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第四章习题

《成本会计学》第四章习题
《成本会计学》第四章习题

《成本会计学》第四章习题

发布单位:会计学系发布时间:2011-10-18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A.外购动力费用B.制造费用

C.工资费用D.折旧费用

2.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

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B.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C.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之间进行分配D.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3.下列各项中,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A.直接材料费用B.辅助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C.车间厂房折旧费D.厂部办公楼折旧费

4.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B.车间厂房的折旧费

C.车间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D.车间辅助人员的工资

5.下列各项中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A.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B.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

C.企业发生的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新技术开发费D.车间员管理人的工资

6.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

A.定额比例法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D.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7.在产品采用定额成本计价法计算时,其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之间的差异应计入()。A.期间费用B.完工产品成本

C.营业外支出D.在产品成本

8.下列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A.利息费用B.车间、分厂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C.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D.燃料和动力

9.设置成本项目的目的之一是()。

A.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情况B.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了哪些费用

C.为计算工业净产值提供资料D.为核定生产资金提供资料

10.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有()。

A.燃料和动力B.财务费用

C.税金D.管理费用

11.以下税金中,不属于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是()。

A.增值税B.房产税

C.土地使用税D.车船使用税

12.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中各项费用的划分,都应贯彻()原则,以期正确核算产品成本和管理费用。

A.谨慎B.权责发生制

C.配比D.受益

13.每个工业企业为遵守成本开支范围,应避免的错误做法是()。

A.在各个月份之间任意调剂成本B.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不按规定分配成本C.乱挤成本和少计成本D.在各种产品之间任意调剂成本

14.基本生产明细账应该按()分设专栏或专行进行登记。

A.费用项目B.成本项目

C.费用要素D.产品名称

15.属于生产经营管理费用范围的有()。

A.水灾造成的生产损失B.报废固定资产清理的损失

C.利息费用D.购买无形资产的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制造业的成本核算的内容包括()。

A.生产费用归集B.产品成本计算

C.制造费用计算D.变动成本计算

E.固定成本核算

2.下列费用分配表中,可以直接作为基本生产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登记依据的有()。A.原材料费用分配表B.折旧费用分配表

C.制造费用分配表D.工资费用分配表

E.服务费用分配表

3.制造企业费用要素包括()。

A.外购材料、燃料及外购动力B.折旧费用与摊销费

C.职工薪酬D.利息支出

E.税金及其他支出

4.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有()。

A.约当产量比例法B.定额比例法

C.在产品不计价法D.交互分配法

E.直接分配法

5.生产费用要素中的税金包括()。

A.资源税B.房产税

C.印花税D.增殖税

E.车船使用税

6.下列各项中,属于广义在产品的有()。

A.正在车间返修的返工品B.已入库尚待加工的自制半成品

C.已入库用于直接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D.已完工尚未入库的产品

E.正在车间加工中的在产品

7.()等方法属于先确定月末在产品费用,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的生产费用分配方法。A.约当产量比例法B.在产品不计价法

C.定额比例法D.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E.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8.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包括()

A.制造费用B.销售费用

C.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

E.各种期间费用

9.在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时,应特别注意()之间费用界限的划分。

A.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B.生产费用和经营管理费用

C.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D.完工产品和在产品

E.自制半成品和在产品成本

10.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费用要素的有()。

A.原材料B.制造费用

C.税金D.利息支出

E.折旧费

10.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有()。

A.原材料B.工资及福利费

C.制造费用D.废品损失

E.燃料和动力

三、判断题

1.制造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2.约当产量比例法只适用于工资和其他加工费用的分配,不适用于原材料费用的分配。()3.产品成本计算按其所包括的范围可分为制造成本计算和变动成本计算。()

4.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时,各种费用应采用相同的分配标准。()5.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包括产品成本的核算和经营管理费用的核算。()

4.工业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都是生产经营管理费用。()

7.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也就是各种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

6.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税金都应计入经营管理费用。()

9.直接生产费用不一定是直接计入费用,间接生产费用大多是间接计入费用。()

10.根据权责发生制基础,凡本期支付,但属于以后各期受益的成本费用,都应分摊计入

以后各期成本、费用。()

11.一个要素费用按经济用途可以计入一个成本项目;一个成本项目可以归集同一经济用

途的要素费用。()

12.为了进行正确的成本计算,企业可根据需要确定其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 )

四、业务题

习题一

1.目的练习约当产量比例法。

2.资料

某企业生产A 产品分三道工序加工完成,A 产品工时定额为10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

40 小时,第二道工序30 小时,第三道工序30 小时,每道工序按照本道工序工时定额的50%

计算,在产品数量:第一道工序1000件,第二道工序1200件,第三道工序1500件。

3.要求

(1)计算各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2)计算各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

习题二

1.目的练习约当产量比例法。

2.资料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需经过三道工序加工完成,完工产品600件,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

投入,其他有关资料如下表所列:项目

第一工序

第二工序

第三工序

合计

工时定额

8 小时

12 小时

20 小时

40 小时

月末在产品

300 件

200 件

400 件

900 件

费用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元)

100,000

70,000

60,000

230,000

本月发生(元)

200,000

90,000

80,000

370,000

3.要求

(1)计算各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2)计算各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

(3)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

习题三

1.目的练习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划分的计算。

2.资料

某企业生产E 产品,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5 月初在产品费用为:原材料28000元,工资及福利费12000元,制造费用4000元。5 月份发生的生产费用为:原材料164000元,工资及福利费60000元,制造费用20000元。5 月份完工产品8000件,月末在产品2000件,完工程度为80%。该企业库存商品的定额如下:单件原材料耗用量5 千克,每千克计划成本4 元;单件工时定额2.50 小时,每小时工资及福利费定额为3.20 元,制造费用定额为1.10 元。

3.要求

(1)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2)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习题四

1.目的练习约当产量比例法。

2.资料

某企业甲产品的原材料随着生产进度陆续投入,其完工产品和各工序的消耗定额,以及月

末在产品数量如下:

工序

本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

月末在产品数量

1

100 千克

150 件

2

60 千克

200 件

3

40 千克

250

完工产品合计

200 千克

×

在产品在本工序的消耗定额按50%计算。

该月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1925元,本月原材料费用为8000元。该月完工产品600件。3.要求

(1) 按原材料投入的程度计算各工序在产品的投料程度和该产品的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2)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计算完工甲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习题五

1.目的练习约当产量比例法。

2.资料

某企业甲产品经三道工序完成,其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分别一次投入,其各工序的材料消耗定额和9 月末在产品数量如下:

工序

本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

月末在产品数量

1

100 千克

150 件

2

60 千克

200 件

3

40 千克

250

完工产品合计

200 千克

×

该种产品9 月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2250元,9 月份原材料费用为30000元;该月完工产品1665 件。

3.要求

(1)计算各工序按原材料消耗程度表示的完工率。

(2)计算9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3)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习题六

1.目的练习约当产量比例法。

2.资料

甲产品经两道工序完工,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各项生产费用。4 月份,甲产品完工产品400 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100件,第二道工序200 件。其他有关原材料资料为:原材料分两道工序投料,第一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二道工序均匀投料;第一道工序的消耗定额为5千克,第二道工序的消耗定额为20 千克。甲产品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共计4590元。

3.要求

计算完工产品及月末在产品原材料成本,填列下表并在表外列出计算过程。

摘要

原材料

月初及本月累计

在产品约当量

分配率

完工产品材料成本

月末在产品材料成本

习题七

1.目的练习约当产量比例法。

2.资料

本月完工产品700件,在产品30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按40%平均计算,直接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该产品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费用共计100200元,直接人工费用45920元,燃料动力费用113652元,制造费用38212元。

3.要求

用约当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总成本。

习题八

1.目的练习定额比例法。

2.资料

月初在产品成本2,700 元,其中:直接材料2,000 元,直接人工500 元,制造费用200元;本月发生生产费用10,800 元,其中:直接材料7,000元,直接人工2,500 元,制造费用1,300元。完工产品定额材料费8,000 元,定额工时4,000 小时;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费2,000元,定额工时1,000小时。

3.要求

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

习题九

1.目的练习年度计划比例法。

2.资料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234,000 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19,000 件,乙产品6,000件,丙产品8,000年。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5 小时,乙产品7 小时,丙产品7.25 小时。本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1,800件,乙产品700件,丙产品500 件,本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20,600 元。

3.要求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根据计算结果编制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A3D4A5C6C 7 B 8 A9A10A11A 1

2 D 13C14B15C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CD

3.ABCDE

4.ABC

5.BCE 6ABDE7BDE 8ABCDE 9AC10.CDE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

四、业务题

习题一

(1)1 工序完工率=20%

2工序完工率=65%

3工序完工率=95%

(2)在产品约当产量=414(件)

(3)完工产品成本=52217(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14953(元)

习题二

(1)完工产品成本=2308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57200(元)

(2)完工产品成本=2336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54400(元)

习题三

(1)1 工序投料程度=30%

2 工序投料程度=80%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2 280(件)

(2)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9300(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5 700(元)

习题一

第一工序完工率=40×50%/100×100%=20%

第二工序完工率=(40+30×50%)/100×100%=55%

第三工序完工率=(40+30+30×50%)/100×100%=85%

第一工序约当产量=1000×20%=200(件)

第二工序约当产量=1200×55%=660(件)

第三工序约当产量=1500×85%=1275(件)

习题二

第一工序完工率=8×50%/40×100%=10%

第二工序完工率=(8+12×50%)/40×100%=35%

第三工序完工率=(8+12+20×50%)/40×100%=75%

第一工序约当产量=300×10%=30(件)

第二工序约当产量=200×35%=70(件)

第三工序约当产量=400×75%=300(件)

总约当产量=30+70+300=400(件)

直接材料分配率=(100000+200000)/(600+900)=200

直接人工分配率=(70000+90000)/(600+400)=160

制造费用分配率=(60000+80000)/(600+400)=140

完工产品成本=600×200+600×160+600×140=3000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900×200+400×160+400×140=300000(元)

习题三

1.完工产品成本=2308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57200(元)

2.完工产品成本=2336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54400(元)

习题四

第一工序完工率=100×50%/(100+60+40)×100%=25%

第二工序完工率=(100+60×50%)/(100+60+40)×100%=65%第三工序完工率=(100+60+40×50%)/(100+60+40)×100%=90% 第一工序约当产量=150×25%=37.5(件)

第二工序约当产量=200×65%=130(件)

第三工序约当产量=250×90%=225(件)

总约当产量=37.5+130+225=392.5(件)

直接材料分配率=(1925+8000)/(600+392.5)=10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600×10=6000(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392.5×10 =3925(元)

习题五

第一工序完工率=100/(100+60+40)×100%=50%

第二工序完工率=(100+60)/(100+60+40)×100%=80%

第三工序完工率=(100+60+40)/(100+60+40)×100%=100%

第一工序约当产量=150×50%=75(件)

第二工序约当产量=200×80%=160(件)

第三工序约当产量=250×100%=250(件)

总约当产量=75+160+250=485(件)

直接材料分配率=(2250+30000)/(1665+485)=15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665×15=24975(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485×15=7275 (元)

习题六

1)计算在产品投料率,约当量

第一工序投料(完工)率=5/(5+20)=20%

第一工序约当量=20%×100=20(件)

第二工序投料(完工)率=(5+20×50%)/25=60%第二工序约当量=60%×200=120(件)

全部在产品约当量=20+120=140(件)

2)计算分配率,分配额

分配率=4590/(400+140)=8.5

完工产品材料成本:8.5×400=3400(元)

月末在产品材料成本:8.5×140=1190(元)

3)填表

摘要

原材料

月初及本月累计

4590

在产品约当量(件)

140

分配率

8.5

完工产品材料成本(元)

3400

月末在产品材料成本(元)

1190

习题七

1)计算在产品约当量

按投料率计算:300×100%=300

按加工率计算:300×40%=120

2)计算分配率

材料:100200/(300+700)=100.2

工资:45920/(120+700)=56

燃料:113652/(120+700)=138.6

制造费用:38212/(120+700)=46.6

3)计算分配额

完工产品:

材料:100.2×700=70140(元)

工资:56×700=39200(元)

燃料:138.6×700=97020(元)

制造费用:46.6×700=32620(元)

在产品:

材料:100.2×300=30060(元)

工资:56×120=6720(元)

燃料:138.6×120=16632(元)

制造费用:46.6×120=5592(元)

4)计算总成本

完工产品:70140+39200+97020+32620=238980(元)

月末在产品:30060+6720+16632+5592=59004(元)

习题八

材料费用分配率=(2000+7000)/(8000+2000)=0.9

人工费用分配率=(500+2500)/(2000+1000)=1

制造费用分配率=(200+1300)/(2000+1000)=0.5 完工产品成本=8000×0.9+2000×1+2000×0.5=10200(元)在产品成本=2000×0.9+1000×1+1000×0.5=3300(元)习题九1)计算全年计划工时总量

19000×5+6000×7+8000×7.25=195000(小时)

2)计算计划分配率:234000/195000=1.2

3)计算本月各产品工时

甲产品:1800×5=9000(小时)

乙产品:700×7=4900(小时)

丙:500×7.25=3625(小时)

4)计算各产品分配额及总分配额

甲产品:9000×1.2=10800(元)

乙产品:4900×1.2=5880(元)

丙产品:3625×1.2=4350(元)

总额:10800+5880+4350=21030(元)

5)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甲产品10800 -乙产品5880

-丙产品4350

贷:制造费用210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第四章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单项选择题: 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蔡元培“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采用 B.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提出 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 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 “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3.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前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对于现状, 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的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A.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B.一定程度上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 C.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D.没有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4.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 A.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C.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 D.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5. 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建立、五四运动 6.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还我青岛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 在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走向社会、与工农群众结合开始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五卅运动时期 D.一二·九运动时期 8.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张国焘 D.毛泽东 9.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辛亥革命 10. 著名学者胡绳说:“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 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这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列诸多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1. 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人在()成立了中国工人阶 级政党最早的组织。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广州 12. 代表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的机关理论刊物是()。 A.《共产党》 B.《劳动界》 C.《新青年》 D.《劳动音》13.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是()。 A.上海机器工会 B.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C.武汉工会 D.长沙工会 14. 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创建了第一个农民协会。 A.广东海丰县赤山约 B.广东陆丰县

(完整版)工程热力学习题集附答案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 一、填空题 1.能源按使用程度和技术可分为 能源和 能源。 2.孤立系是与外界无任何 和 交换的热力系。 3.单位质量的广延量参数具有 参数的性质,称为比参数。 4.测得容器的真空度48V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102.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 5.只有 过程且过程中无任何 效应的过程是可逆过程。 6.饱和水线和饱和蒸汽线将压容图和温熵图分成三个区域,位于三区和二线上的水和水蒸气呈现五种状态:未饱和水 饱和水 湿蒸气、 和 。 7.在湿空气温度一定条件下,露点温度越高说明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越 、水蒸气含量越 ,湿空气越潮湿。(填高、低和多、少) 8.克劳修斯积分 /Q T δ?? 为可逆循环。 9.熵流是由 引起的。 10.多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V c = 。 11.能源按其有无加工、转换可分为 能源和 能源。 12.绝热系是与外界无 交换的热力系。 13.状态公理指出,对于简单可压缩系,只要给定 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就可以确定它的平衡状态。 14.测得容器的表压力75g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098.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 15.如果系统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再沿原来路径逆向进行时,能使 都返回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16.卡诺循环是由两个 和两个 过程所构成。 17.相对湿度越 ,湿空气越干燥,吸收水分的能力越 。(填大、小) 18.克劳修斯积分 /Q T δ?? 为不可逆循环。 19.熵产是由 引起的。 20.双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p c = 。 21、基本热力学状态参数有:( )、( )、( )。 22、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是温度的( )函数。 23、热力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 24、不可逆绝热过程中,由于不可逆因素导致的熵增量,叫做( )。 25、卡诺循环由( )热力学过程组成。 26、熵增原理指出了热力过程进行的( )、( )、( )。 31.当热力系与外界既没有能量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时,该热力系为_______。 32.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_______。

2019年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五含答案

2019年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五含答案 【经典例题】甲公司是一家软件开发公司,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为此甲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风险,其中包括:(1)软件开发需要大额资金,并且如果开发后市场反响不好,可能无法收回开发成本。甲公司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防范这类风险;(2)针对完全陌生领域的项目购买保险,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公司为预定的损失支付补偿,作为交换,在合同开始时,该公司要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 (3)企业需要一些设备,在配送的过程中可能因时间的延误而影响软件的开发进度,进而影响进入市场的时间,影响市场销售,因此在与运输企业签订的经济合同中明确,若因运输方原因导致运输时间延长,影响软件的开发进度和市场销售所造成的损失由运输方承担。 要求:判断各项措施所对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解析』 第一个措施是不采取任何措施来干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属于风险承受的应对策略。

第二个措施是将完全陌生领域的项目利用保险形式降低不确定性,这属于风险转移中的保险。 第三个措施是通过与运输企业签订经济合同,规定在运输时间延长影响软件开发进度和市场销售时,由运输方承担损失,属于合同约定风险转移。 【经典例题】金星有限责任公司是华北地区较大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近年来,其业务不断扩大,范围已涉足北上广。2014年,公司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公司管理层没有忘记企业经营过程中时刻存在的风险,因此,专门设立了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贾某,对2014年及以前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公司的风险情形进行了归纳。 要求:判断下列各种情况下,贾某的建议属于哪种风险应对策略,并简要说明理由。 (1)公司在开发房地产的过程中,要与建筑商进行合作。与公司正常合作的建筑商共10家,经查,有两家管理较松懈,对建筑工人的操作规范要求不达标,同时,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公司与这两家建筑商也进行过反复沟通,但效果不明显。贾某建议拒绝与其合作。

北京交通大学信号与系统第四章典型例题

第四章 典型例题 【例4-1-1】写出下图所示周期矩形脉冲信号的Fourier 级数。 t 周期矩形信号 分析: 周期矩形信号)(~t x 是实信号,其在一个周期[-T 0/2,T 0/2]内的定义为 ???>≤=2/ 02/ )(~ττt t A t x 满足Dirichlet 条件,可分别用指数形式和三角形式Fourier 级数表示。 解: 根据Fourier 级数系数C n 的计算公式,有 t t x T C t n T T n d e )(~ 1000j 2/2/0ω--?=== --? t A T t n d e 10j 2/2 /0ωττ 2/2/j 000e )j (ττωω=-=--t t t n n T A 2/)2/sin(00τωτωτTn n A =)2 (Sa 00τωτn T A = 故周期矩形信号)(~ t x 的指数形式Fourier 级数表示式为 t n n t n n n n T A C t x 00j 00j e )2(Sa )(e )(~ωωτωτ∑∑∞ -∞ =∞-∞=== 利用欧拉公式 2 e e )cos(00j j 0t n t n t n ωωω-+= 可由指数形式Fourier 级数写出三角形式的Fourier 级数,其为 ()t n n T A T A t x n 0001 0cos )2(Sa )2()(~ωτωττ∑ ∞ =+= 结论: 实偶对称的周期矩形信号)(~ t x 中只含有余弦信号分量。 【例4-1-2】写出下图所示周期三角波信号的Fourier 级数。 t 周期三角波信号 分析: 周期矩形信号)(~ t x 是实信号,其在一个周期 [-1/2,3/2]的表达式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册答案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C 5、D 6、A 7、C 8、B 9、D 10、D 11、C 12、D 13、B 14、B 15、D 16、D 17、D 18、C 19、B 20、D 21、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BC 3、CD 4、ABCD 5、ACD 6、ACD 7、ABD 8、ABCD 9、ACD 10、AC 11、BCD 12、ABCD 三、简答题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要求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革命;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伦理道德。提倡民主就是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包括人权平等、个性解放、独立人格以及以代议制为基本原则的共和体制。提倡科学就是要学习自然科学法则,反对封建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和无神论等思想。进行文学革命就是要从内容到形式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为了传播民主科学的思想,为了人民的启蒙,就必须大力提倡新文学、白话文,反对封建文学、文言文。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以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它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革命的范畴。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2、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五四以后,尽管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革命的性质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五

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表现为: 五四运动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使中国人民掌握了新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作为新的力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社会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 3、简述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表现出的鲜明特点。 一是注意整体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立场方法,划清与修正主义的界限。 二是从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 三是重视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相结合。 4、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民主革命的基本纲领及其意义是什么 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低纲领,即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任务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纲领第一次明确了革命对象-初步解决了革命动力问题,为全国人民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从此,中国人民有了革命斗争的明确方向和战斗旗帜。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是中国共产党的产生绝非偶然。它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必然要起来进行

热力学基础计算题-答案

《热力学基础》计算题答案全 1. 温度为25℃、压强为1 atm 的1 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经等温过程体积膨胀 至原来的3倍. (普适气体常量R = 1 --??K mol J 1,ln 3= (1) 计算这个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的功. (2) 假若气体经绝热过程体积膨胀为原来的3倍,那么气体对外作的功又是多少 解:(1) 等温过程气体对外作功为 ??=== 0000333ln d d V V V V RT V V RT V p W 2分 =×298× J = ×103 J 2分 (2) 绝热过程气体对外作功为 V V V p V p W V V V V d d 000 03003??-== γγ RT V p 1 311131001--=--=--γγγ γ 2分 =×103 J 2分 2.一定量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初态A 出发,沿图示直线过程变到另一状态B ,又经过等容、 等压两过程回到状态A . (1) 求A →B ,B →C ,C →A 各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功W ,内能的增量E 以及所吸收的热量Q . (2) 整个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总功以及从外界吸收的总热量(过程吸热的代数和). 解:(1) A →B : ))((211A B A B V V p p W -+==200 J . ΔE 1=C V (T B -T A )=3(p B V B -p A V A ) /2=750 J Q =W 1+ΔE 1=950 J . 3分 B → C : W 2 =0 ΔE 2 =C V (T C -T B )=3( p C V C -p B V B ) /2 =-600 J . Q 2 =W 2+ΔE 2=-600 J . 2分 C →A : W 3 = p A (V A -V C )=-100 J . 150)(2 3)(3-=-=-=?C C A A C A V V p V p T T C E ν J . Q 3 =W 3+ΔE 3=-250 J 3分 (2) W = W 1 +W 2 +W 3=100 J . Q = Q 1 +Q 2 +Q 3 =100 J 2分 1 2 3 1 2 O V (10-3 m 3) 5 A B C

2019年高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备考习题及答案九含答案

2019年高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备考习题及答案九含答案 【典型例题】甲公司为一家制造类企业,主要生产X、Y两种产品。X、Y两种产品均为标准化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甲公司高度重视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的运用,拟通过成本领先战略助推企业稳步发展。相关资料如下: ( 1)随着业务发展和生产过程的复杂化,甲公司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且制造费用的发生与传统成本法采用单一分摊标准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甲公司自2012年以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与管理。 2016 年6月,X、Y两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500台和250台,单位直接成本分别为0.4万元和0.6万元。此外X、Y两种产品制造费用的作业成本资料如表3所示: ( 2)通过作业成本法的运用,甲公司的成本核算精度大大提高。为此,甲公司决定通过作业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成本管理。通过市场调研,甲公司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确定X、Y 两种产品的竞争性市场单价分别为1.85万元和1.92万元;单位产品

必要利润分别为0.20万元和0.25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 根据资料( 1),结合作业成本法,分别计算X、Y两种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并指出作业成本法及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分摊标准的区别。 2. 根据资料( 2),结合目标成本法,分别计算X、Y两种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并说明甲公司确定竞争性市场价格应综合考虑的因素。 3. 根据资料( 1)和( 2),结合上述要求1和要求2的计算结果,指出甲公司应重点加强哪种产品的成本管控,并说明理由。 【答案及分析】 1 . X 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

=[100×(200/160)+300×(400/400)+50×(100/100)+25×(150/50)]÷500=1.1 (万元) Y 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60×(200/160)+100×(400/400)+50×(100/100)+25×(150/50)]÷250=1.2 (万元) 或: X 产品的制造费用=100×( 200/160) +300×(400/400)+50×(100/100)+25×(150/50)=550(万元) Y 产品的制造费用=60×( 200/160) +100×( 400/400) +50×( 100/100) +25×( 150/50) =300(万元) X 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550/500=1.1(万元) Y 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300/250=1.2(万元) 区别:作业成本法下,制造费用根据多种作业动因进行分配;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主要采用单一分摊标准进行分配。

初中化学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中)典型例题

第四章 化学方程式?中?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唐荣德 典型例题 1.实验室用 g 锌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制氢气和氯化锌各多少克?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成正比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解:设制得氢气的质量为x ,制得氯化锌的质量为y ………设未知量, Zn +2HCl = ZnCl 2+H 2?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65 136 2 …………写出有关物质的质量比, g y x …………写出已知量和未知数 g 7.365=y 136,y =65 g 7.3136?=7?7g …………列比例式,求解 g 7.365=x 2, x =65 g 7.32?=0?1 g 答:制得氢气 g ,氯化锌 g ,………写出简要答案。 2.对于反应:X 2+3Y 2=2Z ,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知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AD ? A ? 若X 2的式量为m ,Y 2相对分子质量为n ,则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3n ? B ? 若m g X 2和n g Y 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 +n ? g Z C ? 若m g X 2完全反应生成n g Z ,则同时消耗?m -n ? g Y 2 D ? Z 的化学式为XY 2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B 、C 正确。由原子守恒,可得出Z 的化学式为XY 3,故D 错。由题意知,反应物的总质量为m +3n ,而生成物的总质量为2?m +3n ?,显然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故A 是错的。 答案:AD 。 3.反应:A +3B =2C ,若7 g A 和一定量B 完全反应生成 g C ,则A 、B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B ) A. 14∶3∶7 B. 28∶2∶17 C. 1∶3∶2 D. 无法确定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 为 g -7 g = g 。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粒子数之比,可得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M A ∶M B ∶M C =715852 13∶∶..=7∶∶=28∶2∶17。 答案:B 。 4.将金属镁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物的质量在冷却后没有变化,求原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已知:Mg(OH)2MgO +H 2O]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镁元素的质量不变,混合物总质量不变。剩余物为MgO ,故MgO 中Mg 元素的质量分数即为原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及答案(1)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能源按使用程度和技术可分为 常规 能源和 新 能源。 2.孤立系是与外界无任何 能量 和 物质 交换的热力系。 3.单位质量的广延量参数具有 强度量 参数的性质,称为比参数。 4.测得容器的真空度48V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102.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54kpa 。 5.只有 准平衡 过程且过程中无任何 耗散 效应的过程是可逆过程。 6.饱和水线和饱和蒸汽线将压容图和温熵图分成三个区域,位于三区和二线上的水和水蒸气呈现五种状态:未饱和水 饱和水 湿蒸气、 干饱和蒸汽 和 过热蒸汽 。 7.在湿空气温度一定条件下,露点温度越高说明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越 高 、水蒸气含量越 多 ,湿空气越潮湿。(填高、低和多、少) 8.克劳修斯积分/Q T δ? 等于零 为可逆循环。 9.熵流是由 与外界热交换 引起的。 10.多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V c = g 72R 。 11.能源按其有无加工、转换可分为 一次 能源和 二次 能源。 12.绝热系是与外界无 热量 交换的热力系。 13.状态公理指出,对于简单可压缩系,只要给定 两 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就可以确定它的平衡状态。 14.测得容器的表压力75g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098.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173a KP 。 15.如果系统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再沿原来路径逆向进行时,能使系统和外 界都返回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16.卡诺循环是由两个 定温 和两个 绝热可逆 过程所构成。 17.相对湿度越 小 ,湿空气越干燥,吸收水分的能力越 大 。(填大、小) 18.克劳修斯积分/Q T δ? 小于零 为不可逆循环。 19.熵产是由 不可逆因素 引起的。 20.双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p c = 72g R 。 21.基本热力学状态参数有:( 压力)、(温度 )、(体积)。 22.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是温度的(单值 )函数。 23.热力平衡的充要条件是:(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之间各种不平衡的热力势差为零 )。 24.不可逆绝热过程中,由于不可逆因素导致的熵增量,叫做(熵产)。 25.卡诺循环由(两个可逆定温和两个可逆绝热 )热力学过程组成。 26.熵增原理指出了热力过程进行的(方向 )、(限度)、(条件)。 31.当热力系与外界既没有能量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时,该热力系为_孤立系_。 32.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_开尔文_。

2020年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案例题及解析三含答案

2020年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案例题及解析三含答案 【经典例题】为改善原组织结构混乱、各职责和权限不明确的情况,H公司于2019年进行了治理结构变动,重新对相应组织结构的职责和权限进行了梳理。部分内容摘录如下: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下述资料,逐项判断H公司对相应组织机构的职责和权限设置是否恰当;若存在不当之处,请指出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1)股东大会,公司最高决策机构,享有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合法权利,依法行使企业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表决权。 (2)董事会,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监督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3)审计委员会,向董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4)监事会,对经理层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5)内部控制职能部门,鉴于H公司正处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初期,因此,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控制职能部门,而是由财务部暂行相关职责。 (6)经理层,是日常管理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 『解析』 (1)不恰当。 不当之处:股东大会,公司最高决策机构。 理由: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的权力机构,而非决策机构。 (2)不恰当。 不当之处:董事会,公司最高权力机构。 理由:董事会是公司最高的业务执行机构和决策机构,而非最高权力机构。

(3)不恰当。不当之处: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理由:审计委员会对经理层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4)不恰当。不当之处:监事会,对经理层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理由: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5)内部控制职能部门设置不存在不当之处。 【提示】当企业处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初期时,可以不设立独立的内部控制职能部门,而是由财务部暂行相关职责;但是,随着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逐步深入,企业应当从独立性角度出发,考虑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负责内部控制建设的日常事务。 (6)对经理层的职责和权限设置不存在不当之处。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 一、寻找规律: (1) 2 n n - ◆ 数线段条数:线段上有n 个点(包括线段两个端点)时,共有(1) 2 n n -条线段 ◆ 数角的个数:以0为端点引n 条射线,当∠AOD<180°时, 则(如图)?小于平角的角个数为(1) 2 n n -. ◆ 数直线条数:过任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的n 点一共可画(1) 2 n n -条直线. ◆ 数交点个数:n 条直线最多有(1) 2 n n -个交点. ◆ 握手问题:数n 个人两两握手能握(1) 2 n n -次. 二、基本概念 1.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绷紧的琴弦、人行道横线都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 线段的特点:是直的,它有两个端点. (2)射线:将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 射线的特点:是直的,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 (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 直线的特点:是直的,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伸. 2.线段的中点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利用线段的中点定义,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1)因为AM=BM=12 AB ,所以M 是线段AB 的中点. (2)因为M 是线段AB 的中点,所以AM=BM=12 AB 或AB=2AM=2BM . 3.角 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角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5.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6.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其中“有”表示“存在性”,“只有”表示“惟一性”. 7.线段的性质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三、线段、角的表示方法 线段的记法: ①用两个端点的字母来表示 ②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射线的记法: 用端点及射线上一点来表示,注意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 直线的记法: ①用直线上两个点来表示 ②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角的表示:①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顶点的字母写在中间:∠AOB ; ②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O ; ③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a; ④用一个阿拉伯数学表示:∠1。 四、线段、角的比较 度量法 叠合法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作法: O A 顶点 边 边 B a 1 O A 射线OA A B a 直线AB 直线a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D 5.D 6.C 7.B 8.A 9.B 10.B 11.B 12.C 13.A 14.C 15.C 16.D 17.A 18.A 19.D 20.B 21.B 22.C 23. A 24.D 25.D 26.D 27.B 28.A 29.D 30.B 31.C 32.C 33.D 34.D 35.A 36.B 37.A 38.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D 4.CD 5.ACD 6.ABD 7.ABCD 8.ABCD 9.ABC 10.ABCD 11.ACD 12.ABD 13.ABCD 14.ABCD 15.ACD 16.BCD 17.ABC 三、简答题 1.简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第一,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新的社会力量。 第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第三,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巴黎和平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和会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2.试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 第一,从领导力量来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五四爱国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他们强烈地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反对军阀政府卖国。 第二,从运动规模和群众发动的广泛性上看,辛亥革命虽有许多群众参加,但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五四爱国运动的规模是空前的,遍及了中国城乡。从卷入阶层看,工学商等都行动起来了。其规模之大,在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的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从结果和影响看,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被军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没爱莫能助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五四运动则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初步胜利,特别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从此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3.简述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者的类型及代表人物。 第一,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代表人物有李大钊、陈独秀。 第二,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代表人物有毛泽东、蔡和森、周恩来。 第三,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代表人物有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中李钊、陈独秀属于先驱者和擎旗人,毛泽东等五四动动的左翼骨干则是其主体部分。

会计案例分析题

会计案例分析题 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和销售甲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该公司2009年7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对外销售甲产品一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4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68 000元。商品已发出,货款已收并存入银行。该批商品的成本为250 000元 (2)、通过银行转账向红十字会捐赠5 000元 (3)、计算分配本月应付职工工资共计110 000元,其中产品生产人员工资80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30 000元 (4)、计提本月生产设备折旧50 000元,管理用设备折旧8 000元 (5)、将使用过的生产设备出售给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业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82 000元,增值税额为13 940元。出售日,该设备原价为100 000元,已计提累计折旧19 400元,未提取过减值准备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逐笔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1)、借:银行存款468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 000 结转商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250 0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250 000 (2)、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5 000 贷:银行存款5 000 (3)、借:生产成本80 000 管理费用3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10 000 (4)、借:制造费用50 000 管理费用8 000 贷:累计折旧58 000 (5)、借:银行存款95 940 贷:固定资产清理8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 940 借:固定资产清理80 600 累计折旧19 400 贷:固定资产10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1 400 贷:营业外收入1 400 2、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12月发生下列业务: (1)、用银行存款支付公司下年度的报刊订阅费1200元 (2)、从市场上购入一台设备,价值100 000元,设备已收到并交付生产费用,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 (3)、经计算本月份应提固定资产折旧20 000元,其中,厂部使用的固定资产应提折旧8000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wb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A) A、领导阶级不同 B、领导方法不同 C、所处时代不同 D、革命性质不同 2.洋务运动前期李鸿章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B)。 A.安庆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天津机器制造局 3.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是(D)。 A.京师大学堂 B.工艺学堂 C.船政学堂 D.京师同文馆 4.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了( C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5.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C) A、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6.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 B )。A.日本 B.俄国 C.德国 D.英国 7.西方列强在下列哪一城市最早实行了直接的殖民统治(A)。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8.义和团运动首先兴起于( A )。 A.山东 B.直隶 C.天津 D.北京 9.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年之久的英国人是(A)。A.赫德 B.李提摩泰 C.郭士立 D.金登干 10.中国的关税权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是在(D)。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11.规定在中国通商口岸可以投资设厂的条约是(C)。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12.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D )。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 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13.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D)首先发动的。 A.维新派 B.保皇派 C.立宪派 D.革命派 14.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C) A革命指导思想问题B发生的时代问题 C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D革命的彻底性问题

热力学习题及答案

9 选择题(共21 分,每题 3 分) 1、理想气体从p-V图上初态a分别经历如图所示的(1) 或(2) 过程到达末态b.已 知TaQ2>0; (B) Q 2>Q1>0; (C) Q 20. 2、图(a),(b),(c) 各表示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循环过程, 其中(c) 图是两个半径相等的圆构成的两个循环过程, 图(a) 和(b) 则为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 那么: [ C ] (A) 图(a) 总净功为负,图(b) 总净功为正,图(c) 总净功为零; (B) 图(a) 总净功为负,图(b) 总净功为负,图(c) 总净功为正; (C) 图(a) 总净功为负,图(b) 总净功为负,图(c) 总净功为零; (D) 图(a) 总净功为正,图(b) 总净功为正,图(c) 总净功为负. abcda 增大为ab'c'da, 那 么循环abcda 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由图中初态a 经①过程ab和由初态a' 经②过程初 3、如果卡诺热机的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从图 中的与ab'c'da 所做的净功和热机效率变化情 况是(A) 净功增大, 效率提高; [ D ] (B) 净功增大, 效率降低; (C) 净功和效率都不变; (D) 净功增大, 效率不变.

态a' cb 到达相同的终态b, 如图所示, 则两个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1,Q2的关系为[ B ] (A) Q 1<0,Q1>Q2 ; (B) Q 1>0, Q 1>Q2 ; (C) Q 1<0,Q10, Q 1

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试点考试高级会计实务试卷

2004年度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试点考试高级会计实务试卷

案例分析题一(本题12分) 某集团公司财务部拟组织本系统会计职业道德培训。为了使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公司财会部就会计职业道德概念、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及组织实施等问题,分别与会计人员王晴、周雯、姚萍、范涛、陈进等5人进行了座谈。现就5人回答的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1.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概念问题,王晴认为,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关于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问题,周雯认为,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两者在性质、实现形式上都一样。 3.关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姚萍认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全部内容归纳起来就是两条:一是廉洁自律。会计职业是一项极为特殊的职业,整天与钱、财、物打交道,如果爱贪爱占,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二是强化服务。会计人员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单位负责人提供服务,应当无条件服从领导,不折不扣的贯彻领导意图。 4.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范涛认为,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靠学历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强化会计道德情操。5.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组织实施问题。陈进认为会计职业道德组织实施,只能依靠财政部门的力量。因为会计的行业自律组织缺乏约束力,本单位又与会计人员存在利益上的密切关系,而财政部门承担着管理会计工作的职责,离开财政部门的组织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觉不可能得到有效实施。 要求: 从会计职业道德角度,分别分析判断王晴、周雯、姚萍、范涛、陈进等5人的观

最新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代数式》知识点及典型例题.docx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代数式》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意义:能把数和数量关系一般化地、简明地表示出来 用字母表示数 举例如用“ a+b=b+a”表示加法的交换律就非常地简洁明了 代数式概念:由数、表示数的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数学表达式称为代数式,这里的运算是指 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特别规定: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称为代数式 意义:代数式可以简明地、具有普遍意义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量 列代数式:特别注意找规律这种类型的题目 直接代入法 代数式的值 整体代入法 定义:由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乘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特别规定:单 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 代数式 单项式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的次数 整式多项式定义:由几个单项式相加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的项: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的命名:几次几项式 同类项:多项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为一项的过程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与字母的指 数不变 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 括号前是“—” ,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整式的加减 整式加减的步骤: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关于整式加减的简单应用:如求图形的面积等 单项式 整式 关于代数式分类的拓展代数式 有理式 多项式 分式 无理式 (被开方数含有字母 )

全国2014年4月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十款天条》B.《原道觉世训》C.《原道醒世训》D.《天朝田亩制度》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A.《海国图志》B.《救亡决论》C.《资政新篇》D.《盛世危言》 3.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B.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C.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D.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4.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人物是 A.奕訢B.桂良C.曾国藩D.李鸿章 5.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6.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B.马尾船政局C.天津机器局D.湖北枪炮厂 7.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岳王会 8.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机关报是 A.《时务报》B.《国闻报》C.《新民丛报》D.《民报》 9.1911年夏,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爆发的民众斗争运动是 A.拒俄运动B.拒法运动C.保路运动D.立宪运动 1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A.戊戌维新运动B.辛亥革命C.护国运动D.国民革命 11.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是 A.胡适B.鲁迅C.陈独秀D.李大钊 1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 A.护法运动B.新文化运C.五四运动D.五卅运动 13.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陈独秀B.陈望道C.毛泽东D.李大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