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9节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课件

合集下载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课件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课件

响。
3
实际应用
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在实际生 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概念和公式
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 度的概念和推导出的公式。
应用回顾
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 度的应用实例和重要性。
未来发展展望
展望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 度在未来研究和应用中的 发展方向。
1
运动学模型
利用运动学方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公式推导
2
特点推导加速度公式。
通过高中物理知识,推导匀变速直线
运动加速度的一般公式。
3
公式解释
解释加速度公式各个量的物理意义和 相互关系。
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公式
1
数值计算
通过给定数据,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
影响因素分析
2
加速度的具体数值。
分析加速度的大小受到哪些因素的影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ppt课件
这是一份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PPT课件。通过介绍概念、推导公式 和应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以及运用方法。
定义匀变速直线运动
概念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在相等时间间隔内,物体在同一方向上速度的变化率恒定的运动。
特点
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线性的。源自例子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例子。
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1 概念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变化率的物理量。
2 意义
加速度描述了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3 重要性
通过加速度可以推导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运动规律。
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公式

教科版物理必修1 1.9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共13张PPT)

教科版物理必修1 1.9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共13张PPT)
_________2_._5m8/s2 ,AB的距离应为__________cm 。(保 留三5.位9有9 效数字)
例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高压交流 (填 “高压交流”、“低压交流” 或“低压直流”)电源
的计时仪器;若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者在处理实 验数据时,将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每两个计数 点间的时间间隔0应.1为______s;如果在测定匀变速直
前置性补偿
1、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电压? 220v交流电 2、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 4—6V交流电
3、如何由纸带求出打A、B各计数点时的瞬时速度?
·········· ·· · · · ·
OA
B

·
·
·
近似计算瞬时速度
用紧相邻两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代替
如果该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呢?
4、△x=aT2 的应用?①求a ②证明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0cm,OB=6.5 cm,OC=10.5 cm,OD=15
c,m相则应VB=物体运0.动3的7加5 速m/度s,为V0C=.05.m4/2s52. m/s
三.数据处理
(1)公式法: △x= aT2
例4、如图,是某人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
各计数点间都有4个点没有画出,纸带的右端后通过打
点计时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所用电源频率
为50Hz,打下B点时纸带运动速度是 0.26 m/s,
打下D点时纸带运动速度是 0.34 m/s,纸带运动的
加速度是 0.4
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实验者如不知道工作电压的频率 变为小于50Hz,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 是偏_大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练 习 : 应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课件ppt

高中物理《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课件ppt

实验基础
热点突破
② 图 (b) 和 (c) 是 实 验 获 得 的 两 条 纸 带 , 应 选 取 ________( 填 “ b” 或 “ c”) 来 计 算 重 力 加 速 度 。 在 实 验 操作和数据处理都正确的情况下, 得到的结果仍小于当地重力加速 度,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和 ___________。
(3)图像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计时起点的速度:
vA=v0=0.320 m/s。 答案 (1)0.640 (2)0.800 (3)0.320
实验基础
热点突破
热点三 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高考实验题一般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即所谓情境新 而知识旧。因此做实验题应注重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用 教材中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处理新问题。 1.实验器材的改进 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
[例1] (2015·广东理综,34)(1)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当 地的重力加速度。 ①请完成以下主要实验步骤:按图1(a)安装实验器材并连 接电源;竖直提起系有重物的纸带,使重物________(填 “ 靠 近 ” 或 “ 远 离 ” ) 计 时 器 下 端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使重物自由下落;关闭电源,取出纸 带;换新纸带重复实验。
实验基础
热点突破
实验过程
实验基础
热点突破
注意事项 1.平行:纸带和细绳要和木板平行。 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
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要防
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 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要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

实验基础
热点突破
乙 通过计算已经得出了打下 B、C、D 四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以 A 点为计时起点,通过描点连线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 试分析下列问题:

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课件

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课件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准确性原则
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避免误差和异常值的干扰

完整性原则
确保测量数据的全面性和完整 性,涵盖所有必要的实验条件
和参数。
客观性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 臆断和偏见对数据处理的影响

可重复性原则
保证数据处理方法的可重复性 和可验证性,提高实验结果的
微小位移测量法
微小位移测量法是一种通过高精度测量微小位移来计算加速度的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会使用高精度的位移传感器来测量微小的位移变化。通过微小位移测量法,我们可以获得更精确的测量 结果,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测量的情况。这种方法需要使用高精度的设备和复杂的测量技术,因此成本较高。
CHAPTER 04
实验注意事项
确保实验设备完好
在实验开始前,检查实验设备是否完好,特 别是测量仪器是否准确、无故障。
遵守操作规程
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因 操作不当导致测量误差。
正确设置实验参数
根据实验要求,正确设置测量仪器的参数, 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保持实验环境稳定
确保实验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相对稳定, 以减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VS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会测量连续相等 时间内的位移,然后利用逐差法计算 加速度。这种方法基于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规律,即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 差是一个常数,等于加速度与时间的 平方的乘积。通过逐差法,我们可以 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图像法
图像法是一种通过绘制速度-时间图像来计算加速度的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会测量一系列的速度数据,然后将其绘制在速度-时间图像上。通过图像法,我们 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利用直线的斜率来计算加速度。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复杂 的数学计算,提高测量的效率。

专题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专题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位移差公式
x1
x2
x3
x4
x5
x6
AB
C
D
E
F
G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
,位移之差是一个常量。
Δx=x2-x1= x3-x2 =·······= xn-xn-1= aT2
推论:Xm-Xn=(m-n)aT2
此推论常有两方面的应用:
1、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求加速度
=x2-x1+x3-xn2T+2 …+xn+1-xn=xn+n1T-2 x1
逐差法
x1
x2
x3
x4
x5
x6
AB
C
D
E
F
G
由:Xm-Xn=(m-n)aT2
a1
x4 x1 3T 2
a2
x5 x2 3T 2
a3
x6 x3 3T 2
a
a1
a2 3
a3
( x4
x5
x6 ) (x1 9T 2
x2
x3 )
实验注意事项
1.滑轮不能过高或过低,细绳应与木板平行。 2、实验时要注意保护小车及滑轮,要避免它们被碰坏或 跌坏。 3、要防止钩码落地,避免小车跟滑轮相碰。 4、多次实验减小误差。
实验数据处理
1、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且开头过 于密集的几个点应舍掉。 2、在纸带上每5个计时点选取一个计数点,依打点先 后编为A、B、C、D、E、F、G。 3、测量数据,填写以下表格,计算出加速度。
=______m/s2。
9T 2
课后拓展
自己设计实验: 1. 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
动 2. 测量出自由落体加速度

物理必修Ⅰ教科版1-9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课件(32张)

物理必修Ⅰ教科版1-9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课件(32张)
9.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目标定位] 1.进一步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2.会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 3.会利用 v -t 图像处理实验数据,据此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并求加速度。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实验原理及操作]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3.实验中计算加速度的两种方法 (1)公式法:利用已测得的两组数据(tn,vn)和(tm,vm)代入公式 a=ΔΔvt =vtmm--vtnn 求解。 (2)图像法:在 v-t 图像上任意取两个间隔较远的点(这两个点不是我们表格中 已测得的点),找出它们的坐标值,然后把它们的坐标值代入公式 a=ΔΔvt =vt22--tv11中 求出加速度,即用图线的斜率求加速度。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栏目导引
实验原理与操作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在 纸带上打的点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某同学做此实验时的步骤如下: A.拉住纸带,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挂上适当的钩码; D.小车停止运动后,直接取下纸带;
栏目导引
[数据处理及分析]
一、数据处理
1.利用纸带并测量计算
(1)从纸带中便于测量的点作为计数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并标明 0、1、2、3、4…测量各计数点到 0 点的距离 x,并记录在表中。
位置编号
0 1234 5
时间 t/s
x/m v/(m·s-1)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9节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9节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课件

2.瞬时速度的计算:
vn
v(n1)~ (n1)
xn
xn1 2T
(2)设计表格并记录相关数据
计数点
01
2
3
4
5
时间t/s
0 0.1 0.2 0.3 0.4 0.5
v/(m·s-1)
3.作v-t图象
在坐标纸上,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 标系.根据上表中的v、t数据,在坐标轴上选择合适的标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3.纸带上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带来偶然误差.
4.长木板各处的粗糙程度并非完全相同.
5.用作图法,作出的v-t图线不够规范,准确.
拓展:另一种作V-t图像的巧妙方法
光电门测加速度
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拼尽全力,逼自己优秀一把,青春已所剩不多。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 做事情尽量要主动,主动就是没人告诉你,而你在做着恰当的事情。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善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真诚是一盏夜幕下的路灯,让行人因它照亮夜色而增添一份夜行的信心。生活中每一回真诚的履践,都会令我们不由自主地萌发对自己心灵的 感动。 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真诚是一盏夜幕下的路灯,让行人因它照亮夜色而增添一份夜行的信心。生活中每一回真诚的履践,都会令我们不由自主地萌发对自己心灵的 感动。 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男人怕父母是孝顺,怕老婆是真爱。所以,好男人都是能耐大,脾气小,渣男则相反!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最新高一物理加速度课件精品

最新高一物理加速度课件精品
初速v0。 3、要注意分析加速度的方向及计算结果中的正、 负符号的物理意义。
【思考与讨论】 1)速度大,加速度也一定大吗? 不一定,例如:匀速直线运动 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也一定大吗?
还与所用时间有关
3)速度变化快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吗?
一定
课堂小结:
速度 表示运动的快慢 v
速度的改变量 表示速度的变化 Δv=v-v0
一些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a /(m·s−2)
炮弹在炮筒中
5×104赛车起步跳伞着陆时−24.5汽车起步
喷气式飞机着陆后滑行 −5~−8 无轨列车起步
汽车急刹车
−4~−6 旅客列车起步
4.5 约2 约1.8 约0.35
例:一辆汽车从车站静止出发做匀加速运动,
经10s速度达到108km/h求此过程的加速度?
三者之间没什么必然联系!
a v t
题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 A.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B.物体的速度改变量大,加速度就大 C.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大,加速度就大 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必为零
一、加速度
⒈ 定义:
⒉ 定义式: av2v1 v t t
加速度 (第二课时)
比较速度变化快慢
万吨货轮起航,10s内速度 火箭发射时10s内速度能
增到0.2m/s
增到约100m/s
时间相同,速度变化量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快
即火箭比货轮速度变得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以8m/s的速度飞行的蜻 以8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 蜓,能在0.7s内停下来 在急刹车时2.5s内能停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 适当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弄清楚所 选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等于多少秒.
8.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地一次测量完 毕(可先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O之间的距 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六.误差分析: 1.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物体的运动速度,多处 摩擦会影响物体的运动,如纸带与振针间的摩擦、 纸带与限位孔间的摩擦.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就可 较好地避免这些摩擦. 2.所使用的电源频率不稳定,导致计时误差.
a
1 3
(a1
a2
a3 )1 3源自x4 x1 3T 2x5 x2 3T 2
x6 x3 3T 2
x6
x5
x4 x3 3T 2
x2
x1
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加速度的,好处是各个数据都 得到了利用,偶然误差较小,使计算结果更接近 真实值。
(2)四段等时位移
(3)二段等时位移
注: 一般出现的是偶数段位移,但若出现 奇数段位移,舍去较短的那段位移,再进 行运算。
度(使图象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上),然 后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如右图所示, 最后根据这些点 的分布趋向,用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连接这些点, 并尽量让多数点落在曲线上(或直线)上,不在曲线(或直 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曲线(或直线)两侧,偏离图像太远 的点,误差大,舍去.
12 v/(cm.s-1)
3.纸带上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带来偶然误差.
4.长木板各处的粗糙程度并非完全相同.
5.用作图法,作出的v-t图线不够规范,准确.
拓展:另一种作V-t图像的巧妙方法
光电门测加速度
同在一个环境中生活,强者与弱者的分界就在于谁能改变它。 加倍努力,证明你想要的不是空中楼阁。胜利是在多次失败之后才姗姗而来。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 林斯 谁不向前看,谁就会面临许多困难。 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方向却很危险。 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劳的意志。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儿童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一般做父母的人的责任,也是他们关心的事,而且国家的幸福与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洛克 我爱你就是要在开心时看得到你,生气时看得到你,你不能错过我的情绪起伏,你不能错过我的死,就是我想去当小偷,你也得陪我去当鸳鸯 大盗。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夜。
.
10
.
8
.
6
.
.
4.
2
0 0.1 0.2 0.3 0.4 0.5 0.6
t/s
注:求解时选取图像上较远的两点来计算(这 两点可以是所描的两点,也可是通过坐标纸容 易读出坐标值的两点)
方法二:逐差法 (1)六段等时位移
a1
x4 x1 3T 2
a2
x5 x2 3T 2
a3
x6 x3 3T 2
加速度的平均值(测量值)为:
两种方式均可实现小车在木板上匀加速直线运动!
2.把细绳拴在小车上,并在另一端挂上适当 的钩码,使之跨过定滑轮,调整装置,使小 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细线应与 长木板平行)
3.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将其一端固定在 小车的后面.
4.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 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于 是,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2.瞬时速度的计算:
vn
v(n1)~ (n1)
xn
xn1 2T
(2)设计表格并记录相关数据
计数点
01
2
3
4
5
时间t/s
0 0.1 0.2 0.3 0.4 0.5
v/(m·s-1)
3.作v-t图象
在坐标纸上,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 标系.根据上表中的v、t数据,在坐标轴上选择合适的标
1.9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一.实验目的: 1.能熟练使用打点计时器操作本实验. 2.会用图像法,逐差法处理纸带数据,并求其加速 度. 二.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 交流电源 复写纸 纸带 导线 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 小车 细绳 钩码 刻度尺 坐标纸
三.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把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 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 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 接好电路.
四.实验数据处理(实验原理) 方法一:图像法 1.选取纸带、确定计数点并进行测量 (1)在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理想(点迹清晰,间 距合理)的纸带. (2)为了便于测量,一般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 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作计时起点(0点). (3)一般每打5个计时点取1个点作为计数点进行 测量(如下图所示,相邻两计数点中间还有4个 计时点).(一定注意计时点与计数点的差别, 计时点周期0.02s和计数点周期0.1s的差别)
五.注意事项: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应该是先接通电源,等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3.如打出的点较轻或是短线时,应调整振针距复写 纸的高度.
4.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滑轮相撞,当小车 到达滑轮前要及时用手按住它. 5.取下纸带前,先断开电源.
6.每打好一条纸带,将定位轴上的复写纸换个位 置,以保证打点清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