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5产业用地规划研究

合肥市2.5产业用地规划研究
合肥市2.5产业用地规划研究

市2.5产业用地规划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

2.5产业概念界定

关于2.5产业概念目前尚无一个严谨的、权威的、统一的定义,国虽有部分城市和领导提及,但尚未明确定义。目前,关于2.5产业的定义主要是指介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中间产业,既有服务、贸易、结算等第三产业管理中心的职能,又兼备独特的研发中心、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中心和现代物流运行服务等第二产业运营的职能(王泠一, 2004)。本课题组根据三次产业划分以及产业融合理论,结合产业发展趋势以及2.5产业的构成特点,对2.5产业的解释为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融合的产业,主要是为第二产业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从第二产业中分离出的生产服务部门,新产生的新兴行业,以及为第二产业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

1.2 市

2.5产业发展前景

随着“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前两年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市将对“十一五”发展目标进行重新部署,在近期举行的“十一五”规划目标调整座谈会上,市外包基地及科技研发产业建设受到广大专家和学者的普遍关注,表明市2.5产业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对于2.5产业需求旺盛。

(1)市城市和产业发展战略为2.5产业提供了动力

“扩大经济辐射与服务能力,以科技创新为本,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新一轮市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此外,城市建设近期将围绕“工业立市”,在“十一五”期间逐步把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区域性的商贸物流中心、旅游会展中心和金融中心,“引领皖中、辐射全省、联动中部、接轨长三角”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城市。

“工业立市”、“制造业跨越发展”需要把先进制造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符合国家的新型工业化战略,将带动相关的2.5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基地建

设则是市2.5产业发展框架和体系形成的基本保障。此外,从城市和产业发展目标中也可以看出,在2.5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将成为实现手段,商贸物流、会展等将成为2.5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图1-1)。

(2)市2.5产业的发展需求

市经济总量和人均GDP与周边省会城市相比明显偏低,表明整体产业附加值较低(表

1-1)。通过与周边城市科教资源对比可以看出:市科教资源处于前列,但科技人员和研发成果明显偏低,资源浪费严重。因此,不论从经济发展开发资源开发角度分析,市急需发展包括2.5产业在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1.3 市

2.5产业用地规划及管理现状

(1)产业分异发展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用地研究

以2.5产业为代表的新型产业的出现,对传统城市建设用地分类提出了挑战。

市城市建设处于快速扩时期,各地块的开发条件差别较大,加之2.5产业涉及众多的产业门类,每一门类的用地特点和用地条件要求也不尽相同,空间分异现象比较明显。因此,需要根据这一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用地分类研究,使城市土地资源实现最优配置。

(2)2.5产业用地开发与管理缺乏创新

伴随现阶段2.5产业的发展,一些新的用地类型和设施相继出现,从而给城市用地的开发与管理带来许多基础性的问题(用地使用性质),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主要表现在区位选择、用地资源、用地兼容性的确定等几个方面),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薄弱环节。

(3)旧城改造增加了城市用地管理的难度与复杂性

《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中明确指出,“对城市中的旧工业区实行‘升级改造’和‘功能置换’两种改造方式,强化规划的调控作用”。旧工业区多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具有地块环境复杂、地价高的特点,用地发展受许多条件的限制,不论是“升级改造”还是“功能置换”,都需要对用地进行合理的定位和研究。2.5产业属于附加值高、环境干扰小、用地较为灵活的产业类型,比较适于旧工业区用地的功能置换, 2.5产业用地研究对旧城改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4 研究意义

(1)有利于市“工业立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市远期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节约型产业结构的构建是市“工业立市”发展战略目标之一。作为工业的辅助与补充产业, 2.5产业的发展将对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有利于促进城市用地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2.5产业用地使用特点研究,提出与2.5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用地开发要求,将更有利于促进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以及用地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实现城市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3)符合新形式下城市规划管理的发展需求

2.5产业多属新产业,其用地研究及管理经验相对不足。

第二章市2.5产业主导门类选择

2.1 市2.5产业研究围界定

本课题根据2.5产业的定义,结合市产业发展特点,将市2.5产业研究围界定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第一,现代服务业是以知识经济、信息技术为依托发展的,其中的生产服务业既是现代服务业的精髓,又包含了2.5产业中的主要门类,研究具有代表性。

第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以工业立市为发展战略的市处于工业化中期,不论是传统工业的改造,还是现代工业的发展,都需要具有高度密集的知识和技术的生产服务业的支持,符合市发展的实际需求。

第三,市工业用地研究已进行多轮,工业用地布局已成体系,但生产服务业用地布局没有进行过系统、科学的规划,具有紧迫性。

第四,避免研究面过大,使容紧凑,更有针对性。

通过2.5产业分类与市产业发展相结合,进行分析研究,划定适合于市发展的2.5产业门类:

第一类是为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橡胶轮胎、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重点发展产业提供生产性服务的行业,结合科研优势,重点发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包括信息服务业、技术服务、研发业);第二类是直接发展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金融业、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咨询中介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动漫产业)。以上这些市发展的2.5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T4754-2002)框架位置如表2-1所示。

2.2 市2.5产业发展的主要门类选择

(1)市2.5产业主导门类

根据市现有产业状况,对未来五年市2.5产业发展的主导门类进行选择,主要有第三方物流、金融业、电子信息与软件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包括信息服务业、技术服务、研发业)、商务服务业(主要为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创意经济)等。

●第三方物流业

将采用“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货运站”分层次总体布局方法,结合交通枢纽的站点布置(图2-1),建成“4园区、4中心、3平台”的物流发展模式。即建设东部、西南部、北部、西部(空港)四大物流园区(图2-2),设立工业、建材、农业、高科技物流中心,搭建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商贸物流三大平台,发展第三方物流业(表2-2)

●软件业

加快软件产业发展,是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容和途径。利用的科教优势和人才资源发展软件产业,确立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主地位,是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突出城市特色的必然选择。

●创意产业

市创意产业与国发达城市有较大差距,在排名上也位于前十名之后,但已表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市申报国家级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已获批准,基地将以高新开发区为主址,以动漫数字出版、动漫品牌授权为主导,2010年前建成国最大动漫产权交易中心。而动漫研究、教育等配套产业建设也将于2008年正式启动。

此外,市ITO(信息技术外包)、设计、广告等产业门类发展迅速,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ITO(信息技术外包)业为例,2006年累计产值1000万美元,2007年则达到了1500万美元。

●会展业

市会展业在省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建有省唯一的大型会展专用场馆(省国际会展中心表2-3),市会展行业协会成立于2004年,早于省会议展览协会,也是省唯一一家市级行业协会。市已成功举办了包括“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全国教学仪表展”、“全国农机展”等大型展会,被评为“全国最具竞争力会展新锐城市”,与、一起列为全国二级会展城市。

●总部经济

近几年,市经济增长速度较快,首位度不断提高,已经具备了总部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并逐渐成为了区域总部基地。外来投资企业近年来在发展迅速,包

括世界500强企业在的一大批世界跨国公司以及国大公司,如联合利华、ABB、日立、三洋、住友电工、普莱克斯、可口可乐、布依格、佳通和中国海尔、昌河、格力、美的等,均在投资发展。其中,联合利华将其在中国所建的6个工厂全部搬迁到,建立了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日立挖掘机产量占中国市场份额达到20%,是日立集团在海外投资效益最好的企业;中国最著名的企业海尔在投资10多亿,建设了除以外最大的生产基地;佳通轮胎和合力叉车均在建立了中国最大的轮胎生产厂和叉车生产厂。这些世界著名企业的加盟,为总部经济的启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市2.5产业用地划分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与批准后的城市规划成果(准用性法律规)相结合,共同构成了现行用地管理体制中的普遍性强制拘束力。因此,实现2.5产业用地管理的前提是梳理好2.5产业用地性质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间的对应关系,建立起2.5产业的用地分类标准。

在研究中,由于金融业和教育用地性质相对明确,房地产业则主要是对用地性质明确的土地进行的开发活动,因而这三类产业用地性质在本次研究中就不作重点分析。

3.1 2.5产业用地性质定位的弹性原则

2.5产业随市场需求增加大将产生更多功能上的分化,同一门类的产业因服务对象和技术特点不同,用地往往具有不同的性质。

“弹性原则”为制定2.5产业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了依据,使2.5产业用地管理的通用性和科学性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3.2 2.5产业用地性质归属

根据2.5产业定义和分类,将2.5产业活动落实到城市建设用地上,从而确定2.5产业用地的性质归属。在进行性质归属分析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分析方法进行,这也是2.5产业用地划分的依据。

第一,2.5产业用地的“回归”分析。国民经济行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行业分类根据单位的主要经济活动来划分的。而2.5产

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家电行业分析 总体上从行业结构角度说家电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家电生产企业一味得追求的是追求规模经济,努力通过扩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现在因为在全球市场的趋势下,各种洋品牌的进入,更使家电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由过去的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跨国集团之间的博弈,伴随而来的就是国内企业之间及与跨国集团之间的吞并重组屡见不鲜。 从产销结构上说,家电行业由过去的产能不足发展到过度生产;产品由量的提升发展到质的提升;企业由过去的单一品牌发展到多品牌以及副品牌;由完全自行生产发展到由其他企业代为生产;由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发展到战略联盟;由原来的生产导向发展到营销导向。 从行业经营环境来说,行业经济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发展到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消费需求由原来的生存需求、拥有需求发展到量的需求和质的需求;消费形态由原来的单线型、盲从型发展到现在的组合型和客观型;消费者的心理日趋成熟,由感性消费上升到理性消费;消费者所喜爱的商品不再是越大越好,而是追求轻薄短小和个性化。 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 1、两极化市场结构造成供给相对过剩 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而且城乡收入差距还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市场特有的两极化市场结构。一方面城市市场主要家电产品容量普遍接近饱和,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却始终保持着较低的家电保有水平,家电产品的边际需求也长期得不到提高。在农民购买力严重不足的条件制约下,家电生产企业只能将精力集中于竞争已非常激烈的城市市场,结果便造成了城市市场供给相对过剩的现象,价格大战、概念炒作、囤积居奇等现象成了家电行业特有的风景。 从家电产品的保有水平来看,我国家电行业主战场毫无疑问在农村地区,国家的”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使农村市场蕴含的巨大购买潜力爆发出来,使家电行业再获得一次高速成长的机会。但政策虽好但基于农民收入在现阶段内仍无法在政策实行有效期这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迅速提升,致使这一高速成长期也只能是爆发而不能长期持久。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家电市场仍将维持已有的两极化市场格局,品牌竞争也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2、家电生产企业经营状况出现明显分化 在家电业蓬勃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20世纪90年代前期,家电企业几乎都在巨额利润的推动下迅速实现了规模扩张。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城市市场趋于饱和,家电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家电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多数企业的产品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企业利润水平也逐年降低,最终导致家电生产企业利润持续下滑,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了巨额亏损。 事实上,家电业从1998年开始就出现了行业萎缩的现象。而到了2010年,则更有厦华、厦新等一大批亏损企业浮出水面。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还有一批企业仍在实现着发展,海尔、美的便是其中的代表。海尔依靠其多元化产品组合、国际化营销思路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主动,实现了业绩稳步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的目标,在不太景气的家电行业中成为了一个醒目的亮点。美的则凭借其先进的

合肥市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的若干规定

合肥市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的若干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统一规范全市产业扶持政策资金投入、运作和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总体要求 (一)我市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促进自主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五大”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均遵循本规定。 (二)产业扶持政策制定应按照“由事后为主向事中事前介入为主转变、由分散使用向集中使用转变、由无偿使用为主向有偿使用为主转变、由直补企业为主向创造外部环境为主转变”的思路,实现“拨款变投资、资金变基金”,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 (三)产业扶持政策资金以当年财政实际安排数为准,实行总量控制。 (四)坚持政策传承和政策创新相结合、市场主体与政府引导相给合、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的原则,使产业扶持政策更好地适应我市产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 (五)实行市和县(市)区、开发区政策联动。市收缩战线,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县(市)区、开发区“跟进补充”,

与市扶持政策衔接配套、捆绑投入,发挥全市产业扶持政策整体推进效应。 (六)市各产业政策执行部门要依据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状况,每年对“五大”产业扶持政策分别提出动态调整意见。 (七)有偿方式投入收回的资金,作为下年度安排产业扶持政策资金来源之一。 第三条风险控制 (一)建立风险容忍机制,对采取基金、“借转补”、财政金融产品等有偿方式投入的资金,允许存在一定比例无法收回和偿还的情况。 (二)建立风险补偿与预警机制,降低风险投资成本,提高抵御风险能力,保证财政有偿资金良性运转。 第四条管理职责 (一)市财政局负责设计政策总体框架,明确扶持方式和政策资金总量,负责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 (二)市各产业政策执行部门为产业政策制定、执行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根据本规定,提出专项资金的投入重点,拟定具体政策条款和实施细则,并强化政策执行的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确保资金真正落到实处、发挥最大效益。 (三)市审计局应强化审计监督,确保政策资金安全。 (四)对违规制定和执行政策,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问责。

《国家产业政策与形势分析》

《国家产业政策与形势分析》

前言 蓝草咨询的目标:为用户提升工作业绩优异而努力,为用户明天事业腾飞以蓄能!蓝草咨询的老师:都有多年实战经验,拒绝传统的说教,以案例分析,讲故事为核心,化繁为简,互动体验场景,把学员当成真诚的朋友! 蓝草咨询的课程:以满足初级、中级、中高级的学员的个性化培训为出发点,通过学习达成不仅当前岗位知识与技能,同时为晋升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做准备。课程设计不仅注意突出落地性、实战性、技能型,而且特别关注新技术、新渠道、新知识、创新型在实践中运用。 蓝草咨询的愿景:卓越的培训是获得知识的绝佳路径,同时是学员快乐的旅程,为快乐而培训为培训更快乐! 蓝草咨询的增值服务:培训成绩合格的学员获颁培训结业证书,某些课程可以获得证书权威机构认证证书(学员仅仅承担成本费用)。 目前合作权威机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中央编办成立的国家事业单位,登记号:210000005343) 根据《职业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该证书是对劳动者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能力提升培训,继续教育和创业培训的证明。持证者,说明其通过了职业能力培训考核与测评,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可作为学员能力评价,考核,聘用和从业的重要凭证。 成为“蓝草club”会员的学员,报名参加另外蓝草举办的培训课程的,可以享受该培训课程多种优惠。

《国家产业政策与形势分析》 培训收益: 1、了解并建立了产业政策的概念; 2、掌握产业政策存在的必要性和效应; 3、学会产业政策类型对产业竞争力作用的分析; 4、把握产业政发展趋势,正视行业发展困难与挑战。 培训背景: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作为一个客观事实而存在,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经济已经更加密切地融入到了这股浪潮中。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作为我国重要的、也是基本的经济政策,在其制定和运作过程中不能忽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我国更迫切地需要协调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减少两者之间的冲突。 展望2015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复苏态势,国内基本面和改革因素仍可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但一些短期、结构性与长期性因素将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冲击和制约。要把2015年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要继续实施和完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好改革和各类政策的合力。 培训背景: 第一讲:当前产业政策的现状

石家庄市产业布局规划

2010—总体规划 石家庄市产业布局规划 (2010—2020) 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0年8月

石家庄市产业布局规划 (2010—2020)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0年8月

目录 一、面临形势 (1) (一)国内外经济发展新趋势对产业布局提出新要求 (1)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产业布局提出新的要求 (2) (三)现代产业发展新趋势要求调整产业布局 (2) (四)城市发展新理念要求调整产业布局 (3) 二、规划基础 (3) (一)产业发展现状 (3) 1、经济总量显著增长 (3)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4) 3、主导产业加速发展 (5) 4、块状产业集群初步凸显 (6) 5、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7) (二)存在主要问题 (8) 1、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经济实力相对下降 (8) 2、服务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 (11) 3、主导产业不凸显,整体技术水平较低 (13) 4、产业发展与布局总体呈非均衡状态 (15) 5、都市区集聚辐射能力不强,与省会的功能定位不相 适应 (16) 6、产业分布“宏观集聚、微观分散”,与城市空间发展 战略不相适应 (17)

7、区域产业定位与分工尚不清晰,与市域一体化发展 不相适应 (18) 8、优化产业布局的配套环境不完善,与产业集聚发展 的趋势不相适应 (19) 三、产业发展定位与发展重点 (20) (一)产业发展定位 (20) (二)产业发展重点 (20) 1、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20) 2、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23) 3、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26) 4、集约发展现代农业 (28) 四、产业布局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28) (一)指导思想 (28) (二)总体目标 (29) (三)基本原则 (30) 五、空间布局 (32) (一)总体布局 (32) 1、功能分区 (32) 2、总体布局 (33) (二)提升都市区功能 (34) 1、功能定位 (34) 2、中心城区 (35)

11合肥市家电无磷涂装产业发展思路和建议

合肥市家电无磷涂装产业发展思路和建议 缪建军 (安徽未来表面技术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61) [摘要] 本文在分析了合肥家电无磷涂装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拟以建立合肥市无磷涂装产业学会为契机,对未来合肥市家电无磷涂装产业发展的发展方向和格局进行了初步架构,对合肥市家电无磷涂装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家电;无磷涂装;学会 一、合肥市家电无磷涂装产业现状 合肥市家电无磷涂装产业面临着国际、国内的严峻挑战。合肥市家电无磷涂装产业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应鼓励家电无磷涂装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向“大而专”发展,不断提高研发能力水平;产品由中低档向中高档发展;管理水平向现代化管理提升;以达到合肥家电无磷涂装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目前,合肥家电无磷涂装产业的区域产业分工有所深化,区域合作步伐正逐渐加强,而面对产业发展放缓的现状,必须以创新的思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发挥品牌、科技、现代服务业基础等优势,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是塑造合肥家电无磷涂装产业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形象和地位的关键因素。 根据合肥家电无磷涂装产业块状经济的特点,家电无磷涂装产业要提高产业层次的品牌竞争力。产业层次的品牌竞争力是指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在同一产业领域的品牌竞争差异,而家电无磷涂装产业园应该是品牌竞争的唯一核心主体,它们是品牌的培育者、品牌的所有者、品牌的受益者和品牌竞争风险的承担者。 合肥的家电制造业十分发达,家电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拥有国内知名的美的、美菱、格力、,长虹等知名品牌。鼓励家电无磷涂装产品企业与设备厂商建立战略联盟,积极寻求企业发展新思路。其中,一个重要的并具有较高可行性的方案就是鼓励家电无磷涂装企业与家电制造业结合,改进企业固有的营销模式,采用产学研的一体化经营策略。例如,企业在进行家电无磷涂装产品销售时,同时配备家电无磷涂装技术服务。捆绑销售是产品销售差别化的一个特殊类型,有利于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 合肥市家电无磷涂装产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在做上市的准备过程中,可以规范管理、明确努力的方向。上市对企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首先,通过上市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在公众投资人的充分监督之下,通过企业领导机制和决策机制的规范化,加强模具企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从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向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靠拢。其次,使企业获得一条长期低成本的融资渠道,保证合肥家电无磷涂装产品企业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奠定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促进企业滚动发展。再次,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竞争优势。最后,家电无磷涂装产品企业上市有利于引进外资,灵活运用外资,这一做法符合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发展方向。 目前合肥家电无磷涂装企业节能降耗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是企业平均规模小,能源利用水平不平衡。一些小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低,管理不到位,设备、工艺落后,对这些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可选择的节能降耗的措施有采用节能新技术、提高装备水平、加强节能管理、 作者简介:缪建军(1964~),男,安徽怀远人,合肥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经济师,国家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从事质量工作十五年以上荣誉证书获得者。miaojj9000@https://www.360docs.net/doc/9215551937.html,

家电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_共4页

家电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今后几年家电业的发展将继续面临上游成本增加和下游流通企业的双重压力,面临严重的 出口形势,家电业的发展将更加依靠国内市场。随着节能、环保、智能和安全成为家电发 展的主题,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高端产品的高盈利性迫使家电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自主 创新将成为家电业发展的战略支撑点。预计未来几年家电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增长 继续趋稳。 1、家电产品出口形势严重 欧盟25国重新修订的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对我国冰箱、洗衣机、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熨斗、烤箱、照明设备、玩具、休闲和运动设备等十几类轻工产品出口造成新的壁垒,使 企业发展及产品出口面临严重挑战。这两个指令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民用电子电器领域,而 中国每年出口到欧盟市场的该类产品达数百亿美元,其中又以家电产品为主,由于这两个 指令都会明显增加中国家电企业的出口成本,严重影响我国317亿美元家电出口欧盟,不 少达不到指令要求的产品会被排斥出欧盟市场,因此2006年我国家电出口形势比较严重。 同时,我国家电产品在出口上并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自有品牌,出口的产品很多仍是贴牌 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自有品牌建设上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另外,在产品核心技 术上我国家电产品仍没有取得本质的突破,仍以引进和仿制技术生产,要害部件仍需要从 跨国垄断企业购买,出口产品的自有技术含量不高,处于利润链的低端环境,出口规模很大,但赢利能力不高。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家电产品尽管出口形势表现良好,但依然存 在较大的发展障碍,出口市场的扩大存在较大困难。 另外,全球范围内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石油和基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 影响未来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回升,全球经济保持稳定回升的缺乏足够的支持,未来几年世 界经济增速将面临适度调整,但仍会保持稳定的增长。这些因素都将对未来家电产品出口 形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家电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有可能放缓,对行业增长的拉动力 量也会因此减弱。 2、城镇化进程加快为家电行业增长提供持续性的需求支撑 我国城市化进程步入出现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发展的速度提高直接促进了居民消费需求总 量的提高,加之房地产市场需求的逐渐回温以及家装市场的发展,将为家用电器产品提供 稳定的需求扩张基础,这些因素为家电行业的增长提供了长期支撑。从2005年空调市场的发展来看,家装市场已成为中国空调业产能急剧扩张的一大助推器。2010年上半年我国空 调行业总产能突破了8600万台,与去年相比增幅达到23%。调查数据显示,国内消费者 中为新房装修而购买空调的比例高达36.7。 3、农村家电市场会有所升温 新一届中心政府成立以来,一直对三农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并不断推动了一系列政策措 施减轻农民负担,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对于改变农民

合肥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合肥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合肥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十三五”时期,要继续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就 合肥市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突出改革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坚持等高对接,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打造现代产业基地的战略突破口。“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现快速提升,技术储备实现提档升级,集聚发展态势日益显现,成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 一是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与增加值分别实现20.5%和21.9%的较高增长率。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与增加值分别达到2788.8亿元和698.7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3%。 二是成为结构调整的主推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

业总产值比重达29.9%。新型显示、机器人等2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取得显著成效,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建设,装备制造、汽车、家电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金融、物流、研发设计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 三是成为区域竞争的新标杆。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户,新增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279个;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2%;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分别达15000件、3300件。协同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等启动建设。成立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生物育种、农业物联网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四是成为改善民生的主力军。大力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两化深入融合,提升信息消费供给水平,有效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生活服务的供给。积极拓展新兴信息服务业态,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信息消费试点市、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市,带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快速增长,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发展机遇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调整规划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前言 “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首都抓住奥运会举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提升“四个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出了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重点任务、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及若干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是首都“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一、回顾与展望 (一)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五”规划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经济总量显着增长,为“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总量显着增长。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突破5000美元。第三产业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工业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05年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一产业进一步优化,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2005年增加值为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和%,变化为2005年的%、%和%。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软件、显示、集成电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已初步形成。 3.重点产业加速发展。 以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软件、汽车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成长迅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按照2004年经济普查统计,金融业主营收入超过4100亿元,商务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1100亿元,信息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537亿元,软件业主营收入实现313亿元,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50亿元。

2016年合肥市大项目招商引资政策导则

2016年合肥市大项目招商引资政策导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强化大项目招商引资工作,规范政策引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适用于2016年新引进(含2015年下半年新引进并在2016年上半年实质性开工或投入运营)的外来投资工业大项目、现代服务业大项目和农业大项目。 第三条本导则所称工业大项目是指围绕我市重点发展的智能制造、语音技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住宅产业化、电子信息、重大车辆装备、太阳能光伏、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产业,符合下列条件且实质性开工的项目。 (一)四大开发区。 1.投资总额在10亿元以上的单个工业项目。 2.主导项目总投资在5亿元以上且产业链上多个配套项目投资总

额合计达15亿元以上的,视为一个工业大项目。 (二)四城区。 1.投资总额在3亿元以上的单个工业项目。 2.主导项目总投资在2亿元以上且入驻标准化厂房的多个项目投资总额合计达5亿元以上的,视为一个工业大项目。 (三)五县(市)。 1.投资总额在5亿元以上的单个工业项目。 2.主导项目总投资在3亿元以上且产业链上多个配套项目投资总额合计达8亿元以上的,视为一个工业大项目。 3.主导项目总投资在3亿元以上且入驻标准化厂房的多个项目投资总额合计达8亿元以上的,视为一个工业大项目。 (四)现有存量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或扩产新增的投资总额达到上述标准的,可视为新引进工业大项目。 第四条本导则所称现代服务业大项目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且实质性开工或正式投入运营的生产性服务业大项目和生活性服务业大项

目。 (一)生产性服务业大项目主要包括特色楼宇、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总部经济、商务服务、节能环保服务、航空航运、服务外包、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科技服务、集聚区等12类项目。 1.特色楼宇大项目是指2011年以后开工建设或转型升级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在4万平方米以上,同业态(限生产性服务业)及关联企业营业面积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的60%;当年或上一年度财力贡献达到1亿元以上的楼宇项目。 2.现代物流大项目是指由投资总额在5亿元以上,具备信息服务、展示交易、运输配送等功能的物流项目,以及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连锁配送中心等。 3.金融服务大项目是指营运资本或实缴注册资本在5亿元以上的银行类、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投资总额在10亿元以上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以及实际管理基金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基金管理机构等项目。 4.总部经济大项目是指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上且在合肥市外全资或控股的分支机构不少于3个(房地产企业除外)的世界500强、商务部认定或备案的跨国公司、中国企业500强或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及省内企业100强(在肥企业除外)、中央企业,注册成立的具有独

合肥白色家电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合肥白色家电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在地产周期以及前期高基数影响下,2018年空调行业同比增速逐季度下滑,Q3首次出现负增长(-19%),Q4开始有所好转回升至+6%。2019Q1空调行业延续增速回暖趋势并实现逐月上涨,Q1整体恢复双位数增长 (+35%),其中1-2月同比+25%,3月同比增速持续提升至+43%。其中,家电补贴政策试点推行以及春节活动带来的客单价下滑(-10%)助推销量(+50%)大幅增长。 该白色家电项目计划总投资2718.4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99.1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54%;流动资金719.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46%。 达产年营业收入6243.00万元,总成本费用4974.01万元,税金及附加52.09万元,利润总额1268.99万元,利税总额1496.11万元,税后净利润951.7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44.3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46.68%,投资利税率55.04%,投资回报率35.01%,全部投资回收期4.36年,提供就业职位129个。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家电产业尤其是白电产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被动到主动,直到今天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的分庭抗礼,不禁让人对我国白电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论 第二章项目单位概况第三章项目必要性分析第四章产业调研分析第五章项目规划分析第六章项目选址研究第七章工程设计说明第八章工艺分析 第九章环境保护 第十章安全管理 第十一章项目风险情况第十二章项目节能 第十三章实施安排 第十四章投资计划方案第十五章项目经营效益第十六章项目综合结论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

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 发表时间:2018-12-27T11:24:37.1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作者:王彦杰 [导读]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身份证号码:41022319860914xxxx 河南尉氏 475500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是以丰富的园林植物,完整的绿地系统,优美的景观和完备的设施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休息、游览,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园地,增进人民身心健康;同时还承担着保护、繁殖、研究珍稀、濒危物种的任务。优美的园林景观和良好的城市环境又是吸引投资、发展旅游事业的基础条件。城市园林绿化关系到每一个居民,渗透各行各业,覆盖全社会。 关键词:园林绿化;管理;规划 1 指导思想 1.1 园林绿化是以园林植物为主体,以占有土地为基础的事业。将市区各类绿地同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统筹规划,形成有机的绿地系统,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自然地貌,文物古迹,保证规定标准的园林绿化用地。努力提高园林绿化水平,创造适宜、优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造福人民。 1.2 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紧密结合城市建设、改造和各项建设工程,实行同步规划、计划、设计、施工、验收,及时发挥投资的总体效益。园林植物依靠持续的养护管理,不断生长、成熟,增长其功能和效益。不间断的养护、管理是建设的继续,保证养护管理的持续投入是事业维持所必须的。 1.3 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既要高瞻远瞩,根据城市环境治理、改善生态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规定园林绿地建设的规模和分布规律,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并留有余地;又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分期的实施步骤。挖掘土地潜力,提高效率,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土地和空间,植树绿化,开辟绿地。 1.4 在目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园林绿化体系下,要加强行业管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园林绿化知识,组织动员公民义务植树,同时依靠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调动各行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搞好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养护、管理工作,实现绿化地市的目标,使全市人民共同受益。 2 规划目标和发展序列 在"八五"期间,实现入均公共绿地5平方米指标的基础上,规划200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将城市一切可以绿化的地方部绿化起来,形成完整有机的绿地系统,搞好城市依托的大自然环境绿化。与此同时,扩大园林绿化职工队伍,提高队伍素质。 为实现上述目际,城市园林绿化应依据下列发展序列,执行产业政策,并作为各项经济政策的导向目标: --发展植物园、动物园,搞好濒危物种移地保护、繁育、研究,搞好科普宣传教育。 --开发区和新建市区坚持按规划标准建设绿地系统,同时在城镇周围、工业区周围、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按标准建设防护绿地。 --新建住宅区和旧城改造,同步搞好绿化和建设配套公园。改善人民居住环境,为儿童和老年人提供休息和活动条件。 --新建和扩建项目,按各类规划指标,同步建设好附属环境绿地。 --发展园林绿化生产苗圃、花圃,实行科学育苗,培育优良品种、起行业引导作用。 --提倡结合城市近郊自然地貌,搞好绿化,广植树木,营造林地、林带,改善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改善城市生态。 控制建筑物、假山等非生物设施比例过大的园林建设。 坚决制止侵占城市绿地或占用规划绿地搞其它建设项目。详见附件。 3 保障政策和实施措施 3.1 每个城市都要制定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绿地范围内的土地,要严加控制,不允许随意新建构筑物、建筑物或改作它用。现有地不许任意侵占或改作它用。必须占用的须报上级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提出修改规划,给予加倍补偿。 通过行政立法和技术立法规定城市总体和各类用地园林绿化指标,各类功能区域的绿地率,作为编制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依据,促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现。各城市应根据不同的地理、历史、气候、人口条件和政治、经济地位制定具体的指标和实施步骤。 3.2 城市园林绿化建社要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对城市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园林绿化项目,特别是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绿化系统工程,经过充分论证后,报请各级计划部门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根据《环境保护法》中"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的要求,在安排社会发展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计划时,充分考虑园林绿化在城市环境治理和建设中积极、有效的作用,将其摆在应有的位置。 (3)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稳定、协调发展的需要,各地方、各城市在城市建设维护资金计划中按比例安排园林绿化的资金。其具体比例由各地方根据当地园林绿化的实际水平和城市环境建设的需要分别确定。 4 贯彻执行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和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实施办法》,各城市人民政府要发动群众,植树绿化,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把绿比城市的群众运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4.1 各临街道建设单位可以承包单位附近一定范围的公共绿地和道路建设和维护,作为该单位义务植树的任务。 4.2 城市内没有完成义务植树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应缴纳一定数量的绿化费,专款专用于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维护。 4.3 加快立法建设进程,完善园林绿化配套法规和技术标准,理顺管理体制,依法强化行业管理。 4 园林绿化管理 4.1 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市容的园林绿地维护管理。 加强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和道路绿化的维护管理,提高绿化水平和绿化覆盖率,发挥更

关于印发合肥市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实施细则的通知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合政办〔2009〕12号 关于印发合肥市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 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合肥市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实施细则》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合肥市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 措施(试行)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合肥市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合政〔2008〕135号,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对象为注册在合肥地区,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资格、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企(事)业法人。 第三条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方便企业、简化办理程序的原则,实行公开申报、窗口受理、媒体公示、阳光操作。 第四条成立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复审小组(以下简称复审小组),由市创新办牵头,市财政局、发改委、科技局、经委、监察局等有关部门组成。复审小组负责审核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有关事项。市财政局、创新办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提出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安排意见,报市政府批准。 第五条建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制度和监督体系。负责实施本细则的市直各责任部门要加强管理,密切配合,加快审核审批进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第二章分则 第六条《政策措施》第1条项目资助。 (一)申报时间:每年3月10-30日。 (二)申报材料:年度申报指南规定的相关材料。 (三)办理程序: 1.市科技局、经委每年年初根据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分别编制全市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电子信息、软件、新材料、节能环保、公共安全)和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装备制造、汽车、家电制造)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复审小组审核、发布; 2.企业申报,市行政服务中心政策兑现窗口(以下简称窗口)受理; 3.市科技局、经委提出评审方案,报复审小组审核后分别组织评审; 4.评审结果经复审小组审核、公示,报市政府批准; 5.市科技局、经委分别与项目单位签订合同。 第七条《政策措施》第1条国家拨款配套。 (一)配套范围:全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中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拨款支持的项目。 (二)申报时间:每年6月1日—10日,11月1日—10日。

家电行业背景

近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大潮中,家电行业的发展与增长也随之水涨船高:一方面,行业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产能呈现大规模化发展,上千万套的生产基地层出不穷;产业链不断完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三大产业基地不断发力,合肥、武汉、芜湖等新兴产业基地正在崛起;企业竞争日趋成熟,价格恶战趋缓,品牌、服务、产品、技术等诸多因素轮番上阵,短期内中国迅速成长为全球家电业的制造中心。另一方面,国内涌现出来了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家电巨头,海尔、TCL、海信、格力、美菱、春兰等企业除了在国内市场树立了较有力的竞争优势,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分别在欧美等地开拓销售网络,并建立生产制造工厂,实现了“走出去”的发展。 就在我们为国内家电企业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内获得了迅猛发展而欣喜的同时,一些存在于行业内部的问题开始频频出现:盲目扩张规模,圈地建厂造成产能过剩,一些家电领域的产能足以支撑全球的需求量,但市场范围却囤于国内,最突出的就是空调和彩电;产能过剩造成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价格战火持续不断,企业利润持续走低、企业竞争力薄弱。因此,企业在内部挖掘潜能,降低消耗、压缩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应积极寻求国际市场的开拓。 1、举办国际家用电器博览会的优势和办展理念 (1)合肥的区位和经济优势:合肥市是安徽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是东部沿海至内地产业转移的必经之地,合肥周边,聚集了中国最发达的大城市群,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武汉和无锡等。合肥经济实力近年来逐步增强,200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098.5亿元,形成以汽车、家电、装备制造业、化工及轮胎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等八大支柱产业,其中家用电器产业是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2)合肥的家电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合肥市家用电器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从上世纪80、90年代的本地化发展,到近年来本地企业与外来企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涌现了以美菱、荣事达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企业,同时还吸引了海尔、美的、长虹等国内家电巨头入驻合肥。 目前,合肥市在大家电方面拥有较大市场份额,产值和产量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2005年,全市家用电器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5亿元,其中冰箱、洗衣机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空调器产量居全国第四位。

家电行业发展现状

家电主要指在家庭及类似场所中使用的各种电气和电子器具。又称民用电器、日用电器。家电使人们从繁重、琐碎、费时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为人类创造了更为舒适优美、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条件,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必需品。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家电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分析家用电器问世已有近百年历史,美国被认为是家电的发祥地。家电的范围,各国不尽相同,世界上尚未形成统一的家电分类法,有的国家将照明器具列为家电的一类,将声像电器列入文娱器具,而文娱器具还包括电动电子玩具。 家电的分类方法在世界上尚未统一。但按产品的功能、用途分类较常见大致分为8类。①制冷电器。包括家用冰箱、冷饮机等。②空调器。包括房间空调器、电扇、换气扇、冷热风器、空气去湿器等。③清洁电器。包括洗衣机、干衣机、电熨斗、吸尘器、地板打蜡机等。 ④厨房电器。包括电灶微波炉、电磁灶、电烤箱、电饭锅、洗碟机、电热水器、食物加工机等。⑤电暖器具。包括电热毯、电热被、水热毯、电热服、空间加热器。⑥整容保健电器。包括电动剃须刀、电吹风、整发器、超声波洗面器、电动按摩器。⑦声像电器。包括微型投影仪、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录像机、摄像机、组合音响等。⑧其他电器如烟火报警器、电铃等。 彬彬商贸公司主要经营制冷电器、空调器、清洁电器、厨房电器和声像电器。 随着生活的提高,净水器也成为家用电器中的一员越来月多的家庭使用这种新型的电器产品随着世界上大多数的水体污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传统的自来水处理方法已不能保证提供品质优良的饮用水而且在市政供水中还存在着二次污染的问题如高层的水箱供水漫长的自来水输送管线都会造成潜在的铁锈泥沙以及微生物等污染问题。因此各种品牌的净水器应运而生并且各种净水器使用的过滤方法与过滤材料也有所不同。其中国产的好自然、美的品牌净水器产品符合国人饮水标准。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转型,中国广大的农民收入增长也是慢慢变缓,但是从家电下乡现状来看,农民对家电产品的需求仍呈平稳增长的势头。家电下乡市场前景良好。 家电下乡现状:农民需要哪些家电。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农村居民五年内肯定购买和可能购买家电产品的家庭大约在30%左右。从产品结构上看,主要集中在彩电、洗衣机、影碟机、电风扇、电话机以及电冰箱等六种产品。其中电视机是农村家庭中最普及的家电产品,在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拥有率达95.2%(包括黑白电视),在未来五年内,32.8%的家庭对彩电有购买意向,排在计划购买的12类家电产品的首位。据创维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农村的需求主要集中在21寸彩电,功能方面没有什么特殊要求,简单实用就好,至于质量方面,则要尽可能保证不出故障。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细分市场上呈现着纷繁复杂的局面,地区之间家电产品拥有率差异较为明显,华东、华南等东部沿海地区家电拥有率较高,中西部地区家电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012年,全国(不包括山东、河南、四川、青岛)家电下乡产品销售7991.3万台,实现销售额2145.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分别增长22.6%和18.8%。其中,12月份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498.6万台,实现销售额132.8亿元,同比增长28.3%和28.3%。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国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98亿台,实现销售额7204亿元。2012年,从销售地区看,安徽、河北、江苏3省销售额位居全国前三,合计占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总额的33%;从产品品类看,彩电、冰箱、空调、热水器4类产品销售额均超过三百亿元,合计占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总额的83.3%;从企业看,海尔集团、格力集团和海信集团位列销售额前三,分别为250.5亿元、189.8亿元和172.1亿元,合计占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总额的28.5%。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至11月,全国不包括山东、河南、四川、青岛家电下乡产品销售7492.7万台,实现销售额2012.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分别增长22.2%和18.1%。 数据显示,2012年11月份,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970.7万台,实现销售额260亿元,

产业政策:一个文献综述

产业政策:一个文献综述 金融0801-刘丹-1081030114 摘要:产业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重要方面,我国的宏 观经济环境与日韩较为相像,结合我国自身的特点,产业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 引言:我国经济发展尚处于转型阶段,国家应设定分别针对国内处于工业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目标。而产业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引导社会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和提高产业组织的规模经济水平,从而全面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而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的完备是产业政策功能实现的根本,而产业政策的实施必须按法治化的思路进行,即围绕产业政策的法律调整和产业政策的法律化展开,在产业政策自身完善的基础之上,密切结合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在产业政策实施机制的观念更新前提下,完善统一的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产业政策实施保障机制,构建完备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体系,最终达到产业政策与产业政策法律的良性互动。

第一节产业政策的基本知识 1.1产业政策的含义 王先林1????认为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 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这里的“干预”应该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包括规划、引导、促进、调整、保护、扶持、限制等方面的含义。 1.2产业政策的基本构成 国务院在1994年发布的《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2????中指出:“产业政 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以及其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和法规。”这里所谓“其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 政策和法规”正是体现了动态、开放的要求。王丹3????认为产业政策的体系不是静 态的、封闭的,而是动态的、开放的,这里所谓“其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和法规”正是体现了动态、开放的要求,产业政策应随着产业结构等的变化而变化。当今世界的产业经济的趋向是经济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循环化。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的产业化政策还包括产业国际化政策和产业循环化政策。总之,我们可以认为现在的产业政策应该是针对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产业布置、产业国际化和产业循环化的政策。 1.3产业政策的意义 张波4????认为产业政策的本质是国家对产业经济活动的主动干预,它的产生及演 化与国家的干预思想是相辅相成的,其间尤其要注意的是对它科学合理的界定及功能的理解。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政策的通 知 【法规类别】化工科技物资管理 【发文字号】合政[2006]1号 【发布部门】合肥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6.02.22 【实施日期】2006.01.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修改依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完善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失效] 【失效依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失效]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合政〔2006〕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二月二十二日

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 为贯彻落实《关于优先加快工业发展的行动纲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合肥工业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根据合肥实际,制定如下政策。 一、设立“加快工业发展专项资金” 1.设立“加快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实行总量控制和预算管理。 2.在本市区域内注册、生产的工业企业,不分所有制以及隶属关系,均属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二、鼓励投资工业项目 3.建立《合肥市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凡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政策和投资导向目录、属国家支持、省“861”计划、市“1346”行动计划和市重点的工业项目,均可列入《合肥市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 4.列入《合肥市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的项目,均可申请项目前期费用补助,每个项目前期费用补助最多可达200万元。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含1亿元)的项目,按实际支付的项目前期费用给予全额补助;投资额在3000万元---1亿元(含3000万元)的项目,按实际支付的项目前期费用70%给予补助;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按实际支付的项目前期费用50%给予补助。 项目前期费用是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价报告和相关论证的费用。 5.列入《合肥市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的项目,属企业利用自有资金或引进外来资金购置设备的,按当年实际完成投资额的6%在年终一次性给予补助,每个项目补助期不超过3年。 企业利用银行贷款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在建设期内,按不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给予30-100%的贴息。单个项目贴息最长期限为3年。 鼓励企业综合利用资源,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企业购置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的专用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