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和例题
高中物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 典型例题(含答案)【经典】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讲 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a=Δv/t )1.(单选)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B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 .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2、(单选)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答案 BA .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大B .加速度方向始终改变而速度不变C .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D .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3.(多选)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BD 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 .物体运动的速度可能减小 C .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少 D .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4.(多选)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答案 CD A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 B .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 C .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 D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5.(单选)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BA .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为零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6.(单选)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答案 B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7.(单选)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 甲=4 m/s 2,a 乙=-4 m/s 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答案 BA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 .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D .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等8. (单选)如图所示,小球以v 1=3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一墙壁经Δt =0.01 s 后以v 2=2 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这0.01 s 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答案:CA .100 m/s 2,方向向右B .100 m/s 2,方向向左C .500 m/s 2,方向向左D .500 m/s 2,方向向右 9.(多选)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 ,关于该物体在这1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14m/s 2B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8m/s 2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4m/s 2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6m/s 2【答案】AD10、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 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30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0 s ,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3.0 s .试估算: (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解析 v 1=L Δt 1=0.10 m/s v 2=L Δt 2=0.30 m/s a =v 2-v 1Δt ≈0.067 m /s 2. (2) x =v 1+v 22Δt =0.6 m.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基本规律(1)三个基本公式①v =v 0+at . ②x =v 0t +12at 2. ③v 2-v 20=2ax(2)两个重要推论 ①平均速度公式:v =v t 2=v 0+v 2= s t .中间位置速度v s 2=√v12+v222.②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Δx =aT 2.(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推论(1)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 1∶v 2∶v 3∶…∶v n =1∶2∶3∶…∶n(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x 1∶x 2∶x 3∶…∶x n =12∶22∶32∶…∶n 2(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为: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t 1∶t 2∶t 3∶…∶t n =1∶(2-1)∶(3-2)∶…. 1.(单选)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它在第n 秒内的位移为s ,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答案】A2.(单选)做匀加速沿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s 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5s 内的平均速度小3m/s ,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 m/s 2B .2 m/s 2C .3 m/s 2D .4 m/s 2【答案】C 7.(单选)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s 内的位移为它最后1s 内位移的一半,g 取10m/s 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A . 5 mB . 11.25 mC . 20 mD . 31.25 m 【答案】B 3.(多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5s 内的位移比第14s 内的位移多0.2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小球加速度为0.2m/s 2B . 小球前15s 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C . 小球第14s 的初速度为2.8m/sD . 第15s 内的平均速度为0.2m/s 【答案】AB4.(单选)如图是哈尔滨西客站D502次列车首次发车,标志着世界首条高寒区高速铁路哈大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哈大高铁运营里程92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D502次列车到达大连北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第5 s 内的位移是57.5 m ,第10 s 内的位移是32.5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答案 D A .在研究列车从哈尔滨到大连所用时间时不能把列车看成质点 B .时速350公里是指平均速度,921公里是指位移C .列车做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6.25 m/s 2D .列车在开始减速时的速度为80 m/s5.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 内和第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 和7m .求:(1)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在刹车后6s 内的位移.解答:解:设汽车的初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则第1s 内位移为:x 1=代入数据,得:9=v 0+ 第2s 内的位移为:x 2=v 0t 2+﹣x 1, 代入数据得:7= 解得:a=﹣2m/s 2,v 0=10m/s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时间为:t==则汽车刹车后6s 内位移等于5s 内的位移,所以有:==25m 故答案为:2,256.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1 s 内位移为6 m ,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 内位移为2 m ,求: (1)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 (2)整个减速过程共用的时间。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推论练习.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1一滑雪运动员从85 m长的山坡上匀加速滑下,初速度是1.8 m/s,末速度是5.0 m/s,滑雪运动员通过这段斜坡需要多长时间?2.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x=t+0.5t2(m),从t=0时开始,运动了t1时间时,它的速度大小为5m/s,则有( )A.t1=1sB.t1=2sC.t1=4sD.t1=8s3.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min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m,第6min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m。
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A.0.01m/s2B.0.05m/s2C.36m/s2D.180m/s24.某乘客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他先观测3分钟,发现火车前进了540m;隔3分钟后又观测1分钟,发现火车前进了360m,若火车在这7分钟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列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0.03m/s2B.0.01m/s2C.0.5m/s2D.0.6m/s25.一个以v0=5 m/s的初速度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自始至终有一个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2 m/s2的加速度,则当物体位移大小为6 m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可能为( )A.1 s B.2 sC.3 s D.6 s6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2 s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不同,位移相同B.在t=2 s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位移不同C.在t=4 s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位移不同D.在t=4 s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不同,位移相同7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6 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 mB.在0~6 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 mC.在0~4 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 m/sD.在0~2 s内的加速度小于5~6 s内的加速度8.某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图象如图2-3-11所示,根据图象求:(1)物体距出发点的最远距离.(2)前4 s物体的位移.(3)前4 s内通过的路程.9如图所示,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 m和64 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 s,求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多大?10一辆卡车,它急刹车时的加速度的大小是5 m/s2,如果要求它在急刹车后22.5 m 内必须停下,假设卡车刹车过程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

际电压为210V,打点周期的测量值不变, ②利用能级图求解:在氢原子能级图中将氢原子跃迁的各种可能情况一一画出,然后相加.
③调节各器件的高度,使光源发出的光能沿轴线到达光屏.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x=at 知,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 (2)衰变规律:N=N012t/τ、m=m012t/τ
2
①氢原子的能级公式:En=1n2E1(n=1,2,3,…),其中E1为基态能量,其数值为E1=-13.6 eV.
值相比不变.
XⅢ=X3-X2=½ a(3T)2-½ a(2T)2=5∙½ aT2
第一个T秒内,第二个T秒内,第三个T秒内,……第n
个T秒内位移之比为:
XⅠ∶XⅡ∶XⅢ∶……xN=1∶3∶5∶……(2n-1)
X
X
X
X
tⅠ
tⅡ
tⅢ
t1
t2
t3
由x=½ at12
2x / a
t1=
22x/ a
t2=t1:t2:t3 t3:` =``tn `2` ` 1 `3:x/2 a: 3 n ``````
【详解】 (1)[1]实验开始时应先接通电源, 再释放纸带,故选B; (2)[2][3]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时点的 时间间隔0.02秒;每相邻两个计数点 间的时间间隔是0.02s×5=0.1s。 [4][5][6]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
则
小车的加速度
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 火花计 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 A、B、C、D、 E、F、G 共 7 个计 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图中 没有画出;
乙给出的数据,小车下滑的加速度___2_.5_6__m/s2; C点时的速度_0_._9_0_m/s.
新高考高一物理必修一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习题集(学生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习题集一、习题集1.中间时刻速度、中间位移速度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和,每个时间间隔为,求.1质点的加速度.(1)该质点第未的速度是多少.(2)该质点的初速度是多少.(3)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途中经过相距的、两点所用时间为,汽车经过点时的速度为.求:2汽车经过点时的速度大小.(1)点与出发点间的距离.(2)A.,,B.,,C.,,D.,,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下滑,依次经过、、三点.已知,,小球经过和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则小球经过、、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个内通过位移,第个内通过位移,则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少.45某一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初速为6下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若已知电源频率为,则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是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四个点,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两点间距,点对应的速度是.纸带的加速(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7在8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标出的、、、、都是选中的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利用纸带旁边的刻度尺读出数据点的位置为=.并计算出: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打点时纸带即小车的运动速度大小为.若已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9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纸带上标注的数据有一个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应改为.两点的瞬时速度,得,;还可求得纸带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10在打点计时器打下点速度.(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利用逐差法求得加速度.(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选填“大”或“小”)11在研究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图甲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可计算各点瞬时速度,可得,,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12图为接在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系列点,图中个记数点没有画出,则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关于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三大推论

1 / 4关于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三大推论推论一、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即:v =2v t =v 0+v 2;位移与平均速度关系:02v vx vt t +==推论二、匀变速运动的中间位置速度2x v =推论三、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Δx =x 2-x 1=x 3-x 2=…=x n -x n -1=aT 2.以上三个推论是高中物理的基础,历次考试高频考点,学生务必掌握.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 s 内的位移为5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第3 s 末的速度一定是6 m/s B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2 m/s 2 C .物体在前5 s 内的位移一定是25 m D .物体在第5 s 内的位移一定是9 m【解析】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根据第3 s 内的位移为5 m ,则2.5 s 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 =5 m/s ,2.5 s 时刻即为前5 s 的中间时刻,因此前5 s 内的位移为x =vt =5 m/s×5 s =25 m ,C 项对;由于无法确定物体在零时刻的速度以及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故A 、B 、D 项均错.(2016·河北石家庄调研)滑板爱好者由静止开始沿一斜坡匀加速下滑,经过斜坡中点时的速度为v ,则到达斜坡底端时的速度为( ) A.2vB.3vC .2vD.5v【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位置的速度公式v x 2=v 20+v22,有v =0+v 2底2,得v 底=2v ,故A 正确。
【答案】a【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十四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与公路平行有一行电线杆,相邻电线杆间的间隔均为50m ,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1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为5m/s ,若汽车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在10s 末汽车恰好经过第3根电线杆,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汽车的加速度为1m/s 2B .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7根电线杆时瞬时速度大小为25m/sC .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间的平均速度为20m/sD .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间运动所需要的时间为20s【答案】D【解析】汽车在10s 内的位移是:13502100s m =⨯=,由2112s v t at =+,代入数据解得:21/a m s =。
高中物理必修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含练习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特点,知道直线的倾斜程度反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并会用它求解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如果一个运动物体的v-t 图象是直线,则无论△t 取何值,对应的速度变化量△v 与时间△t 的比值v t ∆∆都是相同的,由加速度的定义v a t∆=∆可知,该物体实际是做加速度恒定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要点诠释:(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特点:速度均匀变化,即2121v v v t t t -∆=∆-为一定值. (3)v-t 图象说明凡是倾斜直线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反之也成立,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一定是一条倾斜的直线.(4)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两种情形:a 与v 同向,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增加; a 与v 反向,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小.要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设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零时刻速度为v 0,在t 时刻速度为v t ,由加速度的定义得000t t v v v v v a t t t--∆===∆-. 解之得0t v v at =+,这就是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要点诠释:①速度公式反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式中v 0是开始计时时的瞬时速度,v t 是经时间t 后的瞬时速度.②速度公式中v 0、v t 、a 都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规定正方向后(常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都可用带正、负号的代数量表示,因此,对计算结果中的正、负,需根据正方向的规定加以说明,若经计算后v t >0,说明末速度与初速度同向;若a <0,表示加速度与v 0反向. ③两种特殊情况:当a =0时,公式为v =v 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v0=0时,公式为v=a t,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要点三、速度公式应用时的方法、技巧要点诠释:(1)速度公式v=v0+a t的适用条件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应用公式时必须首先对运动性质和运动过程进行判断和分析.(2)分析物体的运动问题,要养成画运动草图的习惯,主要有两种草图:一是v-t图象;二是运动轨迹.这样将加深对物体运动过程的理解,有助于发现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相互关系.(3)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弄清物体在每段上的运动规律.如果全过程不是做匀变速运动,但只要每一小段做匀变速运动,也可以在每小段应用速度公式求解.要点四、v-t的应用要点诠释:(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①图象特征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如图所示.②图象的作用a.能直观地反映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特点.b.从图象中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图,图象在t轴下方,表示速度为负,即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c.可以求出位移x.在v-t图象中,运动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x=vt,就对应着“边长”分别为v和t的一块矩形的“面积”,如图中画斜线的部分.(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①图象的特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甲和乙所示为不同类型的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图象.初速为零的向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丙所示.②图象的作用a.直观地反映速度v随时间t均匀变化的规律.图甲为匀加速运动,图乙为匀减速运动.b.可以直接得出任意时刻的速度,包括初速度v0.c.可求出速度的变化率.图甲表示速度每秒增加0.5m/s,图乙表示速度每秒减小1m/s.d.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如图所示,画斜线部分表示时间t内的位移.(3)v-t图象的深入分析①v-t图象与时间轴的交点表示速度方向的改变,折点表示加速度方向的改变.(如图所示)②v-t图象中两图象相交,只是说明两物体在此时刻的速度相同,不能说明两物体相遇.③v-t图象只能反映直线运动的规律因为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只可能有两个速度方向,规定了一个为正方向时,另一个便为负值,所以可用正、负号描述全部运动方向.当物体做一般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各不相同,不可能仅用正、负号表示所有的方向所以不能画出v-t图象.所以,只有直线运动的规律才能用v-t图象描述,任何州图象反映的也一定是直线运动规律.④v-t图象为曲线时,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斜率等于该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下表列出几种v-t要点五、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要点诠释:(1)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即01()2t v v v =+. 注意:该推论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某段过程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即1021()2t v v v v ==+. 注意:该推论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且以后在处理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可用此式精确求解打某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典型例题】类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的理解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做直线运动,若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增加的位移相等,则物体就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做直线运动,若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增加的位移相等,则物体就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量是恒定的D.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恒定的 【答案】AD【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所以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恒定的,但是速度的变化量会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所以速度的变化量是并不是恒定的,故C 错误,D 正确。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及推论的应用—【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练习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及推论的应用【基 础 训 练】1.以20 m/s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以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则汽车在制动后的5 s 内的位移是( )A .45 mB .37.5 mC .50 mD .40 m1.解析:选D 汽车运动时间t =v a =4 s <5 s ,则x =12at 2=12×5×42m =40 m ,故D 对。
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
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 0,末速度的大小为v 1,则在时间t 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 )A .等于12(v 0+v 1)B .小于12(v 0+v 1)C .大于12(v 0+v 1)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2. C3.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 m 的电线杆共用5 s 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 ,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A .2 m/sB .10 m/sC .2.5 m/sD .5 m/s3.解析:选D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v =x t =v 0+v t 2,即505 m/s =v 0+15 m/s2得v 0=5 m/s ,所以D 选项正确。
4.(多)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那么0~t 0和t 0~3t 0两段时间内(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B .位移大小之比为1∶2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4. BD【能 力 提 高】6.爬竿运动员从竿上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下滑时间2t ,后再匀减速时间t 恰好到达竿底且速度为0,求这两段匀变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1∶2B .2∶1C .1∶4D .4∶16.A设最大速度为v ,则加速阶段a 1=v 2t ,减速阶段a 2=-vt,所以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A 正确.7.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2s ,整列车厢通过他历时6s ,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A.3节B.6节C.9节D.12节7. C解析:设一节车厢长为L ,则L =12at 21nL =12at 22,将t 1=2s ,t 2=6s 代入上面两式解得n =98.假设列车在某段距离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5m/s 增加到10m/s 时位移为x 。
高中物理必修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大公式及其重要推论

x/m
8
6.
4
2
0 1 2 3 4 5 t/s
位移公式
x
1 2
at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0t
2. 位移对应着v-t图象中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
v/(m·s-1) v at v0
8
6.
4 2
0 1 2 3 4 5 t/s
1 x 2 (v v0 )t
x
1 2
(v0
at
v0
)t
1 2
(at
2v0
)t
x
1 2
2vx 2 v02 v2
2
即某段位移中点速度平方的2倍等于始、末速度的平方和.
重要公式推论
4. 位移中点速度与中间时刻速度的比较:
结论:无论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 时速度均小于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重要公式推论
5. 位移差公式:
v/m
v at v0
8
6.
aT
4
2
T
0 1 2 3 4 5 t/s
练习 一辆汽车以20m/s的初速度做匀减速刹车,若刹车过程中加速 度大小为3m/s2,求8s后此汽车的速度.
解析: 初速度v0=20 m/s,加速度a=-3 m/s2 由汽车刹车运动,可能在8s前就停下来了. 而汽车在实际运动中停 下后不会继续匀减速即向反向匀加速,所以此题必须先解出汽车停 下来所用的时间t′. 由速度公式有vt′=v0+at′,带入数据0=20-3t′,得t′=20/3=6.67s. 即汽车刹车后6.67s已停下,速度为零,因此8s时的速度也为零.
t/s
练习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和例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高中物理必修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
一、三个重要推论
(1).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____________
(2).某段位移中间位移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
①公式:S2-S1=S3-S2=S4-S3=…=Sn-Sn-1=△S=aT2 ②推广:Sm-Sn=(m-n )aT2
二、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推论(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
(1)l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 l :V 2:V 3……=1:2:
3……
(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之比S l :S 2:S 3……=12:22:32……
(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的位移之比为S Ⅰ:S Ⅱ:S Ⅲ……·=l :3:5……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 l :t 2:t 3……=l :(2—l):(3一2)……
1.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垂直穿过三块紧挨着的木块后,穿出时速度几乎
为零.设子弹在木块的加度相同,若三块木板的厚度相同,则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 =
__________________;若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相同,则三块木板的厚度之比d1:d2:d3 = __________________.
2.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ls内的平均速度为()
A.5.5 m/s B.5 m/s C.l m/s D.0.5 m/s
3. 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0匀加速直线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
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
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 1.5m/s B.3m/s C.4m/s D.无法确定4.一个物体自静止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末速度为v t,则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A.x < v t t /2 B.x = v t t /2 C.x > v t t /2 D.无法确定5.一物体做匀变速度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10m/s,在这1s的时间内,该物体的()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
10m/s2
6. 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
线运动,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到C点时的速度为2v,则AB与BC 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A. 1:4
B. 1:3
C. 1:2
D. 1:1
7.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前3 s内下落的距离是第1 s 内下落距离的几倍()
A.2倍 B.3倍 C.6倍 D.9倍
8.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的速度为30m/s,则它下落的高度是______ m。
它在前2秒内的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 m/s,它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 m。
(g取10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