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虽寿》教材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龟虽寿》教材解读

舒兰市小城镇中心小学校.孙玉兰

一、地位作用

《龟虽寿》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长春版)六年级上册五板块“胸怀壮志”中第一首诗。这一板块以“胸怀壮志”为主题,由《龟虽寿》《十六字令三首》《少年中国说》三篇课文组成。三篇课文风格迥异,《龟虽寿》是诗,《十六字令三首》是词,《少年中国说》是散文。本板块三篇课文旨在教学中学习诗词,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熟读成诵,可边读边想象诗词意境,进而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龟虽寿》承载着“语文学习方法探究与励志”的教学任务。和本板块中的《十六字令三首》《少年中国说》两文虽不同题材,不同时代作者,但都围绕“祖国、壮志”这一思想展开。《龟虽寿》又称《神龟虽寿》,是三国时期政治家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也是具有“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建安十二年一月,当时他已五十四岁,正是赤壁之战前夕。他的自信满怀、乐观坚强、溢于言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正是对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了北方乌桓的曹操心境最好写照。这四句诗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二、教育价值

蒲松龄曰:“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千可吞吴。”俗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事”而现代孩子们,安逸与幸福泡大的孩子们似乎已不知志向为何物。男孩的“担当”也以“阴柔代替”本文用激昂的文字唤醒中

国男儿雄心、学生的壮志。新课标适时机的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不仅强调了对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激励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本文正是通过一代枭雄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唤醒孩子们内心的豪情。人们正因为有了飞的渴望,莱特兄弟才发明了飞机,只有胸怀敢要天下的壮志,才会统治天下,不同的思想决定不同的人生。本诗在和平年代,对于容易消沉的人们,我认为思想重要性大于它的工具性。

三、教学目标

①认识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②能利用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语,诗句意思能用自己话说出诗句意思.

③有感情朗读, 注意节奏和语调的变化。背诵这首诗,感受诗人乐观、自信、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并能用自己话说出诗句意思;

2、感受诗中表达诗人乐观自信、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方法策略。

好的习惯成就成功的人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更如佳酿般需日积月累积淀形成。古诗学习,是重要的一个积累,重在熟读成诵,新课标明确“朗读”是语文教学基本手段。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让学生在连贯准确、激情朗读中感受诗的韵律美,简洁美。因此,本诗

指导我也重点放在朗读指导上,然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精品篇章除教师必要讲解外,我也注重对学生学习具有相同特点文章自学习惯培养,如诗词学习,高段学生学习古诗应遵循知诗人、解诗题(了解背景)明诗意(自读品味、咬文嚼字)悟诗情(体会意境)熟读成诵的环节展开,据此,本课我主要作以下教学设计:

①浅读。找准断词,扫清障碍识字,应以文本为载体,发散思维,回忆“骥、盈、怡、哉、龟”的同音字,相近字,自觉性强的孩子借助工具书会认更多字,借机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前四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托物起兴,兴中有理。朗读时语调缓慢,压抑嗓音透出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与对待。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慷慨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朗读时声音高亢。接着曹操又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得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乐观的心态,是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谓绝妙的养生论。朗读时可用平和、怡然自得的神态,结尾“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表明赋诗明志之意。可以模仿古人拉着长音朗读,摇头晃脑,一字一顿。

②解读。在引导学生读顺古诗后,按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四步法解读此诗,从课前预习和《三国演义》中学生对曹操已有了解,曹操尽管性格多疑,但他胸怀天下大志。戎马一生,横槊赋诗,不仅在政治舞台上辉煌一生,对“建安文学”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学生由诗到人,从人到诗歌无不充满敬仰,解诗题学生借助注释知其意,明诗意中,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所列事物理解诗意,“神

龟”“滕蛇”“老骥”,再抓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此诗时,正值曹操赤壁之战前夕,当时他已五十四岁,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在很多人认为该安享晚年、因年暮而消沉之时,曹操却准备举兵南下攻东吴,为一统天下做准备。在这几句诗中,曹操自己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认为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永不会停息啊!他豪情勃发,壮志凌云,对建功立业信心百倍,这是何等豪情,作为年轻的我们想想未来路该怎样走,你要又怎样的人生?带着对曹操的仰慕,高声解读。

③品读。此诗十四句,除末句与诗句内容乐谱套语外,其作十二句第四句为一节,指导学生抑扬顿挫朗读,语速时高时缓,时快时慢。从个人读,到小组读。男、女生比读,到齐读。学生从有声到有色的品读中吸取精神力量,在有形、有理、有情中达到水乳交融与作者共鸣。“男儿当自强”之情油然而生。此诗的思想教育意义也就水到渠成。

④悟读。脱稿而背,击节而起。全诗第一层颇有降抑之意;第二层昂扬立志,溢于言表;第三层又具深沉之思.全诗跌宕起伏、又肌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喷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的声调,在学生们高声朗读中,渗透出对文本的理解。

(二)、拓展

学生语文学习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是强迫的还是主动的,从某

种意义上说决定了学生学习质量和语文素养的高低。因此,教学中不仅引导课前走进作者。课后也借课上煽起激情延展。再走进作者,并吟背《步出更门行》中其他篇目,如课后的《观沧海》、《短歌行》,可作课前两分钟吟背材料。还可鼓励有兴趣的孩子吟背曹操其它古诗、或阅读曹操的故事、阅读《三国演义》、也可和家人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对那段历史、对曹操有或浅或深的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