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负荷计算校核

锅炉负荷计算校核
锅炉负荷计算校核

目录

前言 (3)

第一章锅炉设计基本特征 (4)

1.1 锅炉设计参数 (4)

1.2 燃料资料 (4)

1.3 锅炉基本概述 (5)

第二章锅炉热力计算表 (6)

2.1 锅炉设计辅助计算 (6)

第三章炉膛热力计算 (12)

第四章各种对流受热面热力计算 (18)

4.1 屏的热力计算 (18)

4.2 凝渣管的热力计算 (23)

4.3 高温过热器的热力计算 (24)

4.4 低温过热器的热力计算 (28)

4.5 高温省煤器的热力计算 (31)

4.6 高温空气预热器的热力计算 (33)

4.7 低温省煤器的热力计算 (37)

4.8 低温空气预热器的热力计算 (39)

第五章锅炉设计汇总表 (41)

总结 (44)

参考文献 (45)

前言

锅炉课程设计是巩固我们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使我们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了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而且培养了我们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了我们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我国的锅炉目前以煤为主要燃料,锅炉的结构设计和参数的设计与选择以及煤种的选择与应用等都将会对燃料效率、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水平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有影响。因为,在锅炉设计中对锅炉的性能、结构、经济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各种计算,尤其是热力计算作为主要和基础的计算,为锅炉的其他计算,如水和空气动力计算、烟气阻力计算、强度计算等提供相关的重要的基础数据。

第一章锅炉设计基本特征

1.1 锅炉设计参数

所设计的煤粉锅炉型号为:WXL-220/9.8-540/540-M62

额定蒸发量: 220t/h

汽包压力:10.98MPa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 540℃

过热蒸汽出口压力:9.8MPa(表压)

给水温度:215℃

冷风温度: 20℃

制粉系统:中间储仓式(热空气作干燥剂、钢球筒式磨煤机)燃烧方式:四角切圆燃烧

排渣方式:固态排渣

1.2 燃料资料

1、煤种:西山贫煤,它的成分百分比如下:

2、煤的收到基成分:

①碳=

C67.6%

ar

②氢=

H 2.7%

ar

③氧=

O 1.8%

ar

N0.9%

④氮=

ar

S 1.3%

⑤硫=

ar

A19.7%

⑥灰分=

ar

M6%

⑦水分=

ar

V15%

3、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daf

4、灰熔点特性:

DT=1190℃ ST=1340℃ FT=1450℃ 5、煤的可磨度

1.6km K =

6、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g kJ Q p net ar 24720..=

1.3 锅炉基本概述 1、蒸汽流程

汽包→顶棚管→低温对流过热器→经过一次喷水减温→屏式过热器→高温

对流过热器冷段→经过二次喷水减温→高温过热器热段→汽轮机

2、烟气流程

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低温对流过热器→高温省煤器→高温空气预热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气预热器

3、结构概述

采用单锅筒π型布置,上升烟道为燃烧室及凝渣管。水平烟道布置两级悬挂对流过热器。布置两级省煤器及两级管式空气预热器。

整个炉膛全部布满水冷壁,炉膛出口凝渣管簇由锅炉后墙水冷壁延伸而成,在炉膛出口处采用由后墙水冷壁延伸构成的折焰角,以使烟气更好的充满炉膛。采用光管水冷壁。

本锅炉过热器采用高温过热器在前,低温过热器在后,在两级之间有锅炉自制冷凝水 喷水减温装置,由进入锅炉的给水来冷却饱和蒸汽制成凝结水,回收凝结放热量后再进入省煤器。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采用两级配合布置,以节省受热面减少钢材消耗量。 燃烧方式采用四角布置的直流燃烧器。

根据煤的特性选用中速磨煤机的负压直吹系统次风。

第二章锅炉热力计算表

2.1 锅炉设计辅助计算

(1)燃烧产物容积计算

煤完全燃烧(α=1)时理论空气量及燃烧产物容积计算见表2-1

表2-1 燃烧计算表

序号

目名

单位

(标准

状况

下)

计算公式及数据结果

1 理论

空气

V m3/kg 0.0889(C ar+0.375S ar)+0.265H ar-0.0333O ar 6.709

2 理论

氮容

2

N

V m3/kg 0.8N ar/100+0.79V0 5.307

3

RO

2

容积

2

RO

V

m3/kg 1.866C

ar

/100+0.7S

ar

/100 1.271

4 理论

干烟

气容

gy

V m3/kg V0N2+V RO27.517

5 理论

水蒸

气容

2

O

H

V

m3/kg

11.1H

ar

/100+1.24M

ar

/100+1.61d

k

V0(d

k

=0.0

1kg/kg))

0.482

6 飞灰

份额fh

?查表可得0.92

(2)空气平衡及焓温表

烟道各处过量空气系数、各受热面的漏风系数及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燃烧产物的容积列于表2-1中,炉膛出口处过量空气系数按表2-2取。

表2-2 烟气特性表

序号项目名称

单位

炉膛

屏凝

渣管

高过

热器

低过热

高省

煤器

高空预

低省煤

低空预

1 受热面出口

过量空气系

?- 1.21 1.24 1.27 1.29 1.32 1.34 1.37

2 平均过量空

气系数pj

?- 1.21 1.225 1.255 1.28 1.305 1.33 1.355

3 干烟气容积

V0gy+(α

pj-1)V

gy

V m3/kg 7.986 8.087 8.288 8.456 8.624 8.791 8.959

4 水蒸气容积

V0H2O+0.161(

αpj-1)V0

O

H

V

2

m3/kg 0.504 0.506 0.5095 0.5122 0.5149 0.5176 0.5203

5 烟气总容积

V gy+V H2O y

V m3/kg 8.491 8.593 8.7983 8.9687 9.1391 9.3096 9.4800

6 RO2容积份额

V RO2/V y20R

r- 0.149 0.147 0.1444 0.1417 0.1390 0.1365 0.1340

7 水蒸气容积

份额

V H2O/V y

O

H

r

2

- 0.059 0.058 0.0579 0.0571 0.0563 0.0556 0.0548

8 三原子气体

和水蒸气容

积总份额

r RO2+r H2O

r - 0.209 0.206 0.2023 0.1988 0.1954 0.1921 0.1889

9 容积飞灰浓

度υ

μg/m321.34 21.08 20.599 20.207 19.831 19.468 19.118

10

烟气质量

1-A ar/100+1.

306αpj V0

m y kg/kg

11.40

50

11.53 11.799 12.018 12.237 12.456 2.6755

11 质量飞灰浓

αfh A ar/

(100m y)

y

μkg/kg 0.015

87

0.015 0.0153 0.0150 0.0147 0.0145 0.0142

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燃烧产物的焓温表表2-3 烟气焓温表(用于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的计算)

烟气或空气温度(℃) 理论烟气焓理论空气焓理论烟气焓增

炉膛、顶棚管高温过热器

α″=1.2 α″=1.225

h yΔh y h yΔh y

100 976.33983 888.47287

---

1162.919

---

1176.2462258

--- 1004.136 1192.829 1206.3076733

200 1980.47682 1787.00924 2355.74876 2382.553899

1033.1988 1225.2727737 1238.9923433 300 3013.67562 2701.64721 3581.02153 3621.5462423

1063.43462 1259.3689523 1273.3642618 400 4077.11024 3634.66784 4840.39048 4894.910504

1092.61291 1293.2247571 1307.5541748 500 5169.72315 4589.96235 6133.61524 6202.4646788

1121.28471 1326.4050051 1341.0564548 600 6291.00786 5566.72566 7460.02024 7543.5211335

1149.27114 1358.6040162 1373.5563645 700 7440.279 6563.54888 8818.62426 8917.077498

1173.53948 1386.000092 1401.17585 800 8613.81848 7575.26608 10204.6243 10318.253348

1191.98653 1407.828478 1423.24576 900 9805.80501 8603.08488 11612.4528 11741.499108

1211.03319 1429.3829622 1444.9793745 1000 11016.8382 9642.8457 13041.8357 13186.478483

1228.3066 1450.333573 1466.1926425 1100 12245.1448 10700.117 14492.1693 14652.671125

7

1242.19 1465.569499 1481.5251775 1200 13487.3348 11763.8289 15957.7388 16134.196303

1258.3335 1484.897103 1501.0802175 1300 14745.6683 12842.7032 17442.6359 17635.27652

1263.5169 1491.686646 1507.984485 1400 16009.1852 13929.2258 18934.3226 19143.261005

1277.719 1506.945403 1523.3187175 1500 17286.9042 15020.7801 20441.2680 20666.579723

1286.1042 1517.133978 1533.636105 1600 18573.0084 16120.9219 21958.4019 22200.215828

1296.4741 1528.180141 1544.7305725 1700 19869.4825 17224.284 23486.5821 23744.9464

1298.6147 1530.405287 1546.9617575 1800 21168.0972 18328.0487 25016.9874 25291.908158

1306.2338 1541.476157 1558.2791825 1900 22474.331 19448.2504 26558.4635 26850.18734

1310.0414 1545.002 1561.7849 2000 23784.3724 20567.1104 28103.4655 28411.97224

1321.7765 1558.737707 1575.6635075 2100 25106.1489 21695.4971 29662.2032 29987.635748

1317.71208 1554.1942686 1571.0858535 2200 26423.86098 22821.60276 31216.3975 31558.721601

----- --- ---

8

表2-4 烟气焓温表(用于用于低温过热器、高温温省煤器的计算)

烟气或空气温度理论烟气焓理论空气焓理论烟气焓增

低温过热器高温省煤器

α″=1.27 α″=1.29

h yΔh y h yΔh y

300 3013.67562 3014.67562

---

3691.97763

---

3857.7847936

--- 1063.43462 1202.9328695 1237.0324416

400 4077.11024 3634.66784 4894.91050 5094.8172352

1092.61291 1307.5541748 1360.0953728 500 5169.72315 4589.96235 6202.46467 6454.912608

1121.28471 1341.0564548 1394.7784368 600 6291.00786 5566.72566 7543.521133 7849.6910448

1149.27114 1373.5563645 1428.3816416 700 7440.279 6563.54888 8917.077498 9278.0726864

1173.53948 1401.17585 1456.820296 800 8613.81848 7575.26608 10318.25334 10734.892982

--- --- ---

9

表2-5 烟气焓温表(用于高温空预器、低温省煤器的计算)

烟气或空气温度理论烟气焓理论空气焓理论烟气焓增高温空气预热器低温省煤器

α″=1.32 α″=1.34

h yΔh y h yΔh y

100 976.33983 888.47287

---

1247.3240554

---

1269.5358771

--- 1004.13699 1278.1905829 1300.6539921

200 1980.47682 1787.00924 2525.5146382 2570.1898692

1033.1988 1312.1633809 1335.0293301 300 3013.67562 2701.64721 3837.6780191 3905.2191993

1063.43462 1348.0059122 1371.3314279 400 4077.11024 3634.66784 5185.6839312 5276.5506272

1092.61291 1383.9777356 1407.8600983 500 5169.72315 4589.96235 6569.6616668 6684.4107255

1121.28471 1419.1975196 1443.6166023 600 6291.00786 5566.72566 7988.8591863 8128.0273278

--- --- ---

10

表2-6 烟气焓温表(用于低温空预器的计算)

烟气或空气温度理论烟气焓理论空气焓理论烟气焓增

低温空气预热器

α″=1.37

h yΔh y

100 976.33983 888.47287

---

1291.7476989

---1004.13699 1323.1174014

200 1980.47682 1787.00924 2614.8651002

1033.1988 1357.8952794 300 3013.67562 2701.64721 3972.7603796

1063.43462 1394.6569437 400 4077.11024 3634.66784 5367.4173232

1092.61291 1431.7424611 500 5169.72315 4589.96235 6799.1597843

1121.28471 1468.0356851 600 6291.00786 5566.72566 8267.1954693

--- ---

11

(3)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表2-7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序号

名称

号 单位

公式 结果 1 锅炉输入热量 Q r KJ/

㎏ 公式Q r ≈Q ar,net 24720 2 排烟温度 θpy ℃ 先估后校 140 3

排烟焓

h py KJ/㎏

查焓湿表用插值法求

1688.683 4 冷空气温度 t lk ℃ 取用 20 5 理论冷空气焓 h o

lk KJ/㎏ h o

lk =(ct)k V o

177.6946 6 化学未完全燃烧损失 q 3 % 取用 0.5 7 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 q 4 % 取用

1.5 8 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 αpy 查表即低温空预器出口过量空气过量系数

1.37 9

排烟损失

q 2 % (100-q 4)*(h py -αpy h 0

lk )/Q r

5.75857 10 散热损失 q 5 % 取用 0.5 11 灰渣损失

q 6 %

q 6=Q 6/Q r *100% 0 12 锅炉总损失 ∑q % q 2+q 3+q 4+q 5+q 6 8.259 13 锅炉热效率 η % 100-∑q 92.7413 14 保热系数 ψ

1-q 5/(η+q 5)

0.99458

15 过热蒸汽焓 h "

gg KJ/㎏ 查附录B-6,B-7,高温过热器出口参数 p=9.9Mpa ,

t=540℃ 3977.91 16 给水温度 t gs ℃ 给定

215

17

给水焓

h gs KJ/㎏ 查附录B-6,B-7,低温省煤器入口参数 p=11.57Mpa ,

t=215℃ 923.73

18 锅炉实际负荷 D ㎏/h 220000

19 锅炉有效利用

热 Q Kj/h D gr (h

''gg-h gs

)

6.7428

10 20 实际燃料消耗量 B ㎏/h 100*Q/(ηQ r ) 29825.55 21 计算燃料消耗量 B j ㎏/h

B(1-q 4/100)

29378.17

第三章炉膛热力计算

3.1燃烧室设计及传热计算

表3-1 炉膛结构数据

名称符号单位公式结果

1 前墙总面积A q m27.68*[(1.395+0.905)+3.955/2]+22.

176*(5.888+2*1.267)

219.62

2 侧墙总面积2A c m2

A c1=(6.912+3.955)*1.762*0.5

A c2=5.126*12.976

A c3=[5.126+

(6.912-0.896-1.760)]*1.016*0.5

A c4=(6.912-0.896-1.760)*0.344

A c5=[(6.912-0.896-1.760)+3.390]*0

.86*0.5 A c6=6.974*3.39

A c=A c1+A c2+A c3+A c4+A c5+A c6=109.24

218.48

3 后墙总面积A h m2

7.68*[(1.395+0.905)

+3.955/2]+12.976*(5.888+2*1.267)

+7.68*2.032

157.74

4 喷燃气及门孔面

A yc m2 6

5 炉顶面积A ld m2

(3.390+0.896)

*7.68-2*0.5*0.896*0.896

32.11

6 炉膛与屏交界面

A2m2(6.974+1.225+0.344)*7.68 65.61

7 炉墙总面积A1m2A q+2A c+A h+A ld+A2693.56

8 炉膛截面积A A m2 6.912*7.68-0.8962*2 51.479

9 水冷壁管外径 d mm 60

10 水冷壁管节距S mm 64

11 管子至墙中心距 e mm 0

12 水冷壁角系数X sl查图A-1(a)0.98

13 炉顶角系数X ld0.98

14 出口烟窗角系数X yc 1

15 炉膛容积V l m3Ac*7.68+(7.68+5.888)*0.896*0.5*(

22.176+12.976)

1052.6

16 冷灰斗二等分平

面到出口烟窗中

心线的距离

H l m 19.846

17

冷灰斗二等分平面到炉顶的距离 H o m 23.938

18 冷灰斗二等分平面到燃烧器中心

线的距离 H r m 4.962

19 炉膛总有辐射受

热面 A lz m 2

0.98*(A 1-A 2-A yc )

675.12 20 炉膛水冷程度 X m S lz /A l 0.97 21

炉膛有效辐射层

厚度

s

3.6*V l /A l

5.466

表3-2 炉膛热力计算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公式

结果 1 炉膛出口过量空气

系数 α

”1

查漏风系数和过量空气系数表 1.21 2 炉膛漏风系数 △α1 查漏风系数和过量空气系数表 0.07 3 制粉系统漏风系数

△αzf 查漏风系数和过量空气系数表

0.1 4 热风温度 t rk ℃ 先估后校 290 5 理论热风焓 h o

rk KJ/Kg 查焓温表

3356.5127 6 理论冷风焓 h o lk KJ/Kg

查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

算表2-1

117.6946 7 空气带入炉膛热量 Q k KJ/Kg (α"l -△αl -αzf )h o

rk +(△αl +

△αzf )h o

lk 1234.0145 8 对应于每千克燃料送入炉膛的热量 Q l

KJ/Kg Q r [1-(q 3+q 6)/(100-q 4)]+Q k

25828.53227 9 理论燃烧温度 0?

查焓温表

1852.647 10

理论燃烧绝对温度 T o

K

2125.647 11 火焰中心相对高度

系数

X h r /H l +△x(其中

h r =4962,H l =22176-4092+1762,

△x=0)

0.25 12 系数M M

A-BX

0.07

13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

1? ℃ 先估后校 注:T"l ="

1?+273

1100 14 炉膛出口烟气焓 h "

gl KJ/Kg 查湿焓表 14492.17

15 烟气平均热容量 V c KJ/(Kg ℃) (Q l -h "

gl )/(0?-"

1? )

15.062 16 水冷壁污染系数 ζ

sl 查水冷壁灰污系数表 0.35 17

水冷壁角系数

X sl

查炉膛结构数据表3-1

0.98

18 水冷壁热有效系数 ψsl ζ

sl X sl

0.343 19 屏,炉交界面的污染

系数 ζ

yc

βζ

sl

(β取0.98) 0.343 20 屏,炉交界面的角系

数 X yc 取用 1 21 平炉交界面的热有

效系数 ψyc ζ

yc X yc

0.343 22 燃烧器及门孔的热

有效系数 ψr 未敷设水冷壁

0 23 平均热有效系数 ψpj (ψsl A+ψyc A 2+ψr A yc )/A 1 其

中:A=A q +2A c +A h +A ld -A yc

0.34 24 炉膛有效辐射层厚

度 s m 查炉膛结构数据表3-1

5.466 25 炉膛内压力 p Mpa

0.1 26 水蒸气容积份额 r H2O 查烟气特性表2-2 0.0594 27

三原子气体和水蒸气容积总份额 r

查烟气特性表2-2

0.2685

28 三原子气体辐射减

弱系数 k q

1/(m ·Mpa)

3.078

29 烟气质量灰飞浓度 μy Kg/Kg 查表2-1烟气特性表 0.01587 30

灰粒平均直径

d h

μm 查附录B-2筒式钢球磨煤机(通

常取13μm )

13

31 灰粒辐射减弱系数 k h

1/(m ·Mpa)

81.768

32 燃料种类修正系数 x 1

对底反应的燃料(无烟煤,半

无烟煤,贫煤等)x 1=1

对高反应的燃料(烟煤,褐煤,泥煤,页岩,木柴等)x 1=0.5 1

33 燃烧方法修正系数 x 2 对室燃炉x 2=0.1 对层燃炉

x 2=0.03

0.1

34 煤粉火焰辐射减弱

系数

k 1/(m ·Mpa) k q r+k h μy +10x 1x 2

3.127 35

火焰黑度

a h

0.809

36 炉膛黑度 a l

0.93

)

100037.01)(1.02.106.178.0(2.10"

2l O

H T rps

r --+?3

2

2

"559

00h

l d T kps

e --1sl

h h h

a a a ψ)1(-+

37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计算值)

"

1

?℃

注:бo=5.67×10-11W/(m2k4

1145.35

38 计算误差

△?

"

1

?-"

1

?估 (允许误差±

100℃)

45.35

39 炉膛出口烟气焓h"yl KJ/Kg 查焓湿表15156.8

05

40 炉膛有效热辐射放

热量

Q f l KJ/Kg ψ(Q1-Q"yl)

10613.0

31

41 辐射受热面平均热

负荷

qs W/m2B j×Q f l/(3.6×A LZ)

128286.

425

42 炉膛截面热强度q A W/m2B j×Q r/(3.6×A A) 3918678 .245

43 炉膛容积热强度q V W/m3Bj×Qr/(3.6×V l) 191649. 345

表3-3 炉膛顶棚辐射受热面吸热量及工质焓增的计算表

号名称符

号单位公式结果

1 顶棚管径 d mm 38

2 节距S mm 47.5

3 排数n 158

4 顶棚管脚

系数x 查《标准》线算图1(即附录A-1)0.98

5 顶棚面积A ld m232.11

6 蒸汽流通

面积A lt m2158×(3.14×0.032)/4 0.112

7 炉膛顶棚

热负荷分

配不均系

数ηh

查《标准》线算图1(即附录A-1)(对本

炉型:x=h/H0=H0/H0=23938/23938) 0.660

8 炉膛顶棚

总辐射吸

热量Q ld KJ/h 3.6ηh q s A ld9798665.635

273

1

)

3600

(6.0

3

-

+

c

j

o

pj

l

O

V B

T

a

M

T

υ

ψ

б

з

9 减温水总

流量D jw Kg/h 先估后校11000

10 炉膛顶棚

蒸汽流量D ld Kg/h D-D jw209000

11 炉膛顶棚

蒸汽焓增

Δ

h ld KJ/Kg Q ld/D ld46.88356763

12 炉膛顶棚

进口蒸汽

焓h'ld KJ/Kg

查附录B-6,B-7 注:蒸汽参数

——汽包压力对应的干饱和蒸汽2708.835

13 炉膛顶棚

出口蒸汽

焓h"ld KJ/Kg h'ld + Δh ld2755.718568

14 炉膛顶棚

出口蒸汽

温度t"ld℃345.7479807 第四章各种对流受热面热力计算

4.1屏的热力计算

表4-1屏的结构数据计算表

序号名称符

位公式结果

1 管子外径 d mm υ42×5

2 屏的片数Z 12

3 每片屏的管

子排数n 4×10 40

4 屏的深度L m 2.076

5 屏的平均高

度h m 7.4

6 一片屏的平

面面积A p m213.5

7 屏的横向节

距S1mm 屏的间距591

8 比值σ1S1/d 14.1

9 屏的纵向节

距S2mm 46

10 比值σ2S2/d 1.09

11 屏的角系数x p 查《标准》线算图1(即附录A-1),

曲线5 0.98

12 屏的计算受

热面积A pj m22A p x p Z 317

13 屏区顶棚面

积A dp m2宽×深×角系数15.6

14 屏区两侧水

冷壁面积A sl m2高×深×角系数×2 30.1

15 屏区附加受

热面面积A pfj m2A dp+A sl45.7

16 烟气进屏流

通面积A'p m28.184×(7.68-12×0.042) 58.72838

17 烟气出屏流

通面积A”p m2 6.974×(7.680-12×0.042) 50.04542

18 烟气平均流

通面积A y m254

19 蒸汽流通面

积A lt m2

12×10×π×d2n/4(其中

dn=0.042-2*0.005,单位为m)0.097

20 烟气有效辐

射层厚度s m2

(注:S1单位为m)

0.779

21 屏区进口烟

窗面积A'ch m2见表中A265.61

22 屏区出口烟

窗面积A"ch m27.668×6.424 49.34

表4-2 屏的热力计算

号名称符号单位公式结果

1 烟气进屏温

'

p

?℃查表炉膛校核热力计算即炉膛出口

烟气温度3-2

1145.35

2 烟气进屏焓h′yp kJ/kg

查表炉膛校核热力计算即炉膛出口

烟气焓3-2

15156.805

3 烟气出屏温

"

p

?℃先估后校1000

4 烟气出屏焓h"yp kJ/kg 查焓温表13041.535

5 烟气平均温

度pj

?℃('

p

?+"

p

?)/2 1072.67

6 屏区附加受

对流吸热量Q d pfj

kJ/kg 先估后校180

7 屏的对流吸

热量Q d p

kJ/kg 1913.82

"

P

'

"

'

P

A

A

A

*

A

*

2

+

p

P

1

1

1

1

8

.

1

S

L

h

+

+

8 炉膛与屏相

互换热系数β

查附表A-15 0.98

9 炉膛出口烟

的沿高度热

负荷分配系

数ηyc

查《标准》线算图11(即附录A-6)

(x=h/H0=H1/H0=19846/23938)

0.72

10 炉膛出口烟

射入屏区的

膛辐射热量Q′f p

kJ/kg ?

βη

yc

(Q l-h′yp)A′ch/A lz727.756

11 屏间烟气有

效辐射层厚

度s m

查表4-1屏的结构数据表0.779

12 屏间烟气压

力p Mpa

0.1

13 水蒸气容积

份额r H2O

查表2-2烟气特性表0.0589

14 三原子气体

辐射减弱系

数k q

1/(m·M

Pa)

18.706

15 三原子气体

水蒸气容积

总份额r

查表2-2烟气特性表0.2657

16 灰粒的辐射

减弱系数k h

1/(m·M

Pa)

82.59

17 烟气质量飞

灰浓度μy kg/m3

查表2-2烟气特性表0.0157

18 烟气的辐射

减弱系数k

1/(m·M

Pa)

k q r+k h y 6.27

19 屏区烟气黑

度 a

0.386

20 屏进口对出

口的角系数x

0.9965

21 燃料种类修

正系数ξr

取用0.5

22 屏出口烟窗

面积A"p

查表4-1屏的结构数据计算50

)

1000

37.0

1)(1.0

2.10

6.1

78.0

(2.102

T

r pj

O

H

rps

-

-

+

d

pj

h

2

2

*

55900

)

273

(+

?

e kps

-

-

1

m

s

s

1

s

1

1

2

1

单位为

注:

L

L

-

+

23 炉膛及屏间

气向屏后受

面的辐射热

量Q"f p

kJ/kg 482.776

24 屏区吸收的

炉膛辐射热Q f pq

kJ/kg 244.98

25 屏区附加受

热面

吸收的辐射

热量Q f pfj

kJ/kg 30.867

26 屏区水冷壁

收的辐射热

量Q f ps1

kJ/kg

20.331

27 屏区顶棚吸

的辐射热量Q f p1d

kJ/kg

10.537

28 屏吸收的辐

射热量Q f p

kJ/kg

Q f pq-Q f pfj214.113

29 屏吸收的总

热量Qp

kJ/kg

Q d p+Q f p2157.933

30 第一级减温

水喷水量D jw1kg/h 取用8250

31 第二级减温

水喷水量D jw2kg/h 取用2750

32 屏中蒸汽流

量Dp kg/h D-D jw2217250

33 蒸汽进屏温

度t′p

先估后校395

34 蒸汽进屏焓h′p kJ/kg

查附录B-6、B-7,

按计算负荷下进屏p=10.49 MPa 3027.97

35 蒸汽出屏焓h"p kJ/kg h′p+B j Q p/D p3319.78

36 蒸汽出屏温

度t"p

查附录B-6、B-7,

按计算负荷下进屏p=10.2 MPa 479.85

37 屏内蒸汽平

均温度t pj

(t′p+t"p)/2 429.925

38 平均传热温

差Δt1

pj-t pj642.745

39 屏内蒸汽平

均比体积νm3/kg

查附录B-6、B-7,按计算负荷下屏

进出口压力平均值p pj=10.345 Mpa

(查表1-6)及t pj0.0278

f

p

f

p

Q

Q''

-

'

pfj

pj

pfj

f

pq A

A

A

Q

+

pfj

pj

f

pq A

A

A

Q

+

1

s

)

/(

10

67.5

3600

/

)

1(

4

2

11

4

K

m

W

B

T

A a

x a

Q

j

r

pj

ch

f

p

?

?

=

'

+

-

'

-

σ

ξ

σ

β

注:

pfj

pj

dp

f

pq A

A

A

Q

+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与热负荷指标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按照冬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 内消耗的需要由采暖设备提供的热量?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指在采暖期间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 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g) 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 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 q=Q/Ao ⑴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 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 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仁Afk(tn-twn)(2)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 量(W八面积(m2)、传热系数[W/ (m2?K )卜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C)、 采暖室外(C)。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2)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 Q2=acp p wnLlm(tn -twn)(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W)、 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 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表示在基准高度(10m )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丨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 )、tn和twn 与上同、p 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 )、m表示综合修正系数。 新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0.28cp p wnL(tn -twn) (4)式中tn和twn、p wn与上同,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L0lmb

锅炉流程图

燃煤火力发电厂流程图: A:燃烧气体系统──煤(1)由自动输送带(2)漏斗、度量计(3)送入磨粉机(4)粉碎后,与高温蒸汽(5)以一定比例混合,再由喷嘴客房入锅炉(6)内燃烧。构成炉壁内衬的整排水管(7)中的循环纯水被加热而沸腾产生蒸汽。燃烧后灰落入出灰口(8)排出。烟道内烟气(9)使过热器(10)、再热器(11)内蒸汽加热,提高再预加热省煤器(12)内的锅炉用温水和空气加热器(13)内的燃烧用气,最后经沉淀集尘器(14)、烟囱(15)后排出至大气中。 B.蒸汽系统──过热后高压高温蒸汽最初送入高压涡轮(16),使其旋转,再经再热器(11)补足热能后,依序送入中压涡轮(17)及低压涡轮(18),使所有热能消耗殆尽后,送入冷凝器(19)恢复为原水,此水经加热器(21)、省煤器(12)而循环。 C.冷却水系统──冷却塔(20)中的冷却水由河、井、海及自来水系统供给,经由冷凝器(19)的冷却水回到冷却塔冷却。 D.发电系统──接于涡轮转子上的发动机(22)产生电力,经由变压器(23)提升电压后进入电力系统。

锅炉给水泵、凝结水泵、真空泵、低加疏水泵在运行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低加的作用是经汽轮机做完功的乏汽经凝汽器冷却后成水,由凝结泵抽至低压加热器加热后送往除氧器里。 高加的作用是从除氧器里的水经给水泵抽至高压加热器加热后送往锅炉对流管。 1.锅炉给水泵不知道你说的是给水泵呢,还是炉水泵。 给水泵的话,是把除氧器除氧后的水(大型机组一般还要通过高加加热)送到锅炉(汽包炉的话就进汽包;如果是直流炉就直接进入换热器)。 炉水泵的话就是指在强迫循环炉中,为建立炉水循环提供动力的泵(自然循环炉就没有这个,是靠密度差形成循环),所谓炉水循环具体就是指炉水从汽包经过下降管进入下水包,经炉水泵升压进入水冷壁,最后回到汽包的这个循环过程。 2.凝结水泵是指凝气式机组,在凝汽器回收了工质后,经过化学单位或者凝结水精滤装置(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对凝结后的水进行水质处理)后,通过凝结水泵再次打回系统,进行重复利用。 3.真空泵是为了维持机组真空的泵,其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在汽动阶段建立真空,另一个是在运行中将凝汽器中的不凝结气体(比如漏进凝汽器的空气之类,如果积聚太多会影响凝汽器效率)抽出去。机组真空的话,在凝汽式机组中,是靠将乏汽(做完功的蒸汽)通过循环水冷却凝结后,由于水汽的体积差,形成真空的,并不是靠真空泵来维持,特别是大型机组,光靠真空泵的出力是肯定不够的。 4.低加疏水泵的话,先说点补充内容就是高加、低加里作为热源的抽汽在其中被给水冷却凝结后,形成疏水。这部分水在正常状态下(如果水位过高可能会通过抽汽管道倒流进入汽轮机,所以高水位时有紧急疏水装置,直接将水排至凝汽器或者除氧器)是会通过疏水装置进入下一级,比如低加五的疏水进入低加六。 疏水泵是为了将低加的疏水及时排至下下一级低加的泵。 这个疏水装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压力差逐级自动流入(低加五的抽汽压力大于低加六);另一种就是利用低加疏水泵把上一级的水抽到下一级。另外由于低加疏水泵的工况很恶劣(有压力又潮湿),而且维修的难度大(要切除低

采暖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采暖热负荷的计算方法((0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为节省时间,采用的热负荷确定方法均为估算法,即用房间面积乘以每平方米的设计热负荷指标。通常为朝南房间为120W/m2,其它房间为120W/m2-150W/m2不等,全凭设计人员的经验和感觉。为了设计效果,尽可能往大值选取。最终导致一些散热器型号选取过大,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在目前供暖设计中屡见不鲜,导致用户的初投资增加,整个供暖系统的花费加大。 站在为客户省钱的角度,尽可能规范选取散热器型号,我们的热负荷选择只需在充分满足房间温度的要求下,上下有轻微浮动即可。 以本公司原本设计的锦苑天元坊15幢的某户家庭暖气系统为例。该设计说明中缺少一些关键的技术参数,如:建筑物所处楼层(是否有屋顶),整个建筑物的维护结构资料(外墙,外窗,地面的材质和传热系数),扬州市的气象参数等,导致估算出来的某些房间热负荷太大。以书房为例,书房面积8.2m2,选取的是雅克菲钢制板式散热器,规格型号22K-600-800,热量1399W,算下来单位设计热负荷高达170W/m2,以北方比较成熟的供暖工艺来说,从节能角度出发,某户用热的单位面积热量超过98W/m2就要罚款,由此可见我们的设备选型不太合理,需要改进。 仍以该住宅的书房为例,采用常规的热负荷计算方法,其中维护结构:层高3m,外墙:双面抹灰24空心砖墙,传热系数为1.47W/m2·K,外窗:金属框 经过计算,在保证房间温度18o C的情况下,最东北角的房间热负荷为957W。单位面积平均负荷为116 W/m2,其他房间由于朝向等因素,该值会相应降低。而本设计选择的散热器其单位设计热负荷高达170W/m2,选择稍大,如选择小一号的散热器22K-600-600,热量1061W即可满足要求。 但是这种计算相对复杂,每个房间的外墙,外窗都要计算,如果是底层或者是顶层还需计算地面和顶层的散热量。工作量很大,对于企业设计不太适用。

采暖热负荷详细计算表采暖计算公式

采暖负荷计算书 一、工程信息 项目名称0采暖形式传统形式 地理位置0建筑层数5建筑高度 18 二、基本计算公式 计算原理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 —基本耗热量 K —传热系数 F —传热面积 —室内空气计算温度—室外供暖计算温度α —温差修正系数 2.附加耗热量计算公式 —考虑各项附加后,某围护的耗热量—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朝向修正—风力修正 —两面外墙修正—窗墙面积比过大 —房高附加—间歇附加 α )(w n j t t KF Q -=j Q n t w t ) 1)(1)(1(.1j g f m li f ch j Q Q ββββββ++++++=1Q j Q ch βf βli βm βfg βj β

2若C<=-1或m<=0,可不计算冷空气渗透耗热量 3对于大于六层的高层建筑,计算中,若h<10m 时,h=10m , 当无以上及门窗构造相关数据时,可采用换气次数法计算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房间类型一面外墙有窗房间 二面外墙有窗房间 三面外墙有窗房间 门厅换气次数k 0.5 0.5-1.0 1.0-1.5 2 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Q 2=0.28*1*1.4*(t n-t w)*k*V 4.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计算公式 —通过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 —外门开启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附加率,参见[2]p128表4.1-12 三、气象参数 室外采暖计算温度℃-22风力附加系数0热压系数0.25风压系数 0.25东/西[朝向修正] 0北/东北/西北[朝向修正]0.1南[朝向修正] -0.23东南/西南[朝向修正] -0.13 kq j Q Q β?=33Q j Q kq β

锅炉热力计算参数符号

锅炉热力计算参数符号

D ------- 锅炉的额定蒸发量(t/h)ed T gs------- 给水温度(℃) P gs------- 出口蒸汽压力(绝对压力MPa) t lk---- 冷空气温度(℃) α------- 过量空气系数 ρ----- 排污率(%) h0CO2------ CO2的显焓(1atm,25℃为参考状态)(KJ/mol) h0H20----- H2O的显焓(1atm,25℃为参考状态)(KJ/Nm3) h0O2------ O2的显焓(1atm,25℃为参考状态)(KJ/mol) h0N2------ N2的显焓(1atm,25℃为参考状态)(KJ/mol) H CO2------ 燃烧1Nm3DME生成的CO2的焓(KJ/Nm3) H H20------ 燃烧1Nm3DME生成的H2O的焓(KJ/Nm3) H O2------- 燃烧1Nm3DME生成的O2的焓(KJ/Nm3) H N2------ 燃烧1Nm3DME生成的N2的焓

(KJ/Nm3) I yx-------- 燃烧1Nm3DME生成的烟气焓(KJ/mol) h0f,DME ------ DME生成热kJ/mol C p,DME ----- DME的比热kJ/mol·K Q xr ------ DME的低位发热量KJ/Nm3 V0 - ----- 理论空气量m3/Nm3 V ------ 实际空气量m3/Nm3 V O2------ 实际O2量m3/Nm3 V N2 ----- 实际N2量m3/Nm3 V CO2 -------实际CO2量m3/Nm3 V H2O ----- 实际H2O量m3/Nm3 V r------- 实际烟气量m3/Nm3 r RO2 ------- RO2的容积份额 r H2O ----- H2O的容积份额 r n---------三原子气体容积份额 三、热平衡参数及计算 T lk ------- 冷空气温度℃ C p,B-------冷空气比热KJ/mol·K I0B------冷空气理论热焓(以25℃为参考)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 一、比较准确的计算方法,公式如下: (1) q=Q/A 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 式中Q,A Q=Q1+Q2 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1=A×F×K×(tn-twn) (2) 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维护结构的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表4.1.8-1)是根据围护结构与室外空气接触的状况对室内外温差采取的修正系数、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温度(℃)。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Q1,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4.2.6中规定进行修正。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2=0.28×cp×ρwn×L×(tn-twn) (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tn和twn与上同、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 ,温度为25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 cp=1.003kJ/(kg·K),30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1.005kJ/(kg·K),冬天可 按250K时的值算。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 ×l×m×b (4) L=L 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附录D),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设计热负荷

热负荷是只室内18C,室外-9C(北京)的条件下,供暖需求量,用这个值去配置供暖设备,相当于在最大条件下的出力,也就是汽车最高时速200公里的能力极限;北京通常每平米50瓦左右。 指标是在整个冬季不断变化的气候环境下,冬季实际总耗能除以时间得出的平均功率,相当于汽车的平均时速,在北京能开到40公里就很不错了。北京冬天室外平均-1.6,室内保证16,这时的规定平米指标20.6瓦 很多人不清楚的是,指标与设备配置??即热负荷没有太大的关系,例如我设备给的很大,像日本鬼子那样不问功能一平米给配200瓦的量,但是温控做的好,实际输出不大,最后指标依然正好。 再往深了说,指标就是约束墙体保温的,只要保温达到要求,指标就能达到,系统浪费它不管,就算室温高了,也折合到标准温度下了,没有影响。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g)indexOfdesignloadforheatingOfbuilding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单位:W/m。 2.1设计规范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计算方法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W/m2)。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是指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向其它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q=Q/Ao(1) 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大批量计算公式为Q1=Afk(tn-twn)(2)式中Q1、F、K、a、tn、twn 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2)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acpρwnLlm(tn-twn) (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 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l 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tn和twn与上同、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m表示综合修正系数。新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0.28cpρwnL(tn-twn) (4)式中tn和twn、ρwn与上同,L 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L0lmb (5)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0.56~0.78。由式(4)和式(5)可知,新设计规范对公式的形式及有关参数的确定上都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的计算将更加合理和精确。3)加热由门、孔沿及相邻房间浸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4)建筑内部设备得热;5)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2.2节能标准

锅炉给水流程图

1、锅炉给水流程图(画图) 2.过热器减温水系统 过热器系统设有三级喷水减温器,用来调节过热蒸汽温度,一级减温器布置在低过出口集箱至大屏进口集箱的连接管上,二级减温器布置在全大屏过热器出口集箱至屏式过热器进口集箱的连接管上,共两只,三级减温器布置在屏式过热器出口集箱至高温过热器进口集箱的连接管上,共两只。 一级减温器在运行中作汽温的粗调节,是过热汽温的主要调节手段。当切除高加时,喷水量剧增,此时大量喷水必须通过一级减温器,以防全大屏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超温。三级减温器作为调节过热蒸汽左、右侧的汽温偏差和汽温微调用,确保蒸汽出口温度。二级减温器主要调节大屏过热器出口汽温及其左右汽温偏差。 三级减温器均采用多孔喷管式垂直于减温器筒体轴线的笛形管上有许多小孔,减温水从小孔喷出并雾化后,与同方向的蒸汽进行混合,达到降低汽温的目的,调温幅度通过调节喷水量加以控制。 过热器的作用: 过热器的作用是锅炉受热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饱和蒸汽加热成为具有一定温度的过热蒸汽。在实际工作时,要求锅炉负荷或其它工况发生变化时,能保证过热蒸汽温度维持在规定范围内。

再热器的作用 加热汽轮机高压缸排出的蒸汽,使之成为具有一定温度的再热蒸汽,然后再送回到汽轮机的中低压缸内继续作功。 省煤器再循环的作用 在锅炉启动初期,汽包上水结束后,应开启省煤器再循环电动门,以便在点火后升压升温期间使省煤器形成水循环,在汽包连续上水后,关闭省煤器再循环电动门。 对流式过热器的汽温变化具有对流特性,即它的出口温度是随锅炉蒸发量的增大而升高。 辐射和半辐射 辐射式过热器的汽温特性与对流式过热器相反,即辐射式过热器的出口温度随锅炉蒸发量的增大而降低。 半辐射过热器同时吸收炉内辐射热量和烟气冲刷的对流热量,因此它的汽温特性介于辐射和对流之间,汽温随蒸发量的变化比较小。当锅炉蒸发量增大时,其出口汽温可能又小量的增加,也可能有小量的降低,主要取决于辐射和对流两部分吸热量的比例。如:后屏过热器 一二次门的辨别及操作顺序 依工质的流动方向,将功能相同,位置紧靠的两个阀门称为一次门、二次门。工质先流经的为一次门,后流经的为二次门。设置一二次门的目的:一是为了更好地隔断工质,一是为了有效的保护一次门,防止一次门故障时难以隔离工质而影响设备运行。投运时先开一次门,后开二次门,隔离时先关次二门,后关一次门。 再热器减温水系统 一期自汽机高压缸排出的蒸汽分两路进入壁式再热器进口集箱,经过壁式再热器,由炉顶上部的壁式再热器出口集箱引出,依次经过中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然后由高温再热器出口集箱引出二根再热蒸汽管,混合后进入汽机中压缸。在壁式再热器进口管道上装有事故喷水减温器;在中温再热器前管道上还装有微量喷水减温器。 二期在再热蒸汽的进口管道上,设置了事故喷水减温器,用于事

供热工程中的设计热负荷计算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一、 房间的失热量包括: 1. 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Q 1 2. 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2 3. 加热由门、孔洞和其它生产跨间流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3 4. 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 4 5. 水分蒸发的耗热量Q 5 6. 加热由于通风进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6 7. 通过其他途径散失的热量Q 7 房间的的热量包括: 1. 工艺设备的散热量Q 8 2. 热物料的散热量Q 9 3. 热管道及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Q 10 4. 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Q 11 5. 人体散热量Q 12 6. 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热量Q 13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是指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量损失,在计算中又把它分成为围护结构传热的基本耗热量和附加(修正)耗热量两部分。基本耗热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窗、地板、屋顶等),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和。附加(修正)耗热量是由于围护结构的传热条件发生变化而对基本耗热量的修正。修正耗热量包括朝向修正、风力修正和高度修正等 二、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 α)(w n j t t KF Q -= 式中:j Q ——基本耗热量 W ;K ——传热系数 W/m 2·℃;F ——传热面积 m 2; n t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 ; w t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 ; 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地面传热计算:当围护结构是贴土的非保温地面时,其温差传热量为 )(w n d d pj d j t t F k Q -=?? 式中:d pj k ?——非保温地面的平均传热系数 W/m 2·℃ d F ——房间地面面积 m 2

锅炉热力计算

锅炉热力计算 ●计算依据 燃煤热值按4500千卡/公斤、醇基燃料热值按6500千卡/公斤、柴油热值按10200千卡/公斤,燃煤价格按750元/吨、醇基燃料按3500元/吨、柴油价格按7500元/吨,煤锅炉的效率按45%、油气锅炉的效率按95%计算: ●4吨燃油蒸汽锅炉 4吨燃油蒸汽锅炉的热功率为248万大卡/小时, * 使用燃煤蒸汽锅炉,使用成本为: 248×104÷4500÷45%=1225公斤/小时×0.75=919元/小时*换装燃醇蒸汽锅炉使用醇基燃料使用成本为: 248×104÷6500÷95%=401公斤/小时×3.5=1404元/小时*换装油气蒸汽锅炉使用柴油作为燃料的使用成本为: 248×104÷10200÷95%=256公斤/小时×7.5=1920元/小时 ●300万大卡导热油锅炉 *使用燃煤导热油锅炉,使用成本为:

300×104÷4500÷45%=1482公斤/小时×0.75=1112元/小时*换装燃醇导热油锅炉使用醇基燃料使用成本为: 300×104÷6500÷95%=486公斤/小时×3.5=1700元/小时*换装油气导热油锅炉使用柴油作为燃料的使用成本为: 300×104÷10200÷95%=310公斤/小时×7.5=2325元/小时 三、综合效益计算 1、设备成本 ●4吨蒸汽锅炉 沿用现有的燃煤锅炉使用醇基燃料,每小时使用成本为: 248×104÷6500÷95%×3.5=1404元/小时 每天按8小时计算,则每天为11232元。 若更换同等功率的燃油燃气蒸汽锅炉约需55万元,每小时使用成本为1920元,每天按8小时计算,则每天为15360元,每天节省燃料费3984元,约130天即可收回设备投入。 ●300万大卡导热油锅炉

采暖热负荷计算

采暖热负荷计算 采暖负荷计算流程示意图 转条件图(ZTJT) 区分外 搜索房间(T66_TUpdSpace) 缺省设置(DVS) 采暖热负荷 计算原理说明 参考文献 采暖负荷计算流程示意图

转条件图(ZTJT) 菜单位置:【计算】→【转条件图】 功能:转暖通条件图。 在菜单上点取该命令,出现”建筑转暖通条件图”对话框

建筑转暖通条件图对话框 将需要删除的建筑底图容的对应选择标志清除,然后点击【确认】按钮,再选择转换围,将建筑条件图转换为暖通条件图。 说明: [1]、计算空调冷负荷和采暖热负荷时,建议将[柱]删除,这样在自动提取 房间数据时会墙中心线的净面积进行计算,这样算出的负荷会更趋于安全。 [2]、在进行负荷计算时,必须保留墙、门窗和房间的底图信息。 区分外 如果建筑底图中的墙体没有区分外,则此时需要用户进行外墙区分。 [区分外]菜单下提供了三个功能: 识别外(T66_TMarkWall) 指定外墙(T66_TmarkExtWall) 指定墙(T66_TmarkIntWall) 识别外(T66_TMarkWall) 菜单位置:【计算】→【区分类外】→【识别类外】 功能:自动识别外。 在菜单上点取该命令,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一栋建筑物的所有墙体(或门窗):

识别出的外墙用红色的虚线示意. 用于自动识别、外墙。点击[识别外]后,框选要识别的墙体围。 指定外墙(T66_TmarkExtWall) 菜单位置:【计算】→【区分类外】→【指定外墙】 功能:自行指定外墙。 如果自动识别的外墙不是十分准确,则可点击指定外墙,选择指定为外墙的墙体,自行指定外墙。 指定墙(T66_TmarkIntWall) 菜单位置:【计算】→【区分类外】→【指定墙】 功能:自行指定墙。 如果自动识别的外墙不是十分准确,则可点击[指定外墙],选择指定为外墙 的墙体,自行指定外墙。 区分外菜单 说明: 在用户指定了外墙之后,在进行楼层数据提取时,软件会自动的区分墙和 外墙,这样会明显的减少用户的输入操作。 搜索房间(T66_TUpdSpace) 菜单位置:【计算】→【搜索房间】 功能:自行指定墙。 在菜单上点取该命令,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构成一完整建筑物的所有墙体(或门窗): 房间起始编号<1001>:

热力计算

1.水冷壁、锅炉管束、省煤器、过热器、再热器、凝渣管、空气预热器的作用是什么? 水冷壁:(1)吸收炉膛内火焰的热量,是主要蒸发受热面,将烟气冷却到合适的炉膛出口温度。(2)保护炉墙。(3)悬吊敷设炉墙、防止炉壁结渣。 凝渣管:是蒸发受热面,进一步降低烟气温度,保护烟气下游密集的过热受热面不结渣堵塞。锅炉管束:是蒸发受热面。过热器:是过热受热面。将锅炉的饱和蒸汽进一步加热到所需过热蒸汽的温度。省煤器:(1)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省燃料。(2)充当部分加热受热面或蒸发受热面。空气预热器:(1)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2)改善燃料着火条件和燃烧过程,降低燃烧不完全损失,进一步提高锅炉效率。(3)提高理论燃烧温度,强化炉膛的辐射传热。(4)热空气用作煤粉锅炉制粉系统的干燥剂和输粉介质。 2.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空气预热器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优缺点? 水冷壁可分为光管水冷壁和膜式水冷壁。光管水冷壁优点:制造、安装简单。缺点:保护炉墙的作用小,炉膛漏风严重。膜式水冷壁:优点:对炉墙的保护好,炉墙的重量、厚度大为减少。炉墙只需要保温材料,不用耐火材料,可采用轻型炉墙。水冷壁的金属耗量增加不多。气密性好,大大减少了炉膛漏风,甚至也可采用微正压燃烧,提高锅炉热效率。蓄热能力小,炉膛燃烧室升温快,冷却亦快,可缩短启动和停炉时间。厂内预先组装好才出厂,可缩短安装周期,保证质量。缺点:制造工艺复杂。不允许两相邻管子的金属温度差超过50度,因要把水冷壁系统制成整体焊接的悬吊框式结构,设计膜式水冷壁时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膨胀延伸自由,还应保证人孔、检查孔、看火孔以及管子横穿水冷壁等处有绝对的密封性。 省煤器:铸铁式省煤器:优点:耐腐蚀、耐磨损。耐内部氧腐蚀、耐外部酸腐蚀。缺点:承压能力低,铸铁省煤器的强度不高,即承压能力低。不能做成沸腾式,否则易发生水击,损坏省煤器;易积灰,表面粗糙,胁制片间易积灰、堵灰;易渗漏,弯头多,法兰连接,易渗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计算 我公司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型号为UG75/3.82-M35,它的热效率计算为: 一、煤种情况: 分析项目单位#1炉 低位发热量KJ/Kg 12127 全水分% 7 挥发份% 11.55 灰份% 57.03 含碳量% 42.97 含硫量% 0.34 二、锅炉运行技术指标 分析项目单位#1炉 统计时间H(2008.10.14—10.20) 120 锅炉蒸发量t 7726 平均蒸发量t/h 64.4 给水温度℃105 主蒸汽压力MPa 3.3 主蒸汽温度℃440 排烟温度℃135 飞灰含碳量% 2.4 炉渣含碳量% 2.4

烟气含氧量% 8 锅炉排污量t/h 1 原煤消耗t/h 20.125 标煤消耗t/h 8.483 吨汽标煤耗t/t 0.132 排渣量t/h 15 放灰量t/h 7 三、锅炉在稳定状态下,相对于1Kg燃煤的热平衡方程式如下: Q r=Q1+Q2+Q3+Q4+Q5+Q6 (KJ/Kg),相应的百分比热平衡方程式为: 100%=q1+q2+q3+q4+q5+q6 (%) 其中 1、Q r是伴随1Kg燃煤输入锅炉的总热量,KJ/Kg。 Q r= Q ar+h rm+h rs+Q wl 式中Q ar--燃煤的低位发热量,KJ/Kg;是输入锅炉中热量的主要来源。Q ar=12127 KJ/KgJ h rm--燃煤的物理显热量,KJ/Kg;燃煤温度一般低于30℃,这一项热量相对较小。 h rs--相对于1Kg燃煤的入炉石灰石的物理显热量,KJ/Kg;这一项热量相对更小。 Q wl--伴随1Kg燃煤输入锅炉的空气在炉外被加热的热量,KJ/Kg;如果一、二次风入口暖风器未投入,这一部分热量也可不计算在内。

采暖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采暖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为节省时间,采用的热负荷确定方法均为估算法,即用房间面积乘以每平方米的设计热负荷指标。通常为朝南房间为120W/m2,其它房间为120W/m2-150W/m2不等,全凭设计人员的经验和感觉。为了设计效果,尽可能往大值选取。最终导致一些散热器型号选取过大,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在目前供暖设计中屡见不鲜,导致用户的初投资增加,整个供暖系统的花费加大。 站在为客户省钱的角度,尽可能规范选取散热器型号,我们的热负荷选择只需在充分满足房间温度的要求下,上下有轻微浮动即可。 以本公司原本设计的锦苑天元坊15幢的某户家庭暖气系统为例。该设计说明中缺少一些关键的技术参数,如:建筑物所处楼层(是否有屋顶),整个建筑物的维护结构资料(外墙,外窗,地面的材质和传热系数),扬州市的气象参数等,导致估算出来的某些房间热负荷太大。以书房为例,书房面积8.2m2,选取的是雅克菲钢制板式散热器,规格型号22K-600-800,热量1399W,算下来单位设计热负荷高达170W/m2,以北方比较成熟的供暖工艺来说,从节能角度出发,某户用热的单位面积热量超过98W/m2就要罚款,由此可见我们的设备选型不太合理,需要改进。 仍以该住宅的书房为例,采用常规的热负荷计算方法,其中维护结构:层高3m,外墙:双面抹灰24空心砖墙,传热系数为1.47W/m2·K,外窗:金属框 经过计算,在保证房间温度18o C的情况下,最东北角的房间热负荷为957W。单位面积平均负荷为116 W/m2,其他房间由于朝向等因素,该值会相应降低。而本设计选择的散热器其单位设计热负荷高达170W/m2,选择稍大,如选择小一号的散热器22K-600-600,热量1061W即可满足要求。 但是这种计算相对复杂,每个房间的外墙,外窗都要计算,如果是底层或者是顶层还需计算地面和顶层的散热量。工作量很大,对于企业设计不太适用。

采暖热负荷计算步骤

采暖热负荷计算步骤 1、拿到平面图首先熟悉平面图功能以及房间格局等 2、给每个房间标号,标号原则:例如-1001代表地下一层第一个房间;2015代表2层第15个房间,这个主要是与鸿业软件里面编号方法相同。如果遇到10层房间编号为10005代表第10层第5个房间。房间编号规则无限制,只要觉得自己方便就行。(按规定该图需要提交计算书审核单位) 3、确定室外气象参数,鸿业软件里给出了两种室外气象参数,选择最新的,即《实用供热空气设计手册》第二版数据,如没有该城市就选择就近城市,或者查资料自己输入参数。 4、确定建筑物信息:主要包括,层数、层高、窗高。 5、确定建筑物维护结果传热系数,主要包括:外墙、外窗、屋面、外门、内墙、楼板等。 其中还有各种修正系数,为了简化计算,一般取鸿业软件默认值。该系数应该建筑专业给确定,但在没有情况下需要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限值选定。6、计算房间冷热负荷 1)首先确定房间室内设计参数(包括冷负荷)包括冬夏季温度、湿度、人员、新风、照明、设备等,该参数鸿业提供参考值,最终值需要计算人员自己确定,可通过查技术措施及相关规范确定 2)输入具体参数 3)计算所得 注意事项:1)如果高层一般需考虑遮阳系数,6层以下底层一般不考虑遮阳问题2)住宅如果采用集中供暖一般不考虑户间传热,如采用壁挂炉自己家里采暖一般需考虑户间传热。 3)照明鸿业计算软件默认值一般偏小,根据与电气专业确定,一般房间办公房间按13W/㎡考虑,商业按30~40w/㎡考虑,大厅多功能厅按40w/㎡考虑,卧室客房等按11w/㎡考虑。 4)注意内区房间,在计算时需点击确定 5)注意房间是空调采暖还是散热器采暖,这点在鸿业计算房间都可以选择 6)这里面比较难选择的是新风量,还有冷风渗透,一般分为两种,最准确的肯定根据实际送风量,但有时不好确定,只能按人员或者换气次数选择。还有人员数量,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因为冷热负荷计算新风负荷占整个比例很大,所以新风负荷一定要注意。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计算 我公司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型号为UG75/3.82-M35,它的热效率计算为:

2、Q1是锅炉的有效利用热量,KJ/Kg;在反平衡热效率计算中,是利用其它热损失来求出它的。 3、Q4是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量,KJ/Kg。 Q4= Q cc(M hz C hz+M fh C fh+M dh C dh)/M coal 式中Q cc--灰渣中残余碳的发热量,为622 KJ/Kg。 M hz、M fh、M dh--分别为每小时锅炉冷渣器的排渣量、飞灰量和底灰量,分别为15、7、2t/h。 C hz、C fh、C dh--分别每小时锅炉冷渣器的排渣、飞灰和底灰中残余碳含量占冷渣器的排渣、飞灰和底灰量的质量百分比,按2.4%左右。 M coal--锅炉每小时的入炉煤量,为20.125t/h。 所以Q4= Q cc(M hz C hz+M fh C fh+M dh C dh)/M coal =622(15*2.4+7*2+3.5*2.4)/20.125 =1694 KJ/Kg q4= 100Q4/Q r(%) =100*1694/12127=13.9% 4、Q2是排烟热损失量,KJ/Kg。 Q2=(H py-H lk)(1-q4/100) 式中H py--排烟焓值,由排烟温度θpy (135℃)、排烟处的过量空气系数αpy(αpy =21.0/(21.0 - O2py))=1.24和排烟容积比热容C py=1.33 (KJ/(Nm3℃))计算得出,KJ/Kg。 H py=αpy (V gy C gy+ V H2O C H2O)θpy+I fh 由于I fh比较小可忽略不计 =1.24*( 5.05*1.33+0.615*1.51) *135

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

热负荷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16-02-24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用户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热量。它是制订城市供热规划和设计供热系统的重要依据,也是对供热系统设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原始资料。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主要有采暖、通风、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等热负荷。其中采暖和通风用热是季节性热负荷,而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用热则多是常年性热负荷。季节性热负荷随气候条件而变化,在一年中变化很大,但在一天内波动较小。常年性热负荷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在一年中变化不大,但在一天内波动大,特别是对非全天需热的用户。

采暖热负荷 在冬季某一室外温度下,为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是指当室外温度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时,为了达到上述所要求的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在制订城市或区域供热规划或设计其供热系统时,往往缺乏确切的原始资料,一般只能用热指标法估算,即用单位建筑面积的热指标乘以建筑面积,得出采暖的设计热负荷Q(瓦)。用公式表示为: Q=qfF qf--单位建筑面积热指标(W/㎡); F--建筑面积(㎡) 如已知房屋体积,也可采用每立方米建筑体积在室内外温差为1°C时的热指标qv 【W/(m3·°C)】 Q=qvV(tn-tw) V--建筑体积(m3); tn--室内计算温度(°C);

t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C)。 采暖热指标qv和qf的大小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外围体积、密闭性或通风条件、建筑物的类型和外形以及墙窗面积比等许多因素有关,通常是依据实际工程统计分析而得,设计时可参考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结合具体情况选用。 一、维护结构的耗热量 1.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Qj--j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Aj--j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m2; Kj--j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tR--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tow--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2.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1)朝向修正率 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朝向,风的速度和频率也不同。因此对不同的垂直外围护结构进行修正。修正率为:

锅炉各系统流程与设备介绍

1.锅炉本体结构及布置 (2) 1。1锅炉整体布置 (2) 1.2锅炉工作流程 (3) 1.3锅炉本体各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5) 1。3。1汽水系统 (5) 1.3.2汽水系统各部件结构 (6) 1.4燃烧系统设备 (8) 1.4.1燃烧器 (8) 1.4.2空气预热器 (9) 2.锅炉辅助系统及设备 (10) 2.1制粉系统 (10) 2.2制粉系统设备 (12) 2.2。1磨煤机 (12) 2.2.2密封风机 (12) 2.2.3各种风管 (13) 2。3。2烟空气系统设备 (16) 2.4除灰渣系统及设备 (16) 2。4.1除灰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设备 (16) 2。4.2除渣系统工作原理及设备 (19) 2.5烟气脱硫系统及设备 (21) 1 / 21

2 / 21 1。锅炉本体结构及布置 1。1锅炉整体布置 1.炉膛 2.过热器 3.再热器 4.省煤器 5.空气预热器 6.汽包 7.下降管 8.燃烧器 9.水冷壁下联箱 10.煤粉仓 11.风机

1.2锅炉工作流程 1.煤、煤粉 2.渣 3.灰 4.一次风 5.二次风 6.烟气 3 / 21

1.主蒸汽 2.水 3.汽水混合物 4.再热蒸汽4 / 21

1。3锅炉本体各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1。3.1汽水系统 5 / 21

送入锅炉的水称为给水。由送入的给水到送出的过热蒸汽,中间要经过一系列加热过程。首先把给水加热到饱和温度,其次是饱和水的蒸发,最后是饱和蒸汽的过热。给水经省煤器加热后进入汽包锅炉的汽包,经下降管引入水冷壁下联箱再分配给各水冷壁管.水在水冷壁中继续吸收炉内高温蒸汽的辐射热达到饱和状态,并使部分水蒸气变成饱和水蒸气。水冷壁又称为锅炉的蒸发受热面。汽水混合物向上流动并进入汽包.在汽包中通过汽水分离装置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来的饱和水蒸气进入过热器吸热变成热蒸汽.由过热器出来的过热蒸汽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做功。为了提高锅炉-汽轮机组的循环效率,对高压机组大都采用蒸汽再热,即在汽轮机高压缸做完部分功的过热蒸汽被送回锅炉进行再加热。这种对过热蒸汽进行在加热的锅炉设备叫做再热器,或称二次过热器。 当送入锅炉的给水有杂质时,其杂质浓度随着锅炉的汽化而升高,严重时甚至在受热面上结成垢后使传热恶化。因此给水要进行预处理。由汽包送出的蒸汽可能因带有含杂质的锅水而被污染。高压蒸汽还能直接溶解一些杂质。当蒸汽进入汽轮机后,随着膨胀做功过程的进行,蒸汽压力下降,所含杂质会部分沉积在汽轮机的通流部分,影响汽轮机的出力、效率和工作安全。因此我们不仅要求锅炉能供给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还要求蒸汽具有一定的洁净度。 1。3.2汽水系统各部件结构 6 / 21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 计算公式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 一、比较准确的计算方法,公式如下: q=Q/A (1) 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式中Q,A Q=Q1+Q2 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1=A×F×K×(tn-twn) (2) 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维护结构的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表)是根据围护结构与室外空气接触的状况对室内外温差采取的修正系数、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温度(℃)。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Q1,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进行修正。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2=×cp×ρwn×L×(tn-twn) (3)

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tn和twn与上同、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 ,温度为25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kg·K),30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kg·K),冬天可按250K时的值算。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 (kg/m3)、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 L=L ×l×m×b (4) 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附录D),b 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 二、概算的方法: 1)体积热指标法: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可按下式进行概算。 Qn=qv×V×(tn-twn) 式中, Qn——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W; V——建筑物的外围体积,m3; tn——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twn——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采暖热负荷计算

采暖热负荷计算 ?采暖负荷计算流程示意图 ?转条件图(ZTJT) ?区分内外 ?搜索房间(T66_TUpdSpace) ?缺省设置(DVS) ?采暖热负荷 ?计算原理说明 ?参考文献 采暖负荷计算流程示意图

转条件图(ZTJT) 菜单位置:【计算】→【转条件图】 功能:转暖通条件图。 在菜单上点取该命令,出现”建筑转暖通条件图”对话框

建筑转暖通条件图对话框 将需要删除的建筑底图内容的对应选择标志清除,然后点击【确认】按钮,再选择转换范围,将建筑条件图转换为暖通条件图。 区分内外 如果建筑底图中的墙体没有区分内外,则此时需要用户进行内外墙区分。 [区分内外]菜单下提供了三个功能: 识别内外(T66_TMarkWall) 指定外墙(T66_TmarkExtWall) 指定内墙(T66_TmarkIntWall) 识别内外(T66_TMarkWall) 菜单位置:【计算】→【区分类外】→【识别类外】 功能:自动识别内外。 在菜单上点取该命令,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一栋建筑物的所有墙体(或门窗):

识别出的外墙用红色的虚线示意. 用于自动识别内、外墙。点击[识别内外]后,框选要识别的墙体范围。 指定外墙(T66_TmarkExtWall) 菜单位置:【计算】→【区分类外】→【指定外墙】 功能:自行指定外墙。 如果自动识别的内外墙不是十分准确,则可点击?指定外墙 ,选择指定为外墙的墙体,自行指定外墙。 指定内墙(T66_TmarkIntWall) 菜单位置:【计算】→【区分类外】→【指定内墙】 功能:自行指定内墙。 如果自动识别的内外墙不是十分准确,则可点击[指定外墙],选择指定为外墙 的墙体,自行指定外墙。 区分内外菜单 搜索房间(T66_TUpdSpace) 菜单位置:【计算】→【搜索房间】 功能:自行指定内墙。 在菜单上点取该命令,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构成一完整建筑物的所有墙体(或门窗): 房间起始编号<1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