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尺计重操作实务—

合集下载

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 第2部分:水尺计重SNT3023

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 第2部分:水尺计重SNT3023
3.17 龙骨 keel 船 舶 船 体 最 底 部 的 纵 向 板 材 构 件 ,又 称 船 脊 骨 。
2
SN/T 3023.2—2021
3.18 基线 baseline 在龙骨上缘与夏季满载水线平行的直线。
3.19 明水 freewater 指从货物中游离出来的或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存在于承载散装货物货舱之中可观察到的水。
5.1 船舶
5.1.1 船舶基本状况良好并处于完全自由漂浮状态。 5.1.2 船舶的水尺标记、甲板线、载重线标记应清晰、规范。 5.1.3 船舶纵倾不应超过压水舱图表中纵倾修正值的最大范围。 5.1.4 实施水尺计重时,船舶横倾角应不大于0.5°。 5.1.5 观测船舶吃水和测量水、油时,应确认船方已停止调舱、平舱、泵水或加油;船舶缆绳不应系得过 紧 ,也 不 应 使 用 和 移 动 船 舶 吊 杆 。 5.1.6 压载水舱、淡水舱及燃油舱等应保证具备测量条件。 5.1.7 水尺计重时,如船舶货舱不具备测量、修正等条件,则不应装入压载水,已装入的应提前排空。
3.9 干舷 freeboard 船 中 处 自 甲 板 边 缘 的 上 缘 (甲 板 线 上 缘 )向 下 量 至 相 关 载 重 线 上 缘 的 垂 直 距 离 。
3.10 拱、陷 hogging,sagging 拱 是 指 船 体 中 部 上 拱 ,即 舯 平 均 吃 水 小 于 艏 艉 平 均 吃 水 。 陷 是 指 船 体 中 部 下 陷 ,即 舯 平 均 吃 水 大 于 艏 艉 平 均 吃 水 。
3.4 载重量 deadweight 指船舶满载时装载 货 物 及 非 货 物 的 重 量,即 夏 季 载 重 线 处 船 舶 的 排 水 量 (通 常 以 标 准 海 水 密 度
1.025g/cm3 计算)扣除轻船排水量后的重量。 3.5

解读水尺计重标准

解读水尺计重标准

水尺计重是应用“阿基米德定律”的典型范例最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检验鉴定业务量大幅下降。

这样也好,我能有时间把我上世纪80年代起草,1993-11-4发布,1994-01-01实施的《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水尺计重》进行全面解读。

逐条分析编写思路,结合具体问题,谈谈《规程》的指导意义。

在这里,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当然,所谈及内容均未正式发表,请勿转载或引用。

解读《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水尺计重》共分十个部分,题目分别为:一、水尺计重是应用“阿基米德定律”的典型范例二、具备正规的船舶图表,是水尺计重的必要条件三、水尺计重准确度5‰由“误差分析”推导所得四、船舶水尺标记、图表及测量器具的基本要求五、水尺计重中一些船舶与航运的术语和重要知识六、水尺计重基本计算公式及所包含物理量的定义七、船上技术数据的计算都源于原设计图的坐标系八、根本氏排水量纵倾校正是水尺计重公式的核心九、压载水正确测量、计算是水尺计重最重要环节十、水尺计重是一项综合许多学科内容的科学技术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水尺计重的基本要求,船舶吃水及船用物料的测定方法和计算步骤。

本规程适用于大批量(相对于受载船舶之载重量)的散装及其他衡重方法不易确定重量1)的海运货物的重量鉴定。

水尺计重方法主要依据“阿基米德定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日本工程师根本广太郎创立的。

而现在有些培训教材中讲述水尺计重原理的文章,却把船舶当成为一大型“衡器”。

我们知道“阿基米德定律”和“衡器”原理是截然不同的。

“衡器”是计重工具,计重的工具不一定都是“衡器”!《规程》中适用范围所述“大批量”是指相对大的量,比如:5000吨货物,对于载重量是5-6万吨的船来说是小批量;对于载重量为5-6千吨的船来说就是大批量。

以前曾有规定:水尺计重的最少量是——吃水改变量大于一米,且装卸货期间不允许泵压载水。

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一次出口两万吨散装菜籽粕,要求分7批装船,每批都要做水尺计重。

如何把握关键控制点提升水尺计重精确度

如何把握关键控制点提升水尺计重精确度

如何把握关键控制点提升水尺计重精确度水尺计重,是一种通过分别测定船舶装货前后或者卸货前后的六面吃水,再测定前后两次的压载水、淡水、燃油以及港水密度,最后依据船方提供的排水量表或者载重量表、静水力曲线图、水油舱计量表以及相关校正表等船用图表计算出船运货物重量的鉴定方法。

水尺计重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大宗散货贸易中货物重量鉴定的方法,与其他计重方法相比较,具有简便、快捷、省时省力、费用低的特点,在提升口岸运输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加快物流周转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水尺计重的鉴定结果是贸易关系人在贸易往来中货物交接结算、计算运费、索赔及进出口贸易中通关计税等的法律依据。

近期,全国各港口发生多起大宗散货商品短重事件,警示着检验鉴定人员切实把握好以下四个关键控制点,提升水尺计重的精确度。

水尺观测做到未雨绸缪水尺观测,俗称“看水尺”,是水尺计重工作的核心步骤之一。

看水尺前,应要求船方停止调整压载水、移动吊杆、开关舱盖等一切影响水尺观测准确性的操作行为。

测看时,尽量平视读数,把握接近水平的瞬间。

但在业务实践中,水面风平浪静适合观测的情况较少,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天气影响。

遇有大风大浪或者其他恶劣天气时,水流波动较大,需要把握大浪过后的短暂瞬间(即波形“平台期”经过水尺标线的瞬间)看准水尺。

遇有大雨或大雾天气时,看水尺需要消除干扰,靠近读数。

如是夜间作业,还须考虑照明设备折光度以及海水透明度可能带来的影响。

船舶的船体状态也是影响看水尺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船舶水尺线模糊不清,应要求船方清除表面附着物或重新描绘制水尺标记线,再进行测看。

必要时进行人工检测,测量从可读取的水尺标记处到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再由测量点水尺读数减去所量距离得出最终水尺数。

装卸货港口环境差异也是影响看水尺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装货港为海港,装货完毕后水平面未淹没最高水尺线,到卸货港为淡水港,密度差造成吃水增大,水平面淹没最高吃水线,此时需要协商船方将吃水淹没一头货舱内的货物转移至未淹没的另一头货舱内,直至水尺线露出水平面后停止转移操作再开始看水尺。

解读水尺计重标准

解读水尺计重标准

解读水尺计重标准水尺计重就是应用“阿基米德定律”得典型范例最近,由于众所周知得原因,检验鉴定业务量大幅下降。

这样也好,我能有时间把我上世纪80年代起草,1993114发布,19940101实施得《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水尺计重》进行全面解读。

逐条分析编写思路,结合具体问题,谈谈《规程》得指导意义。

在这里,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

当然,所谈及内容均未正式发表,请勿转载或引用。

解读《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水尺计重》共分十个部分,题目分别为:一、水尺计重就是应用“阿基米德定律”得典型范例二、具备正规得船舶图表,就是水尺计重得必要条件三、水尺计重准确度5‰由“误差分析”推导所得四、船舶水尺标记、图表及测量器具得基本要求五、水尺计重中一些船舶与航运得术语与重要知识六、水尺计重基本计算公式及所包含物理量得定义七、船上技术数据得计算都源于原设计图得坐标系八、根本氏排水量纵倾校正就是水尺计重公式得核心九、压载水正确测量、计算就是水尺计重最重要环节十、水尺计重就是一项综合许多学科内容得科学技术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水尺计重得基本要求,船舶吃水及船用物料得测定方法与计算步骤。

本规程适用于大批量(相对于受载船舶之载重量)得散装及其她衡重方法不易确定重量1)得海运货物得重量鉴定。

水尺计重方法主要依据“阿基米德定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日本工程师根本广太郎创立得。

而现在有些培训教材中讲述水尺计重原理得文章,却把船舶当成为一大型“衡器”。

我们知道“阿基米德定律”与“衡器”原理就是截然不同得。

“衡器”就是计重工具,计重得工具不一定都就是“衡器”!《规程》中适用范围所述“大批量”就是指相对大得量,比如:5000吨货物,对于载重量就是56万吨得船来说就是小批量;对于载重量为56千吨得船来说就就是大批量。

以前曾有规定:水尺计重得最少量就是——吃水改变量大于一米,且装卸货期间不允许泵压载水。

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一次出口两万吨散装菜籽粕,要求分7批装船,每批都要做水尺计重。

浅谈水尺计重

浅谈水尺计重

浅谈水尺计重作者:王方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6期摘要:水尺计重工作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用于确定船运大宗干散货重量的一种计重方式。

本文针对水尺计重工作的关键环节,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和处理方法,以确保水尺计重工作的准确性。

关键词:水尺计重;观测水尺;测量压载水;测量水密度水尺计重是通过观测承运船舶的吃水及测定船用物料(包括压载水、淡水和燃油等),依据船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如排水量表、水油舱表等),计算出船舶的实际排水量和船用物料重量,进而推算出所载货物的重量。

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有省时、省力、省费用等优点,相对误差一般在±5‰以内,其计重结果可作为商品的结算、运费、索赔和通关计税等依据。

水尺计重计算过程较为复杂且影响因素较多,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只有观测数据和测量数据与实际情况相一致,才能保证水尺计重工作的准确度。

除了船舶的制造精度、测量器具的精度、燃油淡水的测量准确度及一些特殊情况如污油污水的变化、装卸货期间补给部分物料等因素外,水尺计重在现有船舶实际条件和相关图表资料的情况下最重要的三个关键环节就是观测水尺、测量压载水、测量水密度。

1观测水尺1.1观测水尺就是对船舶的的船艏、船舯和船艉左右的吃水线进行测定,可用目力观测,也可用量具检测。

观测时视线与水面的角度应尽可能减小,当船舶靠在码头时,内挡船舯的水尺由于岸边高于水面造成观测角度较大特别是吃水位置不在水尺数字标记上时往往引起视觉误差,应尽可能多角度观察。

1.2 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1.2.1气候条件如大风大浪、大雨等是影响观测水尺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波浪较大时水线会上下剧烈波动,造成观测人员难以准确读取水尺数值。

此时应在较长时间的注视后取水线一瞬间静止状态的吃水值;或者观察出波峰波谷出现较大频率的区间,分别得出波峰波谷的平均值,然后计算两个平均值的中间值。

但有时波面起伏不平且无任何规律性,若波浪超过1米或天气恶劣最好暂停观测。

船舶水尺计重误差分析

船舶水尺计重误差分析

船舶水尺计重误差分析船舶水尺计重是指通过测量船舶在水中浸没的体积来确定船舶的排水量,从而计算船舶的载重能力。

水尺计重是船舶测量重量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船舶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水尺计重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本文将围绕船舶水尺计重误差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

一、影响船舶水尺计重误差的因素1. 船舶结构变化:船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船体结构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例如船体的生锈、磨损、变形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水尺计重结果产生影响。

2. 测量方法不当:水尺计重需要精确测量船舶在水面以上和以下的体积,如果测量方法不当,例如测量点选择错误、测量精度不够等,都会导致计重结果的误差。

3. 水质变化:船舶在不同水域航行,水的密度不同,这会对水尺计重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4. 外界环境影响:天气条件、海浪、潮汐等外界环境因素也会对水尺计重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1. 定期维护船体结构:船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及时处理船体的生锈、磨损等问题,确保船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减小因船体结构变化而引起的水尺计重误差。

2. 优化测量方法:对于水尺计重的测量方法需要不断优化,选用精确的测量设备和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考虑水质变化:在进行水尺计重时,也要考虑水质的变化对计重结果的影响,对不同水域的水质特点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修正。

4. 外界环境因素的考虑:在进行水尺计重时,要对外界环境因素进行充分考虑,选择适当的测量时间和环境条件,避免外界环境因素对计重结果的影响。

船舶水尺计重误差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到船舶的载重能力的确定,进而影响到船舶的安全运行。

如果水尺计重的误差过大,可能导致船舶超载或者载重不足的情况,导致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出现不稳定、倾覆甚至触礁的危险情况。

船舶水尺计重误差的风险是非常大的,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水尺计重误差还会影响到船舶的经济效益,如果计重结果偏大,则船舶的载重能力被高估,可能会导致船舶运载成本增加;如果计重结果偏小,则船舶的载重能力被低估,可能会导致船舶装载能力的浪费。

水尺计量与控制

水尺计量与控制

大副水尺计量中的控制水尺计量(DRAUGHT SURVEY)是利用装卸前后水尺的变化计算。

它是散货计量最常见的方法。

水尺计量的过程虽不算复杂,可影响结果的因素诸多。

其计算公式、方法及各修正比较简单,一般也不会出错。

主要是那些多有争议而又无法举证的不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这些不定因素的有利控制,顺利完成有利船方的水尺计量。

要完成一次有利船方的水尺计量,要控制好其中的四大环节:水尺观测、水密度测量、压载水量取、做好必要的批注和适时递交LOP。

第一环节:水尺读取的控制一、做好观测前的准备工作,利用有利条件,减少各干扰因素。

1、平时,水尺标志要保持清晰可见。

抓住空载锚泊的有利时机,对水尺标志进行保养、刷新,确保其清晰,有利于水尺的准确读取2、在夜间,应加强照明。

如在夜间进行水尺观测时,应在水尺附近安装货灯,加强照明;3、如港水比较清澈,水面难以观测时,特别在夜间,可在水尺附近的水面撒些残货或灰尘,以便容易观测水面;4、如水面比较平静无法看清水线时,可检块石头或土块扔到水尺标志附近水中,使该水面出现荡漾,则便于观测;5、如港内涌浪较大时,特别是在敞开式泊位或锚地,观测时请随身带个计算器,可利用计算器将多次读取的上下数值进行平均,从概率学上说,该值也比较接近实际值;6、可适当调整缆绳松紧,稍控制有利船方的水尺数据。

如抵港时,保持缆绳不太受力,使船舶完全正常上浮;完货离港时,收紧各缆绳,特别是出缆位置比码头缆桩位置高时,使船舶受缆绳向下的拉力而水尺减少。

7、观测前,船上停止一切可能影响水尺观测的操作。

如压载水的排注、吊杆的移动、抛锚、舱盖的开关(特别舱盖的开关是向船首尾方向开关的)等作业。

8、观测前,可根据提单上的货量和船上的油水存量,自己先计算一下,平均水尺多少时才不会出现货差,以便观测时,心中有数。

9、如果在冬季,码头内档被冰封,水尺标志被冻住或被雪覆盖,可安装一条皮龙,保持出水冲着水尺标志,以防其被冻住,待要读取水尺时再将水龙移开。

解读水尺计重标准

解读水尺计重标准

水尺计重是应用“阿基米德定律”的典型范例最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检验鉴定业务量大幅下降。

这样也好,我能有时间把我上世纪80年代起草,1993-11-4发布,1994-01-01实施的《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水尺计重》进行全面解读。

逐条分析编写思路,结合具体问题,谈谈《规程》的指导意义。

在这里,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当然,所谈及内容均未正式发表,请勿转载或引用。

解读《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水尺计重》共分十个部分,题目分别为:一、水尺计重是应用“阿基米德定律”的典型范例二、具备正规的船舶图表,是水尺计重的必要条件三、水尺计重准确度5‰由“误差分析”推导所得四、船舶水尺标记、图表及测量器具的基本要求五、水尺计重中一些船舶与航运的术语和重要知识六、水尺计重基本计算公式及所包含物理量的定义七、船上技术数据的计算都源于原设计图的坐标系八、根本氏排水量纵倾校正是水尺计重公式的核心九、压载水正确测量、计算是水尺计重最重要环节十、水尺计重是一项综合许多学科内容的科学技术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水尺计重的基本要求,船舶吃水及船用物料的测定方法和计算步骤。

本规程适用于大批量(相对于受载船舶之载重量)的散装及其他衡重方法不易确定重量1)的海运货物的重量鉴定。

水尺计重方法主要依据“阿基米德定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日本工程师根本广太郎创立的。

而现在有些培训教材中讲述水尺计重原理的文章,却把船舶当成为一大型“衡器”。

我们知道“阿基米德定律”和“衡器”原理是截然不同的。

“衡器”是计重工具,计重的工具不一定都是“衡器”!《规程》中适用范围所述“大批量”是指相对大的量,比如:5000吨货物,对于载重量是5-6万吨的船来说是小批量;对于载重量为5-6千吨的船来说就是大批量。

以前曾有规定:水尺计重的最少量是——吃水改变量大于一米,且装卸货期间不允许泵压载水。

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一次出口两万吨散装菜籽粕,要求分7批装船,每批都要做水尺计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一节 水尺计重的基本原理 一、水尺计重的概念: 二、基本原理: 三、水尺计重的精度: 四、水尺计重的作用: 五、特点: A、优点: B、缺点: 六、影响因素: 七、适用范围: 第二节 有关船舶知识 一、船舶尺度 A、船型尺度(设计尺度):设计制造船舶用的尺度,多用于理论计算。 1、夏季满载水线长度Lswl(Length on Summer Load Water Line): 2、基线(Base line): 3、龙骨线(keel line): 4、艏垂线FP(Fore Perpendicular): 5、艉垂线AP(Aft Perpendicular): 6、两柱间长LBP(Length Between perpendiculars): 7、型宽B(Moulded Breadth): 8、型深D(Moulded Depth): 9、型吃水d(Moulded Draft): 2

B、最大尺度:用于船舶停靠泊位、通过或进入船闸、船坞、桥梁和狭窄的航道以及港湾内移动回转的主要参考数据。 1、总长LOA(length Over All) 2、最大船宽Bmax(Maximum Breadth)=B+2倍的船壳板厚 3、最大吃水Dmax(Maximum Draft)=d+平板龙骨厚(平板龙骨下缘向上量起至S;100米长的船——18mm、150米长的船——25mm、大于200米长的船——31mm) 4、水线以上最大高度Hmax(Maximum Height Above Water Line): 空载水线(Light ship Water line)平面至船舶最高点 C、登记尺度:船舶注册国丈量船舶决定船舶大小的尺度,多用于船舶的收费、分类、入级。 1、登记长度Lr(Registered Length): 2、登记宽度Br(Registered Breadth)= Bmax 3、登记深度Dr(Registered Depth): 3

二、水尺标记 水尺标记(Draft Mark):以数字表示船舶吃水深度的一种记号。一般对称标明在艏艉舯的两弦,以龙骨线下缘为零点,自下而上标至最大吃水深度以上。 A、水尺标记的种类和方法: 1、 公制标记: 2、 英制标记: B、水尺观测方法:

备注:1、公制精确到1cm, 英制0.5″

2、公英制换算关系:1″=2.54cm 1ˊ=12″ 1ˊ=0.3048m 1m=3.2808ˊ 3、设计吃水、最大吃水、实际吃水三者的区别: 三、载重线标志(load line Marks) 4

1、作用:因船舶航行的海区和季节不同,气候及风浪情况各异,有必要根据不同的航行环境与条件分别规定出船舶应使用的载重线。因此载重线标记的作用就在于保证各种载货状态下的船舶安全,最大限度的载货,留出足够的干弦——法定干弦(Statutory free board)、(储备浮力:Reserve buoyancy) 船舶检验机构勘定载重线后,即在船舶中部两舷的外板上划出载重线标志,以表明载重线的位置,并在标志上注上代表检验机构名称的符号。以“中船”二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ZC”为代表,它所规定的国际航行船舶载重线标志如图所示。图中圆盘中间横线代表夏季载重线,其他各条水平线分别代表不同情况下的载重线,并标有字母,字母表示其意义如下: 5

注:A、下列船舶无载重线标志 1、 军用船 2、长度小于24米的船舶 3、吨位小于150吨 4、鱼船 5、非营业性游艇 B、 D和BDD差50mm X和D R和 X差1/48d (d-----夏季吃水---载重线圈中心到龙骨板上缘的垂直距离) LBP>100m时无BDD C、对于国内航行的船舶,其季节区域和季节期的规定与国际航行船舶不同,具体规定如下:汕头以北的中国沿海-----热带季节期:自4月16日至10月31日;夏季季节期:自11月1日至4月15日;汕头以南的中国沿海-----热带季节期:自2月16日至10月31日;夏季季节期:自11月1日至2月15日。 四、船舶吨位简介 (一)、船舶登记吨(Register Tonnage):它是以容积为计算依据的一种计量单位。其用途是为了船舶注册和纳税交费的需要。 6

1、 总吨位(Gross Tonnage) 用途:表示船舶规模的大小,供有关部门统计船舶吨位;作为计算净吨位的基础;或海事赔偿计算的基准。 2、净吨位(Net Tonnage): 用途:作为船舶向港口有关部门交纳在港停泊费、引水、拖轮等费用的依据。 (二)、货载容积吨(Cargo Measure Tons)---- (三)、排水量吨位(Displacement Tons)----以船舶的排水体积确定的船舶总重量。 排水量的种类: 1、满载排水量D(Full loaded Displacement)=D0+W货+W油、淡水、压载水、备料+C 2、轻载排水量D0(light Displacement or Light Ship),不包括水、燃油和淡水重量。 3、总载重量Dw(Dead Weight)=D- D0= W货+W油、淡水、压载水、备料+C 4、净载重量NDw(Net Dead Weight or Cargo Dead Weight)= D- D0- W油、淡水、

压载水、备料-C 5船舶常数C(Constant):亦称定量备料重量(Quantity of ship’s Elements),即新造出厂时或经大修后的船舶核定轻船排水量后所增加的装置、备品等的重量。 注:A、船舶常数变化的因素: B、船舶常数的异常变化的处理(在船舶修正以后再讲) C、船舶常数的使用范围: 五、船舶舱位构造和布置 7

(一)货舱(Cargo Hold) (二)压载水舱(Water Ballast Tank): 1、前尖舱或艏间舱(Fore Peak Tank)——锚链(Chain Locker) 2、后尖舱或艉尖舱(After Peak Tank) 3、双层底舱(Double Bottom Tank) 4、顶边舱(Top Side Tank) (三)淡水舱(Fresh Water Tank): 根据不同用途分为引用水舱(Drinking Water Tank)、日用水舱(Domestic Tank)、锅炉水舱(Boiler Water Tank) (四)燃油舱(Bunker Tank): 用于动力的燃料油(Fuel Oil)、用于发电的柴油(Diesel Oil)以及润滑油(lubricating Oil)。 (五)其它舱位 1、深舱(Deep Tank) 多用途舱,可以装液体或固体货物,也可装压载水。 2、隔离柜(Cofferdam) 在水舱与燃油舱之间的狭小夹道,纵向长度以两根肋骨间距之长。 3、箱形龙骨(Duct keel) 又称管子隧道,主要是双层底舱的管道布置在其间,便于进人修理,可作灌注压载水之用。 4、机舱(Engine Room) (六)与水尺计重有关的一些设施 1、污水道(Bilge)和污水井(Bilge Well) 8

2、测量管(Souding Pipe) 3、空气管(Air PiPe) 4、冷却水(Cooling Water) 六、船体坐标 船体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要表示它的体积与形状,须用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表示。 七、浮心、漂心、稳心、 1、浮心(Center of Buoyancy):入水体积的重心,即浮力中心(以符号B来表示)。 2、漂心(Center of Floatation):漂浮中心,亦称浮面心(以符号F来表示)。它是水线面(船舶吃水线围成的面)面积的几何中心。 3、稳心(Metacenter):浮体船舶处于正浮时的浮力作用线与发生很小横倾或纵倾时浮力作用线相交之点。 八、每厘米纵倾力矩MTC、每厘米吃水吨数TPC (每英寸纵倾力矩MTI、每英寸吃水吨数TPI) 1、船舶吃水差(Trim)概念 经验认为,万吨级货船的吃水差值,一般情况下应是0.3——0.5米(约1.0——1.5英尺);半载时应是0.6——0.8米(约2.0——2.5英尺);空载应是0.9——1.9米(约3.0——6.0英尺)较为适宜。 纵倾力矩MTC定义: MTC(MTI)的作用: 每厘米吃水吨数TPC(TPI): TPC(TPI)的作用:计算少量装卸货物时吃水的平均改变量。 9

小结:吃水d→V----船舶型排水体积(立方米、立方英尺)---volume of Moulded Displacement D----船舶排水量吨(公吨、长吨) Xf---船舶漂心距船中的距离(负---表示船中后)-- Longitudinal Center of Floatation From Midship Xb---船舶浮心距船中的距离(负---表示船中后) Longitudinal Center of Buoyancy From Midship TPC----每厘米吃水吨数(公吨/厘米)---Tons Per Centimeter or Inch TPI-----每英寸吃水吨数(长吨/英寸) MTC----每厘米纵倾力矩(公吨.米/厘米)-- Moment to Change Trim One Centimeter or One Inch MTI-----每英寸纵倾力矩(长吨.英尺/英寸)。 1长吨=1.016公吨 第三节 常用图表 1、总布置图(General Arrangement)--- 有纵剖面图、平面图,附有LBP、船宽、轻船重量、船图比例等。 2、容积图(Capacity Plan)---可作为核对船方提供的水油舱数与水油舱计量表上总容积是否相符之用。 3、船首、尾水尺校正表或校正曲线图(Stem and Stern Correction Table or Curve) 4、排水量或载重量表(Displacement Scale or Dead Weight Scale)—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