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货共线电力远动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版 附件 2014.7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版 附件 2014.7

附件6 轻型车辆使用书(P403)
附件7 调度命令登记簿(P404)
附件8 书面通知(P405)
附件9 半自动闭塞发车进路通知书(P406)
附件10 铁路车辆编组隔离表(P407)(P407)
缩写词对照表
序号 缩写字母 中文名称
1 CBI 计算机联锁
2 CIR 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
3 CTC 调度集中系统(调度集中设备)
4 CTCS 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列控系统)
5 GPRS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6 GSM-R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7 GYK 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
8 LKJ 列车运行监控装置
9 STP 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
10 TAX 机车安全信息综合监测装置
11 TCC 列控中心
12 TDCS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
13 TSRS 临时限速服务器
14 UPS 不间断电源
15 ZPW 自动闭塞移频无绝缘380)
1. v≤160 km/h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
(1)基本建筑限界图
(2)基本建筑限界图(车库门等)
(3)隧道建筑限界图(内燃牵引区段)
(4)隧道建筑限界图(电力牵引区段)
(5)桥梁建筑限界图(内燃牵引区段)
(6)桥梁建筑限界图(电力牵引区段)
(4)双层集装箱运输桥隧建筑限界图(电力牵引区段)
曲线上建筑限界加宽办法
曲线上基本建筑限界和桥隧建筑限界加宽办法同v≤160 km/h客货共线铁路的曲线上建筑限界加宽办法。
附图2 客货共线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1)机车车辆上部限界图
(2)机车车辆下部限界图

200km_h客货共线铁路的必要性和设计暂行规定_徐鹤寿

200km_h客货共线铁路的必要性和设计暂行规定_徐鹤寿
为了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 , 适应我国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要求 , 提高铁路生产力水平 , 铁路必须实现跨 越式发展 , 修建快速客运通道 , 加快完善路网结构和既 有线扩能改造 , 扩大路网规模 , 提高路网质量 , 快速扩 充运输能力 , 迅速提高装备水平 。 为此 , 铁道部制定了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 已经国务院审议通过 。
世界发达国家在建设高速铁路的同时 , 都对既有 线进行 了必 要的 技术 改 造 , 将列 车时 速提 高到 200 km , 使既有线技术不断升级 , 并且与高速铁路连接成 网 , 使高速列车下高速线后在既有线仍能以较高速度 继续运行 , 扩大高速列车的服务范围 , 吸引更多的旅客
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强本简末” , 标准设计也要“强本简末 , 抓大放小” , 改革现行的标准 设计管理办法 。 对于使用量大 、影响面广 、危及行车安 全的标准设计产品 , 铁道部要“严抓不放” , 同时也必须 强化这些专业归口管理 , 恢复每年的专业归口管理工 作会议 , 加强调研和交流 , 更新理念 , 创新机制 , 加强标 准设计队伍的建设 , 使标准设计人员素质适应铁路建 设的发展需要 。
5 次大提速推进了我国铁路的技术装备水平的发 展 。但是 , 我国既有线最高速度目前只有 160 km/ h , 仍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 , 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快速 发展和运输市场的需求 。 修建 200 km/ h 客货共线铁 路 , 并将既有线列车速度提高到 200 km/ h , 通过技术 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 , 为线桥 、牵引供电 、通信信号 等固定设备和机车车辆 、运营管理 、信息化建设等方面 注入高新技术 , 对系统提升我国铁路既有线的技术装 备水平 、尽快掌握 200 km/ h 速度等级的成套技术 、发 展我国 200 km/ h 以上铁路的技术装备 、推动我国铁 路技术进步 ,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铁路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技术创新

《铁路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技术创新

2020年11月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第35卷第6期《铁路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技术创新朱飞雄(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38)摘要:本文对《铁路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8 -2020关于预防和控制轨行车辆和接触网车梯作业、高处作业,以及V形天窗停电作业、防感应电、距带电体安全距离、接触网支柱整正、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等安全技术创新要求,给出了制定依据、修订理由、正反案例、编制背景和解释说明。

关键词:电力;电力牵引供电;施工安全;标准;创新中图分类号:U227.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 - 9890(2020)06 - 0001 -04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44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Safety of Railway Electric Power and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MZHU Fei-xiong(China Railway Economic and Plann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 Ltd. Beijing 100038,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deals with safety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quirements about rail vehicles and ladder of overhead contact lines as well as V - shaped skylight power outage operations, anti - induction power, safe distance from live body, catenary pole Readjusting, personal safety protective equipment in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safety of railway electric power and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TB10308 - 2020 ) . The establishment basis, revision reas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cases, establishment background and explanation are given in this paper.Key words:Electric power;Electric traction power supply;Construction safety;Standard;Innovation〇引言《铁路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 规程》TB10308 -2020(以下简称“20版电牵安规”)在《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 安全技术规程》TB10306 -2009(以下简称“09版四 电安规”)的基础上,贯彻“预防为主”“主动避险”的理念,按照科技保安全的思路修订而成。

电气化铁道技规中有关问题的描述.

电气化铁道技规中有关问题的描述.

《技规》中有关电气化内容第20条:铁路局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8、使用接触网检测车对接触网状态,每季度检查一次;对接触网设备限界每年检查一次;对供电设备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

第31条.客货共线Ⅰ、Ⅱ级铁路区间线路最大限制坡度(见第4表p19)。

各级铁路的加力牵引坡度,电力牵引的可用至30‰ 。

第49条:在电气化铁路上,铁路道口通路两面应设限高架,其通过高度不得超过4.5m,道口两侧不宜设置接触网锚段关节,不应设置锚柱。

第124条:….电力机车整备线的接触网应有分段绝缘器、隔离开关等。

第126条.机车分为电力机车、内燃机车。

第127条:….电气化区段运行的机车应有“电气化区段严禁攀登”的标识。

机车设备:电力机车根据需要装设弓网检测装置等设备;具有直供电设备的机车应向车辆提供电源。

第153条:牵引供电设备应有牵引变电所、接触网、远动装置,以及牵引供电变电检测、试验设备,接触网检测、检测设备,绝缘子冲洗设备等。

应具备快速抢修能力和调度系统。

牵引供电调度系统应具备对牵引供电设备状况实时远程监控的条件,并纳入调度系统集中统一管理。

第154条.牵引供电设备应保证不间断行车可靠供电。

牵引供电能力必须与线路的运输能力相适应,满足规定的列车重量、密度和速度的要求。

接触网额定电压值25kv,最高工作电压为27.5kv,最低工作电压为19kv。

牵引变电所须具备双电源、双回路受电。

牵引变压器采用固定备用方式并具备自动投切功能。

当一个牵引变电所停电时,相邻的牵引变电所能越区供电。

平均功率因数不低于0.9 。

接触网的分段、分相的位置应考虑检测停电方便和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并充分考虑电力机车牵引的列车(电力动车组)正常运行和调车作业的需要。

双线电气化区段应具备反方向行车条件。

确需由车站接触网引接小容量非牵引负荷时,须经铁路局批准。

枢纽及较大区段站应设开闭所。

枢纽及较大区段站的负荷开关和电动隔离开关应纳入远动控制。

第155条.接触网一般采用链型悬挂方式,其最小张力见第12表(《技规》p76)。

2020年信号员(长)初级题库及答案(共200题)

2020年信号员(长)初级题库及答案(共200题)

2020年信号员(长)初级题库及答案(共200题)1.在正常情况下,遮断信号机的显示距离,不得小于(1000m)。

(A)400m (B)1000m (C)800m (D)1 200m2.在自动闭塞区段内的车站(线路所),如将进站、正线出站信号机及其直向进路内的进路信号机转为自动动作时,以显示(进行信号)为定位。

(A)停车信号 (B)注意信号 (C)进行信号 (D)月白灯光3.在作业繁忙的调车场上,因受地形、地物影响,调车机车司机看不清调车指挥人的手信号时应设(调车表示器)(A)调车表示器 (B)道岔表示器 (C)进路表示器 (D)车档表示器4.遮断及其预告信号机采用(方形背板),并在机柱上涂有黑白相间的斜线。

(A)方形背板 (B)长方形背板 (C)圆形背板 (D)椭圆形背板5.遮断信号机(不着灯时),不起信号作用。

(A)显示一个红灯 (B)显示一个黄灯 (C)不着灯时 (D)显示一个蓝灯6.遮断信号机的定位显示为(无显示 )。

(A)红灯 (B)无显示 (C)黄灯 (D)蓝灯7.遮断信号机的设置地点距防护地点不得小于(50m)。

(A)50m (B)80m (C)150m (D)200m8.遮断信号机的预告信号机显示(一个黄色灯光),表示遮断信号机显示红色灯光。

(A)一个绿色灯光 (B)一个黄色灯光(C)一个红色灯光 (D)一个蓝色灯光9.自动闭塞区段,出站色灯信号机显示两个绿色灯光,表示(准许列车由车站出发,开往非自动闭塞区间)。

(A)准许列车由车站出发(B)准许越过信号机调车(C)准许列车由车站出发,开往非自动闭塞区间(D)运行前方至少有两个闭塞分区空闲10.自动闭塞区段,当通过色灯信号机必须设在货物列车停车后起动困难的地点时,在该架信号机上应装设(容许)信号(进站信号机前方第一架通过信号机除外)。

(A)预告 (B)容许 (C)遮断 (D)复示1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客运专线铁路,列车运行速度为300km/h<v≤350 km/h的区段,站内正线之间最小距离为( 5000mm )。

《铁路专用线接轨管理办法》(2019)53

《铁路专用线接轨管理办法》(2019)53

《铁路专⽤线接轨管理办法》(2019)53铁路专⽤线接轨管理办法第⼀章⼀总⼀则第⼀条⼀为适应运输结构调整需要?扩充铁路货运集疏运能⼒?规范专⽤线⼆专⽤铁路(以下简称专⽤线)接轨管理⼯作?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企业经营效益?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条⼀本办法适⽤于与国家铁路⼆国家铁路控股合资铁路(包括设计时速200公⾥客货共线铁路和既有专⽤线?以下简称国铁)接轨新建⼆改扩建专⽤线的管理?第三条⼀专⽤线接轨实⾏合同制管理?铁路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铁路局)或合资铁路公司应与专⽤线拟投资⼈或所有权⼈(以下简称专⽤线接轨⼈)遵循平等⾃愿⼆诚实信⽤的原则?协商签订专⽤线接轨合同?明确双⽅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专⽤线接轨⼈应具有企业法⼈资格?或为企业法⼈授权的法⼈分⽀机构(军队单位除外)?第四条⼀铁路局是专⽤线接轨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度重视专⽤线接轨管理⼯作?明确铁路局专⽤线规划⼆接轨受理⼆技术⽅案审查⼆建设⼆验收以及专⽤线接轨服务管理的责任部门?铁2路局法律事务部门负责专⽤线接轨合同的合法性审查?未明确铁路局管辖的新建铁路由铁路建设单位负责专⽤线接轨管理⼯作?第五条⼀专⽤线接轨管理⼯作应坚持依法合规⼆安全环保⼆经济合理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符合市场化要求?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同等对待?铁路局应积极探索建⽴专⽤线建设受理绿⾊通道?创新服务模式?推⾏相关部门定期合署办公(联席会议)制度?集中研究解决涉及专⽤线建设的接轨意向⼆可研审查⼆可研鉴修⼆接轨合同签订⼆设计审查⼆⼯程建设⼆竣⼯验收⼆开通运营等各环节问题?最⼤限度压缩专⽤线从建设需求到集疏运能⼒转化的时间?第⼆章⼀基本条件第六条⼀专⽤线接轨应具备下列条件:(⼀)符合铁路主要技术政策⼆路⽹规划?技术标准和技术设备符合国家⼆铁道⾏业有关标准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规定?满⾜铁路运输安全的要求?(⼆)办理危险货物运输的?应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以及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相关规定?办理集装箱运输的?设施设备条件应符合总公司集装箱运输管理的相关规定?(三)新建专⽤线?不应在区间与正线接轨?特殊情况必须3在区间内接轨时?须经总公司批准?并在接轨地点开设车站(线路所)或设辅助所管理?(四)在既有专⽤线接轨新建专⽤线?新建专⽤线接轨⼈应取得既有专⽤线产权单位同意?签订协议?约定接轨地点和后期运营维修等内容?第七条⼀专⽤线接轨⽅案应科学合理⼆顺畅衔接⼆安全经济地配置相关设施设备?原则上应满⾜以下要求:(⼀)根据需要配置专业化⼆⾃动化装卸机具?⼤宗散堆装货物专⽤线装卸有效长宜按整列布置?并采⽤筒仓⼆装载机⼆翻车机等设备?装运煤炭等易产⽣扬尘污染的专⽤线?须配套建设抑尘等环保设施?(⼆)根据需要配备轨道衡⼆汽车衡⼆超偏载检测装置等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安装货车装载视频监控⼆车号识别等信息系统以及配套的信息通道?相关设备技术条件应符合铁路货运安全检测监控与管理系统总体技术要求?(三)与六⼤繁忙⼲线(指京哈⼆京沪⼆京⼴⼆京九⼆陇海⼆沪昆线?下同)⼆沈⼭⼆津⼭⼆襄渝线及焦柳⼆兰新线双线区段和设计时速200公⾥客货共线铁路接轨时?应综合运输安全⼆咽喉通过能⼒⼆⼯程代价等因素?充分论证后确定是否设置疏解线?确需设置时明确疏解线⽅案?第⼋条⼀新建⼆改扩建专⽤铁路建设标准应按照国家和⾏业铁路设计规范执⾏?新建⼆改扩建专⽤线建设标准另⾏发布?4第三章⼀办理规定第九条⼀铁路局应根据专⽤线接轨⼈提出的书⾯接轨意向和相关技术资料办理专⽤线接轨有关事项(拟在新建铁路接轨的?由新建铁路建设单位或者委托所属铁路局办理)?在收到书⾯接轨意向20个⼯作⽇内完成⽅案研究和路企意见协商等⼯作?并函复专⽤线接轨⼈?同意接轨的?由专⽤线接轨⼈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编制专⽤线可⾏性研究报告?不同意接轨的?应在函复⽂件中明确说明理由?提出完善建议?第⼗条⼀铁路局应动态掌握专⽤线可⾏性研究报告编制情况?在收到专⽤线接轨⼈递交的专⽤线可⾏性研究报告20个⼯作⽇内完成可研审查⼯作?出具审查意见?铁路局应积极配合专⽤线接轨⼈组织勘察设计单位?依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专⽤线可⾏性研究报告?第⼗⼀条⼀对已出具审查意见并修改完善可⾏性研究报告的?铁路局按以下规定办理:(⼀)与设计时速200公⾥客货共线铁路接轨的专⽤线和办理危险货物运输专⽤线须报总公司批准?报批材料包括:专⽤线与国铁接轨报告⼆专⽤线可⾏性研究报告⼆铁路局可⾏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与六⼤繁忙⼲线⼆沈⼭⼆津⼭⼆襄渝线及焦柳⼆兰新线双线区段接轨的专⽤线⼀般应在开通前10个⼯作⽇内向总公5司报备?报备材料包括:专⽤线与国铁接轨报告⼆专⽤线可⾏性研究报告⼆铁路局可⾏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三)其他专⽤线⼀般应在开通后10个⼯作⽇内向总公司货运部⼆调度部提报可⾏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专⽤线场站设计平⾯图及设施设备等技术资料?第⼗⼆条⼀铁路局在收到修改完善后的可⾏性研究报告或总公司同意接轨批复(指与设计时速200公⾥客货共线铁路接轨的专⽤线和办理危险货物运输专⽤线)的10个⼯作⽇内?与专⽤线接轨⼈按照?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签订书⾯接轨合同(专⽤线接轨⼈原因延迟除外)?接轨合同应采⽤总公司公布的标准⽂本?第⼗三条⼀按照接轨合同?专⽤线接轨⼈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开展初步设计和施⼯图设计?并按照铁路建设管理有关规定组织审查⼆建设?第⼗四条⼀专⽤线完成全部⼯程后?须在合同规定的建设有效期内按照铁路建设项⽬竣⼯验收交接有关规定和接轨合同等组织验收?验收合格?铁路局应于15个⼯作⽇内完成安全⼆运输等协议的签订⼯作?开通专⽤线运输?年度修订车站平⾯图?第⼗五条⼀专⽤线与国铁接轨应在接轨合同中明确各⾃建设内容?原则上以接轨点为界?与新建铁路接轨专⽤线增加的接轨站相关⼯程投资纳⼊新建铁路⼯程?与既有铁路接轨专⽤线引起的接轨站相关⼯程投资⼀般由铁路承担?6第⼗六条⼀已运营专⽤线改扩建引起的接轨点⼆接轨⽅式等发⽣变化的(由于接轨铁路改扩建引起的除外)?应⽐照新建专⽤线程序办理?已运营专⽤线装卸作业能⼒扩建引起的接轨站适应性⼯程?⽐照第⼗五条办理?第⼗七条⼀已关闭专⽤线线路未拆除拟重新开通的?由铁路局审查评估后?出具意见告知专⽤线接轨⼈?涉及的验收开通⽐照第⼗四条办理?已关闭专⽤线线路已拆除拟重新接轨的?应重新进⾏可⾏性研究?⽐照新建专⽤线程序办理?第⼗⼋条⼀新建铁路前期?建设管理单位应组织勘察设计单位开展新建专⽤线需求调查?对有接轨需求且具备同步实施条件的?应签订接轨合同?配套建设接轨站⼯程?对不具备同步实施条件的?要做好接轨条件预留?第⼗九条⼀专⽤线应在合同约定的建设有效期内建成验收?在建设有效期内⽆法建成验收或设计⼆建设期内专⽤线需变更合同约定接轨⽅案的?经铁路局与专⽤线接轨⼈协商⼀致?可以签订补充合同?第四章⼀安全管理第⼆⼗条⼀专⽤线企业应依法制定铁路运输安全⽣产制度?严格执⾏操作规程?并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员?铁路局在与专⽤线企业签订相关协议时?应将本章相关条款纳⼊协议?并监督执⾏?7第⼆⼗⼀条⼀对穿越正线的调车作业?铁路局应在?⾏规??⾏细??站细?中明确安全措施?专⽤线线路两侧建筑物⼆设备均不得侵⼊铁路建筑限界?并具备良好的通讯⼆照明设备和明显的货位标志及防溜设施?⼊⼝门栏上应装设安全防护信号?专⼈负责?定期检查?第⼆⼗⼆条⼀专⽤线严禁使⽤装卸机械等进⾏调车作业?对确需⼿推调车作业的?应根据规定制定相应的保证安全措施?装有爆炸品⼆⽓体类危险货物的车辆?禁⽌⼿推调车?第⼆⼗三条⼀专⽤线线路两侧及站台上堆放的货物?应堆码牢固?便利作业?站台上堆放的货物距站台边缘不得少于l⽶?线路两侧堆放的货物距线路钢轨头部外侧不得少于15⽶?第⼆⼗四条⼀专⽤线设置平交道⼝时应按规定向铁路局申请并获得批准?未经批准?专⽤线不得擅⾃设置平交道⼝?经批准设置的道⼝?由产权单位负责派⼈监护和管理?第⼆⼗五条⼀专⽤线线路⼆机车⼆信号等技术设备的维修养护?应由专⽤线企业⾃⾏维修养护或委托维修养护?维修养护要达到铁路规范标准的要求?满⾜运⽤安全质量标准?过轨的⾃备机车⼆车辆应遵守国铁有关规定?第⼆⼗六条⼀专⽤线内遇有下列情况危及安全时?车站在取得铁路局同意后?可停⽌取送车?(⼀)线路技术状态⼆照明设备不良?达不到规定要求?(⼆)设备安装⼆货物堆放距离达不到规定要求?8(三)在专⽤线内修建永久性建筑物?侵⼊铁路建筑限界时?(四)其他危及安全的情况?第五章⼀监督检查第⼆⼗七条⼀总公司在95306⽹站建⽴新建⼆改扩建专⽤线接轨受理窗⼝?公开透明新建⼆改扩建专⽤线接轨⼿续办理过程?并对铁路局专⽤线接轨办理程序⼆办理时效⼆接轨⽅案⼆技术标准⼆接轨合同⼆建设推进⼆投诉处理⼆合同纠纷等进⾏监督检查?第⼆⼗⼋条⼀铁路局应按照总公司明确的专⽤线接轨管理流程?实⾏"四公开""三不得"?即根据各环节⼯作特点?公开办理条件?公开技术标准?公开责任部门?公开办理时限?不得⽆正当理由不同意专⽤线接轨?不得⽆故拖延办理?不得违规收取费⽤?第⼆⼗九条⼀在专⽤线建设⼆运营中?铁路局要严格落实"四不准"要求?即除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办法规定的情形外?铁路局不准指定勘察设计单位?不准指定施⼯单位?不准指定监理单位?不准强⾏要求专⽤线委托建设⼆委托运营⼆委托维修养护?第三⼗条⼀铁路局应对专⽤线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进⾏验证确认?对不具备国家规定的⼯程勘察和铁路⼯程设计资质的设计9单位?及时告知专⽤线接轨⼈?第三⼗⼀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总公司将对责任铁路局进⾏约谈⼆通报和纳⼊相关考核?对违规办理⼆推诿扯⽪等⾏为?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追究相关⼈员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三⼗⼆条⼀实⾏委托国铁运输管理的⾮国铁控股合资铁路和地⽅铁路专⽤线接轨?铁路局应在委托协议中明确相关要求?⽐照本办法执⾏?军事专⽤线⼆军事专⽤铁路接轨参照本办法办理?第三⼗三条⼀铁路局应根据本办法并结合实际情况?修改完善专⽤线接轨实施细则?并报总公司货运部备案?第三⼗四条⼀本办法由总公司货运部负责解释?第三⼗五条⼀本办法⾃2019年5⽉1⽇起施⾏?已签订接轨合同的按原合同办理?前发?铁路专⽤线接轨管理办法?(铁总运2015350号)同时废⽌?。

客货共线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

客货共线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

客货共线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可能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挺有趣的主题——客货共线铁路的技术标准。

嗯,别急着打瞌睡,虽然听上去像是专业人士的工作,但实际上,这些标准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我们搭乘的火车到我们买到的商品,都是受这些标准的影响。

接下来,就让我们轻松愉快地走进这个铁路的世界,看看它到底有哪些“门道”吧!2. 客货共线铁路的概念2.1 什么是客货共线铁路?简单来说,客货共线铁路就是一条既能运送乘客,也能运送货物的铁路线路。

就像一条多用途的跑道,不光能让乘客快速到达目的地,还能让货物在这条路上“跑”得飞快。

为了让这条铁路既能满足乘客的舒适需求,又能保证货物运输的高效,铁路上的技术标准可真是不少呢。

2.2 为什么要有这些技术标准?想象一下,如果铁路上没有标准的话,那岂不是乱成一锅粥了?乘客和货物一起在一条轨道上跑,难免会出现各种麻烦。

比如说,客运列车飞快地跑,货运列车慢悠悠地行驶,这样一来,快车和慢车一碰面,真是让人心惊肉跳啊!所以,技术标准就是为了把这条“跑道”搞得井井有条,让乘客和货物的旅行都顺顺当当的。

3. 客货共线铁路的技术标准3.1 轨道设计与维护首先,咱们得谈谈轨道的设计和维护。

为了让客货共线铁路运转顺畅,轨道得设计得既宽敞又结实。

客运列车速度快,铁路要经得起这样的“加速”。

而货运列车虽说跑得慢些,但由于货物重量大,轨道得够结实,不然铁路就得“出毛病”了。

为此,轨道通常采用高强度的钢轨和坚固的道床,以确保列车平稳运行。

就像盖房子得打好地基一样,轨道的稳定性可是重中之重!3.2 列车调度与信号系统再来说说列车调度和信号系统。

为了避免列车在铁路上“碰头”,调度系统得像一位“指挥官”一样指挥得当。

铁路上的信号系统就像是交通灯,告诉列车什么时候该停,什么时候该走。

客货共线铁路上,这些信号系统必须特别精细,以确保每一列车都能安全、准时地到达目的地。

这种系统的好处可不只在于避免碰撞,它还可以帮助提高运输效率,让铁路的运作更为流畅。

铁道部《铁路200~250kmh既有线技术管理办法》

铁道部《铁路200~250kmh既有线技术管理办法》

铁道部文件铁科技〔2008〕222号关于印发《铁路200~250km/h既有线技术管理办法》的通知各铁路局,各专业运输公司,各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铁道部对《铁路200~250km/h既有线技术管理暂行办法》(铁科技〔2007〕61号)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现重新印发《铁路200~250km/h既有线技术管理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铁道部前发《铁路200~250km/h既有线技术管理暂行办法》(铁科技〔2007〕61号)、《关于<铁路200~250km/h既有线技术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调度命令的补充通知》(铁运〔2007〕70号)同时废止。

各有关单位应根据本办法修改、补充相应规章制度,并将执行中的有关情况及时反馈铁道部科技司、运输局。

请铁道出版社及时印刷、发行《铁路200~250km/h既有线—1—技术管理办法》单行本。

二○○八年十一月十三日—2—TG/02-2008铁路200~250km/h既有线技术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既有线提速200~250km/h的技术管理,确保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以下简称《技规》)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规定了列车运行速度200~250km/h既有客货共线铁路的技术设备、行车组织和车载信号显示,是《技规》的重要补充。

本办法未规定的事宜按《技规》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技术设备第一节基本要求第3条各种设备、设施应满足旅客列车200km/h(250km/h区段应满足旅客列车250km/h,以下同)、货物列车120km/h运行安全、平稳性要求,根据需要满足双层集装箱货物列车运行要求。

第4条区间直线段线间距应不小于4.4m,线间距的变更宜利用邻近曲线完成。

第5条站内正线与相邻到发线线间最小距离,有列检作业或上水作业的为6.5m,改建特别困难时可为5.5m。

第6条线路应全封闭、全立交,线路两侧按标准进行栅栏封闭,对铁路技术作业的专用通道和处所应设置“非铁路作业人员禁止进入”的警示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客货共线电力远动管理办法1、范围本办法适用于铁路局管内客货共线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

各供电段应根据本办法要求,结合本段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修改完善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铁路主要技术政策》《铁路电力管理规则》和《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普速铁路供电调度规则》《铁路供电调度系统通信组网技术方案指导意见》《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3、总则3.1电力远动系统(简称SCADA系统)是实现供电段电力调度对变配电所、10/0.4kV变电所、远动间、远动箱变、10kV贯通(自闭)线、信号(通信)电源及其它重要负荷电源的供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铁路电力设备必备的技术条件,是保证运输安全畅通的技术装备,是重要的行车设备之一。

3.2电力远动系统是确保铁路电力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故障抢修、快速恢复送电必备的技术手段,是电力设备运行信息的主要来源,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

4、电力远动系统的组成4.1电力远动系统由主控站设备(调度端)、被控站设备(执行端)及网络通道设备等组成。

4.2主控站设在供电段调度中心,由计算机工作站、网络设备、投影显示系统、电源设备等组成,实现对管内具备远动功能的被控站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4.3被控站主要包括:变配电所、重要的10/0.4kV变电所、远动间、远动箱变、贯通(自闭)线分断开关,以及重要的低压供电设备。

4.4网络通道设备主要由主控站和被控站配置的路由器、交换机等通信设备,以及通信网线组成。

电力远动系统主干通道采用铁路通信专用通道或生产网构建的环形通道传输监控信息。

5、电力远动系统主要技术条件5.1车站、区间贯通(自闭)线路设置高压电动开关,车站、区间的室内及远动箱变内设置低压电动开关。

高、低压电动开关纳入监控装置(RTU)监控,在调度主站能够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并具备主要电气参数的图形、曲线显示和报警、录波功能。

5.2采用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变配电所,各回路断路器、电动隔离开关在调度主站能够实时监测控制,能够在调度主站进行保护定值设置、修改和备投、重合闸状态投切等,并具备主要电气参数的图形、曲线显示和报警、录波等功能。

5.3被控站设置方式有集中方式和分散方式,新建或改造工程应采用集中设置方式。

5.4监控装置(RTU)的主要功能:5.4.1能够独立的对两路交流电源的三相(单相)电压、电流进行监测;5.4.2能够对高、低压远动开关的工作状态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5.4.3具备电流、电压越限报警功能,当出现越限报警情况时,监控装置能够主动地将报警数据上传供电段调度中心;5.4.4具有故障录波、记忆功能。

能在一路电源故障时,记忆故障前后的波形,并同时记录另一路电源同一时刻的监测数据。

故障录波启动方式由各段根据运行经验自定;5.5工作电源、操作电源5.5.1调度主站应具备两路独立交流电源,同时配备UPS备用电源,在两路电源失电的情况下UPS备用电源应提供调度中心不少于1小时的工作电源;5.5.2监控装置的工作电源和操作电源应具备两路独立电源,同时配置UPS备用电源,以保证监控装置正常工作;5.5.2.1监控装置工作电源能在两路电源失电情况下,保证故障信息能够及时上传供电段调度主站,并存储记忆故障数据;5.5.2.2高压开关操作电源能在两路电源失电的情况下提供两台开关不少于共计8次的分合闸操作。

5.5.3变配电所网络设备电源的工作电源由所内交流、直流电源提供。

5.5.4涉及电力远动的通信设备应由两路独立电源供电,并配置UPS备用电源,纳入行车设备管理。

5.6程序基本要求5.6.1电力远动系统显示的界面分为四级。

a一级界面:全段供电系统图(地理图)b二级界面:各线设备供电示意图c三级界面:供电臂监控示意图和变配电所主接线监控示意图d四级界面:各车站、区间、变配电所(低压变电所)的监控示意图,操作必须在四级界面中执行。

5.6.2操作要求:基本操作分为“选择”和“执行”两步操作,并对“选择”步骤进行校验,只有校验“选择”成功后才能进行“执行”,每步操作具有语音提示功能。

5.6.3纳入电力远动系统的所有设备的系统时间必须统一(含车站、区间监控装置和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等),并按规定自动巡检校时。

6、管理人员及职责6.1电力远动系统管理人员设置6.1.1供电段技术科设专(兼)职电力远动工程师;6.1.2调度主站设电力远动调度员(以下简称调度员)和系统维护工程师;6.1.3变电检修车间设专兼职维修技术人员;6.1.4变电检修车间下设远动维修工区,原则上50个站点配置1人。

6.2电力远动工程师工作职责6.2.1根据总公司、铁路局有关规定,完善本单位电力远动系统运行、检修、抢修管理制度和工艺标准;6.2.2负责全段电力远动系统运行、检修工作的技术业务指导,及时组织、协调解决远动系统运行中存在问题;6.2.3掌握电力远动系统运行情况,每月定期分析设备运行情况,查找存在的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6.2.4制定远动系统设备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6.2.5配合教育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6.2.6参加远动系统设备故障(事故)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6.2.7根据远动系统设备运行情况,提报大修、更改建议计划。

6.3调度员是电力远动系统电力设备运行和故障抢修的第一责任者,具有较强的现场实践经验,其职责是:6.3.1认真履行《铁路局电力调度管理办法》规定的职责;6.3.2了解电力远动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熟练使用系统常用功能。

熟悉和掌握电力远动系统运行、检修和抢修制度,并严格遵守执行;6.3.3能熟练使用系统软件,监视遥测、遥信等各种数据、信号,做到会看、会操作、会分析、会处理;6.3.3.1看懂电力远动系统的贯通(自闭)线路图和电流、电压曲线图,能区别监控图的正常和异常情况;6.3.3.2熟悉工具栏各按钮的功能,会调用录波界面、事故报文界面、实时曲线界面,熟悉异常事件显示输出区、事件通知显示输出区、预警画面列表的内容,并会使用和分析;6.3.3.3能按规定熟练操作高、低压远动开关的分合,会查询异常情况下监控装置对故障的记录和异常录波;6.3.3.4当远动系统出现报警不正常等情况时,会通过对故障的查询进行分析,正确判断异常原因,并及时处理;6.3.3.5会利用监控数据和曲线分析电力故障。

会调用、下载、打印故障状态下相关电流、电压、时间的数据、图形等信息;6.3.3.6值班调度应定时(每天不少于两次)查看监控对象运行参数。

主要查询电力远动监控对象(车站和区间信号、通信、信息等一级负荷,站房变配电所和无人值守变配电所等)运行电流、电压、温度和当日电流、电压曲线。

并对所有报警信息进行逐项确认,及时发现设备隐患。

6.3.4能正确启动计算机和监控软件:6.3.4.1当计算机死机或断电停机时,会正确启机和启动监控软件;6.3.4.2能处理简单的监控软件异常情况。

6.3.5每日交班会上汇报未处理的电压、电流越限报警报文,并将电压越上上限、越下下限和电流越上上限报文以及相应的分钟曲线图报段电力技术科;6.3.6发现远动系统设备和软件故障,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向维修技术人员和维护工程师报告;6.3.7负责调度员操作站、打印机及附属网络、电源设施的日常保养,配合远动系统设备的定期维护和维修工作;6.3.8电力远动系统中的电力设备进行检修时,负责被检修设备遥控、遥信、遥视、遥测功能的检查验收,并做好相关记录;6.3.9按调度命令完成电力远动系统中电力设备的远控操作以及操作监护工作;6.3.10凡是由于电力远动系统使用不当造成故障抢修延误,调度员负主要责任;6.3.11其它未尽事宜按《铁路局电力调度管理办法》执行。

6.4系统维护工程师工作职责6.4.1负责远动系统软件程序及主控站设备的维护和维修;6.4.2负责主控站机房设备的环境监测和除调度员保养设备外的其它设备日常保养,控制好机房的温度和湿度,注意远动系统设备的防尘;6.4.3指导和监督调度人员对远动系统的正确使用,排除系统软件及主控站设备故障;6.4.4远动系统通道异常时,及时协调处理系统通道故障。

掌握远动系统运行情况,督促维修人员及时处理系统通道故障;6.4.5负责远动系统程序运行安全和软件升级;6.4.6每月定期分析系统的运行情况,收集整理系统电力设备故障、缺陷、异常事件等运行数据并提出整改建议措施(每月汇总,建立台账),及时向段技术科电力远动工程师汇报。

6.5维修技术人员工作职责6.5.1负责管内远动系统被控端设备定期巡视和维护工作;6.5.2按检修计划,每年对远动系统被控站设备进行维修,并做好现场调试、测试记录和检验报告;6.5.3负责管内远动系统被控端设备的缺陷和故障处理。

6.6供电车间工作职责负责10/0.4kV变电所、远动间、远动箱变(含被控开关及远动控制装置)的日常巡视和保养,以及相应低压设备的检修、试验。

6.7变电检修车间(含远动工区)工作职责负责10/0.4kV变电所、远动间、远动箱变等被控站高压电气设备的检修和试验;负责被控站远动系统设备的定期维修和试验;负责远动设备缺陷、故障处理;并及时协调、处理系统通道故障。

7、运行管理7.1电力远动系统设备的分界7.1.1与信息部门的分界7.1.1.1车站电力远动设备:以电力远动箱变(STU箱、FTU箱以及通讯适配箱)内第一交换机(网络适配器)为分界点,分界点(含交换机和分支通道)至网络通道侧设备由信息部门维护管理,分界点(不含)至电力设备侧由供电部门维护管理。

7.1.1.2电力配电所及供电段电力调度中心:以电力配电所及供电段电力调度中心内的第一交换机(或交换机柜)为分界点,分界点(含)至通道侧设备由信息部门维护管理,分界点(不含)至电力设备侧由供电部门维护管理。

利用供电段既有TMIS通道作为段电力调度中心通道的,以既有TMIS通道分界为准。

7.1.2与通信部门的分界7.1.2.1当采用光接口连接时,分工界面位于供电调度控制站/被控站的光纤配线盒,光纤配线盒至通信设备的光缆或尾纤以及光纤配线盒由通信专业负责,供电专业预留安装位置,光纤配线盒至供电调度系统设备的跳纤、尾纤由供电专业负责,光纤配线盒内的光纤接头为FC。

7.1.2.2当采用FE(e)互联时,分工界面位于通信机房RJ45配线架,RJ45配线架及其至通信设备的配线由通信专业负责,RJ45配线架至供电调度系统设备的配线由供电专业负责。

7.1.3供电段应按职责分工明确内部远动系统设备的分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