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热负荷计算
关于采暖热负荷的计算的理论公式

关于采暖热负荷的计算的理论公式采暖热负荷计算是确定供热设备规格和选择适当供热设备的重要依据。
热负荷计算是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热损失和热收益来确定所需的供热能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及其理论公式。
1.等效温差法:等效温差法是一种常用的热负荷计算方法。
它根据建筑物的热阻、热容和室外与室内的温度差来确定热负荷。
其计算公式如下:Q=U×A×θ其中,Q为建筑物的热负荷,U为建筑物的导热系数,A为建筑物的外墙面积,θ为室外与室内的温度差。
2.动态法:动态法是一种通过模拟建筑物在一天内的能量平衡来计算热负荷的方法。
它需要建立建筑物模型,并基于辐射热传递、传导热传递和对流热传递等因素进行计算。
其计算公式较复杂,通常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计算。
3.TZ法:TZ法(Treat Zone method)是一种将建筑物分为多个热力学区域进行热负荷计算的方法。
每个区域内的热传递是根据建筑材料、室内外温度差和室内外表面积等因素进行计算的。
该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Q=∑(U×A×θ)其中,Q为建筑物的热负荷,U为各区域的导热系数,A为各区域的面积,θ为各区域的温度差。
通过对所有区域的贡献求和,即可得到整个建筑物的热负荷。
4.百分比法:百分比法是一种通过统计建筑物内热源、室内人员、室内灯具等各个热负荷项的相对贡献比例来计算总热负荷的方法。
它适用于不需要详细考虑建筑物结构和传热方式的情况。
计算公式如下:Q=Σ(HP×CP×NF×FF)其中,Q为建筑物的热负荷,HP为各项热负荷的设计功率,CP为各项热负荷的修正系数,NF为非稳态修正系数,FF为非均匀修正系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和公式仅提供了一种计算热负荷的途径,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
比如,考虑到建筑物的局部热桥、日照因素、隔声阻抗等特殊条件。
因此,在进行热负荷计算时,建议结合相关行业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修正。
采暖热负荷详细计算表采暖计算公式

采暖负荷计算书一、工程信息项目名称0采暖形式传统形式地理位置0建筑层数5建筑高度18二、基本计算公式计算原理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基本耗热量 K —传热系数 F —传热面积—室内空气计算温度—室外供暖计算温度α —温差修正系数2.附加耗热量计算公式—考虑各项附加后,某围护的耗热量—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朝向修正—风力修正—两面外墙修正—窗墙面积比过大—房高附加—间歇附加α)(w n j t t KF Q -=j Q n t w t )1)(1)(1(.1j g f m li f ch j Q Q ββββββ++++++=1Q j Q ch βf βli βm βfg βj β2若C<=-1或m<=0,可不计算冷空气渗透耗热量3对于大于六层的高层建筑,计算中,若h<10m 时,h=10m ,当无以上及门窗构造相关数据时,可采用换气次数法计算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房间类型一面外墙有窗房间二面外墙有窗房间三面外墙有窗房间门厅换气次数k0.50.5-1.01.0-1.52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Q 2=0.28*1*1.4*(t n-tw)*k*V4.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计算公式—通过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外门开启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附加率,参见[2]p128表4.1-12三、气象参数室外采暖计算温度℃-22风力附加系数0热压系数0.25风压系数0.25东/西[朝向修正]0北/东北/西北[朝向修正]0.1南[朝向修正]-0.23东南/西南[朝向修正]-0.13kqj Q Q β⨯=33Q j Q kq β。
采暖负荷计算

采暖负荷计算只设采暖系统的民用建筑物,其采暖负荷可按下列两种方法进行估算,注以下计计算方法要求建筑物均按照国家节能建筑设计标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采取了一定的节能措施,达到了节能建筑的最低节能要求,对于未按节能标准设计的建筑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
1.1、单位面积热指标法当我们只知道建筑物总面积时,其采暖热负荷可参考下列数值进行估算:Q=q×FQ:建筑物采暖负荷(w);q:单位面积热指标(w/m3),查表1,对于窗墙比比较大的建筑物应参考注释“窗墙比公式法”进行修正;F:建筑面积(m2);表1:单位面积热指标注释:1) 总建筑面积大、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好、窗户面积小,采用较小的指标;反之采用较大的指标;2)当我们已知外墙面积、窗墙比及建筑面积时,对窗墙比比较大的建筑物,单位面积热指标应按下式进行修正:)()7.17(w n t t FW q -+∂=q :建筑物采暖面积指标(w/m 2);∂:外窗面积与外墙面积(包括窗)之比;W :外墙总面积(包括窗)(m 2); F :总建筑面积(m 2); tn :室内采暖设计温度(℃);(1) 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采暖设计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按下列规定采用: a 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散热器对流采暖宜采用16-20℃,地板辐射采暖宜采用14-18℃,空气调节宜采用18-22℃(风机盘管);b 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轻作业设计温度不应低于15℃;中作业设计温度不应低于12℃;重作业设计温度不应低于10℃,作业种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当每名工人占用较大面积(50~100m 2)时,轻作业可低至10℃,中作业可低至7℃,重作业可低至5℃;c 辅助建筑物及辅助用房,不应低于下列数值:浴室25℃;更衣室23℃;托儿所、医务室、儿院20℃;办公用室16~18℃;食堂14℃;厕所12℃;车库5℃;d 工艺或使用有特殊要求时应按相关专业标准、规范执行;e 对于冬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室内计算温度为18~22℃。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一、比较准确的计算方法,公式如下:(1) q=Q/A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
式中Q,AQ=Q1+Q2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1=A×F×K×(tn-twn) (2) 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维护结构的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表)是根据围护结构与室外空气接触的状况对室内外温差采取的修正系数、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温度(℃)。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Q1,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进行修正。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2=×cp×ρwn×L×(tn-twn) (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tn和twn与上同、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 ,温度为25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kg·K),30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kg·K),冬天可按250K时的值算。
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m×b (4) L=L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附录D),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
采暖热负荷的计算的理论公式

采暖热负荷的计算的理论公式传统方法采用建筑物的整体热平衡原理,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传热面,计算各个传热面的传热损失,再将其累加得到总的热负荷。
该方法计算简单,但对建筑物内部不同区域的热负荷分布不够精细。
节能法则是通过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标准和计算方法,以准确估计建筑物的热负荷。
以下是传统方法和节能法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传统方法的计算公式1.室内传热负荷(Qh)的计算:Qh = (Qh1 + Qh2 + ... + Qhn) + QB其中,Qh1 ~ Qhn 分别代表建筑物各面的传热负荷,QB 为补偿比例。
2. 墙体传热负荷(Qhw)的计算:Qhw = A × Uw × ∆tw其中,A 为墙体面积,Uw 为墙体的传热系数,∆tw 为室内外温度差。
3. 屋顶传热负荷(Qhr)的计算:Qhr = A × Ur × ∆tr其中,A 为屋顶面积,Ur 为屋顶的传热系数,∆tr 为室内外温度差。
4. 地板传热负荷(Qhf)的计算:Qhf = A × Uf × ∆tf其中,A 为地板面积,Uf 为地板的传热系数,∆tf 为室内外温度差。
5. 窗户传热负荷(Qhw)的计算:Qhw = A × Uw × ∆tw × (1 - Lr)其中,A 为窗户面积,Uw 为窗户的传热系数,∆tw 为室内外温度差,Lr 为窗户的阳光热辐射透射率。
节能法的计算公式1.室内传热负荷(Qh)的计算:Qh=Q¤K×A×∆θ其中,Q为设计取暖能耗,K为节能系数,A为建筑物的朝向系数,∆θ为设计室内外两种状态的温差。
2.传热损失系数(Q'L)的计算:Q'L=Qh/A其中,A为传热面积。
3.建筑物比例系数(R)的计算:R=Q'S/Q'L其中,Q'S为节能设计取暖能耗。
4.重要参数的计算:a.运动风量(Qy)Qy=(Qh+Qt+Qv)×CVR×Cf其中,Qh是室内传热负荷,Qt是室内气流发热,Qv是室内人员发热,CVR是风量调节系数,Cf是风流系数。
采暖热负荷计算实例

采暖热负荷计算实例采暖热负荷计算是指对建筑物进行能量平衡计算,以确定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需的供暖能量。
这个过程包括考虑建筑物外墙、屋顶、地板、门窗等的传热,以及人员、照明、机械设备等产生的内部热量。
下面以办公楼为例,介绍采暖热负荷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建筑物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建筑物的功能和用途、建筑面积、朝向、墙壁和屋顶的材料以及厚度等。
假设该办公楼位于北京,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是一个四层楼的建筑物。
第一步是计算外墙、屋顶、地板的传热量。
传热量的计算可以用传热公式Q=k*A*(T1-T2)/L来计算,其中Q为传热量,k为材料的导热系数,A为传热面积,T1和T2分别是两侧的温度,L为材料的厚度。
假设外墙使用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为0.2W/m·K,屋顶和地板使用混凝土,导热系数为1.5W/m·K,墙壁和屋顶的厚度为0.2米,地板的厚度为0.1米。
外墙的传热量Q1=k1*A1*(Tin-Tout)/L1,其中Tin为室内温度,Tout为室外温度,A1为外墙的面积,L1为外墙的厚度。
假设室内温度为20°C,室外温度为-10°C,外墙的面积为400平方米,计算得到Q1=0.2*400*(20-(-10))/0.2=4800W。
第二步是计算建筑内部产生的热量。
建筑物内部的热量主要来自于人员、照明、机械设备等。
根据经验数据,每平方米办公区域的照明和插座负荷为80W,人员负荷为100W/人。
假设办公楼一天工作8小时,人数为50人,计算得到照明和插座负荷为80*1000+50*100=8500W。
根据计算结果,该办公楼的采暖热负荷为140.8kW,表示在北京的冬季,需要提供至少140.8kW的供暖能量才能保持室内的舒适温度。
这个结果可以用来选择合适的采暖设备和设计供暖系统,以确保建筑物的供暖需求得到满足。
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

热负荷计算方法发布时间:2016-02-24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用户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热量。
它是制订城市供热规划和设计供热系统的重要依据,也是对供热系统设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原始资料。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主要有采暖、通风、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等热负荷。
其中采暖和通风用热是季节性热负荷,而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用热则多是常年性热负荷。
季节性热负荷随气候条件而变化,在一年中变化很大,但在一天内波动较小。
常年性热负荷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在一年中变化不大,但在一天内波动大,特别是对非全天需热的用户。
采暖热负荷在冬季某一室外温度下,为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是指当室外温度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时,为了达到上述所要求的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在制订城市或区域供热规划或设计其供热系统时,往往缺乏确切的原始资料,一般只能用热指标法估算,即用单位建筑面积的热指标乘以建筑面积,得出采暖的设计热负荷Q(瓦)。
用公式表示为:Q=qfFqf--单位建筑面积热指标(W/㎡);F--建筑面积(㎡)如已知房屋体积,也可采用每立方米建筑体积在室内外温差为1°C时的热指标qv 【W/(m3·°C)】Q=qvV(tn-tw)V--建筑体积(m3);tn--室内计算温度(°C);t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C)。
采暖热指标qv和qf的大小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外围体积、密闭性或通风条件、建筑物的类型和外形以及墙窗面积比等许多因素有关,通常是依据实际工程统计分析而得,设计时可参考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结合具体情况选用。
一、维护结构的耗热量1.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Qj--j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Aj--j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m2;Kj--j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tR--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ow--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2.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1)朝向修正率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朝向,风的速度和频率也不同。
采暖负荷率计算

0.52
热泵运行天数计算
总采暖负荷=(tn-tx)/(tn-tw)=(18-tx)/(18-8)
x的值,查表可得出天数。热泵占总负荷70%左右时,一般前后约20天左右满负荷。
0.71
采暖初期气象资料 1.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tw=℃ 2.采暖初期室外平均温度tp=℃ 3.室内计算温度tn= ℃
-7 5 18
按气象资料计算采暖初期热负荷系数 k=QP/QW=(tn-tp)/(tn-tw)
其中:QP—采暖初期热负荷(W),Qp=tn-tp QW—采暖季最大热负荷(W),Qw=暖计算温度tw=℃ 2.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tp=℃ 3.室内计算温度tn= ℃
-8 -0.5 18
热泵负荷/总采暖负荷=(tn-tx)/(tn-
可计算出tx的值,查表可得出天数。
按气象资料计算冬季供热负荷系数 k=QP/QW=(tn-tp)/(tn-tw)
其中:QP—采暖季平均热负荷(W),Qp=tn-tp QW—采暖季最大热负荷(W),Qw=tn-t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暖热负荷计算采暖负荷计算流程示意图转条件图(ZTJT)区分外搜索房间(T66_TUpdSpace)缺省设置(DVS)采暖热负荷计算原理说明参考文献采暖负荷计算流程示意图转条件图(ZTJT)菜单位置:【计算】→【转条件图】功能:转暖通条件图。
在菜单上点取该命令,出现”建筑转暖通条件图”对话框建筑转暖通条件图对话框将需要删除的建筑底图容的对应选择标志清除,然后点击【确认】按钮,再选择转换围,将建筑条件图转换为暖通条件图。
说明:[1]、计算空调冷负荷和采暖热负荷时,建议将[柱]删除,这样在自动提取房间数据时会墙中心线的净面积进行计算,这样算出的负荷会更趋于安全。
[2]、在进行负荷计算时,必须保留墙、门窗和房间的底图信息。
区分外如果建筑底图中的墙体没有区分外,则此时需要用户进行外墙区分。
[区分外]菜单下提供了三个功能:识别外(T66_TMarkWall)指定外墙(T66_TmarkExtWall)指定墙(T66_TmarkIntWall)识别外(T66_TMarkWall)菜单位置:【计算】→【区分类外】→【识别类外】功能:自动识别外。
在菜单上点取该命令,命令行提示:请选择一栋建筑物的所有墙体(或门窗):识别出的外墙用红色的虚线示意.用于自动识别、外墙。
点击[识别外]后,框选要识别的墙体围。
指定外墙(T66_TmarkExtWall)菜单位置:【计算】→【区分类外】→【指定外墙】功能:自行指定外墙。
如果自动识别的外墙不是十分准确,则可点击指定外墙,选择指定为外墙的墙体,自行指定外墙。
指定墙(T66_TmarkIntWall)菜单位置:【计算】→【区分类外】→【指定墙】功能:自行指定墙。
如果自动识别的外墙不是十分准确,则可点击[指定外墙],选择指定为外墙的墙体,自行指定外墙。
区分外菜单说明: 在用户指定了外墙之后,在进行楼层数据提取时,软件会自动的区分墙和外墙,这样会明显的减少用户的输入操作。
搜索房间(T66_TUpdSpace)菜单位置:【计算】→【搜索房间】功能:自行指定墙。
在菜单上点取该命令,命令行提示:请选择构成一完整建筑物的所有墙体(或门窗):房间起始编号<1001>:进行负荷计算前,需要进行房间搜索,用于识别房间及房间编号。
点击[搜索房间],commmand区会提示用户输入起始房间编号,输入房间的起始号,然后回车,框选要搜索房间的楼层。
说明: 程序会自动识别房间,标出编号和面积。
注意: 此项功能只适用于天正建筑5.0以上版本绘制的底图。
缺省设置(DVS)菜单位置:【计算】→【缺省设置】功能:地理位置参数和维护结构参缺省设置。
在菜单上点取该命令,出现“围护结构默认参数设置”对话框。
维护结构默认参数设置对话框此对话框中列出了所有围护结构的缺省名称和传热系数,点击要进行设置的围护结构类型按钮,选择相应的围护结构参数。
说明:[1]、系统会自动将该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名称和类型设为缺省值,用于负荷计算。
(采暖负荷和空调负荷通用)[2]、在进行负荷计算前,预先设置好各种围护结构的缺省参数,会明显的减少计算时的数据输入操作。
[3]、程序会自动保留用户上次的缺省设置作为下次计算的默认设置。
气象参数外墙墙、门、窗、屋顶、地面气象参数菜单位置:【计算】→【气象参数】功能:气象资料查询和编辑。
点击[地理位置]按钮,出现“气象资料查询”对话框。
气象参数查询对话框此对话框列出了全国各地的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的气象资料(参照《实用供暖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左边的树中列出了全国的各个省份和地区,右边是其气象资料。
选择对应的地区条目,右边就会显示出该地区采暖和空调的气象资料。
如果工程所在地不在列表中,或设计气象参数与软件中的参数有出入,则用户可以通过右边的[修改]、[删除]和[添加]按钮,添加新的地区气象参数或修改已有地区的气象参数。
说明:[删除]操作只适用于用户自行添加的项目,程序自带的资料不能被删除。
外墙点击[外墙]按钮。
出现“建筑外墙传热系数设置”对话框建筑外墙传热系数对话框对话框右边的树中分类列出了各种类型的墙体,选择对应的墙体类型,程序会自动提取出该墙体的传热系数、导热热阻、类型、名称等参数,同时右边的预览窗口会绘制出该墙体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点击[确定],确认选择。
墙体参数的维护如果墙体类型不在系统的数据库中或者与数据库中的参数有出入,此时,用户可以自行构造墙体。
通过选择对话框左下角的[修改材料]、[删除材料]和[添加材料]按钮用户可以方便的构造和修改墙体的材料参数,然后通过对话框右边的[添加墙体]、[删除墙体]、[修改墙体]保留和删除操作。
普通材料普通材料对话框普通材料对话框列出了各种材料的制图颜色、剖面表示样式、导热系数、材料厚度等参数,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构造材料。
构造方法同前述。
墙、门、窗、屋顶、地面其余各个传热结构的操作方法同外墙。
采暖热负荷菜单位置:【计算】→【热负荷】功能:采暖热负荷计算。
在菜单上点取该命令出现“HLCAL6.0 空调冷负荷计算”对话框HLCAL6.0主界面菜单介绍计算步骤示意简化功能菜单介绍HLCAL6.0菜单[1]、新建用于新建计算工程[2]、打开用于打开已有的计算工程[3]、保存保存对当前计算工程的修改[4]、项目显示当前计算工程的项目界面HLCAL6.0主要参数设置界面该界面中列出了项目名称,采暖系统形式、地理位置,地区气象资料等参数。
[5]、房间用于显示和修改某一确定的房间的各个传热面参数房间参数界面[6]、提取用于提取楼层信息,只有在选择了楼层时才会被激活[7]、气象用于围护各个地区的气象资料库[8]、添加用于添加楼层、房间[9]、删除用于删除楼层、房间[10]、复制用于房间或者楼层的复制[11]、模板显示当前保存的房间模板[12]、预览预览和输出计算结果计算步骤示意步骤一:点击[新建]菜单,新建空调冷负荷计算工程。
输入“项目名称”,选择“项目所在地区”,设置该地区空调冷负荷计算所需的气象资料。
步骤二:选中树中的[XX工程],点击[添加]菜单,添加楼层。
步骤三:选中树中要提取楼层数据的楼层号,此时,[提取楼层]按钮被激活,选择其上方要提取的传热结构类型(如:选中外墙、外窗、外门等),点击[提取楼层]按钮,然后框选要提取数据的楼层,右键回车,出现“建筑底图信息”对话框。
楼层房间信息对话框“建筑底图信息”对话框中列出了当前选择楼层的所有房间信息。
左边的列表中列出的是当前楼层的所有房间,选择房间,右边的列表中会显示该房间数据。
点击[确定]按钮,程序会自动将该层的房间添加到工程。
步骤四:修改、添加及删除各个房间的传热面数据传热面数据界面点击[房间号]出现房间设置界面,上图为已输入的传热面列表,点击列表中的项目,就会显示其参数设置列表。
参数设置列表简介:1. 房间用于整个房间的全局参数设置房间全局参数界面容:房间的面积、高度、窗中至地面高m、采暖设计温度和使用情况。
使用情况分为:连续使用、不经常使用和仅白天使用点击[采暖设计温度] 栏的按钮,出现“冬季采暖室设计温度”对话框,其中列出了各种类型房间的采暖室设计温度。
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空调设计温度对话框点击[空调设计相对湿度]栏的按钮,出现“空调设计相对湿度”对话框,其中列出了各种类型房间的空调设计相对湿度。
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
室设计相对湿度对话框2. 外墙房间外墙参数界面容:面积、传热系数、朝向修正、两面墙修正。
3. 外窗房间窗户参数界面容:面积、传热系数、朝向修正、两面外墙修正、门窗隙缝长度m、门窗类型、是否有封条、竖井计算温度、窗户个数4. 屋顶屋顶传热参数界面容:面积、传热系数。
5. 地面地面传热参数界面容:面积、传热系数。
6. 门门的参数设置界面容:面积、传热系数、朝向修正、两面外墙修正、门窗隙缝长度m、门窗类型、是否有封条、竖井计算温度、外门附加系数、外门个数。
外门附加系数对话框7. 邻室邻室参数界面容:面积、传热系数、计算方法、温差修正系数、邻室温差温差修正系数n值温差修正系数n值对话框步骤五:依据同样方法添加其余楼层的数据,数据添加的同时,软件会自动计算各个传热面、房间及楼层的负荷。
步骤六:预览和输出结果点击[预览]菜单,出现“结果预览“对话框计算结果对话框负荷计算的结果有两种形式:简略计算结果、详细计算结果(1)、简略计算结果包括:设计工程参数、设计气象参数、各房间负荷计算结果。
(2)、详细计算结果包括:设计工程参数、设计气象参数、各房间负荷计算结果、各个房间各传热面参数。
点击框中的[Txt]、[Html]或[Excel]按钮,可以将结果输出到文本文件或Excel文件中。
简化功能房间复制“房间复制”对话框房间复制对话框完全复制,当两个房间各项参数完全相同时采用。
镜像复制和旋转复制,当两个房间只用朝向不同时采用。
楼层复制楼层复制对话框选择要复制的房间楼层信息记录楼层数、楼层高度等信息修改楼层信息对话框计算原理说明围护结构引起的热负荷通过门窗渗透引起的冷负荷门窗侵入引起的热负荷围护结构引起的热负荷(1)、基本耗热量其中:Q j——基本耗热量K——传热系数F——传热面积t n——室空气计算温度t w——室外供暖计算温度α——温差修正系数(2)、附加耗热量考虑附加后耗热量计算原理:其中:Q1 ——考虑各项附加后,某围护的耗热量Q j ——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βch——朝向修正βf——风力修正βli——两面外墙修正βm——窗墙面积比过大βfg——房高附加βj——间歇附加门窗侵入引起的热负荷通过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计算Q3=Q j*βkq其中:Q——通过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3——通过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Qjβ——外门开启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附加率,参见[2]p128表4.1-12kq通过门窗渗透引起的冷负荷通过外门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其中:Q——通过外门冷风渗透耗热量2——室外温度下空气比热容cpρ——室外温度下空气密度V——渗透空气体积流量其中:l——房间某朝向上的门窗缝隙长度L——每m门窗缝隙的基准缝隙长度进入室空气量,根据冬季室外平均风速查的,见[1]p248 附表7.1m——门窗缝隙的渗风量综合修正系数m=[n+(1+C)b-1](0.4h x0.4)b其中:n——风压单独作用下,渗透冷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见[1]p251 附表8.1b——指数,b=0.56~0.78,当无实测数时,可取b=0.67;h——计算门窗的中心线标高(h小于10m时,按10m计算)C——作用于门窗上的有效热压差与有效风压差之比其中:c——热压系数,当无实测数据时,可根据建筑物部的隔断及上下通气等状况,取r0.2~0.5c——风压系数,当无实测数据时,可取0.7fh——热压单独作用下,建筑物中和界标高,可取建筑物高度的二分之一zv——冬季室外平均风速o’——建筑物形成热压作用的竖井计算温度(楼梯间温度)tnh——计算门窗中心线标高(h小于10m时,按10m计算)注:1.建筑物层数小于六层,取m=n2.若C<=-1或m<=0,可不计算冷空气渗透耗热量3.对于大于六层的高层建筑,计算中,若h<10m时,h=10m,参考文献1.《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陆耀庆 ISBN 7-112-01753-62.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