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粉昆虫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潍坊生态农业发展中传粉昆虫的保护技术论文

潍坊生态农业发展中传粉昆虫的保护技术论文

潍坊生态农业发展中传粉昆虫的保护技术论文潍坊生态农业发展中传粉昆虫的保护技术论文传粉昆虫是植物的主要传粉媒介,对种植业极为重要,为超过80%的植物授粉。

随着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自然界传粉昆虫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种群数量不断下降,已严重威胁到果树、农作物等自然授粉效果。

如何保护传粉昆虫、维护其生态平衡,让传粉昆虫更好地服务于生态农业,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笔者在调查当地主要传粉昆虫种类、分析其种群数量较少原因的基础上,建议潍坊生态农业发展中对传粉昆虫采取如下保护技术。

一、传粉昆虫的种类及作用1.传粉昆虫的种类在潍坊地区,自然界传粉昆虫主要有:蜂类(蜜蜂、壁蜂、胡蜂、土蜂、熊蜂、马蜂、木蜂、砂泥蜂、花黄斑蜂、切叶蜂等),蝇类(食蚜蝇、丽蝇等),蚊类(瘿蚊、摇蚊等),蝴蝶类(蛱蝶、粉蝶、弄蝶、凤蝶、灰蝶等),甲虫类(金龟子、花甲、叩甲、叶甲等),瓢虫类,蓟马类(牛角花齿蓟马等)及蛾类等。

2.传粉昆虫的作用传粉昆虫为植物提供传粉服务,可使植物得到充分选择受精的机会,顺利繁衍,增强杂交优势,提高果实和种子的产量(25%~60%)与质量;保障粮食、果蔬安全,提供蜂蜜、蜂王浆、蜂胶、蝴蝶幼虫高蛋白食品等多种副产品,维持植物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导致传粉昆虫数量下降的因素潍坊地区传粉昆虫数量下降,是多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

1.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潍坊是全国的菜篮子、果筐子、粮袋子。

土地规模化耕作、集约化生产、单一化种植,造成半自然生境减少、生物多样性改变,显著减少或改变花粉、花蜜的供应和传粉昆虫的栖息环境,导致传粉昆虫的密度或多样性的降低、群落结构的类同化趋势加快。

2.农药化肥的施用威胁传粉昆虫虽然执行“农药、化肥用量只减不增”的原则,但农药、化肥对传粉昆虫的威胁程度逐步提高,主要是其毒性能影响传粉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如代谢毒剂的能力和觅食行为等)。

如新烟碱类农药对传粉昆虫的行为和生理有广泛的影响;耐除草剂的作物,减少花粉和花蜜对传粉昆虫的供应;化肥中某些元素的大量富集,引起花蜜含量降低,对传粉昆虫的吸引力下降;环境污染会导致蝶类、野生蜂种群数量减少。

蜜蜂的蜜蜂工蜂的飞行速度与迁徙路线

蜜蜂的蜜蜂工蜂的飞行速度与迁徙路线

蜜蜂的蜜蜂工蜂的飞行速度与迁徙路线蜜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昆虫,它们勤劳而忙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美味的蜂蜜和花粉,还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传粉角色。

然而,你知道吗?蜜蜂工蜂们在飞行速度和迁徙路线方面,拥有令人惊叹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蜜蜂工蜂的飞行速度以及迁徙路线的研究进展。

一、蜜蜂工蜂的飞行速度蜜蜂工蜂是指在蜂巢中主要负责采集蜜和花粉的工蜂。

它们具备快速高效的飞行能力,以便能够在繁花盛开的季节中,尽可能多地收集花粉和蜜。

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我们可以得知蜜蜂工蜂的飞行速度大约在每小时20至25公里之间。

蜜蜂工蜂的飞行速度虽然在昆虫中并不算最快,但考虑到其体型相对较小,这一速度已经足够令人惊叹。

蜜蜂的身体结构以及其在飞行过程中采用的独特飞行方式,使得它们能够以较小的力量迅速地穿梭于花丛之间,有效地采集花粉和蜜。

二、蜜蜂工蜂的迁徙路线除了在繁花盛开的季节中忙碌采集,蜜蜂工蜂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进行迁徙,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蜜蜂的迁徙路线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它们能够以很高的准确性找到迁徙的目的地。

对于蜜蜂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们已经做了很多研究。

他们发现蜜蜂工蜂在迁徙过程中会利用多种方式来确定方向和位置,其中包括太阳方向、地球的地磁场以及对地标的记忆等。

蜜蜂通过感知太阳的位置和光的极化方向来确定自身的飞行方向,同时利用地球的地磁场以及对地标的记忆来保持迁徙的航向。

这种迁徙行为不仅显示出蜜蜂工蜂在空间定向方面的高超能力,也为我们了解动物迁徙行为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

三、蜜蜂工蜂的飞行速度与迁徙路线的研究意义蜜蜂工蜂的飞行速度和迁徙路线的研究对于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了解蜜蜂工蜂的飞行速度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高效的机器人或飞行器,从而应用于农业、环境监测、救援等领域。

其次,研究蜜蜂工蜂的迁徙路线可以为我们揭示动物迁徙的奥秘,对于生物学和地理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蜜蜂工蜂的迁徙路线研究还能为保护和管理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蜜蜂等重要的传粉昆虫。

蜜蜂传粉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蜜蜂传粉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蜜蜂传粉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蜜蜂传粉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引言蜜蜂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传粉昆虫之一,它们对世界上70%以上的农作物均起着不可替代的传粉作用。

然而,近年来有报道称蜜蜂数量减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蜜蜂传粉的重要性和原因,以期为保护蜜蜂和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一、蜜蜂传粉的重要性1. 农作物产量的增加蜜蜂通过携带花粉进行传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受精率和结实率,进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许多农作物的品质和数量都依赖于蜜蜂的传粉作用,如苹果、梨、草莓等。

没有蜜蜂的传粉,许多农作物的产量将大大减少。

2. 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蜜蜂不仅对农作物的传粉起着重要作用,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蜜蜂传播的花粉能使植物繁殖,促进植物种类的多样化。

此外,不同植物通过蜜蜂传粉而得到的花粉多样性,又为其他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维持了食物链的完整性。

二、蜜蜂数量减少的原因1. 荒野和生态系统的破坏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许多原本适合蜜蜂生存的荒野和生态系统被破坏。

过度的农药使用、森林砍伐、土地开垦等都导致了蜜蜂栖息地的减少和破碎化,使蜜蜂难以生存。

2. 病虫害的威胁蜜蜂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如寄生虫猛蜂、蜜蜂病毒等。

这些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了蜜蜂种群的减少,甚至引发全球性的蜜蜂大规模死亡事件。

3.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也对蜜蜂的生存和繁殖产生了重要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许多植物的开花时间提前,而蜜蜂的繁殖周期却没有相应调整,这导致许多蜜蜂无法及时获取充足的食物资源。

三、保护蜜蜂的措施1. 减少农药的使用适当减少对农药的使用量和频率,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减少蜜蜂对农药的接触,并保护蜜蜂的生存环境。

2. 建立生态保护区建立蜜蜂的保护生态区,保护和恢复蜜蜂的栖息地,减少人类活动对蜜蜂生存的干扰。

3. 加强蜜蜂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加强对蜜蜂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病虫害的蔓延,保护蜜蜂种群的健康。

传粉甲虫的研究进展

传粉甲虫的研究进展

传粉甲虫的研究进展
罗峰;雷朝亮
【期刊名称】《昆虫知识》
【年(卷),期】2003(40)4
【摘要】许多鞘翅目甲虫是重要的传粉昆虫 ,在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相互适应的形成 ,很多甲虫与花之间建立了固定的传粉关系。

该文从甲虫与花之间传粉的相互适应、传粉甲虫的类群、甲虫传粉的植物和甲虫传粉效果等 4方面做了简要综述。

【总页数】5页(P313-317)
【关键词】传粉甲虫;鞘翅目;类群;传粉效果
【作者】罗峰;雷朝亮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昆虫资源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69.48;Q948.122.6
【相关文献】
1.传粉昆虫的研究进展 [J], 杨大荣
2.温度对传粉甲虫--棉露尾甲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 [J], 罗峰;熊强;王健;雷朝亮
3.双翅目昆虫传粉研究进展 [J], 武鹏峰;郑国
4.油茶有效传粉蜂种研究进展 [J], 胡景华;刘锋;秦加敏
5.传粉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J], 张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蜜蜂的研究实验报告

蜜蜂的研究实验报告

蜜蜂的研究实验报告引言蜜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昆虫种群,它们在传粉和采集花粉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农药的使用,蜜蜂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了解蜜蜂对不同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以及其对农药的敏感性。

方法实验设计我们选择了100只蜜蜂作为实验对象,将它们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5只。

- 组A: 蜜蜂在正常环境下生活,没有任何干扰。

- 组B: 蜜蜂生活在含有农药的环境中。

- 组C: 蜜蜂生活在高温环境中。

- 组D: 蜜蜂同时面临农药和高温环境的双重压力。

数据收集在实验期间,我们记录了每组蜜蜂的以下数据:- 蜜蜂出生和死亡率- 蜜蜂数量- 蜜蜂授粉效率实验过程在每组实验中,我们提供了足够的蜜水和花粉供蜜蜂生活。

实验持续了一个月,期间我们每天观察蜜蜂的生活和行为。

结果蜜蜂数量![蜜蜂数量变化图](蜜蜂数量变化图.png)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组B和组D中蜜蜂数量显著减少,而组C和组D中的蜜蜂数量相对较少。

蜜蜂出生和死亡率我们对蜜蜂的出生和死亡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得出以下结果:组别出生率死亡率A 0.8 0.4B 0.7 0.6C 0.6 0.5D 0.5 0.7从上表可以看出,组D中蜜蜂的出生率最低,死亡率最高,说明对农药和高温的双重压力对蜜蜂的存活率影响最大。

蜜蜂授粉效率对于不同组别的蜜蜂,我们观察了其授粉效率,并以组A作为对照组。

组别授粉效率(%)A 100B 80C 75D 60结果显示,组B、组C和组D相对于组A,其授粉效率都有所下降。

尤其是在组D中,蜜蜂授粉效率下降幅度最大,为40%。

讨论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农药和高温环境对蜜蜂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农药的使用会导致蜜蜂数量减少和存活率下降,从而降低其授粉效率。

而高温环境则对蜜蜂的存活和生育产生不利影响。

当蜜蜂同时受到农药和高温的双重压力时,其生存能力和授粉效率都大幅下降。

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蜜蜂种群健康。

首先,在农药的使用方面,应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频率,并优先选择对蜜蜂影响较小的农药。

油茶传粉昆虫种类、筑巢及访花行为的研究进展

油茶传粉昆虫种类、筑巢及访花行为的研究进展

油茶传粉昆虫种类、筑巢及访花行为的研究进展韦维;李雪媛;韦幸;陆温;杨秀好;郑霞林【摘要】传粉昆虫的授粉率低导致油茶低产.为保护和利用油茶传粉昆虫,提高油茶产量,本文综述了我国油茶传粉昆虫的种类,共5目33科130种;并比较了主要昆虫种类的筑巢和访花行为的差异.针对保护油茶传粉昆虫提出了若干建议,并展望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期刊名称】《广西林业科学》【年(卷),期】2017(046)001【总页数】4页(P98-101)【关键词】油茶;传粉昆虫;访花行为【作者】韦维;李雪媛;韦幸;陆温;杨秀好;郑霞林【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宁 530002;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4;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 530004;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 530004;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南宁 530028;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 5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4.4油茶(Camelliaspp.)起源于我国,与椰子、油棕和油橄榄被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1-2]。

油茶主要产品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96%,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之一[3]。

发展好油茶产业,对保障国家粮油和生态安全,推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油茶产量低,导致其供不应求[4-5]。

实际上,授粉率低是油茶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6],油茶属于异花授粉植物,但自花和风媒授粉座果率仅3%以下,自花授粉基本不育,且异花授粉座果率仅达20%~35%[7]。

自然条件下,油茶座果率的高低与授粉昆虫的多寡成正相关[8-9]。

因此,弄清油茶传粉昆虫的种类及其传粉生物学等对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有关油茶传粉昆虫研究的文献报道较少[8,10-13],为进一步保护和利用油茶传粉昆虫,提高油茶产量,综述了油茶传粉昆虫的种类及主要种类的筑巢及访花行为等,并就油茶传粉昆虫的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油茶传粉昆虫研究现状与今后研究重点探讨

油茶传粉昆虫研究现状与今后研究重点探讨

n to TAn r n a m el u. e i o t n eo o l a i n i s c s fr s u c ss lc i n・e e s e n l g a i n。 d e a c r la W i h mp r a c fp li to e t o e o r e e e t n n o r la e t c o o y, b n fte au to f e e e s t .a e p o o e n t e f t r y a t o s r f r n e f r c l a u s e e i v l a i n a t rr l a e e c r r p s d i h u u e b u h r , e e e c o o l g e . e
亿元 提 高 到 110亿 元 。但 目前 野 生 油 茶林 分平 2 均产 油量 只 有 4 ~7 g m。产 值 100余 元 / 5 5k /h 、 0 h 左右 , m。 油茶产 量 低 , 经济 效益 不 高 , 重阻 碍 了 严
要途 径之 一 。
在 的 2 6亿 k . g提 高 到 2 . 5 0亿 k , 产 值 由 10 g年 1
1 油 茶传 粉 昆虫 的主 要种 类及 其特征
目前能够 参与油 茶传粉 的昆虫有蜜蜂Ap ie 、 o a d
蝇 C co r a h 、 T b n s 鳞 翅 目 L pd p y lrh p a 虻 a a u 、 e io —
h n Alh u h p e i i a y s u y h sd n n b o o i a h r c e it s a d r l a e t c o o y o n e tp l — i d. t o g r l n r t d a o e o i l g c lc a a t rsi n ee s e n l g f i s c o l m c i

模拟昆虫授粉实验报告(3篇)

模拟昆虫授粉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授粉在植物繁殖过程中的作用。

2. 掌握模拟昆虫授粉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3. 分析不同昆虫对植物授粉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昆虫授粉是植物繁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昆虫的传粉活动,使植物花粉与雌蕊柱头结合,从而完成受精过程。

本实验通过模拟昆虫授粉,观察不同昆虫对植物授粉效果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昆虫授粉在植物繁殖中的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植物;蜜蜂、蝴蝶、蜻蜓等昆虫。

2. 实验仪器:放大镜、镊子、酒精、显微镜、温度计、湿度计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准备实验场地:选择一块开阔的空地,搭建实验大棚,确保实验环境适宜。

2. 种植植物:在实验大棚内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植物,保持充足的水分和光照。

3. 采集昆虫:在实验大棚外采集蜜蜂、蝴蝶、蜻蜓等昆虫,注意保持昆虫的活力。

4.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无昆虫授粉)、蜜蜂组、蝴蝶组、蜻蜓组。

5. 模拟授粉:在实验过程中,分别对四组植物进行以下操作:a. 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

b. 蜜蜂组:将蜜蜂引入实验大棚,观察蜜蜂对植物的授粉效果。

c. 蝴蝶组:将蝴蝶引入实验大棚,观察蝴蝶对植物的授粉效果。

d. 蜻蜓组:将蜻蜓引入实验大棚,观察蜻蜓对植物的授粉效果。

6. 数据收集:观察植物的开花、结实情况,记录各组植物的授粉效果。

7. 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植物授粉效果的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蜜蜂组、蝴蝶组、蜻蜓组的植物授粉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2. 蜜蜂组植物的结实率最高,其次是蝴蝶组,蜻蜓组结实率最低。

3. 分析原因:蜜蜂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传粉昆虫之一,其授粉能力较强;蝴蝶次之,蜻蜓的授粉能力相对较弱。

六、实验结论1. 昆虫授粉在植物繁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植物的结实率。

2. 蜜蜂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传粉昆虫,其授粉能力最强;蝴蝶次之,蜻蜓的授粉能力相对较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增刊Yunnan Nongye Keji3传粉昆虫的研究进展杨大荣(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云南昆明650223)摘要:传粉昆虫是地球上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群落结构、种类组成、传粉对象多寡、种群数 量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同时,传粉昆虫为粮食增产和优质粮生产、农副产品 的持续发展、生物资源的正常繁衍与保护、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 功能,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相对稳定和绿色生态环境建设发挥了重要作K%关键词:传粉昆虫;显花植物;多样性;进展;展望从生态系统和生物的群落水平角度来衡量,植物一传粉者的关系可能是植物一动物相互关系中最重要一对关系。

据统计,全球由动物访花的被子植物有308 006种,占到整个显花植物数量的87.5A,植物的自花授粉和靠风雨传粉仅占5A和10A ;在热带雨林中,38A的开花植物由蜜蜂属传粉,41A是由其他昆虫传粉,仅有2 A〜3 A 是由风和自花传粉[1]。

在不增加人工和投资的情况下,仅 用昆虫传粉就可使作物增产10A〜30A-2]。

没有传粉者,很多植物不能产生种子和繁衍后代,没有植物提供花粉、花蜜和其他回报,很多动物种群可能下降甚至灭绝,连 带着食物链更高级动物及人类导致灭绝[1,3]。

研究显示全球正在经历着第6次多样性持续下降以及大量物种灭绝,平均每10年大概有1A〜10A的多样性消失[4]。

Bi ees-meijer等发现,23种蜜蜂,18种蝴蝶在200年内已经从英国消失,而且欧洲一些野生蜜蜂和食蚜蝇近年来也大量减少[5];P〇tts等从森林生态环境减少及破碎化加重、农药使用量增加、外来物种增多、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及其相互影响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全球传粉昆虫减少的趋势对全球生态系统及农林经济等影响[6]。

许多生态学者对导致传粉昆虫和生物多样性消失的主要原因认为是栖息地的破坏和气候改变[7~8]。

可见,近些年由于传粉昆虫减少,资源 匮乏、粮食短缺等世界性问题的日趋严重,传粉生态学和传粉昆虫学的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

1传粉昆虫的主要类群传粉昆虫的种类繁多,主要分属于膜翅目、双翅目、鞘翅 目、鳞翅目、直翅目和缨翅目等10多个目中。

其中膜翅目占 全部传粉昆虫的43. 7A,双翅目占28. 4A,鞘翅目占14. 1A,鳞翅目占12. 3A,而半翅目、缨翅目、直翅目、毛翅 目、同翅目等仅占1.5%[9]。

膜翅目(Hymenoptera)是昆虫纲中第三大类群,包括蜂、收稿日期:2018 -02 -08作者简介!杨大荣(1954 -)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昆虫生态学、昆虫 资源保护、虫生真菌研究工作,E -mail:yangdr@。

蚁类昆虫。

全世界已知约12万种,中国已知2 300余种。

除了广腰亚目少部分和细腰亚目的部分寄生蜂外,绝大部分 蜂类和蚁类都有传粉作用。

它们中,蜜蜂总科(Apoidea)和 榕小蜂科(Agaontidae)是最为特化的2个类群,其中蜜蜂有较长的口器和特化的采粉结构(花粉篮和花粉刷);而榕小 蜂最为特化,唯一给榕树类群传粉,大部分种类也像蜜蜂一样具有花粉框和花粉刷。

而其它类群的蜂和蚂蚁没有蜜蜂和榕小蜂的特殊结构[10]。

鞘翅目(Coleoptera)为昆虫纲中第一大类群,全世界记载35万种之多,中国记述1万多种,其中传粉昆虫类群主要 是花金龟科(Cetoniidae)、天牛科(Cerambycidae)、花黃总科(Cantharoidea )、金龟科(Scarabaeidae )、隐翅甲总科(Staphylinoidea)、叶甲总科(Chrysomeloidea)等为主[10]。

双翅目(Diptera)昆虫,世界已知85000种,全球分布;中国已知4000余种。

传粉昆虫主要有食蚜蝇总科(Syr-phoidea)、丽蝇科(Calliphoridae)、麻蝇科(Sarcophagidae)、J科(Tabanidae)、小花蝇科(Anthomyzidae)、K蝇科(Phoridae)和大蚊总科(Tipuloidea)等类群为主[10]。

鳞翅目(Lepidoptera)是昆虫纲中第二大类群,全世界已 知约20万种,中国已知约8 000余种。

传粉类群主要是锤角亚目(蝶类)的全部种类的成虫;蛾类中日出性(白天活 动)的蛾类全部种类成虫、小蛾类部分类群和夜晚吸食花蜜,需要用花蜜补充营养的全部蛾类[10]。

2传粉昆虫在生态系统功能中的重要作用2.1传粉昆虫保障了粮食增产和优质粮生产粮食是人类安全生存的最重要基础,传粉昆虫为人类提 供持续的粮食供应,它为人类直接食用的75A的粮食作物 传粉[4],大部分野生植物(80A )为了生产果实和种子繁衍后代,都直接依赖于昆虫传粉[1,4]。

2005年世界粮食总产值为161. 8万亿欧元,其中46种昆虫传粉的农作物产值为6 255亿欧元,占世界粮食总产值的39A。

传粉者传粉服务的经济价值为1530亿欧元,占粮食作物总产值的9.5A[11]。

因此,传粉昆虫对于全球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面对4己南#业%&Yunnan Nongye Keji2018年增刊世界粮食可供应量及其稳定性下降的问题,21世纪粮食安全的核心任务是建立持续的粮食增产和稳产系统,而持续的 粮食产量离不开传粉昆虫;O il-ton指出,传粉者与粮食安全有很大关系[1],P*tS等指出,传粉者为人类提供稳定的营养与食物,对粮食安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价值远远大于人类采 取行动来保护它们所付出的成本[12]。

有报道指出,农作物 产量的35%和全球70%的主要农作物依赖动物为其传粉[13]。

McGregor估计,美国粮食的15%~ 30%直接或间接 来源于动物传粉[14];欧洲作物的84%也是直接或间接依赖于传粉昆虫,尤其是依靠一些野生传粉者对于农业生产力和 作物产量的维持,因此野生传粉者也被称为维持粮食安全的 冠军。

Lebuhn等利用11年研究蜜蜂的数据,设计了地区国 家、国际尺度下监测传粉昆虫的项目,指出了传粉昆虫对粮食安全和生态系统功能所发挥的作用[15]。

Steffan - Dewent-e r等也通过大量实例说明粮食安全与昆虫传粉的关系™, 国际传粉者行动(提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的基本前提同样是野生传粉者的下降和驯养蜜蜂数量的减少,威 胁到了全球粮食安全[17],由此可见,传粉昆虫减少导致作物 产量降低,营养物质流失[18],给农民带来了潜在的经济困难,威胁到人类生存[12]。

2.2传粉昆虫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2.2.1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传粉昆虫为农业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使全 球作物产量增加75%[20],对农业产值的贡献约为1 530亿 欧元[21]。

1961年以来,全球由昆虫传粉导致的作物面积增加大于300% ,由昆虫提供的传粉服务价值成为美国、俄罗 斯等很多国家农业国内生产总值(GDP)中逐渐增加的重要 部分[22_23];美国蜜蜂1年产生的传粉服务价值约为146亿 美元[24],蜜蜂以外的传粉昆虫在美国每年创造的价值为50 ~ 60亿美元[25]。

邵永祥等研究表明,蜜蜂授粉的香梨比自 然授粉的香梨坐果率提高25% ,香梨增产32%以上,商品率 提高50%[26]。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系引进加拿大技术,并结 合中国切叶蜂现状,人工繁殖切叶蜂,在新疆及黑龙江地区为苜蓿授粉,使其产量提高3倍™,昆虫传粉的作物为人类 提供关键的营养物质,B rittin等对传粉植物资源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发现传粉直接影响对人类健康起重要作用的 营养物质,例如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28]。

同时昆虫传 粉可以使植物得到充分选择受精机会,提高杂交优势,提高 或改变粮食作物内含物如淀粉、蛋白质等的含量,增加油料作物的含油量,改善瓜果类作物果型的大小匀称性及提高其 内容物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25],因此,授粉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而且能改善作物产品的营养成分。

2.2.2传粉昆虫持续提供丰富多样的副产品丰富多样的副产品是传粉昆虫为人类提供的另一种财富,传粉昆虫中,蜜蜂占据重要地位,它们不仅能提高作物产 量,同时能在传粉过程中产出许多副产品,这些副产品为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美国统计资料表明,因蜂传粉 而间接得到的牛(乳牛)牛奶产值为70多亿美元,蜂蜜、蜂蜡等总价值为1.4亿美元[25],由于蜂产品对人体的良好保健作用,使人类对于蜂蜜、蜂胶、蜂蜡、蜂王浆的利用逐渐增加。

中国蜜蜂群总数已达到910万群,占世界蜂群总数的1/9,蜂蜜产量从2005年的29. 32万t上升到2014年的 46. 82万t,10年增长17. 5万t。

2015年中国蜂蜜行业产量约50. 5万t,同比2014年的46. 82万t增长了 7.86%。

按照 蜂蜜平均价格60元/k g计算,中国蜂蜜产值高达303多亿 元,出口价值为80 ~ 100亿元[29〜30]。

传粉昆虫类群中蝴蝶幼虫活性蛋白属于全效型蛋白,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最高品 质、纯天然无毒、无害的活性蛋白,这种蛋白富含各种营养成 分,低脂肪,低胆固醇,营养结构合理,肉质纤维少,易于吸收,有预防疾病、营养保健、康复身体等多种效果。

传粉昆虫 作为食用昆虫的种类很多,常见有蜂蜜、幼虫和蛹,天牛的幼 虫和蛹,金龟子的幼虫、蛹和成虫,蚂蚁的卵、蛹、成虫,胡蜂 的卵、幼虫和成虫等300多个种类。

蜂蚁类食品已经被用到竞技竞赛的运动员提高竞技中,所以传粉昆虫食用具有广阔 的市场开发价值[31〜32]。

2.3传粉昆虫在种质资源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种质资源保护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离不开种类 丰富的传粉昆虫,随着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和农林经济作物传 粉生物学研究的大量开展,传粉昆虫对濒危野生植物的维持 作用也受到关注,黄双全等对珍稀植物糖掌楸(("&&)的花部综合特征与虫媒传粉进行了研究,共发现39种昆虫对鹅掌楸传粉非常有效[33];胡世俊等对重庆市特有淑危植物绪云卫矛(传粉方式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种群内异花授粉的种子萌发 率高达392 ,表明传粉昆虫对缙云卫矛种群的维持起重要作用[34];于海中等分析濒危植物风箱果(3)—oca#,* amu-#'*)的致濒因素,结果发现风箱果属异花授粉植物,传粉 昆虫的数量种类影响其结实率,而结实率低是导致风箱果濒 危的重要原因,说明传粉昆虫是风箱果物种保护的关键[35],兰科植物多为珍稀濒危植物,其多样性被认为是适应于多样 化传粉者的结果,兰花传粉具有很强的专一性,许多种类兰花依赖特定的昆虫传粉[36]。

澳大利亚的兰花品种Drkaea就与传粉昆虫之间形成了高度的特化关系,一旦特化的传粉 昆虫减少或消失,就会导致植物有性繁殖失败,直接对应着这类植物数量减少或灭绝[37];同时,兰科植物的欺骗性传粉使其与传粉者之间形成一种极不对称的关系,兰花对传粉昆 虫的依赖远大于传粉昆虫对兰花的依赖,如果传粉者受到威 胁,就会直接影响到兰科植物的结实能力,从而影响兰科植物的生存[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