 在没有 明确 诊
药物是治疗 疾病 的重 要 的手段 。药
断之前使用抗生素 , 有些一开始即使用第 3代头孢类 抗生 素 ; ② 误 区二 : 在 病原 体
程有 自限性 , 不需 使用 抗菌 药物 , 予 以对
症 治 疗 即可 痊 愈 , 少 数 患 者 可 能 为 细 菌 性
Al J R。
同时 , 建议各制药企业重视 儿童 药物
市场 , 丌发儿科专 用药物 , 丰 富 儿 童 用 药 的选择 , 增 加 儿童 用 药 的安 令 性 ; 国家 、 制
不 明的情况 下 , 擅用抗生素 ; ③误 区三 : 由 于没有严格掌握抗生素联用 的指征 , 存在 联 用缺陷 , 联合 用药 时 , 应 注意 药物浓 度 较 之单一用药 时有无改变 , 需及时调整用
物在体 内 的分 布受 多种 因素 的影 响 , 如
p H值 、 细胞膜的通透性 、 药物与蛋 白的结 合程度 、 药物在肝脏 内的代谢 以及 肾脏 的 排泄等 。由于儿 童肝 脏 的酶系统 发育 不 成熟 , 肾脏 的排泄 功能也 尚不 成熟 , 某些
儿科给药方 法包 括 口服法 、 注 射法 、 雾化吸入 、 灌肠 法等 。根 据 患儿 的年 龄 、 疾病 、 病情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可更好 的发
挥药物效果 。
同时 , 鉴 于患 儿的年 龄 , 在选 择 给药
途径时 , 应 充 分考 虑 患 儿及 其 家 长 能 接 受 的方 式 。如 超 声 雾 化 吸 入 可 使 酚 妥 拉 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