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元素。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也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用途广泛的金属镁,其制取工艺流程如下:

(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是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________,得到食盐。

(2)要将Mg(OH)2沉淀分离出来,进行的操作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如果在学校实验室中完成该实验,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中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小明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他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小明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质MgO MgCl2Mg3N2Mg(NO3)2MgCO3Mg(OH)2

颜色白色白色淡黄色白色白色白色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明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_______反应生成的;[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他的方案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由上述实验结果,若有12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则所得产物的总质量m

_____20g (填:“>”、“=”或“<”)。

【答案】蒸发过滤引流烧杯漏斗空气的成分中不含氯元素氮气(或N2)将点燃的镁

条伸人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生成淡黄色的固体2Mg十O2 2MgO3Mg+N2 Mg3N2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或某些物质在氮气中也能燃烧或物质可以在除氧气

外的物质中燃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1)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可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从而的到食盐晶体;(2)将沉淀物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可用过滤法.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玻璃棒起到分流的作用;(3)[查阅资料]氯元素在海水中有,而空气中不含

氯元素,所以同学们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是正确的;[提出猜想]从查阅的资料可知,只有氮化镁是淡黄色,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生成的淡黄色固体,可能是镁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所得; [实验探究]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与氮气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验证猜想可用点燃的镁条伸人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生成淡黄色的固体;[实验结论]根据探究可知,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可有如下反应:2Mg 十O 2→点燃 2MgO ;3Mg+N 2→点燃

Mg 3N 2;

[反思与评价]通过试验可知,物质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知识拓展]镁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2:20; 12克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20克氧化镁;镁和氮气的质量比为:72:100,小于12:20,因为12克镁在空气燃烧,有氮气也参加了反应,所以产物小于20克。

点睛:盐场常用蒸发的方法用海水晒盐;在实验室中分离沉淀常用过滤法.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2.化学竞赛周之前小胖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如下总结: A .工业炼铁

(1)工业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如下图是实验室模拟炼铁原理。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小胖说应该在酒精灯上加一个灯罩,酒精灯罩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应该先______________(填“点燃酒精灯”或“通入CO”),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小胖说应该先关闭硬质玻璃管和澄清石灰水之间的止水夹,否则石灰水倒吸使试管炸裂,小华觉得他分析的不正确,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环保的角度来分析,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应做出的改进是

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成后,发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增重4.4g ,则通入装置的CO 气体质量肯定大于_______g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侯氏制碱法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纯碱的产品和副产品氯化铵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请写出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分析下表,反应后能得到碳酸氢钠的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氯化钠氯化铵碳酸氢钠碳酸氢铵

溶解度(20℃)36g37.2g8.5g29.8g

(2)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__________。

(3)操作a的过程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 、过滤、干燥。

(4)老师告诉小胖在通二氧化碳的时候最好采用加压的方法,小胖百思不得其解,你觉得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得到的氯化铵可以用作

_____________。

【答案】红色粉末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CO+Fe2O32Fe +3CO2集中火焰,提高温度通入CO 排尽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实验结束会一直通一氧化碳至装置冷却,石灰水不会倒吸未处理尾气,污染空气在石灰水后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尾气 2.8 部分一氧化碳没有参加反应 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最小,先饱和析出固体 2NaHCO3Na2CO3+CO2↑+H2O↑分解反应冷却结晶压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增大 CO2和H2O 氮肥

【解析】

A.工业炼铁

(1)工业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

高温

象是:红色粉末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反应方程式是3CO+Fe2O3???→

2Fe +3CO2。酒精灯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以达到高温条件。(2)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实验过程中应该先通入CO,其目的是排尽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实验结束后,会一直通一氧化碳至装置冷却,玻璃管内压强不会变小,石灰水不会倒吸。(3)从环保的角度来分析,一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实验产生的尾气中有未反应的一氧化碳,而该装置存未处理尾气,会污染空气,应做出的改进是在石灰水后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尾气。(4)由Fe2O3+3CO 高温2Fe+3CO2可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8:44,,实验完成后,发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增重4.4g,说明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4.4g,则通入装置的CO气体质量肯定大于2.8g,其理由是因为实验开始要通入一氧化碳排装置内的空气,实验结束后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防止铁被氧化,同时还有反

应中剩余的一氧化碳。B.(1)请写出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2)反应I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了、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 2NaHCO3Na2CO3+CO2↑+H2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分解反应。(3)操作a的过程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铵固体(4)增多压强可以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提高溶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5)上述工艺流程中CO2和H2O即是原料又是生成物,可循环利用。得到的氯化铵因含有氮元素可以用作氮肥。

3.实验室现有一瓶含少量水的碳酸氢铵样品,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B、C中所装药品均足量,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已知: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NH3↑+H2O↑+CO2↑,NH3能被酸溶液吸收。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I.打开弹簧夹,通入段时间的氮气;

II.关闭弹簧夹,给碳酸氢铵样品加热;

III.当样品反应完全,……再停止加热,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实验完毕,测得装置B、C中药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HCO3属于____(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

_____。

(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步骤III中,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4)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用m1、m2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氮肥浓硫酸(浓H2SO4) CO2+2NaOH=Na2CO3+H2O 打开弹簧夹通氮气

【解析】

(1)根据碳酸氢铵含有氮元素解答;根据NH3能被酸溶液吸收及浓硫酸有吸水性解答;(2)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解答;(3)根据必须将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到B、C装置且防止干扰实验解答;(4)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1)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浓硫酸(浓H2SO4);(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3)步骤III

中,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通氮气;(4)设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为x 。 NH 4HCO 3V NH 3↑+H 2O↑+CO

2↑

79 44

x m 2

2

7944x m = x =27944

m 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212

7944m m m +×100%=2127944()m m m +×100%或212197511()m m m +%。

4.某地规定:工业排放的气中SO 2的含量不超过0.4mg?L -1,某兴趣小组利用反应

SO 2+l 2+2H 2O=H 2SO 4+2HI,测定某工业废气中SO 2的含量,测试装置如图所示。

测试步骤:

①碘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1.27g 碘单质,加入少量碘化钾,先溶解在100mL 水中,续加水配制成1000mL 溶液。

②取5mL 上述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入2~3滴淀粉试液,溶液变蓝。

③把100mL 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后,插入试管的橡皮塞中,如图所示。然后缓缓向外拉注射器,每次抽取的气体为100mL,重复抽取n 次,直到溶液变为无色(废气中的其它成分不与淀粉碘溶液反应)。

(1)步骤②中,5mL 溶液中溶有碘单质_______mg ,步骤③中缓缓向外拉注射器,“缓缓”的目的是_______,

(2)按步骤测试某工业废气,抽取次数为80次后,溶液刚好变为无色,试计算该废气中SO 2含量,并判断是否符合排放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35mg 使二氧化硫充分反应 0.2mg/L<0.4mg/L ,排放达标

【解析】

(1)5mL 溶液中溶有碘单质为

,步骤③中缓缓向外拉注射器,“缓缓”的目的是使二氧化硫充分反应;(2)设抽80次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为,

SO 2+l 2+2H 2O=H 2SO 4+2HI

64 254

6.35mg

解得:=1.6mg

所以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

0.2mg/L<0.4mg/L,排放达标。

5.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他所说的“可燃空气”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可得出“水是一个结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

(2)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若生成1g氢气,则理论上铁制枪管应增重_____g。实验发现枪管实际增重比理论数值大,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

(3)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现有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含酚酞的稀Na2SO4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

(Na2SO4)溶液呈中性且不参与反应)。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2所示。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硫酸钠在水中形成自由移动的Na+和SO42﹣,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极N与电源负极相连

②电解后,管A中生成的微粒有_____(填微粒符号)。

(4)当温度、压强分别超过临界温度(374.2℃)和临界压强(22.1MPa)时的水称为超临界水。现代研究表明: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以任意比例互溶,由此发展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550℃时,测得乙醇(C2H6O)的超临界水氧化结果如图3所示。

注:δ(分布分数)表示某物质分子数占所有含碳物质分子总数的比例。

如δ(CO)

CO分子数

所有含碳物质分子总数

图中CO的分布分数先增后降的原因是_____。

【答案】H 2 3Fe+4H 2O 高温Fe 3O 4+4H 2 8 枪管外壁部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增重 ac O 2和H + 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乙醇先氧化成CO ,CO 再氧化成CO 2

【解析】

【分析】

水和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详解】

(1)由“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可知,“可燃空气”是氢气,化学式为2H 。 (2)水和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23423Fe+4H O 2Fe O +4H 高温。

设生成1g 氢气,理论上铁制枪管应增重的质量为x

2342++168233Fe 4H O

Fe O 42

232-168x 1g

H :高温质量差

81g 64x

x 8g =

实验发现枪管实际增重比理论数值大,其可能的原因是枪管外壁部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增重。

(3 )①a 、水中加入少量的稀Na 2SO 4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故a 正确;

b 、电解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 不正确;

c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故c 正确。故选ac 。

②电解后,管A 中生成物质是氧气未来得及转移到B 管的氢离子,管A 中生成的微粒有:O 2和H +。

(4)根据题干和图示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图中CO 的分布分数先增后降的原因是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乙醇先氧化成CO ,CO 再氧化成CO 2。

6.我国西北地区有很多咸水湖,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某盐湖附近的农民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获得大量湖盐。小伟同学取该湖盐样品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湖盐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冬天捞碱的“碱”指Na 2CO 3,夏天晒盐的“盐”指NaCl 。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 2CO 3

猜想二:NaCl

猜想三:Na 2CO 3和NaCl

(实验探究)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

溶解后,加入过量稀HNO3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

①猜想_____

不成立

实验二②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

量的_____

③_____猜想三成立

(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该湖盐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伟同学再取该湖盐样品10.00g做了如图所示的补充实验。

(1)反应结束之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

(2)装置A中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用方程式表示)。

(3)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0.44g,则湖盐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二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D装置吸收。2NaOH+CO2═Na2CO3+H2O。10.6。

【解析】

【实验探究】根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猜想分析解答;【拓展延伸】(1)根据必须将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被装置D吸收分析解答;(2)根据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干扰实验解答;(3)根据实验数据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实验探究】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稀HNO3,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碳酸钠和硝酸反应生成的,故猜想二不成立;由实验二知猜想三成立,则说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钠,故实验操作及现象为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因为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氯化银);【拓展延伸】(1)反应结束之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D装置吸收;(2)装置A中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影响实验结果,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3)设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0.44g

106 x =

44 0.44g

x=1.06g

则湖盐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6

10.00

g

g

×100%=10.6%

7.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很多优点,制取与储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I.制氢:铁酸锌(ZnFe2O4)可用于循环分解水制气,其反应可表示为:

6ZnFe2O46ZnO+4Fe3O4+O2↑;3ZnO+2Fe3O4+H2O3ZnFe2O4+H2↑

(1)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

(2)该循环制氢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得到H2和O2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

(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有________(任写一点)。该循环法制氢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Ⅱ.贮氢:合金Mg2Cu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高温时在氩气保护下,由一定质量比的Mg、Cu单质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生成氢化物和另一种合金,其化学方程式为: 2Mg2Cu+ 3H23MgH2+MgCu2

(4)熔炼制备Mg2Cu合金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氢化物MgH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并释放出H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6)11.2g Mg2Cu完全吸氢后所得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H2的质量为________g。【答案】 +3 H2O1:8不污染环境、热值大、原料来源丰富能耗高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金属被氧化MgH2+2H2O=Mg(OH)2↓+2H2↑ 0.7g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氢能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较大,仔细审题,找出的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1)ZnFe2O4中锌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Fe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有(+2)+2x+(﹣2)×4=0,x=+3;

(2)根据化学方程式

6ZnFe2O46ZnO+4Fe3O4+O2↑;3ZnO+2Fe3O4+H2O3ZnFe2O4+H2↑可知,该循环制氢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水,其化学式为H2O,得到H2和O2的质量比为4:32=1:8;(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有不污染环境、热值大、原料来源丰富,该循环法制氢时都是在高温下进行,不足之处是能耗高;

(4)高温时Mg、Cu都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熔炼制备Mg2Cu合金时,通入氩气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金属被氧化;

(5)氢化物MgH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并释放出H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碱是氢氧化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MgH2+2H2O=Mg(OH)2↓+2H2↑;

(6)11.2g Mg2Cu完全吸氢后所得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其中的氢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MgCu2中只有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设:11.2g Mg2Cu完全吸氢后生成氢化镁的质量为x,MgCu2的质量为y。

2Mg2Cu+3H23MgH2+MgCu2

224 78 152

11.2g x y

x=3.9g

y=7.6g

设:3.9g氢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a

MgH2+2H2O=Mg(OH)2↓+2H2↑

26 4

3.9g a

a=0.6g

7.6gMgCu2含有镁的质量为:7.6g×× 100%=1.2g

设:1.2g的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为b

Mg+2HCl═MgCl2+H2↑

24 2

1.2g b

b=0.1g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6g+0.1g=0.7g。

8.盐城濒临黄海,拥有巨大的天然宝库。

(1)海堤树林茂密,让人清新呼吸。

①树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_____(填化学式),放出O2,将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树林中富含抗氧化防衰老的负氧离子。一种负氧离子(O2-)的一个原子团是由一个O2分子俘获了空气中一个自由电子形成的微粒,每个O2-中共含有_____个电子。

(2)滩涂花海飘香,使人流连忘返。

①鲜花的香味在空气中扩散,是大量的带有香味的分子_____的结果。

②培育鲜花的某种营养液呈蓝色,可能由KNO3、Ca(NO3)2、Cu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配制而成,其中Ca、N的元素质量比为1:1,则该营养液中含有_____种溶质。从均衡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角度分析,营养液中还需补充_____(填元素符号)。

(3)大海资源丰富,引人不断探索。

从海水中可以提取粗盐(含少量泥沙和CaCl2、MgSO4等可溶性杂质)。小明利用如图流程进行除杂,得到精盐。

①操作1需要在____(填字母序号)中进行。

A.研钵 B.量筒 C.烧杯 D.广口瓶

②操作2的步骤为溶解、过滤、_____、结晶,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③操作3的步骤为“盐洗”(即用NaCl 溶液浸洗粗盐,以溶解除去其中可溶性杂质),过滤、烘干,则“盐洗”溶液应选用NaCl 的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④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 溶液选种。小明称取实验制得的精盐l6g ,加入盛有84mL 蒸馏水的烧杯里(实验条件下,水的密度为1g?mL -1),完全溶解。配制所得的NaCl 溶液的浓度低于16%,原因是____。

⑤若利用化学方法除去粗盐中CaCl 2、MgSO 4两种杂质,可在粗盐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三种溶液:BaCl 2溶液、_____(填化学式)溶液、Na 2CO 3溶液。允分反应后过滤,加入过量稀盐酸,搅拌、煮沸。

【答案】CO 2 太阳 17 不断运动 3 P A 蒸发 引流 饱和 精盐不纯有杂质或未完全烘干 NaOH

【解析】

【分析】

粗盐提纯过程:溶解、过滤、蒸发,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剂量的溶剂里面,不能继续溶解溶质。

【详解】

(1)①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CO 2)和水(H 2O)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的过程,故吸收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 2,放出O 2,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一种负氧离子(O 2-)的一个原子团是由一个O 2分子俘获了空气中一个自由电子形成的微粒,氧气分子含有16个质子数,俘获了空气中一个自由电子,含有17个电子,故每个O 2-中共含有17个电子。

(2)①构成物质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鲜花的香味在空气中扩散,是大量的带有香味的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②培育鲜花的某种营养液可能由3KNO 、32Ca(NO )、2Cu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配制而成,呈蓝色,则含有氯化铜,其中Ca 、N 的元素质量比为1:1,营养液中含有硝酸钙,32Ca(NO )中Ca 、N 的元素质量比为40:28=10:7,营养液中Ca 、N 的元素质量比为1:1,则含有硝酸钾,故该营养液中含有3种溶质。物所需营养元素由三种,为氮元素、钾元素、磷元素,营养液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从均衡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角度分析,营养液中还需补充磷元素,元素符号为P 。

(3)①操作1是把大颗粒粗盐研磨成小颗粒粗盐,需要在研钵中进行,故选A 。 ②操作2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③操作3的步骤为“盐洗”, “盐洗”的氯化钠溶液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故“盐洗”溶液应选用NaCl 的饱和溶液。

④精盐不纯会带有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变小,未完全烘干,相当于将溶液稀释,配制所得的NaCl 溶液的浓度低于16%,故配制所得的NaCl 溶液的浓度低于16%,原因是精盐不纯有杂质或未完全烘干。

⑤化学方法除去粗盐中CaCl 2、MgSO 4两种杂质,加入BaCl 2溶液,硫酸镁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可在粗盐溶液中依次加入稍

过量的三种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

9.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

(1)其主要操作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①过滤②溶解③蒸发④计算产率

(2)下图是某同学过滤的操作图,指出图中明显错误______;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一种)

(3)蒸发时,蒸发皿内出现________ 时应停止加热。

(4)通过以上操作只能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欲除去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得到纯净的NaCl,可采用如下图所示流程:

①上图中所用甲、乙、丙三种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

A.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

B.Na2CO3溶液、KOH溶液、稀盐酸

C.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硫酸

②反思交流:通过以上规范操作,制得氯化钠的质量比原粗盐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

______(填“增多”、“减少”、“不变”)。

【答案】②①③④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或承接的仪器不干净) 较多固体 A 增多

【解析】

本题考查了粗盐的提纯,酸、碱、盐的性质。解题时注意除杂的最后不能再有其他杂质。(1)粗盐提纯时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和计算产量,故填:

②①③④;

(2)图1是的过滤操作,图中明显的错误是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因为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或承接的仪器不干净);

(3)蒸发时,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

(4)①A、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可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化镁,氯化钙与碳酸钠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可用足量的碳酸钠除去氯化钙,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杂质,符合题意;B、氯化镁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钾,用氢氧化钾溶液除去氯化镁时会引入新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题意;C、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

成硫酸钠和水,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用硫酸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时,会引入新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题意。故选A;

②通过以上规范操作,有食盐生成,制得氯化钠的质量比原粗盐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会增多。

10.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溶解度相同的物质是_____。

(2)若保持溶液质量不变,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液的方法是_____。

(3)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4)将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度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

【答案】A、C降低温度1:3C、B、A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溶解度相同的物质是A、C;

(2)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若保持溶液质量不变,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液的方法是:降低温度;

(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50gA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g:75g=1:3;

(4)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中的溶剂最少,C中的溶剂最多,所以将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度温至t1℃时,溶剂质量不变,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C、B、A。

初中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及历年中考难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常见疑难易错题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C + O 2CO2 B.CH4 + 2O 2 CO2+ 2H2O C. CaO + H2O == Ca(OH)2 D.CuO + H2 Cu + H2O 2.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原因是() A.供给的氧气减少 B.供给的空气增加 C.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 D.将温度降低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3.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海绵能吸水 4.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5.集气瓶中装有某气体,经检验只含有氧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一定是氧气(O2),属于单质 B.该气体一定是臭氧(O3)属于纯净物 C.该气体一定是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D.该气体一定不属于化合物 6.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 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 中,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 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气、氧气是单质,水是化合物 7.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A.KClO 3B.MnO 2 C.空气 D.SO 2 该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硫磺,应将它放在()。 A.甲柜B.乙柜C.丙柜D.丁柜9.某种元素的原子变成离子,则该元素的原子() A.一定得到了电子B.一定失去了电子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巧 知识要点: 1. 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 4和Na 2SO 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 和KNO 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 2和NaCl 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 2CO 3溶液,得到BaCO 3和NaCl 溶液。 BaCl 2+ Na 2CO 3=BaCO 3↓+2NaCl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 2溶液,CO 2逸出。BaCO 3+2HCl =BaCl 2+H 2O+CO 2↑。最后分别将NaCl 溶液和BaCl 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 固体和BaCl 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3. 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 或KNO 3。我们只要把NaCl 溶液中的Cl -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 溶液,另一瓶则是KNO 3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 +和- OH :紫色石蕊试液或pH 试纸。 OH -: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Cl -:AgNO 3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SO 42-:BaCl 2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23CO :稀HCl 和石灰水——有CO 2 ↑。 -34PO :AgNO 3溶液——有黄色沉淀。

初中化学新课标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学科新课标试题 一、填空题 1、化学是在 _______、 ___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_________是学生学习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和辩论等都是积极的学习方式。 3、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_________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本主题的教学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入手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理解有关物质构成的微观概念。 4、科学设计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和______________ 来确定,应关注学生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 5、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___________,其内容包括__________评价和__________评价,都应严格根据本标准来确定评价的目标、测评的范围和方式,以确保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学业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6、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认识化学物质具有多样性,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要求用________的观点看物质及其变化,用_________的观点看物质之间的关系,用________的观点和_________的观点初步认识化学变化,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等。 8、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_______,学会________,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二、选择题(可多选) 1、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 A.认知性学习目标B.技能性学习目标 C.体验性学习目标D.拓展性学习目标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课标中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的是() A.身边的化学物质 B.化学与社会发展

2020-2021【化学】化学综合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在一烧杯中盛有42.2gCaCO 3和CaCl 2的粉末状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88.8g 水,使混合物中的可溶物完全溶解。然后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烧杯中难溶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X 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2)当滴入10%的稀盐酸至图中A 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 (3)当滴入10%的稀盐酸146g 时(即B 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 【答案】固体物质不断溶解 有气体产生 CaCl ? 368.2g 【解析】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提供的信息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1)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碳酸钙和稀盐酸不断反应,观察到固体溶解,产生气泡; (2)当滴入10%的稀盐酸至图中A 点时,盐酸完全消耗,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钙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钙,化学式为:CaCl ?; (3)设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 , 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73 44 146g×10% x 7314610%44g x ?= x=8.8g 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42.2g+188.8g+146g ﹣8.8g=368.2g , 答: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368.2g 。 2.下列A→D 的实验装置进行合理组合,即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也可制取氧气。

中考化学大题答题技巧介绍

中考化学大题答题技巧介绍 考试是对同学们所学知识和在长年累月的刻苦钻研中培养起来的能力的综合检验。成绩的好坏,取决于临场的发挥和考前的心理准备。大家知道中考化学大题答题技巧吗?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一、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命题特点 理综化学大题不但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区分考生成绩优秀程度、便于高考选拔人才。根据对近年高考理综第Ⅱ卷化学命题情况分析,其存在如下特点: 1.一般有4道大题,其中包括1道化学反应原理题、1道实验题、1道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道有机推断题。 2.试题的综合程度较大,一般都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考查,如元素化合物性质题中常涉及元素推断、性质比较实验、离子检验、反应原理等问题,再如化学反应原理题中的几个小题之间基本上没有多大联系,纯粹就是拼盘组合,其目的就是增大知识的覆盖面,考查知识的熟练程度及思维转换的敏捷程度。 3.重视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的考查。第Ⅱ卷大题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对实验设计、分析的考查,如基本操作、仪器与试剂选用、分离方法选择、对比实验设计等,把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实验设计上融入了实验数据的

分析,题型新颖。 二、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答题策略 1.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策略】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 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读图审题→找准"突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规范答题。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结构、

(完整版)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一、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 CuSO4+ 2NaOH = Cu(OH)2↓+ 2NaCl ③红褐色沉淀:Fe(OH)3 FeCl3+ 3NaOH = Fe(OH)3↓+ 3NaCl;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6与血红蛋白结合,有毒的是CO; ⑺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二、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1 图1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 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碱。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④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请根 图1 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2 点) 、。 。 是。

初中化学除杂问题与练习题

初中化学除杂问题与练习题

初中化学除杂专题 一、明确目的 物质除杂又叫物质提纯,即把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出去,得到较纯净物质 的过程。明确要得到的是什么物质,除了此物质之外,其它的都不能存在。 二、除杂原则与技巧 简单概括为:不增,不减,易分, 最佳,重在积累。 (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被提纯物质不能减少,如加入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 与被提纯物反应。 (3)易分:操作简单,容易分离。 (4)最佳:最好在除去杂质的同时能增加被提纯物质的量。 (5)知识重在积累,熟练贯通,灵活运用。尊重事实,合理应用。 三、常用除杂方法: 1、物理方法:过滤法、降温结晶法、蒸发结晶法、利用物质的磁性等。 2、化学方法:沉淀法、气化法、置换法、中和法、吸收法。 三、初中常见物质提纯方法总结 物质杂质除杂方法 CO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H2、CO2、O2H2O通过浓硫酸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O2、H2、CO CO2、S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洗气CO2HCl通入碳酸氢钠钠溶液中洗气 Cu Fe、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Fe 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Cu CuO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CuO 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CaO CaCO3高温煅烧 CaCO3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CO3CaCl2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Cl2 CaCO3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 NaCl NaHCO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 3 KNO3 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NaCl KNO3蒸发结晶;降温结晶(硝酸钾在水中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 大) NaNO3NaCl加入适量AgNO3过滤 NaCl CuSO4加入适量Ba(OH)2,过滤 NaOH NaCO3加入适量Ca(OH)2,过滤 NaCl Na2SO4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Na2SO4CuSO4加适量NaOH溶液

初三化学图像题解题技巧培训资料

图像题,就是将变化过程中的某些量的变化以曲线、直线的形式表示的习题,这类题目具有形象直观、简明清晰、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有溶解度、溶液稀释、溶液导电性、沉淀量、化学反应过程等图像题;从形式上来看,有单线图像题、多线图像题。 图像题的解题技巧: (1)以数学与化学知识结合为突破口。 (2)把握好“三点一线”,即起点、拐点、终点和曲线。(也就是说,关注起点,拐点、终点和曲线的变化趋势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1:将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单独加热和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图中a代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b是氯酸钾。放出氧气的质量(纵坐标)和反应时间横坐标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要考虑反应是否一加热就会放出氧气决定了起点是否从零点出发 要考虑反应的速率快慢决定了拐点的位置前后 题型一:金属质量与H2质量 例题:质量相等的Mg、Al、Zn、Fe四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H2SO4反应,产生H2的质量mH2与四种金属质量m金关系如下图,正确的是( ) [附加题]等质量的A、B两种活泼金属(化合价均为+2价)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产生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1)A、B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是_ _ (2)A、B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是 (3)在Mg和Fe,Zn和Fe,Zn和Cu中,A、B可能是______

题型二: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图象题 例题:有一杯食盐溶液,加水稀释,若以质量分数a%为纵坐标,以溶液的体积v为横坐标,则下图正确的是( ) 练习1: m克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在此过程中,能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a%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是( ) 练习2: 现有一杯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在恒温及溶剂(水)质量不变的条件下,为了达到饱和,不断向其中加入固体NaCl质量m,下图能表示加入的固体质量m与质量分数a%的关系的是( )

初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20XX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S—32 Fe—56 Ba—137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料制家具B.大米酿酒 C.石蜡熔化D.水制冰块 2.“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焚烧大量秸杆B.焚烧垃圾发电 C.用旧报纸制铅笔杆D.使用可降解塑料 3.20XX年5月起,广州市的液化石油气瓶要统一加贴新标识。新标识上要含有以下选项中的() 4.食品安全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A.做菜时用铁强化酱油调味B.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 C.食用面条时放人少量食醋 D.在煲好的鸡汤中放人适量加碘食盐 5.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B.过滤C.静置沉淀D.吸附沉淀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铝作导线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 7.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硫酸钾K2SO4 B.硝酸钾KNO3 C.尿素CO(NH2)2D.磷酸二氢钙Ca(H2PO4)2 8.下图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9.下列各组物质对应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 B.合成纤维和羊毛——用手触摸 C.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 D.食盐水和白糖水——观察颜色 10.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B.工业上用二氧化碳冶炼钢铁 C.用铁可以回收硝酸银废液中的银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C.将10%的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将25 g KCl溶液蒸干得到5g KCl固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12.以下获取氢气的途径中,从绿色能源的角度看,较有发展前途的是() ①电解水②利用太阳能分解水③使用高效催化剂分解水 高温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方法及技巧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1、以物质的颜色为突破口 2、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

3、以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为突破口 (1)气体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液体氧化物:过氧化氢和氧化氢 (3)固体氧化物: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 (4)盐:氯化亚铁和氯化铁、硫酸亚铁和硫酸铁 (5)碱: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 4、以常见物质类别为突破口 (1)常见无色无味气体: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常见气体单质:氢气、氧气 (3)常见固态非金属单质:碳 (4)常见固态金属单质:铁、镁、铜、锌 (5)常见氧化物:过氧化氢、氧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铜

(6)常见的酸:稀盐酸和稀硫酸 (7)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8)常见的盐: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银 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1)地壳中的元素居前四位的是:O、Si、Al、Fe。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最多的固态非金属元素Si;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N 2 (3)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 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是H 2、氧化物是H 2 O (5)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6、以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为突破口 7、以反应特点为突破口 8、以反应类型为突破口 a、化合反应 (1)燃烧红磷、铁、硫、碳(充分、不充分)、一氧化碳、氢气

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木炭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氢气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镁条燃烧、铝在空气中形成保护膜、一氧化碳燃烧、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层 (2)有水参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 b、分解反应 (1)实验室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2)电解水 (3)高温煅烧石灰石、氧化汞加热分解、碳酸分解 c、置换反应 (1)氢气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木炭还原氧化铜、木炭还原氧化铁、氢气还原氧化铜 (2)金属+酸(铁、镁、锌、铝):锌与稀硫酸反应、锌与稀盐酸反应、铁与稀硫酸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铝与稀硫酸反应、镁与稀硫酸反应 (3)金属+盐溶液(铁、铜、铝):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铜与硝酸银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金属氧化物+ 酸→盐+ 水 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 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 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氧化锌与稀硝酸反应: (2)碱+ 酸→盐+ 水 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 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初中化学试题库完整

初中化学题库 一、选择题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B.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 C.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 D.爆炸 实验操作过程中,对于药品的用量有要求,下列药品用量不符合要求的是() A.没有规定用量时,液体取1-2mL B.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 / 3 C.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3 / 4 D.量筒量取的液体体积通常应该稍小于或等于所要量取的量程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我们学化学、用化学、爱化学.下列有关化学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①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与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②绿色化学使更多的化学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③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之后,化学学习与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④化学不但研究原子、分子的性质,而且要深入研究电子、质子、中子的性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6.1克食盐时(1克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A.6.3克B.6.1克C.6.0克D.5.9克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放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读数时,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再次读数时,向上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A.小于15mL B.大于15mL C.等于15mL D.无法判断 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红磷的量越多,最终进入集气瓶的水也越多 B.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D.若实验过程中,燃烧匙插入集气瓶的速度太慢,会影响测定的结果

初中化学解题技巧和实验总结

初中化学解题技巧和实验总结 一、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推断题解题技巧 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3.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O == H2CO3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N2O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4.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二) 解实验题 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初中化学解题常用技巧

初中化学解题常用技巧 一、推断题常用解题技巧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完整版)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 满分:80分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I—127 第Ⅰ卷(选择题 35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的。(共35分,每小题1分) 1. 空气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在空气的组成中,体积约占1/5的气体是 (A)氧气(B)水蒸气(C)氮气(D)二氧化碳 2. 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注意过,我们身边有很多公共标志,下面与消防安全无关的 公共标志是 (A)(B)(C)(D)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B)玻璃破碎(C)冰棒融化(D)菜刀生锈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5.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水(B)干冰(C)红磷(D)石灰水6.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灯通电发出的光(B)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C)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D)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 7. 能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数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数 8.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O (B)O2(C)NaOH (D)KNO3 9.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的粒子可用4H表示的是 (A)(B)(C)(D)

10.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珍惜和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 确的是 (A)水是直接由原子组成的物质 (B)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工厂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D)采用喷灌和滴灌的方式灌溉农田可以达到节水目的 11.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露,迅速开启排风扇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要做灯火试验 (C)煤矿井下停电,赶快引燃火把照明 (D)室内起火,立即敞开门窗 12.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B)(C)(D) 1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B)石灰石和稀硫酸 (C)木炭和氧气(D)碳酸溶液 14.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时有火灾发生。如果室内遭遇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不正确 ...的是 (A)尽快到达最近的可用出口的楼梯 (B)可将毛巾用水浸湿,捂在口鼻上作防毒面具 (C)遇房内浓烟弥漫时,可匍匐爬行逃生 (D)躲在衣柜内等待救援 15. 生活中下列常见的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 ..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花生油(C)食盐(D)白醋16.下列仪器中,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必须用到的是 (A)(B)(C)(D) 1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难题集锦(1)

一、选择题 1.家庭常用的生粉和去污粉都是白色粉状固体,外观极为相似。生粉主要成分是淀粉,去污粉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极细的沙子。下列可以用来区别它们的物品是 A.食用油B.酱油C.白醋D.碘酒 2.某化学活动小组提出了以下四条设想,你认为将来合理而且可行的是 A.在工业上采用过滤的方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我国的淡水危机 B.让塑料制品完全“走出”我们的生活,来解决“白色污染” C.用高梁、薯类等制取酒精代替汽油作为内燃机的燃料 D.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方法获得大量氢能源 3、某同学利用一黑色粉末(含氧化铜、碳粉、铁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做如下探究:将a g黑色粉末加入到盛有50 g该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质量为(49.8+a)g。他对实验的推理正确的是 A.反应后不可能得到红色固体 B.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加入黑色粉末质量一定为5.6 g C.若反应后黑色粉末无剩余,则黑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碳粉 D.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低于19.6% 4、下列实验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区别氨气和氯化氢气体 B.用锌粒和浓盐酸两种试剂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 C.用高锰酸钾溶液检测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气体 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浓硝酸并微热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5、2007年3月26日,央视《生活315》披露了“胡师傅无烟不粘健康紫砂锅”的真相,引起了全国亿万观众的关注。据检测这种锅所使用的材料是铝合金而不是锰钛合金,所谓的紫砂只是一种紫砂颜色的涂料。其实紫砂主要成分是氧化硅和氧化铁,紫砂是: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6.在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中,装有足量质量相等且同样的稀盐酸,在两只试管上方各罩一个完全

初三化学专题 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一、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五个不变”,即: 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包括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等。是从量的方面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通过有关混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质量分数和物质溶解度的综合计算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分析和综合能力。化学计算题涉及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又考查学生的数学推算能力。学生如果了解掌握了一些解题的技巧或巧解方法,既可以激发他们的解题兴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刚接触化学,对化学计算存在畏惧心理的初中学生。现将化学竞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归纳如下,供参考。 ㈠、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例: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解:设此铁的纯度为x Fe+H 2SO 4 (稀)=FeSO 4 +H 2 ↑ △m(溶液质量增加) 56 2 56-2=54 10x 55.4g-50g=5.4g 可求出x=56% 答:此铁的纯度为56%。 【习题】1、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现有CO、 O 2、CO 2 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后,体积又减少3.5 ml,则原混和气体中CO、O 2、CO 2 的体积比? 3、把CO、CO 2 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⑵反应后生成的CO 2与原混合气体中CO 2 的质量比? 4、CO和CO 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 2 的 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A Fe B Al C Ba(OH)

初中化学试题带答案

初中化学试题带答案 一、我会选(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B.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D.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 2.2013年冬季的雾霾天气给我们的环境保护敲响了警钟,形成了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即PM2.5,PM2.5的形状因含不同种类的工业污染物、微生物等而有很大差异,能被肺吸入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PM2.5( ) A.在物质分类中属于纯净物 B.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 C.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 D.因悬浮在空气中而不受重力作用

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类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恰当使用,造成了温室效应、酸雨、白色污染、潮汐等环境问题 B.绿色化学是指绿色植物为原料的化学新工艺 C.北京等城市雾霾天气是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导致的结果 D.氯氟烃(一种用于冰箱的制冷剂)是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空洞的祸首 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工业上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氮气 B.铜表面生成铜绿 C.饭菜变馊 D.洁厕精除垢 6.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树根“变”根雕 B.葡萄“变”美酒 C.玉石“变”印章 D.玩具机器人“变”形 7.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化学推断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附详细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化学推断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 错 难题篇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A~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 是一种黑色物质,B 、C 组成元素相同,C 、D 、E 、F 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 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E 的化学式为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反应②属于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2Ca(OH) 2232CO +2NaOH=Na CO +H O 复分解 【解析】 【分析】 A~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E 可用作建筑材料,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 是氢氧化钙,D 和氢氧化钙反应,D 是碳酸钠,F 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则F 是酸,B 、C 组成元素相同,则B 、C 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中的一种,D 生成C ,B 也能生成C ,则C 是二氧化碳,B 是一氧化碳,A 是一种黑色物质,则A 是碳。 【详解】 (1) E 可用作建筑材料,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 是氢氧化钙,E 的化学式为2Ca(OH) (2)反应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CO +2NaOH=Na CO +H O (3)反应②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属于复分解反应。 【点睛】 A~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E 可用作建筑材料,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 是氢氧化钙,D 和氢氧化钙反应,D 是碳酸钠,A 是一种黑色物质,则A 是碳。 2.A 、B 、C 、D 、E 是由H 、C 、O 、Cl 、Na 、Ca 组成的五种初中常见化合物,其中A 、B 、C 、D 各代表酸、碱、盐和氧化物中的一种物质,通常情况下E 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如图用圆和方框表示这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九年级化学做题方法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九年级化学做题方法 一、初中化学典型解题方法 1.用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分离的固体须满足:一种固体可溶,一种不溶,且溶解后两种物质都不发生化学反应。 2.共存问题:在溶液中的物质两两之间都不发生反应,组内物质可共存于同一溶液,只要组内物质间有任意两种能发生反应,则组内物质不能共存; 离子间能共存须满足:任意阳离子和阴离子组合不会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3.推断题的突破口:①颜色(铜盐蓝色,铁盐黄色,无色酚酞遇溶碱变红色)

②沉淀(AgCl BaSO4不溶于酸,氢氧化铁红褐色,氢氧化铜蓝色,其他沉淀白色 若沉淀物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若沉淀全部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没有AgCl或BaSO4;若讲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中的一种,且还有另一种可溶 于稀硝酸的沉淀。 ③气体(复分解反应中有气体生成:酸和碳酸盐,在金属活动 性顺序中在氢前的金属跟酸反应生成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 4.一次性区别多种物质选用的试剂必须满足:组内的每一种物 质跟该试剂作用后的现象各不相同。供选试剂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紫色石蕊试液区别一次性区别酸性、碱性、中性的三种溶液(如:HCl NaOH NaCl) ②碳酸钠、碳酸钾或盐酸、硫酸产生沉淀、气体和其他现象。 写出一次性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试剂: ⑴氯化钡、硫酸、硫酸钾溶液_____⑵硝酸银、碳酸钠、氯化钠溶液_____ ⑶硝酸钡、碳酸钾、硝酸钾溶液____⑷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_____

③用硫酸铁或硫酸铜等有特殊颜色的溶液,写出一次性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试剂及反应现象: 区别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钠四种溶液的试剂____现象______ 5.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物质鉴别几种物质的方法: ⑴用组内的铁盐或铜盐等有特殊颜色的溶液分步区别各物质,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