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化妆品导致皮肤病论文

合集下载

化妆品皮炎72例临床论文

化妆品皮炎72例临床论文

化妆品皮炎72例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58. 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089-01【关键词】化妆品;皮炎;临床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因化妆品所致皮炎也开始困扰化妆者。

现将笔者自2011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72例化妆品皮炎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科门诊病人,其中男5例,女67例;年龄15-62岁,以19-45岁居多。

引发皮炎原因:染发12例,祛斑霜38例,护肤霜8例,洗面奶4例,防晒霜4例,口红2例,眼影2例,除臭剂2例。

临床表现刺激性皮炎5例,使用化妆品后最快数分钟出现疼痛或烧灼感,3例伴轻度痒感。

其后渐呈干燥性红斑、脱屑。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60例,多数发生在接触部位,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渗液及结痂,伴较重瘙痒。

其中有3例染发剂使用者及1例除臭剂使用者在接触部位以外皮肤出现较重皮疹。

色素性化妆品皮炎7例,表现为面部弥漫性或网状、黑色或深棕色的斑片。

治疗所有患者一经确诊,均立即停用引发皮炎的化妆品。

对刺激性皮炎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症状轻者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及维生素b6和维生素c。

症状重者,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50-300mg/d 或地塞米松10-15mg/d、10%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c。

局部急性期采用清水或3%硼酸冷湿敷或冷喷,每天2-3次,每次15-30min。

对色素性化妆品皮炎,嘱患者在停用化妆品的同时,大剂量口服维生素c。

结果刺激性皮炎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病例经3-14天治疗均痊愈。

色素性化妆品皮炎病例经半年以上治疗,色素沉着消退或较当初有明显改善。

讨论我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对化妆品的定义为:化妆品是以涂抹、喷洒或其他类似方法,施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产品。

其成分包括香料、防腐剂、色素、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表面活性剂、保湿剂、化妆品用药物、金属离子粘合剂和其他。

有关护肤品的毕业论文

有关护肤品的毕业论文

有关护肤品的毕业论文护肤品对皮肤的影响与选择摘要:随着人们对外貌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护肤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护肤品的品质和使用方法对皮肤健康有重要影响。

本论文将探讨护肤品对皮肤的影响以及选择护肤品时应注意的事项。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皮肤类型的护肤品是维护皮肤健康的基本要求;护肤品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改善皮肤的各种问题;使用护肤品要注意使用方法和产品质量。

关键词:护肤品,皮肤健康,活性成分,产品质量引言: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人与外界环境的第一个接触点。

保持皮肤健康对于外貌和健康都至关重要。

随着人们对外貌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护肤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护肤品的品质和使用方法对皮肤健康有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护肤品对皮肤的影响以及选择护肤品时应注意的事项,以保持皮肤健康。

一、护肤品对皮肤的影响1. 保湿和滋润:护肤品中的保湿成分可以补充肌肤的水分并锁住水分,防止皮肤干燥和脱水。

滋润成分可以滋养肌肤,保持皮肤的柔软和光滑。

2. 抗氧化:护肤品中的抗氧化成分可以减少自由基的损害,保护皮肤免受环境污染和紫外线辐射的伤害,延缓皮肤老化过程。

3. 祛斑和美白:护肤品中的美白成分可以减少黑色素的生成,淡化斑点,提亮肤色。

4. 抗痘和收缩毛孔:护肤品中的抗痘成分可以减少痘痘的发生,并收缩毛孔,改善皮肤的粗糙和不平整。

二、选择护肤品时应注意的事项1. 了解自己的皮肤类型:不同的皮肤类型需要不同的护肤品。

油性皮肤需要选择控油和收缩毛孔的产品,干性皮肤需要选择保湿和滋润的产品,敏感性皮肤需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产品。

2. 避免过度使用化学成分:一些护肤品中含有较多的化学成分,过度使用可能会对皮肤产生负面影响。

选择天然成分,尽量避免添加剂和刺激成分。

3. 注意使用方法:正确的使用方法能提高护肤品的效果。

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指导使用,并注意使用顺序和频率。

4. 关注产品质量:选择知名品牌和大型生产厂家的产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化妆品不良反应过程描述范文

化妆品不良反应过程描述范文

化妆品不良反应过程描述范文英文版Cosmetic Adverse Reac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SampleCosmetic products have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our daily routine, helping us enhance our appearance and boost our confidence.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be aware of the potential risks associated with using these products, as they can sometimes lead to adverse reactions.The process of a cosmetic adverse reaction typically begin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duct to the skin. This can be in the form of a cream, lotion, or makeup. In some cases, the reaction may occur immediately after application, while in others, it may take several hours or even days to manifest.The first sign of a reaction is usually redness, itching, or irritation at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This may be follow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a rash, hives, or blisters. In more severe cases, the skin may become swollen, inflamed, or even start to peel.If left untreated, the reaction can worsen and spread to other areas of the body. It is important to stop using the product immediately and seek medical attention if the symptoms persist or worsen. 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can provide the necessary treatment to alleviate the discomfort and prevent further complications.In conclusion, while cosmetic products can help us look and feel our best, it is crucial to be aware of the potential risks and take necessary precautions to prevent adverse reactions. By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a cosmetic adverse reaction and knowing how to respond, we can ensure our safety and well-being when using these products.完整中文翻译化妆品不良反应过程描述范文化妆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我们增强外表和提升自信心。

化妆品不良反应过程描述范文

化妆品不良反应过程描述范文

化妆品不良反应过程描述范文范文一哎呀呀,姐妹们,今天我要跟你们讲讲我遇到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真是让我又好气又好笑。

那天我美滋滋地买了一款新的粉底液,看网上评价那叫一个好啊,说是能打造出超级自然的奶油肌。

我迫不及待就上脸试了。

刚开始涂上去的时候,感觉还不错,挺服帖的。

可没过多久,我的脸就开始痒痒的,就像有好多小虫子在爬一样。

我心里还想着,可能是我太敏感了,再等等看。

结果这一等,可不得了!我的脸越来越痒,而且还开始发红发烫。

照镜子一看,妈呀,我的脸就像个熟透的红苹果,又红又肿。

我赶紧去洗脸,可这时候洗也来不及了,脸还是难受得要命。

我这才意识到,这粉底液跟我八字不合啊!好在经过几天的精心护理,我的脸终于慢慢恢复了正常。

从那以后,我买化妆品可小心了,再也不敢随便跟风啦!范文二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来和你们唠唠我那悲催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经历。

有一回,我看到一款眼影盘,颜色那叫一个美,闪得让我心动不已。

二话不说就买回家,准备美美的化个妆出门。

我兴致勃勃地化好妆,刚开始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就是仙女本仙。

可没过几个小时,我就感觉眼睛周围有点不对劲。

先是觉得眼皮有点沉重,然后就开始有点刺痛。

我还以为是自己太累了,没太在意。

等到晚上回家卸妆的时候,我发现眼睛周围都红肿起来了,还有些小疹子。

哎呀,那叫一个惨啊!这期间,我心情可郁闷了,想着自己怎么这么倒霉,就用个眼影能搞成这样。

不过呢,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眼睛终于恢复如初啦。

经过这次,我算是长记性了,买化妆品一定得先做好功课,不能只看颜值啦!。

临床医学论文 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及护理

临床医学论文 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及护理

临床医学论文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及护理[中图分类号]RR758.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xx年2月~20xx年1月,笔者科室采用中药冷喷联合药物治疗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08例患者均来自笔者科室门诊。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8例,其中女性54例,男性4例,年龄16~48岁,平均33岁,外用化妆品(到就诊时为止),发病时间:最短6h,最长9天,1~3天内最多,共4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女性45例,男性5例,年龄17~52岁,平均年龄32.6岁,外用化妆品(到就诊为止),发病时间:最短为4h,最长为8天,其中发病时间以1~2天内最多,共40例。

108例均有明显化妆品接触史,符合化妆品及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4]。

排除标准:①试验前1周服用或外用类固醇激素药物;②患有其他可能影响试验观察面部皮肤的患者,如:银屑病、多形红斑等。

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口服左西替利嗪胶囊5mg/日,扑尔敏4mg/次,每日3次,维生素C 0.2g/次,每日3次,外用15%氧化锌软膏(轻者),每日2次,或黄连素氧化锌软膏(重者),每日2次;治疗组:治疗同对照组,同时增加中药冷喷治疗,采用笔者科室自制药剂:艾叶、荆芥、防风、苍术、苦参、地肤子、百鲜皮、苍耳子、野菊花、蛇床子各9克,加入1800~2000ml 水煎18~20min过滤冷却,用8层脱脂纱布,浸透药液湿敷于面部皮损部位,同时用负离子冷喷机喷雾20min,喷气口距面部约15~20cm,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

两组1个疗程均为5天。

3疗效判定标准和结果3.1疗效判定标准[5]:症状(瘙痒程度)、体征(红斑、丘疹、水疱),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反应,分别于就诊当日、第3天、第5天观察记录1次。

各指标分4级: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

疗效判定:治疗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化妆品化学论文

化妆品化学论文

化妆品化学论文第一篇:化妆品化学论文生活化学论文——化妆品与健康摘要:保健化妆品实际上是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必须接触的一类日用化学品,并不是只与爱美的年轻姑娘有关的一些产品。

化妆品是指清洁人体、改善容颜、保持健美的技术及其有关用品。

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修饰等目的的日用化学品。

化妆品能使人显得漂亮美丽、帅气英俊,但是其与人的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

关键字:化妆品身体健康不安全因素正确使用化妆品刚上大学时的我,对化妆品的认识进入了误区:以为化妆都是一些人爱漂亮,爱面子,把丑态美化,化妆品都是一些有害的东西。

但同过上生活化学这门课后,我对化妆品有了新的认识。

并且相信:化妆的确能让人充满自信、变得更靓丽动人。

只有当我们具有了对产品和成分的认识以及对自身需要的了解的时候,我们才能受益于化妆品和护肤品,让自己变得更加美丽。

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修饰等目的的日用化学品。

按其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①护肤类:润肤霜、护肤霜、冷霜、珍珠霜、雪花膏等;②益发类:护发素、喷发胶、摩丝、生发剂等;③美容修饰类:爽身粉、胭脂、唇膏、眉笔、睫毛膏、指甲油、面膜等;④香水类:香水、花露水等;⑤特殊用途类:脱毛、美乳、除臭、祛斑、防晒、烫发等。

化妆品的主要成发是基质和辅粗。

基质是油脂、蜡、滑石粉类、水、有机溶剂(如乙醇、甲苯等);辅料有乳化剂、助乳剂、香精、色素、防腐剂、抗氧化剂、营养成分。

化妆品可制成液状、水状、乳状、合剂、胶冻状、膏状、块状、笔状、气溶胶状等。

化妆品上有的护肤、美容、健身等功效可改变人体的形象,改变精神面貌,对人体的健康起着有利的作用。

但化妆品的原料种类繁多,有的可含有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在生产过程中,如高备差、环境不良可受到化学污染,生产中无菌操作不严、储存不当、消毒不良,则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等等,均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化妆品毕业论文

化妆品毕业论文

化妆品毕业论文化妆品毕业论文化妆品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可以改善外貌,还能提升自信心。

然而,随着人们对化妆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上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产品。

在选择和使用化妆品时,我们应该如何做出明智的决策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化妆品的成分。

化妆品的成分通常包括水、油、乳化剂、防腐剂等。

其中,乳化剂起到混合水和油的作用,防腐剂则可以延长化妆品的保质期。

然而,一些化妆品中可能含有对皮肤有害的成分,如苯甲酸酯类物质、铅和汞等重金属。

因此,我们在购买化妆品时应该仔细阅读产品标签,选择不含有害成分的产品。

其次,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肤质选择适合的化妆品。

不同的肤质需要不同的护肤品和化妆品。

例如,干性皮肤的人需要选择具有保湿功能的产品,而油性皮肤的人则需要选择控油效果好的产品。

此外,敏感性皮肤的人应该选择无刺激性的产品,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通过了解自己的肤质并选择合适的产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呵护自己的皮肤。

除了了解成分和适合的产品,我们还需要注意化妆品的使用方法和频率。

使用化妆品时,我们应该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免对皮肤造成伤害。

例如,在使用粉底液时,我们应该先涂抹隔离霜,然后再均匀涂抹粉底液。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化妆品的使用频率。

过度使用化妆品可能会导致皮肤负担过重,甚至引发皮肤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肤质,合理控制化妆品的使用频率。

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化妆品的保质期。

化妆品在开封后通常有一定的保质期限,过期的化妆品可能会对皮肤造成损害。

因此,我们在购买化妆品时应该注意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合理安排使用顺序,避免使用过期的化妆品。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意化妆品对环境的影响。

一些化妆品中可能含有对环境有害的成分,如微塑料颗粒和有机溶剂等。

这些成分可能会进入水源和土壤中,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我们在购买化妆品时应该选择对环境友好的产品,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选择和使用化妆品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

211038136_别让美白化妆品毒害了皮肤——由杜鹃醇事件引发的思考

211038136_别让美白化妆品毒害了皮肤——由杜鹃醇事件引发的思考

别让美白化妆品毒害了皮肤——由杜鹃醇事件引发的思考通透白净的肌肤一直以来都是亚洲女性所向往的,中国人也同样不例外。

由于光照、年龄、身体健康状态等各种因素会逐渐使肌肤颜色发生变化,因此美白化妆品在亚洲市场非常受欢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和男性加入了美白护肤的大军,都期待能够通过“白”展示美。

然而,我们真的认识美白吗?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市面上五花八门的美白产品背后的故事?还是说我们依旧像几千年前涂抹铅粉的古人一样,只是被蒙在鼓里的“韭菜小白”?本期“博士开讲”栏目,我们邀请到顾理浩博士,如果你有这些疑问,那么请跟随顾博士来进一步了解美白的机理和化妆品美白成分的安全性评价。

文|顾理浩博士顾理浩顾理浩博士,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化妆品学院教师。

毕业于日本东京工科大学,师从前资生堂首席研发工程师前田宪寿,兼任日本株式会社S SENSE 顾问。

研究方向主要为化妆品美白功效成分及药物皮肤脱色剂的化学性白斑病(Chemical Leukoderma)诱发机理及相74China Cosmetics Review为了让自己显得高贵和干净,古人曾使用水银或铅粉来美白,而当时的认知水平不足以帮助人们理解这些物质的毒性和风险,采用这种“自杀式美白”方法在当时很有市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虽然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美白”的追求则亘古不变。

何为美白1. 皮肤的结构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身体的入口,在保护人体免受外界刺激和维持体内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发挥身体屏障功能的皮肤大致分为三层: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表皮由角质层(由角质细胞和细胞间脂质构成)、颗粒层(由角质形成细胞和层状颗粒构成)、有棘层(表皮中最厚的一层,含有免疫细胞的朗格汉斯细胞)和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在此层角质化)。

其中,占据了皮肤大部分的真皮层可以说是皮肤的“身体”,其主要由血管、淋巴管、汗腺和毛囊细胞构成。

此外,真皮层中还含有大量与皮肤立体结构相关的成分,如胶原蛋白、胶原纤维、弹性蛋白、弹性纤维和成纤维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化妆品导致皮肤病的临床分析摘要:化妆品导致的皮肤病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化妆品而引起的皮肤及附属器官的病变,如红斑、丘疹、皮肤干燥、脱屑、色素沉着、瘙痒或刺痛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化妆品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由化妆品引起皮肤损伤的情况也在急剧增加。

各种学术会议不断有化妆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专业杂志、出版的文献也会经常刊登由化妆品造成的美容皮肤病病例总结。

关键词:化妆品;斑贴试验;对策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16-01
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人们使用化妆品来保护皮肤、美化生活的主观愿望相反。

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了一个全国性的“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t17194.1.1997~gb/t17194-7.1997,共7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定义的范围包括:化妆品接触皮炎、化妆品光感性皮炎、化妆品痤疮、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化妆品毛发损害、化妆品甲损害6类。

化妆品皮肤病是一组不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不同的临床综合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的患者都是门诊患者,诊断的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在1997年发布的《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
理原则》。

在88例病例中女性占据72例,男性占据16例;其中化妆品接触皮炎的有71例(为80.7%),由化妆品光感性皮炎为4例(4.5%),化妆品痤疮为5例(5.7%),化妆品毛发损害为2例(23%),化妆品甲损害的为6例(6.8%);年龄范围15~20岁为8例,21~30岁之间的为27例,范围为31~40岁有36例,范围为41~50岁为12例,范围为51~58岁为5例,平均16~56岁;已婚的为72例,未婚的为16例。

1.2方法:所有病例均做斑贴试验,斑试抗原采用南京医科大学附院皮肤免疫室研制的标准筛选系列抗原20种,是以0.9%的氯化钠溶液做对照,结果是按icdkg 标准的判断。

可疑致敏化妆品原物由患者提供,包括一洗黑、芦荟洁面霜、去角质、护肤霜、西施兰夏露、指甲油等一系列,在皮疹消退后2周后,糖皮质激素停用2周,72小时后停止抗组织胺药物补丁测试。

2结果
比较可疑而致过敏化妆品的原物斑试验阳性为78例(88.6%),其中比较多的,占据30.8%的为芳香混合物24例,占据16.7%为对苯二胺13例,占据14.1%为甲醛11例,占据17.9%为松香14例,占据12.8%为咪唑烷基脲10例,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混合物为6例占据7.7%,其中斑试阳性者为56例(63.6%),其中对一种抗原呈阳性者为47例(83.9%),两种抗原呈阳性者7例(12.5%),3种及以上抗原呈阳性者2例(3.6%)。

3讨论
化妆品皮肤病病因较明确,在停用可疑的化妆品后使用抗组织胺药物胺药物是根据皮损类型选择相应的外用药进行治疗,一般效果好,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会同时给予适量的糖皮质激素进行内部管理控制。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种各样的化妆品的出现,因为化妆品导致的皮肤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化妆品皮肤病的表现的特点一般为:一方面,和以往的数据相比,监测化妆品皮肤病逐年增加,成为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以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最为常见。

同时,化妆品造成的难以恢复或不可逆转的皮肤损伤的严重案件有所增加。

结果表明,发生化妆品过敏反应的大多为中年妇女。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测试结果又以化妆品接触皮炎为主要类型,这是造成化妆品过敏是最常见的组成部分,占48.7%,还有比较常见的是防腐剂,占34.6%,包括甲醛、咪唑烷基脲、对羟基苯甲酸脂类。

另外,还有一些患者会对染发剂(16.7%)过敏,和以前的文献报告是相仿的。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一个化妆品的致敏性,包括化妆品原料成分,浓度和纯度,产品的使用条件和位置,和皮肤接触的时间、使用频率和保存和灵敏度。

及时诊断可以减少和降低化妆品对皮肤的损害,使化妆品更好地服务人民,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减少化妆品的发病率。

①加强管理,提高原材料的纯度,严格控制限用物、禁用物,同时防止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保存。

②使用时根据年龄、性别、季节和地点、皮肤的性质等元素选择相应形式的化妆品。

对敏感性皮肤选
择化妆品时可用少量样品作局部涂抹,确认无过敏反应方可使用。

③此外,应主动了解某些化妆品卫生知识和法律知识和法规,正确选择化妆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使用化妆品出现不适应该及时制止,并到正规医院就行检查。

特别注意不要经常更换化妆品,如果长期使用的化妆品效果好,不要轻易更换其它品牌和品种的化妆品。

此外,在日常使用中,最好选用同一系列的化妆品,而不是一些化妆品混合使用。

此外,多次出现化妆品皮肤病的患者,在更换新的化妆品品牌前,应该先做化妆品皮肤开放测试,化妆品应用手前臂内侧,每日2次,连续七天。

如果你有过敏反应,一般在四天内,涂抹的地方会出现红斑,丘疹,轻度瘙痒等不良反应,表明用户化妆品过敏,可以放弃使用该化妆品,避免皮肤病的发生。

4总结
化妆品皮肤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斑贴试验是诊断的主要方法。

通过化妆品斑贴试验可以帮助患者确定导致其过敏的化妆品,并且通过抗原斑贴试验,可以帮助确定患者的敏感材料。

研究诱导刺激化妆品及辅料过敏反应,有助于深入了解化妆品皮肤病的原因和机制。

另外化妆品皮肤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①化妆品的普遍使用;②化妆品质量差、微生物污染、有毒物质含量超过标准、化工原材料毒性刺激,违法添加药物、产品说明书关于不清楚;③化妆品的选型及使用不当,不及时停用化妆品到正规医院就诊。

因此,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的防治和化妆品卫生管理应注意过敏物质的监
测,以便进一步调查引起不良反应的化妆品成分,建议做仿欧洲标准抗原斑点试验。

预防化妆品皮肤病,需要与化妆品企业、研究机构,销售和消费者以及皮肤科医生的共同努力。

加强对消费者化妆品皮肤病知识的宣传,建立一个完整的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系统。

参考文献
[1]张晓鸣,葛新红,夏莉,等. 116例化妆品皮炎的临床分析[j].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7(02)
[2]黄相刚,李爱军,房军,魏南方. 2006~2007年我国化妆品皮肤病不良反应监测报告[j]. 中国健康教育, 2011(05)
[3]田薇. 化妆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 长沙医学院学报,2010(02)
[4]张洁,陈晶晶,刘玮. 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在诊断化妆品皮肤病中的作用评价[j]. 中国美容医学, 2008(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