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流水力计算(水工钢筋)
水工隧洞水力计算

水工隧洞水力计算水工隧洞水力计算的内容,一般有:泄流能力计算、水头损失计算、绘制压坡线(有压流)、水面线的计算(无压流)。
1、泄流能力水工隧洞泄流能力计算,分有压流和无压流两种情况。
实际工程中,多半是根据用途先拟定隧洞设置高程及洞身断面和孔口尺寸,然后通过计算校核其泄流量。
若不满足要求,再修改断面或变更高程,重新计算流量,如此反复计算比较,直至满意为止。
(1)有压流的泄流能力有压流的泄流能力按公式(1)计算:02gHAQµ=(1) 式中Q——泄流量;μ——流量系数;A——隧洞出口断面面积;g——重力加速度。
gHH2200υ+= 式中H——出口孔口静水头;g220υ——隧洞进口上游行近流速水头。
流量系数μ随出流条件不同而略有差异,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分别按公式(2)和公式(3)计算:∑∑+ +=222211ijijjjAARCglAAζµ(2) ∑∑+ + =2222221iIIiJjAARCglAAAAζµ(3) 式中A——隧洞出口断面面积;A2——隧洞出口下游渠道过水断面面积;ζj——局部水头损失系数;Aj——与ζj相应流速之断面面积;Li、Ai、Ri、Ci——某均匀洞段之长度、面积、水力半径和谢才系数。
上述泄流能力计算公工适用于有压泄水隧洞,对发电的有压引水隧洞,其过流能力决定于机组设计流量,即流量为已知,要求确定洞径。
(2)无压流的泄流能力无压泄水隧洞的洞身底坡常大于临界坡度,洞内水流呈急流状态,其泄流能力不受洞长影响,而受进口控制,若进口为深孔有压短管,仍可按公式(2)和公式(3)计算,而忽略其沿程水头损失(根号中的最后一项)。
表孔堰流进口的斜井式无压隧洞,其泄流能力由堰流公式计算:2/302HgmBQε= (4) 式中ε——侧收缩系数;m——流量系数;B——堰顶宽度(m);H0——包括行近流速水头g220υ的堰顶水头。
流量系数和侧收缩系数与堰型有关。
为保证曲线堰面与斜井底板有准确的切点,使过水表面平整,建议采用WES标准剖面堰型,其曲线方程和有关计算参数可参见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编的《水力计算手册》。
跌水水力计算(水工结构版)

6.217 3.032
m m
v1/(gh'01)
1/2
=
第 1 页,共 3 页
矩形断面多级跌水水力计算
根据1.7<Fr≤9时, L2=9.5h'01(Fr-1)= LC1=L1+0.8L 2=
采用消力池长度LC1=
19.633 21.923
m m
19.000
m
3)、计算第二级跌水: T02=P2+H01= q
1)跌水口计算。采用无底槛矩形跌水口;
ε= M=
堰上水头
(侧收缩系数,一般采用0.85~0.95) (无底槛宽顶堰的第二流量系数,一般取1.62)
H0= (Q/εMb) 2/3=
3.547
m
2)、计算第一级跌水: T01= P1+H0= q=
2/3
5.547 9.741 0.900 h2/q2/3= m h 2=
m m/s m m
v02=
消力槛上水深 H2:
H2= H02-αv202/2g = 初步确定消力槛高度C2=d2: C 2= σh2-H2= 采用消力槛高度C2= 1.100 验算第二级消力池的深度: T'02= T02+C2= q
2/3
0.746 并根据φ= 0.90 查附录20得: 0.235 h'01/q2/3= /T'02= h'01= V 1= 1.072 q/h'01= m 9.088 3.230 3.584 2.718 = 2.620 1.143 m m/s m m m/s
m
0.827 并根据φ= 0.90 查附录20得: 0.255 h'01/q2/3= h'02/q2/3= h'01= V 1= 1.163 q/h'01= 8.374 3.230 3.410 0.380 m h'02= m/s m/s m m
水利水电工程:截流设计大纲范本

Word文档可编辑初步设计阶段水电建设项目截流设计大纲范本工程文帮1目录1. 引言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2.1 有关工程文件 (4)2.2 主要设计规范 (4)3. 设计基本资料 (4)3.1 工程等级 (4)3.2 地形地貌 (5)3.3 地质 (5)3.4 水文资料 (5)3.5 冰情 (5)3.6 施工条件 (5)3.7 截流时有关通航、灌溉、供水、过木等要求 (5)3.8 导流建筑物 (5)3.9 工程工期 (5)3.10 提供围堰的布置图 (5)4. 截流时段选择 (5)4.1 一般原则 (5)4.2 截流时段选择 (6)5. 截流流量的选择 (6)6. 截流方式及方案选择 (6)7. 截流戗堤和龙口选择 (8)7.1 截流戗堤位置选择 (8)7.2 龙口位置选择 (9)7.3 预留龙口宽度 (9)7.4 戗堤设计 (9)8 截流水力计算 (10)8.2 分流建筑物的泄流计算 (10)8.3 几种典型水流计算 (11)8.5 截流戗堤的渗流量估算 (12)8.6 戗堤预进占阶段水力计算和预留龙口宽度确定 (13)9 截流材料的选择、尺寸和数量 (13)9.1 龙口预抛护底用散料材料的稳定计算 (13)9.2 截流材料的尺寸 (14)9.3 截流材料数量 (14)10 截流闭气 (15)10.1 截流闭气 (15)10.2 闭气施工 (15)11 确保顺利截流的常用技术措施 (15)12 截流施工 (16)12.1 控制性进度 (16)12.2 截流施工布置 (16)13 截流水文观测 (16)14 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17)14.1 图纸 (17)14.2 报告与计算书 (17)附录A 截流水力计算 (18)A1 立堵截流水力计算 (18)(1) 不考虑调蓄流量和渗流量的计算 (18)2(2) 考虑调蓄流量和渗流量的计算 (18)A2 平堵截流水力计算 (18)A3 双戗堤立堵截流水力参数估算 (18)(1) 双戗堤间距较大的情况 (18)(2) 双戗间距较小情况 (18)A4 混合式截流计算 (19)附录B 确保顺利截流的常用技术措施 (20)B1 预先平抛 (21)B2 集中落差的分散和不利水势的调整 (21)(1) 双戗或多戗截流 (21)(2) 宽戗堤截流 (21)B3 拦石栅 (21)B4 锚系措施和串体的采用 (22)31. 引言工程位于 , 是以为主, 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 三峡大学版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基本资料大渡河上某水电工程采用单戗立堵进占,河床的剖面图见图1。
戗堤处水位~流量关系见表1和图2。
戗堤端部边坡系数n=1,截流戗堤两侧的边坡为1:1.5。
截流材料采用当地的中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容重为26KN/m3。
该工程采用左右岸各布置一条导流洞导流,左、右导流隧洞联合泄流的上游水位和泄流流量关系见表2和图3。
图1 河床剖面图图2 戗堤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1 戗堤处水位~流量关系图3 上游水位~泄流量关系曲线 表2 上游水位~泄流量关系每位同学按不同的设计流量进行无护底情况下截流水力计算,并确定相应的截流设计方案。
按以下公式确定截流设计流量Q=(300+2×学号的最后两位) m 3/s ,计算时不考虑戗堤渗透流量和上游槽蓄流量。
截流设计是施工导流设计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过程比较复杂,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截流多采用立堵截流,本次设计按立堵截流设计,有多种设计方法。
其设计分为:截流水力计算、截流水力分区和备料量设计。
截流设计流量的确定,通常按频率法确定,也即根据已选定的截流时段,采用该时段内一定频率的某种特征流量值作为设计流量。
一般地,多采用截流时段5%~10%的月平均或者旬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标准。
截流的水力计算中龙口流速的确定一般采用图解法(详细见《水利工程施工》P39~42),以下对于图解法及图解法的量化法----三曲线法做如下介绍。
二、截流的水力计算1、计算下游水位下H 、戗堤高度B H 、戗堤水深0H由0Q =308s m /3,根据戗堤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由内插法可知,下H =945.624m ; 由Q Q =0,上H =957.08m ,B H =底上H m H -+1=7.08m ;底下H H Z H -+=0=1.62m+Z.2、根据已知的泄流量d Q 与上游水位上H 关系绘制d Q ~Z 曲线0.00 150.00 300.00 410.00 800.00 1400.00953.00 955.40 957.03 958.00 960.66 964.120.38 2.78 4.41 5.38 8.04 11.503、绘制龙口泄水曲线Z Q ~由龙口泄水能力计算按照宽顶堰公式计算:1.52Q mB gH 式中 m ——流量系数当0.3Z H <,为淹没流,01Z m H ⎛=- ⎝当0.3ZH ≥,为非淹没流,0.385m = B ——龙口平均过水宽度梯形断面:02B B B nH nH =-+ 三角形断面:0B nH =0H ——龙口上游水头梯形断面:0H Z Z =-上底三角形断面:()00.5B H Z Z nH B n =---上底 其中 Z ——龙口上下游水位差B H ——戗堤高度n ——戗堤端部边坡系数,取 1.0n =Z 上——龙口上游水位Z 底——河道底板高程由连续方程可得龙口流速计算公式为 : Q Bhυ=- 淹没流时:s h h =,s h ——龙口底板以上的下游水深 非淹没流时:c h h =,c h ——龙口断面的临界水深 即淹没出流时:对于梯形断面: s h h =对三角形断面:0.5B s nH Bh h n-=-。
施工截流水力计算书

4施工截流水力计算4.1截流流量和方法的选择对于江坪河水利枢纽工程,枯水系列天然河道的流量变幅小,较稳定,截流的时间初定在2007年的11月上旬,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规定,截流标准采用从现期5~10年月或旬平均流量,江坪河水利枢纽工程采用2007年11月上旬的5年一遇的平均流量61.2m 3/s 。
作为截流设计流量。
根据坝址地形、料场位置和道路布置条件,确定在上游围堰截流,采用单戗立堵进占的方式,截流体和上游临时土石围堰相结合。
4.2戗堤顶部高程的确定查H 上~Q 关系曲线,r Q =61.2m 3/s 应的上游水位为H 上=293.8m ,考虑施工安全取安全加高及风浪爬高为 1.5m 则戗堤顶部高程H=H 上+1.5=295.3m 。
下游水深H 下=291.06m4.3截流的水力计算合龙过程的水力学实质是非恒定流。
对于这种非恒定流,当其流量变化率和水位变化率不大时,可以分段当作恒定流处理。
合龙截流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r d ac s Q Q Q Q Q =+++式中 r Q ——截流设计流量Q ——龙口流量d Q ——分流建筑物中通过的流量 ac Q ——上游河槽中的调蓄流量,忽略 s Q ——戗堤渗透量,忽略(1)龙口泄水能力计算1.5Q = 式中 m ——流量系数当00.3ZH <,为淹没流,01Z m H ⎛=- ⎝当0.3ZH ≥,为非淹没流,0.385m = B ——龙口平均过水宽度梯形断面:02B B B nH nH =-+ 三角形断面:0B nH =0H ——龙口上游水头梯形断面:0H Z Z =-上底三角形断面:()00.5B H Z Z nH B n =---上底其中 Z ——龙口上下游水位差B H ——戗堤高度n ——戗堤端部边坡系数,取 1.0n = Z 上——龙口上游水位Z 底——河道底板高程,取290Z m =底梯形龙口断面H BB BH 0三角形龙口断面图4-2图4-3图4-1 梯形龙口断面H 0梯形龙口断面三角形龙口断面图4-2图4-3图4-2 三角形龙口断面(2)龙口平均流速Q Bhυ=淹没流时:s h h =,s h ——龙口底板以上的下游水头 非淹没流时:c h h =,c h ——龙口断面的水深 而计算得dQ Z 分流关系见表4-1:龙口流量Q 与下游落差Q~Z 关系曲线计算如下表4-2表4-2 龙口流量与水位差的关系Qd 9.28 16.78 33.45 48.32 61.2 设计流 量Q0 61.2 61.2 61.2 61.2 61.2 水位差 1.45 1.697 2.138 2.47 2.733龙口流量Q51.9244.4227.7512.88Q~Z 关系曲线如下图4-3表4-3 龙口流量与水位差的关系曲线4.4三曲线法计算龙口流速推导龙口流速公式分两步进行。
截流水力计算

截流水力计算(课程设计资料)土木水电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系二零零六年十二月截流水力计算一切将河道水流截断的工程措施,统称截流。
截流的方法很多,用的最多的是抛石截流。
抛石截流又分为平堵截流和立堵截流。
由于立堵截流不需要架桥,施工简单,截流费用低,因此现在国内外绝大部分工程均采用立堵截流。
下面仅研究立堵截流水力计算。
抛石截流计算最主要的任务是确定抛投体的尺寸的重量,而抛投块的稳定计算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是兹巴什公式,即V = (1) 式中 V ——石块极限抗冲流速; d ——石块化引为球形的粒径; s γ、γ——分别为石块和水的容重; K ——综合稳定系数。
由(1)式可知,抛投块体的粒径与抗冲流速的平方成正比。
也就是说,抛投块体的粒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龙口流速,因此研究龙口流速变化规律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介绍两种计算龙口流速的方法。
一、图解法计算龙口流速(方法一)一般情况下,合龙过程中截流设计流量0Q 由四部分组成:d s ac Q Q Q Q Q =+++ (2) 式中 Q ——龙口流量;d Q ——分流量(分流建筑物中通过的流量) ac Q ——上游河槽中的调蓄流量;s Q ——戗堤渗透流量。
当s Q 和ac Q 不计算,则有:0d Q Q Q =+ (2-1)龙口流量按宽顶堰公式计算:32Q m-=(3)式中B-——龙口平均过水宽度;H——龙口上游水头(龙口如有护底,应从护底顶部算起);m——流量系数,按下式计算:(1Zm H=-ZH小于0.3 淹没流0.385m=ZH大于或等于0.3 非淹没流(3-1)由连续方程可得龙口流速计算公式:QVBh-=(4)式中V——龙口计算断面平均流速;h——龙口计算断面水深(从护底顶部算起);在立堵截流中,常常规定:当出现淹没流时,sh h=,sh为龙口底部(或护底)以上的下游水深(图一);当出现非淹没流时,ch h=,ch为临界水深。
h的计算按下列四种情况考虑:1.梯形断面淹没流:sh h=由于进占过程中龙口底部高程不变,sh为常数。
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的水力计算的要点

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的水力计算的要点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的水力计算要点?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渠一般按满流设计。
水力计算方法,水力计算数据,包括设计流速、最小坡度、最小管径、覆土厚度以及雨水口布置要求与分流制中雨水管道的设计基本一样。
合流制排水管渠水力计算内容包括:1.溢流井上游合流管渠计算溢流井上游合流管渠的计算与雨水管渠计算基本一样,只是它的设计流量包括设计污水量、工业废水量和设计雨水量。
2.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的雨水设计重现期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的雨水设计重现期,可适当高于同一情况下的雨水管道的设计重现期的10%~25%.因为合流管渠一旦溢出,溢出混合污水比雨水管道溢出的雨水所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所以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应从严掌握合流管渠的设计重现期和允许的积水程度。
3.截流干管和溢流井的计算合理地确定所采用的截流倍数倍值。
截流倍数∏O应根据旱流污水的水质、水量、总变化系数、水体的卫生要求及水文气象等因素经计算确定。
工程实践证明,截流倍数nθ值采用2.6~4.5时比较经济合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截流倍数一般采用1~5∙在同一排水系统中可采用同一截流倍数或不同截流倍数。
合流制排水系统宜采取削减雨天排放污染负荷的措施,包括:(1)合流管渠的雨水设计重现期可适当高于同一情况下的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2)提高截流倍数,增加截流初期雨水量;(3)有条件地区可增设雨水调蓄池或初期雨水处理措施,经多年工程实践,我国多数城市一般采用截流倍数nθ二3∙而美国、日本及西欧等国家多采用nθ=3-5.4.晴天旱流流量的校核晴天旱流流量应能满足污水管渠最小流速的要求,一般不宜小于0.35~0∙5πι∕s,当不能满足时,可修改设计管渠断面尺寸和坡度。
水利工程施工钢筋计量

水利工程施工钢筋计量水利工程是指为了改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整治、利用和开发的一种综合性工程。
施工钢筋计量在水利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钢筋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它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针对水利工程施工钢筋计量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水利工程施工钢筋的种类和规格1. 钢筋种类水利工程中常用的钢筋种类主要包括普通钢筋、高强度钢筋、螺旋钢筋等。
其中,普通钢筋适用于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强度钢筋适用于对抗风力、地震力等外部力作用的结构,螺旋钢筋适用于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加固。
2. 钢筋规格水利工程中常用的钢筋规格主要包括φ6、φ8、φ10、φ12、φ14、φ16、φ18、φ20等。
具体的钢筋规格应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需要而定,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水利工程施工钢筋的计量方法水利工程施工钢筋的计量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工具对钢筋进行数量和质量的检查和统计。
水利工程施工钢筋的计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重量计量法重量计量法是指通过对钢筋的重量进行检测和统计,确定钢筋的数量。
具体的重量计量方法包括使用天平、磅秤等工具对钢筋的重量进行测量,并结合设计规范和施工图纸确定钢筋的具体数量。
2. 长度计量法长度计量法是指通过对钢筋的长度进行检测和统计,确定钢筋的数量。
具体的长度计量方法包括使用尺子、卷尺等工具对钢筋的长度进行测量,并结合设计规范和施工图纸确定钢筋的具体数量。
3. 面积计量法面积计量法是指通过对钢筋的截面积进行检测和统计,确定钢筋的数量。
具体的面积计量方法包括使用面积仪、测面仪等工具对钢筋的截面积进行测量,并结合设计规范和施工图纸确定钢筋的具体数量。
4. 计算机辅助计量法计算机辅助计量法是指通过计算机软件对钢筋进行数量和质量的检查和统计,快速准确地确定钢筋的数量。
通过计算机辅助计量法,可以大大提高施工钢筋计量的效率和准确性,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题目:截流水力计算(水工钢筋)
学院:中央电大伊犁分校
班级:2011年春
指导老师:
姓名:张玉
一、基本资料
某工程截流设计流量Q=4150 m3/s,相应下游水位为39.51m,采用单戗立堵进占,河床底部高程30m,戗堤顶部高程是44m,戗堤端部边坡系数n=1,龙口宽度220m,合龙中戗堤渗透流量Q s0=220m3/s,合龙口的渗流量可近似按如下公式计算,Qs= Q s00
/z
z(Z为上下游落差,Z0 为合龙闭气前最终上下游落差),请设计该工程在河床在无护底情况下的截流设计。
已知上游水位~下泄流量关系如下:
截流设计是施工导流设计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过程比较复杂,一般有多种设计方法,本次设计针对立堵截流。
一般设计步骤分为:戗堤设计及截流水力分区设计,本次设计只涉及截流水力计算。
截流的水力计算中龙口流速的确定一般有图解法和三曲线法两种。
以下采用三曲线法设计。
截流设计流量的确定,通常按频率法确定,也即根据已选定的截流时段,采用该时段内一定频率的某种特征流量值作为设计流量。
一般地,多采用5%~10%的月平均或者旬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标准。
二、计算过程含附图(三曲线法)
无护底时绘制V~Z 和V~B 曲线
步骤:1、作Q~Z 关系曲线,将已知的泄流水位Q d ~△H 上转化为Q d ~Z 关系,
并做Q d ~Z 曲线;
其中:Qs= Q s0
/z z =220
23
.3/z ;
Q d 可根据Z 值在Q d ~Z 曲线上查得;
由Q 0=Q+Q d +Q s 绘制龙口流量与下游落差Q~Z 关系曲线,曲线由以
下表格绘制:
2、计算Z B 和Z C
(1)、B 点为非淹没流梯形断面与三角形断面分界点。
Z B =
22
241ϕ
αϕg +(
2
2
4α
n Q g )2/5-h s
其中,α为断面动能修正系数,常取1.0;
ψ为流量系数,为0.85—0.95;此时取0.91; n 为戗堤端部边坡系数,取n=1; h s =39.51-30=9.51m ; g 取9.81m/s 2;
先假设Q=450m 3/s,带入上面公式求得Z B ,再分别假设Q 值求Z B 。
将以上数据绘成Q~Z B 曲线,与Q~Z 曲线交于一点。
交点坐标为(Z B ,Q )=(2.73,598.54) 即为所求,则Z B =2.73m 。
(2)C 点为三角形断面分界点。
Z C =
2
21ϕ
g (
2
2
4α
n Q g )2/5
先假设Q=400 m 3/s,带入上面公式求得Z c ,再分别假设Q 值求Z c 。
将以上数据绘成Q~ Z C 曲线,与Q~Z 曲线交于一点。
交点坐标为(Z C ,Q )=(2.74,548.96) 即为所求,则Z C =2.74m. 由于Z B <Z C
综上所述,可知当无护底时,只需计算
V 1、V 3。
3、求V 1、V 3。
(1)gZ
V
21
ϕ=,其中,ϕ取0.91。
假设不同的Z 值,求出其相应的
V 1值,再作V 1~Z 曲线。
计算过程列为下表:
(2)求V 3:5
1
22
3
)4(
n
Q g V α=。
假设不同的Z 值,求出其相应的V 3值,再作
V 3~Z 曲线。
计算过程列为下表:
根据以上两个表格计算所得结果可绘制V 1~Z 和V 3~Z 曲线。
绘制结果如下图所示:
最终可得曲线即为无护底时的V~Z 曲线。
由图可知:V max =6.79m/s 。
4、作V ~B 曲线: (1)梯形断面淹没流: B
s s nH
nh V h Q B 21
+-=
(2)梯形断面非淹没流: B nH b B 2+=
其中b=
2
2
2
2
2
)21(1)
](1)41)[(1(y
Z h y y n s αϕαϕ+-+-+-
(3)三角形断面淹没流:)(21
nV Q h H n B s B +-=
(4)三角形断面非淹没流:
]
)
2(
441)([25
/12
2
22
gn
Q Z h H n B s B ααϕ
αϕ++
+-=
其中,戗堤高度H B =44-30=14m ,Z B =2.73m
以下列表进行计算:
根据以上数据绘制B~V1和B~V3曲线如下:
5、确定抛投块体半径d。
抛石截流计算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抛投体的尺寸和重量,而抛投块的稳定计算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是伊兹巴仕公式,则根据不同流速分区确定块体半径:
V=K
γγ
γ-
s
gd
2式中:V为水流流速,m/s;
K为综合稳定系数,取1.2;
g为重力加速度,取9.81m/s2
γs为石块容重,取18KN/m3;
γ为水的容重,取10 KN/m3;
V1为梯形淹没流的速度,V3为三角形非淹没流的速度。
具体见表如下表:
则可绘制B~d曲线如下所示:
由以上可知,当出现最大流速V max =6.79m/s 时,抛投块体最大半径d max =
γγγ-s g 21(V/K )2=1.48m 。
三、成果分析
立堵法截流是将截流材料,从龙口一端向另一端或从两端向中间抛投进占,逐渐束窄龙口,直至全部拦断。
截流水力计算的目的是确定龙口诸水力参数的变化规律,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确定截流过程中龙口各水力参数,如流量Q 、落差Z 及流速V 的变化规律;(2)由此确定截流材料的尺寸、重量或相应的数量等。
截流设计流量的确定,通常按频率法确定,也即根据已选定的截流时段,采用该时段内一定频率的某种特征流量值作为设计流量。
一般地,多采用5%~10%的月平均或者旬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标准。
截流设计流量Q 0由龙口流
量Q、分流量Q d、戗堤渗透流量Q s和上游河槽中的调蓄流量Q ac组成。
如Q ac不计算,则可得到Q0=Q+Q d+Q。
随着截流戗堤的进占,龙口逐渐被束窄,因此分流建筑物和龙口的泄流量是变化的,但二者之和恒等于截流设计流量。
其变化规律是:截流开始时,大部分截流设计流量经由龙口泄流,随着截流戗堤的进占,龙口断面不断缩小,上游水位不断上升。
当上游水位高出泄水建筑物以后,经由龙口的泄流量越来越小,而经由分流建筑物的泄流量则越来越大。
龙口合龙闭气以后,截流设计流量全部由分流建筑物泄流。
截流过程中龙口各水力参数的变化规律可参考Q d~Z曲线、龙口流量与下游落差Q~Z关系曲线、Q~Z B曲线与Q~Z曲线相交、Q~ Z C曲线与Q~Z 曲线相交、V~Z曲线、B~V1和B~V3曲线等,可以得出流速分区主要有梯形淹没流和三角形非淹没流,且无护底时最大流速为6.79m/s;而在确定抛投体的尺寸和重量时,其稳定计算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是伊兹巴什公式,根据各分段落差Z与Z B的大小,确定立堵截流时各分段的截流材料抵抗水流冲动的流速,反过来求出各分段的抛投体的相应粒径。
由B~d曲线可以看出,随着合龙时龙口宽度的逐渐减小,抛投块体的粒径逐渐增大,当增大到最大值1.48m以后,粒径随着龙口变窄也会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