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货共线电力远动管理办法

铁路客货共线电力远动管理办法
铁路客货共线电力远动管理办法

铁路客货共线电力远动管理办法

1、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铁路局管内客货共线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运行维

护管理。各供电段应根据本办法要求,结合本段具体情况制定相应

的实施细则,修改完善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铁路主要技术政策》

《铁路电力管理规则》和《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普速铁路供电调度规则》

《铁路供电调度系统通信组网技术方案指导意见》

《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

3、总则

3.1电力远动系统(简称SCADA系统)是实现供电段电力调度

对变配电所、10/0.4kV变电所、远动间、远动箱变、10kV贯通(自闭)线、信号(通信)电源及其它重要负荷电源的供电状态进行实

时监测和控制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铁路电力设备必备的技术条件,是保证运输安全畅通的技术装备,是重要的行车设备之一。

3.2电力远动系统是确保铁路电力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故障抢修、快速恢复送电必备的技术手段,是电力设备运行信息的主要来源,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

4、电力远动系统的组成

4.1电力远动系统由主控站设备(调度端)、被控站设备(执行端)及网络通道设备等组成。

4.2主控站设在供电段调度中心,由计算机工作站、网络设备、投影显示系统、电源设备等组成,实现对管内具备远动功能的被控

站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4.3被控站主要包括:变配电所、重要的10/0.4kV变电所、远

动间、远动箱变、贯通(自闭)线分断开关,以及重要的低压供电

设备。

4.4网络通道设备主要由主控站和被控站配置的路由器、交换

机等通信设备,以及通信网线组成。电力远动系统主干通道采用铁

路通信专用通道或生产网构建的环形通道传输监控信息。

5、电力远动系统主要技术条件

5.1车站、区间贯通(自闭)线路设置高压电动开关,车站、

区间的室内及远动箱变内设置低压电动开关。高、低压电动开关纳

入监控装置(RTU)监控,在调度主站能够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并具备主要电气参数的图形、曲线显示和报警、录波功能。

5.2采用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变配电所,各回路断路器、电

动隔离开关在调度主站能够实时监测控制,能够在调度主站进行保

护定值设置、修改和备投、重合闸状态投切等,并具备主要电气参

数的图形、曲线显示和报警、录波等功能。

5.3被控站设置方式有集中方式和分散方式,新建或改造工程

应采用集中设置方式。

5.4监控装置(RTU)的主要功能:

5.4.1能够独立的对两路交流电源的三相(单相)电压、电流进

行监测;

5.4.2能够对高、低压远动开关的工作状态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

5.4.3具备电流、电压越限报警功能,当出现越限报警情况时,监控装置能够主动地将报警数据上传供电段调度中心;

5.4.4具有故障录波、记忆功能。能在一路电源故障时,记忆

故障前后的波形,并同时记录另一路电源同一时刻的监测数据。故

障录波启动方式由各段根据运行经验自定;

5.5工作电源、操作电源

5.5.1调度主站应具备两路独立交流电源,同时配备UPS备用

电源,在两路电源失电的情况下UPS备用电源应提供调度中心不少

于1小时的工作电源;

5.5.2监控装置的工作电源和操作电源应具备两路独立电源,

同时配置UPS备用电源,以保证监控装置正常工作;

5.5.2.1监控装置工作电源能在两路电源失电情况下,保证故

障信息能够及时上传供电段调度主站,并存储记忆故障数据;

5.5.2.2高压开关操作电源能在两路电源失电的情况下提供两

台开关不少于共计8次的分合闸操作。

5.5.3变配电所网络设备电源的工作电源由所内交流、直流电

源提供。

5.5.4涉及电力远动的通信设备应由两路独立电源供电,并配

置UPS备用电源,纳入行车设备管理。

5.6程序基本要求

5.6.1电力远动系统显示的界面分为四级。

a一级界面:全段供电系统图(地理图)

b二级界面:各线设备供电示意图

c三级界面:供电臂监控示意图和变配电所主接线监控示意图

d四级界面:各车站、区间、变配电所(低压变电所)的监控

示意图,操作必须在四级界面中执行。

5.6.2操作要求:基本操作分为“选择”和“执行”两步操作,并对“选择”步骤进行校验,只有校验“选择”成功后才能进行

“执行”,每步操作具有语音提示功能。

5.6.3纳入电力远动系统的所有设备的系统时间必须统一(含

车站、区间监控装置和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等),并按规定自动巡检校时。

6、管理人员及职责

6.1电力远动系统管理人员设置

6.1.1供电段技术科设专(兼)职电力远动工程师;

6.1.2调度主站设电力远动调度员(以下简称调度员)和系统

维护工程师;

6.1.3变电检修车间设专兼职维修技术人员;

6.1.4变电检修车间下设远动维修工区,原则上50个站点配置

1人。

6.2电力远动工程师工作职责

6.2.1根据总公司、铁路局有关规定,完善本单位电力远动系

统运行、检修、抢修管理制度和工艺标准;

6.2.2负责全段电力远动系统运行、检修工作的技术业务指导,及时组织、协调解决远动系统运行中存在问题;

6.2.3掌握电力远动系统运行情况,每月定期分析设备运行情况,查找存在的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

6.2.4制定远动系统设备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6.2.5配合教育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

员业务水平;

6.2.6参加远动系统设备故障(事故)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

组织实施;

6.2.7根据远动系统设备运行情况,提报大修、更改建议计划。

6.3调度员是电力远动系统电力设备运行和故障抢修的第一责

任者,具有较强的现场实践经验,其职责是:

6.3.1认真履行《铁路局电力调度管理办法》规定的职责;

6.3.2了解电力远动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熟练使用系统常

用功能。熟悉和掌握电力远动系统运行、检修和抢修制度,并严格

遵守执行;

6.3.3能熟练使用系统软件,监视遥测、遥信等各种数据、信号,做到会看、会操作、会分析、会处理;

6.3.3.1看懂电力远动系统的贯通(自闭)线路图和电流、电压

曲线图,能区别监控图的正常和异常情况;

6.3.3.2熟悉工具栏各按钮的功能,会调用录波界面、事故报

文界面、实时曲线界面,熟悉异常事件显示输出区、事件通知显示

输出区、预警画面列表的内容,并会使用和分析;

6.3.3.3能按规定熟练操作高、低压远动开关的分合,会查询

异常情况下监控装置对故障的记录和异常录波;

6.3.3.4当远动系统出现报警不正常等情况时,会通过对故障

的查询进行分析,正确判断异常原因,并及时处理;

6.3.3.5会利用监控数据和曲线分析电力故障。会调用、下载、打印故障状态下相关电流、电压、时间的数据、图形等信息;

6.3.3.6值班调度应定时(每天不少于两次)查看监控对象运

行参数。主要查询电力远动监控对象(车站和区间信号、通信、信

息等一级负荷,站房变配电所和无人值守变配电所等)运行电流、

电压、温度和当日电流、电压曲线。并对所有报警信息进行逐项确认,及时发现设备隐患。

6.3.4能正确启动计算机和监控软件:

6.3.4.1当计算机死机或断电停机时,会正确启机和启动监控

软件;

6.3.4.2能处理简单的监控软件异常情况。

6.3.5每日交班会上汇报未处理的电压、电流越限报警报文,

并将电压越上上限、越下下限和电流越上上限报文以及相应的分钟

曲线图报段电力技术科;

6.3.6发现远动系统设备和软件故障,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向

维修技术人员和维护工程师报告;

6.3.7负责调度员操作站、打印机及附属网络、电源设施的日

常保养,配合远动系统设备的定期维护和维修工作;

6.3.8电力远动系统中的电力设备进行检修时,负责被检修设

备遥控、遥信、遥视、遥测功能的检查验收,并做好相关记录;

6.3.9按调度命令完成电力远动系统中电力设备的远控操作以

及操作监护工作;

6.3.10凡是由于电力远动系统使用不当造成故障抢修延误,调

度员负主要责任;

6.3.11其它未尽事宜按《铁路局电力调度管理办法》执行。

6.4系统维护工程师工作职责

6.4.1负责远动系统软件程序及主控站设备的维护和维修;

6.4.2负责主控站机房设备的环境监测和除调度员保养设备外

的其它设备日常保养,控制好机房的温度和湿度,注意远动系统设

备的防尘;

6.4.3指导和监督调度人员对远动系统的正确使用,排除系统

软件及主控站设备故障;

6.4.4远动系统通道异常时,及时协调处理系统通道故障。掌握

远动系统运行情况,督促维修人员及时处理系统通道故障;

6.4.5负责远动系统程序运行安全和软件升级;

6.4.6每月定期分析系统的运行情况,收集整理系统电力设备

故障、缺陷、异常事件等运行数据并提出整改建议措施(每月汇总,建立台账),及时向段技术科电力远动工程师汇报。

6.5维修技术人员工作职责

6.5.1负责管内远动系统被控端设备定期巡视和维护工作;

6.5.2按检修计划,每年对远动系统被控站设备进行维修,并做好现场调试、测试记录和检验报告;

6.5.3负责管内远动系统被控端设备的缺陷和故障处理。

6.6供电车间工作职责负责10/0.4kV变电所、远动间、远动箱变(含被控开关及远动控制装置)的日常巡视和保养,以及相应低压设备的检修、试验。

6.7变电检修车间(含远动工区)工作职责

负责10/0.4kV变电所、远动间、远动箱变等被控站高压电气设备的检修和试验;负责被控站远动系统设备的定期维修和试验;负责远动设备缺陷、故障处理;并及时协调、处理系统通道故障。

7、运行管理

7.1电力远动系统设备的分界

7.1.1与信息部门的分界

7.1.1.1车站电力远动设备:以电力远动箱变(STU箱、FTU箱以及通讯适配箱)内第一交换机(网络适配器)为分界点,分界点(含交换机和分支通道)至网络通道侧设备由信息部门维护管理,分界点(不含)至电力设备侧由供电部门维护管理。

7.1.1.2电力配电所及供电段电力调度中心:以电力配电所及供电段电力调度中心内的第一交换机(或交换机柜)为分界点,分界点(含)至通道侧设备由信息部门维护管理,分界点(不含)至

电力设备侧由供电部门维护管理。利用供电段既有TMIS通道作为段电力调度中心通道的,以既有TMIS通道分界为准。

7.1.2与通信部门的分界

7.1.2.1当采用光接口连接时,分工界面位于供电调度控制站/被控站的光纤配线盒,光纤配线盒至通信设备的光缆或尾纤以及光纤配线盒由通信专业负责,供电专业预留安装位置,光纤配线盒至供电调度系统设备的跳纤、尾纤由供电专业负责,光纤配线盒内的光纤接头为FC。

7.1.2.2当采用FE(e)互联时,分工界面位于通信机房RJ45配线架,RJ45配线架及其至通信设备的配线由通信专业负责,RJ45配线架至供电调度系统设备的配线由供电专业负责。

7.1.3供电段应按职责分工明确内部远动系统设备的分界。

7.2电力远动设备技术台账记录

供电段技术科、抢修调度车间、变电检修车间、供电车间应建立电力远动设备技术台账,抢修调度车间、变电检修车间、供电车间和设备运行、检修管理工区应建立维修、维护及日常保养、巡视记录。

7.2.1技术档案主要内容包括:

7.2.1.1设计文件。

7.2.1.2竣工图纸。

7.2.1.3系统图纸。

7.2.1.4产品说明、合格证、软件备份、保修凭证。

7.2.1.5主控站设备布置图、原理图、接线图、技术说明书。

7.2.1.6被控站设备分布图、原理图、接线图、技术说明书。

7.2.1.7网络设备分布图。

7.2.1.8工程开工、竣工、验工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7.2.1.9系统联调和组件测试记录。

7.2.1.10设备调拨、移设、封存、启用和报废资料。

7.2.2设备运行、巡视、维护和定期维修记录应包括:运行情况分析、检测记录、故障及缺陷处理记录、设备检修验收单和改进系统设备的报告。

7.3供电段应结合电力远动系统管理实际,修订变配电所及调度值班工作制度、交接班制度、倒闸作业制度,设备运行、检修管理制度(新设备投运、系统设备变更、检修工艺、操作规程等)、应急抢修预案等制度,建立完善的电力远动系统设备修、管、用管理体系。同时,按管理制度要求,在设备使用和维修车间、工区建立相关设备运行记录。

7.4供电段应建立电力远动系统操作规程,其中需包括以下内容:

7.4.1远动系统的开启与停机、系统程序功能使用、进入和退出操作界面规定、倒闸操作程序、对报警事件等异常情况的处理程序等;

7.4.2远动主机和通信前置机、双机的切换;

7.4.3系统软件修改并确认正确后进行的备份;

7.4.4数据库修改和调试办法;

7.4.5硬件的诊断测试;

7.4.6新系统投入(含系统改造、扩容、软件升级及修改等)。

7.5电力远动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7.5.1电力远动系统设备的监控装置、工作站、服务器等计算

机设备严禁与其它网络和计算机联接;

7.5.2除维护工程师外,其他任何人严禁使用系统的光驱、软驱、USB接口和其它外接输入设备,并不得将任何输入设备接入系

统中使用和向系统输入无关数据或对系统数据进行随意修改;

7.5.3维护工程师使用光盘、软盘或其它设备输入调试软件时,必须确认盘上无病毒后方能进入远动系统的计算机;

7.5.4电力远动系统的软件备份、调试软件的软盘必须在写保

护状态下才能在其它计算机上查看;

7.5.5电力远动系统检修试验完毕后,检修人员必须对光驱、

软驱和其它输入设备进行加锁或签封(用标签纸签字后封贴);

7.5.6除维护工程师外,任何人不得退出远动监控系统。特殊

情况下需退出远动监控系统,必须取得维护工程师同意;

7.5.7功率较强的手机、对讲机、电台不得靠近远动设备,不

得在远动设备附近用移动电话进行通话。

7.6电力远动系统运行要求

7.6.1电力远动系统投入正式运行条件

7.6.1.1投运前,必须进行全面的交接验收,远动检查遥信、

遥控、遥测、遥视、通道系统。在调度端的遥信、遥控动作反映正确,遥测不超差,测量调度端和执行端的通道信号电压和频率符合要求,检查在远动系统的主站端生成相应的报表,并数据正确。

7.6.1.2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投入运行的设备应明确分管职责。

7.6.1.3新设备投运前,必须对该设备的运行、维护人员进行

技术培训和考试。

7.6.1.4设备正式投运前,通道必须稳定运行。

7.6.2电力远动系统退出运行的条件:

凡投运正式运行的主控站网络设备、计算机工作站设备、被控

站监控装置等电力远动系统设备应保证24小时不间断工作,未经同意不得随意停止工作。其退出运行的必备条件如下:

7.6.2.1运行中设备永久退出,应由供电段提出书面申请,经

局供电处批准后方可退出;全套系统临时停用需电话报局供电处同意,并在调度日志和日报中记录(正常维修停用除外,但需纳入计划)。

7.6.2.2下列情况设备临时退出运行,由抢修调度车间书面报

段技术科同意方可执行:

7.6.2.2.1因有关设备检修而需部分远动监控设备停运的;

7.6.2.2.2设备异常需部分停用8小时及以上,24小时以下的;

7.6.2.2.3其它特殊情况需部分设备停用24小时以下的;

7.6.2.2.4部分设备临时停用24小时及以上时,应在调度日报

报局供电处备案,并详细说明原因和处理方案。

7.6.2.3下列情况设备暂时退出运行,需经调度主任同意方可

执行,并在调度日志上做好记录:

7.6.2.3.1设备定期保养、维护、维修。

7.6.2.3.2设备异常需部分停用8小时以下的。

7.6.2.4远动系统调度端主要设备都是冗余配置的,正常检修(含保养、维护、维修)时应先退出冗余设备中的一套设备进行检修,保留另一套设备正常运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

7.6.3软件或数据库的重大修改,均应经过技术论证,经路局

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投入试运行。修改后的软件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同时提交技术报告(包括详细

说明、使用说明等)。

7.6.4若情况紧急,可先断装置电源,然后报告。设备恢复运

行后,应及时通知调度和有关人员,设备退出运行的原因、时间及处理经过等应予以记录。

7.6.5未与实时系统联机的变配电所和站区的开关状态,应由

人工按开关的实际状态在微机上对位,并根据变化情况随时改变。

7.7主控站的运行基本要求

铁路电力远动系统抗干扰技术

探讨铁路电力远动系统及抗干扰技术中图分类号:tm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铁路电力系统肩负着为铁路信号设备可靠供电的艰巨任务,是铁路行车安全的基础。铁路电力远动系统在新建及改造铁路上比较常用的,本文对铁路电力远动系统进行了阐述分析。介绍了我国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组成及特点,分析了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主要干扰因素及远动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关键词:铁路电力,远动系统,供电,干扰分析 abstract: the railway power system has the responsibility to railway signal equipment reliable power supply of the task, i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railway traffic safety. railway power far in the new and dynamic system transformation railway are frequently used in this paper, dynamic system of railway power far described analysis. introduced in railway power far dynamic system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alyzed the railway power far move system’’s main interference factors of the system and far move anti-jamming measures. keywords: railway power, far dynamic system, power supply, interference analysis 1. 铁路电力运动系统简介 铁路电力远动系统是保障铁路行车重要措施。铁路电力远动系统

铁路电力线路迁改技术总结

铁路电力线路迁改技术总结 山区高速铁路的电力线路迁改通道因受地形限制而选择困难,加之山区电力短缺,线路负荷大,停电困难等因素,使电力线路迁改通道的选择显得更为复杂。因此,有必要对山区高速铁路电力线路迁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山区高速铁路建设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铁路电力远动的组成 一般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由远动控制主站、远动终端和通信通道三部分组成。其中,远动终端又可分为车站监控系统和变、配电所监控系统两部分。系统使用的技术涉及到铁路电力工程设计、各级电力调度管理模式、远动终端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各级远动控制主站与远动终端之间数据通信及计算机系统等多个方面及专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车站监控系统包括高压监控系统、低压监控系统。高压监控系统主要是对车站10kV变压器高压侧输入电压、输入电流的监控。它包括对输入电压值、输入电流值的监测,以及对安装于10kV电线路上的高压断路器的控制。低压监控系统主要对车站10kV变压器低压侧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的监控。它包括对输出电压值、输出电流值的监测,对低压配电盘中低压断路器的控制。 二、电力线路迁改技术要求 一是根据现行《10kV及以下架空配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220-xx)、《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xx)中有关要求,铁路两侧征地红线及车站征地红线范围内的电力线路及电力设施,不

满足电气化铁路安全界限标准及有关规程、规范要求的电力线路需进行迁改。 二是所有迁改后的杆塔须位于铁路征地界外,平行电力线路的杆塔距高速铁路铁路最邻近股道中心的距离大于杆高加3m的要求;交叉跨越时杆塔外缘至轨道中心距离原则上大于杆塔高度,困难时应大于5m,距接触网正馈线带电部分的距离需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三是原则上按电力线路现状技术条件进行迁改,所有迁改后的电力线路原则上不提高技术标准和线路等级。 四是迁改后电力线路所采用的导线、电缆、电杆等主要材料和电力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导线应采用LGJ型钢芯铝绞线,应等于或者大于原导线截面,且不小于35mm2。 五是考虑电气化铁路的因素,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与高速铁路交叉跨越时,应采用电缆穿保护钢管过轨的方案。电力线路迁改采用电缆方式过轨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电缆应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铜芯电力电缆,电缆截面应等于或大于原导线截面,且管内不得有接头。 (2)电缆过轨应穿管保护,每处穿管采用两根钢管保护管(一根穿缆,一根备用),并在保护管两端、征地界外各设电缆井一处。保护管采用热镀锌直缝钢管,内径应不小于管内电缆外径的1.5倍,路基以下不应设置电缆接头。过轨钢管敷设长度超过40m时,钢管应做防涡流处理(顺钢管开槽)。

关于铁路电力线路远动技术分析 何远疆

关于铁路电力线路远动技术分析何远疆 摘要:近年来,铁路一直是我国的重要工具,铁路的运行使用极大的推动了我 国的经济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铁路交通事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自上世纪末以来,铁路电力线路远动技术被引进应加以应用,极大的提高了 我国铁路供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降低了铁路电力监管与维护的人工,为我国铁 路运输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目前,我国在铁路电力方面基本都已经应用了 远动技术,大大提高了铁路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本文就将针对天路电力线路远 动技术的组成、优点、干扰因素及克服措施展开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铁路;电力线路;远动技术 引言 近年来,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各项技术都在不断地进行升级换代,更好的 满足了当代中国人民的出行需求,但是,不断发展的铁路技术与系统的稳定运行 需要有一个前提——铁路电力的稳定供应。当今社会,不断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 使得铁路交通的运输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向以前一样简单的提供电力供应,已经 无法满足当今铁路运输的电力需求。随着铁路数量的增加、铁路质量的提高,在 铁路电力供应方面,也要求能够提供更加稳定、安全、高效的电力。 一、铁路电力系统特点 1.1电力等级较低,变电结构较为简单 与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力不同,铁路电力由于其供应的群体较为单一,是直接 供应给铁道设施的,因而,它在变配电设施方面多是设置为10 KV或者35 KV。同时,由于铁路电力供应的电网配置较为简单,应用范围也非常有限,所以对电力 和变压配置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铁路电力结构通常较为简单,标准也较为统 一和规范。 1.2接线方式简单 相较于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配电需求而言,铁路系统的配电需求是极为简单,所以铁路供电的接线方式也是非常简单的。铁路配电设施多是每隔一段相同 的距离设置一个变配电设施,很少有复杂的网状电网结构。每个变配电设施之间 进行连接,从而构成一个并不复杂的铁路供电网络。 1.3 对电力稳定性要求较高 尽管铁路供电结构较为简单没标准也建委统一,但是,铁路供电对于电力供 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因为铁路运输是一项较大的运输工程,在行驶过 程中,必须保持稳定不间断的电力供应。一旦电力供应出现问题,很可能会造成 及巨大的事故。所以,按照现行标准,要求铁路供电中断时间不能大于150ms, 否则很容易出现问题,进而引发事故。 二、铁路电力线路远动技术介绍 铁路电力线路远动技术的产生,是源于近年来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铁路运 输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往单一的电力供应已经不足以满足当 代铁路运输的需求。所以,为了保障当代中国铁路运输快速增长的需求,保障铁 路供电的安全性、稳定性、高效性,铁路电力线路远动技术应运而生。一般而言,铁路电力线路远动系统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控制主站,终端与通 信通道。而终端部分又由以下几个系统组成:第一,车站监控系统。车站监控系 统分为高、低压监控系统两种,二者分别对铁路电力中的电压、电流输出等数值 进行检测与监控,保障能够实时了解铁路个部分电力供应情况,如出现问题也能

63 铁总运[2015]49号《高速铁路电力管理规则》

TG/GD109-2015 高速铁路电力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高速铁路电力工作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高速铁路电力管理,提高供电质量,满足铁路运输生产需要,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是根据高速铁路行车特点而制定的,是保证安全供电的基本规则。各有关单位和全体电力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第三条本规则适用于高速铁路电力业务的管理。本规则未明确规定的内容,仍执行《铁路电力管理规则》。 第二章管理 第四条高速铁路电力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对全路高速铁路电力工作统一规划,依照国家的政策、法规,制定铁路相关的规章、制度;调查研究、检查督导、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高电力设备技术管理水平。负责组织各局确定局分界处的运行方式,指挥、协调事故(故障)处理。 铁路局:贯彻执行国家和总公司有关的规章和命令,结合

具体情况制定有关细则、办法和标准;负责管内各供电段(维管段)的技术管理、岗位设置、职责分工;做好供用电的管理工作和专业培训;掌握电力设备状态;组织、安排年度检修、基建大修、更新改造项目和供用电计划;核定事故备品储备定额;组织电力试验、能力查定和设备鉴定工作;编制规划、提出增强能力和改善供电条件的措施;组织《电力设备履历薄》等报表的填报工作;领导本局管内电力调度工作。 铁路局供电调度:负责监视高速铁路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改变运行方式的倒闸操作;负责电力设备故障应急处置;负责故障处理的调度指挥;负责掌控运行、维护、检修等作业,掌握上线人员数量、作业内容、处所等情况;负责与地方供电公司、相邻铁路局签订、履行调度协议。 供电检测所(电力试验所):承担高速铁路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等工作。 第五条电力工程竣工后,应经过交接试验,试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交接验收。发、变、配电等电力设备,应经过试运行后才能正式运行。 第六条变更变、配电所的主接线、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方案,改变一级贯通、综合贯通供电方式,应提出设计文件或变更理由,经铁路局批准后实行,局分界处需报总公司备案。 第七条高速铁路供用电设备分界。 高速铁路电力专业本着负责输配电网络、综合配电、电力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TB10009—20XX (452 — 20XX 20XX年4月25日发布20XX 年4月25日实施 1总则 1为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统一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的技术要求,使设计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节约能源、经济合理和维修方便,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铁路网中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 160km/h、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km/h的I、\级标准轨距铁路,采用单相工频绕组接入电力系统三相电网中的两相,二次侧绕组的一端接钢轨,另一端接入牵引侧母线。 单相V,结线方式,在牵引变电所设置两台双绕组单相变压器,联结成开口三角形,一次侧绕组的两个开口端和一个公共端接入电力系统三相电网,二次侧绕组将公共端与钢轨大地相连,两个开口端分别接入牵引侧母线。 三相V,结线方式,一台三相双绕组牵引变压器连接 成开口三角的结线方式。 2. 0. 4 三相一二相平衡牵引变压器 three phase—two phase bal—anced traction transformer 当一次侧就产生相位差90°的二相平衡电压,当二次侧两个供电臂负载平衡时,一次侧三相为对称系的牵引变压器。 5 三相牵引

变压器 three phase traction transformer 包括三相YN,dl1结线和YN,dl1,dl十字交叉结线牵引变压器。 YN,dl1结线为双绕组变压器,一次侧三相结线为Y型,分别接入电力系统三相电网'二次侧结线为\型,其一角和大地相连,另两角分别接入牵引侧母线。 YN,dl1,dl组成的十字交叉变压器,一次侧三相结线为Y型,二次侧dl1,dl结线的两个三角形线圈结成对顶三角形,对顶角接大地,其他各角分别接入牵引侧不同母线。 6 自稱变压器 auto—transformer 两个或多个绕组有一公共部分的变压器。 2. 0. 7 吸流变压器 booster transformer 变换比为1的变压器,其中一个绕组与接触悬挂串联,另一个绕组与绝缘回流导线串联。 2. 0. 8 并联电容补偿装置 xxpensator of paraller capacitance 并联在母线上用于提高功率因数的电容器组、放电线圈及串联电抗器等的总称。 9 分束供电 branch feeding 在枢纽的各分场中,为方便供电和检修的需要,按电化股道群不同供电分区进行供电。 2. 0. 10 电分段 sectioning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新建改扩建铁路专用线工程管理规定精编WORD版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新建改扩建铁路专用线工程管理规定精编W O R D 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文件 广师发〔2009〕129号 关于公布《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新建改扩建铁路专用线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 集团各单位: 为了加强集团管内新建、改扩建铁路专用线工程的管理,规范建设管理程序,根据铁道部《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审批办法》(铁道部第21号令)和《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专用线接轨有关工作的意见》(铁运函〔2007〕714号)精神,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订了《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新建、改扩建铁路专用线工程管理办法》,现予以公布,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六月一日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新建

改扩建铁路专用线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新建、改扩建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以下统称专用线)工程的管理,规范建设管理程序,根据《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30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审批办法》(铁道部第21号令)、《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专用线接轨有关工作的意见》(铁运函〔2007〕714号)和国家、铁道部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集团公司的具体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专用线工程建设是指广铁集团公司管内(含合资铁路)新建、改扩建专用线工程的接轨申请、工程设计、项目审批、建设管理、验收交接等。 军事专用线的新建、改扩建接轨及建设工作按《铁路军事专用线修建和维修管理办法》(〔1980〕后联字9号)等规定执行。

《铁路供电远动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则》(2014)195

TG/GD107-2014 铁路供电远动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铁路供电远动系统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的主要技术装备,是保障供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设施,是铁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规范供电远动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供电远动系统包括牵引供电远动系统和电力远动系统。 第三条供电远动系统调度主站应集中设置总公司、铁路局,并按照高铁、普速两套系统分别设置。 高铁调度主站监控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电力设备运行。 普速调度主站监控普速铁路牵引供电设备运行。 普速电力远动系统调度主站应设置在供电段。 第四条本规则适用于调度主站集中设置在铁路局的供电远动系统管理。调度主站设置在铁路局管内其他处所的远动系统由各铁路局自行制定管理规则。 铁路总公司供电远动系统调度主站管理规则另行制定。 第五条本规则明确规定了供电远动系统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要求,供电调度使用供电远动系统还应执行《铁路供电调度规则》。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六条总公司供电部、铁路局供电处是供电远动系统技术主管部门。 第七条总公司供电远动系统调度主站硬件设备及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由总公司信息中心负责维护。铁路局供电远动系统调度主站硬件设备及系统软件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维护,应用软件由供电部门负责维护,被控站设备由供电段(维管段)负责运行维护。 第八条供电远动检测室归属铁路局供电部门管理,应配备专业人员和必要的仪器、仪表、备品备件、试验设备(见附件1),建立模拟检测实验室,负责调度主站应用软件日常维护、状态监测,数据分析,定期对供电远动系统功能进行校验,及时发现、协调处理供电远动系统故障,保证系统正常使用。 第九条供电远动系统各部门维护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第三章职责分工 第十条铁路局供电处。 (一)负责全局供电远动系统的专业管理工作。 (二)负责协调相关部门进行供电远动系统的维护和故障处理。 (三)负责审批供电远动系统的投运、停用。

高速铁路电力远动技术的应用和思考

高速铁路电力远动技术的应用和思考 发表时间:2019-01-22T11:59:50.820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15期作者:郑红 [导读] 高速铁路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积极意义。在高速铁路蓬勃发展的过程中 郑红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所 250000) 摘要:高速铁路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积极意义。在高速铁路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电力远动技术为其指明了方向。电力远动技术在高速铁路的应用是为了确保高铁在运营过程中的安全供电和快速抢修。目前,中国在电力远动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仍存在一些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实现电力远动技术的高效应用,才能处理好高速铁路与电力运行的关系,保障高铁快速安全运行。 关键词:高速铁路;电力远动;应用;思考 高速铁路的研发与应用,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是二十一世纪重要的发明。高速铁路的发展离不开电力远动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传统的电力远动技术进行完善和创新,提高原本的系统性能,极大地保障高速铁路的运行。但是电力远动技术在实际的工作中,仍存在着些许的不足。因此全面分析电力远动技术,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不断完善电力远动技术,促进高速铁路的发展。 1.电力远动系统简介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速铁路电力远动系统主要采用10kV电力远动系统为主。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网络的相互配合,从而达到对于铁路沿线的整体电路进行实时监控。其中包括铁路周围的配电站、车站变配电设施和电力线路的全自动优化管理。通过电力远动技术,对于铁路沿线的电压、电流、功率以及其他设备参数能够进行全天候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 电力远动系统是一种不同于其他高压电缆系统的电力系统,该系统还有更多其他电缆电力系统没有的功能,如电力远动系统可以实时执行监测、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和处理紧急故障,具备丰富的技术和信息支持。与其他高速铁路远程控制系统相比,它具有相当大的差异,比如远动系统配备了高速铁路低压配电装置,它是普通铁路的远程控制系统没有的。 2.高速铁路电力远动技术的作用及其功能 2.1高速铁路电力远动技术的作用 高速铁路电力远动技术主要是为了保障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也是整个高速铁路运行的基本条件所在。随着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以及远动技术的成熟,其在高速铁路系统调节以及监控中表现的作用价值也越来越突出。 2.2高速铁路电力远动技术的主要功能 电力远动系统主要功能包含四部分,主要有如下内容:①远程控制。电力远动系统能够对高速铁路中出现的问题,从远方发出控制指令,使其按规定运行,同时对实际操作中产生的故障能够及时的发现并处理;②通信功能。电力远动技术通过连接RTU、MODEM和TMIS 网络之间的各个节点,实现通信功能;③遥控监测。监测能够保证高速铁路的正常运作。电力远动技术具有遥控监测这一功能,能够根据高速铁路内的各线路,实施监测得出结果,根据结果可以判断线路运行情况;④越线警报。电力远动系统,对铁路沿线及周围的电路信号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电路故障或电压异常等情况就会发出报警的信号,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处理情况。 3.高速铁路电力远动技术的应用 高速铁路电力远动系统是一种具备高压电流与电压互感器的电力系统,是区别于其他有线系统,除此之外,其还具备较多的特殊功能,如:电力系统对于供电系统是否安全以及供电质量是否良好都可以进行实时的监控,对故障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也为处理应急故障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技术支持;高速铁路的远动控制系统与其他的普通铁路系统相比较,前者有着很大的差异性,高铁的远动控制体系设有一级与贯通高低压设备的配电装置,然而普通的铁路远动控制系统则不具备此装置,除此之外,系统的高压设备与低压设备的监控内容也有着较大差异,高压设备监控的主要是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低压设备监控的主要内容则是各路电流与电压的测量,其有着本质性的差异;通常不同的电力系统的供电方式也会有所差异,高铁远动控制电流系统所应用的供电方式主要为接力式的供电方式,电力的排列顺序也有差异,大部分的供电线路都有基本的防护系统,这样在出现事故时,能够第一时间做到速断保护以及过流保护,此类对于保证线路的完整运行,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主要作用。 遥测技术和遥信技术是通信技术中的重要技术,也是高速铁路电力远动技术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测技术的测试对象根据变电所内相电电压、电流及功率的检测,通过一定的测控计算实现对远动技术中变量参数进行检测和分析,相关人员通过检测和分析得出的数据来进行计算,通过计算的数值来了解列车运行的情况。除了遥测技术之外,与其相配套使用的就是遥信功能。遥信技术是用来保障信号准确性的一项技术,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断路器的位置、通断、故障信号及其他信号的采集实现对信号变化的掌握,从而达到信号准确性的目的。相关管理人员在掌握了数据之后,可以对列车运行的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实现对列车的远程遥控功能。 线路的安全性一直是值得关注的一部分,在线路出现障碍时,其会自动完成速断保护,此情况出现后,若要重新实现线路正常运行,则备用所进行自动投人装置动作或者是主动所会进行自动重合闸动作,这时,各故障点的开关只有一次电流通过,而故障点的另外一侧无一电流经过,通常,现有的备用所与主动所均能在线路有故障时自动完成速断保护,而且能够实现一次重合闸与备自投,其也是备用所与主动所最基本的功能所在,故障分为很多种,但是线路出现永久性故障时,备用所与主动所完成的操作动作与顺序也是不一样的,但最终的线路重合与备自投之后肯定会加上跳开,在设置重合闸的位置的一端的故障点必然会有两次电流通过,另外一侧只有一次通过。 4对远动系统的一点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断进步,高速铁路系统的电力远动系统已广泛应用,电路的稳定性、安全性也进一步增强。为了找出故障点,更好的保护线路,可以通过短路电流的分布计算和测量,计算断层的距离,从而确定故障点和标签。高速动力操作技术与线行波故障定位技术相结合,可以根据波传播速度和故障点的延迟时间准确的定位。 目前,高速铁路电力贯通线均采用电缆线路,整条线路参数稳定,这就为电力线路的故障测距提供了有利条件。 可以通过配电所采集到的短路电流值进行计算,得到短路点至保护处所的线路阻抗,进而根据电缆线路的单位阻抗算出故障距离。

关于发布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等

关于发布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 定等 3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 〔2012〕3号) 时间:2012.01.18 现发布《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等3项标准的局部修订条文,自发布之日施行。铁道部原发上述3项标准(含局部修订)相应条文及相关内容同时废止。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等3项标准的局部修订条文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 一、《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 (一)增加第5.1.2条第6款: 6 桥上应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规定设置护轮轨。 【说明】现行《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3.3.8条规定客货共线铁路桥上应铺设护轨,《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作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桥涵设计的补充规定,未对桥上铺设护轨再作规定。为避免标准执行过程中对条文理解等方面产生歧义,本次修订中明确了桥上护轨的设置要求。 (二)第5.2.3条第5款修改为: 5 列车竖向脱轨荷载可不计动力系数。对于多线桥,只考虑一线脱轨荷载,且其他线路上不作用列车荷载。

按下列两种情况,计算列车脱轨荷载的影响: 1)列车脱轨后一侧车轮仍停留在桥面轨道范围内。脱轨荷载按图5.2.3-1所示计算,两条线荷载平行于线路中线,相距为1.4 m,作用于线路中线两侧2.0 m范围以内的最不利位置上。该线荷载在长度为6.4 m的一段上为50kN/m,前后各接以25kN/m。 图5.2.3-1 列车竖向脱轨荷载1 2)列车脱轨后已离开轨道范围,但仍停留在桥面上。列车脱轨荷载应考虑竖向脱轨荷载和水平脱轨荷载作用。竖向脱轨荷载按图5.2.3-2所示计算,该荷载为一条平行于线路中线的线荷载,作用于挡砟墙内侧,离线路中心线的最大距离为2.0m。荷载长度20m,其值为80kN/m。

TBT2831-1997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技术条件

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技术条件(TB/T 2831-1997)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远动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检验及标志、 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远动系统。 2 引用标准 GB/T 13729 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730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 2887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 GB 191 包装、贮运、指示、标志 3技术要求 3.1 正常工作条件 3.1.1环境温度 控制站:15~30℃;被控站:-10~45℃。 3.1.2 相对湿度 控制站:10%~75%;被控站:不大于95%。 3.1.3大气压力66~108kPa;86~108kPa。 3.1.4 周围环境要求 3.1. 4.1大气中不含有导致金属或绝缘损坏的腐蚀性气体。 3.1. 4.2周围介质不允许有严重霉菌。 3.1. 4.3 设备安装场所采取防尘措施,控制站还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3.1. 4.4 设备的接地要求参照GB 2887的有关规定。 3.1. 4.5 被控站装置安装于单相交流25kV电气化铁道附近。装置应采取有效的抗震动及防电磁干扰措施。 3.2电源条件 3.2.1 控制站 3.2.1.1 交流电源频率50Hz±2.5Hz。 3.2.1.2交流电源波形为正弦波,畸变系数不大于5%。 3.2.1.3交流电源电压波动范围为额定电压的+15%~-10%;+10%~-15%。 3.2.2 被控站 3.2.2.1 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2.5Hz。 3.2.2.2 交流电源波形为正弦波,畸变系数不大于5%。 3.2.2.3交流电源电压波动范围为额定电压的+15%~-25%。 3.2.2.4 直流电源电压波动范围为额定电压的±20%。 3.2.2.5直流电源电压波纹系数不大于5%。 3.2.3远动系统应配置不停电电源装置(UPS)。交流失电后应维持供电时间为: 控制站:不少于30min;被控站:不少于2h。 3.3系统结构、机型和主要设计要求 3.3.1 系统结构采用1:N(M:N)的集中监控方式。系统的通信规约采用问答式(Polling),其规约标准可参照电力部门的相应标准。 3.3.2机型一般采用计算机型。 3.3.3 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除要满足功能要求外,还应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性,各单元的逻辑设计应采用校验技术,留有适当的逻辑余量。控制站的主机及外设配置应有适当的备用。

[1995]107号铁运铁路专用线管理办法

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铁道部 文号:铁运(1995)107号 发布日期:1995年09月01日 生效日期:1995年10月01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以下统称专用线)运输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织部分。为加强专用线的管理,搞好路企协作,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确保行车和货物安全,加速车辆周转,提高经济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货物运输规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铁路(包括正式营业线、临管线)车站及专用线运输(军事专用线另有规定者除外),均应执行本办法。 第三条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地区专用线运输的协调工作。主要任务是: 1.协调专用线运输工作,搞好运输衔接和平衡,保障专用线和货场的畅通; 2.组织制定专用线共用的收费项目和费率; 3.组织专用线运输评比竞赛、经验总结等。 第四条铁路(含广铁集团公司,下同)、分局(含各总公司,下同)和站段应设有专人管理。铁路局对专用线应加强规划、监督和指导。铁路分局要搞好专用线运输组织和协调。车站应根据管理细则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和作业标准,落实保证安全的措施,完成专用线运输组织工作。 第五条专用线的运输组织工作和安全管理,要在站长的领导下统一进行。专用线产权单位要为专用线货运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六条站企双方应加强工作联系,研究与解决问题,组织业务人员学习规章,提高业务素质,总结经验,开展评比,进行奖惩,提高管理水平。 第二章专用线修建 第七条企业新建专用线的铁路运量,一般不低于每年30万t。 第八条新建铁路时,企业修建专用线,其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报铁道部,接轨方案由铁道部批准。既有线上,新建、改扩建专用线,年运量超过50万t时,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铁道部。年运量50万t及以下按铁路局有关规定办理。 铁路主要繁忙干线的车站,新建、改扩建专用线,影响干线、车站、枢纽通过能力或专用线从正线出岔时,报铁道部批准。

电力系统远动技术----远动终端RTU概述

电力系统远动技术----远动终端RTU概述 远动终端RTU概述 一、RTU定义 "远动终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安装在发电厂、变电站的一种具有四遥远动功能的自动化设备。远动装置=远方终端=远动终端=RTU(Remote Terminal Unit)。"RTU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系统结构:调度端SCADA/EMS +远动信道+厂站端RTU)。 二、RTU发展概述 ① 60~70年代,硬件式远动装置: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构成的无触点远动装置WYZ 或者数字式综合远动型远动装置SZY,均属于布线逻辑式远动装置,所有功能均由逻辑电路实现,现已经基本淘汰。 ② 80年代后,软件式远动装置:基于微机原理构成的远动装置(微机远动装置),功能由软件程序实现,具有功能强、可扩充性好、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等优点,得到普及应用。 三、RTU的功能概述 "远方功能:RTU与调度中心之间通过远距离信息传输所完成的监控功能。 ① 遥测(YC,Tele-measurement):远程量测值。RTU将采集到的厂站运行参数按规约传送给调度中心(上传)。包括:P、Q、U、I、档位、温度等,容量达几十到上百个(路)。另外还包括2类特殊YC: a) 数字值(Digital Measured Value):RTU以数字量的形式直接接收后上传。如频率、水库水位等。 b) 记数脉冲(Counter Pulse):单独的采集(电路)板。主要指RTU采集的反映电能量的脉冲记数。容量可达几十路电度量。 ② 遥信(YX,Tele-indication, Tele-signalization):远程状态信号。RTU 将采集到的厂站设备运行状态按规约传送给调度中心(上传)。包括:断路器和隔离刀闸的位置信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位置信号、发电机和远动设备的运行状态等。容量达几十到几百个。 ③ 遥控(YK,Tele-command):远程命令。调度中心发给RTU的改变设备运行状态的命令。 包括:操作厂站各电压回路的断路器、投切补偿电容器和电抗器、发电机组的启停等。容量可达几十个设备。 ④ 遥调(YT,Tele-adjusting):远程调节命令。调度中心发给RTU的调整设备运行参数的命令。包括:改变变压器分接头位置(调压)、改变发电机组P 或Q的整定值(调节出力)、自动装置整定值的设定等。容量可达几个到十几个设备。 ⑤ 事故数据: a) 事件顺序记录(SOE:Sequence Of Event recording):实时检测遥信变位(YXBW)(带时标的遥信),立即记录变位时刻、变位设备序号、变位状态等组成SOE优先传送(CDT下)。 b) 事故追忆(PDR:Post Disturbance Review):冻结某时刻全网的重要的遥

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管理办法

. 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以下统称专用线)运输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织部分。为加强专用线的管理,搞好路企协作,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确保行车和货物安全,加速车辆周转,提高经济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货物运输规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铁路(包括正式营业线、临管线)车站及专用线运输(军事专用线另有规定者除外),均应执行本办法。 第三条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地区专用线运输的协调工作。主要任务是: 1.协调专用线运输工作,搞好运输衔接和平衡,保障专用线和货场的畅通; 2.组织制定专用线共用的收费项目和费率; 3.组织专用线运输评比竞赛、经验总结等。 第四条铁路(含广铁集团公司,下同)、分局(含各总公司,下同)和站段应设有专人管理。铁路局对专用线应加强规划、监督

和指导。铁路分局要搞好专用线运输组织和协调。车站应根据管理细则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和作业标准,落实保证安全的措施,完成专用线运输组织工作。 专业资料word . 第五条专用线的运输组织工作和安全管理,要在站长的领导下统一进行。专用线产权单位要为专用线货运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六条站企双方应加强工作联系,研究与解决问题,组织业务人员学习规章,提高业务素质,总结经验,开展评比,进行奖惩,提高管理水平。 第二章专用线修建 第七条企业新建专用线的铁路运量,一般不低于每年30万t。第八条新建铁路时,企业修建专用线,其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报铁道部,接轨方案由铁道部批准。既有线上,新建、改扩建专用线,年运量超过50万t时,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铁道部。年运量50万t及以下按铁路局有关规定办理。 铁路主要繁忙干线的车站,新建、改扩建专用线,影响干线、车站、枢纽通过能力或专用线从正线出岔时,报铁道部批准。 由企业新建或改扩建专用线引起的国铁接轨站和相关工程改扩建,其建设投资问题另行研究规定。

浅谈铁路10kV电力远动技术的工程应用

浅谈铁路10kV电力远动技术的工程应用 发表时间:2020-03-10T11:32:29.570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21期作者:逯明宇 [导读] 基于当前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摘要:基于当前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采用的通行工具基本上都以地铁为主。为了保证铁路运行不会受到任何影响,10kV电力远动技术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相关人员理应对此展开深入研究,以此确保技术的应用效果能够全部发挥出来。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基本概念,探讨了电力运行工作的基本原理,并对于线路故障定位和检测方案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铁路工程;10kV电力;运动技术;工程 引言:伴随技术的快速进步,电力列车的应用率越来越高,不但使得列车本身的速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而且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为了确保内部安全系统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的影响,工作人员必须充分应用10kV电力远动技术,以此保证工程的整体效果。 一、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 对于车站的监控系统来说,通常主要能够分为两类,分别是高压及低压。这其中,高压则是指对于10kV变压器展开监测的时候,在其高压一侧将电压和电流全部输入进来。为了确保检测工作的效果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有效把握整个系统的安全水平,工作人员必须对于具体输入的电压数值、电流数值以及断路器数据资料展开全面把握。而低压则是指对于10kV变压器展开监测的时候,在其低压一侧将电压和电流全部输入进来。因此实际监控的数据资料主要以低压电流、电压数值以及低压断路器为主[1]。 (二)系统监控对象 通常来说,配电所内部的监控系统主要负责对高压设备和直流电源展开全面检测,具体检测模式主要可以分成两类。其一,在处理高压设备时,为了确保内部保护装置实现缝合,必须采用微机保护的方式完成所有监测工作。其二,如果需要对高压设备展开二次保护,理应将继电器安装进来。然而,为了能够有效提升保护工作的安全水平,使其有着较高的及时性,同样需要采用微机检测的方式,进而确保整个系统的运行更为安全,将事故产生的概率降至最低。 (三)通讯模式的运行 现如今多数铁路在实际运行的时候,为了完成通讯工作,主要采用的通讯模式多以公共通讯为主。如此可以将当前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内容汇总在一起,并输入到调动中心之中,之后再依靠调制解调器完成所有信息通讯的活动。通过采取这种通讯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资金成本的投入。 二、电力运行工作的基本原理 (一)变配电所的运行 现如今普遍铁路电源为了完成数据采取工作,主要是在供电局的内部变电站之中完成。这其中,实际应用的供电模式基本上都以专线方式为主。在进行电压等级划分的时候,主要可以分成5个部分,分别是110kV、40kV、10kV、25kV以及220kV。这其中,220kV的应用率最低。同时伴随技术的发展,40kV也渐渐离开人们的视野,被10kV所完全取代。此外,为了保证供电工作有着较高的安全水平。在开展电源供取工作的时候,可以尝试采用双电源的方式,确保其能够做到同时运行,亦或者采用母线分段的方式,具体方式的选择需要结合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 (二)系统的主要构成 为了保证列车能够做到正常运行,系统会根据线路、配电所以及电源中的数据,把握当前列车运行时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此保证安全水平能够达标。通常来说,自动化系统属于一类综合性工程,包括自动化主站、综合化系统以及信号检测多个部分。这样一来,各项工作便能够得到全面协调,进而提升了系统本身的安全性水平[2]。 三、线路故障定位和检测方案 (一)相和相之间出现短路问题 当系统内部出现了两相电源短路时,在短时间之内会立刻造成电流数值急速上升。通常来说,此类故障都相对较为明显,很快就能发现。具体检测工作主要是基于当前电流运行的数值,并和保护电流展开全面对比,如果发现超出了保护数值,设备便会自动报警,并完成断连。而监测设备则是基于两个车站之间具体故障产生的次数,以此对于故障的实际地点展开判断。 (二)单相电源接地方面的问题 一般来说,线路在进行故障检测的时候,主要应用的模式多以中性不接地为主。如果采用了单向接地的方式,而因为电流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从而造成电流的检查难度有所提高。这种保护装置主要基于电流比的模式,当有故障出现时,以此把握其中的具体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系统模式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有任意一条线路的电阻过高,未能及时把握电流的具体数值高低,自然会对于之后的设备判断带来影响。正是因为这一因素,在谐振电网之中,基本上都不会采用这一方式[3]。 四、电力运动系统的干扰方案 (一)积极应用电磁密封衬垫 无论是哪一种电力系统,当其在进行运行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缝隙产生,此时可以选择尝试额外加入一些密封衬垫,充分应用电力远动技术,如此一方面能够提升当前的密封性效果,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增强到点效果。同时,由于接触面积有所扩大,使得电磁波在实际传输的过程中,造成的损失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减少。为了能够尽可能降低阻抗的具体数值,此时可以尝试在表面的位置进行镀锡,以此将阻抗数值降至最低。 (二)对位置和布线模式展开设计 通常来说,在电缆周边都会有电磁场存在,FTU和RTU占比很高,因此经常会基于电力负荷本身的数值波动以及线路闭合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磁场干扰问题产生,造成系统在实际运行时,无法正常完成信号接收,使得误差产生。如果问题非常严重,还有一定概率造成通信结构完全损坏。除此之外,在进入夏季之后,由于外部温度过高,设备在实际运行时,往往会散发较高热量,并伴有大量噪音产生,从而也会对系统带来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工作人员在安装系统的时候,理应提前将相关抗干扰措施全部考虑进来,充分应用电力远

试述铁路电力远动控制技术要求

试述铁路电力远动控制技术要求 主要就是介绍有关于这一方面的内容,清楚的向大家说明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础的理论学习,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以下的介绍,更加的了解这一知识的构架和运行的机制,掌握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工作模式以及对于其的延伸了解。 1、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简介 1.1 铁路运动系统的具体内涵 铁路电力远动系统,是实现电力调度对行车信号电源及其它重要负荷供电状态实时监控和控制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是有着调度端设备(主控站)、执行端设备(被控站)及远动通道设备等组成,在被控站将采集到的末端电力设备的测量、状态和事故信息,经远动终端单元的软硬件设备处理后,由远动通道上传至主控站,在主控站通过调度管理软件实现日常管理、故障判断及对终端设备的控制。主控站采用计算机局域网结构,分布式控制系统,以计算机设备为核心系统配置了前置机、后台处理机、值班工作站、模拟屏等网络节点设备及相应的入机接口,设备还设置了其他许多功能。 1.2 铁路远动通道的主要涵义 远动通道是指调度端(叙主控站)与各执行端设备(被控站)的信息传输路径,信息的传输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比如电力载波、无线电台、网络以及专线。 1.3 远动系统的功能

1.3.1 遥测功能遥测功能的字面涵义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对于远动技术中的变量进行一定的测量和分析,具体表现为可对接入的贯通、自闭低压侧三相电流和单相电流,以及两路单相电压进行监测,并依据测量值计算出电压、负序电压、有功功率、无功电率。对于测量出的数值,我们的遥测技术有着很高的准确性,保证我们对于数据的绝对把握和可靠,使得我们的工程和技术进行的更加准确和齐全,也使得我们的操作更加的容易进行。 1.3.2 遥信功能 遥信功能是指采集所有被控开关(高压断路器)的位置以及变压器温度报警信号、高压线路接地故障报警信号、低压开关故障跳闸报警信号等其他状态信号。这个过程主要是我们对于数据的变化和数字的变动的掌握,要求我们对于信号的了解有着绝对的把握,并且要保证信号的准确性和对于信号出现的时机的把握。 1.3.3 遥控功能遥控功能的主要体现就是要接受远方控制命令,并执行相应开关的分合操作。在一定的指示或命令下,对于命令的执行度,遥控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够使得系统对于我们实施的命令绝对的执行,也是高效的保证了我们的实施力度和作用。 1.3.4 越限检测及报警 当任一路信号电源发生任一相电流或电压越限时,将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包括越限时间以及两路信号电源各相电压和电流信号在越限时刻前后的反映和变化。越限检测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在信号电源超过限制的时候,让我们更快的知晓和了解,并且做出了一定的应对反应,让我们时刻处于有准备的阶段,然后让我们对于这类越限和变化做出一定的准备和应对。 1.3.5 故障检测机报警当任一路信号电源发生过流或特定遥信变位

电力系统远动课程设计

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远程监控技术课程设计 专业电力工程与管理 班级电力1201 姓名周勇 学号201211321 指导教师王书平 2015年7月

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远程监控技术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签名): 班级:电力工程与管理1201 姓名:周勇学号:201211321 一、课程设计题目 电力系统远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设计。 二、课程设计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初步掌握变电站监控设计步骤和方法;了解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整体构成。 三、课程设计的目的 主要目的是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整体构成及关 键性技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合理利用。 四、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工作量要求等) 1. 主要设计原则和主要设计标准; 2. 根据原始资料确定系统应实现的功能,包括调度中心及RTU应实现的功能。 3. 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系统构成及配置; 4. 调度中心:系统构成、系统网络结构、软硬件配置等; 五、工作进度安排 7月 9 日熟悉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制定方案。 7月10日设计电路及软件测试。 7月11日采购数字电压表组件按照设计电路进行焊接。 7月12日产品整理并完成设计报告及答辩。 六、主要参考文献 [1] 柳永智,刘晓川主编.电力系统远动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7月。 [2]刘功,合肥供电公司,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审核批准意见 系主任(签字)年月日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指 导 教 师 评 语 成绩设计过程 (40) 设计报告 (50) 小组答辩 (10) 总成绩 (100)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