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药熨包热敷治疗十二指肠憩室一例的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实战针灸课程心得体会总结(2篇)

实战针灸课程心得体会总结(2篇)

第1篇正文:一、前言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近年来,随着中医事业的蓬勃发展,针灸疗法在国内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实战针灸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针灸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课程概述本次实战针灸课程由国内知名针灸专家主讲,课程内容涵盖了针灸的基本理论、经络学说、腧穴定位、针灸操作技巧等方面。

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讲解、演示、实操等形式,使学员能够全面掌握针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心得体会1. 针灸理论基础通过学习针灸的基本理论,我认识到针灸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的医学。

针灸治疗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强调阴阳平衡、气血流通,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中医理论体系的博大精深,为针灸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针灸理论的核心,它将人体划分为十二条主要经络和奇经八脉,贯穿全身,连接脏腑,运行气血。

通过学习经络学说,我明白了经络在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经络学说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穴位选择和针灸操作指导。

3. 腧穴定位腧穴是针灸治疗的重要部位,准确找到腧穴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腧穴定位的方法和技巧,如骨度分寸法、指寸法、比划法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掌握了腧穴定位的基本技能,为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

4. 针灸操作技巧针灸操作技巧是针灸治疗的关键,包括针刺深度、角度、力度、留针时间等。

在课程中,专家详细讲解了针刺技巧,并进行了现场演示。

通过反复练习,我逐渐掌握了针刺技巧,提高了临床操作水平。

5. 临床案例分析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多个临床案例,通过分析案例,我了解了针灸治疗各种疾病的原理和方法。

这些案例使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针灸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我对针灸事业的热爱。

6. 针灸与西医结合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针灸与西医的结合越来越受到重视。

肠息肉的治疗经验分享我是如何通过针灸疗法改善症状的

肠息肉的治疗经验分享我是如何通过针灸疗法改善症状的

肠息肉的治疗经验分享我是如何通过针灸疗法改善症状的肠息肉的治疗经验分享:我是如何通过针灸疗法改善症状的患有肠息肉的病人可能会经历一系列不适,包括腹痛、肠道出血等。

在寻求医疗帮助的过程中,我发现了针灸疗法对肠息肉的治疗起到了显著的改善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个人的治疗经验,并介绍一些与针灸疗法相关的知识。

1.什么是肠息肉?肠息肉是一种肠壁上突出的结构,通常呈蘑菇状,可以分为腺瘤型和非腺瘤型。

肠息肉的大小、形状和数量因个体差异而异。

有些肠息肉是良性的,但也有可能是恶性的。

2.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和内镜治疗。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

手术切除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只能控制症状而不能根治;内镜治疗需要频繁进行,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

3.针灸疗法的优势作为一种中医传统疗法,针灸疗法在治疗肠息肉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不同的穴位和技术可以针对患者的症状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4.个人治疗经验分享在接受针灸治疗之前,我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不适和焦虑。

然而,针灸疗法的突出效果令我感到惊喜。

在治疗过程中,我通过与专业的针灸师交流,了解了相应的穴位选择和治疗技术。

每次治疗过程中,我感到身体逐渐放松,疼痛减轻,精神状态也得到了改善。

此外,针灸疗法还帮助我提高了睡眠质量和消化功能。

5.如何选择合适的针灸机构和针灸师选择合适的针灸机构和针灸师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找到正规、专业的针灸机构,并确保该机构具备相关的执业资质和设备。

其次,针灸师的专业背景和经验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可以通过咨询他人的经验或在网上查找相关评价来选择合适的针灸师。

6.针灸疗法的注意事项尽管针灸疗法在治疗肠息肉上较为安全有效,但仍需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接受针灸治疗前,建议与医生沟通了解自己的病情,避免过度依赖针灸疗法而延误其他治疗方法。

介入诊疗1例十二指肠憩室大出血护理体会

介入诊疗1例十二指肠憩室大出血护理体会

后可发生脑脊液漏 。嘱患者绝对卧 床休 息 4—6周 , 抬高 床头
3 。 避免用力咳 嗽、 鼻 和剧 烈活 动 , 0, 擤 多吃新 鲜蔬 菜 与水果 ,
1e 长的连续 金 属物 , “ 形 。入 院 即刻 术前 准 备 , 眼 4r a 呈 V” 请
科、 颌面外科 、 骨外 科 协 同为 患 者进 行 紧急 手 术 救 治 , 时 历 1h 顺利完成异物取 出 、 0, 颅底 重建 、 骨骨 折切 开 内 固定 术 , 胫
增 加食 物中的纤 维素 , 防止 大便干 结。观察 鼻 腔 内有无脑 脊
液流出 , 注意体温 变化 , 腰椎 穿刺 检测脑 脊液 情况 , 惕逆 行 警 颅 内感 染的 发生 。如果 有脑 脊 液 漏 , 能堵 塞 , 不 可取 患侧 卧 位, 让脑脊液流 出后用无菌棉球擦拭干净 。 2 3 3 骨折观察及 护理 .. 抬高 患 肢 , 观察 足背 动脉搏 动 、 皮 肤 温度 及颜 色。骨折 早期指 导患 者进行 肌 肉等 长静 态收缩 、

( 山 医学 院附属 医院 泰
近年来 , 我们 对 1 十二指 肠憩 室引起 溃疡 并致 命性 大 例 出血患者 , 成功实施 了介 入诊疗 , 术后 经 过精 心护 理 , 效果 满
20 0 6年 7月 , 院收治 了 1 我 例颌 面 、 、 眶 颅贯通 患者 , 精 经
心治疗 与护理 ,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1 病 历 资 料
搏和呼吸变化 , 如患者 出现 意识 障碍 、 瞳孔 、 肢体 活动改变 、 血 压不稳 、 脉律不齐都应考虑 病情 出现新变化 , 及时 复查 c 应 T,
加强对患者 的巡视 , 主动与 患者交 流 , 鼓励 其诉说 内心感 受 , 耐心倾听 , 给予指导与安慰 。同时做好家属 的思 想工作 , 让患 者在情感上得到更多 的支持 , 生活上得 到更 全面 细心 的照顾 ,

针灸工作心得体会

针灸工作心得体会

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针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我有幸从事针灸工作多年,现将我在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针灸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在学习针灸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针灸不仅是一种治疗方法,更是一门艺术。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针灸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真研读了《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等经典著作,了解了针灸的基本理论、操作技巧和适应症。

同时,在临床实践中,我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其次,针灸注重整体观念。

在临床工作中,我认识到针灸治疗不仅仅是针对局部病症,更强调对整体体质的调理。

在诊断患者病情时,我注重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脉象等,全面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病因。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再次,针灸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较于西医治疗,针灸具有无副作用、见效快、操作简便等特点。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针灸对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如颈椎病、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炎、失眠、头痛、中风后遗症等。

此外,针灸还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以下是我在针灸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心得体会:1. 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临床工作中,我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2. 注重沟通,了解患者需求。

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时,我注重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病情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专业的诊疗建议。

3. 严谨操作,确保患者安全。

在针灸操作过程中,我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患者安全。

4. 善于总结,积累经验。

在临床工作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5. 关爱患者,传递正能量。

在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我始终保持关爱之心,传递正能量,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针灸工作是一门充满挑战和乐趣的职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医医案——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憩室

中医医案——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憩室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乌梅丸加减治愈胃脘痛病案:龚某,男,62岁。

初诊:1973年2月。

主诉及病史:脘腹疼痛十余年,时发时止,疼痛多于饭前发作,喜温喜按,伴嗳气泛酸,纳差,大便时溏时秘。

经某医院钡餐透视,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用黄芪建中汤,症状时轻时重。

1个月前于食后突然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恶寒,四肢厥冷;住某医院,经胃肠钡餐摄片,再次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憩室”(如黄豆大),欲施行手术。

患者因年老体弱惧怕手术,遂求龚老诊治。

诊查:诊时见其面色苍白,形体消瘦,语声低微,上腹偏右压痛明显,口苦而干,心烦失眠,形寒畏冷,短气乏力,胃纳不佳,脉弦细而弱,尺候不足,舌苔白腻。

辨证:证属肝胃不和,寒热虚实并见。

治法:以温清补消并行之剂,方宗乌梅丸化裁。

处方:乌梅12g 黄连6g 黄芩12g 细辛3g 当归9g 良姜9g 党参15g 肉桂6g 干姜6g 制附片12g(先煎1小时)泽兰30g 三棱6g 莪术6g 炮穿山甲9g1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5剂疼痛大减,泛酸消失,饮食增进。

效不更方,守方服50剂,诸症状消失。

再经某医院胃肠钡餐复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憩室均消失。

数年来,纳食正常;食不易消化食物或食过多过饱时,仍有脘腹不适之感,但从未发生脘腹剧烈疼痛之症。

按语此为肝强胃弱,肝胃不和,寒热夹杂之证。

章虚谷曰:“木邪肆横,中土必困,故以辛热甘温助脾胃之阳,而重用酸以平肝,佐苦寒泻火,因肝木中有相火故也。

”以乌梅丸加味甚为恰当。

方中乌梅味酸入肝,以养肝阴;黄连、黄芩清泄肝胆之热;细辛、良姜、肉桂、干姜、附片温运脾阳;党参、当归补气血;泽兰叶、三棱、莪术、炮山甲活血祛瘀通络。

酸苦辛甘温补合而用之,可和胃补虚,以收扶土抑木之功,佐以活血通络祛瘀之品,以其病久必有瘀滞故也。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P12,熊寥笙医案。

针灸感悟心得体会范文(3篇)

针灸感悟心得体会范文(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中医文化源远流长,针灸作为中医的瑰宝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状态逐渐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保健。

我有幸接触到针灸,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感悟,让我对针灸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针灸的神奇疗效针灸,是一种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进行针刺,以达到调节人体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治疗方法。

自从我开始接触针灸,我便感受到了它的神奇疗效。

1. 疼痛缓解针灸治疗疼痛效果显著。

我曾经患有颈椎病,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导致颈部疼痛难忍。

通过针灸治疗,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甚至逐渐消失了。

2. 增强免疫力针灸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免疫力有所提高,不易感冒,身体状态得到了改善。

3. 美容养颜针灸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针灸治疗过程中,通过刺激面部穴位,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使肤色更加红润,肌肤更加细腻。

4. 改善睡眠针灸对于改善睡眠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每晚都能拥有充足的睡眠。

二、针灸的治疗原理针灸的治疗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理论,包括经络学说、气血学说等。

以下简要介绍针灸的治疗原理:1. 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针灸通过在穴位上施以针刺,激发经络气血,达到调节阴阳、疏通经络的目的。

2. 气血学说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针灸通过调节气血,使气血运行畅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针灸通过调节阴阳平衡,使人体恢复健康状态。

三、针灸的注意事项虽然针灸具有神奇疗效,但在进行治疗时,仍需注意以下事项:1.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针灸师进行治疗。

2. 针灸治疗前,需了解自己的体质和病情,避免盲目治疗。

3. 针灸治疗过程中,保持放松心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4. 针灸治疗后,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 针灸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分享针灸感悟心得体会(3篇)

分享针灸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针灸的历史与传承针灸起源于我国古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针灸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理论体系。

在我国古代,针灸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头痛、腹痛、失眠、腰腿疼痛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针灸逐渐传入其他国家,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相授,一代代针灸大师将精湛的技艺传授给后人。

如今,针灸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为全球数亿人带来了健康福祉。

二、针灸的神奇疗效在学习针灸的过程中,我亲身感受到了针灸的神奇疗效。

以下是我亲身经历的几个案例:1. 头痛:我曾因工作压力导致头痛,持续时间较长。

在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后,效果并不理想。

后来,我接受了针灸治疗。

经过几次治疗后,我的头痛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2. 腰腿疼痛:我的一位朋友患有腰腿疼痛,长时间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在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后,效果均不理想。

后来,她接受了针灸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她的腰腿疼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生活恢复了正常。

3. 睡眠障碍:我的一位同事因工作繁忙,导致睡眠障碍。

她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

后来,她接受了针灸治疗。

经过几次治疗后,她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这些案例只是针灸神奇疗效的冰山一角。

实际上,针灸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

三、针灸的注意事项在学习针灸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针灸的注意事项:1.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针灸治疗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生进行操作。

因此,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至关重要。

2. 遵循医嘱:针灸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严格按照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3. 注意个人卫生:针灸治疗过程中,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4. 注意饮食调理:针灸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5. 保持良好心态:针灸治疗需要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四、针灸的感悟与心得1. 针灸是一种绿色、无副作用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2024年学习针灸的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学习针灸的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学习针灸的心得体会____年学习针灸的心得体会引言:针灸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疗法,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作为一个现代人,在____年决定学习针灸,我深感兴趣和好奇。

在____年完成了学习针灸的基础知识后,我决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学习针灸。

在____年,我已经成为一名专业的针灸师。

这几年来,我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掌握了针灸的理论和技巧,也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学习针灸的心得体会。

第一部分:理论学习针灸作为一门学科,有着复杂的理论体系。

在学习针灸的过程中,我首先注重系统地学习了针灸的基础理论,包括经络学、腧穴学、针刺学等。

对于一名针灸师来说,理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在学习针灸的理论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例如,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而且,针灸的作用不仅局限于治疗疾病,还可以预防和保健。

这些发现让我对针灸的神奇和独特之处产生了更深的兴趣和好奇。

除了理论学习,我还注重学习针灸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针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

通过学习针灸的历史,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针灸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它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也让我对针灸这门学科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部分:实践经验学习针灸不仅仅是理论学习,更加重要的是实践。

通过实践,我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临床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

在学习针灸的过程中,我参与了许多实践活动,如实习、病例讨论等。

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我不仅加深了对针灸理论的理解,还锻炼了自己的临床能力。

在实践中,我遇到了许多疑难杂症,并通过针灸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这些实践经验让我更加自信和有信心地面对各种病情,进一步提升了我的临床能力。

同时,我也注重总结和反思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反思,我可以发现自己在实践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例如,在治疗某些疾病时,我会总结经验,探索出适合该疾病的针灸方法和穴位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配合药熨包热敷治疗十二指肠憩室一例的心得体会
发表时间:2019-09-11T10:34:02.407Z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4期作者:柏冬生[导读] 十二指肠憩室可压迫邻近器官(如胰腺,胆总管等)
柏冬生
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425000
病例一般资料:患者熊**,女性,51岁,于2017年12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入住我市中心医院,住院期间,腰部疼痛有所缓解,但突感胃脘部疼痛,伴呕吐酸苦水,予电子胃镜及肝胆彩超示,诊为胃炎,予以护胃、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出院,但出院后不久,胃脘部疼痛明显加重,且伴呕吐酸苦水,食入即吐,遂至长沙市湘雅医院,予逆行胰胆管造影结果示:十二指肠巨大憩室,电子超声内镜示:胆总管及胰管扩张,十二指肠乳头部憩室外所致可能,慢性胰腺炎,确诊为:多发巨大十二指肠憩室炎,2018年3月19日行胃大部切除术毕罗特Ⅱ式手术,手术后,因胃动力不足,胃排空障碍,患者一直留置两根鼻饲导管,一根进食(特殊营养液),一根排出胃内气体及胃内容物,术后约3个月,上症无任何缓解。

2018年6月10日入住于我科。

入院时症见:胃脘部饱胀不适,返酸,鼻饲亦吐,口微干,偶头昏,无胸闷心慌气促,无恶寒发热,精神不振,寐欠安,二便尚调。

舌质暗红,苔白,脉弦滑。

入院后,中医诊断:胃痞,证属痰饮犯胃,胃气上逆。

西医诊断:1、十二指肠多发巨大憩室炎,2、胃排空障碍,3、胃肠吻合术后,4、胃粘膜脱垂,5、残胃炎,6、胆管扩张,7、胰管扩张,8、慢性胰腺炎。

入院后,中医治以健脾化痰,和胃降逆,中药汤剂以枳实消痞丸加减(因故一直未服)针灸取穴以足太阴、足阳明、任脉经穴为主,具体腧穴如下:水分,建里,上脘,中脘,下脘,足三里,内关,阴陵泉,梁丘,支沟,丰隆,上巨墟,下巨墟,条口,太白,天枢,太冲,脾俞,胃俞,公孙,神阙等,针刺法:每次取16-18穴,一般腧穴针刺0.5-1寸,中等强度刺激,平补平泻,其中内关穴强刺激,并出现放电样针感往手指放射方可,电针连续波中频刺激30分钟,神阙不针,隔盐灸,每次灸5大壮,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一疗程后休息1天,继续下一疗程。

每日针灸完后,以自制药熨包热敷胃脘部及腹部,药熨包组方如下:
羌活30克独活3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
秦艽30克艾叶30克细辛20克桃仁30克
红花30克乌药10克牛膝30克薏米30克
粗食盐50克黑附片30克陈皮20克
用法:以上药布包,置锅内干蒸,热敷胃脘部及腹部,每日一次,每次30-50分钟。

药熨包热敷后,以手掌摩腹,隔纯棉内衣一件,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摩腹约20-30分钟,至胃脘部及腹部有温热感为度,手法宜温柔,轻重适中,快慢适度,每日一次(该手法患者自己执行)。

经上法治疗一疗程后,患者自感胃脘部饱胀感减轻,返流食物及酸苦水等现象好转,鼻饲营养液返出等现象逐渐好转,逐步进食稀饭及面条等,经治疗19天(约2疗程),患者自行拔除鼻饲管,基本自然进食,诸症消失而痊愈出院。

辩病辩证分析:患者女性,51岁,形体偏胖,因巨大十二指憩室手术后,进食十分困难,食入即吐,中医辩证为:胃痞,证属痰饮犯胃,胃气上逆,患者素来嗜食肥甘厚味,酿生痰湿,湿阻中焦,脾胃为湿所困,健运失司,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进食即突,胃脘部饱胀不适,取足阳明、足太阴、任脉经穴为主,可健脾化湿,脾胃健而湿浊化,公孙及内关均为八脉交会穴,心胸内关谋,胃脘部疾病取内关穴,可宽胸理气和胃降逆,此其一也。

其二,外用药熨包可散寒祛湿浊,温经通血脉,行气宽胸胃,俟湿浊去,脾胃健,则诸症可除。

其三,以手掌摩胃脘部及腹部,可健运脾胃,理气和胃,化湿降浊,此与十二皮部理论相通,此治皮可治疗内脏也,诸法相合,相得益彰,理法相合,诸症自然得除。

现代医学认为:十二指肠憩室可压迫邻近器官(如胰腺,胆总管等),患者因巨大憩室行改道手术,术后,因改道后,局部炎症水肿,进食道狭窄,且胃动力不足,造成胃排空障碍,以至于难以进食,食入即吐,针灸配以药熨包热敷及摩腹,可促时胃肠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水肿,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动力,促进胃排空,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而痊愈出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